网站首页 网站收藏 【本网站内容版权所有,欢迎下载转发,转发请注明出处。】
视频更多》

本站视频若出现卡顿现象,恭请前往第三方平台观看,给您带来不便见谅!

从《群书治要·曾子》看治学之道

刘余莉 教授

  • 路线一
  • 路线二
  • 音频一
视频文字
从《群书治要·曾子》看治学之道
2020-06-17

尊敬的各位老师、各位同仁,大家上午好!


首先非常感谢国祯集团给我们这样一个机会,在这里跟大家汇报一下自己的学习心得,也非常感谢刚才葛老师精彩的演讲。其实确实传统文化就是像葛老师所说的那样,是我们生活中的一个灯塔,它可以在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都给我们一些指引。

今天我向大家汇报的题目是:《从〈群书治要·曾子〉看治学之道》。就是带领大家一起看一下,《群书治要•曾子》当中,有怎样能够引领我们治学的一些方法。那么相信前几天经过老师还有各位师兄、师姐的汇报,大家对《群书治要》也有了一定的了解。

我们就首先来介绍一下曾子。曾子名参,字子舆,他是鲁国南武城人,也就是现在的山东嘉祥县人。他是孔子的学生,生于公元前505年,比孔子年少四十六岁,于公元前435年去世。他是以孝行著称,比如说历史上就有记载,曾子的后母对曾子就不是很好,不曾施恩,但是曾子仍然是不懈怠地供养后母。

《孔子家语》这当中也有记载,说齐国曾经聘请曾子去做卿大夫,但是曾子也拒绝了。他就说:“我的父母年纪大了,我如果接受别人的俸禄,就要给别人办事,所以我不忍心远离我的父母,而去侍奉他人。”所以《史记》中就说,孔子认为曾子能够通孝道,所以传授给他《孝经》。一会儿葛斯青老师还会给大家分享《孝经》当中的领导智慧,我也在这里抛砖引玉一下。

曾子他非常勤奋好学,对孔子的思想也有很深刻的理解,他认为“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宋代的程子就称赞曾子,说:“孔子之道,得其传者,曾子而已矣。”朱熹也曾说,曾子受孔子之学而“独得其宗”。所以曾子也被后世尊称为“宗圣”。

曾子的一生他主要从事的就是设教讲学,他培养出了像孔伋、乐正子春等著名的弟子。相传曾子作《大学》,后来孔伋作《中庸》、孔伋的门人又是孟子的老师,所以宋儒将《论语》、《大学》、《中庸》、《孟子》合称为“四书”,置于“五经”之上,认为孔子、曾子、子思、孟子为道统的一脉相承。曾子既能上承孔子之道,又下启子思、孟子学派和孝道派,对于孔子的儒学思想,他是既有继承,又有发展和建树,所以曾子在儒家文化中有着非常重要的承上启下的地位。

《曾子》这一部书,它主要记载的是曾子和他的弟子一些言行和事迹,它是后世研究曾子的一个主要的文本。《群书治要》当中节录了《曾子十篇》当中的四篇,分别是:修身、立孝、制言和疾病,收录的内容都是和进德修业相关的。  我们知道《群书治要》它是帝王之学,那《大学》中也说:“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群书治要•曾子》就是从个人道德修养出发,以“齐家、治国、平天下”为旨归,对当今的人们修身、治家还有理政都有非常好的指导意义。

我们今天讲《群书治要•曾子》中的治学之道,那我们就来看一下“治学”是什么意思?“治”有从事研究的意思。“学”字,它其实和“教育”的“教”字是同源字。在古代“学”字它有两种读音,一种就是读xué,还有一种是读xiào,或者是读jiào。那作为xiào这个读音的时候,就是指对孩子进行启蒙教育,使觉悟,包含了“教导”和“受教”这两个方面。教导的这个方面,现在就用“教”这个字来代替了。那“治学”中xué这个读音,它本意就是表示接受教育,也引申为是学问的意思,所以治学也有研究学问的意思。

既然是研究学问,就不是研究学术,它的目的就不是就业,不是学一些知识技能。那么研究学问的目的是什么呢?我们看“学”这个字,在《广雅•释诂》里,它其实是有两种解释,一种是“觉也”,一种是“效也”。这两种解释就是把治学的方法和目的告诉我们。比如《论语》当中说,“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那这句中的学,邢昺疏就解释为“学者,觉也,所以觉悟未知也。”学的目的是达到觉悟,通过学习能够把我们从蒙昧的状态中使觉醒过来。前两天海天老师也讲过这个“学”字,就像是两只手把小孩子顶上这个罩子拿开一样,使他达到觉悟。

