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网站收藏 【本网站内容版权所有,欢迎下载转发,转发请注明出处。】
视频更多》

本站视频若出现卡顿现象,恭请前往第三方平台观看,给您带来不便见谅!

《中国式现代化的文化底蕴》第一集

刘余莉 教授

  • 路线一
  • 路线二
  • 音频一
视频文字
《中国式现代化的文化底蕴》第一集
2023-08-10

【解说】

中国共产党人一直致力于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不断回答中国之问、世界之问、人民之问、时代之问,形成与时俱进的理论成果,走出具有中国特色的发展道路。

【同期声】

“庶之”、“富之”、“教之”是社会治理和谐的三部曲。而这对应着中国式现代化的三大特征,那就是人口规模巨大,共同富裕、还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

【解说】

“治国之道,富民为始。”回望党的百年奋斗历程,我们党积极汲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之精华,坚持把共同富裕作为重要目标和实践要求。

【同期声】

治国理政也是要按照“天道”来损其当损者,而补及当补者。否则,贫富差距过大,很多社会问题也就产生了。

【解说】

本期节目,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教授刘余莉做客《海口大讲堂》,精彩讲述“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特别节目之《中国式现代化的文化底蕴》第一集,敬请收看!

 刘余莉教授讲课:

观众朋友们,大家好:

欢迎收看本期的《海口大讲堂》节目。今天很高兴和大家一起学习《中国式现代化的文化底蕴》。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提出:“从现在起,中国共产党的中心任务就是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既有各国现代化的共同特征,更有基于自己国情的中国特色。”而中国特色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特点就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国的国情之一就是中国是一个有五千多年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国家,所以在二十大报告中,对中国式现代化的特征也进行了概括。这五个特征都可以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找到它的思想渊源。从中可见,中国式现代化具有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

首先我们看第一点,中国式现代化是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

《论语》中记载,孔老夫子到卫国去考察,他的弟子冉有给他驾车子,孔老夫子就说,这个地方人口已经很稠密了,他的弟子冉有说,人口已经很稠密了,还应该干什么呢?孔老夫子回答了两个字:“富之。”那就是使人们富裕起来,冉有又问,说:已经使人们富裕了,还应该干什么呢?孔老夫子又回答了两个字:“教之。”也就是说,“庶之”、“富之”、“教之”是社会治理和谐的三部曲。而这对应着中国式现代化的三大特征。那就是人口规模巨大、共同富裕、还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

首先我们看人口规模巨大。我们知道欧盟的面积是 430万平方公里,它有4.47亿的人口;美国是937.3万平方公里,但是它的人口只有3.3亿;而中国是96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却要养活14亿多的人口。现在世界所有发达国家的人口总和也不超过10亿。那么在中国,14亿多人口整体迈进现代化,它的艰巨性和复杂性是前所未有的。这使我们的现代化也面临着一些挑战,这是一方面;但是我们也要辩证地看待人口规模巨大的问题,能够实现人口规模巨大也是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一些特点分不开的。中国人讲“天道好生而恶杀”,天道自然的规律都是希望万物能够生生不息,自然地生长而厌恶杀戮。所以《易经》上也说:生生之为易。老子也说:天之道,利而不害。那么圣人效法天道来治国理政。也是圣人之道,为而不争。天的这个道理,就是利益万物,从来不给万物带来伤害,圣人治国理政,效法天道,也是有所作为,但是不和任何人有竞争的关系。那么按照“天道”治国呢,中国历史上实现的是“德政”这种政治,以德治国,以仁政为特点。

那么在这种思想的指导下,中国人强调慎战不战,而这种思想,就保证了中国能够有大规模的人口。那么在《大学》上呢,也告诉我们,做事的正确态度、正确的秩序、正确的次序,那就是“有德此有人,有人此有土,有土此有财,有财此有用。”如果领导者是个有德行的人,他感召的人才,也是和他一样的有德之人,志同道合。那么这些有德行的、有才能的人汇聚在一起,把自己的能力发挥出来,自然就会创造财富。这个财富创造了,要用在哪里就很关键了。有了钱就骄奢淫逸,过上了铺张浪费的生活,那么这种方式呢,显然是不值得我们效法的。中国古人告诉我们,有了钱之后,应该把财用在使人的“德日进,过日少”上,也就是使我们的德行不断地增进,而使我们的过失不断地减少。这样的财富用出去才能够实现可持续发展。

