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网站收藏 【本网站内容版权所有,欢迎下载转发,转发请注明出处。】
视频更多》

本站视频若出现卡顿现象,恭请前往第三方平台观看,给您带来不便见谅!

联合国(1)从《群书治要》看圣贤教育的重要性

刘余莉 教授

  • 路线一
  • 路线二
  • 音频一
视频文字
联合国(1)从《群书治要》看圣贤教育的重要性
2015-05-27

尊敬的诸位部长、诸位大使、诸位法师、诸位贵宾朋友们、女士们、先生们、大家下午好!


今天非常荣幸来到了巴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和大家一起学习《群书治要》,我们都知道今年是联合国成立七十周年,在七十年前,世界反法西斯的战争刚刚结束,经历过战争痛苦折磨的人们,想方设法地为化解冲突,促进世界的安定和平而努力,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就是在这种背景下应运而生。今天我们在这里举行多元文化多元宗教的对话,探讨如何通过教育促进和平,这正符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创立的初衷。可以说我们是以最好的方式来庆祝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成立七十周年,今天汇报的题目就是从《群书治要》看圣贤教育的重要性。我们一起学习三个问题:

第一,为什么圣贤教育为当世所急需?

第二,中华传统圣贤教育的核心是什么?也就是说与西方文化相比,中华传统文化的特色体现在哪里?

第三,如何进行圣贤教育,才能够深入人心?

首先我们看第一个问题,为什么圣贤教育为当世所急需?

在《孟子》上说了这样一句话:“饱食,暖衣,逸居而无教,则近于禽兽。”意思是说人们吃饱了饭,穿暖了衣服,过上了安逸的生活,但是如果没有伦理道德的教育,人就会堕落得离禽兽不远了。所以他说人和禽兽的区别几希,这个几希就是一点点的意思,只不过这一点点的东西人把它保留下来了,而动物却把它给丧失了。那么这一点点的东西是什么?那就是人懂得礼仪,懂得“义”,知道用礼和义,节度自己不合适的欲望和行为。我们看现在全世界出现了环境危机,出现了贪污腐败的问题,食品安全的问题,甚至还有黑帮势力,这些原因归根到底就是因为丧失了教育。当然很多人又不免提出质疑,说我们只要严格法律监督机制,这些问题就迎刃而解了,教育起不到必要的效果,但是如果我们仅仅制定了严格的法律和监督机制,却忽视了伦理道德的教育,会有三个问题是不可以解决的。

第一个问题就是难于防患于未然。在《礼记》上有这样一句话,说:“礼者,禁于将然之前;法者,禁于已然之后。”礼仪的教化,伦理道德的教育,可以防患于未然,让人们根本就不去做坏事儿,而法律的制裁,是等消极结果已经产生了,再给你事后的惩罚和补救,但是,它所产生的恶果是不可避免的了。

关于这一点,我们可以通过中医和西医的对比来说明。在《群书治要》上记载着魏文侯的一个故事:他知道,扁鹊是一个名医,有一次就把他请来了,向他请教,说我听说你有两个哥哥也是医生,你们三个兄弟之中究竟谁的医术最高明?扁鹊就说我的大哥,医术最高明,为什么?因为他在病人还很健康的时候,给他教一些养生的办法,告诉你要按着自然规律饮食起居,这个人基本上不得病,但是他的名声出不了病人所居住的家;我的二哥医术其次,他是在这个病人病了有小小的征兆的时候就给你对治,但是他的名声出不了病人所居住的这一条街;我的医术是三个兄弟中最差的,但是我的名声却传遍了整个诸侯国,为什么?因为我是等这个人已经病入膏肓了,不得不采取一些大的手段,比如说要给他做手术,钳开他的血脉,给他针灸,再吃一些有副作用的汤药,最后三下五除二把他从死亡线上给救回来了。大家一看都佩服得不得了,说扁鹊这个人可以妙手回春,起死复生,所以我的医术虽然最差,但是我的名声却传遍了整个诸侯国。

诸位朋友,我们从这里体会到了,为什么现在的西医影响超过了中医?为什么西方管理方式的影响超过了中国的管理方式吗?因为中国人讲防患于未然,让这个消极现象根本就不发生,但是一般人看得没有那么深远,误以为他没有效果。

