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网站收藏 【本网站内容版权所有,欢迎下载转发,转发请注明出处。】
视频更多》

本站视频若出现卡顿现象,恭请前往第三方平台观看,给您带来不便见谅!

《忠孝传家,文化兴国--家国情怀的传统文化解读》

刘余莉 教授

  • 路线一
  • 路线二
  • 音频一
视频文字
《忠孝传家,文化兴国--家国情怀的传统文化解读》
2020-05-03

敬爱的王书记、刘教授、金老师,各位大家下午好!


今天菲璘跟大家分享的主题内容是有关家国情怀,准备的内容是“忠孝传家,文化兴国”。有关于家国文化的传统文化解读,就是看看在传统文化中,我们来如何理解这种家国情怀。

在2018年5月2日,习总书记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发表了重要讲话,他强调:“爱国是人世间最深层、最持久的情感,是一个人立德之源、立功之本,做人要有气节,要有人格,爱国是第一位的。”

所以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最为深厚的历史情感,它是把中华民族坚强团结在一起的精神力量。所以千百年来中华民族之所以可以历久磨难而不衰,饱尝艰辛而不屈,植根于民族文化血液最深处的家国情怀,可以说是居功至伟。所以在家尽孝、为国尽忠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也体现了家国情怀“爱国”与“爱家”的这种一致性。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家国两相依。所以接下来菲璘就分几个部分,来与大家分享一下传统文化中的家国情怀。 

第一  “家”“国”的文字解读 

大家可能会觉得奇怪,我怎么还会连“家”、“国”这两个字都不认识呢?但是有的时候我们真的还是要从文字的源头来重新认识一下这个字是什么意思。

首先“家”在《说文解字》中解释为:“家,居也。”这个《说文解字》是我国第一部按部首来编排的字典,它是东汉时期由许慎来编纂的。

如果我们再往前追,追到甲骨文,“家”这个字,其实它非常的古老,它从甲骨文开始就有了。甲骨文它上面是一个“宀”(mián),也就是说大家看到这个上面好像尖尖的,这个字我们平时所说它叫宝盖头,但是其实这个字它有读音,它念“宀”(mián),它是表示所有与家事有关的,都是用这个宝盖头“宀”来表示。它下面的这个“豕”,也就是猪,就是古时候人们在屋子里面养猪,所以房子里有猪就变成了一个有人家的标志。

比如说像现在在云贵一带,还有人住的房屋是上面住人,下面有这种家养的这些牲畜,也是可以作为“家”字的佐证之一。根据甲骨文字典,这个“家”有“人之所居也”,也就是说人所居住的这个地方的意思。另外还有像“家族”、“宗庙”这样的意思,甚至祭祀之所,这些意思在甲骨文中就已经出现了。

再看“家”的金文,金文跟刚才的甲骨文很像,在金文中的“家”就已经出现了表示有王朝或者朝廷这样的意思。我们来看一个例子,这个是大克鼎。它,大克鼎,这个里面的铭文有这样一句:(这里因为它虽然这个出现的字,菲璘画在这里了,但是他有些字要读成括号里的这个意思。)这个是“谏(敕)chì辪(乂)yì王家,叀(惠)于万民。”意思就是说整治王家事务惠于万民,这是在金文中出现的“家”作为王朝、朝廷的例子。

下面我们再认识一下“國”。“國”在《说文解字》中它的意思是:“国,邦也。”就是我们经常说有邦国,它是“从囗(wéi),从或(yù)”。这个“囗”,它是国家的国,外面那个框,它不是口,口是一个小的,这个是大的。这个大的,这里也有一个读音,它念“囗”(wéi)。下面从“或”,这个“或”其实在这里它是表示疆域的意思,所以在表示这个意思的时候,它要读成或(yù)。这个“國”是“邦也”,从囗,从或。” 也就是说是外面这个框,里面这个或,如果说来看一下或字在《说文解字》中又是如何解释的呢?它说是“邦也”,也就是说这是相同的意思。“从囗从戈,以守一。”这个“一”就是地的意思。

关于“國”这个文字的发展,它得包括它的古字,它是如何流传到我们现在这个文字,它有几种不同的说法,然后下面只选择一种和大家来分享。

这个是甲骨文的“國”字。它是一个会意字,它是从囗,从戈,就是这个囗像城池的形状,表示守卫城池,这个就是表示“国”的含义。所以“或”这个字,或者说我们说“國”这个字,或者“或”这个字,它就是“國”字的初文,就是他最开始的这个文字。到了金文的时候,金文它的字形和甲骨文都比较类似,只不过是在这个囗的这个周围,增加了一些横线或者竖线,然后它的表意的意思就更加明显了。因为古代的邦国它就是一座城池以及它周围的地区,等到后来,就是这个“或”这个字,它就是借用为“或然”的“或”或者“疑惑”的“或”,它有别的用处了,于是就在这个字的外面又加了一个“囗”字,就是又加了一个边框,然后来进一步的指示、表示一定的疆域,所以就形成了金文另外一种形式,就是现在右边的这个字。

