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网站收藏 【本网站内容版权所有,欢迎下载转发,转发请注明出处。】
视频更多》

本站视频若出现卡顿现象,恭请前往第三方平台观看,给您带来不便见谅!

《群书治要•孔子家语》第1集

刘余莉 教授

  • 路线一
  • 路线二
  • 音频一
视频文字
《群书治要•孔子家语》第1集
2021-12-03

诸位同学,大家好!


今天我们继续学习《群书治要》。从今天开始,我们学习《孔子家语》。

《孔子家语》的书名,根据司马迁在《史记•孔子世家》的记载。孔子去世之后,“孔子家”成为学生们演习、讲礼、缅怀恩师的场所。后来在孔子的孙子子思的主持之下,他们共同编纂了《孔子家语》。

“语”,根据《说文解字》注释:“语,论也。”《广雅》说:“语,言也。”所以,《孔子家语》就是“孔子家”的论说集或言论集。正如孔安国在序文中所言:“既而诸弟子各自记其所问焉,与《论语》、《孝经》并时。弟子取其正实而切事者,别出为《论语》,其余则都集录之,名之曰《孔子家语》。”可见《孔子家语》也是一部记录孔子及孔门弟子思想言行的著作。

今传本《孔子家语》是由孔安国整理撰集的,后来经过王肃做注,经历了一个很长的编纂、增补的过程。在《王肃注本》问世之后,出现了很多对《孔子家语》的怀疑,乃至于认定这本书是“伪书”的观点。但是在1973年,河北定县八角廊西汉墓出土的竹简《儒家者言》,内容与今本《孔子家语》相近。1977年,在安徽阜阳双古堆西汉墓,也出土了篇题与《儒家者言》相应的简牍,内容同样与《孔子家语》有关。上海博物馆馆藏的战国楚竹书问世,这就使战国时期的《家语》呈现在世人的面前。现(残)存73行的英藏敦煌写本《孔子家语》中,它的内容也证明了今传本《家语》的真实存在,编号是S1891。这些新发现说明,今本《孔子家语》早在西汉即已有原型存在和流传,并非伪书,是孔氏家学的产物,对于学习孔子和孔门弟子的思想具有重要的价值。

在《群书治要》之中,《孔子家语》被列于经部,并且附于《论语》之后。《群书治要》中的《孔子家语》,是从王肃注的《孔子家语》中辑录了22篇,约8500字,集中阐释了孔子的治国理政思想。比如如何进行伦理道德教育,如何慎用人才,如何观人、用人,以及圣主、明君所应该具备的品德,以及治理的理想境界等等。

我们现在都在讲“中国之治”,学习《孔子家语》,对于理解“中国之治”也非常有帮助。特别是习总书记到曲阜去考察,当时拿起了两本书,一本书是《论语》的注解,另一本书就是《孔子家语》的注解。他说这两本书,他要拿回去好好读一下。其实也是向我们的党政领导干部发出一个号召,这两本书总书记都要认真读一读了,我们更需要來好好学习,来理解古圣先贤治国理政的经验。

第一篇名字叫《始诛》。这一篇主要节录的内容是孔子审判的两个案件。因为篇中有“夫子为政而始诛”,所以名为《始诛篇》。下面我们看原文。

第一段讲的是一个故事,我们一句话一句话来看。

“孔子为鲁大司寇,朝政七日而诛乱法大夫少正卯,戮之于两观之下,尸于朝三日。”

“大司寇”是古代的官名,在《周礼•秋官》中有记载,属于六卿之一,掌理刑狱,相当于我们现在的司法部长。

“少正卯”,“少正”是官名,“卯”是人名,就是他官居少正,名卯,是春秋时期鲁国大夫。

“戮”,杀的意思。

“两观”,观,阙的意思,在古代宫门外两边供瞭望的楼台,中有通道。

“朝”,旧时君王听政、办事的地方。

孔子被任命为鲁国的大司寇,上朝理政七天,就处死了扰乱礼法制度的大夫少正卯,将他在宫外的两座观台下杀掉,并且陈尸于朝三日。

看了这段话,有人会提出疑义。在历史上也有学者提出异议:孔子的学说是以仁为主,孔子的学说也被称为仁学,“仁者,爱人”,既然爱人,为什么还会杀人?