在《尸子》上《群书治要》里面有一本书叫《尸子》,它给我们做了一个很好的比喻,假设你们家的房子着火了,有人过来把火给你扑灭了,你一定会怎么样啊?一定会对这些人感恩戴德,但是那些上了年纪的有经验的人,其实很早就提醒你,要注意把这个墙壁的缝隙补好,把这个烟囱做好,你如果听了他的劝告,终身都没有失火之患,但是你却怎么样了?你却当成了耳旁风,觉得这个人真唠叨真烦,不当一回事。同样的道理,假设一个人现在被关进了监狱,有的人能够把他从监狱里救出来,使他免于牢狱之灾,他会怎么样?他们家全家的人都会对这个人感恩戴德,问题是什么?问题是那些教导人们仁义慈悌道理的人,告诉你要有仁爱之心,君子爱财取之有道,不能够随便贪污受贿,要有仁爱心,要尊敬长者,不能够触犯法律,这些道理如果你认真地听取了,保证你一生都不会被关进监狱,一生都不会有牢狱之灾。但是我们怎么样?我们却认为浪费我们的时间,我们为什么要听这些道理?所以对这些人反而不知道感恩戴德。这个故事就告诉我们圣贤教育可以防患于未然,但是一般人看不到它的重要性,反而把他给忽视了。如果我们忽视了道德教育,只是专注于法律的健全和严酷。还会导致第二个问题,那就是“民免而无耻”。

什么意思?就是人们因为惧怕法律的严苛、法律的惩罚,不敢去做坏事儿,但是没有羞耻心。比如说我们看现在很多的西方国家出现了很多的反社会行为,比如说我在一九九九年的时候到英国去读博士,经常听他们的电视台在讨论一件事,就是如何处理越来越严重的青少年以强凌弱现象,而这些严重的现象非常地普遍,被称为大不列颠不为人知的耻辱。这些问题很严重,虽然没有触犯法律,但是已经对社会和谐造成了严重的危害,比如说青少年吸毒、酗酒、卖淫、邻里纠纷等等。这些青少年的年龄还很小,达不到法律制裁的标准,这些现象怎么处理?议会开了很多的会,但是没有好的解决办法。在《群书治要·淮南子》上说了这样一句话:法律可以把不孝敬父母的人杀掉,但是培养不出像孔子、曾子那样高尚的德行,法律能够把偷盗的人判处刑罚的处罚,但是培养不出像伯夷那样廉洁的节操。孔老夫子培养的徒弟有三千多人,每一个人在家孝敬父母,出门尊敬长辈,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是社会大众的表率,靠的是什么?靠的是道德教育。

如果我们只是重视法律的严苛,忽视了道德教育会产生的第三个问题,那就是《老子》上所说的“法令滋彰,盗贼多有”就是我们的法律条款,一天比一天地更严厉,更具体,更细致,渗透到生活中的方方面面,但是社会上违法乱纪的人却越来越多。我们看现在监狱已人满为患,政府以警察短缺为由的现象比较普遍,通过严苛的法律可以把犯罪的人关进监狱,但是问题因此就得以解决了吗?人们在监狱里互相学习,互相交流,学到的是更加狡诈的作案方式,一旦被放回到社会,仍然会危害人群。有一次我们在参加一个国际会议,有一位西方的学者还是一位女士,就站起身来用非常讽刺的口吻说:“你们中国人千万千万不要盲目向西方人学习,为什么?因为我们的西方国家并不像你们想像地那么理想,恰恰相反,还出现了你们几千年前的老子所描述的情形。”什么情形?很难得,一个西方的学者引用了老子的话“法令滋彰,盗贼多有”。在《群书治要·袁子正书》上说了这样一句话:不能制止人们作恶的心,仅仅是以刀具、刑罚制裁人外在的行为,就是你每一天在外面判处死刑,执行法律都不可能制止作奸犯科的事情发生。所有这些阐述告诉我们一个道理,什么道理?那就是“人心正则国治,人心邪则国乱”。所以诸多问题产生的根本原因,在于人心坏了,而要挽回人的良心,光靠法律监督机制是不够的,必须加强圣贤教育。

第二个问题,中华传统圣贤教育的核心是什么?和西方文化相比,中华传统文化的特色是什么?如果说西方文化的特色是“宗教文化”的话,中国传统文化的特色就是“伦理文化”,中国传统伦理教育的核心就是“五伦大道”。上午我们尊敬的上净下空老和尚也给我们提到“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在这里,我们想特别强调一下“君臣有义”因为从领导者与被领导者之间的关系,我们可以理解什么是中国式的管理?

