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网站收藏 【本网站内容版权所有,欢迎下载转发,转发请注明出处。】
视频更多》

本站视频若出现卡顿现象,恭请前往第三方平台观看,给您带来不便见谅!

《魏征〈群书治要〉序》心得分享(下集)

刘余莉 教授

  • 路线一
  • 路线二
  • 音频一
视频文字
《魏征〈群书治要〉序》心得分享(下集)
2020-06-04

“委质策名”是指献身于朝廷,尽忠于君主。它是出自《左传·僖公二十三年》“策名委质,贰乃辟也。”孔颖达《疏》说“策”是简策的意思。“质”是形体,“古之仕者于所臣之人,书己名于策,以明系属之也。”是说古代出仕为官者对于所事奉的君主,将自己的名字写在简策之上,以明确这种所属系的关系。“拜则屈膝而委身体于地,以明敬奉之也。”下拜的时候屈膝,弯曲身体在地上,以显示对君主的敬奉。“名系于彼所事之君,则不可以贰心。”将名字与所侍奉的君主系在一起,就不可以有贰心。当然对于“委质”的解释,还有另有外一种解释,这是在杨树达《春秋左传注》《僖公·二十三年》的注解,他说“委质”是作“置贽”解,这个“委质”的“委”是与婚礼纳彩委雁这个委是相同意思,“委”就是置的意思。质同贽,现在这个“贽”是指古人初次觐见尊者时所持的礼物。“委质”就是“置贽”的意思。举两个例子:比如说《吕氏春秋·执一篇》说“今日置质为臣”,又如《孟子·滕文公下》说孟子对孔子说“出疆必载质,因无质(贽)即不能为人臣。”先是解释了“委质策名”的意思。

下面来看一下《僖公二十三年》的这个故事,这个故事是这样子的,说九月的时候,晋惠公过世了。怀公即位,命令臣民不准跟随逃亡在外的人。这个“亡人”是指“逃亡在外的人”,这个“逃亡在外的人”指的就是公子重耳。规定了跟从重耳的人的归期,超过规定期限没有回来的就不能赦免。狐突这个人,他的儿子毛和偃,都是当时跟随重耳在秦国,但是狐突没有召他们回来。冬季的时候,怀公就抓住了狐突说:“儿子回来就赦免你。”狐突怎么回答的呢?他说:“儿子能做官,父亲教导他忠诚的道理,这是古时的制度。把名字写在简策上,给君主送觐见的这个礼物,如果起了贰心就是有罪了。‘贰乃辟也’这就是有罪了,现今臣下的儿子,名字在重耳那里已经有数年了,若又召他们回来,这是教导他们起贰心。父亲教儿子三心二意,那用什么来侍奉国君呢?刑罚不滥用,这是君主贤明,也是臣下的愿望。滥用刑罚以图快意,还有谁能无罪呢?臣下知道您的命令。”但是很可惜晋怀公后来还是杀了狐突。“委质策名”这个典故告诉我们的就是,侍奉君主要一心一意。 

下面看另外一个典故“社鼠城狐”。社鼠城狐——土地神里的老鼠,城墙洞中的狐狸。“社鼠城狐”是用来比喻有所凭依而又为非作歹,又很难除掉的这个人。它有几个出处:比如说像《晏子春秋・问上》篇说“夫社,束木而涂之”,“社”就是土神;“束木”就是将木扎起来;“涂之”用泥来涂;“鼠因往托焉”老鼠寄托,住在里面;“熏之则恐烧其木”用烟熏又恐怕把树的这个木给烧掉了;“灌之则恐败其涂”如果用水来灌又恐怕外面所涂的泥给冲坏了;“此鼠所以不可得杀者,以社故也。”就是因为土神的缘故,而这个老鼠没有办法被杀掉。

其他的出处有很多,比如说,《说苑・善说》篇说:“狐者,人之所攻也;鼠者,人之所熏也。臣未尝见稷狐见攻”,“稷狐”就是稷庙,“社稷”,“社”是土神,“稷”是谷神,“见”是被的意思,就是被攻,“社鼠见熏也,何则?”什么原因呢,就是因为它们所托身之所的原因,“所托者然也。”

再如洪迈《容斋四笔・城狐社鼠》篇中说:“城狐不灌,社鼠不熏。谓其所栖穴者得所凭依,此古语也。故议论者率指人君左右近习”,也就是说,为人君者,他的左右近席之人,这些人指为“社鼠城狐”。

也是来看《群书治要》中的一个典故,《群书治要》节录了“社鼠”一个典故,也是在《说苑》中。这个故事是发生在齐桓公和管仲之间的一段对话。桓公问管仲说:“治理国家所忧患的是什么?”管仲回答说:“担心社鼠。”桓公就问,说:“那是什么意思呢?”管仲就回答说:那土地神,“夫社束木而涂之”,土地神是用木头捆扎之后再涂上泥而做成的,老鼠栖身其中。用烟熏,就怕烧坏木头;用水灌,又怕冲坏了涂在上面的泥。这里老鼠之所以不能被杀死,就是因为神像的缘故。接下来管子说:“国家也有社鼠,君主左右的人就是。在宫内,他们对君主隐瞒实情,使君主不知道善恶;在宫外,他们向百姓炫耀手中的大权。不诛杀他们会造成祸乱,要杀掉他们,又被君主所庇护,所以君主对他们的保护和豢养,这些人就是国家的社鼠。”

所以社鼠是一个国家的大患。其实它是任何一个企业、团体里面的大患。所以对一位领导者来说,就是要注意自己身边的人,也就是要“慎左右”。这个慎左右,不是说要防范身边的人,而是要“知人”,“知人”才能够“善任”。而领导者“知人”的前提又是什么呢?知人的前提是“自知”。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一个领导者首先要明智,才能够知人善任。而明智又是从哪里来的呢?是从修身来的。所以说“修身为本”。《大学》上说:“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

