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網站收藏 【本網站內容版權所有,歡迎下載轉發,轉發請注明出處】
視頻更多》

本站视频若出现卡顿现象,恭请前往第三方平台观看,给您带来不便见谅!

第7講--傳統文化與幸福人生

劉余莉 教授

  • 路線壹
  • 路線二
  • 音頻壹
視頻文字
第7講--傳統文化與幸福人生
2021-05-20

大家好:


今天我很高興和大家一起學習《傳統文化與幸福人生》。

在改革開放之後,我們的物質生活一天比一天的好,但是很多人的幸福感卻沒有像以前那麼高了。所以我們看一看學習傳統文化對於提升我們的幸福指數有什麼幫助。

首先我們看一看什麼是幸福?為了說明什麼是幸福,我們首先看一看逆境中的幸福之人。比如說美國的海倫•凱勒女士,她生來是個又盲又聾又啞的人,但是她並沒有像我們想像的過著悲慘的生活。相反,她周遊了世界,為世界很多盲聾啞人去演講,改變了她的命運。在每一次周遊世界的時候,她都會這樣說:“雖然我的眼睛看不見,我的耳朵聽不見,口也不能講話,但是我認為自己是世界上最幸福的人,因為我周遊了世界,改變了很多盲聾啞人的命運。”這就是我們所看到的逆境中的幸福之人。

相反我們也看到很多良好環境之下的不幸之人,比如說有人是百萬富翁,甚至是億萬富翁。因為自己很有錢,就不再滿足於只娶一個太太,可能是三房四妾,外面還有情人、小蜜,亂七八糟一大堆,這些人又不能夠和睦相處,經常因為一點事就爭風吃醋,讓他應接不暇。雖然自己很有錢,但是脾氣不是很好,因為一點芝麻大的小事就大打出手,把彼此打得鼻青眼腫。雖然自己很有錢,但是還不滿足於既得的財富,每一天還要飛來飛去,要賺更多的錢,結果沒有時間關心孩子的教育,這個孩子走到十七八歲,突然鋃鐺入獄了。我們想一想,這些人都是良好環境之下的不幸之人。

那麼什麼是真正的幸福呢?簡單地說,就是充滿喜悅的生活。如果我們說的複雜一點兒,那就是家庭圓滿,在家庭的每一個人都是充滿喜悅地過日子。如果這是我們所要的幸福,那我們就可以提出幸福之道的三項原則。

第一個原則:一天之中不生氣惱。為什麼一天之中不生氣惱?因為我們說幸福是充滿喜悅的生活。一旦你氣惱了,這個幸福就不存在了,因為氣惱和喜悅的情緒不能夠同時存在。所以要獲得幸福,我們首先要制怒。我們看“怒”這個字,上面是一個奴隸的“奴”,下面是一個“心”字。看到這個字告訴我們什麼是怒呢?當我們把自己的心變成了奴隸,已經不能掌控自己的情緒時,你就會發怒。而“怒傷肝,喜傷心,思傷脾,恐傷腎,憂傷肺。”這是《黃帝內經》中告訴我們的,人的情緒、情感和健康之間有密切的關係。

我們發現喜歡生氣的人都會有兩個比較明顯的特徵:第一,怒傷肝,這個肝上就長了這樣或者那樣的病。第二,中國人又說怒髮衝冠,一個人在盛怒的時候,這個血氣會往頭頂湧,頭頂經常發熱。那麼頭頂發熱的結果是什麼呢?我們觀察一下,在比較燥熱缺水的地方,植物都不是很愛長。所以一個人經常發火,這個血氣往頭頂湧,頭頂經常發熱,結果可想而知,那就是頭髮不太愛長。當然,這也是有道理的。中國人有句話說“聰明絕頂”,這個聰明的人頭發不太愛長,為什麼呢?這個聰明人看別人做事都是笨手笨腳的,說:“這麼簡單的事兒你都做不好。”於是他就著急,容易上火,結果確實是以別人的錯誤懲罰了自己。

在民國的時候,有一位老善人他也說了一句話,說:“恨怨惱怒煩,人生五毒丸。吃了半顆就生病,吃了一顆,要你的命。”那麼從這裏,更讓我們清楚地看到了人的五臟六腑都和這五種不良情緒密切相關。

