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网站收藏 【本网站内容版权所有,欢迎下载转发,转发请注明出处。】
视频更多》

本站视频若出现卡顿现象,恭请前往第三方平台观看,给您带来不便见谅!

《群书治要•孝经》

刘余莉 教授

  • 路线一
  • 路线二
  • 音频一
视频文字
《群书治要•孝经》
2020-04-08

大家好,我是葛斯青。今天为大家分享的题目是《群书治要》卷九,《孝经》。

中国人对“孝”这个概念一定都不陌生,在大多数人的心中,“孝”指的就是孝顺父母。您可能不知道,在古代,“孝”是最最被推崇的概念之一。

古人对“孝”重视到什么地步呢?我来举一个秦始皇的例子。秦始皇在统一六国之前,曾经把他的母亲软禁起来,很多人因为这件事情,去劝秦王嬴政不要这样做,可是秦王嬴政却下达了一道命令,他说:“谁要是敢因为这件事情来劝我,不仅要杀头,还要斩断四肢。”结果先后来了二十七个人去跟秦王嬴政说情,都被秦王嬴政所杀。杀了二十七个人以后,第二十八个人还是来了,这个人叫做茅焦。茅焦给秦王嬴政说了一番话,结果就把衣服脱了,准备去受刑。结果秦王嬴政不但没有杀他,反而还封他为上卿。茅焦到底说了什么?竟然有这么厉害,能让秦王嬴政杀了二十七个人以后,依然能够回心转意?茅焦说:“你软禁你的母亲,最大的危害就是,让天下人知道你是一个不孝之君,这会妨碍你统一天下。”正是“妨碍统一天下”这一点击中秦王嬴政的内心。嬴政最担心的就是给统一天下带来麻烦。这下子被软禁的王太后就被放回来了。我们想到秦始皇会想到两个字——“残暴”,但是就是这样一个残暴之人,都要向天下展示,他是一个有孝心的人,可见那个时候天下对“孝”有多么的重视。

我们今天提到“孝”,很多人就会产生各种各样的想法,那么真正的“孝”到底是怎么样的呢?为什么在古代会产生那么大的影响?“孝”除了指孝顺父母以外,到底还有什么更深层次的含义呢?我们不妨可以直接看看《孝经》当中对“孝”的解读,“孝”到底是不是我们心中想象的那样,我们现在就来一起寻找答案。

这还要从孔子说起了。有一天孔子在家里闲坐,他的学生曾子在旁边侍坐。孔子就说:“先王有至德的要道,能够使天下归心、上下和睦、人民无怨,你知道这是什么吗?”曾子说:“学生不够聪明,并不知道是什么。”孔子就回答说:“这就是‘孝’啊!”我看了这段话以后就在想,“孝”哪有这么神奇啊?还能和谐天下了?但是当我把《孝经》通读过一遍以后,自己总结出了《孝经》当中的两个维度,我就发现“孝”真的特别神奇。两个维度分别是什么呢?

《孝经》第一章《开宗明义》中有一句话就高度概括、总结出了这两个维度。这句话是,子曰:“夫孝,德之本也;教之所由生也。”这句话的意思是,孔子说:“孝”是一切德行的根本,也是教化产生的根源。我认为这句话重点强调了两个字:一个是“德”,一个是“教”。“德”是针对个体而言的,“行孝道”即是个体“德”的体现,而对于统治者来说,使人民有德最好的方式,就是通过孝道的教化。在这里我做了一个简单的流程图,希望能够跟大家解释清楚“德”与“教”的关系。