(三)回到序言,序言中讲《群书治要》所辑录内容的第三个方面,“丕显皇极”。

第三段是讲将明君贤臣所建立的德业与他们的言行辑录下来,细微的善事也不遗漏,以此来大力显扬皇上治理天下的准则。这一段的经文是这样子的:

【其立德立言,作训垂范,为纲为纪,经天纬地,金声玉振,腾实飞英,雅论徽猷,嘉言美事,可以弘奖名教,崇太平之基者,固亦片善不遗,将以丕显皇极。】

“立德立言”这同样出自《左传・襄公二十四年》。原文是“大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虽久不废,此之谓不朽。”《孔疏》在注解的时候说:立德,谓创制垂法,博施济众。这个“博施济众”就是:广施恩惠,拯救众民。这也是有一个出处是《论语•雍也》篇。圣德立于上代,惠泽被于无穷。立功,拯厄除难,拯救危厄,排除患难。功济于时,功成于当时。立言,是指说话要切中要领,言得其要,理足可传,道理足可以传世。虽然身死,言论尤存。这是立德、立言。

下面,“作训垂范”。作训垂范是成为典式,垂示范例。“为纲为纪”,纲纪在这里是指纲常、法度的意思。“经天纬地”在这里比喻治理国家。

“金声玉振”比喻德才兼备。出自《孟子•万章下》。其实是出自孟子对孔老夫子的赞叹。他的赞叹是这样说的,他说:“孔子之谓集大成。集大成也者,金声而玉振之也。金声也者,始条理也;玉振之也者,终条理也。始条理者,智之事也;终条理者,圣之事也。”这是孟夫子对孔老夫子的赞叹,是赞叹夫子以圣明之志,行圣贤之事。

“腾实飞英”,是指功绩美名传扬。出自《周书》:“飞声腾实,不泯于百代之后。”《群书治要》里面也有一个《周书》,但是这个引出自的《周书》是“二十四史”中的《周书》,“二十四史”的《周书》它与《群书治要》是同时代编撰的。

“雅论徽猷”,“雅论”是高论、正论。“徽猷”是美善之道。这也有一个出处,出自《诗经•小雅•角弓》篇:“君子有徽猷,小人与属。”“徽”,是美的意思。“猷”,道的意思。君子有美道以得声誉,那么小人呢,是乐而与之而自连属焉。就是,君主有善政,人民会自然而然地欢喜追随。

“可以弘奖名教”,下面先把这里面的几个比较难的词先解释之后,我们再看这一段的翻译。

“弘奖”就是大力劝勉。“名教”是指以正名定分为内容的礼教。“崇太平之基者”,“崇”是增长。“固亦片善不遗,将以丕显皇极。”“丕显”是大显。“皇极”,皇极它出处是《尚书•洪范》篇:“次五曰建用皇极。五,皇极。皇建其有极。”“皇”是大的意思;“极”是中。也就是凡立事当用大中之道。施政教,治下民,当使大得其中,无有邪僻。人君为民之主,当大自立其有中之道,以施教于民。也就是“皇极”是大中之道,也就是君王治理天下的准则。

这一段的意思我们来看一下:他是指明君贤臣立德、立言,创制训典,垂范后世,立定纲常,治国理政,德才兼备,功绩美名传扬。美善的道理、言辞和事迹,可以用来劝勉光大名教礼法,增崇天下太平基业的,当然细微善行也不会有所遗漏,以此来大力显扬先王治理天下的大中之道。这是第三个内容。

下面是《群书治要》所节录的第四个内容。

(四)以备劝戒

第四个内容是时有记録的具有贤淑德行的懿后良妃,祸国殃民的倾城哲妇,以备劝戒。作为劝诫。原文是:

【至于母仪嫔则,懿后良妃,参徽猷于十乱,著深诫于辞辇;或倾城哲妇,亡国艳妻,候晨鸡以先鸣,待举烽而后笑者,时有所存,以备劝戒。】

“母仪”是为人母的仪范。这里指皇后的嘉言懿行。“嫔则”指为妇的法则。这里是古代帝王妻、妾的法则。“懿后良妃”的“懿”,懿是美好的、美善的意思,尤其是多指德行。“参徽猷于十乱”,“参”是探究。“徽猷”是美善之道。“十乱”有一个出处,出自《尚书・泰誓》篇:“予有乱臣十人,同心同德。”这个“乱”,治的意思。这里说“乱臣十人”就是我有治理之臣十人。

在孔颖达注这第一段的时候,他说:“十人都是上智,都认为周是殷非。也就是都认为周是对的,殷是不对的。故人数虽然少。但是呢人数虽然不多,只有十人,但是能够同心同德,共同辅佐武王,共同讨伐商纣。”这同心同德辅佐武王灭殷商的十位治理之臣之中,有一位是妇人。这十人,是指周公旦、召公奭(shì)、太公望、毕公、荣公、太颠、闳夭、散宜生、南宫适、文母。

当然也有其他的说法,说不是文母。一个说法是:文王之后太姒。还有一种说法:是指武王的妻子邑姜。但是不管怎么样都是说,这十位治理之臣,有一位是妇人。这是有关于“十乱”的解释。

“著深诫于辞辇”,“ 著”是使明了。“辞辇”同样这里有一个典故,它出自《汉书・外戚传下・孝成班倢伃》。

这一段的故事在这里,这个故事是讲的汉成帝在后庭游玩,他想与班倢伃同乘一车。但是倢伃推辞了,说:“看古时的图画,圣贤之君都有名臣在侧,而三代末主的两边却是嬖bì女。说“观古图画,圣贤之君皆有名臣在侧,三代末主乃有嬖女,今欲同辇,得无近似之乎?”就是现在同乘一车,莫非是更像三代的末主了吗?所以,成帝他听了班倢伃说的话,他认为她说得非常的好,也就不再要求同乘一车了。所以,以后也就是用“辞辇”来称颂后妃之德。

