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網站收藏 【本網站內容版權所有,歡迎下載轉發,轉發請注明出處】
視頻更多》

本站视频若出现卡顿现象,恭请前往第三方平台观看,给您带来不便见谅!

《群書治要•孔子家語》第1集

劉余莉 教授

  • 路線壹
  • 路線二
  • 音頻壹
視頻文字
《群書治要•孔子家語》第1集
2021-12-03

諸位同學,大家好!


今天我們繼續學習《群書治要》。從今天開始,我們學習《孔子家語》。

《孔子家語》的書名,根據司馬遷《史記•孔子世家》的記載。孔子去世之後,“孔子家”成為學生們演習、講禮、緬懷恩師的場所。後來在孔子的孫子子思的主持之下,他們共同編纂了《孔子家語》。

“語”,根據《說文解字》注釋:“語,論也。”《廣雅》說:“語,言也。”所以,《孔子家語》就是“孔子家”的論說集或言論集。正如孔安國在序文中所言:“既而諸弟子各自記其所問焉,與《論語》、《孝經》並時。弟子取其正實而切事者,別出為《論語》,其餘則都集錄之,名之曰《孔子家語》。”可見《孔子家語》也是一部記錄孔子及孔門弟子思想言行的著作。

今傳本《孔子家語》是由孔安國整理撰集的,後來經過王肅做注,經歷了一個很長的編纂、增補的過程。在《王肅注本》問世之後,出現了很多對《孔子家語》的懷疑,乃至於認定這本書是“偽書”的觀點。但是在1973年,河北定縣八角廊西漢墓出土的竹簡“儒家者言”,內容與今本《孔子家語》相近。1977年,安徽阜陽雙古堆西漢墓,也出土了篇題與“儒家者言”相應的簡牘,內容同樣與《孔子家語》有關。上海博物館館藏的《戰國楚竹書》問世,這就使戰國時期的《家語》呈現在世人面前。現存73行的英藏敦煌寫本《孔子家語》中,它的內容也證明了今傳本《家語》的真實存在,編號是S1891。這些新發現說明,今本《孔子家語》早在西漢即已有原型存在和流傳,並非偽書,是孔氏家學的產物,對於學習孔子和孔門弟子的思想具有重要的價值。

在《群書治要》之中,《孔子家語》被列於經部,並且附於《論語》之後。《群書治要》中的《孔子家語》,是從王肅注的《孔子家語》中輯錄了22篇,約8500字,集中闡釋了孔子的治國理政思想。比如如何進行倫理道德教育,如何慎用人才,如何觀人、用人,以及聖主、明君所應該具備的品德,以及治理的理想境界等等。

我們現在都在講“中國之治”,學習《孔子家語》對於理解“中國之治”也非常有幫助。特別是習總書記到曲阜去考察,當時拿起了兩本書,一本書是《論語》的注解,另一本書就是《孔子家語》的注解。他說這兩本書他要拿回去好好讀一下。其實也是向我們的黨政領導幹部發出一個號召,這兩本書,總書記都要認真讀一讀了,我們更需要好好學習,來理解古聖先賢治國理政的經驗。

第一篇名字叫《始誅》。這一篇主要節錄的內容是孔子審判的兩個案件。因為篇中有“(夫)孔子為政而始誅”,所以名為《始誅篇》。下面我們看原文。

第一段講的是一個故事,我們一句話一句話來看。

“孔子為魯大司寇,朝政七日而誅亂法大夫少正卯,戮之於兩觀之下,屍於朝三日。”

“大司寇”是古代的官名,在《周禮•秋官》中有記載,屬於六卿之一,掌理刑獄,相當於我們現在的司法部長。

“少正卯”,“少正”,是官名,“卯”是人名,就是他官居少正名卯,是春秋時期魯國大夫。

“戮”,殺的意思。

“兩觀”,觀,闕的意思,古代宮門外兩邊供瞭望的樓臺,中有通道。

“朝”,舊時君王聽政、辦事的地方。

孔子被任命為魯國的大司寇,上朝理政七天,就處死了擾亂禮法制度的大夫少正卯,將他在宮外的兩座觀臺下殺掉,並且陳屍於朝三日。

看了這段話,有人會提出疑義。在歷史上也有學者提出疑義:孔子的學說是以仁為主,孔子的學說也被稱為仁學,而“仁者,愛人”,既然愛人,為什麼還會殺人?

