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網站收藏 【本網站內容版權所有,歡迎下載轉發,轉發請注明出處】
視頻更多》

本站视频若出现卡顿现象,恭请前往第三方平台观看,给您带来不便见谅!

第6講--傳統文化與家風建設

劉余莉 教授

  • 路線壹
  • 路線二
  • 音頻壹
視頻文字
第6講--傳統文化與家風建設
2021-05-20

同志們好:


今天我們學習《傳統文化與家風建設》。

關於家風建設,歷史上有這樣幾句話“勤儉,治家之本;和順,齊家之本;謹慎,保家之本;詩書,起家之本;忠孝,傳家之本。”

首先我們看第一句“勤儉,治家之本”。曾國藩在家書中寫過,家敗離不開一個“奢”字,人敗離不開一個“逸”字,討人厭離不開一個“驕”字。告訴我們“成由勤儉敗由奢”,這也是一個歷史的規律。很多的孩子,你為他付出了多少,他覺得是天經地義的事,也不知道感恩戴德。什麼原因?因為“習勞知感恩”,這個孩子從來都沒有去勞動,他不知道勞動成果來之不易,所以也對父母生不起感恩之心,要經常讓他去做家務,知道勞動成果來得不容易,他才對父母生起感恩之心。

在聶雲臺先生的《保富法》一書中,他引用了歷史上的一些典故,告訴我們對兒女的教育要非常的謹慎,不能僅是給兒女留下一些財產。他引用司馬光先生的話來講:“遺金於子孫,子孫未必能守。”像我們很多人,辛辛苦苦去賺錢,賺了錢自己還不舍得用,希望把這些錢留給子孫後代。但是古人說,如果你的兒孫又有德行、又有能力,他會用自己的德能去創造財富,你把錢留給他有什麼必要?假設恰恰相反,你的兒孫又沒有德行,又沒有能力,你把錢留給他,對他也是百害而無一利。為什麼?因為他遲早都會敗散掉。所以無論是兒孫有德行沒有德行,有能力沒有能力,對他來說,錢都不是一件好事。

古人還有一句話:“賢者多財損其志,愚者多財生其過。”對於賢德的兒孫來說,你給他留下了萬貫家產,他會想:我這幾輩子都用不完,我還有必要去努力嗎?他的志向就被折損了。而對於那些愚鈍的、沒有智慧的子孫而言,他拿著這個錢去驕奢淫逸、吃喝嫖賭,又生了他很多的過失。“遺書於子孫,子孫未必能讀。”就像我們自己學經典,覺得經典是字字珠璣,每一句話都給我們很多的啟發,希望兒孫也有機會去讀聖賢書。但是遺憾的事是,現在的兒孫也都沒有福氣靜下心來認真地讀書,他們喜歡看微博、看微信,整天在網路、電腦前面,有聖賢書也未必有機會、有興趣去讀。

怎麼辦?還不是沒有辦法。“不如積陰德於冥冥之中,以為子孫長久之計”,就像范仲淹,就像林則徐,他們自己積功累德,無形之中言傳身教,讓兒女受到影響,是這種德行庇蔭了他的子孫。千秋萬代,使代代都有賢人出現。從小教導孩子要勤儉、節約,這個是治家之本。

“和順,齊家之本”。中國人有句話說:“家和萬事興。”首先要處理好兄弟姐妹之間的關係,《弟子規》上有句話說“兄道友,弟道恭,兄弟睦,孝在中。”父母最希望看到的是一家的兄弟和睦相處,團結互助,兄弟之間友愛、合作,這就是對父母的孝了。《弟子規》中有兩句話,對於處理兄弟之間的關係也非常的合適。一句話就是“財物輕,怨何生。”兄弟姐妹把財產看得淡一點,把骨肉之情、兄弟之情看得重一點,怨又怎麼可能產生?另一句話說“言語忍,忿自泯。”兄弟姐妹在相處的時候,言語上忍讓一下,少說一句,彼此之間憤憤不平的心就泯滅了。

