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网站收藏 【本网站内容版权所有,欢迎下载转发,转发请注明出处。】
视频更多》

本站视频若出现卡顿现象,恭请前往第三方平台观看,给您带来不便见谅!

《群书治要·韩诗外传》-第2集

刘余莉 教授

  • 路线一
  • 路线二
  • 音频一
视频文字
《群书治要·韩诗外传》-第2集
2012-10-27

尊敬的诸位老师,诸位同学,诸位朋友,大家好!


今天很高兴,和大家一起来继续学习《韩诗外传治要》。前面我们讲了四段,今天我们从第五段开始学习。我们先看一下原文:

“原天命,治心术,理好恶,适情性,而治道毕矣。原天命,则不惑祸福,不惑祸福,则动静修理矣;治心术,则不妄喜怒,不妄喜怒,则赏罚不阿矣;理好恶,则不贪无用,不贪无用,则不以物害性矣;适情性,则欲不过节,欲不过节,则养性知足矣。四者不求于外,不假于人,反诸己而已!”    ——《群书治要·韩诗外传》

我们先看一看原文的意思。“原天命,治心术,理好恶,适情性,而治道毕矣。”原天命,原字,是参究、推究、体悟的意思;天命,也就是在《中庸》上有一句话说:“天命之谓性”,天命,在郑玄对《中庸》的注解上,他这样解释:“谓天所命生人者也,是谓性命。”也就是说,性命,也就是我们所说的天命,是什么样的呢?中国古人说:“人性本善”,性命,人的本性,是纯净纯善的,我们用一些词汇来比喻它,它有真诚、清净、平等、无为、真常等等的特点。在王守仁的《〈大学〉问》上,对这一句话进行了进一步的解释。他说:“是其一体之仁也,虽小人之心亦必有之。是乃根于天命之性,而自然灵昭不昧者也。”   ——  《〈大学〉问》

也就是说,找回了自己本性的人,他所表现出来的,就是有一体之仁。什么是一体之仁呢?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能够有同体的慈悲,把我和众生,我和万物,都看成是一体的,密不可分,不分彼此。所以,中国古人有一句话说,万物与我同根,众生与我一体,这些都是找到了自己本性的人说出来的言语。既然我和他人、万物都是一体的关系,当众生受到苦难的时候,我们去无私无求地给以帮助,这就是天经地义的事,这也是不需要讲什么条件的,所以这样的人表现出来的慈悲之心,就是同体的大悲,我们古人也把它称为大慈大悲。为什么叫大慈大悲呢?因为一般的人,他看到别人有苦难,可能也会去帮助,但是不会像帮助自己一样,像自己的身体受苦一样去帮助别人,他没有这种同体的感受,可能就是尽一点力,出一点钱,也就算了。但是真正地认识到我和众生、万物都是一体的人,他对于众生的帮助,他是一种像自己在受苦一样,有一种同体的感受,所以他去救助,他也是非常地尽心尽力。一般的人呢,一般的人对于自己,和自己有关系的人,比如说我的亲人,我的兄弟姐妹、父母、儿女这样的人,他是有帮助的心,也有关爱的心,他们遇到苦难的时候,好像能有一种发自内心的,也和他们同样的感受的痛苦。

那么当别人,陌生人,遇到这种苦难的时候,我们就生不起这种怜悯心,同情心,这也是没有同体的感受。这种同体的感受,我们看王守仁也就是王阳明先生说:“虽小人之心,亦必有之”,即使是小人,他也有这种天然的本性,也就是说,也有这种同体的悲心。这一点,我们从小孩身上特别容易观察得到。比如说,幼儿园的阿姨经常发现,两个小朋友在玩,一个小朋友追另一个小朋友,前面的小朋友突然跌倒了,而后面的小朋友看了之后,他就哇哇地哭起来了,这是什么原因呢?这是因为这个小孩他受的污染比较少,他的天性还没有被蒙蔽,所以他看到前面小朋友跌倒的时候,那一种苦痛,他是感同身受,就像发生在自己身上一样,所以他就哭起来了。因此,这种天命之性,是在圣不增,在凡不减,我和众生,君子和小人,都是同样具有,这就是因为它是根于天命之性。那么它的特点是什么呢?就是自然灵昭不昧者也,他是自自然然的,不是有所作为的,不是故意表现的,而且是灵昭不昧。用古人说的话,天命之性,它是寂静无为的,但是它并不是死的,死气沉沉的,它是寂而能照,照而能寂。就是它虽然寂默无为,但是它有照的功能,也就是说众生有感,它就有应的功能。它不是死的没有应的这个能力的。那么这种天命之性,就是我们所说的天命,那要参究天命,就是要了达自己的本性,找到自己的本性,这叫原天命。

后面一句话是治心术,治是修治的意思,心术就是你心怎么想,你的想法,你的态度,你思考的途径,你用什么方式去思考的,这可以说是我们的心态,我们的思想,我们对人事物的态度。那怎么样去修治自己对人事物的态度呢?要顺着天性去修治自己对人事物的态度。因为我们知道了,人和万物和众生都是一体的,所以你对待万事万物的态度,就应该是什么样的呢?就应该体现出这种同体之仁,就是我和众生是一体的,这种仁爱之心。那么它就不会有对立,也不会有矛盾,也不会有冲突,更不会有竞争。所以中国传统的文化,它从小教导人要礼让、退让、谦让,从来没有教过人去竞争,什么原因呢?就是因为他了解人的本性,所以这种教育,是顺着人的本性而去施教的,这就是《中庸》上所说的“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教育的目的,就是从习性返回到本性。所以你这样来修治自己的心术,修治自己的想法、态度,那才能够和本性相应。