“或倾城哲妇”,“倾城哲妇”,出自《诗・大雅・瞻卬》篇,这一篇是讽刺周幽王的诗篇,诗中的“哲妇”指的就是褒姒,烽火戏诸侯的褒姒。这个出处的原文是:“哲夫成城,哲妇倾城。”“哲”,是知的意思。是多谋虑曰知。“城”呢,是国。“丈夫”,是属阳。阳动,因此多谋虑则成国。妇人,是属阴。阴应当是静,如果该安静的她多谋虑就会乱国。这是郑玄的这一段注解。

所以,孔颖达也说,他说:“若为智多谋虑之妇人,则倾败人之城国。妇言是用,国必灭亡。”所以,后来就用“倾城”、“哲妇”来形容乱国覆邦的女子。

“候晨鸡以先鸣”,这同样有一个出处,出自《尚书・牧誓》篇:“牝鸡之晨,惟家之索。”“牝鸡之晨”,其实就是母鸡报晓,这是一句古语。

孔安国传:“索,是尽的意思。就是比喻妇人去知外事,雌代雄来打鸣,家就会走到尽头,也就是比喻妇夺夫政,国家就会灭亡。”

孔安国传,他在注解这一段,他说:“纣直用妇言耳,就是商纣王听用妇言,并不是说就能够夺他的政了,并非夺其政;是说这样说是专听妇言,专用其言,赏罚由妇。赏罚都由听从妇人所说的这个话。这就是夺其政。妇人不当知政,就是妇人她不应该去当政,这是因为内外有别。当然,如果也是,进一步说,《孔疏》里面也说,如果是贤能如同文母,就像刚才所提到“十乱”里面,十位治理之臣有一位是妇人,如果是贤如文母,可以兴助国家,就不会再用牝鸡来作比喻了。所以这个“牝鸡之晨”是后来比喻妇人篡权乱政。

“待举烽而后笑”,这也是一个典故,这个典故,大家就比较熟悉了,就是烽火戏诸侯。这是出自《史记・周本纪》:“褒姒她不好笑,不喜欢笑。幽王想让她笑,使用了各种方法,她都不笑。于是,幽王他就举烽燧大鼓,一般那个时候就是有寇来到的时候,就举烽火,诸侯都来救。但是诸侯来到之后,发现没有寇贼,这个褒姒就大笑起来。幽王很高兴,就数次这样做,数举烽火。之后,诸侯也就不信了,也就真到该救的时候,也就不来了。”所以,《诗・小雅・正月》篇说:“赫赫宗周,褒姒灭之。”

“至于母仪嫔则”到“以备劝戒”,这一段原文的意思就是说:至于那些有着人母仪范、贤淑女德的皇后、嫔妃,像探讨美善治国之道,被列入周朝辅政十贤臣的太姒,以及深刻劝诫君主、辞绝与皇帝同车而行的班倢伃之类;还有那些智多谋虑倾覆邦国的妇人,因美色导致国家败亡的艳妇,牝鸡司晨、篡权乱政,以及烽火戏诸侯而后笑的褒姒之流,也时有收录,以备劝诫后人。

为什么魏公他会在序文中,花了这么大一段篇幅来特意讲妇人,而且尤其在《群书治要》之中,节录了有关于妇女的这一部分,其实就是因为女子的德行非常重要。古今中外的历史都证明了这一点,而且古今中外的智者也都认识到了这一点。

我们举一个外国人的例子,像十九世纪英国道德学家斯迈尔斯,他在《品格的力量》第二章<女性的素质决定一个民族的素养>这一节中写到,他说:女人的影响在世界各地都是一样的,不管在哪个国家中,她们的状况影响着这个民族的道德、行为方式和品格。哪里的女人品质恶劣,那个社会的品质也就恶劣;哪里的女人道德高尚、有教养,那个社会就繁荣、进步。

总结一下《群书治要》编纂四方面的内容:也就是体著为君之难,显为臣不易;丕显皇极,以备劝戒。这里就是《群书治要》它在择录具体内容时的四个方面。

下面回到《治要》序文中的下一段,下面这一段写的是《群书治要》编纂的概述。原文是:

【爰自六经,讫乎诸子,上始五帝,下尽晋年,凡为五帙,合五十卷,本求治要,故以《治要》为名。】

“爰自六经”首先它是从范围上说的。爰是“引”的意思,引自六经,六经刚才有提到,《诗》、《书》、《乐》、《易》、《礼》、《春秋》。上自六经。下讫,讫是“止”的意思。“下”止到诸子百家,这是从范围上讲。

下面从时间跨度上讲,是“上始五帝,下尽晋年。”五帝就是上古传说的五位帝王,这五位帝王是哪五位呢?不同的典籍有不同的说法。在这里举两种比较主要的说法,当然还有其他的。

一个是鉴于《史记·五帝本纪》,这五帝指的是黄帝(轩辕)、颛顼(高阳)、帝喾(高辛)、尧和舜,这是《史记》。颛顼(高阳)是黄帝的孙子,帝喾(高辛)是黄帝的曾孙。

另外一种五帝的说法,是鉴于孔安国的《尚书序》,这五帝指的是少昊、颛顼、高辛、唐、虞。少昊是黄帝的长子,唐、虞就是尧、舜,唐尧、虞舜,这是五帝。

“上始五帝,下尽晋年”。“晋年”就是指晋朝,公元265-420年,它这个晋朝紧接魏,司马炎是当时篡魏国政,篡魏国的国政之后,改国号为晋,这就是晋武帝,定都洛阳。传到愍帝的时候是被前赵所灭,这个时候是称为西晋。后来晋元帝司马睿继位于建康,传到了晋恭帝,又被刘裕所篡位了,这一段历史被称为东晋。“上始五帝,下尽晋年”这是从时间上讲《群书治要》所收录内容的范围。

