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網站收藏 【本網站內容版權所有,歡迎下載轉發,轉發請注明出處】
視頻更多》

本站视频若出现卡顿现象,恭请前往第三方平台观看,给您带来不便见谅!

第12講--傳統文化,從根救起

劉余莉 教授

  • 路線壹
  • 路線二
  • 音頻壹
視頻文字
第12講--傳統文化,從根救起
2021-07-02

大家好!


今天我們一起學習“傳統文化,從根救起”。

我們知道中國傳統文化被稱為禮樂文化,在《禮記·祭統》上說:“凡治人之道,莫急於禮。禮有五經,莫重於祭。”凡是治理國家、治理人倫的這些道理,沒有比禮更重要的了。而禮分為五種,就是吉、凶、軍、賓、嘉。在五種禮之中,沒有比祭禮更重要的了。古人特別推崇祭禮,為什麼?因為祭禮是教育之本、文化之根,可以為解決當前世風日下、人心不古的問題,提供方法、提供出路。

我們說現在世風日下、人心不古,其中一個最重要的表現就是人不再飲水思源、知恩報恩,而是見利忘義、忘恩負義。怎麼解決這些問題?那就要從提倡祭祖來做起,為什麼?中國古人提倡祭祀,尊敬天地君親師。

在《大戴禮記》中說:“天地者,性之本也;先祖者,類之本也;君師者,治之本也。”天地是萬物生長的根本,萬物的生長都離不開大地;先祖是人類產生的根本;而君、師就是一國之君、領導者,包括各級領導者還有老師,是治理的根本。如果沒有領導者日理萬機地治理,也沒有老師辛勤地教導,這個國家的治理就不堪想象了。古人供奉“天地君親師”,也是有經典的依據。而且從“天地君親師”這個牌位中,我們可以看到中國古人對於教育的理念確實是滲透在方方面面。

比如說,這個“天”、“地”要寫得天寬地闊,為什麼?提醒我們要效法天地的那種寬容的胸懷。天地的胸懷是什麼樣的胸懷呢?就是“天無私覆,地無私載,日月無私照。”天地雨露滋潤大地,不是因為你是小草我就不滋潤你,你是大樹我才滋潤你。它沒有這種分別心。像大地哺育萬物,也不是因為你是狼我就不哺育你,你是小羊我才哺育你。這個天地,愛護萬物是沒有分別的。

這個“君”字寫的要“君不開口”,下面這個“口”是不能開的,為什麼?這提醒我們天子無戲言,君無戲言。領導者說話都是一言九鼎,這個口不能亂開,不能輕易許諾。像《弟子規》上說,“事非宜,勿輕諾;苟輕諾,進退錯。”特別是對於領導而言,喝了幾杯酒下肚,一拍桌子說,這件事我給你辦了,酒醒了之後才發現這件事不是那麼好辦。而且無論是辦還是不辦都是錯的。因為你辦吧,它不符合政策法規;你不辦吧,又答應了人家,又失信於人,所以這個君口不要輕易開。

這個“親”,要“親不閉目”,上面這個“目”字不能給它合上。為什麼呢?這是對父母親健康長壽的一種期許,希望父母健康長壽。當然還有另一重含義,就是自己的所言所行都要小心謹慎,不能夠有愧於父母。你心裏想到父母的時候,這件事應該怎麼做,你就應該有數了,特別是當你怕這件事有辱父母的時候,這些惡事可以避免。

這個“師”,上面的短撇就不用寫了,為什麼呢?提醒我們“師不當撇”,不能夠把老師撇在一邊,更不能把老師的教誨忘在腦後。從“天地君親師”的寫法都告訴我們,中國人的教育意識滲透在方方面面,是盡其所能抓住一切機會來給人以良好的教導。

我們現在商業社會,商業社會也有盡其所能進行的宣傳,那是什麼地方,就是商業廣告遍及一切地方。像我們去日本參觀,發現日本這個電梯上全都是商業廣告。像我們電視,你看新聞聯播前面的黃金時間,最重要的時刻,出現都是酒的廣告,這讓人一看就覺得沒什麼文化。有文化的人應該把像“積善之家必有餘慶,積不善之家必有餘殃。”還有《弟子規》上的教誨,《大學》、《禮記》、《孝經》上的教誨,放在這個最關鍵的時刻讓人學習。

“祭之旨在不忘本”,祭祀的宗旨在什麼?就是讓人不忘本。“所謂返本報始也”或者說“報本返始也”,要讓人知恩報恩、飲水思源,不能忘記自己的根本。

所以祭禮它有三重意義。

第一就是慎終追遠,民德歸厚。如果我們能謹慎地辦理喪事,追奠亡故的先人,民風就自然歸於淳厚了。這個“追遠”其實就是“祭盡其敬”的意思,這個“遠”包括父母過世已遠,也包括已遠的祖宗。