的確,孔子強調治國理政要按著天理來行事,順應天道。而天道有一個特點,就是要“好生而惡殺”。為什麼孔夫子還要殺人?不僅僅誅殺了少正卯,而且還陳屍於朝三日,以示警戒。這樣做是否不夠仁慈了?

事實上我們都知道,儒家也特別講究權變,兩害相權取其輕。如果不誅殺少正卯,少正卯傳播的都是邪說邪見,讓人迷惑,分不清孰是孰非、孰正孰邪、孰善孰惡。那麼正邪、是非、美醜都混淆了,斷送的是很多人的慧命。殺人的慧命比殺人的性命罪過還要重。所以孔子殺了少正卯,他救的是眾人的慧命,其實也是救了少正卯。而且還使國家免於混亂,也是免得他造下更重的罪過。其實這恰恰是仁心的體現,與仁並不違背。

所以古人治理國家並沒有放棄刑罰,也沒有忽視武力。為什麼要設置刑罰?

《尚書》中說:“刑期於無刑”,設置刑罰的目的是為了使人們因畏懼刑罰,而不敢去觸犯刑罰,並不是以懲罰人為快事。同樣也沒有廢棄“武”,為什麼沒有廢棄武力?也是“止戈為武”,不廢棄武力也是為了達到不使用武力的目的。所以從他的目的、態度上來說,都是出於一片仁慈之心。

設置刑罰的目的是為了殺一儆百,最後達到沒有人觸犯刑罰。孔子也說:“聽訟,吾猶人也,必也使無訟乎。”他說:“我作為訴訟法官,審理案件也和別的法官沒有什麼不同,也是根據案情,實際情況公正地處理。這一點,我和其他法官是相同的。我和其他法官不同之處在何處?就是一定要使人們不起爭訟。怎麼樣才能使人不起爭訟?就是在重視刑罰的同時,要注重倫理道德的教育,防患於未然,使人從心底不願意去作惡。”這才是孔子的學說的重點之處,強調倫理道德的教育,也就是《學記》中所說的:“建國君民,教學為先。”

子貢進曰:“夫少正卯,魯之聞人也。今夫子為政而始誅之,或者為失之乎?”子貢是孔子的大弟子,姓端木,名賜,字子貢,衛國人,也是孔門七十二賢之一。他善於言談,辦事通達,也曾任魯、衛兩國之相。他的弟子子貢向孔子進言說:“少正卯是魯國的名人,現在您一上任就殺了他,是否有些失當啊”?孔子曰:“天下有大惡者五。而盜竊不與焉。一曰心逆而險,二曰行僻而堅,三曰言偽而辨,四曰記醜而博,五曰順非而澤”。

“竊”和“盜”有什麼區別?《集韻》說:“盜自中出曰竊。”“竊”,內賊;“盜”,外來的盜。

“心逆而險”,就是心思悖逆而險惡。

“行僻而堅”,行為邪僻而又堅持不改。

“言偽而辨”,“偽”,說文解字解釋為“詐也”,言語偽詐而又能言善辯。

“記醜而博”,“醜”夾注中有注解,謂非義,不符合道義的。“博”就是廣的意思,記述非義之事,並且十分廣博。

“順非而澤”,孔穎達疏:“順非而澤者,謂順從非違之事,而能光澤文飾”。順從的是違理之事。但是他怎麼樣?他能夠文過飾非。

這一段話就是孔子說為什麼要誅殺他的原因。

孔子說,天下的大罪惡有五類,連盜竊這樣的罪惡都不在其中:一是心思悖逆而且險惡狡詐;二是行為邪僻而且堅持不改;三是言語偽詐而且能言善辯;四是記述非義之事,而又不厭其多;五是順從違理之事而又文過飾非。這五條很不好記,但是我們可以從“身、口、意”三方面來看,口就是言偽而辨,順非而澤;身就是行僻而堅;意就是記醜而博,心逆而險。