怎么做才能达到觉悟呢?朱子就说“学之为言效也”。“效”就是效法的意思。我们效法谁呢?就是要效法觉悟的人,效法这些圣贤人,因为圣贤人的修为其实都是符合“道”的,效法圣贤人其实就是效法“道”。那刚刚葛老师也给我们很详细地解释了这个“道”,它其实没有那么玄妙,它就是一些自然而然的规律,我们把它总结出来了。万事万物都遵循的这样一个规律。我们讲《群书治要•曾子》当中的治学之道,其实就是要从《群书治要•曾子》当中,学习一些古圣先贤留给我们的研究学问所应遵循的规律、方法还有态度。具体从三个方面进行讲解。首先是孝亲为根;第二是亲仁为本;最后我们讲一下治学的方法。

一、首先我们看:孝亲为根。

做任何一件事情都要有一个正确的次序,曾子也说:“君子学必由其业,问必以其序。”君子的学习一定要从最根本的功业开始,这个根本的功业是什么呢?就是孝亲。《曾子•疾病》当中就说:“亲戚不悦,不敢外交;近者不亲,不敢来远;小者不审,不敢言大。”如果我们在内不能使父母感到喜悦,就不敢在外结交朋友;如果我们对于亲近的人尚且不够亲爱,也就不敢求得关系远的人和我们相亲相爱;如果我们对于小事都不知悉,那么就不敢谈论大的事件,这是一种正确的次序。所以我们无论是学习还是工作,首先都是要把最基本的孝亲做好,如果连在家孝敬父母都做不好,我们在外工作学习那也是肯定做不好的。为什么要以孝亲为根呢?我们从两个方面来看:

(一)孝亲是仁爱的根基。

我们看“孝”这个字。它上半边是“老”字的一半,下边是一个“子”字,这告诉我们什么呢?就是告诉我们父母和子女他是一个一体的关系,什么叫一体呢?就像我们这个身体是一体,我们身体感觉口渴了,手脚自然就会去拿水喝,这就是一体的关系。是互相成就,互相帮助,互相关爱的。

“孝”这个字就告诉我们,父母和儿女之间要互相关爱、互相成就,像一个整体一样。所以古人讲“父慈子孝”,这个关系并不是古人发明出来的,而是古人观察到,只有遵循“父慈子孝”,父母和子女之间的亲爱才能维持一生而不改变。那么“孝”,就是培养了父母和子女之间的一体观。

我们把这个一体观运用到兄弟姐妹之间,就是“兄友弟恭”。运用到领导者和下属之间,就是“君仁臣忠”。

什么是仁呢?我们看这个“仁”字,它左边是一个“亻”,右边是一个“二”,就是告诉我们两个人相处之道就是仁。孔老夫子说:“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两个人的相处之道是什么呢?就是自己想要有所成就的时候,就能够想到,对方也想有所成就,要像帮助自己一样去帮助对方,去成就对方,这个就是仁。所以古人常说一体之仁,这个一体就是从孝道培养而来的。

为什么现在人与人之间相处有很多的矛盾冲突?父子之间也不是那么亲爱了,兄弟姐妹之间也有很多纷争,领导和被领导者之间也是互相的抱怨呢?那其实这个问题归根结底就是因为我们缺失了孝道的教育,没有形成人和人是一体这样一个观念,所以有了这个“一体之仁”,人和人之间就不会产生对立,也就不会互相指责、互相埋怨。

《曾子•立孝》中就说:“为人子而不能孝其父者,不敢言人父不能畜其子者。”就是作为儿子,他不能孝敬父母,怎么敢说批评父母不能好好地畜养儿子呢?“为人弟而不能承其兄者,不敢言人兄不能顺其弟者。”作为弟弟,你不能去好好地侍奉兄长,恭恭敬敬的,怎么能够批评兄长,对自己不够友爱,不够关照呢?“为人臣而不能事其君者,不敢言人君不能使其臣者。”那我们作为下属,对于领导交代我们的事情都没有办好,那怎么还能抱怨说领导对自己不好,不会体恤自己呢?

