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網站收藏 【本網站內容版權所有,歡迎下載轉發,轉發請注明出處】
文章
落實“敬德”:從《群書治要》看鄉村社會治理
2021-08-11

作者:譚英

摘要:隨著城鎮化及市場經濟的快速發展,鄉村社會曾一度出現了“離鄉土”“空心化”、及“棄老愛幼”“幹群關係緊張”“人情淡薄”等社會問題,挖掘《群書治要》中國之治的智慧及探討使鄉風文明的良好風氣長期保持下去的“敬德”有著重要著重要的歷史意義和現實意義。研究表明,鄉村基層社會治理的關鍵是落實“敬德”。實現“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需要落實“敬天地之德”;實現“鄉風文明、治理有效”需要落實“敬父母之德”;實現“生活富裕、步入小康”需要落實“敬國家之德”。

關鍵字:《群書治要》 鄉村社會治理  敬德

新中國成立以來,在黨的領導下,我國鄉村社會治理取得的成績有目共睹,人民的物質和精神生活得到極大的改善。然而,隨著時代的發展,特別是城鎮化和市場經濟快速地發展,青壯年湧進城市務工,鄉村社會曾一度出現了“離鄉土”“空心化”、“棄老愛幼”“幹群關係緊張”“人情淡薄”“幸福指數下降”等問題及“人口老齡化”等現象。為此,黨的十九大提出鄉村振興戰略實現鄉村振興的總目標“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並強調“加強和創新社會治理,建設人人有責、人人盡責、人人享有的社會治理共同體,確保人民安居樂業、社會安定有序,建設更高水準的平安中國。”如何進一步提升基層社會組織管理者和村民的道德修養,激發村民的內生動力,使村民儘早進入自我管理、自我教育、相互包容、祥和友善的一村一天堂的美滿生活,推動鄉村的全面振興和全面實現小康社會,在此挖掘《群書治要》中國之治的智慧及探討使鄉風文明的良好風氣長期保持下去的“敬德”有著重要著重要的歷史意義和現實意義。

一、敬德的內涵與理論淵源

自古以來中華民族就有崇德、尚德的傳統。中華傳統文化的核心內容是中華傳統美德,可用“仁德、義德、禮德、智德、信德”來概括,此五德即古人說的五常。常者,恒常不變也,也稱倫常之道,是人必須具備的基本德行。《群書治要·左傳》講上“人棄常則妖興”。意思是說,仁義禮智信若統統丟掉,諸多妖邪異象就會興起。為此,“五常”貫穿於中華倫理的發展中,成為中國價值體系中的最核心的因素。到宋朝時,人們認識到落實五德,必須從愛敬父母,友愛兄弟姐妹開始,於是就把孝、悌、忠、信、禮、義、廉、恥被放到了一起,形成了“八德”,也被稱作“八行”或“八端”。數千年來,這些美德已成為人們評判是非曲直的價值標準,潛移默化地影響著中國人的行為方式。”

“敬,肅也。”(《說文·苟部》)其本義為恭敬、端肅。“苟”有隨意、輕率之意;“攴”與“攵”,一字二形,“攴”的甲骨文像手執鞭杖之形,表示鞭策和敲打。所以“敬”可理解為通過教訓、督導改正不敬、不端的行為和做法,以達到端正、肅服的要求。因而,“敬”表示尊重、有禮貌地對待一切人事物。《左傳》雲:“敬,德之聚也。能敬必有德”。敬之心,德業自然增厚,所以能謙敬的人一定具有德性。禮德的本質是尊重、敬重和愛敬。無論時代如何變幻,“敬德”始終是中華文化道德修養的重要內容,它既是一種態度,也是一種道德品格。《禮記》作為我國西漢時期一部重要的中國典章制度著作,其中介紹禮儀規範的《群書治要·曲禮》開篇就講:“毋不敬,儼若思,安定辭,安民哉!”一個君子或有地位的人,心中時刻都要有個“敬”字,言談舉止沒有不恭敬、不端莊的,說話態度安祥,句句在理,心中所思所想均為對方著想,做到這三點,才會使人們安寧。