當然說到制怒,很多人就會想到“忍”這個字。這個“忍”上面是個刀刃的“刃”,下面是一個“心”字。看看這個字告訴我們什麼叫忍呢?當平時你好我好大家都歡歡喜喜的時候,談不上忍。當有一個刀刃放在你的心上去割你的心的時候,你還能夠忍,這個才叫真正的修養。當然這個忍也是有不同層次的。

首先是力忍,也就是說,我們用力地克制自己的怒氣,當別人觸犯我們的時候,我們不和他一般見識。但是如果我們僅僅把修養放在這個層次,終有一天你會忍無可忍,還是會爆發的。所以這個層次還要向上提升。

第二個層次就是忘忍。也就是別人對我的不好,乃至對我們的誹謗、中傷,我們轉頭即忘,不把它放在心上。古人說:“宰相肚子能撐船。”就是這個道理。《弟子規》上也說:“恩欲報,怨欲忘,報怨短,報恩長。”別人對我們有恩,我們常思湧泉相報,念念不忘,一有機會就要去報答,但是彼此之間有仇怨,就不要老是記在心上,念念不忘了。為什麼呢?其實,發怒是拿別人的錯誤懲罰自己。

當你不能夠釋懷的時候,總是記著別人對自己的不好,仇怨,那麼你確實是讓自己心裏很不舒服,別人連知道都不知道。所以有人說我們這個心都是純淨純善的,就像一個垃圾桶,你看這個垃圾桶,剛剛從商店裏買回來的時候,它也是很乾淨的,上面一點兒污垢也沒有,也很招人喜歡。但是為什麼久而久之變成了垃圾桶了?就是因為我們經常把髒的垃圾往裏面放,就把這個乾乾淨淨的桶變成了垃圾桶,大家看了之後就不喜歡了。

我們的心本來是純淨純善,一塵不染的。如果經常記著別人的過惡,彼此的仇怨和過節,就等於把別人的過惡,污染了自己的心,這確實是得不償失。

第三個層次是反忍。什麼是反忍呢?就是行有不得,反求諸己。就像很多人學習傳統文化,沒有學習傳統文化之前和人相處還都是你好我好,大家一團和氣。但是學習傳統文化之後,看別人都是一身的毛病,這兒又做錯了,那又不符合《弟子規》了。學了之後,就變成了警察,反而不能和人家和睦相處了。所以反忍就是要做到行有不得,反求諸己。而且還要想到,你看,別人也都是在學習聖賢教誨的人,學習傳統文化的人。為什麼別人能夠彼此相處和睦,而我就不能和人家和睦相處?這說明我自己為人處世、待人接物也有一定的問題。我自己不能夠感化他,是因為我自己的德行修養不夠,所以不能夠感動人。

第四個層次叫“觀忍”,也就是“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應作如是觀。”比如說那一個讓你生氣的人,那個讓你生氣的事,過去的事都過去了,昨天發生的事就像夢幻泡影一樣,虛幻不實,短暫也不可長久,你把它記在心上有什麼必要呢?所以過去的事情就要讓它過去,不要老是裝在自己的心裏,每想起一遍又把自己氣個半死。那麼我們再想一想,那個讓你生氣的人,再過一百年之後又在哪里呢?你有必要和他彼此念念不忘這些過節嗎?

第五個層次就是“喜忍”。什麼叫喜忍呢?別人得罪我、誹謗我、中傷我,我不僅不生氣,反而還很高興。有什麼可高興的呢?因為他們來考驗我修養的層次了,這些人都是考官來給我出題,看看我修養層次有沒有過關,有沒有提升。如果我們面對同樣的人,同樣的情景,還總是會生氣、會著急、會上火,說明我們在這件事上總是沒有考試過關。就像我們從一年級要升二年級,這個題要答好了之後,及格了才能升級,如果我們答不及格,類似的事情就會反復的在生活中出現,直到你答題及格之後這些境況才不再出現了。這個叫喜忍。