所以古人常说“行有不得,反求诸己”,还说“各自责天清地宁”,如果我们遇到别人让我们觉得这件事情好像做得不够好,那其实这个时候我们就要反思一下,是不是自己也做得不够好。中国有一句古话叫“诸事不顺,因不孝”。我们遇到一些不顺的事情,就常常想一想,是不是自己的孝道没有做得好,没有像关爱自己一样去关爱对方。如果人与人之间有了这种互相关爱的心,那么就会像曾子所说的:“君子己善,亦乐人之善也;己能,亦乐人之能也。”能够由衷地为对方取得的成就感到高兴,那自然就会愿意去成就对方,去帮助对方,这就是把互爱上升到了互助。曾子告诉我们,人与人之间相处,就像渡河要乘船,走路要用马车一样,是要互相帮助才能够到达目的地的。那么怎样帮助呢?就是“己先则援之,彼先则推之”。自己在前面的时候,就要想着在前面拉着别人,那自己在后面的时候,就要想着要推着别人向前。

所以古人讲“仁者无敌”,并不是说这个仁者能够打败天下无敌手,而是说一个真正有仁爱之心的人,他不会把别人当作自己的敌人,不会像我们现在这样觉得自己和对方都是一个竞争的关系,他其实是把对方和自己当作一个互相帮助,一个一体的关系,所以他就没有敌人。那么这样的人他们在生活中、工作、还有学习中,都会获得非常多的助缘。

今天在座的各位,其实都是愿意读圣贤书的人。我们读书人,在古代就被称为是“士人”,士人他不像是农工商,他们不生产、也不盈利,所以他就不像现在很多学校培养出来的一些“可以就业的人”。“士人”他是什么样呢?像我们坐到这里,有很多传统文化学校的老师,也有很多弘扬者,相信大家都不是为了一己的私利,士人也是一样,他们有这样一种“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的使命感和责任感。所以,《论语》当中说:“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就是要把这个“仁德”当作我们自己的任务。

孔老夫子也说:“仁者,人也,亲亲为大。”“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我们作为一个当代的士人,作为学者,首先就要从自己做起,从孝道做起,给我们身边的人、给社会大众做一个好榜样,这样虽然他们可能做不到,但是他们看到我们自己在做,也会受到影响,也会潜移默化地感动到他们。这就是我们要“仁以为己任”。这是我们讲的“孝亲是仁爱的根基”。

(二)孝亲是诚敬的根基

《曾子·立孝》中就说:“孝子善事君。”还说:“未有君而忠臣可知者,孝子之谓也。”一个人即使没有侍奉过别人,侍奉过君主或者领导者,也知道他一定是一个忠臣,这样的人就是孝子。所以古代人选拔官员,首先要看这个人是不是一个孝子,我们老师讲课的时候也讲到,说汉代的时候,有一种选拔官吏的制度叫“举孝廉”。这是为什么呢?其实就是因为古人知道,孝敬它是诚敬的根本。我们自己对父母有敬,那么对领导者才会真的恭敬。 

我们说“忠”,《说文解字》当中对“忠”的解释就说:“敬也,尽心曰忠。”就是用最真诚的心去恭敬他人,恭敬我们所做的这些事情。如果我们在工作当中,在求学当中,遇到困难,或者是遇到一些事情觉得很烦,觉得“这样就可以了,就过去了。”这就不叫“忠”了。

《曾子·立孝》中就说:“君子之孝也,忠爱以敬。”君子的孝道,就是要真诚地爱和恭敬父母。那具体怎样做呢?“君子立孝,其忠之用也,礼之贵也。”这句话告诉我们,尽孝有两个要点:一个是要内心真诚恭敬,另一个就是要外在依礼而行。

“礼”是什么呢?《孝经》中告诉我们:“礼者,敬而已矣。”其实礼的本质它也是敬,曾子对于礼,他也有这样一个描述,他说:“夫礼,贵者敬焉,老者孝焉,幼者慈焉,小者友焉,贱者惠焉,此礼也。”礼就是对尊贵之人要恭敬,对于年长的人要孝敬,对于年幼的人要慈爱,对于年少于己的人要友爱,对于贫贱的人要施恩惠。这些都是礼的表现。 