我们也来看一个例子,这个例子很有名,这个尊叫“何尊”,这个“何尊”其中有一句话叫:“余其宅兹中或(國),自之辪民。”这个“中或(國)”在这里就表示居住在国家中部,也就是说是当时周王朝疆域内的中心地区,也就是洛邑这个地区。这个王,当然这个王现在考证有几种说法,有说是康王、成王,周康王、周成王的都有,没有确定,但是这里这个“余”是当时的周天子的自称,也就是说我居住在这中心地区,从这里治理民众,这个中国一词是现在最早在青铜器中发现的,出现“中国”一词就是在“何尊”上面发现的。

再看金文的另外一种形式,在“蔡侯纽钟”上面出现了“建我邦国”这样的字样,所以也是在这里不是特别的清晰,这是金文的另一种形式。另外还有一些其它形式,这里就不过多举例了。

我们再看一看我们现在的简体字的这个“国”字是怎么来的?国呀,它有一种很通俗的写法,是写成这个字——囯,这个字和我们现在这个国字就差一点点,就是差中间这一点。这个“囯”就是我们的简化字。其实有很多,它也并不是平白无故就在那简化,也有很多简化字是在历史上就已经出现过的。这个“囯”字最早就是出现于北齐宋敬业的造像,它是从囗(wéi),外面这个囗(wéi),从王,里面这个王,它是会意字,就是表示“囗中有王”,也就是说这个居于内有一个王这个意思。所以宋元以来有一些戏剧、小说的剧本、课本当中,这个国字很多都都写成这个“囯”字了。所以新中国成立之后的这个简化字,就是在这个“囯”的基础上里面增加了一点,就是说把这个王改成了玉。

以上就是简单介绍了一下“家”与“国”在文字方面的一些内容,可以看到家和国二字,它们都是具有着非常悠久历史的汉字。如果再查它们在历史文献中的记载,它们之间也有着非常深刻的联系,我们这里只举其中的一个深刻的联系来和大家分享。

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家先后出现了多种含义,就像“家”这个字在金文中就已经出现了作为王朝、朝廷这样的含义,比如说刚才举的“大克鼎”的这个例子。下面我们接着看像段玉裁所做的《说文解字注》里面,他就有讲到:“天子诸侯曰国,大夫曰家。” 就是君王之国叫做国,诸侯的这个国叫做邦国。然后大夫所治理的这个区域,也就是说他的食邑是称为家,《康熙字典》中解释的是:“大夫之邑曰家。” 

 第二 家和国在文献中同时出现的时候它们的意思?从文献中我们又都读出了哪些具体的例子

第一个例子是来自《周易》。《周易》是“五经”之一,孔老夫子以“六经”来教导学生,后来因为“六经”中的《乐经》失传了,所以就剩下了“五经”。《周易》是被誉为“群经之首,大道之源”。在《周易》中有一个师卦,其中“家”和“国”这两个字就同时出现了,它同时出现的时候是“开国承家”。这个《师卦》讲的是什么?这一段讲的大概意思就是说:“班师告捷之后,要开国承家之赏。”要有这个赏赐,但是不可任用小人。这一段具体的意思是什么?“大君有命”这个大君就是指的是天子,天子颁布命令,封赏功臣为诸侯,或者说为大夫。开国就指的是建立诸侯,承家就是被封为大夫,承受家邑。这个“承”就是受的意思。如果他的功劳比较大,就使他开国成为诸侯,如果他的功劳比较小,就使他承家成为卿大夫。小人勿用,就是说开国承家需要用君子,而不能用小人。

这个《象传》上说:“大君有命,以正功也。”天子颁布命令,是为了评定功绩,进行封赏,天子对功臣的封爵,不能离开他们的实际功劳,要根据他们实际功劳的大小,来封为诸侯或者卿大夫,是为了使国家安定。而“小人勿用,必乱邦也”,是说小人是不可任用的,任用他们是会使国家陷入危乱,是因为小人他们是不符合治国平天下的正道,所以说是“小人勿用,必乱邦也”,这是第一个在《周易》中的例子。