首先,从个体的角度来看,“孝为德之本,百善孝为先。”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孝”是有起点和终点的,“孝”的起点和终点分别是什么?《开宗明义章》就说:“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立身行道,扬名于后世,以显父母,孝之终也。”“孝”的起点就是人的身体发肤,都是父母赋予的,不敢毁伤,这就是“孝”的开始。终点就是人要立身行道,有所建树,扬名声,显父母,这是“孝”的终极目标。所以,后面紧跟着一句,就告诉我们“孝”的三个阶段。“夫孝,始于事亲,中于事君,终于立身。”这就说明,不光对父母好就是尽孝,还要移孝做忠,对国家和社会都做贡献,立身行道,这样父母才能够更加放心。不然的话只想着自己父母过好日子,却不讲求索取的道义,挪用别人的钱财来孝顺自己的父母,最后进了监狱,这不仅是不孝,反而还让父母不放心。所以《弟子规》上就说:“身有伤,贻亲忧;德有伤,贻亲羞。”无论是身体还是德行,都要做到“无伤”,才算是真正的对得起父母、对得起自己。

基于此,我们就可以得出,“孝”首先是对父母的孝顺,然后把对父母的这种孝顺的德行发扬光大,从个人上升到国家层面的尽职尽责,之后扬名声、光宗耀祖。所以这就是一个自下而上,由内而外,从个人到国家的过程。有心的人会发现,这给了我们一个很大的启示,就是既然“孝”是每一个个体的品德,并能够使个体为社会做出贡献。那么为政者是不是就应该提倡孝道的教化,来使社会更加和谐呢?《孝经•开宗明义章》一上来就说,孔子问曾子:“先王有至德要道,以顺天下,民用和睦,上下无怨。”先代帝王有至德的要道,能够使天下归心、人民和睦、上下无怨,这就是教民以孝,进而用孝来治国的道理。所以这就是一个自上而下,从统治者到百姓的角度来说明教化的必要性。

综上所述,回到孔子说的这句话,我们就可以得出一个世界观和一个方法论。世界观就是“孝是德之本”,方法论就是“统治者应该推行孝道的教化”。下面我们就沿着这两个思路来具体看一下《孝经》当中的内容。第一,孝为德之本。刚才我们说了“孝”可以分为事亲、事君和立身三个方面,下面我们就来分别展示一下这三个方面。

首先是事亲。第一个要回答的问题就是“孝”从何来?“孝”是如何产生的呢?我通过通读《孝经》给出的答案是:“孝”从自然而来。《圣治章》第九说:“亲生之膝下,以养父母日严。”这就是说,子女对父母的爱,在小的时候,父母养育我们的时候就产生了,在长大成人以后就产生了对父母的亲情。“父子之道天性也”,父亲与儿子的亲情是出乎人类天生的本性。由此可知,“孝”不是谁发明创造出来的,而是顺着自然规律产生的。圣人就是依据子女对父母尊敬的天性,教导人们对父母孝敬,也是根据亲情教会人们学会爱,这就是“孝”的产生。子曰:“夫孝,天之经也,地之义也,民之行也。”我们的祖先一直很强调自然规律,认为顺着自然规律做事是行得通的。“孝”是天经地义的,也是符合自然规律的。

第二个问题是孝亲的几个原则。简单来说就是“五个要”和“三个不要”。具体来看一下,“五个要”说的是在父母居、养、病、丧、祭的时候应该做到的事情。子曰:“孝子之事亲也,居则致其敬,养则致其乐,病则致其忧,丧则致其哀,祭则致其严。”这五个方面都做到完备了,方可称对父母尽到责任了。

接下来要看,“三个不要做”。子曰:“事亲者,居上不骄,为下不乱,在丑不争。”这是告诉我们,身居高位,不要骄傲蛮横;身居下层,不要为非作乱,在民众中间要与大家和睦相处,不要与人争斗。您可能问了,上面的居、养、病、丧、祭讲的都是具体怎么样去侍奉父母,可是在这里说的都是跟外人如何相处,跟父母没什么关系,怎么也算是尽孝呢?孔子在后面就做了解释,他说:“居上而骄则亡,为下而乱则刑,在丑而争则兵。”意思是身居高位而骄傲自大者,势必要灭亡;在下层为非作乱,免不了遭受刑罚,在民众当中争斗,就会引起相互残杀。这骄、乱、争三项恶事如果不戒除,即便是天天对父母尽心地孝养,那也算是一个不孝之人。