最後一個,也是最高的層次,就是“慈忍”。什麼意思呢?一切可恨之人必有可憐之處。當你找他的可憐之處的時候,你不僅不恨他,反而你想著去幫助他、提升他。這是最高層次的忍。所以人做錯事,其實都是因為不明理,沒有學習聖賢文化。我們學了傳統文化之後,就要把這些從自己的身上表現出來,讓人看到學習傳統文化的變化,看到學習傳統文化的效果,生起對傳統文化的信心。

《格言聯璧》中有這樣一句話:“論人之非,當原其心,不可徒泥其跡。”當我們談論一個人的過失的時候,他做了什麼惡事的時候,就不僅僅只是就事論事,一定要找到導致他過惡的原因,當我們找到他作惡的原因的時候,我們才知道,確實有他可同情的地方。“不可徒泥其跡”,就是不能僅僅的囿於?他過惡的行跡,把眼光放在他過錯的行為上。

相反,“取人之善,當據其跡,不必深究其心”。當我們談論一個人善事的時候,比如有人說某某某他捐了很多的錢,就是為了出名嘛?實際上這樣就錯了,你看一般的人呢,你讓他拿錢去幫助別人,捐獻慈善事業、希望工程,他吝嗇得就像拿刀割自己的肉一樣,不肯出這個錢。而人家願意拿這麼多的錢去資助慈善事業,去幫助這些上不起學的孩子上學,已經非常難得了。所以我們談論人善事的時候,就事論事,不要再去問他做善事的原因、企圖是什麼?這顯示了我們中國古人的厚道之處,這也是鼓勵人們要向善,鼓勵人們去做善。

所以我們看這個“怒”字,上面是一個奴隸的“奴”,下面是一個“心”字。而這個奴隸的棱角,它是非常分明的,我們把這個棱角很分明的變得圓滑一點兒,就變成了“恕”這個字。而“恕”這個字,上面是一個“如”,下面是一個“心”,看到這個字告訴我們什麼叫恕呢?恕就是做到如其心,如誰的心呢?如對方的存心,能夠換位思考,將心比心,你就能夠轉怒為恕了。

所以孔老夫子的弟子來請教,說:“有沒有一個字,我可以終身奉行的?”孔老夫子說:“有,這個字就是‘恕’,那就是“己所不欲,勿施於人。”也就是《弟子規》上所說:“將加人,先問己,己不欲,即速已。”任何事情要做給別人之前,都要捫心自問:我希不希望別人以這樣的態度方式來對我?如果我不希望別人以這樣的態度方式來對我,那我馬上停止,不能夠以這樣的態度方式去對待別人。所以當你面臨一個事情,不知道如何去取捨的時候,你就要能夠捫心自問,就知道這件事是該做還是不該做了?

當然很多人雖然明白了發怒是拿別人的錯誤懲罰自己,這個道理是明白了,這個是理可以頓悟,我們說沒有一個人能夠走進你的內心,那個讓你生氣的人是自己,這個道理你馬上就能夠領悟。但是,剛一下課你收到了一個短信,一個電話,這個電話、短信就可能讓你火冒三丈,說明什麼呢?這說明事需要漸修,需要我們每一天在為人處世、待人接物之中來修煉我們平和的心。

如果你已經很喜歡生氣,要轉變愛生氣的毛病,還要用心理暗示的方法。比如說,在晚上睡覺之前,你拿著鏡子對著自己,或者站在鏡子面前,這樣說:“你從今以後對於任何事情都不要生氣!”早晨起來,方法也是一樣,但是說的話有所不同,你對著鏡子這樣說:“你已經不生氣了!”當然“江山易改,秉性難移”,你只是對著鏡子說了三五天,遇到讓你不開心的人和事,你仍然會火冒三丈,那怎麼辦呢?不要因此喪失信心,你要接著不斷地練習,三個月以後,有可能罪大惡極的人在你面前,你都不會輕易地發火。這就是修養。

當然,有的人生氣,是因為嫉妒別人所導致的。嫉妒是拿別人的成績来懲罰自己。中國人有一句話說“君子樂得做君子,小人冤枉做小人。”君子人看別人做事,特別是做善事,給予幫助,給予扶持,結果別人做的善事,自己也有一份功勞,喜悅在其中。而別人做善事,自己看了之後心裏不舒服,甚至想方設法去嫉妒障礙,其實別人該做的好事不會因為你的嫉妒障礙就做不成,所以這個叫“冤枉做小人”。