的确,孔子强调治国理政要按着天理来行事,顺应天道。而天道有一个特点,就是要“好生而勿杀”。为什么孔夫子还要杀人?不仅仅诛杀了少正卯,而且还陈尸于朝三日,以示警戒。这样做是否不够仁慈了?

事实上我们都知道,儒家也特别讲究权变,两害相权取其轻。如果不诛杀少正卯,少正卯传播的都是邪说邪见,让人迷惑,分不清孰是孰非、孰正孰邪、孰善孰恶。那么正邪、是非、美丑都混淆了,断送的是很多人的慧命。杀人的慧命比杀人的性命罪过还要重。所以孔子杀了少正卯,他救的是众人的慧命,其实也是救了少正卯。而且还使国家免于混乱,也是免得他造下更重的罪过。其实这恰恰是仁心的体现,与仁并不违背。

古人治理国家并没有放弃刑罚,也没有忽视武力。为什么要设置刑罚?

《尚书》中说:“刑期于无刑”,设置刑罚的目的是为了使人们因畏惧刑罚,而不敢去触犯刑罚,并不是以惩罚人为快事。同样也没有废弃“武”,为什么没有废弃武力?也是“止戈为武”,不废弃武力也是为了达到不使用武力的目的。所以从他的目的、态度上来说,都是出于一片仁慈之心。

设置刑罚的目的是为了杀一儆百,最后达到没有人触犯刑罚。孔子也说:“听讼,吾犹人也,必也使无讼乎。”他说:“我作为诉讼法官,审理案件也和别的法官没有什么不同,也是根据案情,实际情况公正地处理,这一点,我和其他法官是相同的。我和其他法官不同之处在何处?就是一定要使人们不起争讼。怎么样才能使人不起争讼?就是在重视刑罚的同时,要注重伦理道德的教育,防患于未然,使人从心底不愿意去作恶。”这才是孔子的学说的重点之处,强调伦理道德的教育,也就是《学记》中所说的:“建国君民,教学为先。”

子贡进曰:“夫少正卯,鲁之闻人也。今夫子为政而始诛之,或者为失之乎?”子贡是孔子的大弟子,姓端木,名赐,字子贡,卫国人,也是孔门七十二贤之一。他善于言谈,办事通达,也曾任鲁、卫两国之相。他的弟子子贡向孔子进言说:“少正卯是鲁国的名人,现在您一上任就杀了他,是否有些失当啊”?孔子曰:“天下有大恶者五。而盗窃不与焉。一曰心逆而险,二曰行僻而坚,三曰言伪而辩,四曰记丑而博,五曰顺非而泽”。

“窃”和“盗”有什么区别?《集韵》说:“盗自中出曰窃。”“窃”,内贼;“盗”,外来的盗。

“心逆而崄”,心思悖逆而险恶。

“行僻而坚”,行为邪僻而又坚持不改。

“言伪而辩”,“伪”,《说文解字》解释为“诈也”,言语伪诈而又能言善辩。

“记丑而博”,“丑”,夹注中有注解:谓非义,不符合道义的。“博”,广的意思,记述非义之事,并且十分广博。

“顺非而泽”,孔颖达疏:“顺非而泽者,谓顺从非违之事,而能光泽文饰”。顺从的是违理之事。但是他怎么样?他能够文过饰非。

这一段话就是孔子说为什么要诛杀他的原因。

孔子说,天下的大罪恶有五类,连盗窃这样的罪恶都不在其中:一是心思悖逆而且险恶狡诈;二是行为邪僻而且坚持不改;三是言语伪诈而且能言善辩;四是记述非义之事,而又不厌其多;五是顺从违理之事而又文过饰非。这五条很不好记,但是我们可以从“身、口、意”三方面来看,口就是言伪而辩,顺非而泽;身就是行僻而坚;意就是记丑而博,心逆而险。