古人把兄弟之情稱為骨肉之情、手足之情,特別的重視。比如說法照禪師,他寫了一首偈,特別強調了兄弟之間的深情厚誼。這首偈子是這樣寫的“同氣連枝各自榮,些些言語莫傷情。”兄弟姐妹就像一根大樹,從一個樹根產生的不同枝杈,等到長大之後各自有發展,這叫各自榮。“些些言語莫傷情”,兄弟姐妹在說話的時候,不要因為言語的不忍讓傷害了彼此的骨肉之情。“一回相見一回老,能得幾時為弟兄。”像上了年紀的人都有體會,逢年過節,兄弟姐妹聚在一起,突然發現對方的頭上多了幾個白頭發,臉上多了幾個皺紋。確實是“一回相見一回老”,我們還有多長時間能守在一起互相關心、互相幫助?“弟兄同居忍便安,莫因毫末起爭端。”兄弟姐妹生活在一起,只要守住一個忍字,便相安無事,千萬不要因為芝麻大的小事起了爭端,走上了法庭。“眼前生子又兄弟,留與兒孫作樣看。”現在上一輩也成家立業了,下一代也有了兒孫,他們之間也成為兄弟姐妹。如果上一代做到了兄友弟恭,那麼下一代也從上一代身上學會了如何友愛相處。從這裏我們體會到了古人把兄弟之情看得如此之重,怎麼可能因為一點點財產、遺產就吵上法庭,這個在古人都是不可思議的事。

在《朱子治家格言》中也說:“居家戒爭訟,訟則終凶。”一家的兄弟姐妹在一起過日子,最忌諱的就是把彼此送上法庭,起了爭端,即使這件事官司你贏了,但是因為你的心胸很狹窄,連同胞兄弟都不能夠容讓,說明什麼?量大福大,量小也就福小,你前途也就沒有什麼福分可言。古人從這些細微之處,就可以判斷出它的未來發展情況如何,這是講兄弟之間的和睦。

當然一家還要夫妻和睦,夫妻和睦就是要做丈夫的,有恩義、有道義、有情義,不能自己在外面工作,機會很多,就尋花問柳、見異思遷。而做妻子的,因為她承擔著教育兒女的責任,就必須有良好的德行,這樣才能夠相夫教子、言傳身教,把兒女教導好。夫妻之間相處,其實只要守住一句箴言,就可以白頭偕老。這句箴言就是:只看對方的優點,不看對方的缺點。

有一次,一位老師到珠海去講座,他的話音剛落,下面有一位女士非常踴躍地舉手發言,她站起身來對老師說:“老師,可惜的是,我的丈夫他沒有優點。”這個老師反應很快,走到這個女士的身邊,這樣說:“這位女士啊,我真的很佩服你,因為你這樣的勇敢,你的丈夫連一個優點都沒有,你居然還敢嫁給他。”

人都是非常的健忘,在兩個人沒結婚之前,熱戀的時候,課還沒有下就不停地看表:“老師,抓緊時間,我一會還要去約會呢。不知道他喜歡吃什麼菜,在哪個飯店更適合他的口味,不知道他喜歡到哪個咖啡館更浪漫。”處處都想著對方的需要。

正體字的“愛”是感受的“受”,中間有一個“心”字,看到這個字,告訴我們什麼是愛?就是用心地感受對方的需要。當兩個人能用心感受對方需要的時候,那是卿卿我我,一日不見,如隔三秋。但是好景不長,兩個人終於結婚了,終於把人追到手了。兩個人結婚證一領,這個章一蓋下去,心態完全變了。從我能為對方做些什麼變成了什麼?對方應該為我做什麼,這個心態一變,就從天堂落到了地獄。

