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ticle
读书志在圣贤
2018-05-04理论网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党校建校80周年庆祝大会暨2013年春季学期开学典礼上强调: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学习和掌握其中的各种思想精华,对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很有益处。古人所说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政治抱负,“位卑未敢忘忧国”、“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的报国情怀,“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浩然正气,“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献身精神等,都体现了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和民族精神,我们应该继承和发扬。

  习近平总书记的这段话,令人感触颇深。古人写诗作文,大都襟怀天下,心系苍生,这和现在一些读书人乃至干部开口谈利益、闭口提待遇的状况相差很大。那么,是什么导致的呢?笔者以为,这是由于古人与今人所读之书、以及读书的目的不同所致。

  古人所读之书,内容不离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道理。如被朱子誉为“初学入德之门”的《大学》中讲:“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读书之初就确立了平治天下的格局。诚如朱子所言:“先读《大学》,以定其规模。”古代读书人大都志在天下,所谓“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皆以天下兴衰为己任,至少也是心系国家。《论语》中也说:“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又说:“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矣。”正是因为古人所读之书大都以修齐治平为主要内容,所以有些人自然能够做到“进则兼济天下,退则独善其身”,具有习近平总书记所提到的政治抱负、报国情怀、浩然正气和献身精神。

  《礼记·学记》记载:“建国君民,教学为先”,强调建立一个国家、领导一国的百姓,教育至关重要。《学记》中讲:“教也者,长善而救其失者也”。《说文解字》释“育”字为“养子使作善也。”可见,古人教育的目的很明确,即不断增长人的善良,挽救人的过失。如果现在的高校严格秉持这样的教学理念,应该是随着人受教育的时间越长,德行越好,更不可能出现如今到大四学生不如大一学生德行好的状况。

  可以说,如今有些人读书受教育的目的已经有了很大不同。古人读书不仅仅是为了求得知识、技能,而是志在明明德,成圣成贤。《大学》开篇即言:“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 古人读书(大人之学)的最终目的在于开启自性的明德,并亲爱众人,帮助众人开启他们的明德,使这两者都达到至善圆满的境界。可见,教育是一个自觉觉他、自立立人的过程。“读书志在圣贤”,至少也要能够成为文质彬彬的君子,所以才能体会得孔颜之乐:“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而回也不改其乐。”当然,圣贤人并非有福不享,而愿自找苦吃,而是能够做到“素富贵安于富贵,素贫贱安于贫贱。”正如孔子一生周游列国,虽然不为当时的君主所认识并重用,但是从来没有表现出任何怨天尤人的情绪,在《论语》的开篇就记载:“子曰: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孔子一生示现的是温良恭俭让的德行,是“利而不害,为而不争”的圣人形象。这和现在一些人“读书志在赚钱”的目标以及怨天尤人的态度形成了鲜明对比。

  有专家指出,现在的高等教育培养出的是“精致的利己主义者”,出现了很多有“知识”却没有“文化”的人,即使能够有幸学习传统经典,可以把《四书》《五经》倒背如流,但是却与自己做人做事毫不相关,不能落实圣贤经典的教诲,做到知行合一。这种情形就如宋代程子所说:“今人不会读书。如读《论语》,未读时是此等人,读了后又只是此等人,便是不曾读。”

  在这种情况下,习近平总书记特别强调“高校立身之本在于立德树人。”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目的和核心,是对中国传统“长善救失”的教育理念的忠实继承与发展。而要实现这一理念,提倡阅读中华优秀传统经典,重拾“读书志在圣贤”的目标十分必要。

  中共中央党校——刘余莉教授

  责任编辑:郭丽娟


《群书治要》学习网

Website:www.qszys.cn Record number:京ICP备18013041号-1

Website construction多维网讯 Telephone:010-626707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