    面對別人的成績應該是什麼樣的態度呢?孔子說“不患無位,患所以立。不患莫己知,求為可知也。”就是不要擔心自己沒有一個好的位置發揮自己的才能。要擔心什麼呢?擔心自己有什麼樣的德行能力,立德、立功、立言於社會。不要擔心自己的名聲不夠顯揚,大家都不知道我。而是要追求那個足以讓你的名聲可以顯揚的德行和能力,甚至能夠讓後世人一談起你都讚歎,都向你學習。這都是讓我們要回到重點。

《論語》上孔老夫子還說:“見賢思齊焉,見不賢而內自省也。”看到賢德的人、做得好的人,我們要向他學習,向他看齊。看到不賢德的人、做得不夠好的人,我們不是嘲笑他、瞧不起他、輕視他,而是馬上反省自己是不是有類似的問題。因為一個人看別人的過失看得一清二楚,但是看自己的過失往往看不到。所以我們應該看到別人的過失時候,就反省自己是不是有類似的問題,這樣就比較容易看到自己的過失。

在道家的勸善書《太上感應篇》中這樣寫道:“見人之得,如己之得;見人之失,如己之失。”就是看到別人有獲得,就像自己有獲得一樣的喜悅;看到別人有損失,就像自己有損失一樣的難過。這才是一個正常人的心態,因為這叫同情心,就是和別人有同樣情感的心。但是我們想一想,現在的人是這樣的嗎?很多人是恰恰相反,是“見人之得,如己之失。”比如說在開會的時候,領導在表揚某一個同事,我們是為他的成績感覺到高興嗎?恰恰相反,我們心裏在想,我做得比他還好,為什麼領導就看不到我,又去表揚他了,這個憤憤不平的嫉妒之心就生起來了。而當我們在開會的時候,領導在批評某一個同事的時候,我們是為他的過失感覺到難過嗎?恰恰相反,我們心裏在暗暗竊喜,在那偷著樂呢,你看他的過失又被領導給發現了,所以我們是幸災樂禍。

為什麼讀聖賢書如此之重要呢?因為聖賢書就像一面照妖鏡,把你那些不好的心態、錯誤的心態、扭曲的心態照得一清二楚。所以讀聖賢書就是發現自己的過失,並進而把自己的過失改正過來。這是第一個原則。

第二個原則,一天之中不出惡言。這個惡言當然就是難聽的話,包括批評的話、中傷的話、誹謗的話、挑撥離間的話、爾虞我詐、勾心鬥角的話,還有不守誠信的話、勾引誘惑的話等等。為什麼一天之中不出惡言呢?上次我們講到了水結晶的實驗,告訴我們水對人的言語都不是毫無反應的,更何況作為萬物靈長的人呢。而我們的人體百分之八十以上都是由水構成的,所以你經常說這些不誠信的話、粗魯罵人的話、挑撥離間的話、怨恨的話、抱怨的話等等,你還沒有傷害到別人,首先讓自己的身體受到了傷害,這個叫得不償失。所以說話要少說批評的話,多說鼓勵的話。因為批評造成隔閡,鼓勵激發潛能。還要少說抱怨的話,多說寬恕的話;少說記恨的話,多說感恩的話。這樣的話於人於己都有好處。

在《格言別錄》上,你看古人很有智慧,通過看一個人的言語就可以知道他德行的高低。怎麼看呢?他說“德盛者,其心和平,見人皆可取,故口中所許可者多。”德行很高的人表現出來心平氣和,看到每一個人都有可取之處,所以他口裏所讚歎的人、所認可的人就有很多很多。相反,“德薄者,其心刻傲,見人皆可憎,故目中所鄙棄者眾。”德行淺薄的人,心地刻薄傲慢,見到每一個人都有可憎惡的地方、不如我的地方、可挑剔的地方,所以他眼睛中所鄙視的人、瞧不起的人就有很多很多。現在有很多人被稱為“憤青”—-憤怒的青年,這個“憤青”有一個特點,就是看別人做事情,就挑剔和抱怨,但是你問他應該怎麼做,他卻提不出建設性的意見,這一類人就被稱為“憤青”。為什麼社會出越來越多的憤青呢?就是因為我們德行是越來越淺薄,越來越有失厚道所導致的,這也是因為越來越沒有學習傳統文化所導致的。

最後一個原則,一天之中家庭和睦。家庭和睦,首先要處理好夫妻之間的關係,上次我們也講到了,做丈夫的要有恩義、有道義、有情義,做妻子的要有德行,夫義婦德做好了,這個家庭夫妻才能夠和睦相處,而且遇到事情都要“各自責,天清地寧;各相責,天翻地覆。”遇到問題矛盾都要反省自己:這件事我錯在哪里?