所以礼其实就是,一个人美好性德的一种自然的表现,它是把人与人相处能够和谐这个规律总结出来,我们按照这个规律去做,自然地社会就会和谐、家庭就会和睦、国家也会安定。

所以礼,对于一个孝子来说,它并不是一种束缚,而是以一种恰当的方式,表达自己对父母的恭敬和爱。一个人在事奉父母的过程中,就能够学到诚敬之心。这份真诚恭敬,具体就体现在“一出言不敢忘父母,一举足不敢忘父母。”就是时时刻刻地能够省察自己的所作所为,是不是父母所希望的?能不能令父母蒙羞?所以曾子说:“不耻其亲,君子之孝也。”一个人,他如果懂得孝敬父母,能够不想让父母蒙羞。我们做什么事情,都体会到父母的用心是希望我们能够“立身行道”。那么我们在生活的方方面面,也就不敢怠慢。 

这个方方面面包含很多,比如说:“居处不庄,非孝也;事君不忠,非孝也;莅官不敬,非孝也;朋友不信,非孝也;战陈无勇,非孝也。”所以“孝”,其实是一个很高的标准,一个人能够做到“孝”,他就能够做到对人真诚恭敬,对事认真负责、尽心尽力。这就是培养了一个人对一切人事物的诚敬之心。

所以我们这里讲的诚敬和前面讲的仁爱,其实就是“忠”和“恕”。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孔老夫子也说:“忠恕违道不远。”所以我们治学是为了求道,我们也要像夫子一样,把忠恕贯穿我们的一生,而这个忠恕都是从孝亲培养起来的,所以我们治学一定要以孝亲为根,不能丢失了这个根基。

既然孝这样重要,我们应该怎样去行孝呢?曾子告诉我们:“尽力而有礼,敬而安之。”说我们行孝要尽心尽力,并且合乎礼,就能表达出对父母的真诚、恭敬,就会使父母感到欢欣快乐,这是养父母之心;曾子还说:“微谏不倦,听从不怠。”对于父母的过失,我们要观察时机去委婉地劝谏,《弟子规》中说,要“怡吾色,柔吾声。”如果父母不听从,我们还要找机会再次劝谏,要不厌其烦,这就是养父母之慧;如果父母的命令合乎道义,我们就要听从、去执行,也不敢怠慢,这就是养父母之志。如果我们做到这一些,就会怎么样呢?曾子说,就会“欢欣忠信,咎故不生,可谓孝矣。”子女与父母之间的相处就会非常快乐,没有忧愁,真诚也不虚伪,这样就可以说是尽到孝了。

所以孝,其实不仅仅是让父母吃好、穿好,供养父母的身体。曾子也认为,“孝”它其实是有三个层次的:“大孝尊亲,其次不辱,其下能养。”他认为一个真正的孝子,除了奉养父母的身心,更重要的是要以自己的真诚恭敬之心,养父母之心、养父母之志、还有养父母之慧。

关于行孝,曾子还特别地强调说,人生无常,我们行孝要及时。他说:“人之生也,百岁之中,有疾病焉,故君子思其不可复者而先施焉。” 就是我们人生在世,难免会有疾病,我们作为儿女,要想到岁月一去不复返,我们要抓紧时间去行孝。如果等到父母过世,自己纵然还想尽孝,又去孝敬谁呢?

其实最近,像我们也有一个非常尊敬的长者,他也去世了。这位长者在生活中非常关爱我们,当我有什么人生当中的问题的时候,也会去向他请教,之前就听说过他身体不太好,所以一直想着这次讲座结束之后,就能够去看一看他,就想等一等也不要紧,但是这一等,就没有见到最后一面,所以我就觉得其实有的时候,我们作为晚辈,作为子女都非常自私。我们总是说自己忙,其实我们忙的事情真得有那么重要吗?就是因为我们总想着自己,所以就不能想到他人,所以就没有及时地去行孝,给自己也留下了很多的遗憾。

今天也是七月十五,是中元节,也是一个祭祖的节日。祭祖,老师也讲过,就是我们对已故亲人的一种纪念,它一方面能够培养我们一种知恩报恩、饮水思源的意识,就像曾子说的:“慎终追远,民德归厚”;另一方面,它也是能够昭述祖德、传承家风,能够在祭祖的过程中,把我们祖先一些有德行的行为,一些对国家的贡献宣讲出来,让子孙后代去效法,时刻提醒子孙后代,不能让祖先蒙羞。它是有这样的一个意义。所以我们讲这个就是,我们不论做什么,治学也好、工作也好,在生活当中一定要以孝亲为根。