少正卯這個人在常人看來似乎沒有犯什麼特別的罪,就是亂講話,強詞奪理,能夠把邪的說成正的,所謂妖言惑眾。這種人如果是在現代,就更沒有什麼問題了。為什麼?我們知道現代人都講言論自由,特別是我們盲目地向西方學習,講言論自由是人權,沒人說那是犯法,最多說他沒有什麼道德。但是道德對於這些人,實際上是沒有約束的。但是在那個時候,孔子卻把他抓起來殺了頭,為什麼?因為這種人講的話,禍害程度也就是對社會危害的程度,比盜竊還更加嚴重。盜竊的人,最多是傷人的身命和財產,這種人傷害的是人的慧命,所以罪過更大。

從這裏我們看到,泛泛的講言論自由並不是好事。特別是現在的新媒體發達,把個人的言論都可以全部發表出去,擴大它的影響力,影響的面很大。但是我們想一想,如果這個人所講的不是正道,是邪道,他又口才很好,能言善辯。讓人聽起來頭頭是道,井井有條,就會影響很多人。就會影響人的思想,影響人的輿論,導致輿論混亂,讓人分不清是非、善惡、美醜,這就會引起社會的動蕩,這個罪惡就大了。

孔子在《論語》中也說,古人有三種毛病,今人比古人差多了,連這三種毛病都比不上了,這個毛病就是更嚴重,更難治了。而其中有一種毛病就是:“古之狂也肆,今之狂也蕩。”“狂”就是狂人,狂妄。“肆”,包咸的注解說:“極意敢言”,很放肆、很隨意,敢於講話不夠謹慎。孔子說:“君子敏於事而慎於言”,告訴我們,言語乃禍福之門,講話不可以不謹慎,很多的禍害、禍患都是因為言語不慎而導致的。輕者可以得罪人,重者會招來殺身之禍。所以說話不能夠不謹慎。

“今之狂也蕩”,孔安國注說:“蕩,無所據”,“據”根據的意思,既不根據道德,也不根據禮法,任意妄為、無所忌憚。所以“蕩”比“肆”的問題更加嚴重。過去講話是放肆,但是尚且懂得道德禮法。但是現在人沒有道德底線,胡言亂語,甚至胡作非為。

現在的社會為什麼比古代社會要亂很多?離婚率、犯罪率,特別是青少年的犯罪率為什麼這麼高?其實就是一些似是而非的思想害了好幾代人。這就是孟子所說的:“飽食、煖衣、逸居而無教,則近於禽獸”。比如我們現在的很多電影、電視劇,特別是西方的很多大片,如果沒有一個第三者插足,沒有一個婚外戀,沒有一個情人小秘,再來一段床上戲,這個電影、電視劇都演不下去了。這樣的電影、電視劇普遍地傳播,結果是什麼?結果就讓一些人感覺到我這一生只有一個配偶,沒有一個情人、小秘,沒有一段婚外戀,好像我這一生都白來了。覺得和朋友說起來很沒面子,這就叫“積非成是”。這種狀況是怎麼來的?就是因為這些輿論,還有文藝、文學作品所導致的。

我們說現在要復興傳統文化,怎麼復興?必須要顯正破邪才可以,也就是要把正確的觀念樹立起來,把邪曲不正的觀念讓大家都明了。比如說我們的文藝、作品,我們的小說、禮樂;還有電影、電視劇、微信、微博這些內容都要健康向上。在古代,很多的婦女,她沒有學過“四書五經,”但她為人知道忠孝節義。為什麼?因為就是看這些戲曲、民間的文藝作品學會的。這都起到了宣揚孝悌忠信、禮義廉恥的作用,起到了“以文化人”的作用。

我們的電影、電視、廣播、新媒體都要播放健康向上的內容、能夠喚起人良心的節目,不能夠再宣揚殺盜淫妄。而且這些電影、電視、廣播、新媒體都要秉持一個宣傳的理念,那就是隱惡揚善。別人的過惡不能夠大肆地去宣傳、誇張,為什麼?看似好像是這些人很有正義感,要維護社會公正。比如說,今天有一個貪官貪了一百萬,明天有一個貪官貪了上千萬,後天又貪了上億。如果我們每一天報道的都是這些內容,我們想那一個只貪汙了兩萬的人會怎麼想?他覺得我這個是小巫見大巫,我貪汙的還不夠。那一個廉潔有守,一分錢都不貪不占的人會怎麼想?他說你看天下烏鴉一邊黑,升官就是為了發財,我這樣一分錢都不貪不占,人家都覺得我不正常,與社會格格不入。不僅沒有受到鼓勵,反而覺得自己和社會的主流不相容。