所以中國人有一句話叫“否極泰來”。這個“否極泰來”是講的《易經》上的兩個卦,泰卦的卦像是坤上乾下,這個乾就是代表了天,坤代表了地 ,在泰卦之中,它的卦像是坤上乾下。也就是說,乾和坤的位置是相互換的。什麼意思呢?說明他們能夠各自站在對方的角度,將心比心,反省自己的不足。比如說夫妻能夠站在對方的角度,能夠感受到對方辛苦,不容易,能夠換位思考,遇到問題就想:這件事我錯在哪里,我應該怎麼做才能把這件事處理得更好,這個就是“各自責,天清地寧”。而這個否卦是恰恰相反,它的卦像是乾上坤下。乾在乾的位置,坤在坤的位置,他們各居本位,要求對方、指責對方、挑剔對方,說你應該怎麼做,但是你都沒有做好,這就是“各相責,天翻地覆”。

所以現在小到家庭夫妻之間的衝突,大到國與國之間的衝突,都是因為人們不懂得這個道理所導致的。所以孟子說“行有不得,反求諸己。”任何事沒有達到預期的理想目的,不要去責怪別人,而是首先反省自己。

當然家庭和睦,還要教育好兒女,教育兒女必須具備一個原則,就是“首孝悌,次見聞。”首先從《弟子規》培養起孝敬父母,友愛兄弟的品質,然後再讓他學習知識,學習見聞,這樣才不會讓孩子學得越多越傲慢,學得越多,越不把父母老師放在眼裏。就像一個小女孩,她學英語學得非常好,她的母親很驕傲,帶著她去見姥姥,見了面就開始誇。中國的字都是教育的符號,這個“誇”上面是一個“大”字,下面是一個“虧”字。看到這個字告訴我們什麼叫誇?不適合的誇獎讓他吃大虧!她說:“你看我這個孩子記憶力很好,很聰明,記了很多單詞,不信你考考她。”姥姥就問了:“書本怎麼說呀?”“book 。”“書桌怎麼說呀?”“desk。”問了她很多,都對答如流,確實學得不錯。突然之間,這個小女孩就反問姥姥:“姥姥,姥姥,這個傘怎麼說呀?”姥姥從來沒有學過英語,自然回答不出來。結果沒想到,這個小女孩當著很多人的面兒,這樣諷刺她的姥姥,說“姥姥,姥姥,你可真是個白癡啊。”

現在孩子對父母沒有禮貌的現象,已經見怪不怪了。什麼原因呢?就是因為學了很多的知識技能,這些都是長輩沒有學到的,那麼隨著學習知識技能的增長也越來越傲慢,不把父母長輩放在眼裏。所以教育的次第不能夠顛倒,一定是“首孝悌,次見聞”。

而且做父母的一定要“身教勝於言教”。所以在過年過節的時候,家人一起團聚的時候,桌子上有孩子,有孩子的父母,也有孩子的爺爺奶奶,當父母夾起菜的時候,首先放在了誰的碗裏呢?放在了兒女的碗裏,結果爺爺奶奶一看,也夾起菜往孫子的碗裏放。從這個小小的動作來觀察,這一家誰是核心?孩子是核心。小公主、小皇帝自然被我們養成了。所以,沒有人生來是小公主、小皇帝,都是我們做父母的不會教,把他們教成了小公主、小皇帝。所以你希望兒女有感恩之心,對你有禮貌很恭敬,那也要求從自己身上做起,對父母有禮貌,很恭敬,有耐心,這都是對兒女言傳身教的教育。這就是我們講的傳統文化與幸福人生。

《群书治要》学习网

网址:www.qszys.com.cn 备案号:京ICP备18013041号-1

网站建设多维网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