中国式管理的精髓是什么?“君”就是领导者,“臣”就是被领导者。领导者,必须有仁爱之心,也就说做领导者的不仅仅要领导管理,还要给他当父母,像父母关爱儿女一样地去关爱他。这还不够,还要当他的老师,教导他为人处事待人接物的道理。所以一个好的领导者必须同时具备三个职能,那就是“君、亲、师”,“君仁臣忠”给我们带来的管理境界是什么?

在《史记》上记载:郑国的子产,在做郑国宰相的时候,他把法律设计得非常地严苛,只要你触犯法律就给予严惩,结果老百姓被吓得战战兢兢,没有人能够欺骗他。他达到的是“不能欺”的境界,他把这个法律监督机制设计得很严密,很合理。西门豹在治邺县的时候,做邺县的地方官,他把法律设计得很苛刻,结果老百姓“不敢欺”骗他。

但是,孔老夫子的弟子子贱在治理单父的时候,他在加强法律和监督机制的同时,特别把孔老夫子所教导的“仁爱忠恕”的理念运用到管理之中,最后达到的什么境界呢?达到的是“不忍欺”的境界。老百姓不忍心欺骗他。那么他治理单父究竟有多好呢?他的一位同学叫巫马期也很想了解一下,于是他就到单父去微服私访,就趁着夜色来到了单父,看到有一个人在月色下捕鱼,结果很奇怪的是,就是他捕上了很多鱼,但是看了一看又把这些鱼给放回到河里去了,巫马期看了觉得奇怪,就走上前去问,他说:“我看您捕鱼,为什么捕上了很多鱼又把它给放回到河里去了?”这个人是怎么回答的呢?他说:“我们的长官子贱告诉我们,不要去捕捞那些还在生长中的小鱼,而我刚才所捕上来的,恰恰是那些还在生长中的小鱼,所以我又把他们给放回到河里去。”巫马期听了之后,非常地感慨,回去向孔子禀告,说:“子贱治理单父能够达到即使没有人监管,在夜色下捕鱼,但是就像有严刑峻法就在身边一样,不知道他是如何达到这种境界的?”孔老夫子怎么说?孔老夫子说:“我曾经听子贱说过,一个人对自己身边的人和事有至诚恭敬之心,有精诚之心,这个影响自自然然地就会波及到远方,我想他是把这种管理的方法运用到治理单父之中了。”

所以你看“不敢欺,不能欺,不忍欺。”究竟哪一个层次的管理是最高层次的管理呢?当然是“不忍欺”。

但是我们的企业包括政府管理又在追求哪一个层次?诸位朋友,现在说到最高明的管理,请问最高明的管理在哪里呀?诸位朋友,如果您是做企业的企业家,在一个有两百年历史的企业,还有一个有五千年历史的企业之间,你要去选择学习,请问您会选择到哪里去学习呢?对呀,我们当然选择去向一个有五千年历史的老字号去学习。一个有两百年历史的企业,当然有它的成功之处,否则连两百年也不能维持,但是毕竟没有一个有五千年历史的企业更经得起风吹雨打,更经得起历史的考验。但是在中国经历了“五四运动”和“十年文革”之后,由于我们对传统文化的过度批判,使我们一度丧失了对传统文化的自信心,最后导致的是一个有五千年文明历史的古国,却要向一个有两百年历史的国家学管理。所以有一批企业家万里迢迢坐了飞机,来到了美国,要向通用公司学管理,通用公司的人很谦虚,他说我们这一套管理都是从日本丰田公司那里学来的,你们不如直接到日本去学,学得更加彻底,结果这群企业家又坐了飞机,从美国飞到了日本,但是他们下了飞机,来到了日本丰田公司的大门口,还没有入门的时候,就看到在门口赫然写着几个大字,他们还都认得,写的是什么呢?写的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是《论语》上孔老夫子的教诲。所以在二战之后,在日本凡是稍有成就的企业家,可以说无不是熟读《论语》。比如说被誉为日本金融的最高指导者,日本的企业之父,日本的金融之王的涩泽荣一,就是一手执《论语》,一手持算盘,开创了日本儒家式的企业经营之风,被誉为“二十一世纪管理”的稻盛和夫的管理,他在一年左右的时间就把濒临破产的日航,变成了效益最好的一个企业,在所有的航空公司中效益最好的一个企业。当中央电视台的记者去采访的时候,他怎么回答的?他说我不过是把中国传统伦理道德教育的理念运用到管理之中,这是因为我在年轻的时候读了孔子孟子这些圣贤人的著作,才成就了今天的我。所以我们从这里能看到了,在金融危机之后啊,很多的企业家都茫然了,说我们以前做企业都是像雷曼兄弟去学习的,结果现在好了,他们都破产了,请问我们应该向谁去学习?我们也看到了一些开明的企业家,比如说我们将要汇报的苏州固锝企业,还有像北京的汇通汇利企业等等,这些有远见的企业家,把他们的目光转向了具有几千年文明历史的中华文化,创下了很多中国式管理的最佳案例,当这些案例普遍地出现在大江南北的时候,才让我们重拾了对传统文化的信心。这就是告诉我们,中国式的管理就是领导者仁慈,而被领导者竭尽全力地完成自己的工作,对领导者忠心。所以这个忠在古代解释为“尽己之谓”,竭尽全力地把领导者交给自己的工作做好,这就是尽到了忠心。