《群書治要·孝經》也說:“教民親愛,莫善於孝。教民禮順,莫善於悌(敬)。移風易俗,莫善於樂。安上治民,莫善於禮。禮者,敬而已矣。故敬其父則子悅;敬其兄則弟悅;敬其君則臣悅;敬一人而千萬人悅。所敬者寡,悅者眾,此之謂要道也。”這句話非常清晰地揭示出中國式管理的基本原理和智慧。孔子認為,教導百姓相親相愛,沒有比孝道更好的了;教導百姓知禮順情,沒有比敬愛兄長的道理更好的了;若欲轉移民風,變異民俗,沒有比德音雅樂更好的了;使在上的人能安於其位,管理百姓,沒有比教導禮德更好的了。所謂的禮,也就是敬愛而已。所以尊敬他人的父親,其兒子就會喜悅;尊敬他人的兄長,其弟弟就愉快;尊敬他人的君主,其臣民就高興。恭敬一人乃千萬人喜悅,所尊敬的對象雖然只是少數,為之喜悅的人卻有千千萬萬,這就是禮敬作為管理之道的意義之所在啊!

這段話,一語道破中國之治的智慧所在,用敬德統領大眾的力量遠遠比牆壁上的規章制度有效得多。“中華傳統文化是志於道的文化”,道法自然,大道至簡。按照人性的自然規律引領人們老實做人、老實做事,很多鄉村治理的困境自然會變得異常簡單易解。雖然從“知道”到“行道”還有十萬千裏的距離,但只要我們記憶體恭敬心,虛心向古聖先賢學習,一定會大大縮短學道、知道、悟道、乃至行道的時間。至於基層管理者,如何修養自己的敬德?如何帶領百姓不斷學敬德、行敬德?共建幸福社區?筆者將從以下幾個方面談點粗淺認識。

二、實現“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需要落實“敬天地之德”

產業興旺、生態宜居是鄉村振興的基礎和保障,是實現農民增收、農業可持續發展和鄉村最終繁榮的基礎。很多鄉村圍繞產業興旺,招引高端產業,引進資本下鄉,承包流轉土地,做大做強休閒農業和鄉村旅遊業,以加快推進農業農村現代化。這些構想和做法固然很好,但在實施的過程中,由於過分考慮經濟效益,缺少了對大自然、對天地的敬仰和尊重之心,使得部分鄉村因缺少勞動力、種養殖成本過高,導致進村的企業虧損、土地擱置或撂荒,鄉村出現更加冷落或凋敝的景象。

“敬”的初義與祭祀儀式有關,是指祭祀時對天、對被祭者的恭敬肅穆的態度。自古以來,我國就把祭祀天地祖宗看做是國家的頭等大事。《左傳》上說:“國之大事,在祀與戎。”古代帝王要做的最重要的一件事是順承天意。“祭之旨在不忘本,所謂報本返始也。”祭祀的目的,是為了通過定時舉辦祭祀典禮,表達對天地萬物、祖先以及有功於國家之人的恭敬與感恩。荀子說:“禮有三本:天地者,生之本也;先祖者,類之本也;君師者,治之本也。”禮有三個源頭。天地是萬物的根本,沒有天地,就沒有萬物;先祖是人類的根本,沒有先祖就沒有後世子孫;領導人和老師是治理的根本,沒有領導者日理萬機的治理和老師的辛勤教導,就沒有安定和諧的社會環境。

我國是農業大國,春秋戰國時期,順天時、重地力的思想早就已根深蒂固。《呂氏春秋•義賞》上也講:“春氣至則草木產,秋氣至則草木落。產與落,或使之,非自然也。故使之者至,物無不為;使之者不至,物無可為。”草木生長與凋零,是由節氣(氣候變化規律)支配的,人們必須按照自然規律辦事,才能使草木為我所用;在農業生產中“不違農時”,才能耕有所獲;因地制宜地合理利用土地資源,才能滿足不同地域、不同環境、不同土質、不同作物生長的需要。這些生態文明的思想均蘊含著對天地深深地敬畏和濃濃地恭敬之德。

