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ticle
优良家风代代传,清正乾坤世世安 ——《群书治要》传承工作委员会赴河南·泌阳参加“中华好家风”公益论坛
2024-07-27

7月26日上午,中国传统文化促进会《群书治要》传承工作委员会考察团一行9人在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刘余莉教授的带领下,应邀赴河南省驻马店市泌阳县参加泌阳县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举办的“中华好家风”公益论坛并发表主题演讲。

1.png

刘余莉教授作了题为《〈群书治要〉中的家教智慧》主旨讲座。刘教授结合当前家庭教育中出现的问题,引用中国古人的治家典范故事,重点对“勤俭治家之本”“和顺齐家之本”“谨慎保家之本”“诗书起家之本”“忠孝传家之本”进行了深入浅出地讲解,力求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智慧为当前家庭教育困境破题。教育好孩子是每个家庭的心愿,真正的教育是长善救失、立德树人,而教好孩子的秘诀则在于身教加耐心,即“身教者从,言教者讼”,教儿教女先教自己,学习圣贤经典贵在学一句做一句,向古圣先贤学习,践行优良家风,如此方能真实受用。

2.png

聂菲璘老师分享的题目是《践行五伦大道,开启幸福人生》。聂老师以生动的语言、鲜活的事例和真挚的情感,为大家细致讲述了五伦大道的内涵及落实方法。她指出,“人无伦外之伦”,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的人伦关系是古圣先贤观察天地自然运行之道总结出来的维持良好人际关系应该遵循的基本法则,从古至今永恒不变,是人人所共享的常道。人若想要获得幸福美满的人生,就要顺应大道在日常生活中处理自己的人伦关系。最后她强调,“夫孝,德之本也”,爱的原点是孝心,落实五伦关系要从孝道入手。

3.png

罗嘉羽老师以《传统文化与心理调适》为题,从心理调适的意义入手,对现今社会人心理失衡的原因做了深刻剖析,并提出了行之有效的心理调适方法。她指出,不了解宇宙人生的事实真相所导致的自我迷惑与执着,是烦恼、痛苦产生的根源,“境缘无好丑,好丑起于心”,人的苦乐感受是自由意识选择的结果。因此,想要转迷为悟、消除痛苦,度过有意义的人生,需正确认识挫折产生的原因,深入学习《群书治要》等圣贤经典,行有不得,反求诸己,断恶修善、淡化欲望、破除执着,积功累德,获得圆满幸福人生。

《群书治要》传承工作委员会参加本次“中华好家风”公益论坛旨在深入学习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注重家庭家教家风建设的重要论述,深入基层,扎实开展有关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家庭文明建设培育践行情况等社会调研活动,以人民文化需求为导向,鞭辟入里地阐释《群书治要》等圣贤经典中的家教智慧,古镜今鉴,推动家庭家教家风建设守正创新,弘扬中华传统美德及优秀家风,为夯实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家庭根基贡献力量。

《群书治要》学习网

Website:www.qszys.cn Record number:京ICP备18013041号-1

Website construction多维网讯 Telephone:010-626707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