少正卯这个人在常人看来似乎没有犯什么特别的罪,就是乱讲话、强词夺理,能够把邪的说成正的,所谓妖言惑众。这种人如果是在现代,就更没有什么问题了。为什么?我们知道现代人都讲言论自由,特别是我们盲目地向西方学习,讲言论自由是人权,没人说那是犯法,最多说他没有什么道德。但是道德对于这些人,实际上是没有约束的。但是在那个时候,孔子却把他抓起来杀了头,为什么?因为这种人讲的话,祸害程度也就是对社会危害的程度,比盗窃还更加严重。盗窃的人,最多是伤人的身命和财产,这种人伤害的是人的慧命,所以罪过更大。

从这里我们看到,泛泛地讲言论自由并不是好事。特别是现在的新媒体发达,把个人的言论都可以全部发表出去,扩大它的影响力,影响的面很大。但是我们想一想,如果这个人所讲的不是正道,是邪道,他又口才很好,能言善辩。让人听起来头头是道、井井有条,就会影响很多人,就会影响人的思想,影响人的舆论,导致舆论混乱,让人分不清是非、善恶、美丑,这就会引起社会的动荡,这个罪恶就大了。

孔子在《论语》中也说,古人有三种毛病,今人比古人差多了,连这三种毛病都比不上了,这个毛病就是更严重、更难治了。而其中有一种毛病就是:“古之狂也肆,今之狂也荡。”“狂”就是狂人,狂妄。“肆”,包咸的注解说:“极意敢言”,很放肆、很随意,敢于讲话不够谨慎。孔子说:“君子敏于事而慎于言”,告诉我们,言语乃祸福之门,讲话不可以不谨慎,很多的祸害、祸患都是因为言语不慎而导致的。轻者可以得罪人,重者会招来杀身之祸。所以说话不能够不谨慎。

“今之狂也荡”,孔安国注:“荡,无所据”, “据”,根据的意思。既不根据道德,也不根据礼法,任意妄为、无所忌惮。所以“荡”比“肆”的问题更加严重。过去讲话是放肆,但是尚且懂得道德礼法。但是现在人没有道德底线,胡言乱语,甚至胡作非为。

现在的社会为什么比古代社会要乱很多?离婚率、犯罪率,特别是青少年的犯罪率为什么这么高?其实就是一些似是而非的思想害了好几代人。这就是孟子所说的:“饱食、煖衣、逸居而无教,则近于禽兽”。比如我们现在的很多电影、电视剧,特别是西方的很多大片,如果没有一个第三者插足,没有一个婚外恋,没有一个情人小秘,再来一段床上戏,这个电影、电视剧都演不下去了。这样的电影、电视剧普遍地传播,结果是什么?结果就让一些人感觉到我这一生只有一个配偶,没有一个情人、小秘,没有一段婚外恋,好像我这一生都白来了。觉得和朋友说起来很没面子,这就叫“积非成是”。这种状况是怎么来的?就是因为这些舆论,还有文艺、文学作品所导致的。

我们说现在要复兴传统文化,怎么复兴?必须要显正破邪才可以,也就是要把正确的观念树立起来,把邪曲不正的观念让大家都明了。比如说我们的文艺、作品;我们的小说、礼乐;还有电影、电视剧、微信、微博这些内容都要健康向上。在古代,很多的妇女,她没有学过“四书五经,”但她为人知道忠孝节义。为什么?因为就是看这些戏曲、民间的文艺作品学会的,这都起到了宣扬孝悌忠信、礼义廉耻的作用,起到了“以文化人”的作用。

    我们的电影、电视、广播、新媒体都要播放健康向上的内容,能够唤起人良心的节目,不能够再宣扬杀盗淫妄。而且这些电影、电视、广播、新媒体都要秉持一个宣传的理念,那就是隐恶扬善。别人的过恶不能够大肆地去宣传、夸张,为什么?看似好像是这些人很有正义感,要维护社会公正,比如说,今天有一个贪官贪了一百万,明天有一个贪官贪了上千万,后天又贪了上亿。如果我们每一天报道的都是这些内容,我们想那一个只贪污了两万的人会怎么想?他觉得我这个是小巫见大巫,我贪污的还不够。那一个廉洁有守,一分钱都不贪不占的人会怎么想?他说,你看天下乌鸦一边黑,升官就是为了发财,我这样一分钱都不贪不占,人家都觉得我不正常,与社会格格不入,不仅没有受到鼓励,反而觉得自己和社会的主流不相容。