有人說現在的家庭有四種類型,第一種叫天堂家庭,第二種叫和樂家庭,第三種叫苦惱家庭,第四種叫地獄家庭。我們自己的家庭屬於哪一種類型?很多人說:“我們家屬於‘地獄家庭’。”恭喜你,為什麼?因為這個課你聽對了,我們有辦法從地獄返回到天堂。其實幸福就在一念之間,這一念除了只看對方的優點,不看對方的缺點之外,還有一個重要的原則就是“行有不得,反求諸己”。任何一件事情沒有達到預期的目的,沒有達到理想的目標,不要去責怪對方,而是馬上反過頭來反省自己:這件事“我”錯在哪里,“我”應該承擔什麼責任。

古人說,“各自責,天清地寧;各相責,天翻地覆。”遇到事情大家相互指責、相互挑剔、相互抱怨,說:“你應該應該怎麼做,但是你都沒有做到。”這就會“天翻地覆”。而遇到問題大家都反省自己,這件事“我”錯在哪里,“我”應該怎麼做才能夠更好,這就是“各自責,天清地寧”。夫義婦德做到了,“夫婦一條心,黃土變成金”,家和才萬事興。和順是齊家之本。

“謹慎,保家之本。”我們知道在歷史上,楊家的堂號叫“四知堂”,為什麼叫“四知堂”?因為楊震去赴任東萊太守的路上,路過了昌邑縣,縣令王密是他提拔、舉薦出來的。王密也是個知恩、報恩之人,知道自己的恩人路過,就趁著夜色帶了十斤黃金要送給楊震,楊震拒不接受。王密說:“這件事沒有人知道,你就放心的接受了吧。”楊震怎麼說?他說:“這件事有天知、有神知、有你知、有我知,這叫四知財,怎麼說沒有人知道?”他拒不接受這“四知財”。後來王密被他的德行所感動,把這件事說出來了,楊家的子孫就取名堂號:“四知堂”,紀念祖宗的德行。

我們想一想,楊家的子孫從“四知堂”匾額下走過的時候是什麼感受?他想到我們家的祖宗不收“四知財”,我一言一行、一舉一動要小心謹慎,不能夠因為我的言行給祖先抹黑,反腐倡廉的教育從家庭已經開始了。因為楊震如此的謹慎、廉潔,所以沒有什麼家產留給後人。他的同事看了之後就勸他說:“你不為自己打算,你要為你的後代子孫打算,留給他們一些家產。”楊震怎麼回答的?他說:“我留給我的兒孫最好的財富就是他們是一個廉潔官員的後代!”果不其然,他的兒子、孫子、曾孫都做到了三公的位置,歷史上稱他們家“四世三公”。

為什麼他們家代代都有賢人出現?都是因為楊震這種謹慎、廉潔的作風、德行所導致的。不僅楊家的子孫受到了教育,我們中華的兒孫聽到這個故事,仍然是引以為戒,引以來教導自己、提醒自己。在前幾年,楊家的後代在緬甸重修“四知堂”,紀念楊震的這種德行。正是楊震這種謹慎的德行,使他們家代代有賢人出現,也使他的家風代代承傳。

“詩書,起家之本”。曾國藩先生說:“看一家的子弟有沒有發展前途,就看這家子弟三件事情就好了。”哪三件事情?“第一,早晨幾點鐘起床。第二,是否自己的家事自己做。第三,是否讀聖賢書。”為什麼讀聖賢書如此的重要?因為“詩書,起家之本”,讀書明理,理得心安。讀書讓人變得明智,才不會被人迷惑,不會被人欺騙。現在也有很多人喜歡學習傳統文化,但是學習傳統文化沒有在根本上下功夫、根本上去著眼,而是喜歡看個風水、看個相,再算一卦,看看這個人我可不可以結交、這個事情發展趨勢如何……其實這些都是枝末。