在祭祀祖宗和父母的時候,一定要畢恭畢敬,所以祭祀的原則就是“依禮依時,追念祭祀”。“依禮依時”,古代的祭祀都是按照自然節律來進行的,比如說春天,雨露滋潤了大地,我們在這個時候祭祀祖先,仿佛親人也隨著春天重返人間,到秋天的時候,霜露覆蓋了大地,我們感受到一種寒冷,這種寒冷不是因為天氣所致,而是因為思念著故去的先人。所以春秋祭祀也是非常重要的。而且祭祀的時候一定要有誠敬之心,如果沒有誠敬之心,這個祭祀就體現不出它的意義了。

在《禮記》上說:“夫祭者,非物自外至者也,自中出生於心也;心怵而奉之以禮。是故,唯賢者能盡祭之義”。祭祀並不是從外在的人、事、物要求我們的,而是我們從內心發出來的,產生於自己的內心,內心有對父母、祖宗的感念之情,表達在外面,這就是祭禮了。所以只有賢者才能夠窮盡祭祀的意義,一般人就不明白祭祀什麼意思了。比如說在十年文革的時候,我們把祭祀看成是迷信,把祠堂給破壞了,結果怎麼樣?現在的人不僅做事不會想到祖宗,能夠想到父母都難得了。

祭祀也不能搞得太頻繁,如果搞得太頻繁,人們就會感覺到厭煩。比如說你一個月搞一次祭祀,大家為了准備這個祭祀就會浪費很多的時間,工作學習都耽誤了,就不勝其煩。“煩則不敬”,一有了厭煩之心,這個恭敬心就不見了。“祭不欲疏,疏則怠,怠則忘。”祭祀也不能搞得太不頻繁,比如說你兩年搞一次這個也不行,因為隔得太久了,人就懈怠了,懈怠之後就忘記了父母祖先的恩德。

祭祀時候的態度就像《論語》上所說的“祭如在”。祭祀父母祖宗的時候,就像父母祖宗就在面前一樣畢恭畢敬,就像孔老夫子一樣,“見先哲於羹牆”這種恭敬之心能夠把祖先父母都活現在面前。

在《禮記》之中,對一個人祭祀之前、祭祀之中怎麼樣做,都有明確的規定。比如說在祭祀之前要齋戒,對內調攝內心,使內心清淨,把心從外物上收回來。就像《論語·鄉黨篇》中所說的“齋,必變食”。在齋戒的時候,不但不能夠吃肉,就是連好糧食也不能吃,怕自己的心理貪著滋味。對外,要隔絕一切交際、娛樂、房事等等的活動。齋戒時要把心思集中於思念死者生前的起居住所、音容笑貌、飲食習慣、志趣愛好。這樣專心齋戒三天,就能夠將要祭祀的先人活現在心中。古人看一個人齋戒時那種恭敬的程度,就知道這個人思念祖先的程度是如何的了。齋戒必須謹慎,所以孔子說:“我祭則得福”。這個是對齋戒之前的要求。

在齋戒之中,進入宗廟之後,仿佛會從牌位上看到親人。在牌位前禮拜之後,行不周旋,敬奉貢品,走出門來,心中肅然。親人的音容笑貌好像就在眼前。出門之後,側耳傾聽,仿佛能夠聽到親人的歎息聲。說到先王對親人的孝敬之情,是親人的面容不曾離開過眼前;親人的聲音不曾離開過耳邊;親人的心志愛好不曾離開過心間。也就是說,他所思、所想、所聽、所看的,全都是先人的音容笑貌、愛好情趣等等,這樣又怎麼能有絲毫的不恭敬?這個就是祭祀時必誠必敬的具體要求。

在歷史上,有很多皇帝也是帶頭恭敬地進行祭祀,比如說明仁宗,他對於祭祀這件事就非常地恭敬。當他還是在做太子的時候,有一次明成祖來到了南京,就把負責東宮事務的東宮官楊士奇招來了,他說:“你侍奉太子已經很久了,太子的德行到底如何呢?”楊士奇說:“太子的仁孝之心,沒有人能比。”