下面再看看在《论语》和《孟子》中的例子。《论语》和《孟子》这是圣人与贤人的言传身教了。这一段,《群书治要・论语》里面也有选这一段,他说:“丘(mǒu)也闻,” 这里这个字要读作“mǒu”,因为这是夫子的名讳,为了表示恭敬和尊重,我们是不能够说夫子的名讳,所以在遇到时候要将这个字读作“mǒu”。同样如果是遇到了孟夫子的名讳,也要读作“mǒu”。“丘也闻,有国有家者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这是说,我常听说,有国的诸侯,有家的卿大夫,不怕地少人稀,就怕政治不均平,不怕贫穷,就怕人心不安定。所以他这意思就是说,为政者当忧患的事情是:是否能够安定民心?民安国家就不会倾危,民安也才能国富。要做到这个“均也,安也,和也”,关键是什么呢?其实这不是一个简单的经济问题。在《群书治要》魏征所编纂的这个《群书治要》,节选的《论语》里面的小字注解,我们可以读出来。他说:“政教均平,则不患贫矣。上下和同,则不患寡矣。大小安宁,不倾危矣。”意思是说政教均平就不必担心贫穷;上下和睦、同心同德,就不用忧患人少;大事小事都处理得妥当,国家就不会有倾覆的危险了。其中的关键是什么?关键就是要修文德,“远人不服,修文德以来之”,就是使社会和谐,自然就会有远方的人来归附。如果是不修文德,穷兵黩武,近人都不服,那么更何况是远人呢?

再看一个孟子的例子,《孟子》记载《孟子・梁惠王》,这个《群书治要》也选择了这一段。说孟子去见梁惠王,梁惠王一见面就问,说老人家您不远千里而来,将怎样有益于我的国家呢?孟子回答说:“大王您何必谈利益,有仁义就可以了。”如果君王说,“如何来利益我的国家?”大夫说,“如何来利益我的家邦?”这里就是出现了“何以利吾国,何以利吾家。”这是家国又同时出现。士庶人说,“如何来利益我自己呢?”从上到下,从王到庶人都是在相互争取利益,国家就会有危险了。

因为古人所讲的这个“利”,它并不是着眼于眼前的这一点急功近利,这点蝇头小利,而且有的时候,是越想得到这样的利益,就越得不到真实的利益,反而还会产生祸患;如果不讲利,是讲仁义,那么平治天下的大利益都能够得到,更何况眼前的这一点小利益呢?以上是举出了《周易》《论语》《孟子》中“家”与“国”同时出现的三个例子。从这三个例子可以看出,其实在那个时候“家”与“国”它是具有相同性质的含义的词汇。

第三 家国情怀的原点在哪里?家国情怀的原点在“孝”

在我们历史上,在我们中国浩如烟海的这种典籍之中,字里行间都能够读出“家国”二字。比如说象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陆游的“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再比如说文天祥的“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林则徐的“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在中国人的精神世界里,国家与家庭、社会与个人,都是密不可分的。那么这个家国情怀的原点就是下面我们要分享的“孝”。

〔1〕 我们先来看“孝”这个字。

在《说文解字》中,它解释说“孝”这个字是“善事父母”,它是“子承老”。也就是儿女背负着父母。“孝”这个字上面是“老”字的一半,下面是一个“子”字,上下合在一起组成这个“孝”字。

父辈和子辈组成这个“孝”字,说明一个问题,就是上一代与下一代是一体的关系。孝养父母向上扩展,上一代还有上一代,过去无始;慈爱幼者向下延伸,下一代还有下一代,未来无终。上一代和下一代始终都是一体的关系。所以孝教给人们的就是一体的观念。

如果我们将对父母的孝和对子孙的慈爱横向扩展,“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就是通过爱自己的亲人,可以扩展到爱其他人。

《弟子规》上也说:“凡是人,皆须爱。”也就是说将这种爱扩大到所有人,为什么要爱所有人?就是因为他人和自己是一体的关系。“凡是人,皆须爱;天同覆,地同载。”爱所有人,就是要学习天地那种一切平等,无不包容,承载万物的品德。

通过“孝”引发出来对人的爱,可以进一步扩展到万事万物与天地自然。《孟子》上说:“亲亲而仁民,仁民而爱物。”就是先亲爱自己的亲人,而后仁爱人民,仁爱人民而后爱育万事万物。

宋朝的张载则更进了一步,张载大家可能比较熟悉,他是北宋五子之一,他写下了著名的横渠四句,就是:“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他是更进一步将人民视为我的同胞,视万物为我的同辈。他在《西铭》上写道,说:“民吾同胞,物吾与也。”后来这一句话就发展成了一个词,叫作“民胞物与”。