在这里,我们就可以看到“孝”的扩展,不仅养父母属于“孝”的范围,还要让父母放心才行。如何让父母放心呢?这就不得不提升到一个做人的问题。《中庸》当中说:“君子素其位而行,不愿乎其外。素富贵,行乎富贵;素贫贱,行乎贫贱;素夷狄,行乎夷狄;素患难,行乎患难。”意思就是君子应该安于目前的地位,做他应该做的事情,不要羡慕自己地位以外的东西。地位富贵就做富贵人做的事,地位贫贱就做贫贱人做的事,在什么情况下,就要做什么情况下应该做的事。

《中庸》还说:“在上位不陵下,在下位不援上。”居上位的时候不要欺凌下级,在下位的时候也不要攀附上级,如此君子无处不感到悠然自得,更能够使父母放心。不过也请大家注意一下,这里不是说君子都不努力,积极进取,一定要安于现状了,反而是让人们以更加正确的心态去积极地处事,以最快的速度先接受现状,然后做出努力去回应现状,而不是怨天尤人。所以这就是由孝亲上升到了做人。

下面来看第三个问题,孝亲的行为。我们知道无论天子还是百姓,无论尊卑高下,首先都是人。是人就有父母,有父母就可以孝亲,所以孝道无始无终,是永恒存在的。如何孝亲呢?具体来看一下《庶人章第六》,我们知道古人一直提倡自然之道,认为顺应自然就是最容易实现的,所以养父母也应该顺应自然之道。一上来就说:“用天之道,分地之利,谨身节用,以养父母,此庶人之孝也。”古代没有现代的科技,所以养父母一定要利用自然条件,再加上行为谨慎,不要给父母惹祸,以此来孝养父母,这就是老百姓的孝道。除了孝亲以外,还有丧亲时的做法。《孝经》当中《丧亲章》主要说父母去世以后应该如何行孝。我们在父母在的时候能够善待父母算是孝。父母走了,如果子女对父母有真感情,也会有悲痛的情绪。如果父母在的时候好好孝敬,父母一走就把父母给忘了,这一定也是不符合常理的。

所以孔子就说:“生事爱敬,死事哀戚,民生之本尽矣,死生之义备矣,孝子之事亲终矣。”父母在世时以爱和敬来侍奉他们,在他们去世以后,怀着悲哀的心情,料理丧事,如此就尽到了应尽的本分和义务。养生送死的大义都做到了,才算是完成了作为孝子事奉亲人的义务。

到这儿,我就说完了“孝为德之本”当中“孝亲”的部分。

下面是把对父母的孝敬之情移到上级,还有国家的层次,用孔子的话来说就是“事君”,也叫做“移孝作忠”。和孝亲一样,事君也有事君的原则。

《事君章第十七》,“君子之事上也,进思尽忠,退思补过,将顺其美,匡救其恶,故上下能相亲也。”这是什么意思呢?孔子说:“君子事奉君王,在朝廷为官的时候,要尽忠;在家的时候,要想着给君王补过。对于君王的优点要发扬,对于君王的过失要补救,这样的话,君臣关系才能够和谐。” 

这也就是说,下属不应该对上级一味地服从,而是应该“扬善抑恶”。我们平时可能强调“扬善”多了一些,但是“抑恶”也一定是不可缺少的。不然的话,对看见不对的事情还不加以阻拦,这样的顺从不仅不当,反而是陷人于不义之中。

其实无论是下级对上级,还是子女对父母,都不应该是只服从的,孔子是反对“愚孝愚忠”的,他还专门用了一整章的内容来说明了这个问题。

曾子问:“做儿子的遵从父亲的命令,可以称得上是孝顺了吗?”孔子就说:“是何言与,是何言与!”你说的这是什么话呀?他说:“昔者天子有诤臣七人,虽无道,不失其天下;诸侯有诤臣五人,虽无道,不失其国;大夫有诤臣三人,虽无道,不失其家;” 还说,“士有诤友,则身不离于令名;”意思是读书人有直言劝谏的朋友,就不会丧失名声;“父有诤子,则身不陷于不义。”儿子直言劝谏父亲,就能够使父亲不会陷于不义之中,“故当不义,则子不可以不诤于父,臣不可以不诤于君;”因此如果父亲有不义之事的时候,儿子不能不劝阻,同样臣子也不可以不劝阻君王,“故当不义,则诤之。从父之令焉得为孝乎!”对于不义的事情一定要加以劝阻,如果只是服从,又怎么能称得上算是孝呢?