在东南亚金融危机的时候,像西方也有很多企业,资金周转不灵了,这个时候拿不出工资支付给员工,结果很多的员工在这个时候就纷纷地跳槽,甚至去上街示威游行。为什么?因为你不给我工资,侵犯了我的人权,他们都纷纷地去示威游行。诸位朋友,我们知道韩国的员工是怎么做的吗?韩国的员工不仅没有去罢工、示威游行,反而把他们平时的积蓄,平时的存款全都拿了出来,交到了老板的手上,他们说:“老板,这几十年来,我们之所以有一个稳定的收入,养家糊口,都是得益于您对我们的关爱,现在企业遇到了瓶颈,遇到了困难,我们愿意和您同舟共济,共度难关,这些钱请您先拿去用,等企业经营状况好转之后再说。”

诸位朋友,我们看到了,中华文化影响不仅仅是中国,也影响到了周边的国家,包括日本、韩国、越南等等。所以,从这里我们更加地生起了对中国文化的信心。我们从这里也提出了一个问题,那就是中国在历史上为什么没有提出过人权的观念?是中国人落后吗?和西方人相比,不够先进吗?当您真正深入了解传统文化之后,你明白了“君仁臣忠”的道理之后,你就明白了,中国在历史上之所以没有提出人权的观念,是因为它没有必要,因为他有更好的观念,已经把人权问题解决得非常好了。比如说我们现在有很多的企业,把传统文化引入到企业管理之中,那么到年底的时候,这个企业员工也出现不满了,但是他的不满和一般的企业是不一样的,他不满在什么地方?我给大家说一个北京企业的实际故事:

有一位管理人员拿到了年终奖,他就去找他们的总经理,他说:“老板啊,今年你给我的年终奖是不是太多了?大大地超乎了我的想像,我能不能把更多的钱用于企业的扩大再生产,用于弘扬传统文化呢?”这是我们学习了传统文化之后,企业的员工出现的实际案例,在这样的企业之中,老板不仅仅关心到员工的经济收入,而且关心到他家庭的幸福,夫妻和睦相处,儿女的教育,关心到他的方方面面。员工对老板感恩戴德都来不及,还需要拿着人权去和老板讨价还价吗?所以在中国历史上没有提出很多的观念,并不是中国人落后,而是因为他有更高明的理念,把这些问题已经解决得很好了。比如说中国人为什么没有提出环境保护的观念?因为中国自古以来都有天人合一的理念,从来认为人是自然界的一分子,人和自然是一种伙伴的关系,没有资格去征服、改造、破坏自然环境,所以在历史上环境保护问题从来没有成其过问题。再比如中国人为什么没有提出过心理健康的问题?很多人说你看西方人有心理医生,有问题还可以去找心理咨询,中国人就没有提出这一套,但是诸位朋友,我们打开中国的任何一本经典,它的核心内容都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而修身的前提是什么?就是“格物、致知、诚意、正心。”经过了这四个步骤之后才谈得上修身,所以每一部经典都是在调理你的心理健康。诸位朋友不妨试一下,当你有烦恼的时候。你打开一本《格言联璧》,打开一本《格言别录》《增广贤文》《了凡四训》等等,只要耐心看上几页,我相信你的问题就迎刃而解了,所以中国人没有提出心理咨询,是因为没有那么多的心理问题,没有必要有心理医生。