二、接下来我们就讲第二点,要以亲仁为本。

我们在求道的过程中,常常会看到一种现象:同样是学习,有的人提升就很快,有的人提升得却是很慢,甚至是没有提升,这是为什么呢?其实一个人他能提升快慢的关键,就在于他是不是能够“亲近仁者”。曾子告诉我们,为什么现在有些人求学、求道,但是不能够达到觉悟的原因。他说:“今之弟子,病下人,不知事贤,耻不知而又不问。”就是说,现在的这些学生,他们以谦卑居下为羞耻,不知道事奉贤能的人,虽然也为自己的无知感到羞耻,但是他不愿意虚心地向贤者去请教,所以就会怎么样呢?“是以惑暗终其世而已矣,是谓穷民。”他们的一生,都将处于一种迷惑不明的这种蒙昧的状态,这样的人就被称为是“穷民”,是极下等的人。

为什么治学要亲仁呢?是因为曾子告诉我们,亲仁是能够潜移默化地对我们为人处世、待人接物的方法和态度产生影响。就像我们在老师身边,我们就会常常感到身心愉悦,这是因为老师身边的人,总是被老师影响,都非常地谦和,所以我们师门兄弟姐妹之间,也都相处得非常融洽。但是当我们离开老师,回到自己的生活中,回到工作岗位之中,可能就会有一些急躁,会有一些抱怨,这就是一个环境对人的潜移默化的影响。

曾子告诉我们:与君子交往,就像进入了一个放置香草的花房一样,时间久了,我们就闻不到花房是香的,这是因为我们被香味同化了,自己也变得很馨香。和小人交往,就像进入了一个贩卖咸鱼的市场一样,在里面时间久了,也就闻不到腥臭的味道,这就是因为我们也被腥臭的味道同化了。所以曾子也说:“蓬生麻中,不扶乃直;白沙在泥,与之皆黑。”这就是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的道理。

曾子就说:“我们和君子相交往,就像春分之后白天变得很长,但是我们却察觉不到白天一点点在变长一样。”我们自己德行也会受到君子人的影响,但是这个时候我们也会不自察觉;与小人相交往,就像我们踩着薄冰走路一样,每走一步都会下沉,能有几个人能够不陷入水中呢?

所以如果我们一个人的定力不够,又不能时常的亲近仁者,就非常容易沾染一些习气。就比如说我们现在的媒体、书本,里面常常会有一些色情、暴力,这种不好的场景,这样就会逐渐地影响我们的心性,让我们的心性离仁德越来越远。所以我们求道、修行、治学,都是要守住自己的道业,要以亲仁为本。

亲仁具体要怎样去做?曾子就告诉我们,要“不能则学,疑则问,欲行则比贤”,我们遇到不会的就要学习,有疑问的就要向贤者去请教,言行举止也要比照贤德之人的行持,这样就会怎么样呢?“虽有险道,循行达矣”,虽然我们在求学的过程中,有很多困难,艰险的道路,但是只要我们能够顺应贤者的行持去行道,也终将会道业通达。这是我们讲的治学要以亲仁为本。

三、有了根,有了本,我们就来看一下具体治学的方法。

在《曾子·修身》中有这样一段话,他说:“君子既学之,患其不博也;既博之,患其不习也;既习之,患其不知也;既知之,患其不能行也;既能行之,患其不能以让也。君子之学,致此五者而已矣。”就是说君子求学,只要致密地做到这五个方面就可以了。我们就从博、习、知、行、让,这五个方面来展开:

1、首先是“君子既学之,患其不博也。”

“博”这个字,在《说文解字》的解释是:“大通也”。仅仅是广大还是不够的,还要通达。那怎么样才能称为广大呢?古人说:“一事不知,儒者之耻”,就是古人对读书人的要求是非常高的,不是像我们现在,只要懂自己的专业就可以了,隔行如隔山,这个就不是广大了。古代培养读书人,就是要做到“君子不器”。什么叫君子不器呢?比如这个碗,它只能用来盛饭、盛汤,比如这个盆,只能用来盛水、洗脸、洗衣服,这个就是器皿。“不器”就是君子的用途不能像器皿这样受到限制,他可以将自己的所学,运用到生活当中不同的场合。所以我们看到古代有很多读书人,他们既可以写诗、作词,也可以治国理政,他们既是学者、诗人,也是书法家、政治家、军事家,这个就是“君子不器”。