有一个故事我们其实都很熟悉,就是曾子的父亲有一次拿着大棒槌打曾子,曾子没有躲,因为他觉得这样的话才是对父亲的孝顺,后来曾子就被打晕了,醒来以后,他赶快去问自己的父亲,刚才使了那么大的力气,有没有伤到身体。并且他还跟自己的父亲说,自己没有什么事情,让父亲放心。

孔子知道这件事情以后,不仅没有表扬曾子孝顺父亲,反而还批评了曾子,这是为什么呢?因为他说:“你明知道父亲大发雷霆还不躲,如果要是真的把自己打死了,这才是最大的不孝呀。”所以说,无论是孝亲,还是事君都不能够盲从,目的是希望他好,而不是讨好他或者是服从他。

《弟子规》上也说,“亲有过,谏使更。怡吾色,柔吾声。”说的也是这个意思。

继续来看“事君”的具体做法,《孝经》的第二章到第六章分别讲了,从天子到庶人的具体做法,这里讲事君主要的对象,就是士、卿大夫和诸侯。对于庶人来说,孝顺父母就是孝,但是对于有职位的人来说,要做好自己应尽的事情,才能够让父母放心。不同等级的人要做的事情目标不同,所以就要有相应的具体做法。比如说,士要“保其禄位,而守其祭祀”,卿大夫要“守其宗庙”,诸侯的要求,就是要“保社稷而和民人”。面对不同的目标,不同的人一定也会有不同的做法。

首先,士一般指的是读书人,在这里如果跟诸侯和卿大夫相比,士就是相对初级的人员,他们尽孝的方式可以概括为移孝作忠。具体来看一下,“资于事父以事母,而爱同;”这一句的意思是用事奉父亲的心情去事奉母亲,爱心是相同的;也就是移父于母。“资于事父以事君,而敬同。”用事奉父亲的心情去事奉国君,崇敬之心也是相同的,这就是移孝作忠。“故以孝事君则忠,以敬事长则顺。”用孝道来事奉国君,就是忠。用尊敬之道来事奉上级,就是顺。“忠顺不失,以事其上,然后能保其禄位,而守其祭祀。盖士之孝也。” 能够做到对上级忠诚,就能够保其禄位,守祭祀。这就是士人的孝道。

比士更高一级别的是卿大夫,卿大夫主要起到的是承上启下的作用,因为他要落实上级的命令,并为下级做好表率,所以,他的行为一定要符合礼法。“非先王之法服不敢服,非先王之法言不敢道,非先王之德行不敢行。”这个就是承上,要把上级的所作所为传达出来,不合乎礼法的话不说,不合乎道德的行为不做,开口说话不需要选择就能够合乎礼法,行为也不用考虑就不会出错,这样就能够做到“言满天下无口过,行满天下无怨恶。”能够做到遵从礼法,才能够守住自己的宗庙,这就是卿大夫的孝道。这里主要讲的是承上启下,就是承接上级不犯错,然后能够为下一级做出好的表率。

比卿大夫更高一级别的是诸侯,位置高需要注意什么事项呢?就是一不小心就容易骄傲,骄傲就会带来灾祸,不仅会让父母担心,而且也不能够保社稷,和人民,所以孔子就说:“在上不骄,高而不危;制节谨度,满而不溢。高而不危,所以长守贵也。满而不溢,所以长守富也。富贵不离其身,然后能够保其社稷,而和其民人。盖诸侯之孝也。” 身为诸侯在众人之间不要骄傲,位置再高也不会有危险,生活节俭,财富再多也不会有损失,高而不危才能够长久地保持尊贵的地位,满而不溢才能够长久地守住财富。这样才能够保社稷,和人民。《诗》云:“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如履薄冰。”就是让身居高位的人一定要小心谨慎,不要骄傲。