庄子则就又更进了一步,他说:“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孝”教导人们这种一体的心,可以看到,告诉我们不仅是和祖先是一体,和后代子孙是一体,也不仅仅和人是一体,是和自然界、万事万物都是一体。所以孝为我们树立的是一种“一体”的观念。只有树立“一体观”,人和人之间才能够平等对待、和睦相处,社会也才能够因此而达至太平之境。这就是以孝治天下的理论基础。

〔2〕中国自汉代以降到清朝都是以孝治天下。其实应该说是从上古时期的圣王就已经是以孝治天下了。

孟子说:“尧舜之道,孝弟而已矣。”如果人人能够孝顺父母、友爱兄弟,天下就自然太平,这就是“人人亲其亲、长其长而天下平。”这就是大道至简!治理天下之道其实就在我们的身边。

如何来教导民众孝悌呢?《大学》上说:“上老老而民兴孝,上长长而民兴弟。”在上位的领导者如果能以敬老之道侍奉老人,民众必定会加以效法,自然兴起孝顺之风;在上位的领导者如果能够敬重尊长,民众也必定会加以效法,自然兴起“兄友弟恭”之风。这其中最关键的是在上位的领导者要以身作则,率先垂范,教导民众。

《礼记·祭统》上说:“祭者,教之本也已。”“君子之教也,必由其本。”这是说君子教化,必定是从根本上开始教起,这个根本就是从自身的行孝开始。当祖父母在世的时候,父母对祖父母恭敬孝顺,那么子女自然会从父母身上学会了孝道,但是如果祖父母过世了,那应该怎样再去教导子女孝顺呢? 

下面就讲到:“顺之至也,祭其是与”。就是说把孝顺之心表达到极致就是祭礼。为什么这样说呢?是因为父母在世的时候恭敬赡养,还有可能是有原因的,比如说畏惧父母的权威,或者别有企图。但是如果父母过世之后,依然能够定时祭祀,那么就是一片纯粹的知恩报恩的心,一种感恩的心。所以能够把孝敬之心体现到极致的就是祭祀之礼。所以说,“祭者,教之本也已”。君子通过祭礼来教。在上位的人以恭敬感恩之心,定时依礼追念父母、祖先,恭敬师长。在下位的人自然从他的身上学到的是孝道。

所以不管是齐家还是治国,都很重视祭祀之礼。就是家家有祠堂,国家有宗庙。这就是《论语·学而》篇上曾子说的:“慎终追远,民德归厚。”这一句话孔安国有一句注解,他说:“慎终者,丧尽其哀。追远者,祭尽其敬。”“慎”就是谨慎,“终”是寿终。就是说在父母寿终的时候,要依据丧礼,谨慎治理丧事。父母之丧,是以哀戚为重。所以说“慎终者,丧尽其哀。”丧葬之后,要依据祭礼,依据时节,追念祭祀。祭祀要至诚恭敬。因此说“追远者,祭尽其敬”。

刚才说到的“远”是有两层含义:一个是说父母去世已经久远;第二个是说祖父母以至于历代祖先,距今已经久远。远者容易被人忽视忘记,如果能够谨慎祭祀,追念感恩这些容易被忽视忘记的祖先,不是厚德至孝之人是很难做到的。而且能够对远祖生起至诚、恭敬、感恩之心,又怎么可能对眼前的父母,不感恩、不孝敬呢?

所以说在上位的君王能够深厚他们的德行,率先垂范,做到“丧尽其哀,祭尽其敬”,那么上行下化,在下位的民众自然也会效法。这就是蕅益大师在解释“民德归厚”的时候他说,“‘厚’是本性之德;复其本性,故似‘归’家。”就是人的本性,本来就是仁厚的,恢复人的本性,就像回家一样,民德归于淳厚。这个“民德归于淳厚”是结果,原因是因为有孝道教育,而祭祖就是孝道教育的落实。“民德归厚”的结果是社会安定,国家太平。如果“民德归厚”能够遍及世界,那么和谐世界就可以达到了。

《礼记·礼运·大同篇》将“大同世界”描述为:“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鳏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这样的“大同世界”其实就是像习总书记所提倡的“人类命运共同体”。总书记所提倡的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就是要建设一个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荣、开放包容、清洁美丽的世界,这样的世界就是和谐世界。所以中国传统价值观它以孝悌为基础,把这种孝悌之心向上提升互助互爱,再提升,就是大同世界,也就是今天我们所说的和谐世界。这个就是“孝治天下”

〔3〕孝治天下的落实,它之所以可以落实下来,就是因为忠孝它是一致的。

孝养父母,首先要照顾父母的饮食起居,衣食住行。但是在《礼记》上记载,曾子告诉我们,他说将饭菜做熟,尝过之后进献给父母,这个不叫“孝”,这个只能称作“养”。君子所谓的“孝”,是什么样的呢?是说“国人称愿然,曰:‘幸哉,有子如此!’”就是国人都非常地羡慕,称扬赞叹说“有这样的孩子真是父母的骄傲”,这样才是所谓的孝。