這樣做的結果就是善沒有得到褒獎,惡沒有得到懲罰,沒有得到鞭笞、譴責。久而久之的結果,人們對於向善好德的人就不相信了。因為我們周圍所看的、所聽的全都是這樣負面的消息。你突然說一個人數十年廉潔有守,一分錢不貪不占,無私無求為社會大眾去付出,怎麼可能有人相信?從長遠來看,就把我們的社會風氣給帶壞了,也讓人們對向善好德喪失了信心。中國古人看事,是不論一時而論久遠,不論一身而論天下,都是以發展的眼光來看這個問題。所以宣傳報道不能夠向西方學習,認為新聞怎麼叫有價值?狗咬人不叫新聞,人咬狗才叫新聞。實際上,這都是個別案例,不是普遍現象。我們應該把數十年無私無求、為人民服務的廉潔官員給大家廣泛地宣傳報道。

在十八大之後,我們傳播正能量,弘揚正能量的風氣日益增強,很多最美人物都屢屢地出現。但是相比明星歌星,宣傳得還遠遠不夠。為什麼這麼說?比如說我們每年都評選“感動中國”的道德人物、道德模範。但是你去問問這些年輕人,今年我們評了哪些道德人物?他們有什麼典範?他們叫什麼名字?保證是一問三不知。你再去問一下他,什麼什麼傳女主角是誰?她的成名作是什麼?甚至她的星座是什麼?他們都對答如流。這說明什麼?說明我們對正面的宣傳,相對於歌星、影星的宣傳還是遠遠不夠的。所以要把這些電視、網路、媒體、新媒體都要做宣傳孝悌忠信、禮義廉恥的內容,這就起到了社會教育。

說起道德教育,並不是我們上了一堂課,學了傳統文化、禮義廉恥,上了一堂思政課,我們是接受了道德教育。其實我們每一天所接觸的內容,全都是在給我們教育,這就叫“以文化人”。我們都講文化的本質是以文化人,文就是文字、文章、禮樂、曲調、建築、雕塑等等,包括我們的電影、電視劇,還有我們的微博、微信,每天傳播什麼內容,這些都是“文”。人們接受了這些文,起到了變化氣質的作用,能夠轉惡為善、轉迷為悟、轉凡成聖,這就叫“文化”。我們是讓人們向著孝悌忠信、禮義廉恥的方向轉,還是向著殺盜淫妄的方向變化,就看我們傳播什麼內容了。

我們應該以正面的報道為主,即使要報道一些反面的例子,也要把其中的因果教育凸顯出來,讓人們知道作惡、貪汙腐敗,最後還是東窗事發、鋃鐺入獄,讓自己的父母家人跟著蒙羞,而不是為了獲得收視率、新聞看點,才傳播這些不好的情節,這樣的思想就是現在的少正卯了。

如果一個人口才很好,傳播的範圍很廣,說的不符合正道,這就是蠱惑人心。聽他的話聽得久了,往往讓人生起叛逆的心,產生很多惡念,還讓聽的人感覺很正確。這種危害社會是潛移默化的,所以君子必誅之。因為它的危害不是一般人可比的,也不是一般人能夠看得到的。

“此五者,有一於人,則不免於君子之誅,而少正卯皆兼有之。”這五種罪惡,人若犯了其中一條,都免不了受到君子的誅殺,何況少正卯具足了這五條?”