我们看到,中国古人有很多的观念,比如说仁爱的观念,说仁者无敌,为什么仁者无敌呢?因为仁者,他真正地体会到了人的天命之性,人的本性是纯净纯善的,和众生是一体的。所以他不会和任何人有敌对,有对立的念头。这个仁者无敌并不是说打遍天下无敌手,或者说有仁德心的人就没有人诽谤他,批评他,嘲笑他,而是他自己遇到别人的诽谤、嘲笑、攻击,他仍然是以一片慈悲之心来对待,在内心之中不和任何人起对立。中国人有一句话叫化敌为友,为什么能够化敌为友呢?真正能够化敌为友的人,一定是有这种仁爱之心的人。

我们看在《二十四孝》上就有很多这样的例子,比如说在《二十四孝》之首的大舜,他的后母,他的弟弟还有父亲,三番五次地都要置他于死地,但是他不仅没有对立之心,反而怎么样呢?反而总是反省自己的不足,说我做儿子没有尽到孝道,还没有让我的父母欢心,他们还对我不满意。所以他得了天子之位之后,不是想着我现在当领导了,我终于有权势了,可以报复你们了,这会儿给你们颜色看看,他不是这样想的,他还跑到原野上去号泣,去哭泣,为什么呢?因为他觉得自己虽然贵为天子,富有四海,但仍然没有尽到人子之孝。这样,总是想方设法地帮助他的后母,他的弟弟等等,终于,他的这种德行感化了他的父母,最终感化了天下的百姓,也受到了人们的爱戴。               和大舜差不多的一个故事,也是在《二十四孝》之中,那就是闵子骞的故事。闵子骞他的亲生母亲过世了,他的父亲就又找了一个后母,给他找了一个后母,又生下了两个孩子,两个弟弟和他生活在一起,但是这个后母就非常地偏心。在寒冬腊月的时候,给自己的两个儿子穿的衣服是非常暖和的棉衣,但是给闵子骞所穿的却是芦花做的衣服,看起来很厚,但是实际上并不保温。有一次在出门的时候,闵子骞在赶马车,结果因为冻得瑟瑟发抖,就把这个马车没有赶好。他的父亲就非常地生气,在盛怒之下一鞭子就抽在了闵子骞的身上,结果这一抽,把棉衣给抽破了,里边的芦花都跑了出来,结果他的父亲才知道,原来闵子骞这个儿子,身上所穿的衣服不是保暖的棉衣,而是芦花做的这种衣服,在盛怒之下他就要回去把这个后母给休掉。当父亲盛怒之下要把后母休掉的时候,闵子骞也没有觉得你看,给我报仇的机会出气的机会终于来了,他没有这样想,反而是乞求他的父亲,说了一句话:“母在一子单,母去三子寒”。说如果我的母亲还留在这里,只是我一个人受冻而已,如果您把母亲给休掉了,那我们这三个兄弟都要挨冻了,他就劝父亲把后母留下来。他这种德行就感化了他的后母,从此以后,一家人也就过上了和睦而幸福的生活。

我们看一看这些人,之所以能够化解怨仇,靠的绝对不是对立,不是你踢了我一脚,我就打你一拳,然后对方再踢你一脚,你再打他一拳,使这个怨结呢越结越深,彼此都痛苦,为什么呢?因为你打了别人,你就得防备别人来回击你,所以中国人他明白这个道理,他从小教导孩子不要去和人家争,甚至还教导孩子要退让、谦让、礼让。我们看在《论语》上就记载着这样一句话,孔老夫子说“君子无所争”,君子人没有要和别人竞争的地方,“必也,射乎”。如果说,一定要说要和人家竞争的时候,那一定是在比赛射箭的场合,比赛射箭的时候是怎么争的呢?“揖让而升,下而饮”。就是两个人互相鞠躬,互相敬礼,然后走上堂去比赛射箭。比赛完射箭之后,下而饮,这个赢了的人要给输了的人敬酒,还很谦虚地说:“承让、承让”。当然这并不是虚伪的谦虚,而是发自内心地认为,在高手之间的比赛,偶然因素很多,那我偶尔一次把对方给赢了,确实也有很多机遇在其中。而那一个输了的人,接受了敬酒之后,他不是埋怨嫉妒胜过自己的人,说你看,他把我胜了,心里就有嫉妒不满生起来了,“反求诸己而已矣”。他是反过身来,反省自己的技艺学得不精,所以才败在了人家的手下。胜了的人没有傲慢,反而很谦虚,输了的人也没有嫉妒,也没有怨恨,而是想着去提升自己的技艺,下次能获得好成绩。所以孔老夫子最后说:“其争也君子”,即使他们去竞争,去比赛射箭,也不失君子之风,没有说因为竞争就和人家起了对立。所以我们从这里就看到了古人从小所学到的,就是建立在仁爱思想上的,为人处事待人接物的态度。  这种仁爱之心,不仅体现在对人有这种关爱之心,同体的感受,而把这种爱心推及到了小动物的身上。

我们知道在中国古代,肯定也有我们现在农业所出现的病虫害的问题,我们把这些虫子来吃庄稼的现象,把这些虫子就称为害虫,为什么被称为害虫呢?这是一种典型的自私自利的观念,因为它损伤了我的利益,所以我才把它称为害虫。所以我们要怎么样呢?我们现在学到的是西方的方式,要消灭它,结果我们说要除四害等等,大家都已经习以为常了。但是我们发明了杀虫剂之后,想去把这些所谓的害虫给杀掉,我们达到了目的了吗?在七十年代左右的时候,美国有一位环保学家就写了一本书,题目就叫《寂静的春天》,告诉我们因为杀虫剂在农业生产中的大量使用,已经让我们听不到小鸟的啼叫,还有虫子鸣叫的声音了,春天来了都很寂静了。他告诉我们这种杀虫剂的使用,对于生态的破坏,同时也对人身体产生了严重的危害。据说现在的杀虫剂只使用单一的一种,已经没有效果了,因为这个虫子它都有抗药力,必须要同时使用好几种杀虫剂,最后才能把虫子给杀死。那我们想一想,这个药对虫子能够有杀伤力,难道对人体就没有危害吗?所以它在杀虫子的时候,最后是害虫子终害自己,最后影响了人类自己的身体健康。