第三个问题,我们讲一讲如何进行圣贤教育才能深入人心,也就是中国古人在圣贤教育方面,积累了哪些的经验?第一个经验就是高度重视道德教育,并且将道德教育视为一个由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宗教教育所构成的完整体系。早在《礼记·学记》上就说:“建国君民,教学为先”。建立一个国家,建立一个企业,领导一个国家的百姓,领导一个企业的员工,什么是最重要的?伦理道德的教育,做人的教育是最重要的,因为教育的目的很明确,就是使人的善良不断地增长,而使人的过失得以挽救,所以做人的教育——道德教育是教育的基础和核心。我们由此就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现代的教育出现了什么问题?现在的教育出现了一个最大的问题,就是它重视的是知识和技能的传授,忽视了伦理道德的教育。比如说,在我们中国有一个名牌大学,一个特别著名的院校,招了一个省的状元,这个省状元连续三年全都是他们省的状元。那很多人就奇怪了,说既然都是省状元了,为什么还需要考三次?因为在中国,只要你考了省状元,政府都给你奖励,第一年考上了省状元呀,就给了他十万块钱的奖金,结果他拿了这个奖金,觉得这个钱很好赚,怎么样?他拿了钱之后啊,就故意退学,第二年又接着高考。结果怎么样?他又考了一个高考状元,又拿了十万块钱的奖金,第二年又接着退学,第三年再高考,结果又考了一个高考状元,又赚了十万块钱的奖金。你看看一次高考赚了三十万块钱,聪明不聪明?确实是很聪明,而且从此以后,他就为自己找到了一个好的职业,什么职业?就是每到高考之前,他就被各个学校请去讲如何成为高考状元。诸位朋友,中国人讲“仁、义、礼、智、信”,这个“信”就是诚信,是做人的底线,最起码的道德要求,但是他对自己这种不诚信的行为没有感觉到不好意思,而同学之间也没有对他有指责和批评,甚至还很羡慕。

有人能把人才分成了四个等级:有才有德是正品,一个人又有德行,又有才能,这是我们社会所急需的,被称为是正品最好的;有德无才是次品,这个人有德行,但是才能不足,我们培养培养他还可以用,不会对我们的国家造成很大的危害,虽然不如正品的那样好,但是是次品,还勉强可用;有才无德是毒品,这个人很有才能、很聪明、很有技能,但是没有德行,这个对我们的国家和社会会造成严重的危害;最后无才无德是废品,又没有德行,又没有才能,当然这样的人比较少。

诸位朋友,我们现在的学校教育,把培养什么样的人当成了人才呢?因为忽视了做人的教育,专注于知识和技能的培训,我们把培养“毒品”,作为人才了。经常有网站被黑客给破坏了,经常有一些高科技的犯罪发生了,校园枪击案也出现了,这些问题都是缺乏“伦理道德教育”所导致的。中国古人对于道德教育的重视是从家庭开始的,家庭教育是道德教育的开始。早在几千年前,周文王的母亲太任在怀孕的时候,她就非常地重视胎教,她不好看的景色不去看,淫词歌舞不去观听,口里讲的话很温柔,连傲慢的言语都没有,更何况粗鲁骂人的话呢?正因为周文王的母亲是一位圣人,所以她教出的孩子,文王也才是一位圣人。

孩子出生了,眼睛一睁开还不会说话,不意味着他没有在学习。他父母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就像这个摄像机一样,深深地印在孩子的脑海里,成为他以后为人处事、待人接物的原则。但是现在我们很多人都不明白这一点了,很多的母亲一边抱着孩子喂奶,就一边在生气、说谎、骂人,结果这些都被孩子给看到了,他也学会了生气、说谎和骂人。家庭教育始从胎教贯穿了一个人一生的过程,到终的时候是慎终追远,谨慎地办理丧事,追奠亡故的先人,这个民风自然淳厚。所以中国人还有祭祀祖先的传统,家家户户都有祠堂,祠堂里供奉的是祖先的牌位,每到春秋祭祀的时候,把全家族的人召集在祠堂之中,干什么?宣讲祖先的德行,说你们家哪朝哪代,有哪一位有德行的人,他对国家有什么贡献,他有什么德行,我们需要学习和效仿,你作为他的后代子孙,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要小心谨慎,不要给祖先抹黑。祠堂是教孝的,我们想一想,一个人连祖先都能够念念不忘,对于眼前的父母哪有不照顾的道理?他不可能一边去祭祀祖先,一边还打爹骂娘,这个于情于理都是不合适的。学校教育是道德教育的延续,而学校教育的首要内容就是教导孩子如何孝顺父母。