以上就是事君的部分,重点说了士、卿大夫和诸侯的行孝方式。做到了事君以养父母,然后移孝作忠,做好本职工作以后,就到了“孝为德之本”的终极目标,就是立身。

《广扬名章第十四》,子曰:“君子之事亲孝,故忠可移于君。事兄悌,故顺可移于长。居家理,故治可移于官。是以行成于内,而名立于后世矣。” 这其实是对事亲、事君的总结,并加上了终极目标。意思就是事奉父母能尽孝,所以能把对父母的孝心,移作对国君的忠心;事奉兄长能够敬,所以能够把这种尊敬之心移到前辈和上级;在家,你能够处理好家务,就会把理家的道理,移于做官和治理国家。因此形成于内,其名声也会显扬于后世。

到这儿为止,第一部分“孝为德之本”我就说完了,主要分为事亲、事君和立身三个部分。这三个部分的关系是层层递进的,这就是从个人上升到国家的逻辑次序。

下面,进入“孝”的第二个部分,就是对于统治者来说,既然“孝”能够使得人民自觉地变好,所以“孝”是统治者推行教化的根源。第二个维度,“统治者教化以孝”。

第一个问题,为什么要推行孝道的教化,因为孝出乎人自然的本能,推行孝道人们特别容易接受。

《三才章第七》里面说:“是以其教不肃而成,其政不严而治。”意思是说,这样的教化因为顺应了自然,于是非常容易成功,这样的政治不需要严厉推行就可以得到治理。我们以前说过,“法能刑人而不能使人廉”,就是因为人们会因为害怕法律而不去犯法。但是有些人,并不会觉得犯法可耻,甚至钻了法律的空子,还会感到沾沾自喜,推行教化正是解决这个问题的关键。教化不像法律一样可以立竿见影,起到显著的效果,但是教化却能够防患于未然,润物无声一样地显现它的效果。所以古人就是顺着人们的这种本性来推行教化的。

“先王见教之可以化民也。”从前的明主看到通过教育可以感化民众,下面作者又举了一些推行教化的例子,“先之以博爱,而民莫遗其亲,陈之于德义,而民兴行。先之以敬让,而民不争;导之以礼乐,而民和睦;示之以好恶,而民知禁。”意思是领导者自己带头做示范,百姓也会加以效法,自己博爱,人民就不会遗弃父母;自己讲道理,人民就会去遵行;自己带头恭敬和谦让,人民也不会斗争;用礼乐引导,人们就会和睦相处;告诉人民好和坏,人们就不主动去犯法了,以上就是教化的作用。

“孝”是顺着自然之道的,所以“不爱其亲,而爱他人者谓之悖德,不敬其亲而敬他人者谓之悖礼。”亲,指父母,一个人如果不爱自己的父母,然后去说爱别人,比如抛弃父母,但是去向领导表忠心,这肯定是有所图的,有目的的,动机不纯。古代就有很多这样的例子,一个人为了得到别人的信任,不惜伤害自己的亲人,这肯定不能说明他有多么伟大,就只能说明他有多么地不择手段,这样的人,谁敢用呢?今天他对你好是因为你对他有用,明天你对他没用了,他转身就走了。所以不敬爱自己的父母,却去敬爱别人的行为,叫做违背道德;不尊敬自己的父母,却去尊敬别人的行为,叫做违背礼法。古人强调要顺应自然,如果顺序反了,就算是一时得到了,也是不值得推行的。所以,这就是“以顺则逆,民无则焉。不在于善,而皆在于凶德,虽得之,君子不贵也。”意思是不去顺着自然之道,偏偏要逆理而行,人民就无从效法了。不做善行,而是倒行逆施,虽然一时得逞,也不为君子所推崇,而且也一定会出很大的问题。

君子怎么做呢?君子的作为则不是这样的。君子“言思可道,行思可乐,德义可尊,作事可法,容止可观,进退可度,以临其民。”以这样的作为来治理国家,民众敬畏而爱戴他,并且学习效仿。所以,君子能够通过德治的教化,顺利地推行政令。