“其居處足以撮徒成黨,其談說,足以飾衺熒衆,其強禦足以反是獨立。此乃人之奸雄也,不可以不除。”

“撮”,聚集的意思,聚集門徒,結成同黨,結黨營私;

“飾衺熒衆”,“衺”通“邪”,邪惡不正的意思;“熒”,迷惑的意思。掩飾邪惡,迷惑大眾。

他的住所足以集聚門徒、結黨成派;他的言論足以掩飾邪惡、迷惑大眾;他強悍有力,足以悖逆正道、獨樹邪見,這樣的人是人中的奸雄,不可以不除掉。這就是故事所講的情節。

我們現在都在講“中國之治”,怎麼樣才能實現中國之治?中國古人治理國家,首先第一步必須講求生活,首先讓人不飢不寒,這就是孔老夫子說的要“富之”。富了之後,還要“教之”。教之,如果人們不知道遵從什麼來教,也會出現問題。

為什麼古人讀書人都要學習經典?“經者常也”,它所說的是常理常法,自然天道。治國理政也好,生產生活也好,都不能夠違逆常理常法。常理常法就是自然而然的規律,古人把它稱為天理或者天道。這些天理、天道被聖人觀察出來,記載在經典之中。當然並不是你拿出任何一本古書,就叫經典。“經”是有特指的。我們古代的文章按照“經、史、子、集”的順序來排列。凡是列在“經”部的這些才被稱為“經”。“經”也有一個發展的歷史。一開始孔子教授生徒是“六經”。後來《樂經》失傳,留下了“五經”。後來又發展到“七經”。唐朝“明經科”考“九經”。到宋朝,又發展到“十三經”。我們一般說的經典,不出這些“經”。這些經典所說的都是五倫、五常、四維、八德的道理,都是治國的常理、常法。

如果一個人口才很好,就像少正卯這樣,他是一個名人,而且是近乎所有人都恭敬的人。但是他說的是巧言。巧言的人就是心不直,花言巧語,讓大眾迷惑,分不清是非、善惡、美醜。最後的結果就是亂德,巧言亂德,敗壞道德。我們知道“德”,古字也寫作一個“直心”。“直心”是“德”,巧言就和“直心”相違背,所以叫巧言亂德。就像現在很多大學教授,他很有口才,也有很高的學歷,演講能力很強。演講能力不強還算罷了,因為受他影響的人不多。但是他口才很好,學歷又很高,又頂著大學教授的名號,演講的口才又很好。但是怎麼樣,他所講的都是有違於大道的。這就是惑亂人心。

在《群書治要·中論》中有這樣一段闡述:“夫利口者,心足以見小數,言足以盡巧辭,給足以應切問,難足以斷俗疑。然而好說不倦,諜諜如也。”

“利口者”就是能言善辯的人,他的心智足以看到、洞察到細小的環節;他的言辭非常巧妙,而且精於修飾;“給”:敏言、伶牙俐齒的意思,他伶牙俐齒,也足以應對急切的追問,別人一提問,他馬上就能夠應對;他的反駁也足以讓世俗之人斷定疑惑。但是他好說不倦,喜歡言談,喋喋不休。

“夫類族辨物之士者寡,而愚暗不達之人者多,孰知其非乎?”

“類族辨物”,能夠按著事物的事理來歸納,來分辨事物的人是很少的。也就是說,在世間愚暗的、容易被蒙蔽的、不通達的人是多數。誰知道他講的是不正確的?因為他口才好,甚至還有名聲,學歷很高,演說起來滔滔不絕,讓人一看就感覺這個人很有才華,說的很有道理,對他所說的話,也就生起了信心。但是實際上他所說的話是違背大道的,也就是不和事實相應。

“此其所以無用而不見廢也,至賤而不見遺也。”這就是他之所以沒有什麼用處,但卻不被廢棄,雖然低賤但不被遺棄的原因。

“先王之法,析言破律,亂名改作,行僻而堅,言偽而辨者殺之。為其疑衆惑民,而澆亂至道也。”古聖先王有一個法律:能言善辯、曲解法令的人,因為他們能夠混亂禮法的名分,使它失去原意。還有行為邪僻堅持不改的人,言語偽詐而能言善辯的人,要給以處死。

這就像少正卯一樣,他的口才好,好到什麼程度?就連孔子的很多弟子都被他吸引而去聽講。你看看孔子的弟子,跟著孔子學聖賢之道已經很長時間了,但是怎麼樣?一聽少正卯演講,也被他吸引而去。這說明什麼?說明能夠分辨哪一個是符合道,哪一個不符合道,並不容易。跟聖人學了那麼長時間了,還會被蠱惑。因為什麼?他的行事是口才好,能言善辯,巧舌如簧。對於這樣的人怎麼辦?沒有辦法,只能把他殺掉。因為他會使民眾產生疑惑,分不清孰是孰非。但是他所講的是不符合大道的,這就是巧言。巧言根本就是無實,無實就是不符合實際、不符合自然規律,不符合人性,也不符合大道。但是對於一般的世俗之人,他又分辨不出來。這樣的人對社會的影響非常之大。只有學了聖賢之道的人,而且是熏修了很長時間的人,才有能力分辨。