習近平總書記提出的“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發展理念,其目的也是希望喚醒人們對天地的敬意,遵循自然規律辦事。特別是隨著中國特色社會主義走進了新時代,面對工業化、城市化、資訊化程度的不斷提高,面對地球資源日漸匱乏、人居環境嚴重污染、糧食安全危機四伏,人類生命健康受到威脅以及未來農業發展何去何從的背景下,更需要挖掘農耕文明中“敬畏自然的德慧。

《群書治要·論語》也上講:“敬事而信,節用而愛人,使民以時”,告誡官員們要尊重自然規律,要瞭解民情,對所從事的工作懷有恭敬之心並慎重對待,節省費用,愛護百姓,滿足百姓生活之需,徵用民力要尊重農時,並通過自身的言行和道德教化,使人感恩天地之德,才能夠順天時、尊地利、致人和。如果鄉村基層幹部能夠時刻對天地萬物存有敬重之心,以實際行動踐行“兩山理論”的理念,愛敬土地和百姓猶如愛敬自己的父母和兒孫,百姓齊心合力投入到生態文明建設之中,實現產業興旺、生態宜居的目標便不難達到。

三、實現“鄉風文明、治理有效”需要落實“敬父母之德”

習近平總書記在十九屆中央政治局第十次集體學習上也曾談到“修己以敬”。這句話來自於《群書治要·論語》,孔子的學生子路問怎樣才能成為一個君子?孔子回答:“修己以敬。”曰:“如斯而已乎?”曰:“修己以安人。”孔子在2500年前就告訴我們,成為一個人民的公僕,培養敬人禮人的君子人格,是提高基層社會管理的工作效率的關鍵。這看似是一個個具體的小問題,實則揭示出中國之治修齊治平的道理。作為管理者能夠嚴於律己、修養自身,才可以使周圍的人安樂。管理最有效的方法,不是管理他人,而是管好自己;而提高自身的修養,首先要懂得尊重他人、愛敬他人,保持嚴肅恭敬的態度,做事要嚴肅認真,為人要誠心實意。如孔子所說:“居處恭,執事敬,與人忠。”(《論語·子路》)

“中國社會是鄉土性的。”在熟人的鄉土社會裏,人與人之間的交往如何,誰家的媳婦孝不孝公婆,誰家的孩子最孝順,誰家的家風如何,全村的人都一清二楚。可以說“正己化人”的程度越高鄉風文明的程度就會越高。

人與人之間無外乎有五種關係,“父子有親,君臣有義,夫婦有別,長幼有序,朋友有信”(《孟子.滕文公上》)。古人發現,處理好這五種關係最重要的是遵循做人之道,即培養自己的孝德和敬德。孔子曰:“夫孝,德之本也,教之所由生也”(《孝經》),孔子認為,孝是德行的根本,一切教化都從這裏生髮開來。培養孝德要從愛敬恭順自己的父母開始,然後以此孝心去愛敬恭順他人的父母,進而再把這種愛敬之心推及到奉事領導或長輩;培養敬德要從禮敬自己的兄弟姐妹開始,慢慢再以這種友愛、恭敬之心對待他人的兄弟姐妹。父母與孩子之間、領導與被領導之間、夫妻之間、兄弟姐妹之間、朋友之間相處,若都從自身做起,無私地給予對方愛,發自內心、無我地尊重尊敬對方,一定能夠使雙方的關係長久地保持下去,因為“以道相交,天老地荒”。

《群書治要·孝經》也講:“先王見教之可以化民也,是故先之以博愛,而民莫遺其親,陳之於德義,而民興行。先之以敬讓,而民不爭。”賢明的領導,常常通過教育感化民眾,所以他首先以博愛待民,人民因此沒敢遺棄父母雙親的;向人民陳述道德、禮義,人民就起來去遵行,他又率先以恭敬和謙讓垂範於人民,於是人民就不爭鬥;用禮德和音樂引導他們,人民就和睦相處。這就是說,作為鄉村基層組織的負責人能夠帶頭在孝德和敬德上下功夫,其所在村莊便可漸漸形成一個互助友愛的社區。在當今時代,一些先知先覺的管理者因在村莊、企業採用這一方法而獲得全國文明美麗鄉村和幸福企業稱號的不乏少數。