那么中国古人面对这种问题是怎么处理的呢?他是怎么解决人和虫子之间的利益冲突的呢?他就有这种仁爱之心,这个仁呢,是从人从二,它是两个人相处之道,是两方相处之道,想到我们自己,你就能够设身处地为对方着想,那他也会换位思考,想这些虫子为什么会来吃我的农作物呢?因为它们也是一条生命,它们也要生存,它们只不过是饿了来觅食而已,所以怎么样呢?充分感受到了虫子的需要,那就在种植农作物的田地旁边,专门开辟一块地,专门种一些菜、谷物,请这些虫子到这里来吃,大家觉得说这些虫子能够配合吗?

在2006年左右的时候,我们去安徽省庐江县汤池镇去学习传统文化,看到他们的传统农业的示范田,就是这样做的。结果我们惊讶地发现,为人种的这些蔬菜、食物、粮食等等这个田地里,就很少有小虫子来,而那个专门为虫子开辟的田地,那个菜被咬的窟窿很多,那都是有明显的区别。所以我们看人的真诚之心,不仅能够感化人,而且能够感化动物,这都是仁爱之心的人,才能够想出的办法。所以怎么解决自己的利益和他人之间利益的冲突呢?既能够维护自己的利益,又不损害对方的利益呢?这种两全其美的办法,只有有仁爱之心的人才能够发明,才能够发现。

所以在这种理念的支持下,中国传统的中医都是这样的观念。西医是讲消毒,给这个毒菌给消灭,而中国人恰恰相反,他讲的是解毒,把这个毒给化解。在SARS来临的时候,我们知道最后还是靠中医找到了方法,来解决这个问题。因为你消灭这个病菌,你刚发明了一种方法,它马上就变异,你又发明了一种方法,它又变异,它变得很快呀,你发明的速度还赶不上它变异的速度。所以只有靠解毒才能够把彼此之间的怨结给化开,才能够化敌为友。这种仁爱之心运用在解决矛盾,化解冲突,促进和平上,也非常地有效果。

我们的教育就是要修正自己错误的心态,错误的想法,比如说损人利己,好像为了自己的利益实现,就必须要去损害别人,实际上,损人从来不能够利己,恰恰相反。在《孔子家语》上孔老夫子还说“夫损人而自益,身之不祥也”。你想损害别人的利益,来利益自己,反而给自己自身招致了不吉祥,招致了灾难。修治自己的心态和思想,就是要按着人的天性来做,那符合天性的,我们就可以这样去想,不符合天性的,就不能够这样去思想,这样去对待别人,这就是治心术。

下面叫“理好恶”,理就是管理、调理的意思;好恶就是喜欢、厌恶。为什么要调理自己的喜欢和厌恶之心呢?在《大学》上也说“心有所好乐,则不得其正”,当你的心喜欢这个讨厌那个的时候,已经失去了心的这种心之正,就是它已经不正了,为什么呢?因为我们刚才讲了,天命之谓性,这个天性这个本性,它具有平等的特点,所以你对人要一视同仁,要平等对待,结果才是和睦相处,所以这个平等对待是因,和睦相处是结果。结果我们的心,看到这个就喜欢,看到那个就厌恶,看到这个就满意,看到那个就不满意,这个时候这个心已经不得其正了。所以修养自己的身心就要调理自己的好恶之心,以平等之心待人,特别是对于领导者而言,这一点更加地重要。像我们在《礼记》上就看到了这样一句话 “下之事上也,不从其所令,而从其所行。上之所好恶,不可不慎也。是民之表也。”  ——《礼记》

说下之事上也,就说下级侍奉上级,并不是看他所命令的,不从其所令,而从其所行,而是看他怎么行为的。因此,“上之所好恶,不可不慎也”,上级领导的喜好和厌恶,就不能够不谨慎,是民之表也,因为他是人民的表率。上级领导喜欢什么,厌恶什么,如果是对的,比如说他喜欢善行,喜欢有德行的人,那么整个的团体也会跟着他兴起乐善好德之风。相反,这个领导者就喜欢谄媚巴结、阿谀奉承的人,那整个的团队,也会兴起阿谀奉承,谄媚巴结的风气,所以领导者的喜欢和厌恶确实是非常重要的。《礼记》上还说道“上好是物,下必有甚焉者矣”,说上级领导喜欢某一个东西,下级属下就一定会有比他更加喜欢的。这些都是提醒我们,要养成正确的好恶之心。

下面一句叫“适情性”,这个情性是怎么区分的呢?适就是使适合、使适度的意思,用我们现在的话来说就是调节,调节人的情性,那么什么是情?什么是性呢?在《中庸》上有一句话,可以帮助我们理解情性的区别。在《中庸》上有句话说“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就是你喜怒哀乐爱恶惧,这些情绪都没有发出来的时候,这个状态称为中的状态,这个状态,就是人本性的状态。刚才我们说了本性是清净无染的,所以是喜怒哀乐之未发的状态,那什么是情呢?“发而皆中节,谓之和”,就说这个喜怒哀乐爱恶惧这些情绪发出来了,这个就从性变成情了。但是,虽然发了出来,都没有过分,都有一定的节度,都符合理的要求,这个状态称为和的状态。那对于一般人而言,很难体会到喜怒哀乐之未发的那一个中的状态,人们都说怎么可能没有喜怒哀乐呢?那都有喜怒哀乐,但是这个情绪都不要过分,那我们就是要调节自己的性情,达到适度的状态,这个就叫适情性。古人也有很多这方面的论述,比如说告诉我们要欲而不贪,就是告诉你,对什么事情也可以喜欢,也可以享受,但是你不要贪着,不要执着。你要享受,但是不能够想方设法地去占有,这就是没有执着,达到了一种中和的,比较适度的状态,这个就叫适情性。那么后面说“而治道毕矣”,也就说你把这四点都做到了,治道,治,就是修治的意思,这个主要是指治身、修身,就是我们修身之道就完备了。