有人說,在這個世界上有兩種人,決定了世界的未來。也就是說他能拯救世界,也能夠毀滅世界。哪兩種人?一種就是國家的領導人,另一種就是媒體工作者。孔子當年就知道這種情況。他周遊列國,對於那些國家的領導者,是用勸說來教化;另一方面,對少正卯這樣的人,口才好、影響力大,講的都不符合大道的人,相當於我們現在的不良媒體,就乾脆斬草除根,免得坑害更多的百姓。那些播放邪知、邪見、造謠生事的網絡、公共微信號都被關閉,這是什麼原因?目的是為了讓社會大眾遠離不良媒體的熏染。國家對於媒體采取正確的引導和控制,是非常必要的,否則會貽害百姓、危害社會。舍棄這些不好的媒體內容、藝術,還要取而代之倫理道德、因果的教育。這樣社會風氣才能夠向善。

這是我們講的這一個故事。再看下一個故事。

“孔子為魯大司寇,有父子訟者,夫子同狴執之,三月不別。其父請止,夫子赦焉。”

“訟”,訴訟、控告;“狴”,本來是獸的名字,因為常把“狴”畫在獄門之上,所以就用作牢獄的代稱。孔子在任魯國大司寇的時候,有父子兩個人前來打官司,孔子把他們關在同一間牢房裏,過了三個月也不予審理。做父親的請求撤訴,孔子就赦免了他們。

季孫聞之,不悅,曰:“‘司寇欺余,曩告余曰:‘為國家者,必先以孝。’今戮一不孝以教民孝,不亦可乎?而又赦之,何哉?”

季孫聽了這件事就很不高興了,他說:“司寇欺騙了我,你以前告訴我說,治理國家必須把孝道放在第一位。現在殺一個不孝之子,以教導百姓盡孝,不也可以嗎?可是你卻把他們父子全都赦免了,這是為什麼?”

孔子喟然嘆曰:“嗚呼!上失其道,而殺其下,非理也;不教以孝,而聽其獄,是殺不辜也。”

“喟”嘆息的意思,“辜”罪的意思,“不辜”就是無罪之人。

孔子深嘆了一聲說:“身居上位不能恪行其道,沒有教化好百姓,卻要濫殺他們,這是不合情理的。不教百姓孝順父母,友愛兄弟,卻用孝的標準來判案定罪,這是濫殺無辜。”

這句話非常重要。告訴我們作為領導者應該起到三個責任,那就是“作之君、作之親、作之師”。既要率領、管理他們,還要教導、引導他們,除此之外還要像父母、親人一樣關愛他們。身居上位的人,沒有教育引導百姓,沒有教育他們走正道、行孝悌,百姓犯了罪,就對他們處以刑罰,甚至把他們殺掉,這是不合情理的。

我們看了這一句話會非常感慨,為什麼?因為我們從小學上到了博士,你看上了多年的學,所謂的受過了多年的教育,但是沒有一堂課教過我們如何孝敬父母。你看古代的人,從小孩童蒙教育《弟子規·入則孝》,告訴我們“父母呼,應勿緩。父母命,行勿懶。父母教,須敬聽。父母責,須順承。”但是我們現在沒有人教“孝”了。你說現在的孩子他不孝父母,他會不認,他說我很孝父母,你怎麼說我不孝父母?就像一個人,他已經被關到了派出所,人家說你這個人不孝,他說我很孝,我對我父母很好啊,你怎麼知道我不孝?不知道“身有傷,貽親憂。德有傷,貽親羞”啊!你都已經被抓起來了、犯了案,結果還說自己很孝。再如那些貪汙腐敗的人,被抓起來,父母跟著蒙羞,在眾人面前抬不起頭,這就是大不孝啊!還說他對父母很好,你們講孝有什麼用?這個就是不知道什麼是真正的孝,沒有人教才會出現這些問題。