在《群書治要》上記載著,在楚國有個特別會給人看相的人,他看了千八百人沒有一個看錯的。楚莊王很好奇,就把他給叫來了,說:“你是怎麼給人看的,看得這麼准!”這人怎麼回答的?他說:“我並不是會給人看相,我只不過會觀察這個人所結交的朋友。如果我看的這個人是一個布衣百姓,他的朋友在家孝敬父母,出門尊敬長輩,純謹善良、畏懼法令,這樣的人,家庭會一天比一天過得好,身心會一天一天更安樂,這就是所謂的吉祥的人。如果我看的這個人是一個事奉君主的大臣,他的朋友都是誠實守信的、有德行的、願意做善事的,這樣的人事奉君主一天比一天事奉的好,官職一天比一天更提升,這就是所謂的吉祥的大臣。如果我看的這個人是一國之君,就是一把手,他的臣子、手下的人都是賢德之人,左右事奉的都是忠良之士,君主一有過失,他們敢犯顏直諫,這樣的人,國家會一天比一天地更安定,君主的地位一天一天地受尊崇,天下人一天比一天心悅誠服,這就是所謂的吉祥的君主。”最後這個人還強調,他說:“我並不是會給人看相,我只不過是會觀察這個人所結交的朋友而已。”

為什麼看一個人所結交的朋友就知道他的未來?因為“同聲相應,同氣相求”,這是《周易》上的一句話,它說:“水流濕,火就燥,雲從龍,風從虎,聖人作而萬物睹。”什麼意思?同樣是在平地注水,水自然流向低窪潮濕的地方,同樣是想點燃一堆柴火,乾燥的柴火自然會被點燃。龍一出來就伴隨著雲,虎一出來就伴隨著風。這叫“同聲相應,同氣相求”,這是一種自然而然的感召。

喜歡喝酒的人,他結交的朋友很多都是喜歡喝酒的;喜歡賭博的,他結交的朋友都是喜歡賭博的;喜歡傳統文化的,他所結交的朋友也是喜歡傳統文化的。你不必擔心孩子學了《弟子規》,以後走上社會是不是會吃虧?其實不必有這樣的憂慮,因為他喜歡傳統文化,力行《弟子規》,他所結交的朋友,他所感召的同事、下屬、領導,也都是和他有同樣氣質的人,這就叫“同聲相應,同氣相求”。所以你觀察一個人的朋友,就知道一個人的未來。

當然我們結交什麼樣的朋友,也潛移默化地受到朋友的影響。所謂“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像那些腐敗分子,後來懺悔的時候說得最多的一句話就是:“交友不慎。”都是因為結交了不良朋友,把他們拉下了水,後悔莫及。

在《墨子》中,墨子去參觀了染坊,回來之後非常感慨。他說:“你看同樣是白色的絲,放在藍色的染料裏拿出來是藍色的,放在黃色的染料裏拿出來是黃色的。”這一個情景告訴他什麼?人的所染必須要謹慎,也就說你所染著的環境、你所結交的朋友、你所讀的書,包括你每天所看的內容,都要小心謹慎,因為你看多了,你就成為什麼樣的人,受到什麼樣的影響。這就是告訴我們要從根本上去觀察,不要被這些枝末的東西所迷惑。

特別是林則徐先生,他曾經講過“十無益”。這“十無益”對我們現在學習傳統文化的人非常的有啟發,他說:“存心不善,風水無益。”看風水有沒有幫助?風水當然對人的心態會產生影響,你存心不善,你看風水有沒有幫助?沒有幫助。

“不孝父母,奉神無益。”像很多人去拜神,求保佑、求升官、求發財,但是你連父母都不孝敬,你連知恩報恩、飲水思源的意識都沒有,你怎麼去拜神就給你保佑了?這就變成迷信了。

我們知道什麼是“神”?對這個“神”字要做正確的理解,古代的人認為一個人在世的時候對國家有功勞、有德行,過後就把他奉為神,給他建廟,表示尊重。比如說趙雲廟、岳王廟、關公廟等等,廟裏邊供奉的這個神,就是他在世的時候,對國家、民族有功勞、有德行的人,實際上這個廟就相當於我們現在的紀念館、紀念堂、紀念碑,它不是迷信的意思。就像我們現在有抗日英雄紀念館、抗日英雄紀念碑,也是為了紀念那些對我們民族有貢獻的人、有付出的人,也是培養一個人知恩報恩、飲水思源的意識。你去拜神什麼意思?是從他身上學習他的品質,學習他的風範。不是你在他面前放上一點兒錢、供上一點水,他就保佑你;我沒有供,他就不保佑我。你這樣做不是把神明當成貪官去賄賂了嗎?這種心態就是褻瀆神靈,怎麼會得到保佑?