这样做的结果就是善没有得到褒奖,恶没有得到惩罚,没有得到鞭笞、谴责。久而久之的结果,人们对于向善好德的人就不相信了。因为我们周围所看的、所听的全都是这样负面的消息。你突然说一个人数十年廉洁有守,一分钱不贪不占,无私无求为社会大众去付出,怎么可能有人相信?从长远来看,就把我们的社会风气给带坏了,也让人们对向善好德丧失了信心。中国古人看事,是不论一时而论久远,不论一身而论天下,都是以发展的眼光来看这个问题。所以宣传报道不能够向西方学习,认为新闻怎么叫有价值?狗咬人不叫新闻,人咬狗才叫新闻。实际上,这都是个别案例,不是普遍现象。我们应该把数十年无私无求、为人民服务的廉洁官员给大家广泛地宣传报道。

在十八大之后,我们传播正能量,弘扬正能量的风气日益增强,很多最美人物都屡屡地出现。但是相比明星歌星,宣传得还远远不够。为什么这么说?比如说我们每年都评选“感动中国”的道德人物、道德模范,但是你去问问这些年轻人,今年我们评了哪些道德人物?他们有什么典范?他们叫什么名字?保证是一问三不知。你再去问一下他,什么什么传女主角是谁?她的成名作是什么?甚至她的星座是什么?他们都对答如流。这说明什么?说明我们对正面的宣传,相对于歌星、影星的宣传还是远远不够的。所以要把这些电视、网路、媒体、新媒体都要做宣传孝悌忠信、礼义廉耻的内容,这就起到了社会教育。

说起道德教育,并不是我们上了一堂课,学了传统文化、礼义廉耻;上了一堂思政课,我们是接受了道德教育。其实我们每一天所接触的内容,全都是在给我们教育,这就叫“以文化人”。我们都讲文化的本质是以文化人,文就是文字、文章、礼乐、曲调、建筑、雕塑等等,包括我们的电影、电视剧,还有我们的微博、微信,每天传播什么内容,这些都是“文”。人们接受了这些文,起到了变化气质的作用,能够转恶为善、转迷为悟、转凡成圣,这就叫“文化”。我们是让人们向着孝悌忠信、礼义廉耻的方向转,还是向着杀盗淫妄的方向变化,就看我们传播什么内容了。

我们应该以正面的报道为主,即使要报道一些反面的例子,也要把其中的因果教育凸显出来,让人们知道作恶、贪污腐败,最后还是东窗事发、锒铛入狱,让自己的父母家人跟着蒙羞,而不是为了获得收视率、新闻看点,才传播这些不好的情节,这样的思想就是现在的少正卯了。

如果一个人口才很好,传播的范围很广,说的不符合正道,这就是蛊惑人心。听他的话听得久了,往往让人生起叛逆的心,产生很多恶念,还让听的人感觉很正确,这种危害社会是潜移默化的,所以君子必诛之,因为它的危害不是一般人可比的,也不是一般人能够看得到的。

“此五者,有一于人,则不免于君子之诛,而少正卯皆兼有之。”这五种罪恶,人若犯了其中一条,都免不了受到君子的诛杀,何况少正卯具足了这五条?”