正如上午我们尊敬的老教授给我们指出的,中国的文字也是一个教育的符号,比如说我们看这个“孝”,上面是一个“老”,下面是一个“子”,告诉我们上一代和下一代是一体的,不是两个。现在人说父母和儿女之间有代沟,回顾中国的历史,几千年从来没有出现过代沟这个词,为什么?因为有孝的教育,当儿女和父母之间有代沟的时候,一定是做儿女的没有尽心尽力地和父母去沟通,那么上一代还有上一代,下一代还有下一代,这上一代和下一代自始至终都是一体的,过去无始,未来无终。这个“孝”字推广开来,就是佛教所讲的“竖穷三际,横遍十方”,这就是我们的佛性、我们的法性,就是我们所说的无量光、无量寿。用道教的话来讲,就是“天地与我同根,万物与我一体”。不仅我和其他的人是一体的,我和自然界和万物都是一体的密不可分的关系,正是这样一种“一体”的宇宙观,让我们和人相处的时候没有对立,所以孟子说“尧舜之道,孝悌而已矣”。

我们都知道舜被列为二十四孝之首,为什么他被列为二十四孝之首?因为舜的后母,还有他的父亲,还有一个弟弟,三番五次地要置他于死地,但是舜不仅没有怀恨在心,想着去报复他们,反而总是反省自己做儿女的没有尽到孝道,不能够让父母欢心,虽然得到了天子之位,还经常到原野上去哭泣,最后他的德行感化了他的后母,感化了天下的百姓。舜被列为二十四孝之首,告诉我们什么?告诉我们一个仁者的心中没有和任何人起对立,这就是中国人所说的“仁者无敌”。什么叫“仁者无敌”?很多人把这句话给误会了,说那个仁者打遍天下无敌手,错了!仁者在内心的深处不和任何一个人起对立,这是中华文化的精神,所以才能够化敌为友。靠什么去化?靠的是仁慈真诚的心感化,所以中国人在历史上能够做到协和万邦。譬如说在唐朝的时候,唐太宗李世民用《群书治要》治理国家,结果万国来朝,中国被誉为华夏之族、礼仪之邦。它当时的状况好到什么程度呢?外国的使者要和太宗皇帝对上话,必须要经过七重翻译,要经过七个人翻译之后,才能够和太宗皇帝对上话。我们就知道,那个国家那是纷纷地要来学习,特别仰慕中国的文化。所以中国的皇帝被称为“天可汗”,就是天底下公认的领导者,这个公认的领导者并不是中国凭着自己武力的强大,四处充当国际警察,干涉别国内政,而是自己把自己的国家治理好,人与人之间相处,礼义廉耻、文质彬彬,最后怎么样呢?感召了邻国还有外邦的人来学习,推崇他为天底下公认的领导者。中国人不讲“霸天下”,而是讲“王天下”,就是称王天下,这个“王”就是自己做好一个榜样,让大家来学习来效仿。我们中国文化之所以能够对世界和平做出真实的贡献,就是因为它有这种“孝”的文化,有这种仁者无敌的观念,中国古人核心的价值观就是“孝悌”,把对父母的“孝”,对兄弟的“友悌”之心向上提升,就变成了互愛,也就是《论语》上所说的“四海之内皆兄弟也”。互爱之心再向上提升就是互助,那就是《孟子》上所说的:“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大家都知道在汶川地震中,中国政府和人民的迅速反应引起了世界的瞩目。在海地地震之中,到达海地救援的是离他非常远的中国的救援队,什么原因?就是因为中国人有这种仁爱互助的心。而这种互爱互助的心再向上提升,就是大同世界。这个大同世界,就是我们现在习主席所宣扬的“中国梦”。中国的强大不仅不给世界带来威胁,而且带来了更加的安定、和谐和幸福。这个就是我们习主席在去年的三月二十七日,曾经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的演讲中所提到的:“只要世界人民在心灵中坚定了和平理念,扬起了和平风帆,就能形成防止和反对战争的强大力量。”而我们在中国文化中找到了这种和平的理念,我们也相信了,正如像英国著名的历史学家汤恩比先生所说的:能够解决二十一世纪社会问题的,只有中国的传统文化。