那么实现这样的德政有什么好处呢?在《史记·五帝本纪》中记载,舜王所居住的地方,一年之后,这个地方就聚成了小村落,因为它实行仁政,它有德行,感德人民纷纷地归附于他,所以人口越聚越多;两年的时候就成了小城镇;三年的时候就成了都市。当然,古代的都市人口也没有像我们现在的这么庞大。但是这个故事说明什么呢?说明一个君主、一个领导者有德行就会感召人民自然地归附于他,这是实现人口规模的一个基本条件。所以,我们要辩证地看待人口规模巨大这个问题,它既使我们的中国式现代化面临了一些挑战,同时,我们要充分利用人口规模巨大的优势,把人口大国变成人口强国、人才强国。这也是我们要进一步努力的方向。

【解说】

“收百世之阙文,采千载之遗韵。”刘余莉教授认为,学史可以看成败、鉴得失、知兴替。百余年来,中国的马克思主义者着眼于解决中国实际问题,坚持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马克思主义提供东方注脚,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提供了丰富的人文精神、道德价值、历史智慧养料。刘教授告诉我们,中国式现代化道路蕴藏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厚重底蕴。中国是一个人口规模巨大的国家,要想14亿多人口整体迈进现代化,绝不是一件易事,需要借助中国智慧。《易经》中“天之道,利而不害”这句话便给出了答案:遵循“天道”。那么如何遵循天道?刘教授认为就是“德政”。也就是说,一位有德行的领导者通过仁政自然会感召越来越多有德行、有才能的人。我们党坚持人民至上就是德政,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就是德政,让所有人都有机会参与现代化建设,凭贡献分享发展成果,促进各民族在中华民族大家庭中团结在一起,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凝聚起强大的合力就是德政。

 刘余莉教授讲课:

第二,中国式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

追求富裕,这个是中国传统圣贤人不否认的,比如说孔老夫子也说,“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谁不喜欢富贵的地位呢?但是他说,“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如果我运用不道义的方式追求富贵,那我宁愿不处于富贵的地位。孟子也继承了孔子的思想,他说,现在我们所规定的田产制度,让人上不足以侍奉父母,下不足以供养妻子儿女,年头好的时候,终日奔波辛苦,年头不好的时候就免不了饿死,冻死。在这种情况下,人们死里逃生都来不及,谁还有功夫给你讲道德、明礼义呢?所以,孔子、孟子都认为,一定的物质条件、经济发展水平是讲道德、明礼义的前提。

习总书记充分发扬了这一思想,他说,从根本上说,没有扎扎实实的发展成果,没有人民生活不断改善,空谈理想信念,空谈党的领导,空谈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空谈思想道德建设,最终意识形态工作也难以取得好的成效。那么首先,我们要明确,追求富贵是自然的人之常情。但是这个富裕,应该是共同富裕。实现共同富裕是顺应天道治国理政的结果。像老子在《道德经》中就说,“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天道自然的规律就是减损有余的而补偿不足的。那么人治国理政也是要按照天道来损其当损者,而补及当补者。否则,贫富差距过大,很多社会问题也就产生了。在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中也提出,我国实行的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什么时候都不能忘了“社会主义”这个定语,仍然要坚持发挥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发挥党和政府的积极作用。为什么不能忘了“社会主义”这个定语呢?

在资本主义的市场经济下,我们知道资本都是逐利的,哪里有利,这个资本就会趋向哪里、投向哪里。我们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要发挥党和政府的积极作用。那么这个积极作用就体现在政府的职责和作用,主要是保持宏观经济稳定加强和优化公共服务,保障公平竞争,加强市场监管,维护市场秩序,推动可持续发展,促进共同富裕,弥补市场失灵。

第二点,实现共同富裕必须反对奢靡之风。在《群书治要·管子》中讲到,“凡治国之道,必先富民。民富则易治也,民贫则难治。”所以管子也认为,要治国必须首先使人民富裕起来,如果人民贫穷,吃不饱、穿不暖,那么就很难治理好了。那么怎么样才能够使人民富裕呢?在《群书治要·晏子》中提出“节欲则民富”,特别是上层领导者能够节制自己的欲望,不过分骄奢淫逸,这样才能够使民众富裕。

在《群书治要·汉书》中记载,古代的人有这样一句话,一个农夫不耕作,那就有可能因此有人受到饥饿,一个织女不织布,那就有人因此受到寒冷。“生之有时,而用之无度,则物力必屈。”就是万物的生长,都是有时节因缘的,春生夏长秋收冬藏,它有一个生长的过程。但是人们用起来万物却没有节制,挥霍无度。那么这就使人不断膨胀的欲望和地球的有限资源、有限承载力之间,构成了一对矛盾,而这一对矛盾,随着人不断膨胀的欲望而越来越大,就没有办法弥补了。所以“古之治天下,至纤至悉也,故其蓄积足恃。”