“其居处足以撮徒成党;其谈说足以饰衺荧众;其强御足以反是独立。此乃人之奸雄也,不可以不除。”“撮”,聚集的意思,聚集门徒,结成同党,结党营私;

“饰衺荧众”,“衺”通“邪”,邪恶不正的意思;“荧”,迷惑的意思。掩饰邪恶,迷惑大众。

他的住所足以集聚门徒、结党成派;他的言论足以掩饰邪恶、迷惑大众;他强悍有力,足以悖逆正道、独树邪见,这样的人是人中的奸雄,不可以不除掉。这就是故事所讲的情节。

我们现在都在讲“中国之治”,怎么样才能实现中国之治?中国古人治理国家,首先第一步必须讲求生活,首先让人不饥不寒,这就是孔老夫子说的要“富之”。富了之后,还要“教之”。教之,如果人们不知道遵从什么来教,也会出现问题。

为什么古人读书人都要学习经典?“经者常也”,它所说的是常理常法、自然天道。治国理政也好,生产生活也好,都不能够违逆常理常法。常理常法就是自然而然的规律,古人把它称为天理或者天道。这些天理、天道被圣人观察出来,记载在经典之中。当然并不是你拿出任何一本古书,就叫经典。“经”是有特指的。我们古代的文章按照“经、史、子、集”的顺序来排列。凡是列在“经”部的这些才被称为“经”。“经”也有一个发展的历史。一开始孔子教授生徒是“六经”。后来《乐经》失传,留下了“五经”。后来又发展到“七经”。唐朝“明经科”考“九经”。到宋朝,又发展到“十三经”。我们一般说的经典,不出这些“经”。这些经典所说的都是五伦、五常、四维、八德的道理,都是治国的常理、常法。

如果一个人口才很好,就像少正卯这样,是一个名人,而且是近乎所有人都恭敬的人。但是他说的是巧言。巧言的人就是心不直,花言巧语,让大众迷惑,分不清是非、善恶、美丑。最后的结果就是乱德,巧言乱德,败坏道德。我们知道“德”,古字也写作一个“直心”。“直心”是“德”,巧言就和“直心”相违背,所以叫巧言乱德。就像现在很多大学教授,他很有口才,也有很高的学历,演讲能力很强。演讲能力不强还算罢了,因为受他影响的人不多。但是他口才很好,学历又很高,又顶着大学教授的名号,演讲的口才又很好。但是怎么样,他所讲的都是有违于大道的。这就是惑乱人心。

在《群书治要·中论》中有这样一段阐述:“夫利口者,心足以见小数,言足以尽巧辞,给足以应切问,难足以断俗疑。然而好说不倦,谍谍如也。”

“利口者”就是能言善辩的人,他的心智足以看到、洞察到细小的环节;他的言辞非常巧妙,而且精于修饰;“给”:敏言、伶牙俐齿的意思,他伶牙俐齿,也足以应对急切的追问,别人一提问,他马上就能够应对;他的反驳也足以让世俗之人断定疑惑,但是他好说不倦,喜欢言谈,喋喋不休。

“夫类族辨物之士者寡,而愚暗不达之人者多,孰知其非乎?”

“类族辨物”,能够按着事物的事理来归纳,来分辨事物的人是很少的。也就是说,在世间愚暗的、容易被蒙蔽的、不通达的人是多数。谁知道他讲的是不正确的?因为他口才好,甚至还有名声,学历很高,演说起来滔滔不绝,让人一看就感觉这个人很有才华,说的很有道理,对他所说的话,也就生起了信心。但是实际上他所说的话是违背大道的,也就是不和事实相应。

“此其所以无用而不见废也,至贱而不见遗也。”这就是他之所以没有什么用处,但却不被废弃;虽然低贱但不被遗弃的原因。

“先王之法,析言破律,乱名改作,行僻而坚,言伪而辨者杀之。为其疑众惑民,而浇乱至道也。”古圣先王有一个法律:能言善辩、曲解法令的人,因为他们能够混乱礼法的名分,使它失去原意。还有行为邪僻坚持不改的人,言语伪诈而能言善辩的人,要给以处死。