明成祖就問他說:“有什麼具體的表現能夠證明太子的仁孝之心?”楊士奇說:“每一次祭祀的時候,他都要親自去檢查這些祭器,把這些事情都一一地處理好。比如說去年的時候要進行祭祀了,他得了痛風病,醫生告訴他要發汗休息才好,但是他還要去親自參加檢查這些祭器的工作,他手下的人就勸他不要去了,讓別人代勞就可以了。但是他還是親自去檢查祭器,而且親自去參加祭祀。結果參加完祭祀出了一身汗,病也就自然好了。他說:‘皇帝把祭祀這麼重要的使命交給我,我又把它交給別人去辦理,這不是有違君父的命令嗎?’再比如,他每一次去派人給您進奉貢品,或者食物,或者其它禮物的時候,他一定要親自檢查這些食物,親自檢查這些禮物,然後親自把封口封好,才讓他們啟程。所以從這裏就可以看到他對皇帝的恭敬之心。”

明成祖就說:“這是為人子、為人臣應盡的本分而已。”楊士奇就說:“世間歷來的大聖大賢都是把他們應盡的本分盡到了極致而已”。你看,這些人能夠成為聖君,能夠成為聖人,什麼原因?就是把他的本分盡到了極致而已。

中國人有句話說“行行出狀元”,為什麼行行出狀元?為什麼他能夠成為狀元?我不能夠成為狀元?就是因為他做得盡心盡力,而我做得馬馬虎虎、應付了事、敷衍塞責。

在《禮記﹒祭統》中說:“是故,君子之教也,外則教之以尊其君長,內則教之以孝於其親。”君子用什麼教導民眾?對外教導他要尊重他的君長,對內教導他要孝敬父母。

怎麼樣教?我們前面講過了,教就是“上所施,下所效”,就是身教重於言教。但是如果一個人,他的君長、他的父母過世了,他怎麼言教,他怎麼身教?就是要靠祭祀。因為你能夠恭敬地祭祀祖先、祭祀父母,你的後人看到了,從你身上也學到了知恩、報恩的意識。

《祭統》上說:“順之至也,祭其是與?故曰:祭者,教之本也已。”能夠把這個“順”做到極致的就是祭祀了,為什麼?父母在世的時候,你對父母很恭敬、很順從,可能還是有利可圖。因為父母還有財產,你為了獲得父母的財產對父母很好,或者獲得父母的這個位子,把這個位置傳給你,你才對他很恭敬,那還可能是有利可圖的。但是父母已經過世了,你還能夠定時去祭祀,這就是完全出於一種知恩報恩、飲水思源的意識了。

所以“祭者,教之本也已。”我們從哪裏開始教?就是要從恢複祭祀、恢複祭祖來做起,這是根本。

“祭而不敬,何以為也?”既然祭祀培養的是一個人知恩報恩、飲水思源的意識,培養的是一個人的恭敬之心、感恩之心,你去參加了祭祀卻不恭敬,你何必要去祭祀?

這個就是講的第一點“慎終追遠,民德歸厚”。就是說民風淳厚是一個結果。原因在哪裏呢?原因都在於人知恩報恩、飲水思源。那麼怎麼樣培養人知恩報恩、飲水思源的意識呢?就是要教人孝道。而祭祀對過世已遠的父母、過世已遠的祖宗,都能夠想著定時去紀念,這是培養了一個人深厚的知恩報恩、飲水思源的意識。而且我們想一想,一個人連祖宗都念念不忘,想著定時去祭祀,對於眼前的父母,哪有不照顧的道理呢?他不可能一邊去祭祀祖先,一邊又打爹罵娘,這個於情於理都是說不過去的。

第二點,祭祀的意義就是昭述祖德,傳承家風。

習總書記在很多次講話中都提出要重視家風、家道的建設。怎麼樣傳承家風?通過什麼形式來傳承家風?

中國古人就是通過祭祖來傳承家風。在傳統社會,家家戶戶都有祠堂,祠堂裏供奉著祖先的牌位,每當春秋祭祀的時候,把全家人召集在祠堂之中,幹什麼?宣講祖先的德行。

就像我們所說的“四知堂”的故事,講的楊震不收“四知財”。楊震的後代子孫從這個四知堂走過的時候,他也會提醒自己,我們的祖先不收四知財,我作為他的後代子孫也要念念不忘祖宗的德行,不能因我自己的行為給祖先抹黑。

像孔子的後人祭祀祖先的時候,也會想到孔子是我們的“至聖先師、萬世師表”。這麼多人都恭敬頂禮,他的教誨都在孔子的《論語》之中、《孔子家語》之中。那我們的一言一行、一舉一動也不能夠違背孔子的教誨,這樣才能真正傳承聖人的精神。