“原天命,则不惑祸福,不惑祸福,则动静修理矣”,这句话就是告诉我们,如果你能够推究了天命之理,也就是明白了自己的本性,你掌握了宇宙人生的规律,掌握了道,自然会不惑祸福,惑就是困惑的意思,就不会对祸福这些事情感到困惑,感到迷惑了。“不惑祸福,则动静修理矣”,这个修是遵循的意思,这个理就是义理,你的动静,你的行为,你该取还是该让,该进还是该退,这些你都知道遵循礼义来取舍。“原天命”,因为你知道了天命之性,知道了宇宙人生的规律了,你自然就对于祸福的规律有所把握,就不会对祸福有所迷惑了。人都希望趋吉避凶,都不喜欢灾祸,都喜欢有福分,那么这个祸福,它是怎么来的呢?看了《了凡四训》我们就知道了,“命由我作,福自己求”,所以中国传统文化并不是像一般人所讲的是宿命论,它是什么呢?它认为人的命运掌握在人自己的手中,他自己的所作所为,决定了他的发展趋势、荣辱祸福。所以要改造自己的命运,那很容易,就是向了凡先生学习,要断恶修善。

我们看《了凡四训》这本书,就讲了袁了凡先生一生改变命运的经验,到年老的时候,他把这些经验都记载下来,教导他的儿孙,写成了《袁了凡家庭四训》,所以这个《了凡四训》实际上是他教导儿孙的家训。在《了凡四训》上就讲了,这个了凡先生在年轻的时候,遇到了一位孔先生,这位孔先生也学过古代的那些算命的方法,结果把他一生的流年、吉凶祸福,都算得一清二楚。结果他每一次考试的时候,名次是第几名,和孔先生算的一模一样,哪一年该提拔到哪个位置上,领多少的俸禄,也和孔先生算的一模一样。从此以后,了凡先生就认为命是天定的,是一定的,即使是努力也是白努力了,所以从此以后,每日开始静坐,什么都不想了。有一次他去南京国子监读书,国子监就是国家设立的大学,在去读书之前,他就到南京的栖霞山,去拜见了一位云谷禅师,拜见云谷禅师的过程中,他和云谷禅师两个人对坐了三天三夜。结果在坐的过程中,他一个眼皮都没动,非常地安静,结果云谷禅师看了以后,觉得很惊讶,就问他说一般人都是妄念纷飞,胡思乱想,但是你和我对坐了三天三夜,居然连一个妄念都没起,功夫这么好,那这是为什么呢?

袁了凡听了之后就说,当时他还不叫了凡,他是姓袁名黄,字坤仪,自己给自己起了一个号,叫学海,学海就是学问像大海一样的那么样的丰厚,说明他自己也是对自己有点傲慢。他听了之后就回答了,他说因为我早年遇到了一位孔先生,把我一生的荣辱祸福都给算定了,那我知道了,人生荣辱祸福都是有定数的,我即使是妄想也无可妄想,妄想不来的,所以我就不妄想了,所以才会有这样的功夫。结果云谷禅师听了之后就哈哈大笑,这一下子就把袁坤仪先生给笑得不知道什么原因了,他就问,您为何发笑呢?云谷禅师就说,我本来以为你是一个英雄豪杰,是一个了不起的人物,结果听您这一番回答,才知道你不过是一个凡夫而已。那袁坤仪就问了,他说您为什么这么说呢?云谷禅师就说了,他说一般人他的命是可以算定的,因为他没有做什么大的善事,也没有做什么大的恶事,所以被人一算就很准。你二十多年来命运被他算得一毫不差,这不是说明你是个标准的凡夫吗?这个袁坤仪一听,他就很惊讶,他说难道人的命运是可以改变的吗?云谷禅师就说,他说命由我作,福自己求,你如果如理如法地去求,命是可以改变的。后来,这个禅师就告诉了他改造命运的方法,比如说他没有儿子,他想要儿子,没有举人也没有进士,他也想要这个功名。结果,禅师就告诉他,让他反省自己的过失,说你要反省一下,自己有什么样的过失,让你命里没有儿子,还有什么样的过失,让你没有举人进士的功名。这个了凡先生很难得,他一经提醒,他就非常认真地反省了自己的过失,最后,他把这些过失一一地改正过来,又多行好事,多积阴德,最后怎么样呢?最后他所求的这些,全都求到了。以后,他所经历的和孔先生所算的就不准了。到了他晚年的时候,就把自己一生改造命运的方法记述下来,希望让自己的儿子们学习。

这一个故事也是告诉我们,人的祸福、命运其实都掌握在自己的手里,像《易经》上也说,“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还说“善不积,不足以成名;恶不积,不足以灭身”。我们看现在的很多省部级以上的官员,突然出了问题,甚至锒铛入狱了,那是什么原因呢?其实原因很简单,那就是恶贯满盈的结果,恶不积不足以灭身。所以我们现在的反腐败,之所以效果不是很好,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因为我们忽视了传统文化的学习,对传统文化中所讲的这些积德行善,改造命运这些方法都不相信,有所怀疑了。其实这个因果的规律,不仅仅是道家佛家的发明,在儒家之中也有很多这些类似的这种教诲。