下面是讲体量有多大,《群书治要》共有多少。“凡为五帙,合五十卷。”“凡”是“总共”的意思,“帙”它是一个量词,一函为一帙。《说文解字》上解说:“帙,书衣也。”段注:“书衣,谓用裹书者,今人曰函。”其实就是一函是一帙。

“爰自六经”。这一句是讲,引自六经乃至于诸子百家的著作,时间上是从五帝到晋朝,全书共五函,合为五十卷。根本的目的在于寻求治国理政的纲要,因此用《治要》作为书名。这是《治要》书名的来源。

下面序文,魏公介绍了《群书治要》的编排特点,原文是:

【但《皇览》《遍略》,随方类聚,名目互显,首尾淆乱,文义断绝,寻究为难。今之所撰,异乎先作,总立新名,各全旧体,欲令见本知末,原始要终。并弃彼春华,采兹秋实。一书之内,牙角无遗,一事之中,羽毛咸尽。】

《皇览》、《遍略》,这是魏公在讲《治要》之前,先简述了一下之前类书所出现的问题。

《皇览》,它是三国魏文帝曹丕时期,由刘劭、王象、桓范、韦诞、缪袭,他们根据皇上的命令所编撰的。当时是王象他们撰集了“经”和“传”的部分,收集“经传”,分门别类进行了整理。是从延康元年(公元220年)开始撰集,经过数年而成,藏于秘府,最后成书的时候是有四十余部,每部有数十篇,通合有八百余万字。后来这一部书到隋唐以后逐渐失传了,清朝的时候,有人从古籍中辑出了一部分《皇览》的残文。《皇览》在当时它是一部经传的集成,但是被后世尊为类书的始祖。像宋代王应麟《玉海》中说:“类事之书,始于《皇览》。”这是简单介绍一下《皇览》。

再看《遍略》。《遍略》也是一部书,它又称为《华林遍略》,或者说《华林偏略》、《华林园遍略》、《芳林遍略》,它是由刘杳、顾协、何思澄、钟屿、王子云等人,于梁武帝天监十五年(公元516年)也是奉敕编纂的,历时八年而成,最后成书七百卷。《遍略》它是一部大型的官修类书,它对于后世类书的编纂是具有深远影响的。只是隋朝就开始散佚了,到了南宋初期还剩六百卷,元朝就很难再见到它具体的面貌,明朝尚有极少的段落存在,但是到了清朝就彻底亡佚掉了。

这是简单介绍了一下《皇览》、《遍略》。但是他们编纂的时候都有问题,这个什么问题呢?就是“随方类聚,名目互显,首尾淆乱,文义断绝,寻究为难。”这里“随方类聚”有一个出处,随方类聚就是指同类事物汇聚在一起,出自《周易·系辞上》:“方以类聚,物以群分。”《孔疏》注解说:“方,是指法术性行,以类共聚。固方者则同聚也。物,是指物色群党,共在一处,而与他物相分别。”这个是随方类聚,这一段讲的是《皇览》、《遍略》,它的问题是什么,它是分类归纳、名目重复、首尾混乱、文义不通、查究也很困难。这个就是当时这两部类书所存在的问题。

因此为了避免这些问题,魏公接下来他介绍《群书治要》的编排特点,那《群书治要》是如何编排呢?他说:“今之所撰,异乎先作”,我们现在所编撰的这部书,与之前是不同的。“总立新名”,就是它是以《群书治要》这一新名来命名全书。“各全旧体”,就是各个篇章保留了原来原书的体例,这样做的目的是什么?是“欲令见本知末,原始要终。”为了使读者能够见本知末,探究事物发展的终始。“原始要终”,这是出自《周易·系辞下》:“易之为书也,原始要终以为质也。”“原始要终”,《孔疏》注解说:“原穷其事之初始,又要会其事之终末。”接下来,“并弃彼春华,采兹秋实”,并像弃摘春天的花朵,只采秋天的果实一样,删除无关紧要的内容,辑录经世治国的智慧经验的精华。他们编撰的时候达到了什么样的程度呢?“一书之内,牙角无遗,一事之中,羽毛咸尽。”这一句也是一个互文见义,这个牙角比喻是关键,羽毛比喻是细节,也就是一书之中的关键内容,没有遗漏,一个事件的主要内容及细节也选入完整。其实从这里呢?刚才魏公他先介绍了《群书治要》的编排特点,所以编排特点在日本人林信敬使《群书治要》东渡日本之后,后来他们在勘定《群书治要》天明本,林信敬在天明本的《校正序》中,他介绍了《群书治要》编排特点,有一句总结,他说:“先明道之所以立,而后知政之所行;先寻教之所以设,而后得学之所归。”就是先确立了治道的原因,而后才知道政治所应行的举措,先探明设立教育的目的,而后再明白学习的方向。

我们具体看一下《群书治要》所选取的六十六部经典的编排,《群书治要》是按照经、史、子的顺序排列的,这个经、史、子用经纬来分的话,经部就是经,史部就是纬,如果是用纲目来分呢?这个经是纲,子部是目。当然了,经部是五经当先,史部是按历史顺序排列,子部按照作者的年代排列。这是在《群书治要》中经、史、子它分别是这样排列下来的,这样排看似简单,但是其实非常合理。

我们先看经、史、子的顺序。先读经,它树立的是一种治道的思想。经者,常也,它讲的是恒常不变的道理,治国的常理、常法。从汉代的董仲舒提出“罢黜百家,表彰六经”之后,《六经》就成为了正统的治道思想。那么孔老夫子“祖述尧舜,宪章文武”,“删诗书、定礼乐、赞易道、作春秋”。因此《五经》,也就是因为《乐经》后来失传了,也就是变成了《五经》,那么这《五经》,就是孔老夫子继承古圣先王“修、齐、治、平”的常理、常法,用以垂训后嗣的典籍。

《群书治要》收录的《经》部典籍一共有12部:

首先是《五经》当先:《周易》、《尚书》、《诗经》、《左传》、《礼记》。接下来是一些与《五经》相关的典籍,比如说《周礼》,它也是后来的三礼之一。《周书》,这个《周书》是《逸周书》,相传是孔子删书之后的余篇。《国语》这是与《春秋》有关了,它又称为《春秋外传》。还有《韩诗外传》,这是与《诗经》相关。除了与《五经》相关的这四部典籍之外,剩余的三部经典是《孝经》、《论语》和《孔子家语》,他们所讲的都是孔子的言传身教。

所以我们总结来看可以看出,《经》部全部都是由儒家经典所组成的,所以《群书治要》它是以儒家思想为纲。

再接下来看《史》部:

《群书治要》中所收录的《史》部,是《前四史》加《晋书》,还有《吴越春秋》。这《前四史》指的是:《史记》、《汉书》、《后汉书》、《三国志》。

当然这里要提一下就是《前四史》的这种说法,它的形成也是有一个历史过程的,在魏、晋、南北朝时期,《史记》《汉书》《东观汉记》它们是并称为三史,从唐朝开始,范晔所编撰的《后汉书》,逐渐取代了《东观汉记》。南宋以后,《三国志》又趋于流行。所以,这样历史走过来,到了清朝的时候,是清朝的人将《史记》、《汉书》、《后汉书》、《三国志》并称为“前四史”。

这里要提一下《后汉书》。范晔他在被杀之前是完成了《后汉书》的纪和传的部分,他与另外一个人谢俨,共同著作有五篇《志》,但是因为谢俨当时他怕受到牵连而毁掉了书稿,所以,这一部分没有能够传世。

北宋的时候,有人将西晋司马彪所著的《续汉书》志有三十卷与《后汉书》合刊,形成了我们今天的《后汉书》。所以,《群书治要》它所辑录的《后汉书》的内容,是不包含《志》的。

另外,还要再提一下《晋书》。《群书治要》中所选录的《晋书》,是唐朝以前记录晋朝历史中的旧本。“二十四史”中的《晋书》是由房玄龄主编的,但是在编纂《晋书》的时候,魏征已经病故了。所以,《群书治要》当时辑录的并不是后来的《晋书》,是《晋书》编纂之前的十八家记录晋朝历史的旧本。但是在“二十四史”的《晋书》编纂完成之后,这十八家记录晋朝历史的史书就逐渐失传了。所以,也是有幸《群书治要》保存了这十八家旧史中的部分史料。而且,如果是大家有细读过《晋书》的话就可以看到,《群书治要・晋书》他的体例与史部其他的典籍的体例是有所不同的。比如说像《志》的部分,《刑法志》、《百官志》。它是夹在了两个传之间,就是夹在了《虞悝传》之后,《何曾传》之前。然后,《志》夹在两传之间,这与其他的史书体例是不同的,但是魏公他们在编纂《群书治要》各全旧体,所以《群书治要》其实保存了这些史书当时的旧例。这是有关于史部有两部典籍,有一些和大家分享一下。

为什么是经、史的顺序?是明白了治国大道之后再读史,这样就可以知道什么样的制度符合道,什么样的举措背离道。可以明查历史的因果律。所以,当读到一些无道之君如何昏庸,奸邪之臣如何狡诈,忠臣不能善终,贤德之人不受重用的时候,就能够运用经中的道理来分析,就能够始终保持正确的知见,不会去怀疑圣贤人的教诲。

而且,一个是明了历史的因果律,第二就是史部典籍也是按照历史顺序来排列,这个原因,历史是不间断发展的,新朝代建立后,他所施行的这些政治举措,第一,他有当时的历史背景,同时他还会借鉴前朝成功的经验以及失败的教训,尤其是他为了纠正前朝所行之偏。所以,按照时间顺序来读,可以厘清历史的发展脉络,就更容易去理解古人的做法和观点。所以,这也是为什么史部要按照顺序来读的这一个原因。

下面,看一下《群书治要》的子部:

《群书治要》收录的子部经典一共有四十八部,是以儒家经典为主,兼采诸子的学说。这个诸子有道家、法家、墨家、名家、杂家和兵家。

如果我们细看一下其中都有多少呢?像儒家为主,体现在儒家,他所选的典籍一共是有十七部,道家六部,我们接下来的分享里面就会有和大家分享比如说道家的《老子》、《庄子》,都会和大家分享到。儒家的像《盐铁论》也会和大家有分享到。

下面,法家《群书治要》中选了八部,《管子》会有和大家分享。名家一部,墨家一部,杂家有九部。这里的杂家,《抱朴子》它是归在道家,但是《抱朴子》它是分内外篇,内篇在道家,外篇是归在杂家里面。另外,兵家选了六部,下面的分享也有专门半天是和大家来分享兵部典籍的一些内容,特别是讲到中国古代的胜/圣?战思想。

子部的编排,我们刚才是把它分了一下,是分成诸子。

但是《群书治要》的子部编排,它并没有按照诸子来分类。这里主要有两个原因:

第一、诸子中的各家等,其实是后人在解读先秦著作时,根据他们所侧重的部分进行的人为分类,这并不说明某一家的思想中就没有其他家的思想。其实“天下无二道,圣人无两心。”在先秦时期,诸子百家也多是互相参学,取彼之长,同时又兼有自己特色的。

这第二个原因就就是,魏公在辑录的时候,他所遵循的,我们看到他是以儒家思想为纲,所以,他遵从的是尧舜周孔之道,他从其他各家辑录的内容也是辑录与这一治道思想相一致的部份。所以这个时候,《群书治要》子部的这些典籍,比如我们说,《群书治要・管子》、《群书治要・韩非子》,如果这个时候我们再把它归入到法家,可能就不太合适了,因为他所辑录出来的内容,其实是与儒家思想相一致的这一部份。所以,有些人可能会说,《群书治要》他辑录了这么多的典籍,其中有没有相互矛盾的地方呢?其实是没有的,因为它们体现的治道思想都是一致的、都是遵从的一个治道思想。