“兄弟不和,交友無益。”古代的人看這個人可不可交,怎麼看?就看他對兄弟姐妹如何?如果他對兄弟姐妹、同胞兄弟都不夠好,對你這個朋友好不到哪去,交你這個朋友是什麼?是因為有利益所在,“以利交者,利盡而交疏”,利益沒有了,交情就疏遠了。

“行止不端,讀書無益。”自己行止都不端正,你讀那麼多書有什麼好處?讀書目的是讓你明理,理得心安。當然你行止也不能夠不端正,行止也要按著書上所說的去做,書對你才有幫助。

“做事乖張,聰明無益。”做事悖德悖理,聰明最後反被聰明誤,聰明都用到了不正確的地方,就像很多人用計算機的技術去黑人家的網站,這個聰明就被聰明誤了。

“心高氣傲,博學無益。”我們學《易經》說:“謙卦六爻皆吉。”你越讀書你就會覺得自己越淺薄,你越讀聖賢書,就感覺到和古聖先賢相距太遠,差距太大。怎麼樣?應該越學越謙虛。結果我們越學越傲慢,博學也沒有益處。

“時運不濟,妄求無益。”中國人講做事都有一個時節因緣,時節因緣不到,條件不成熟,你妄求也是沒有幫助的。

“妄取人財,佈施無益。”你用不義的手段獲得的錢財,即使是拿著錢去幫助別人、去施捨,也對你沒有什麼好處。為什麼?古人講佈施就是得財富,佈施就是度慳貪,但是你呢,不僅沒有把自己慳吝、貪心給舍掉,反而還妄取人財,佈施對你也沒有幫助。

“不惜元氣,醫藥無益。”沒有按照自然節律飲食起居,不珍惜自己的元氣,雖然給你開了很多的藥,對你的身體健康也沒有補益。

“淫惡肆欲,陰騭無益。”“陰騭”就是陰德。古人告訴我們,做好事不要到處去宣傳,為什麼?因為你做了好事一宣傳,人家就讚歎你,給你好的名聲,就等於給你做好事有了回報。你做好事不去宣傳,德行越積越厚。德行越積越厚,厚德載物,你才有好的名聲、好的地位、好的未來。但是“萬惡淫為首”,因為邪淫這種過惡,放縱自己的情欲這種過惡,把你所做的這些好事也都給遮蔽了。《了凡四訓》上有一句話說:“未論行善,先須改過。”為什麼?就像我們這個杯子,它有一個洞,你想做好事,就是放功德之水,結果這個洞把你的水都給漏掉了。

林則徐的“十無益”告訴我們都要從根本上求,這個根本就是我們的心地,要從心上求。

最後一句“忠孝,傳家之本”。中國人特別講究“孝”這個字,為什麼?因為孝敬父母,才能知恩報恩、飲水思源,培養起恩義、情義、道義的處事原則,而且“求忠臣於孝子之門”,因為一個人孝,他就會對國家、領導忠,因為他恩義、情義、道義的處事原則是一以貫之的,這個是傳家之本。看一家有沒有發展前途,你就看是不是家人能夠對父母孝敬,對兄弟友悌,家和才能夠萬事興。

這是我們講的家風建設。我們今天就先講到這裏。

《群书治要》学习网

网址:www.qszys.com.cn 备案号:京ICP备18013041号-1

网站建设多维网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