比如说我们看《大学》“货悖而入者,亦悖而出”,你的财货是以不好的方式获得的,就要以不好的方式败散掉,这就是因果呀!还说“德者本也,财者末也”,这个德行是财富的根本,而财富只是德行的枝叶花果和外在显现而已,这不也是讲的因果吗?还有在《尚书》上所说的“惟天福善祸淫”,天道自然的规律,都是给善良的人带来福分,而给过分的,淫乱的,放纵的人,骄慢的人带来灾祸,这都是古人在观察天地之道的基础上推导出来的。很多人说这是糟粕,我们学习传统文化有一句话,说要取其精华,弃其糟粕。这句话,在一般的意义上说没有什么错误,但是究竟谁有资格取其精华,弃其糟粕呢?当遇到具体的问题时,这句话就出现问题了,因为什么呢?因为有的人对这个书根本就没看懂,看懂了他也不理解,他也不认可,他也不相信,他就认为这是糟粕。

中国几千年的历史,读书人都学习这一个,都没有说这是糟粕,而中国的历代历史,我们翻开一看,不过就是一个因果报应的历史啊,那我们怎么能说这不符合规律呢?所以我们不能够以先入为主的观念,认为这些东西是糟粕,就不去学习,把它剔除了。而人们不信因果,不讲因果的结果是什么呢?结果就是现在人们是无法无天,他既不相信世间的法律,因为通过行贿受贿,可以避免法律的制裁;他也不相信天理,也不相信因果了,最后的结果是人们胆大妄为,无恶不作,所以社会出了很多的问题,就是因为这一点。

西方人在历史上,他们有宗教的教育,他们就很奇怪,说中国的历史上没有西方的所谓的宗教,没有一个上帝掌管着世人的吉凶祸福,那为什么中国的人心非常的和谐,社会得到良好的治理呢?那就是因为中国人讲因果,而讲因果的效果,和讲宗教的效果,是异曲同工的,为什么呢?因为在基督教、天主教、伊斯兰教之中,人最后死了去哪里?是上帝或者是天主或者是安拉来裁定的。如果这个上帝、天主、安拉,是一个真正公正的人,他一定会按着这一个人一生所做的善恶,来判定他是去天堂还是去地狱受苦。所以他根据的是什么呢?根据的也是因果呀!所以中国人讲的还更直接。而因为中国人都有这种因果报应的观念,说善有善报,恶有恶报,不是不报,报时未到,时候一到,一切都报,这种观念深入人心,人们才不敢去作恶。所以在中国传统社会,每一个县镇都有城隍庙,城隍庙里边供的是十殿阎罗。十殿阎罗告诉我们,你偷盗,以后会受到什么样的惩罚;邪淫,以后会有什么样的结果;偷税漏税会有什么样的果报。到逛庙会的时候,古代的人都有逛庙会的传统,庙会上有很多好吃的,好玩的,孩子很喜欢去。去完之后,父母就带着他们来到城隍庙,看一看十殿阎罗,他们看了之后印象深刻,再也不敢去作恶了。所以有人说,在一个地方有一个城隍庙,它的效果能够抵得上十万个警察,这就说明因果的教育,如果能够深入人心,这个社会的伦理道德,社会风气,就会有很大的好转。当然,这个都是因为对祸福不迷惑,才能够有的结果。那么你明白了命由我作,福自己求的道理,对于祸福的规律不迷惑了,你一举一动,一言一行,你就知道要按着理来做,不敢做越理悖分的事。所以,就是这里所说的动静修理矣。

下边一句话“治心术,则不妄喜怒,不妄喜怒,则赏罚不阿矣”。如果你能够修治自己对人对事的想法和态度,你就不会妄生喜怒,不妄喜怒,则赏罚就不会徇私偏袒。一个人因为生起了欢喜心,在高兴之下,可能就赏赐别人了,封别人一个什么位置了。比如说,我们很多的领导经常喜欢去喝酒,喝酒喝到高兴的时候,就一拍桌子说:“好,这件事我同意了,明天来找我签字吧。”在高兴的时候就轻易地允诺,而第二天人家来找的时候才发现,这个事情好像不太合适,到底签不签字呢?是进也不是,退也不是。如果你给他签了吧,它不符合规定,如果你不签吧,你又承诺人家了。所以这就是告诉我们,不要胡乱地喜怒,这样的话,你的赏罚才会合理,才不会循私偏袒。

下面一句“理好恶,则不贪无用,不贪无用,则不以物害性矣”。这个理呢也是调理的意思,调理好自己的好恶之心,你就不会去贪着那些没有用的东西,不贪着这些没用的东西,就不会因为这些物欲,伤害了自己的性情,伤害了自己的本性本善。中国古人都认为这个物欲,会把人纯净纯善的心给蒙蔽,就像我们这个心,本来是纯净纯善的,像一个晶莹剔透的水晶球光芒四射。但是我们把这个水晶球,掉在了油污里,染上了油垢,又掉到了泥土里,染上了泥巴。经过这层层的折腾之后,这个本来光芒四射晶莹剔透的水晶球,它的光就被遮住了,有光也散不出来了。物欲的效果,对于我们心性的蒙蔽,就像这个泥巴油垢对这个水晶球的蒙蔽,效果是一样的。所以我们修行、修行,目的是什么呢?就是把我们纯净纯善的本性给找回来,把这些外边的油垢还有泥巴,一层一层地剥落。物欲的效果,就像这些蒙蔽水晶球的泥巴和油垢一样,你的欲望越厚,就把你的本性蒙蔽得越深,不得发挥光明。所以,如果你不贪着那些没有用的东西,生活很简单,能吃得饱,穿得暖,有一个屋子遮蔽风雨,这就足够了,就不会因为物欲蒙蔽了自己的本性。括号里还有一个注解,它说“本书,不以物害性矣,作,不害物性”。也就是说,这一句话还有一种不同的说法,就说不贪无用,则不害物性,为什么这种说法也有合理之处呢?因为,下边这句话“养性知足”,它就是不害人的本性,这一句话把它解释成不害物性,也有一定可取之处。因为你不贪没有用的东西,就不会增长自己的欲望,奢侈浪费,对资源、万物的开采就不会过分,也就是不害物性的意思。这个不害物性,就是指自然万物,包括自然资源等等。