父母在世的时候做到如此,那么父母去世之后呢?曾子说:“养,可能也,敬为难;敬,可能也,安为难;安,可能也,卒为难。”就是讲供养父母是能够做到的,但是尊敬父母就难做到了;尊敬父母虽然难,也是可以做到的,但是使父母安乐就不容易做到了;父母健在的时候使父母安乐尚且能够做到,父母去世后,终身行孝就难了。这个“难”是难在哪里呢?难在父母去世之后,依然能够谨慎行事,永远守持善道,不给父母带来恶名。能做到如此,就是终身行孝了。所以《孝经》上说:“立身行道,扬名于后世,以显父母,孝之终也。”

中国自古就有“求忠臣于孝子之门”的说法。忠是从孝而来,小孝是孝养自己的父母,大孝是孝养天下的父母,天下的父母就是人民,所以忠、孝是一回事。对内、对家庭、对父母是孝,对外、对社会、对国家是忠。

中国古代就有举孝廉的选拔制度。为什么是可以去举孝子?因为一个孝子,他一举足不敢忘父母,一出言不敢忘父母,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会小心谨慎,念念想着父母的教诲,这样就不会去做辱没父母名声的事,自然也就不会去收受贿赂,以权谋私。

在《群书治要 • 晋书》上就记载了一个孝子吴隐之成为廉洁官员的故事,我们来看一看这个故事。

吴隐之早年的时候父亲去世了,他侍奉母亲非常地孝敬、恭谨。后来他母亲过世的時候,他怀念母亲,在守孝的時候,因为悲伤差点丧失了性命。他的邻居是韩康伯家,韩康伯的母亲是一位很贤明、有德行的妇人。她每一次在听到吴隐之哭泣的时候,如果是她在吃饭,她就放下碗筷,和他一起哭泣;如果是在织布,她就放下梭子,也和他一同悲泣,就这样一直持续到了吴隐之的服丧期满。韩康伯的母亲就对韩康伯说:“如果你以后做了官,就应该推举像吴隐之这样有孝顺之心的人。”后来韩康伯到吏部去任职,果然就推荐了吴隐之,而且是越级推荐。封这个吴隐之是“龙骧将军”“广州刺史”。

吴隐之去广州上任的时候,他听说广州的北边有一口泉,这个泉叫贪泉。当地的父老乡亲都说,一旦饮了贪泉的水,即使廉洁的官员也会变成贪官污吏。吴隐之听说之后,他到广州的时候,就先到贪泉,喝了一口贪泉的水,并赋诗一首,这首诗是这样写的:“古人饮此水,一歃怀千金。试使夷齐饮,终当不易心。”意思是说,古人传说喝了一口这个贪泉的水,就会变成贪官污吏,但是假使是让伯夷、叔齐这样廉洁之士饮了这贪泉的水,我想他们终究不会改变他们的廉洁之心。所以吴隐之到广州做官的时候就更加注重德操,非常地廉洁。结果使那些没有受过教育的蛮荒之地都受到了感化。

当时的皇帝晋安帝就下了一道诏书,是这样写道,他说:“广州刺史吴隐之孝心过人,他把自己的俸禄平均分配给九族的亲属,他处在可以贪的官位上,却不改变他的节操,不讲求自己享受。虽然家庭可以享受富裕生活,但是他们家的人所穿的还是粗布的衣服。他不改变服饰,格除奢侈的作风,务求简约,所以使南方地带的社会风气大大地改观。这样的行为应该受到嘉奖。所以可以给他晋号前将军,赐钱五十万,赐谷千斛。”吴隐之之所以可以做官这样的恭敬、廉洁,就是因为他是一个孝子,他不会因为自己的言行去辱没父母的名声。

所以《大学》上说“孝者,所以事君也”。凡是能孝敬父母,也必然会忠于君长。不忘记祖宗的,也一定会爱他的国家。凡是能够顺从父母志向的,不辱没父母名声的,也一定会服从纲纪,不辱君命。凡是受父母的厌恶斥责,而心不生怨恨的,也一定不会叛军叛国。凡是能够在父母有过微时,就知道劝谏的,也一定能够劝谏君主的过失。

《礼记》上说“忠臣以事其君,孝子以事其亲,其本一也。”就是忠和孝,忠臣事君,孝子事亲,他们的根本是一致的。这个一致都是从顺而来。《礼记》中还列出了五条不孝的内容,我们看一看刚才讲的都是什么是孝,看看古人所列出的有哪些是属于不孝。