子部典籍,特别是汉代以后的文章,它很多都是古人经史合参,再融入自己见解后写出的论文。所以,作者在提出自己见解时,是基于当时历史背景,所以,他就要读者首先明了自己所处的历史环境,进而明辨论述的观点是在哪一方有所侧重的,侧重的历史原因就是什么。因此,这就需要有,第一扎实的经部思想,第二,正确的历史观。所以这就是为什么经、史、子的顺序。而且,还有一个原因,就是子部的文章,它有的时候它会引用一些历史人物和事件,它的描述都比较简单,所以,也需要阅读者具备一定的历史知识。所以按照顺序来阅读,能帮助人们更好地去理解书中的义理。

魏公在序言中,他有写道“百家踳驳”,林信敬刚才也在校正序中说:“史子辩博”,但是就是经过了魏征等人他们“采摭群书,翦截淫放”,“弃彼春华,采兹秋实”,它使得《群书治要》经史合参,史论结合,前后呼应的这一特点变得非常的明显。它使经、史、子成为了一个有机的整体。

《群书治要》五十卷,共五十余万言,显扬光大的是古圣先王教民的准则和治国理政的常理常法。因此有人赞叹《群书治要》是中华传统文化精华之精华。

林信敬也赞叹《群书治要》,他在《校正序》中说:“诸系乎政术,存乎劝戒者,举而不遗。罢朝而不厌其淆乱,闭室而不烦其寻究,诚亦次经之书也。”这是讲从深奥的经部典籍,到广博说理的史书及诸子著作,凡是有关国家治理方法、包含劝诫的内容,都一一选出没有遗漏。退朝后阅读此书不会感到它很混乱,闭门研究它的内容也不会烦劳,实在是一部仅次于经书地位的书。

最后要说一下集部:

《群书治要》中并不包含集部。这与《群书治要》编纂时候的定位有关。《群书治要》是定位在“帝王之学”。像“务乎政术,缀叙大略”、“网罗治体,事非一目”,从这些序文中都可以看到,《群书治要》它集中阐述的是治国理政的智慧、方法和经验。

南朝的《昭明文选》、《文心雕龙》它们这种集部的文章都是言词华丽,但是脱离实际。所以就像魏公在序文中对魏晋以来的浮艳文风提出批评一样,就像我们刚才读到的“竞采浮艳之词,争驰迂诞之说,骋末学之博闻,饰雕虫之小伎。”所以,正是因为如此,所以集部在《群书治要》中它并没有收录。

我们接下来继续看魏征的序言,最后一段讲的是《群书治要》的意义。同样,也是菲璘先把经文读一遍:

【用之当今,足以鉴览前古,传之来叶,可以贻厥孙谋。引而申之,触类而长,盖亦言之者无罪,闻之者足以自戒。

庶弘兹九德,简而易从。 观彼百王,不疾而速,崇巍巍之盛业,开荡荡之王道。 可久可大之功,并天地之贞观,日用日新之德,将金镜以长悬。】

同样,和下午的时候一样,也是先看看字意意思,然后再引申。

“用之当今,足以鉴览前古”用在当今,足以镜鉴古人治国的得失。“传之来叶,可以贻厥孙谋”。这个“贻厥”是遗留、流传的意思。它是出自《尚书・五子之歌》:“明明我祖,万邦之君,有典有则,贻厥子孙。”贻,像《孔传》说是,遗也,就是遗留的意思。孔疏说是:“有治国之典,有为君之法,遗其后世之子孙,使法则之。”这个意思都比较直接,然后就不再白话翻译了。

“贻厥孙谋”,这里其实还有一种解释,这个解释就涉及到这个字的读音是读作孙(sun)还是读作孙(xun)。刚才的这一种解释是读作了孙(sun)。下面是另外一种解释,是要读作孙(xun)。我们可以把“贻厥孙谋”,它的出自是《诗经・大雅・文王有声》:“诒厥孙谋,以燕翼子。”燕,是安的意思。翼,是敬。诒,犹传也。孙,是顺的意思。就是传其所以顺天下之谋,以安其敬事之子孙,谓使行之也。其实就是像朱熹《诗集传》里面说的:“谋及其孙,则子可以无事矣。”这个是孙(xun),就是顺,它是通“逊”,就是孙字下面再加上一个走之,这个时候它是通“逊”这个字,是传所以顺天下之道给子孙,为子孙谋划。所以这里是两个都可以。所以,取其一就可以了。

“传之来叶,可以贻厥孙谋”。传于后世,可资提供应世之道。魏征说“用之当今”,其实是用在太宗之时。《群书治要》为唐太宗治国理政提供了理论基础,它助唐太宗开创了贞观之治。“传之来叶”就是传到后世。后世《群书治要》传到了日本,它助日本实现了平安时代的繁荣。所以可以看到,《群书治要》它不仅在当时,也在后世,不仅在中国,也在外国,辅助为政者实现了太平盛世。这是因为《群书治要》中摘录的古圣先贤的治国理政的智慧,方法和经验,是符合“道”的。

“传之来叶”那么也当然包括现在的我们。那么如果现在的各级领导都能够学习《群书治要》中治国理政的智慧和经验,那么这部书也一定能够辅佐今天的为政者使社会达到太平之境。

那么如何去运用书中的智慧和方法呢?就是下面这一句“引而申之,触类而长”。“引而申之,触类而长”这是出自《周易・系辞上》“引而伸之,触类而长之,天下之能事毕矣。”孔颖达《疏》解释为“引而伸之”其实指的是将八卦引申为六十四卦。那么“触类而长之”呢,这个解释是“谓触逢事类而增长之。若触刚之类事,以次增长于刚。若触柔之类事,以次增长于柔”。也就是触类旁通。那么“引而申之,触类而长”就是目的是为了能够触类旁通,使为政者能够从类似的事情的处理当中,得到借鉴。引申其中的内容,去触类旁通,解决相应的问题。