在《群书治要》上有一句话就是这样说的,它说万物它生之有时,它的生长是有一定的时节的。但是如果我们用得没有一定的节度,非常地奢侈浪费,欲望不断地攀升,为了满足自己不断膨胀的欲望,就要对这些万物、资源来过分地开采,过分地浪费,这就会使资源枯竭。用我们原文的话就是“则物力必绝”,物力,就因为你的奢侈浪费而枯竭了。那我们看到了现在的生态破坏,环境出了很多的问题,都是因为人们过度膨胀的欲望所导致的,就是很多人贪着那些没有用的奢侈品,最后怎么样呢?导致了对自然资源的过度开发。所以环境危机的根源在哪里呢?根源就在于,地球有限的资源和人不断膨胀的没有止境的欲望之间,产生了一个矛盾。而人的欲望越来越提升,但是资源是一定的,是有限的,它们两者的矛盾变得不可调和,才会有环境问题,才会有生态问题。所以,老子说,我有三宝,一曰慈,二曰俭,三曰不敢为天下先。俭,也是我们中国人所提倡的,这一个俭朴的生活方式,在我们现代社会也依然适用,也是解决生态危机环境问题的根本出路。所以在西方环境问题日益恶化,有很多的环保主义者认为,要通过市场经济的刺激手段,法律的规定等等方面,来调节来保护环境。但是,如果人们的价值观没有改变,他的生活非常地奢侈浪费,不知道俭朴节约,这种态度没有改变,那么这些手段只是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起作用,解决不了根本问题。所以有一些西方环保主义者,环境理论学家都提出说,要真正解决这些环境危机,只有到东方的儒释道之中去寻找这些方法。这是我们讲的不贪无用,则不以物害性,或者说是,不害物性。

“适情性,则欲不过节,欲不过节,则养性知足矣” 。

适情性,适就是调适,使适度的意思,使你的情性都适度,不过分,那么你的欲望就不会超过一定的节度,你的欲望不超过一定的节度,或者说都符合礼的要求,则养性知足矣,就能够涵养自己的心性,而知足常乐。人的欲望如果一放纵一打开,那是没有止境的,所以在《礼记》上就说“欲不可纵”,不可以放纵自己的情欲。因为一旦一个人放纵了自己的情欲,这个情欲也就像决了口的洪水一样,不可遏制,连自己想改都改不了了,都无能为力了。为什么这么说呢?比如说,我们看很多人喜欢抽烟,喜欢喝酒,好色,他知不知道这个不好呢?吸毒,都知道这个对自己的身体健康有危害,但是一旦沾染上这个习气,他明知道不好,但都很难改正。所以中国人明白这个道理,他就设置了礼,来节度人们不合适的欲望。这个礼,说实在话,它不是约束我们,限制我们的,它实实在在是保护我们的,让我们不要沾染上这些习气,最后怎么样呢?最后都是想改也改不了,这样的时候就会非常地痛苦。

在《尚书》上也说了这样一句话“内作色荒,外作禽荒;甘酒嗜音,峻宇雕墙;有一于此,未或弗亡。”   ——《尚书》

这句话的意思就是说,如果一个人在内兴起了迷恋女色之风,在外又沉迷于打猎、游玩,没有止境;喜欢饮酒,不加节制,还爱听靡靡之音,住着又高又大的房屋,房屋的墙壁上还雕刻着花纹。以上这六种情况,如果有一种情况出现,就没有不灭亡的。古人说得很肯定,他观察一个人的荣辱祸福,恰恰是从这些微小的细节上去观察。那如果我们在这六种情况之中,有一种出现了,我们就知道自己必败无疑。那我们再看一看现在的世间很多人,沉迷于靡靡之音,卡拉OK、KTV包间,喜欢饮酒,没有节制,然后还迷恋女色,住的房屋奢侈浪费,这六种情况几乎全都发现了,这样的人怎么能够不灭亡呢?所以当一个腐败分子锒铛入狱的时候,你不要等到他锒铛入狱的时候才感觉到惊讶,其实我们从他以前的所作所为之中,早就能够判断出他必有这一天来临,只是或早或晚而已。这一句话也是给我们作警戒,不要被物欲所蒙蔽。

中国人有一句话叫知足常乐,如果一个人不知足,他有再多的钱,再好的官位,他都不能够快乐,为什么呢?一个人挣了一万块钱的时候,他就看到还有十万块钱的,挣的比他多,过的比他好,他这个心就起了攀比,就不知足了,结果又去拼命挣;挣到了十万块钱的时候,结果发现还有一百万块钱的人,住的比他房子大,开的车比他的豪华,他又不知足了,又去拼命挣;结果挣到了一百万,一看,还有一千万的人,过的比他好;挣到了一千万,还看到有上亿的人;即使赚到了上亿,他也没有知足,反而看到了还有世界首富,过得比他好。这样的人没有满足,总是沉浸在对物欲的追求上,他的心永远也乐不起来。而且,并不是钱越多,就过得越幸福。现在人都问,说为什么经济发展了,人们的生活水平提高了,这个生活水平是指物质生活水平,但是人的幸福感却越来越差了呢?这是什么原因呢?其实原因很简单,因为我们误以为,只要我们有钱了,物质生活水平提高了,我们就会更幸福,这一个假设是不成立的。为什么说不成立呢?因为一个人的幸福感,它是一种内心的感受,内心的感受怎么能够靠外来的东西弥补、填充呢?