第一“居处不庄,非孝也”。

就是居住的地方不庄重,不是孝。因为生活起居不庄重,生活没有规律,环境不清洁,对健康会产生影响。其实不仅仅是居处不庄了,在现在因该说还包括一切会导致身心不健康的生活方式都包括在内。这是《弟子规》上所说的“身有伤,贻亲忧”,自己生病会让父母担忧,所以这不是孝。因此说“居处不庄,非孝也”。

第二“事君不忠,非孝也”。

忠,古人解释“忠”是:“尽己之谓也”,也就是竭尽全力地完成工作,这就是尽到了忠心。如果对领导分配的工作,不够尽心尽力,还没怎么做就觉得累,不顺心,然后随便就把工作辞掉了,这会让父母为自己担忧,这不是孝。所以说“事君不忠,非孝也”。

第三“莅官不敬,非孝也”。

为官不谨慎不是孝。比如说领导干部贪污受贿,以权谋私,违法乱纪,最后锒铛入狱。这时侯影响的就不是他一个人,而是他的整个家人,当然也包括他的父母。所以不仅他不能再照顾自己的父母,还会被人说是父母没有把他教育好,使父母蒙羞,“德有伤,贻亲羞”,这更是不孝。所以说“莅官不敬,非孝也”。

第四,“朋友不信,非孝也。”

“人出言,信为先。”人而无信,在社会上就无法立足。朋友是我们的同辈,朋友之间“信”没有做到,会被同辈看不起,会使父母担忧,这不是孝。所以说“朋友不信,非孝也”。

第五,“战阵无勇,非孝也”。

作战不英勇不是孝。在抵抗外辱的作战中不英勇,结果使自己的这一方败阵,从而殃及到国家的安危、人民的利益,自己的父母妻儿也会受辱,这也会使父母蒙羞,仍然是不孝。

所以我们总结以上这五点,列出的五个不孝的内容,可以归纳为忠、孝两方面。其实归根结底,忠和孝还是一致的。

《孝经》上说:“君子之事亲孝,故忠可移于君。事兄悌,故顺可移于长。居家理,故治可移于官。是以行成于内,而名立于后世矣。”就是君子侍奉父母能尽孝道,就可以把它引用到对君主的尽忠上;侍奉兄长能尽孝悌,就可以把它引用到对长上的顺从上;在家做事有条理就可以把它移用到对政务的处理上,所以君子在家中把这三种德行的根基养成,将来才能够建功立业,而他的好名声自然就会传于后世。

〔4〕刚才讲到的几条不孝的内容里有一个是“事君不忠,非孝也”。当然作为领导他肯定都会希望自己的下属对自己忠心,那么领导要怎样做才会感得下属忠心呢?这就是君仁臣忠。

什么是仁?《说文解字》上说:“亲也,从人从二。”徐炫在整理《说文解字》的时候他有一个注解,他说“仁者兼爱,故从二”。也就是想到自己就要想到对方,换位思考、将心比心。

我们下来再看一个仁字。这是仁字的一种古文的写法,上面是一个“千”,下面是一个“心”。这是古文的仁,是从千心作。这个千当然也是虚数,看到这个字就想到的,要用心去亲爱他人,去爱护万事万物。

在《群书治要·六韬》中讲,它说“故善为国者,御民如父母之爱子,如兄之慈弟也。”就是好的领导爱护人民就如同父母爱护自己的孩子,如同兄长,爱护弟弟。

那么再看“忠”这个字,“忠”这个字朱熹在解释《中庸》里面有一句叫“忠恕为道不远”,在解释这一句话的时候,他说“尽己之心为忠”。那么我们将刚才的君仁臣忠合起来就是领导者关怀、体恤、教导下属,被领导者竭忠尽智,尽忠职守,这是君仁臣忠。

来看一个历史上的例子,在历史上,东汉末年,刘备三顾茅庐,礼请孔明出山。诸葛亮报先主的知遇之恩,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这样的这是忠臣的典范。在河南南阳卧龙岗这个大门的立柱上,就有这样一副楹联,它说:“功盖三分延汉祚,名垂千古仰威仪。”这个“祚”是指一个国家的福寿,也就是诸葛亮他以他的忠心,忠言汉祚五十载,忠心使汉朝的时间,又向后多延续了50年,是忠臣之德使得一个国家危而不坠。

 第四 家国情怀的践行

《大学》上说:“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明明德于天下”就是平天下。这个平,不是说用武力来平定天下,而是让天下人都明明德。行王道,实行仁政,实行道德教化,德施普遍,天下呢,同化于文明。若要平治天下,首先就要使自己的国家国泰民安。而家又是国的基础,国是家的延伸,在古代,这个家庭都是大家族,治好一家就是治好一方,大家族就像一个小的国家一样。