这就像少正卯一样,他的口才好,好到什么程度?就连孔子的很多弟子都被他吸引而去听讲。你看看孔子的弟子,跟着孔子学圣贤之道已经很长时间了,但是怎么样?一听少正卯演讲,也被他吸引而去。这说明什么?说明能够分辨哪一个是符合道,哪一个不符合道,并不容易。跟圣人学了那么长时间了,还会被蛊惑。因为什么?他的行事是口才好,能言善辩,巧舌如簧。对于这样的人怎么办?没有办法,只能把他杀掉。因为他会使民众产生疑惑,分不清孰是孰非。但是他所讲的是不符合大道的,这就是巧言。巧言根本就是无实,无实就是不符合实际、不符合自然规律、不符合人性,也不符合大道。但是对于一般的世俗之人,他又分辨不出来。这样的人对社会的影响非常之大。只有学了圣贤之道的人,而且是熏修了很长时间的人,才有能力分辨。

有人说,在这个世界上,有两种人决定了世界的未来。也就是说他能拯救世界,也能够毁灭世界。哪两种人?一种就是国家的领导人,另一种就是媒体工作者。孔子当年就知道这种情况。他周游列国,对于那些国家的领导者,是用劝说来教化;另一方面,对少正卯这样的人,口才好、影响力大,讲的都不符合大道的人,相当于我们现在的不良媒体,就干脆斩草除根,免得坑害更多的百姓。那些播放邪知、邪见、造谣生事的网络、公共微信号都被关闭,这是什么原因?目的是为了让社会大众远离不良媒体的熏染。国家对于媒体采取正确的引导和控制,是非常必要的,否则会贻害百姓、危害社会。舍弃这些不好的媒体内容、艺术,还要取而代之伦理道德、因果的教育。这样社会风气才能够向善。

这是我们讲的这一个故事,再看下一个故事。

“孔子为鲁大司寇,有父子讼者,夫子同狴执之,三月不别。其父请止,夫子赦焉。”

“讼”,诉讼、控告;“狴 ”,本来是兽的名字,因为常把“狴”画在狱门之上,所以就用作牢狱的代称。 孔子在任鲁国大司寇的时候,有父子两个人前来打官司,孔子把他们关在同一间牢房里,过了三个月也不予审理。做父亲的请求撤诉,孔子就赦免了他们。

“季孙闻之,不悦,曰:司寇欺余,曩告余曰:‘为国家者,必先以孝’。今戮一不孝以教民孝,不亦可乎?而又赦之,何哉?’”

季孙听了这件事就很不高兴了,他说:“司寇欺骗了我,你以前告诉我说,治理国家必须把孝道放在第一位。现在杀一个不孝之子,以教导百姓尽孝,不也可以吗?可是你却把他们父子全都赦免了,这是为什么?”

孔子喟然叹曰:“呜呼!上失其道,而杀其下,非理也;不教以孝而听其狱,是杀不辜也。”

“喟”,叹息的意思,“辜”,罪的意思,“不辜”,无罪之人。

孔子深叹了一声说:“身居上位不能恪行其道,没有教化好百姓,却要滥杀他们,这是不合情理的。不教百姓孝顺父母,友爱兄弟,却用孝的标准来判案定罪,这是滥杀无辜。”

这句话非常重要。告诉我们作为领导者应该起到三个责任,那就是“作之君、作之亲、作之师”。既要率领、管理他们,还要教导、引导他们,除此之外还要像父母、亲人一样关爱他们。身居上位的人,没有教育引导百姓,没有教育他们走正道、行孝悌,百姓犯了罪,就对他们处以刑罚,甚至把他们杀掉,这是不合情理的。

我们看了这一句话会非常感慨,为什么?因为我们从小学上到了博士,你看上了多年的学,所谓的受过了多年的教育,但是没有一堂课教过我们如何孝敬父母。你看古代的人,从小孩童蒙教育《弟子规·入则孝》,告诉我们“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父母教,须敬听。父母责,须顺承。”但是我们现在没有人教“孝”了。你说现在的孩子他不孝父母,他会不认,他说我很孝父母,你怎么说我不孝父母?就像一个人,他已经被关到了派出所,人家说你这个人不孝,他说我很孝,我对我父母很好啊,你怎么知道我不孝?不知道“身有伤,贻亲忧。德有伤,贻亲羞”啊!你都已经被抓起来了、犯了案,结果还说自己很孝。再如那些贪污腐败的人,被抓起来,父母跟着蒙羞,在众人面前抬不起头,这就是大不孝啊!还说他对父母很好,你们讲孝有什么用?这就是不知道什么是真正的孝,没有人教才会出现这些问题。