汤恩比先生是英国的著名历史学家,专门研究了各个国家的文明发展史,最后从文化学的角度提出了这样的论断,我们相信不是偶然。社会教育是道德教育的扩展,社会教育就是指诗词、歌舞、戏剧、小说等等,这些社会教育都秉持了孔老夫子的一个重要理念,那就是“思无邪”,不要给人们带来邪曲不正的行为和思想。在古人看来,诗词歌舞、戏剧小说、文学作品、文艺表演,都应该起到教化人心的作用。孔老夫子还没有到一个地方,没有问这个地方的正事办得如何,他首先听一听他们流行什么音乐,结果他就明白了这个地方的社会风气如何。从这里我们也引出了这样一个问题,我们到底应该流行怎样的音乐?在《群书治要·史记》上说:“古圣先王制礼作乐,并不是要满足人们耳目口腹的欲望,而是教导人们养成正确的好恶之心,返回到做人的正路上来。”而在《群书治要》的另一本书《吕氏春秋》上,对乱世音乐的特点做出了这样的描述,他说:“乱世的音乐,如果我们演奏木质革质的乐器,它发出的声音就像打雷,演奏石质铜制的乐器的声音就像霹雳,演奏丝竹歌舞音乐,它的声音就像大嚷大叫,用这样的声音来惊骇人的心气,摇动人的耳目,动荡人的性情是可以办到的,以此作为音乐来演奏,绝对不可能给人带来快乐。这个音乐越是奢侈,人民越是抑郁,国家越是混乱,而君主的地位越是卑微,这也就失去了音乐本来的目的了。”从这里告诉我们,很多的音乐对于我们的性情培养并不是非常有益的,在后天我们的水结晶实验之中的水结晶,给我们以更加鲜明的方式表明了这一点,到时候大家一看就一目了然了。

中国古人的文化被称为“礼乐文化”,通过礼乐,通过礼规范人外在的行为,通过音乐调伏一个人内心的性情,这样一配合就成为文质彬彬的君子。宗教教育被称为道德教育的完满,这个宗教教育,比如说基督教、天主教、伊斯兰教等等,他们要到中国来传教的时候,中国的皇帝把他们的经典打开一看,里边核心的内容都是仁慈博爱,这是中国的皇帝看了很欢喜,欢迎来传教,为什么?因为中国文化非常地有包容性,他的一个最大的特点就是“和而不同”,什么叫“和而不同”?这个“和”我们可以看这个音乐,它有不同的音符,这种不同的音符配合在一起,才演奏出一个美妙的乐章,如果只有一个音符,这个就叫“同”。再比如我们一个大花园,有五颜六色的花共同配合,让我们感觉五彩缤纷,美不胜收,但是如果只有一种鲜花一个颜色,这个就叫“同”,而中国文化强调什么?强调“和而不同”。无论是基督教、天主教、伊斯兰教、印度教、道教、佛教,虽然看起来是不同的宗教,但是他们的核心思想都是引导人们向善,都是宣扬仁慈博爱、诚实守信,所以中国皇帝欢迎他们来传教。正是这四种不同的教育共同配合,才把人教好了,社会安定和谐了。

第二个经验,就是强调了道德教育的先后次序,并且通过各种制度建设,保证推行道德教育。道德教育是有规律的,也是有先后次序的。道德教育从哪里做起?中国人讲“百善孝为先”,因为一个人,人生在世对我们恩德最大的无过于父母的养育之恩,如果一个人连父母这么大的养育之恩都不能记在心上,想着去报答的话,请问还有谁的恩德值得我们念念不忘想着去报答呢?所以一个人不孝敬父母,这一生有一个重要的处事原则没有树立,那就是恩义、情义、道义的处事原则,这种原则没有树立,他不会什么原则都没有,取而代之的就是一种“以利害、功利为取舍”的处事方式。这件事对我有利有好处,我就会全力以赴,当这件事由利变成害的时候,对不起,我就做出忘恩负义的事情来。所以《孝经》上说一个人不爱他的父母亲去爱别的人,是和“礼”相背离的,一个人不尊敬他的父母亲去尊敬别的人,这也是和“德行”相背离的。在《孔子家语》上记载着鲁国的国君向孔老夫子来请教,他说:“我听说向东扩展房屋是一件不吉祥的事,这件事到底可信还是不可信?”孔老夫子怎么回答的?孔老夫子说:“我听说天下有五种不吉祥的事,但是向东扩展房屋并不包括在其中。哪五种不吉祥的事呢?损人利己,对自身招致不详,这是第一种不吉祥的事;把老年人放置在一边,不去照顾,不去赡养,所有的关爱都放在了孩子的身上,这个给家庭招致了不吉祥;把孩子培养成小公主、小皇帝不能够家风、家业、家道代代相传,把圣贤的人放置不用,任用的都是不贤德的人,这是一个国家的不吉祥;上了年纪的人,有经验的人不愿意去教导了,因为年轻人没有谦虚好学的心了,这是社会风气的不吉祥;圣贤人都隐居起来,而愚钝的人、没有智慧的人、自私自利的人都把持了领导的位置,这是天下的不吉祥。”孔老夫子最后强调说:“我听说天下有这五种不吉祥的事,但是向东扩展房屋并不包括在其中。”