《礼记》上说:“能为师,然后能为长;能为长,然后能为君。”这个“长”并不是年长之长,也不是长官之长,而是能够长养人的长。就是有才德,才能够长养人,就是通常所说教儿教女要先教自己。士君子学有所成,先施教于家,然后化形于国,这就是“家齐而后国治”。

“家”在《周礼·地官》的注解上,有一句说:“有夫有妇,然后为家。”婚姻是合二姓之好,于家则和顺,于国则教成,齐家治国平天下,他是“一以贯之”之道。

对于一个国家的天子来说,“天子无外,以天下为家。”天子和皇后他们各有所守,分别执掌内外之事,效法阴阳之道。《周易》上说,“立天之道曰阴与阳,立地之道曰柔与刚。” 而《老子》又说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人道法地则天,自然就是理顺阴阳。

所以在《群书治要・礼记》上有节选《婚义》中的一段说,“天子掌管男子的政教,皇后掌管女子的贞顺;天子掌管阳刚的大道,皇后调治阴柔的德性;天子掌管外务治理,皇后掌管内务的职责。男教与女顺成了风俗,使外部和内部都和顺,国与家都纳入正轨并治理得井井有条,这就叫做盛德。”但是要能做到这些盛德,关键是修身。修身是齐家治国的根本。

在《群书治要·列子》中记载,有一次楚庄王向詹何(詹何是一位隐士)就向他请教说,怎样治理国家?詹何就回答说,“我明白修身的道理,但是对于治国的道理还不太明白”。楚庄王就说,“我得以尊奉宗庙,拥有整个国家,希望学会怎样来守护它。”从这里看到楚庄王是再一次地虚心求教。詹何就回答说,“臣未尝闻身治而国乱者也。又未尝闻身乱而国治者也”。就是说我不曾听说过君主自身修养很好而他的国家却沒有秩序的,也不曾听说过君主自身修养不好而他的国家却安定的。所以,根本在于自身的修养,而像治理国家那种次要的事情,我就不敢对您讲了。楚庄王听了之后说:“你讲得很好。”从这个故事其实就是告诉我们,修身是治理国家的根本。

《大学》上有一句话叫“为人君,止于仁。为人臣,止于敬。为人子,止于孝。为人父,止于慈。与国人交,止于信。”乍一看好像是五伦要各尽本分,但是其实这里所说的是文王一个人。对于臣下而言,文王是君;对于殷商而言,文王是臣;对于王季而言,文王是子;对于武王、周公而言,文王是父。所以可见自身为本,那么他所相对的就是末。在讨论这些人伦关系德行要求的时候,对臣下就是仁;对于君上就是敬;对父母是孝;对子孙是慈;对国人是信。也就是说,文王是做到“仁”、“敬”、“孝”、“慈”、“信”。那么他是如何来做到的?就是他能够“诚于中”而“形于外”,所以文王修身有成,而后可以达至于至善,将人伦关系做到圆满。

《中庸》上说;“夫孝者,善继人之志,善述人之事者也。”孝子贤孙,善于继承先人的志向,善于发扬先人的事业。文王有盛德。但是,文王虽为大圣,但是他有志还没有申。武王是继承了文王未竟的功业,讨伐殷纣,灭殷商而有天下。但是很可惜的是武王受命过晚,他继承了父亲的志向,还没有来得及创制礼乐,光宗耀祖,所以到了周公,周公制礼作乐,成全了文武之德。所以《中庸》上说 ,“武王、周公,其达孝矣乎!”文武周公是忠孝传家。他们是盛德大孝的圣人,“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开创了周王朝八百年的基业。

我们再看另外一个例子。另外一位圣王——大舜。《中庸》上说 ,“舜其大孝也与!”圣人他之所以成为圣人,无非就是把孝悌之心尽到了极致。舜的后母和弟弟三番五次地要置他于死地,舜不但沒有怀恨在心,还总是反省是自己沒有尽到孝悌之心,沒有使后母和弟弟满意。最后,他的仁爱与智慧是感化了后母和弟弟,同时,也感化了天下的百姓,尧帝把帝位禅让给了他。大舜他是一位真正的仁者,在他的内心不与任何人起对立,这是因为他真正认识到了“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为一。”