这样做也是什么呢?“盖亦言之者无罪,闻之者足以自戒。”这一句话也有一个出处。是出自《诗・大序》“言之者无罪,闻之者足以自戒”。

通过《群书治要》魏征希望什么?“庶弘兹九德,简而易从”。这个“庶”是幸也,寄也,就是寄希望于什么?“兹”在这里是代词,此也。通过《群书治要》魏征希望弘扬先贤的九种优良品德。因为“九德”简单又容易遵从,因此可以起到一种叫易简之效。

我们先看一下这个“九德”。“九德”出自《尚书・皋陶谟》“宽而栗,柔而立,愿而恭,乱而敬,扰而毅,直而温,简而廉,刚而塞,强而义。”这个是强,强而义。

宽而栗:孔颖达《尚书・正义》它解释,说“人性有宽宏而能壮栗也。”“壮栗”是庄严,“栗”是谨慎严肃。

柔而立:指的是和柔而能立事。

愿而恭:是悫愿而能恭恪。这个“悫愿”这个音是“却愿”。“悫愿”是忠诚,恭敬,严谨。

乱而敬:这个“乱”是治的意思。是治理而能够谨敬。

扰而毅:的解释为和顺而能果毅也。“扰”是顺的意思。“果毅”是果敢坚毅。

直而温:“直”,正直,而能温和。

简而廉:简大而有廉隅,这个“廉隅”,它原意是指棱角。在这里它是比喻端方不苟的行为、品性。“端方”就是不邪曲。“不苟”就是不苟且。它是从棱角这个原意引申出来的意思。像有一个词叫“廉隅自重”。

刚而塞:刚断而能实塞也。这个“实塞”就是平实,不鲁莽。

强而义:这个是强劲而合于道义也。

人性不同,有这九种品德。“人君明其九德所有之常,以此择人而官之”就是人君明了这九种品德,以此来选贤任能。“则为政之善哉”。所以官员的选拔,其实我们看,就是要以德为先。

上面这九德的解释是魏公在《群书治要・尚书》中有所引用的,但其实“九德”在历史上除了这《皋陶谟》中所出现的之外,还有其它不同的说法。我们简单看一下。

有一个是《逸周书・常训篇》上面所说的,“九德”是指“忠、信、敬、刚、柔、和、固、贞、顺。”还有一种说法是《左传・昭公二十八年》也有一个“九德”。一是“心能制义曰度”。内心能够制约于道义,能够断时事,使合于义,这是为善揆度就是揣度。能够预未来之事皆得中也。

“德正应和曰莫”德行端正,反应和谐。这个“德既正”就是为政清静,故有所施,为民,民众就有所应和。就像《周易·系辞上》说的“君子居其室,出其言,善则千里之外应之,况其迩者乎?不善,则千里之外违之。况其迩者乎?”就是这个“君子”当然经常指的是一个国家的领导者,他不出庙堂,但是他言善,千里之外的人都会去响应他,更何况在他身边的人呢?如果他言恶,那么千里之外的人都会反对他,更何况他身边的人呢?“德正应和曰莫”这个“莫”是清静之意,清静的意思。

“照临四方曰明”这个比较好理解。“勤施无私曰类”就是勤行施惠,情无偏私,万物皆有所得,就是没有失一类,是无失类也。下面“教诲不倦曰长”就是教诲长人之道。“赏庆刑威曰君”就是严明赏罚,显示威严。人君是执有赏罚这两工具叫“赏罚二柄。”以赏庆人,以刑威物,就是去使人们来感到威严,这个是为君之道,赏罚二柄。

“慈和遍服曰顺”仁慈和顺使别人顺服。人君如果他是以仁慈之心来施惠于下,用和善来待人接物,那么天下遍服,服从之,这是顺。“择善而从之曰比”这个也比较好理解。“经纬天地曰文”这个是指德能顺天,顺天所为,就像经纬交错,相错织成文章一样。所以是成文。前面我们在序言有一个经天纬地,其实也是出自这里。“经纬天地曰文”。

最后“九德不愆,作事无悔”。就是九种德行都没有出现过错,做事就没有悔恨。这里是举出九德之外的两种不同的意思。

“简而易从”九种品德简易而且容易依顺。“简而易从”是出自《周易・系辞上》“易则易知,简则易从。”《孔书》注解说是“于事简省,若求而行之,则易可从也。”就是简单容易顺从。那么这种“简而易从”会产生什么样的效果呢?我们就要来看一下“易简之德”。看一下这一段的《周易・系辞上》原文“易则易知,简则易从。易知则有亲,易从则有功。有亲则可久,有功则可大。可久则贤人之德,可大则贤人之业。”这个意思是说,易则易于了解,简则容易遵从。容易了解就能够得到他人的理解和亲近,容易遵从就可以建立起功业。得到理解和亲近,无相残害就能够长久;久而久之逐渐累积,就能够建立功业,就能够伟大;长养万物,能使物长久这是贤人之德;建立大功,这是贤人的事业。这里说的是贤人,没有说圣人。其实行天地之道,总天地之功,只有圣人才能行。但是现在说贤人,是因为圣人隐迹藏用,事在无境。

我们说这里说了“可久可大之功”,它是属于离无入有,就是从离开无的这个境界,入到有的这个境界。那么贤人是事在有境,所以这里他用的是“可久则贤人之德,可大则贤人之业。”这个天下之利,无不是由于易简,他们才能够各自顺从,习本位分内,这个就是易简之德。

中国人喜欢简单,“大道至简”。所以古圣先贤教给后世子孙的,都是简单易学的东西,因为这样子才能够长久流传。祖先留下来的是“五伦”“五常”“四维”“八德”这些,这些德行都是属于性德。依照这些修行,是可以回归自性。但是这些并不是人为指定下来的,是因为它本来如此。这个就是本来如此之“道”。圣人是回归了自性明德的人,他是将修行的道路和方法述说而已。