诸位朋友,有很多人都知道中国人讲风水,大家听过“风水”这一个词吧,也就是我们的自然环境,我们所居住的地方和我们人的运气是有关系的,古人把它称为“风水”。而真正的风水在哪里?孔老夫子告诉我们“福田靠心耕”,真正的风水在我们的自己内心。所以古人讲“一切福田不离方寸”,这个“方寸”就是指我们的心。又说“福人居福地,福地福人居”什么意思?一个有福的人,他自自然然地居住在风水好的地方,而这个风水好的地方,一定是被那些有德行的人所居住。即使你选择了一个很好风水的地方,但是自己没有德行,结果过了一段时间,这个好的风水也会被这个恶人所破坏了,而即使这个地方风水开始不怎么样,但是有一个心地非常善良的人,很有德行的人去居住了一段时间,这个风水就变好了,所以真正的风水在自己的内心。

在《易经》上说“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这才是恒常不变的道理,很多人说现在官场腐败,你看中国人腐败这么厉害,都是因为传统的官本位的文化所导致的,实际上我们对传统的官本位文化,并没有深刻的理解,中国古人对于官,对于领导者特别地尊重,为什么尊重?因为他有一个选官的前提,这个前提,就是《傅子》上所说的:爵位就是领导者的位置,没有德行的人就不授予给他,俸禄用我们现在话说就是工资奖金,你没有对国家建功立业,就不给予,中国古人尊重一个领导者,尊重的是他的德行,因为他知道他的位置越高,就意味着他的德行越高,正是因为有这样的选官的前提,所以中国古人特别尊敬领导者。从这里我们看到中国古人对于道德教育的重视,并不是一句空话,而是通过各种制度来加以保证的。比如说从汉代开始,中国就实行了“举孝廉”的人才选拔机制,就是把这个地方具有孝廉品质的孩子选拔出来,来作为官吏的候补,由国家培养。因为一个孩子“孝”就会对国家“忠”,廉洁就没有贪心,这是选官的两个重要的标准。为了避免地方官把自己的亲朋好友推荐出来,谁送钱给他多他就推荐谁,还有一个制度加以保证,那就是“进贤受上赏,蔽贤蒙显戮”。也就是这个地方官为国家推荐的人才建功立业,他确实对国家很有贡献、德才兼备,这个推荐的人受到国家最高的赏赐,而一旦你手下有人才,但是你嫉贤妒能把它给埋没了,蒙蔽了,一旦被发现,这个地方官受到国家最高的惩罚。所以你看这些制度一实行,就把德才兼备的人选拔到领导的位置上,这个德才兼备的人选拔到领导的位置上,社会风气就自然纯善。

最后一点就是中国文化和西方文化一个最大的差别,它培养的是每一个人“行有不得,反求诸己”的意识。为什么中国人遇到事情不去责怪别人,而是反省自己呢?因为各自责,天清地宁;各相责,翻地覆。”遇到问题大家相互指责、相互抱怨、相互挑剔,这个时候就天翻地覆,情况越演越恶化;遇到问题大家都反省自己,这件事我错在哪里,我应该尽到什么责任,结果大事化小,小事化了,天清地宁。所以中国古人从小教导孩子“行有不得,反求诸己。”假设我们每一个人都按着这个原则来要求自己,而不是指责对方,相信世界和平就不再遥遥无期。

现在在座的各位都是为了推动世界和平而来,来到了这个会场,我们也不妨反省一下自己,我们是不是真正地做到了尊敬的上净下空老和尚所提出来的,他说:“在我的一生中,没有我恨的人,没有我不能原谅的人,没有我不爱的人。”因为和平要从我们自己的内心做起,如果我们的内心还对别人有对立有冲突,那我们怎么样去做推动世界和平的事业?所以“行有不得,反求诸己”。也希望我们在座的各位从今天开始,也像我们尊敬的上净下空老和尚那样,能够做到“一生之中没有我恨的人,没有我不能原谅的人,没有我不爱的人。”

最后,恭祝大家身体健康!福慧增长!祝愿天下人民幸福!国泰民安!天下太平!谢谢大家! 

《群书治要》学习网

网址:www.qszys.com.cn 备案号:京ICP备18013041号-1

网站建设多维网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