古代的圣王治理天下,考虑得非常周密,所以他有足够的粮食储备、物资储备来应对突发事件,这都体现了古人居安思危,未雨绸缪的思想。在汉代的时候,汉文帝的时候,贾谊就向汉文帝上书,就写了这样一段话,“今背本而趋末,食者甚众,是天下之大残也;淫侈之俗,日日以长,是天下之大贼也。”就是当时的时候,大家都背离了农业这个本业,趋向商业这个末业,不劳而食的人越来越多,这是对天下造成极大残害的问题,骄奢淫逸的风气日日滋长,这也是对天下造成很严重伤害的问题。

总之,古人认为,农民付出得多,但是收入很少,工商业的付出少,收入却很丰厚,这就导致了贫富差距的加大,贫穷的人看到富裕的人过着骄奢淫逸的生活,他也会心生向往,那他就可能做出一些偷盗的、抢劫的行为,他就会做奸邪之事。富裕的人,因为这个钱太多,就会做纵欲放荡之事,这样,作奸犯科的事情也会越来越多;一但人们养成奢侈放纵、浪费的习惯,国家的资源也就会越来越枯竭,如果国家再不重视农业的话,耕田的人越来越少,人们的衣食都不能够得到保证,那么遇到灾荒的时候,国家也就没有办法接济百姓,也应对不了突发事件。所以国家要进行宏观调控,以减少贫富差距。同时还要提倡,在位者、领导者要反对奢靡之风。

 【解说】

回望党的百年奋斗历程,我们党一直把共同富裕作为重要目标和实践要求。自古以来,共同富裕也是中国人民的追求和理想。刘余莉教授告诉我们,中国古代儒家经典《礼记·礼运》中就提出“大道之行”“天下为公”的大同社会理想;《诗经·大雅·民劳》中提出了“民亦劳止,汔可小康”的小康社会理念;儒家代表人物孔子也道出了“不患寡而患不均”的至理名言。那么,要想实现共同富裕,我们要如何做呢?刘余莉教授认为,一方面要学习《道德经》中的智慧——“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充分发挥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发挥党和政府的宏观调控作用,缩小贫富差距。另一方面要汲取《群书治要·晏子》中的营养——“节欲则民富”。如果在位者、领导者反对奢靡之风,提倡节制过分的欲望、弘扬社会正风正气,那么上行下效,民众也会节俭成风,如此才能逐步实现共同富裕,创造出共建共享共富的生动局面。

 【结束语】

所以在《群书治要·政要论》中就提出,“修身治国也,要莫大于节欲。传曰:‘欲不可纵。’”这就是说,修身也好,治理一个国家也好,最关键的没有比节制自己的欲望更重要的了,《礼记》中说,欲望不可以过分地放纵。“历观有家有国,其得之也,莫不阶于俭约;其失之也,莫不由于奢侈。俭者节欲,奢者放情。放情者危,节欲者安。”就是我们考察历史呢,发现有家族、有国家之所以能够兴盛,没有不是因为俭朴节约所导致的,而失去这个国家,失去家族、家族衰落,没有不是由于奢侈放纵所导致的。节俭的人节制自己的欲望,奢侈的人放纵自己的情欲,节制自己欲望的人就能够安稳,放纵自己情欲的人就会危险。这个就是古人提倡要节欲,然后才能够使贫富差距减少。好,今天的节目到这里就结束了,感谢大家的收看,我们下期再见!


下集精彩预告:

【解说】

回顾历史,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有崇俭戒奢的美德。善于从历史中总结经验教训的中国人对奢靡之害有着刻骨铭心的认识。对个人而言,奢靡生活可能导致败德丧身的个人悲剧;对家族而言,穷奢极侈也可能导致“富不过三代”的家族悲剧;对国家而言,奢靡之风更有可能导致粮食不足、物资缺乏、社会风气败坏甚至亡国灭族的危害。因此戒奢崇俭,需要上行下效,从家长做起,从领导者做起,从“匹夫”做起。这个“匹夫”,就是包括你我在内的国家中的每一个人!

【同期声】

奢靡之风实质是剥削阶级思想和腐朽生活方式的反映,根源是思想堕落,物欲膨胀。那么这个就是“国奢,则示之以俭。”因为奢靡之风非常地严重,所以就提倡节俭,反对“四风”。

【解说】

《管子·牧民》中有言:“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中华文明历来重视人的精神生活,既追求丰衣足食,又追求人格尊严,讲究仁义礼智信,期盼社会风气和顺,憧憬物质生活充实、道德境界高尚、社会公平正义的大同世界。

【同期声】

中国古人特别强调,在经济发展、温饱问题解决之后,要重视伦理道德的教育,使人要有人的样子。

《群书治要》学习网

网址:www.qszys.com.cn 备案号:京ICP备18013041号-1

网站建设多维网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