所以我们看《论语》的时候,我们就发现了,孔老夫子的弟子颜回,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这个颜回吃饭都没有饭碗,喝水都没有杯子,住在非常简陋的巷子里,别人都不堪忍受他生活条件的艰苦,但是颜回却乐在其中。他乐在何处呢?他乐在道中,因为他是一个求道之人,从学道的过程中,体会到了那种发自内心的,像泉水般涌出的喜悦,古人把这叫法喜充满,也有人说禅悦为食,这些人都是在修道的过程中,体会出了这种法喜。所以有一句话说,世味哪有法味浓?世间五欲六尘的享受,你去卡拉OK一下,和朋友聚餐聊聊天,哪有学道的快乐呢?但是一般人没有体会到这种法喜,也没有体会到学道的快乐,所以,理解不了颜回他乐在何处,甚至很多人还嘲笑颜回。所以我们现在对古人的批判,很大程度上都是因为,古人站在二十层楼,而我们是站在两层楼,我们看不到古人所看到的境界,反而想要把他拉回到两层,说你所看到的就是我所看到的境界。

 我们看现在的人,并不是越有钱就越快乐,为什么呢?有一天,看到一个新闻,说某某富翁,很有钱的人,企业家,因为股票下跌,他承受不了,结果怎么样呢?就跳楼自杀了。他虽然股票下跌了,他的损失很惨重,但是他在银行的存款,还是有几百万块钱。而与此同时,在另一个地方,偏僻的农村,有一对靠捡垃圾为生的夫妻,正在灯下快乐地数着今天卖垃圾所赚得的钱,今天赚了六十多块,比昨天多赚了十多块,他们就很高兴。结果你看看,一个人在银行里有上百万的存款,但是怎么样呢?他却跳楼自杀了;而另一家人他只是赚了六十多块钱,仅够这几天的生活,但是他仍然乐在其中,所以并不是说人越有钱就活得越快乐。当一个人越有钱的时候,他把这个钱看得很重的时候,这些钱就成了他的负担,而为这些财富的失去,患得患失,所以有钱的人并没有比无钱的人活得更快乐。那我们发现现在社会,得了焦虑症得了忧郁症的人,很多人都是有钱的人,不是没钱的人。那怎么办呢?学习传统文化,就会让人有钱也有幸福,甚至没钱也有幸福。这就是告诉我们,贫贱的时候就安于贫贱,富贵的时候也能够安于富贵。这就是说有财富也不要放在心上,能够知足常乐,这就是欲望不过节,就能够养性知足。

“四者不求于外,不假于人,反诸己而已”就是以上这四个方面,都不是从外面求得的,也不是需要依靠别人获得的,只不过是反求诸己而已矣。诸,反求诸己这个诸,就是之于的合音,就是反求之于自己而已。这就是告诉我们,能够获得幸福美满的人生,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恢复自己的天命之性,这都不用从外面去求,只要反省自己就可以了。反身,就是反求于自己,就可以达到这个目的。那么这个反诸己,当然这个意思也很深,像在《孟子》上有一句话说,“尽其心者,知其性也。知其性,则知天矣。”   ——《孟子》

 就说圣人能尽他的心,能够回归到本性,而回归到本性的人,才发现我和万物的性,和他人的性,都是同一个性。所以你也就知道了万物之性,尽其心者,知其性也,知其性,则知天矣。真正地回归到本性的人,就是古人所说的,万物皆备于我,他体会到了其实万事万物和我是一体的,都是我心的一个反应。所以,既然是我心的反应,就不需要从外面去求,也不需要依赖别人。所以人的自性、人的本性之中,是有无边的德行,无量的智慧,无量的福德,这些不是靠外在求的,到外在求的都是有限的,而内在的智慧、福德,都是没有限的,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这一段,我们就学习到这里,我们再看下一段。

下一段原文“天设其高,而日月成明;地设其厚,而山陵成居;上设其道,而百事得序。”    ——《群书治要·韩诗外传》

这一句话比较简单。天有其高,所以太阳月亮才得以显现它的光明;地有其厚,高山丘陵才得以在上面安住;上设其道,而百事得序,上是指君主、领导者,领导者、君主有了完备的治国之道,各种事情才能够有序地进行。所以上设其道很重要,也就是我们用什么样的治国理念来治理国家,这个很重要。中国自古以来,都是以道、德、仁、义、礼来治天下的,它的顺序是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从汉代开始到清朝末年,中国人一直是以礼来治天下,被称为华夏之族,礼仪之邦。那我们就要问一下,说为什么中国古人不以法治天下呢?为什么是以礼来治天下呢?因为这个礼相对于法而言,它有三个特长,三个优势。第一,礼者禁于将然之前,法者禁于已然之后。礼相对于法而言,它可以防患于未然,就像我们经常讲的扁鹊的例子,扁鹊的大哥是在病隐伏未发的时候,可以对治;二哥是在病有小小的征兆的时候,给以对治;扁鹊是等这个人病入膏荒的时候,切开他的血脉,给他进行针灸,再吃一些有副作用的汤药,结果把这个人从死亡线上拽回来,大家都赞叹他医术高明,妙手回春。但是扁鹊他出生在中医世家,他心里明白,他的大哥医术最高明,二哥医术其次,自己的医术是三个兄弟中最差的,因为什么呢?因为上医治未病,不治已病。真正高明的医生,都是在病没有发作的时候给以预防,让这个消极的严重的后果就不产生,中国管理方式它也是这样一种理念。所以礼设置好,用礼来教导民众,可以起到防患于未然的结果。

第二点,如果我们仅仅依靠法,而缺少礼仪的教化,还会导致孔老夫子所说的民免而无耻的状态。孔老夫子说“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就是我们设置了各种各样的政令条款,用这个政令条款来引导人们,他违背了这个政令条款,就给他以刑罚的处罚,这个就叫道之以政,齐之以刑,结果是什么呢?人民因为惧怕你的惩罚,免于去做坏事,他不敢去做坏事了,但是他没有羞耻心,甚至他仍然想方设法地做坏事,躲避法律的制裁,还认为这是自己聪明智慧的表现,不以为耻,反以为荣。现在我们看到很多的领导者,就是以能够逃避法律的制裁而沾沾自喜,这就是我们没有培养起人的廉耻之心,(没有)用礼来教化的结果。