第二,推行孝道的方法。“君子之教以孝也,非家至而日见之也。”孔子说,君子教人行孝的方法,并不是挨家挨户地去推行,也不是天天当面地去教导他。这是因为,君子教人行孝道,是让天下的父亲都能够得到尊敬;教人为弟之道,是让天下的兄长也都能够得到尊敬;教人为臣之道,是为了让天下的君主都能够得到尊敬。这就需要君主本身有至高无上的德行,才能够服众。所以,我们就知道推行孝道的方法并不是强制去教人怎么行孝,而是自己率先垂范。

下面来看一下天子的行孝行为。

子曰:“爱亲者,不敢恶于人;敬亲者,不敢慢于人。爱敬尽于事亲,而德教加于百姓,刑于四海。盖天子之孝也。”意思是说能够亲爱自己父母的人,就不会厌恶别人的父母,能够尊敬自己父母的人,也不会怠慢别人的父母。尽心尽力地去侍奉双亲,而将德行的教化施加于黎民百姓,使天下百姓能够遵从效法,这就是天子的孝道!《甫刑》云:“一人有庆,兆民赖之。”这就是说天子首先以敬爱之心对待自己的父母,然后能够推己及人,将这种心情加于百姓之上,使天下效仿这样的做法。这就是上行下效地去推行教化。

这样做的效果是什么呢?

《广要道章》告诉我们,礼,也就是敬爱。尊敬别人的父亲,他的儿子就会喜悦;尊敬别人的兄长,他的弟弟就会愉快;尊敬别人的君主,他的臣下就会高兴。敬爱一个人,却能使千万人高兴愉快。所尊敬的对象虽然只是少数,但是为之喜悦的却有千千万万,这就是礼敬作为要道的意义所在啊!大家可以记住这句话,就是“敬一人,而千万人悦。所敬者寡,而悦者众。”

所以孔子说,教育人民亲近友爱,最好的方式就是提倡孝道。教育人民礼貌,最好的方式就是提倡悌。这就是“教民亲爱,莫善于孝。教民礼顺,莫善于悌。”

既然孝道这么好,能够使千千万万的人都得到快乐。孝道可以用来齐家、治国乃至平天下。这是怎么做到的呢?《孝治章第八》这一整章就给我们讲了以孝治国的道理。

“昔者明王之以孝治天下也,不敢遗小国之臣,而况于公、侯、伯、子、男乎?故得万国之欢心,以事其先。”从前圣明的君王是以孝道治理天下的,即便对小国也不遗弃,更何况是诸侯了,所以这样就会得到大家的一致拥护。

“治国者,不敢侮于鳏寡,而况于士民乎?故得百姓之欢心,以事其先君。”治国,不欺负鳏寡,更何况是对他的百姓和下属了,所以会得到老百姓的欢心,也能够得到他们的拥护。

“治家者,不敢失于臣妾,而况于妻子乎?故得人之欢心,以事其亲。”治家,即便是对于臣妾也不失礼,更何况是对妻子、儿女了,所以就会得到众人的欢心,他们就会乐意侍奉父母亲。只有这样,才能够使得天下和平,灾害不生,祸乱不作。所以圣明的君王以孝道治理天下就像是这样。

这一段话其实分别对应了治天下、治国、治家,而“孝”本身就是修身。

这整一套思路就是古人提出来的,从修身开始,然后能够齐家、治国乃至平天下。我来举一个例子。周文王以前在商朝做诸侯的时候,特别重视积德行善,受到了很多诸侯的拥护。他在治理周的时候,近处的百姓生活得很快乐,而远处的百姓也都望风而来。大家在周的境内特别谦让,而且都会尊敬老人,于是有四十多个小国都来归附。这样周已经是三分天下有其二了,但是即便是这样,它还是很谦虚地服从了殷商,并没有称霸。我们都知道商纣王是荒淫无道的,而周正是有了这样的基础,后来文王的儿子周武王才灭了商,统治了天下八百多年。这就是从自身修养做起,推广到平天下的例子。这对我们今天人来讲应该也是有很重要的启示的。至此,《孝经》当中的“德”与“教”的思路,我就介绍完了。