但是这个“广大”,它不仅仅是指学识广大,而是眼界、心胸等等一切都要广大,要海纳百川,有容乃大。一个人的心量大了,他能容纳的东西就多,所以他才能够做到通达,能够做到举一反三、学以致用。孔老夫子就说:“诵诗三百,授之以政,不达……虽多,亦奚以为?”就是说,即使我们把《诗经》的三百篇都背熟了,但是处理政事却不通达,那么背诵那么多,又有什么用呢?所以我们现在有很多的博士、硕士,虽然学识很广,但是对于国家这些政见都没有自己的见识,也提不出一些自己的想法,还有解决方案,就只能人云亦云,所以这个其实就不能称为是博。

我们治学,怎样才能达到广大而通达呢?《曾子•疾病》中就说:“高明广大,不在于他,加之志而已矣。”君子要使自己的德行高明、功业广大,没有其他的原因,关键就是要加设自己的志向。曾国藩先生也说:“士人第一要有志,……有志则不甘为下流”。

所以我们治学,学贵立志。我们看很多有成就的人,他们往往都是会有很高远的志向。比如说范仲淹,他说:“读书学道,要为宰辅。得时行道,可以活天下之命。”还有像朱子,在《治家格言》当中也说:“读书志在圣贤,非徒科第”。我们的周总理也说过:“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一个人有了志向,他就会“虽死生之际,亦不为之动”,就像曾子易箦这个故事,虽然是在生死之际,他也能够守住自己的道业,守住自己求道、行道这个心。更何况在治学的道路中,我们遇到一些艰难险阻,如果我们有了这个志向,就一定能够守住道业,最后德行高明、功业广大。

2、接下来“既博之,患其不习也。”

“习”,王聘珍在《大戴礼记解诂》当中,对这句话的“习”解释为:“温习也”。温习的习这个字,在《说文解字》中解释为“数飞也”,就是小鸟反复地练飞。就是说我们要将自己的学,反复地实践在生活当中,从而加深对所学的体悟和掌握。

《论语》中说“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就是告诉我们,如果我们把所学运用在生活中,是一件让人发自内心感到喜悦的事情。这个在生活中我们也会观察到,比如我们看小孩子他学走步,刚学会的时候呢,他走起来非常欢喜,这就是“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这是一个人的天性。

再比如我们学传统文化,我们学习了孝道,那我们就回家,改变了对父母的态度,能够耐心地跟他们聊聊天、说说话,能够给他们梳梳头,发现他们头上的白发又多了。这个时候我们就能够感受到儿女和父母之间的这种亲情,就会发自内心地想要把这份亲情延续下去,这种体会其实就是“习”教给我们的,是我们在书本里学不到的。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对“孝”有了更进一步的理解,也就是孔广森在《大戴礼记补注》中说:“习者,温故知者,知新。”我们通过“习”就能够达到“知”。

3、“既习之,患其不知也。”

“知”,王聘珍的《解诂》中就这样解释说:“知,谓心知其义也”。也就是说,我们学习了经典,也在生活中有所实践,但这并不代表我们就知道了经典当中的深意。那么怎么样才能做到“心知其义”呢?孔老夫子就说:“温故而知新”,我们有了在生活当中的体会,这个时候我们再回到经典,再去重新阅读经典,我们就能理解到我们未曾理解的部分。相信这个大家在读诵经典的过程中也都会有体会,在人生的不同的阶段我们回到经典,就会发现经典当中又有这一层含义。

所以为什么有一些人会觉得经典有糟粕呀?这其实就是因为没有做到真的知。就比如说孔老夫子也说过,“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很多人对这句话就有一个错误的理解,就觉得这是教导人要自私自利。其实这句话的意思就是说,古代的学者,他学习是为了修养自己,提升自己的德行,而现在的人在与人谈话的时候,为了彰显自己的渊博,所以才去学习,是为了炫耀于人。像这样的误解其实有很多,所以就像昨天秦芳老师也说过,我们要真正地去深入经典,在经典当中找到我们自己的体会。

所以有一个非常有智慧的长者,他就说过这样一句话,他说经典当中有没有糟粕呢?其实是有的,那什么是糟粕呢?他说我们看不懂的就是糟粕。所以我们怎样才能看懂呢?就是要“温故而知新”。其实经典它之所以能够称之为经典,就是因为它讲的是“道”,是万事万物的“常法”。但这个“道”运用在万事万物当中,都会有它不同的体现,有它不同的含义。所以经典它其实是无量义的。这个时候我们通过有自己的经验和体会,再回到经典,也就可以体会到它这个含义之多,能够增长我们的智慧,温故而知新。

4、下面“既知之,患其不能行也。”

