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網站收藏 【本網站內容版權所有,歡迎下載轉發,轉發請注明出處】
文章
習近平用典微視頻第一季-第5集
2018-04-17央視網


習近平用典第一季5

德莫高於愛民,行莫賤于害民。

習近平總書記曾多次在講話中引用晏子的理念。“德莫高於愛民,行莫賤于害民”。所要強調的就是,領導幹部要把握幹群關係的根本所在。“主僕關係不容顛倒”,領導幹部要腳踏實地第做人民的公僕,為人民服務。

釋義:

春秋時期,齊國有一位出名的政治家晏子,他經常勸告君主要勤政愛民,選賢任能,虛心納諫。於是後人就將他說的這些話集納成書,命名為《晏子春秋》。一天,叔向請教晏子:“什麼樣的品德才是高尚的?什麼樣的行為才是寬厚的?”晏子回答說:“沒有比愛護百姓更高尚的品德。沒有比讓百姓快樂更寬厚的行為。”叔向又問:“什麼樣的品德是低劣的?什麼樣的行為是卑賤的?”晏子說:“沒有比苛待百姓更低劣的品德,沒有比禍害百姓更卑賤的行為”。晏子和叔向的這段對話,被記錄在《晏子春秋·內篇·問下》中。後人講這段對話最核心的內容總結為:德莫高於愛民,行莫賤于害民。

解讀:

一個人要有道德,一個官員要有官德。對於官員來說,道德最高標準就是愛人民,為人民服務。這自古以來就是一種備受推崇的為官風範。俗話說:“當官不為民做主,不如回家賣紅薯”。如果表面上說是做人民公僕,內心卻想做人民的老爺。把“魚水關係”變成了“油水關係”,讓和諧的幹群關係變成對立,引發衝突,就真是“行莫賤于害民”了。當領導幹部自覺遠離團團夥夥的小圈子,融入人民群眾這個大朋友圈時,他時時刻刻琢磨的便不再是自身的升遷得失,而是人民群眾的切身利益。真正把智慧奉獻給人民,力量植根於人民,情感融匯於人民

 


《群書治要》學習網

網址:www.qszys.cn 備案號:京ICP備16022554号-1

網站建設:多維網訊 聯系電話:010-626707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