现在再回来看一下这句话,是不是就觉得很清楚了呢?“夫孝,德之本也,教之所由生也。”“孝”是德之本,也是教化产生的开端。

看了这么多,我们知道,“孝”除了赡养自己的父母以外,还可以齐家、治国乃至平天下。如此可见,“孝”是有多么的重要。

孔子就说:“五刑之属三千,而罪莫大于不孝。”五刑所属的犯罪条例有三千之多,其中没有比不孝的罪过更大的了。用武力胁迫君主的人,是眼中没有君主存在的表现;诽谤圣人的人,眼中没有法纪;而对行孝之人有非议、不恭敬,那就是眼中没有父母亲的表现。这三种人的行为,乃是天下大乱的根源。

“孝”这么重要,所以《感应章》当中说:“孝悌之至,通于神明,光于四海,无所不通。”

以上我就用“德”和“教”的思路,串联了《孝经》当中的各个章节。

下面我来介绍一下“孝”这个字本身的含义。“孝”字是一个会意字,它上面是个“老”,下面是“子”,这就是告诉我们儿子承载着父母,“子承老也”;同时,上一代和下一代是一体的,要能够传承父母祖先留给我们的德教,使德教代代相传。

说完了“孝”字,《孝经》又是什么意思呢?

《孝经注疏》说:“孝者,事亲之名;经者,常行之典。”可见“孝”是侍奉双亲的意思。“经”,是恒常力行的典籍。孔子还说过:“吾志在《春秋》,行在《孝经》。”可见,“孝”既是志向的起点,又是行为的归宿。《孝经》是孔子为其弟子曾参讲解孝道的一部重要的经典。《孝经》精要阐述了儒家对于孝道的见解,昭示了孝道与和谐天下的深层关系。《孝经》认为“孝”是一切德行的根本,提出了以孝为本的治国理念。这一治国理念为后世历代帝王所奉行。

“孝道”是安定社会、和谐世界的根本法宝,《群书治要》节录了《孝经》,除《丧亲章》以外,其它章节几乎全部收录,可见魏征等人对《孝经》的重视。这个是《孝经》的目录,一共有十八章,刚才我用“德”和“教”的思路串联,把十八章的内容全都涵盖到了,大家如果想要系统地学习《孝经》,则可以按照《孝经》目录的顺序来学习。《三字经》当中说:“高曾祖,父而身,身而子,子而孙,自子孙,至玄曾,乃九族,人之伦。”这就是说,从血缘关系上来看九族乃是一体的,但是《孝经》把这种一体观放大,放大到别人的父母,别人的儿女,乃至全天下所有的人、事、物。

“孝”虽然说着简单,人人皆知,但是它的意义却非常广大,它就是从最基础的人的自然本性,推广到大乃至无所不包,无所不通。通读《孝经》可以得到如下的启示:第一,天经地义,道法自然。

“孝”就是自然而然发出来的,不是谁强加来的,也不是谁发明出来的,它就是天经地义的。我在美国的时候并没有听到“孝”被广泛地提倡,但是每当父亲节和母亲节的时候,我的外国朋友都会对自己的父亲和母亲表达感谢,这就说明“孝”并不是因为提倡才存在的,“孝”是本来就有的。

从这个角度出发,我们就可以想到德与法之间的关系,我们可以说德是自然的善,但是法可以说是以恶为前提的。正是因为人性有不好的地方,所以才需要法去约束,但是法也有其局限性,“法能杀不孝者而不能使人为孔墨之行;法能杀窃盗者,而不能使人为伯夷之廉。”法可以起到立竿见影的效果,但是德是可以润物无声地去防患于未然,所以这就提倡将人自身的美德发挥出来,讲人伦、讲孝道,利用自然规律去治国会达到最良好的效果。

《孝经》中说:“ 以顺则逆,民无则焉,不在于善,而皆在于凶德,虽得之,君子不贵也。”这就是说如果不顺应自然,即便得到也会出现很大的问题,而顺应自然是非常重要的。

在这里有三点注意事项:

第一,要避免为了孝而孝。比如一个人为了让别人知道自己很孝顺,给父母洗脚,拍个照片都放在网上,如果不是从内心发出来的自然而然的行为,这就是不符合自然之道的,就不是《孝经》当中所提倡的。

第二,就是要考虑对方的真正需要。不要以自己认为的对方需要而去孝顺父母,你以为父母需要钱,给钱就是孝子,可是父母需要的很可能是你的陪伴,你以为自己很孝顺,但是一定要以对方的真正需要去孝顺父母。

第三,要力行不要强迫。自己首先要做到孝敬自己的父母,然后别人看见了,自然就会学习效仿。而不是命令式地要求别人去尽孝,这样通常也会适得其反。

其二,“明德亲民,止于至善。”“至善”是基础,达到至善,对于自己来讲叫做“明德”,将这种善用在别人的身上叫做“亲民”。这个原则拿到《孝经》这里来看,就是以孝为本,推己及人,孝是根本,首先自己意识到孝,做到孝,这是根本,之后推己及人。在《孝经》当中,推已及人有两个方面,对于个人来讲就是事君,这就是移孝作忠,移父于母,移悌于长,移孝为敬。对于统治者来说,一是提倡教化,以身作则,上行下效地去影响百姓。第二,就是推己及人去治国,以孝的心态去对待平级的国家,还有自己的国民。

前一段时间,我看了一个新闻报道,说有一个孩子在路上突发疾病,但是当时正赶上晚高峰特别地堵车,他的父亲没有办法将孩子很快地送到医院,所以万分焦急。后来他的父亲就给警察打了电话,警察在接到电话以后,迅速赶到了,并用警车开道,将孩子以最快的速度开到了医院,本来几十分钟的路程在几分钟就达到了医院,并且接受了治疗。后来这个警察在接受采访的时候,他就说:“因为自己也有小孩,所以他特别明白做父母亲的这种心情,所以他一定会尽力地抢时间去帮孩子开路。”这件事情看起来跟孝并没有什么关系,但这本身就是《孝经》当中讲的推己及人的思路,由自己想到别人,这样就能够在自己的岗位上尽忠职守。

其三,“行乎中庸,素位而孝。”《孝经》中讲了不同职位的人有不同的行孝方法。庶人、士、卿大夫和诸侯、天子,每一类人都有自己的行孝方式,为什么会这样呢?有人想要孝顺父母,给父母最好的物质条件,于是他就在外面贪污了很多钱回来给父母,最后进了监狱。别人说他不孝,他还很不理解,他觉得他对父母特别好,怎么还是不孝了呢?但是因为他贪污了很多钱,进监狱本身没有让父母放心,这就是不孝的行为。

所以说,行孝一定要讲究方法,就是要坚守中道,“在上不骄,高而不危,制节谨度,满而不溢。高而不危,所以长守贵也;满而不溢,所以长守富也;富贵不离其身,然后能保其社稷,而和其民人。还有说“事亲者,居上不骄,为下不乱,在丑不争。居上而骄,则亡;为下而乱,则刑;在丑而争,则兵。”只有这样保持中庸之道,能够长久地处于不危之地,这样也才能够真正对得起父母、对得起人民和自己。

最后一点,行胜于言,重于落实。说到不如做到,说千言万语,不如把它落实到行动中去,说再多都是“0”,而只有做到才有前面的那个“1”,所以我们学习《孝经》,最重要的思路,就是把《孝经》当中的思路落实到生活当中去。

“百善孝为先”,“孝”是做人的根本。今天斯青特别开心能和大家分享我自己读《孝经》之后的收获,在行孝这个方面我还有很多值得提高的地方。我把我对《孝经》的学习收获分享给大家,一是希望自己还能够得到提升,第二是希望能够对大家也有所启示。

今天的分享就到这里,谢谢大家!

《群书治要》学习网

网址:www.qszys.com.cn 备案号:京ICP备18013041号-1

网站建设多维网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