過去的人,他和父母、祖父母住在一起,他從父母如何對待爺爺奶奶的身上就學到了如何盡孝,怎麼樣低聲下氣、愉色婉容,說話不敢厲聲厲氣。

他上學第一堂課,教他如何孝順父母。但是我們現在的孩子,父母和祖父母沒有住在一起,偶爾周日回到爺爺奶奶家,爺爺奶奶為了迎接他們的到來,很早就要出去買菜做飯。做了一頓豐盛的飯菜,他們吃完了,抹抹嘴就走了,留下了一堆杯盤狼藉,讓爺爺奶奶去刷。你說從父母身上怎麼看到孝順父母?再到學校教育,都追求升學率、高分,也沒有人去教《弟子規》如何孝敬父母,沒有時間。你看這個孩子,他從哪裏學到孝敬父母?這就叫“人不學,不知道;人不學,不知義。”

所以說“上教之不行”,罪責也不在孩子身上。古人說教育,我們現在人沒有受過教育,為什麼?“教也者,長善而救其失者也。育,養子使作善也。”告訴我們做人的教育、孝道的教育,是教育的基礎和核心。但是現在是有知識沒有文化的人很多。什麼叫有知識沒有文化?我們學習傳統文化也把它當成知識來學習。比如說《三字經》、《弟子規》、四書五經,我都倒背如流,但是瞧不起父母,對父母說話厲聲厲氣。這就是“人不學,不知道”,有知識沒文化,因為對你變化氣質沒有起到任何的幫助。

再比如我們現在都提倡節儉,我們從小就學過“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但是我們吃飯的時候,還把白花花的米飯、饅頭扔得到處都是,高校裏垃圾桶堆的剩菜、剩飯滿滿的。這不就叫有知識沒有文化嗎?唐詩對你來說就是知識點,為了我能考高分。現在學習儒家的人,目的就是能夠寫一篇論文,能夠評教授,能夠評博導,但是離“我做人”毫不相關。這個就是把文化變成了知識。

所以“上教之不行”,罪責不在人民百姓身上。父母沒有教化孩子,罪責也不在孩子身上,教兒教女先教自己。

“三軍大敗,不可斬也,獄犴不治,不可刑也。何者?上教之不行,罪不在民故也。”

“犴”,釋文解釋:“鄉亭之系曰犴,朝廷曰獄。”在鄉亭設置的監獄稱為“犴”,在朝廷設置的監獄稱為“獄”。所以“犴”,就是指鄉亭牢獄,也引申為獄訟之事。

全軍大敗,不可因此而責殺兵士;司法混亂,不能輕易對犯人實施刑法。為什麼?因為在上位的人推行教化不利,所以罪責不在百姓。

“夫慢令謹誅,賊也;徵斂無時,暴也;不誡責成,虐也。政無此三者,然後刑可即也。”

“慢令謹誅”,法令松弛而刑殺甚嚴。法令松弛而誅殺甚嚴,叫殘害百姓;徵收賦稅沒有定時,這是暴政;不教化百姓,卻苛求其守禮守法,這是虐政。國家治國理政,沒有了這三種弊害才可以適用刑法。這三種弊害,一個是賊,一個是暴,一個是虐。

怎麼樣來進行道德教育? 這也是有步驟的。

“既陳道德以先服之,而猶不可,則尚賢以勸之,又不可,則廢不能以憚之。若是,百姓正矣。”

“憚”是“畏懼”的意思。應該首先提倡道德,並且以身作則,使人民信服;如果還不行,就要通過崇尚賢德來勸勵勉勵大眾向善;如果還是不行,就要廢黜那些違背道德的人,使他們畏懼。這樣百姓自然就會端正了。

就像首先要告訴大家孝是什麼?孝要“孝父母之身、養父母之心、養父母之志、養父母之慧”,都有哪些具體的內容,讓大家都一清二楚。陳述了、提倡了,還不可以,就要崇尚那些孝子,比如樹立道德模範、道德典型,來引導、勸勉大眾向他們學習。還不行,就要廢黜那些不能夠行道德的人,比如說那些打爹罵娘的,就要給他以刑罰的處罰。像古代,打罵父母、打罵祖父母,按刑律都是要給以嚴懲。這樣就使人畏懼了,這樣百姓自然會品行端正。