所以《大学》开篇上说:“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领导者用这些德行来修身,回归自性明德。通过亲民、教民,使百姓最终也明明德。最后达到的就是自觉和觉他都到了圆满,就是止于至善。所以历代帝王能够快速从容地使国家安定、使百姓得到治理,正是通过修身为本,教学为先,办圣贤政治,而成就王道盛世。

“观彼百王,不疾而速,崇巍巍之盛业,开荡荡之王道。”这里的“百王”就是指历代帝王。“不疾而速”,这是说,“不须急疾,而事速成”。这是出自《周易・系辞上》“唯神也,故不疾而速,不行而至。”孔颖达《疏》注解说,这是你“无私无为”。“易”,这个《周易》的易,“无私无为,寂然不动,感而遂通,故不须急疾,而事速成;不须行动,而理自至也。”这个古圣先王“不疾而速”治理天下的例子我们来看一个。

尧在治天下的时候就是这样。天下太平无事,民众安然,受到尧帝的恩泽都不知道。所以史书记载,有一次尧帝出游康衢这个地方,有一个老人就击壤而歌,说:“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凿井而饮,耕田而食,帝力于我何有哉!”就是说太阳出来了,我就出来工作;太阳下山了,我就休息;自己开了井就有水喝;自己种田,就有粮食吃。我自食其力,天子,也就是当时的尧帝,对我有什么影响呢!这是说明,其实圣王办理政治就跟天一样,让下面的民众莫测,感觉不到影响,但实际上是自自然然地获益。圣人办政治,这个就是“无为而治,天下太平。”

他“不疾而速”所达到的是什么?“崇巍巍之盛业,开荡荡之王道。”“崇”是立的意思。“巍巍”和“荡荡”这个都是出自《论语・泰伯篇》。像“子曰:巍巍乎,舜、禹之有天下也,而不与焉。”《何晏集解》在注的时候是说“巍巍”是“高大之称”;包咸在注“荡荡”,这个下面是“荡荡乎,民无能名焉。”包咸在注解这里的“荡荡”的时候是“广远之称”,所以“巍巍”和“荡荡”都是来形容圣王建立的伟大功业。

所以“观彼百王”这四句是说观察、学习古圣先王能够快速从容地使国家大治,建立高山仰止的盛大基业,开创影响深远的王治之道。

“可久可大之功,并天地之贞观;日用日新之德,将金镜以长悬。”“可久可大之功”就是可以长久远大之功业,这是出自《周易・系辞上》“易知则有亲,易从则有功。有亲则可久,有功则可大。”这个刚才正好在易简之德那一段里有,因为有易简之德,就能够成就可久可大之功。

“并天地之贞观”。刚才说易简之德成就可久可大之功,这个可久可大之功就是前面一句所提到的巍巍盛业、荡荡王道。而这种伟大的功业就像天地一样,恒久地守持正道而为人们所瞻仰。就是下面这个“并天地之贞观”。“并天地之贞观”这是出自《周易・系辞下》“天地之道,贞观者也。”“并”是“体离”的意思,天地之贞观,“贞”是正,就是正的意思,正也,一也。“观”是示,展示、显示的意思。孔颖达在注解这句话的时候说:“天覆地载之道,以贞正得一,故其功可为(万?)物之所观也。”也就是天地像这样一样,恒久地守持着正道,而为人们所观仰。

为什么是“日用日新之德”呢。“日用日新之德”出自《周易・系辞上》:“日新之谓盛德”。《周易注》曰:“体化合变,故曰‘日新’。”孔《疏》是“圣人以能变通体化,合变其德,日日增新,是德之盛极,故谓之盛德也。”人的本性是寂而常照,照而常寂,能够体会变化,感通天下。而德,出于人的本性,像《礼记・乐记》篇上说:“德者,性之端也。”因为德行恒久不变,又能体化合变,所以它能够日用日新。《大学》上说:“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只是这些德,它在不同的时代有赋予不同的内涵,其实这是真正的能够与时俱进。

所以有的时候有的人他有一些疑惑,说这个古圣先贤的东西都是上千年前的东西了,在现在能管用吗?其实就是因为它这些道、这些德是能够真正地恒久不变,又能够体化合变,能够日用日新,因此能够与时俱进。

而我们现在的这些东西,出自于人的发明创造,它并不是一些恒久不变的东西,比如说经常造出一个什么东西,过段时间就有更先进的了。或有一个什么科学研究,过段时间又发现它有问题了。就是因为它是出自于创造,它并不是一种真正可以恒久不变的东西,也就不能够与时俱进。所以古圣先贤留给我们的东西,真正是能够恒久不变,又能够与时俱进的,所以也一定是能够适用于古代,也一定适用于当今。

这种能够恒常不变,又能够与时俱进的盛德,就如“金镜以长悬。”这个“金镜”在这里是比喻明道。《古微书》:有句是“秦失金镜。”郑玄对此注解就是“金镜”是比喻明道。那么这句话的意思是“可久可大之功”这四句的意思是:那些广大持久的功业,如同天地恒守正道,展示给万物;日用日新的美德,如同金镜一般长久高悬,光照后世;而可以成就恒久广大功业的智慧和方法,那些能够日用日新的美德,都辑录在了《群书治要》这部治国宝典当中。就像林信敬在《群书治要校正序》上所说的,说“古昔圣主贤臣所以孜孜讲求,莫非平治天下之道。皆以救弊于一时,成法于万世。”

《群书治要》这部汇集了古圣先贤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精华的宝典。它助唐太宗开创了“巍巍盛业、荡荡王道 ,”也一定能够成法于后世,协助今天,乃至于未来的为政者,成就恒久广大之功,比肩天地贞观。书中所载的日用日新之德,金镜长悬,光照后世。这就是《群书治要》的意义。

《群书治要》序言的原文和大家的分享就到这里,其中有不足之处,还请大家批评指正。谢谢大家!

《群书治要》学习网

网址:www.qszys.com.cn 备案号:京ICP备18013041号-1

网站建设多维网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