过去的人,他和父母、祖父母住在一起,他从父母如何对待爷爷奶奶的身上就学到了如何尽孝,怎么样低声下气、愉色婉容,说话不敢厉声厉气。

他上学第一堂课,教他如何孝顺父母。但是我们现在的孩子,父母和祖父母没有住在一起,偶尔周日回到爷爷奶奶家,爷爷奶奶为了迎接他们的到来,很早就要出去买菜做饭。做了一顿丰盛的饭菜,他们吃完了,抹抹嘴就走了,留下了一堆杯盘狼籍,让爷爷奶奶去刷。你说从父母身上怎么看到孝顺父母?再到学校教育,都追求升学率、高分,也没有人去教《弟子规》,如何孝敬父母,没有时间。你看这个孩子,他从哪里学到孝敬父母?这就叫“人不学,不知道;人不学,不知义。”

所以说“上教之不行”,罪责也不在孩子身上。古人说教育,我们现在人没有受过教育,为什么?“教也者,长善而救其失者也;育,养子使作善也。”告诉我们做人的教育、孝道的教育,是教育的基础和核心。但是现在是有知识没有文化的人很多。什么叫有知识没有文化?我们学习传统文化也把它当成知识来学习。比如说《三字经》、《弟子规》、四书五经,我都倒背如流,但是瞧不起父母,对父母说话厉声厉气。这就是“人不学,不知道”。有知识没文化,因为对你变化气质没有起到任何的帮助。

再比如我们现在都提倡节俭,我们从小就学过“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但是我们吃饭的时候,还把白花花的米饭、馒头扔得到处都是,高校里垃圾桶堆的剩菜、剩饭满满的,这不就叫有知识没有文化吗?唐诗对你来说就是知识点,为了我能考高分。现在学习儒家的人,目的就是能够写一篇论文,能够评教授,能够评博导,但是离“我做人”毫不相关,这就是把文化变成了知识。

所以“上教之不行”,罪责不在人民百姓身上。父母没有教化孩子,罪责也不在孩子身上,教儿教女先教自己。

“三军大败,不可斩也,狱犴不治,不可刑也。何者?上教之不行,罪不在民故也。”

“犴”,释文解释:“乡亭之系曰犴,朝廷曰狱。”在乡亭设置的监狱称为“犴”,在朝廷设置的监狱称为“狱”。所以“犴”,就是指乡亭牢狱,也引申为狱讼之事。

全军大败,不可因此而责杀兵士;司法混乱,不能轻易对犯人实施刑法。为什么?因为在上位的人推行教化不利,所以罪责不在百姓。

“夫慢令谨诛,贼也;征敛无时,暴也;不戒责成,虐也。政无此三者,然后刑可即也。”

“慢令谨诛”,法令松弛而刑杀甚严。法令松弛而诛杀甚严,叫残害百姓;征收赋税没有定时,这是暴政;不教化百姓,却苛求其守礼守法,这是虐政。国家治国理政,没有了这三种弊害才可以适用刑法。这三种弊害,一个是贼,一个是暴,一个是虐。

怎么样来进行道德教育? 这也是有步骤的。

“既陈道德以先服之,而犹不可,则尚贤以劝之,又不可,则废不能以惮之。若是,百姓正矣。”

“惮”是“畏惧”的意思。应该首先提倡道德,并且以身作则,使人民信服;如果还不行,就要通过崇尚贤德来劝励勉励大众向善;如果还是不行,就要废黜那些违背道德的人,使他们畏惧,这样百姓自然就会端正了。

就像首先要告诉大家孝是什么?孝要“养父母之身、养父母之心、养父母之志、养父母之慧”,都有哪些具体的内容,让大家都一清二楚。陈述了、提倡了,还不可以,就要崇尚那些孝子,比如树立道德模范、道德典型,来引导、劝勉大众向他们学习。还不行,就要废黜那些不能够行道德的人,比如说那些打爹骂娘的,就要给他以刑罚的处罚。像古代,打骂父母、打骂祖父母,按刑律都是要给以严惩。这样就使人畏惧了,百姓自然会品行端正。