 第三呢,第三个结果还会导致《老子》上所说的“法令滋彰,盗贼多有”。就是我们的法律条款一天比一天更多了,更具体了,更严密了,渗透到人生活的方方面面,但是因为人的良心泯灭了,人的欲望被诱惑开了,诱惑起来了,结果怎么样呢?虽然他知道有法律,但是他明知故犯,为什么呢?因为控制不了自己的欲望,为了满足自己的欲望,居然铤而走险。所以法律法令条款越来越多,但是违法乱纪的人,钻法律空子的人却越来越多。所以在《群书治要》上有很多地方都讲了,仅仅靠法律的制裁来治理国家,它是有局限性的。比如说它给我们举了一个具体的例子,说你这个法律可以把不孝的儿子给杀死,但是不能够把每个人都培养出像孔子、曾子那样有高尚德行的人;法律也能够把偷盗的人判处刑罚的处罚,但是不能够把人培养出像伯夷、叔齐那样有廉洁品质的人。孔老夫子培养的徒弟有三千多个,每一个人在家孝敬父母,出门尊敬长辈,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是世间效法的榜样,这是教育所成就的。这就是礼治达到的效果,而不是靠法律的惩罚达到的效果。

像这样的论述还有很多,比如说,法律可以杀人,但是不能够使人有廉洁之心;法律也能够处罚人,但是不能够培养一个人的仁爱之心。这些都是告诉我们,仅仅靠法律也很难把国家治理好,所以中国古人从汉代到清代,一直是以礼来治国。但是到了后来,包括到了现在,礼没有了,礼崩乐坏,结果怎么样呢?结果人心没有得到教化,就出现了五伦关系的紊乱,这五伦关系就是: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结果这五伦关系混乱了,父子之间没有亲情,甚至还有儿子把父母给杀了这样的现象,父子无亲。

君臣无义,领导者与被领导者,领导者应该仁爱关心下属,下属应该竭尽全力地完成领导交给自己的任务。结果现在恰恰相反,领导者很苛刻,想方设法地盘剥属下,属下受不了了,他们就要怎么样呢?就要罢工,示威游行,两个方面都对立了。

夫妇有别,这个别字是差别的别,当然不是说在地位上有差别,而是说在职责上有分工。现在夫妻的分工也不见了,男子去赚钱,女子也不甘示弱,也去赚钱要创造事业。结果两个人都忙于赚钱,只是承担了创造经济收入的职责,教育儿女的职责没有人承担了,把他推给了父母,推给了电视,推给了小课桌,推给了保姆,结果是什么呢?结果,爷爷奶奶教导儿孙,都有过度溺爱的倾向,把这个孩子都教得像小公主,小皇帝,而且能力和身体都很弱,这就是溺爱的结果。所以溺字它写得很有味道,是一个三点水加一个弱字,告诉我们,因为我们爱之不以道,没有用正确的方法途径去关爱孩子,教育孩子,适足以害之也,怎么样把他给害了呢?就是他的能力、身体都很弱了,这就是溺爱的结果。那如果把他交给电视,电视每一天讲的主要核心内容,就是暴力、色情。如果这个孩子经常看电视,特别是喜欢看奥特曼这样的动漫片,男孩子基本都有多动症,女孩子也有一种暴力的倾向。所以这个孩子也没有被电视带好,因为现在的电视内容,不是孝悌忠信,礼义廉耻,而是杀盗淫妄。那么把他交给了保姆,中国古人有句话说,古希腊也有一位哲人这样说,他说如果你把自己的孩子交给保姆来照管,结果怎么样呢?

结果你将得到两个保姆。也就是这个孩子,每一天都和保姆生活在一起,身教胜于言教,一言一行,一举一动,学得和保姆都一样了,自己变成了小保姆。所以这个孩子没有人教,后继乏人,这是我们社会很严重的问题。特别是在农村里,我们看到,夫妻都为了到城里去打工,结果留守的全是妇女儿童,就是老的父母还有儿童。这些孩子好长时间都见不到父母的面,很难把他们给教育好,也就说你赚了再多的钱,也挽救不了孩子的前程。当这个孩子走到十七八岁的时候,因为没有受到良好的教育,走上了违法乱纪的路,这个时候,父母再后悔,也是到后面才悔,悔之晚矣了。这是讲夫妇之间的关系,也没有区别了,职责上没有分工了。

长幼本来应该是有序,兄长应该友爱关心弟弟妹妹,弟弟妹妹应该恭敬兄长,结果因为缺少了伦理道德的教育,兄长和弟弟没有这种关爱了,甚至因为一点点的财产就大打出手,还吵上了法庭,这个兄友弟恭也看不到了。

最后,朋友有信。朋,同门曰朋,同志曰友,也就说和我们一起求学的人叫朋;在一起,同学之中志同道合的人,这个就叫友,换一句话说,朋友关系是指和我们地位相等的人相处的一种关系,应该是以诚实守信为原则。但是现在,朋友之间都不讲诚信了,朋友无信。这些结果出现,原因在哪里呢?原因就是我们忽视了以礼来治国,忽视了以伦理道德的教育来教化百姓。所以上设其道,而百事得序,如果上面领导者有了完备的治国之道,各种各样的事情才能处理得很好,井然有序。相反,如果我们没有按照礼,伦理道德来进行治国,那么各种纷繁复杂的问题就出现了。

这是我们讲的这一段,我们今天就学习到这里,不足之处,欢迎大家批评、指正。谢谢大家!

《群书治要》学习网

网址:www.qszys.com.cn 备案号:京ICP备18013041号-1

网站建设多维网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