已经知道经典当中确实是真实不虚的,我们就要坚定地去施行它。所谓“知行合一、解行相应”,如果我们学一套、做一套,这就不是真的学了。《曾子》中就说:“君子爱日以学,及时以行”,要珍惜时日去学习,并且要趁年少力壮的时候及时去施行。

这个“行”的标准是什么呢?曾子强调说:“君子之行要‘惟义所在’,就是要‘去私欲,从事于义’,以符合道义为标准。”具体就表现在“难者弗避,易者弗从”,我们在遇到困难的时候,不去畏惧,不去躲避它,遇到一些因为利益,因为虚名而容易做到的事情,我们也能够守住自己不去做。这个就是做事要以“道义”为原则,而不能以“利益”为原则。

为什么古人教导我们要窒欲?要限制自己的欲望,其实这个也并不是对我们的束缚,这个是对我们的一种保护。比如我们现在看到一些贪官,他们其实做到很高的位置,都是高材生,都是国家培养出来的栋梁之才,最后他们为什么落得锒铛入狱、家破人亡、妻离子散了呢?其实就是他们没有经受住利益的诱惑,成为了自己欲望的奴隶。

曾子就做了这样一个比喻,他说像鹰隼这样凶猛的鸟,他们能够觉得高山都是很低矮的,把巢筑到高高的山上面;像鱼鳖鼋鼍,它们这些生物都生活在深渊里,他们觉得河川都是很浅的,所以把自己的洞穴也筑在深渊之中。但是为什么像这么厉害的动物都能够被人捕捉到呢?就是因为它们受到了诱饵的诱惑。

所以,君子如果能够不贪图利益,那么他辱没自身的事情,让自己家破人亡、锒铛入狱的事情,也就不会发生了。所以我们行事要以道义为标准。

有些人就认为我们坚守道义,但是别人常常不知道,所以我们在工作场合中可能会遇到一些人,他们很会拍领导的马屁,这些人就很容易得到一些好的机会。领导就会忽视我们可能是在认真地做事情,这个时候我们要怎样呢?我们要向他学习一样去拍马屁吗?

这个时候曾子就告诉我们,只要我们能够坚定地笃行道义,就一定会为人所知的。他说很微鄙的男女相会在城墙的暗处,已经算是很私密的地方了,可是第二天就会有人到处宣扬他们幽会时所说的话。“故士执仁与义而不闻,行之未笃也。”所以我们读书人,我们执守仁义却不为人所知,这是因为什么呢?不是因为我们不会拍马屁,而是因为我们对于道义践行的还不够坚定,不够真诚。

关于“行”,曾子还强调一个很重要的方面,就是内省改过。“内省”它是守住道业的方法,“改过”就是迅速提升我们自己的方法。曾子说:“日旦就业,夕而自省思,以没其身,亦可谓守业矣。”就是我们每天致力于学业,到了晚上的时候,就能够反省自己这一全天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是不是符合道义,我们这样终身奉行,就可以守住自己的道业了。

曾子还说:“君子攻其恶,求其过,强其所不能。”君子要攻治自己的不善,省查自己的过失,努力地做好自己认为困难的事情。就像我们现在不论是修学,还是修行,还是求道,常常会有的时候,觉得很困难,尤其是要改习气的时候,要放下自己放不下东西的时候,这个时候很多人可能就想,我就放弃吧,我就得过且过吧。曾子告诉我们,不能这样做,我们要强其所不能。其实困难它往往是磨砺人的,我们在磨砺的过程中就能提升我们自己的心志,所以我们不论是学习也好,修行也好,求道也好,都要非常珍惜我们遇到的这些困难,它能够帮助我们上升一个台阶,这是一个非常好的提升自己的机会,如果我们换一种方式去看它,可能我们就会感恩我们遇到的困难。

关于内省改过,曾子认为有三个层次。他说:“太上不生恶,其次生而能夙绝之,其下复而能改。”就是德行最上乘的人,他们连犯过错的想法都没有,德行其次的人就是产生了这个想法,但是很快地就能断绝它,最下等的就是已经在行为上犯下过错了,但是能够改正错误。所以我们如果犯下了错误还不去改正,就是连最下等的就不如。

怎样做才能够做到最上等的“不生恶”呢?曾子告诉我们,就是要从心上改过。他说:“君子之于不善也,身勿为,可能也;色勿为,不可能也。”就是说君子对于不善的事情,他的身体不去做,这个是可以做到的,但是容色上表现的是不去做,这就比较难了。那么“色勿为,可能也,心勿为,不可能也。”一个人在容色上表现出来也不去作恶,这也是可能的,但是要是从心里根本就不想去做恶,这是一件非常难的事情。所以我们修行要高标准严要求,要能够阻止自己的行为,其实就是要阻止自己的心,我们说心是根源,要从心上改过,才能够真正做到“太上不生恶”这个境界。