“其有邪民不從化者,然後待之以刑,則民咸知罪矣。是以威厲而不誡,刑措而不用也。”

“誡”,《增韻》解釋為:“警敕之辭曰誡。”如果這樣做了之後,還有奸邪之徒頑固不化,最後采用刑罰制裁他們,如此民眾就能明理而知恥、羞於犯罪。於是就無需言辭警誡,嚴刑峻法也可擱置不用。這是正確的做法,就是先要進行道德教育,屢教不改、個別頑固不化的人,才給以刑罰的處罰。

“今世不然,亂其教,煩其刑,使民迷惑而陷罪焉,又從而製之,故刑彌繁而盜不勝也。世俗之陵遲久矣,雖有刑法,民能勿逾呼?”

“彌”,益的意思,更加;“淩遲”,由盛轉衰的意思。當今社會卻不是這樣,教化混亂,刑法繁多,使民眾迷惑而陷入犯罪之中。如此,再加以遏制,結果刑罰越來越繁多,而盜賊卻屢除不盡。社會風氣的敗壞已經很久了,即使有嚴刑峻法的存在,百姓又怎能不違犯?

這一段的闡述非常明確,告訴人們先要教化民眾,如果民眾因為沒有倫理道德的教化做了邪曲不正的事,應該給以寬恕。但是寬恕了之後,還是要興起倫理道德的教育,只有那些個別的屢教不改的頑固分子,才給以刑罰的處罰。

歷史上,夏、商、周三代都曾經出現過天下大治的局面。特別是“成康盛世”的時候,監獄四十年沒有死刑犯,治理得非常好。但是後人沒有再按著這些治國的常禮、常法來治理國家,後代子孫也不能身體力行這些聖賢教誨,沒有按這些禮法去要求自身、治理天下,所以也導致了夏、商、周的敗亡。

治理國家,重要的是要找到社會亂象的根源。社會出現亂,一方面是無法可依,也就是法規、法制、監督機制等等不健全;另一方面,雖然法制、監督機制都健全了,但是人們明知故犯。而且後者屬於多數。

如果認為社會亂象產生的原因僅僅是因為法制監督機制的不健全,只是停留在法治層面解決問題,就會導致老子所說的“法令滋彰,盜賊多有”的現象。也就是法律的條款一天比一天的更嚴密、更具體、更細致,滲透到生活的方方面面。比如說,貪汙腐敗問題出現了,就有《反腐敗法》;環境問題出現了,就有《環境保護法》;酒後駕車的人多了,就有《酒後駕車懲罰條例》;食品安全出現問題了,就有《食品安全法》;現在有恐怖現象出現了,又有專家呼籲要設立《反恐怖法》。有一個問題就有一個法律來對治,法律是不是很繁多了?但是社會因此安定和諧了嗎?

老子就說了:“法令滋彰,盜賊多有。”原因在哪裏?就是很多人以能夠鑽法律的空子而沾沾自喜,不以為恥,反以為榮。社會亂象很多,這些亂象就像樹上的枝葉一樣特別的多。但是根源在哪裏?根源在於人心壞了,人的良心泯滅了。法制監督機制只是從人外在的行為上禁止他不去幹什麼壞事,並不能解決人的良心問題。要挽救人的良心,使人轉惡為善,只有靠倫理道德、因果的教育。

我們必須堅持依法治國與以德治國相結合的治國理念。這就是《傅子》上所說的:“明君必順善制而後致治,非善制之能獨治也;必須良佐有以行之也。”明智的君主一定是順著好的制度達到社會大治的結果,但並不是說有了好的制度,就一定能夠達到社會大治,還必須有聖賢君子、良好的輔佐人才來推行好的制度,這兩者缺一不可。既要把權力放在制度的籠子裏,也要提升人的政德修養,也就是提升人的道德水平,這是相輔相成的,缺一不可的。

今天,我們先學習到這裏,我們下一次再繼續學習,謝謝大家!

《群书治要》学习网

网址:www.qszys.com.cn 备案号:京ICP备18013041号-1

网站建设多维网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