“其有邪民不从化者,然后待之以刑,则民咸知罪矣。是以威厉而不诫,刑措而不用也。”

“诫”,《增韵》解释为:“警敕之辞曰诫。”如果这样做了之后,还有奸邪之徒顽固不化,最后采用刑罚制裁他们,如此民众就能明理而知耻、羞于犯罪。于是就无需言辞警戒,严刑峻法也可搁置不用。这是正确的做法,就是先要进行道德教育,屡教不改、个别顽固不化的人,才给以刑罚的处罚。

“今世不然,乱其教,烦其刑,使民迷惑而陷罪焉,又从而制之,故刑弥繁而盗不胜也。世俗之陵迟久矣,虽有刑法,民能勿逾呼?”

“弥”,益的意思,更加;“凌迟”,由盛转衰的意思。当今社会却不是这样,教化混乱,刑法繁多,使民众迷惑而陷入犯罪之中。如此,再加以遏制,结果刑罚越来越繁多,而盗贼却屡除不尽。社会风气的败坏已经很久了,即使有严刑峻法的存在,百姓又怎能不违犯?

这一段的阐述非常明确,告诉人们先要教化民众。如果民众因为没有伦理道德的教化做了邪曲不正的事,应该给以宽恕。但是宽恕了之后,还是要兴起伦理道德的教育,只有那些个别的屡教不改的顽固分子,才给以刑罚的处罚。

历史上夏、商、周三代都曾经出现过天下大治的局面。特别是“成康盛世”的时候,监狱四十年没有死刑犯,治理得非常好。但是后人没有再按着这些治国的常礼、常法来治理国家,后代子孙也不能身体力行这些圣贤教诲,没有按这些礼法去要求自身、治理天下,所以也导致了夏、商、周的败亡。

治理国家,重要的是要找到社会乱象的根源。社会出现乱,一方面是无法可依,也就是法规、法治、监督机制等等不健全;另一方面,虽然法制、监督机制都健全了,但是人们明知故犯。而且后者属于多数。

如果认为社会乱象产生的原因仅仅是因为法律监督机制的不健全,只是停留在法治层面解决问题,就会导致老子所说的“法令滋彰,盗贼多有”的现象。也就是法律的条款一天比一天的更严密、更具体、更细致,渗透到生活的方方面面。比如说,贪污腐败问题出现了,就有《反腐败法》;环境问题出现了,就有《环境保护法》;酒后驾车的人多了,就有《酒后驾车惩罚条例》;食品安全出现问题了,就有《食品安全法》;现在有恐怖现象出现了,又有专家呼吁要设立《反恐怖法》。有一个问题就有一个法律来对治,法律是不是很繁多了?但是社会因此安定和谐了吗?

老子就说了:“法令滋彰,盗贼多有。”原因在哪里?就是很多人以能够钻法律的空子而沾沾自喜,不以为耻,反以为荣。社会乱象很多,这些乱象就像树上的枝叶一样特别的多。根源在哪里?根源在于人心坏了,人的良心泯灭了。法制监督机制只是从人外在的行为上禁止他不去干什么坏事,并不能解决人的良心问题。要挽救人的良心,使人转恶为善,只有靠伦理道德、因果的教育。

我们必须坚持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相结合的治国理念。这就是《傅子》上所说的:“明君必顺善制而后致治,非善制之能独治也;必须良佐有以行之也。”明智的君主一定是顺着好的制度达到社会大治的结果,但并不是说有了好的制度,就一定能够达到社会大治,还必须有圣贤君子、良好的辅佐人才来推行好的制度,这两者缺一不可。既要把权力放在制度的笼子里,也要提升人的政德修养,也就是提升人的道德水平,这是相辅相成的,缺一不可的。

今天,我们先学习到这里,下一次再继续学习,谢谢大家!

《群书治要》学习网

网址:www.qszys.com.cn 备案号:京ICP备18013041号-1

网站建设多维网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