在浙江蒲城縣的“鄭義門”,這個鄭家從宋代到清代出了173位大大小小的官員,這些官員都是廉潔奉公,沒有一個人貪贓枉法。為什麼?就是因為有嚴格的《鄭氏規範》,就是嚴格的鄭家的家規。這個鄭家的家規對如何孝敬父母、友愛兄弟、鄰里相處,怎麼樣為官,都有明確的規定。所以他們從家庭之中已經進行了反腐倡廉的教育,這個就是使這個好的家風代代承傳。每一年舉行祭祀,每一年都要講祖宗的德行,就是用祖宗來教育後代子孫,提起後代子孫的責任感和使命感,讓這種好的家風代代承傳。這個就是我們講的第二點。

第三點、它的意義就是紀念萬姓先祖,弘揚中國精神。

我們知道在文化大革命的時候,這個家家戶戶都有祠堂,這個祠堂被破壞了。我們現在可以提倡紀念中華民族萬姓先祖,就是把中國的這些姓,比如說有兩萬多個姓氏放在一個紀念堂,這個叫中華民族萬姓先祖紀念堂。在祭祀的時候,可以共同祭祀中華民族的萬姓先祖,這有什麼好處?這也是提醒我們要傳承中華民族的精神,把中國人孝悌忠信、禮義廉恥、仁愛和平的精神代代承傳。

在《雍正皇帝上諭》中,他說:“三教,理同出於一原,道並行而不悖。”儒釋道三家的教育,它的理都是從一個源頭上出來的,他的方法可以並行而不相違背。這個“一原”是什麼呢?“一原”其實就是人的本性,就是這個道。

怎麼樣把人的本性的無量的智慧、光明、德能、相好開發出來呢?也就是從孝道來入手,聖賢施教都是以孝為本。《孝經》上也說:“夫孝,德之本也,教之所由生也。”正是從《孝道》我們培養出了對兄弟的友悌,就像《弟子規》上所說的:“兄弟睦,孝在中。”正是對父母有孝心,才能夠做到兄弟姐妹團結互助。而對國家領導的忠,也是從孝心培養出來的,所以“求忠臣於孝子之門”。這個“信”也是因為對父母有誠信,你走到社會才會對老師有誠信,對領導有誠信。所以孝悌忠信、禮義廉恥、仁愛和平,這個中國精神都是從孝道培養起來的。

這樣來祭祀祖先,來承傳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弘揚中國精神,為“往聖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你以這樣的心來參加祭祀,結果是什麼?結果就是孔老夫子所說的:“我祭則得福。”

為什麼孔老夫子去參加祭祀他能夠得福?因為我們前面講了:“福田靠心耕。”這個福從哪裏來的?都是從人心產生的。而回報最豐厚的福有三種,那就是“恩田、敬田和悲田。”那我們祭祀的時候,你看,我們培養了深厚的知恩報恩、飲水思源的意識,培養了我們的孝悌之心、感恩之心、恭敬之心,我們是不是福田也就培養起來了?

在《禮記·祭法》之中記載了制定祭祀的原則,也就是說哪些人可以去紀念?

祭祀分為三種,第一就是祭天,第二就是祭祖,第三就是祭神。這個“神”實際上就是他在世的時候,曾經有功於社會大眾,他死了之後就給他作為神明來加以祭祀,給他建一個神廟。

在《祭法》之中記載了祭祀的原則,說哪些人應該值得祭祀?曾將各種有益的方法傳授給民眾的,應該祭祀,就像後稷,他發明了五穀,教導人怎麼樣種植五穀;為操勞國事而殉職的,應該祭祀,像諸葛亮;有安邦定國勳勞的應當祭祀;能抵禦大災大害的應當祭祀,抗洪搶險的英雄應該紀念,能保衛民眾抵禦重大外患的應該祭祀,所以抗日英雄紀念碑、紀念館、紀念堂;日月星辰是人們所仰仗的,山林、川穀、丘陵是人民用度的來源,都應該祭祀。不屬於這一類的,不在祭祀之列。所以祭祀的對象都是有功於人民的。定時祭祀也是為了表達知恩報恩、飲水思源的誠意,所以祭祀的時候必須要有誠敬之心。

祭祀它不是迷信,它只不過是表達對那些有功於人民的人的一種紀念、一種感恩,所以你要有恭敬之心。你有了這種恭敬之心,你把這種恭敬之心推而廣之對待來到我們身邊的所有的人,結果就是“君子敬而無失,與人恭而有禮,四海之內皆兄弟也。”你走到哪裏,哪裏都是你的兄弟姐妹,這個就是你的福的體現。這是為什麼“我祭則得福”的原因,這裏邊沒有任何的迷信色彩。

我們這次講座就講到這裏,不足之處歡迎大家批評指正,謝謝大家!

《群书治要》学习网

网址:www.qszys.com.cn 备案号:京ICP备18013041号-1

网站建设多维网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