因而,有眾多學者總結道“孝是中華文化的根,敬是中華文化的本”。從源頭上找原因,從根本上解決問題,一向是中國管理的思維方式,正所謂“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天下可運於掌”(《孟子》)。這是古代的聖人從“上觀天象,下察人文”中得出的人與人之間和諧相處的規律,也是千百年來中國人奉行的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價值觀,及梁漱溟先生所說的鄉村中自有的、無形的老道理,也是習近平總書記強調的“培育和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必須立足於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中國智慧。

四、實現“生活富裕、步入小康”需要落實“敬國家之德”

實現全面小康,凝聚著中國共產黨為人民利益而奮鬥的初心使命。回首100年來中國共產黨帶領人們從貧窮落後的舊中國走向富足的新時代,一代又一代優秀共產黨員拋頭顱灑熱血,舍小家為大家,與人民群眾同呼吸共命運,戰勝一次次任人宰割的磨難和天災人禍,終於帶領人們走向幸福的小康生活。中國共產黨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宗旨、為人民謀幸福的初心和自力更生艱苦奮鬥的精神,一次次證明了“中國共產黨既是中國先進文化的積極引領者和踐行者,又是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忠實傳承者和弘揚者。”歷史證明,中國已從“站起來”、“富起來”走向“強起來”的新時代,我國多數鄉村也開始步入小康過上幸福的生活。但如何確保鄉村全面實現的小康生活,使富裕生活永遠保持下去,讓國家穩步走進大同社會,仍然是當前急需探討的問題。其實,2500多年前孔子已經把答案告訴我們,當一個地方富裕了,緊接著要做的事情就是“教之”(《論語》)。中國歷來就崇尚禮義道德的教化,“德者,本也”“君子如欲化民成俗,其必由學乎。”(《禮記·學記》)管理者若想化民成俗,教化百姓,形成良好的社會風尚,必須抓教育。“建國君民,教學為先。”

關於把國家治理好,讓人民幸福、國家安定和諧的教學的內容,總書記、國家主席習近平在其系列講話中,多次提到“深入挖掘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蘊含的思想觀念、人文精神、道德規範,深入實施公民道德建設工程,推進社會公德、職業道德、家庭美德、個人品德建設,激勵人們向上向善、孝老愛親,忠於祖國、忠於人民。”而這些內容均可歸於愛國教育,即敬國家之德的教育。習總書記在《求是》雜誌發表的文章中再一次明確指出,要“以史為鏡、以史明志,知史愛黨、知史愛國。”要圍繞中國共產黨為什麼“能”、馬克思主義為什麼“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為什麼“好”等重大問題,廣泛開展愛黨、愛國、愛社會主義教育。

生活富裕了,最重要的事情是抓敬德和感恩的教育,沒有國家,哪有小家。敬而從心,恭而有禮。一分恭敬,一分受益;千分恭敬,千分受益。尊敬不是僅僅用嘴說的,而應該處處體現在行動上。為此,廣大黨員幹部及有志之士要帶頭認真地學習和踐行中華傳統美德,感念老祖宗和聖賢留給我們的燦爛文化,瞭解中國歷史,瞭解我們黨和國家事業的來龍去脈,汲取我們黨和國家的歷史經驗,努力從黨走過的風雲激蕩的歷史中、從黨開創和不斷推進的偉大事業中、從黨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根本宗旨和長期實踐中,深化對黨的信賴,堅定對黨的領導的信念。堅定走中國之治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道路,堅定理論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

“愛人者,人恒愛之;敬人者人,恒敬之。”(《孟子》)鄉村基層社會治理的關鍵是落實“敬德”,敬天地之德,可以長養恭敬大自然的生態文明之心;敬父母之德,可以長養愛敬父母祖宗的感恩之心;敬國家之德,可以長養感懷國家護佑的報國之心。

“政者,正也”,“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群書治要·論語》)如果管理者都能以人民獲得美好幸福生活為目標,從尊人敬物愛國做起,身先士卒、率先垂範地落實中華傳統美德,堅持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根本宗旨,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是完全可能的。

(首屆全國《群書治要》研究徵文二等獎作品,作者系中國農業大學教授)

《群書治要》學習網

網址:www.qszys.cn 備案號:京ICP備16022554号-1

網站建設:多維網訊 聯系電話:010-626707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