在《中庸》上说大舜是:“德为圣人,尊为天子,富有四海之內,宗庙飨之,子孙保之。”大舜他可以获得这样的尊荣,就是因为他是由他的大德所致,这个就是德福一致。他修身有成,是大德之人,天必佑之。所以从他的身上也是可以看到,修身有成,而后自然家齐、国治、天下平。刚才《大学》上的这段话还告诉我们一件事,并不是说平天下是天子的事,治国是诸侯的事,齐家是士大夫的事,修身是庶民的事,并不是这样的,而是最后特意点明说,“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这是强调无有例外,任何人都是要以修身为根本要务。而且“欲明明德于天下者”,这里也并非是专指帝王。就像刚才我们所举的舜王的例子,舜王他曾经在历山耕种,他本身就曾经是庶人,但是因为能够“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以修其身,最后“明明德于天下”。 

第五 习主席的家国情怀 

习主席有着浓浓的家国情怀。在习主席看来,“家国情怀”是一个人对自己国家和人民所表现出的深情大爱,是对国家富强、人民幸福所展现出来的理想追求。“国家好,民族好,大家才会好。”每个人的前途命运都与国家和民族的前途命运紧密相连。

在今年新春团拜会上习主席讲到:“我们要在全社会大力弘扬家国情怀,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精神,提倡爱家、爱国相统一,让每个人、每个家庭都为中华民族大家庭作出贡献。”

我们就来举两个体现习主席家国情怀的例子:

一个例子是习主席曾经给他的父亲写过一封拜寿信。二〇〇一年十月十五日,是习仲勋老先生八十八岁寿宴。八十八岁在中国人的习惯里是称为“米寿”,是人生一个非常重要的日子。习家三代亲朋好友都是欢聚一堂,这也是习家难得的一次大团聚,唯独缺席的是当时时任福建省省长的习近平。不是因为不想参加父亲的寿宴,而是作为一省之长,实在是公务繁忙,难以脱身,于是他就抱愧地向父亲写了一封拜寿信:

自我呱呱落地以来,已随父母相伴四十八年,对父母的认知也和对父母的感情一样,久而弥深。希望从父亲这里继承和吸取的宝贵与高尚的品质很多,给我最深印象的大约如下几点:

一是学父亲做人。父亲受到广大人民群众和我党同志的普遍尊敬,首先是因为您为人坦诚、忠厚。您曾教诲我,您一辈子没有整过人和坚持真理不说假话,并“一以贯之”。这正像毛泽东说的,“一个人做点好事并不难,难的是一辈子做好事,不做坏事。”

二是学父亲做事。父亲的一生充满传奇色彩,为党和人民建功立业。我辈与父亲相比,太过平庸,汗颜不已。但更令我们感动的,是父亲从不居功,从不张扬,对自己的辉煌业绩视如烟云。这才是成大事者的风范,永远值得我辈学习和效仿。

三是学父亲对信仰的执着追求。无论是白色恐怖的年代,还是极左路线时期;无论是受人诬陷,还是身处逆境,您的心中始终有一盏明亮的灯,永远坚持正确的前进方向。历史已经证明,您是一个无愧于党、无愧于人民的坚强的无产阶级革命家。

四是学父亲的赤子情怀。您是一个农民的儿子,您热爱中国人民,热爱革命战友,热爱家乡父老,热爱您的父母、妻子、儿女。您用自己博大的爱,影响着周围的人们。您像一头老黄牛,为中国人民默默地耕耘着。这也激励着我将自己毕生精力投入到为人民群众服务的事业中,报效养育我的锦绣中华和父老乡亲。

五是学父亲的俭朴生活。父亲的节俭几近苛刻。家教的严格,也是众所周知的。我们从小就是在父亲的这种教育下,养成勤俭持家习惯的。这是一个堪称楷模的老布尔什维克和共产党人的家风。这样的好家风应世代相传。

千千万万家庭的好家风,才能支撑起全社会的好风气。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风,是习主席和他的家庭的底色,也已经深深烙印在了习主席治国理政的思想和实践中。

今年3月22日下午,习主席在会见意大利众议长菲科时说,“我将无我,不负人民。我愿意做到一个‘无我’的状态,为中国的发展奉献自己。”这就是习主席对“家国情怀”最深情的诠释。

第六 忠孝传家久,文化兴国长

“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习总书记在今年新春团拜会上发表重要讲话时强调,“在家尽孝、为国尽忠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没有国家繁荣发展,就没有家庭幸福美满。同样,没有千千万万家庭幸福美满,就没有国家繁荣发展。”

作为新时代的青年,就是要把爱家和爱国统一起來,把实现个人梦、家庭梦融入到国家梦、民族梦之中。

今天菲璘和大家的分享就到这里,谢谢大家!

《群书治要》学习网

网址:www.qszys.com.cn 备案号:京ICP备18013041号-1

网站建设多维网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