5、“既能行之,患其不能以让也”。

“让”这个字,王聘珍《解诂》就说:“推贤尚善曰让”。卢辩在《大戴礼记注》中也说:“贵不以己能而竞于人。”这就是告诉我们,虽然我们能够坚定地笃行道义了,但是这仍然没有达到学这个标准。我们还需要做到能够让人,能够推贤让善,不要因为自己做到,别人做不到,我们就沾沾自喜,就产生了傲慢的心,产生优越感,这就是没有做到让。

“让”有一个很重要的体现就是谦。我们常说谦让,《易经》中就告诉我们“一谦而四益”。有哪“四益”呢?

“天道亏盈而益谦”。就我们观察这个天道,比如说月亮,它到满月的时候,接下来就会亏损,所以我们观察天道自然的规律就会发现,对于盈满的它是要亏损的,对于一些谦虚的它就要助长。

“地道变盈而流谦”,我们像一个地方的水满了,它自然就会流向很低洼地方,这个就是地道自然的规律,它是要让这些盈满的东西流向空虚的地方。

“鬼神害盈而福谦”,鬼神看到骄满的人也都会很生气,但是他们会更愿意降福给一些谦卑的人。

“人道恶盈而好谦”,人都是厌恶骄满的人,喜欢谦虚的人,就像曾国藩先生也说:“讨人厌离不开一个骄字”。人们其实都是喜欢和一些谦虚的人共事、交朋友。

就像我认识一位可以说是忘年之交,因为他已经有七十多岁了,是中央党校的一位老师,我刚到北京的时候,他就对我非常的照顾,他就跟我说,我们都是跟刘老师学习的,所以我们是同学。当时我就觉得这位老师非常的谦虚,但是后来我才知道这位老师也非常的厉害,他其实是中国第一批送到俄国去留学的老师。而且就像我们在坐的,其实末学坐在这里感到非常地战战兢兢,因为在坐的各位都是传统文化很有研究,很有建树的人,包括也有很多年长的人,末学在这里其实也就是分享一些自己的心得,也是在各位老师的身上学到了“谦”这个字,学到了不论什么时候都要能够向别人学习,末学在这里也向各位老师表达我最真挚的敬意。

在《论语》中孔老夫子也说:“如有周公之才之美,使骄且吝,其余不足观也已。”就是说一个人,他如果有周公那样的才能并且办事完美,假使他很骄傲很吝啬的,其余的小善也都不值得一提了。在《论语点晴》当中,蕅益大师对这句话有一个很点睛的批注,他说:“无周公之才美而骄吝者,岂不愧死?”这就是提醒我们治学一定要克服骄慢的心,即使是像周公那样有才能而且办事完美,他要是又骄傲又吝啬,他的小善都不足一观,更何况像我们现在才能、学识都很浅薄,怎么能够骄满吝啬呢?

所以我们看,能够做到上面这五点才能够称得上是学了。所以学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并不是说我们自己好像比别人懂得多一点,学到了一些知识,我们就觉得要满足了。在《礼记·曲礼》上也说:“志不可满。”人的志向一旦得到了满足,就不能再进步了。其实面对我们这些古圣先贤,浩如烟海的典籍,我们知道的那一点点学识,有什么值得沾沾自喜的,值得满足的呢?所以我们一定要终身学习,就像人们常说一句话要“活到老,学到老;学到老,也学不了。”学无止境,我们要常怀一颗谦虚好学的心。

最后我们来总结一下,从《群书治要·曾子》当中我们可以学习到,治学首先要以孝亲、亲仁为根本,具体的方法就是我们刚才讲到的,要博、习、知、行、让。在这个过程中逐渐提升自己的境界,逐渐达到觉悟的这个目的。

接下来葛斯青老师也会具体地为我们讲《孝经》当中的一些智慧,我们在这里也是先做一个预告。这就是今天向大家分享的内容,不足之处也请各位老师、各位同仁批评指正,最后我们祝愿大家都能够道业通达。谢谢大家! 

《群书治要》学习网

网址:www.qszys.com.cn 备案号:京ICP备18013041号-1

网站建设多维网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