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網站收藏 【本網站內容版權所有,歡迎下載轉發,轉發請注明出處】
視頻更多》

本站视频若出现卡顿现象,恭请前往第三方平台观看,给您带来不便见谅!

《群書治要•周書》下集

劉余莉 教授

  • 路線壹
  • 路線二
  • 音頻壹
視頻文字
《群書治要•周書》下集
2020-07-11

諸位同學,大家好!


我們今天繼續學習《群書治要•周書》,請看《芮良夫解》。這一篇主要節錄的是芮良夫勸告周厲王,作為天子,應施行德政,傾聽民眾的呼聲,不能用諂媚巴結的執政之臣,造成百姓對他的仇恨。天子與群臣都應該“靜思以明德、備乃禍難”。就是恭敬反思,以彰明德行,防備禍患和災難的到來,不能等到災禍發生才後悔莫及。

我們看經文:“厲王失道。芮伯陳誥做《芮良夫解》。芮伯若曰:予小臣良夫稽首謹告:天子惟民父母。致厥道,無遠不服;無道,左右臣妾乃違。民歸於德,德則民戴。否德民讎。茲允效於前,斯不遠。商紂弗改夏桀之虐。肆我有周有家。”我們先看到這裏。

“厲王失道,芮伯陳誥做《芮良夫解》”,“芮”是古國名,古代一個諸侯國的名字,是周文王時候建立的,也是姬姓,在現在陝西省大荔縣。“伯”在《禮記•王制》中說,“王者之制爵祿,公、侯、伯、子、男,凡五等。”也就是說古代爵祿制度是公、侯、伯、子、男,一共有五等。這個“伯”是五等爵位的第三等。“誥”,尚書有六種文體,就是典、謨、訓、誥、誓、命,也稱為六體。“誥”是六體之一,就是以言辭相誡約也,也是勸勉告誡的意思。周厲王喪失治國之道,芮伯上書勸誡作《芮良夫解》。關於厲王失道這一段,在《史記》中也有記載,說周厲王登位,貪圖財利,親近榮夷公,這時有一位忠臣就是芮良夫,勸諫他說:“王室大概要衰微了。榮夷公喜歡獨佔利益,卻不知道會因此造成嚴重的社會問題。財利是天地之間萬物所依賴生存的資源。要有獨佔的現象,造成資源分配不均,害處可就大了。天地萬物都需要用到這些財利,怎麼可以獨佔呢?專有、獨佔財利所惹怒的人一定會很多。他這樣做卻不知道有大的禍患,還用這種方法來教唆君王,君王的統治怎麼能夠持久?”

芮良夫的勸諫可以說是非常誠懇,也非常直接,甚至是不惜冒著生命危險來勸諫,這也是古代忠臣一貫的做法。因為如果看著君王做錯事而不去勸告,就等於陷他於不義,看著他滅亡,也不聞不問,無動於衷。

“芮伯若曰:予小臣良夫稽首謹告:天子惟民父母,致厥道,無遠不服;無道,左右臣妾乃違。”“致”就是推及的意思,這個“致”和“至”在古代是相通的,就是“盡”的意思,就是盡力推行這個“道”,把這個“道”推行到極致。“道”這裏邊解釋為德政。“違”就是背叛的意思。芮伯這樣說:“我小臣良夫,叩首謹告:天子是萬民的父母,能夠極力推行德政,再遠的地方也沒有不歸服的;不推行德政,身邊的近臣妻妾都會背叛他。”這其實就是《孟子》所說的“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多助之至,天下順之;寡助之至,親戚叛之。”

所以中國古人治國特別強調“道”這個字。這個“道”用現代話來解釋,就是恒常不變的規律。所以古人又說“天道”。突出強調天道自然而然的,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的特徵。天道有什麼特點?在古人那裏有很多的論述。比如說“天道無親,唯德是輔。”“天”不是有意的親近某一個人,它只是輔助那些有德行的人;“天道無親,常與善人。”天道也不是特意關照某一個人,它常常是幫助善良的人。又說“天道福善禍淫”,《尚書》說天道自然的規律就是給善良的人帶來福分,而給過分的人招致災禍,所以“作善降之百祥,作不善降之百殃”,這些都是天道的表現。

這個“善”,什麼樣的行為才能稱得上是善?很多人說我是個善人。但是實際上所作所為和“善”是恰恰相反的。所以這個善也是有一定的標準的。比如說“天道虧盈而益謙”。像《尚書》中說:“惟德動天,無遠弗屆。滿招損,謙受益,時乃天道。”謙虛的人給自己帶來利益,驕滿的人給自己招來損失,這是觀察“天道虧盈而益謙”的道理得出的結論。又說“天有好生之德”,天道都是好生而惡殺,喜歡成就人,而不喜歡破壞人。就像聖人是“利而不害,為而不爭”。聖人所作所為都是利益別人,不是會損害別人,他有所作為,但是不和任何人有競爭的念頭。正是因為天道有好生而惡殺的特點,所以古人特別重視推行仁政,實行“德主刑輔”的治國方略。還有“天道損有餘而補不足”,人順應天道,就應該提倡節儉,反對奢靡之風。所謂“成由勤儉破由奢”,這也是“天道損有餘而補不足”的一種反應。

人一生的福分是有限的、是一定的。如果用得過分奢靡,過分浪費,很快就把自己的福分給用完了。你看古代的皇帝確實福分很厚,但是因為過於奢侈,結果平均壽命只有四十多歲。那我們再看凡是長壽之人,有一個共同點就是非常節儉。雖然生活富裕了,物質條件好了,但是也不願意浪費,不肯浪費。我們如果明白這個道理,對於反對奢靡之風就有非常大的幫助。像我們現在國家提出了《八項規定》。對於領導幹部反對奢靡之風起到了很好的警戒作用,但是對於企業家依然是奢侈放縱。如果他們學了傳統文化,明白了“天道損有餘而補不足”的規律,就會自然而然地、自願走上節儉之路。

還有“天無私覆、地無私載、日月無私照”。天地都是平等地愛護一切眾生,無有遺漏。這個平等並不是給的相同叫平等。比如說大樹和小草,它給大樹的滋潤就多一些,給小草的滋潤就少一些,這就是根據它們的特點給予不同的關愛,所以平等不是給的都一樣叫平等,那反而是不平等。因為它需要的多,你給它的少;另一個需要的少,你卻給它的多,這反而造成了不平等。中國人講的平等就是各得其所,得他所應該得的。

中國古人都是按照天道的規律來治國。比如說宋仁宗,他就是一位仁德的皇帝,厲行節儉,在位期間雖然社會經濟繁榮,百姓生活很富足,但是仍然不改節儉之風。有一次他對自己的一位近臣說:“昨天晚上我睡不著覺,突然感到饑腸轆轆,非常想吃燒羊肉。”他的近臣就說了:“吃燒羊肉豈是難事?皇帝您既然想吃,為什麼不傳旨要一個燒羊肉呢?”宋仁宗怎麼回答的?宋仁宗卻說:“我怕我一旦去傳旨索要燒羊肉,恐怕從此以後就會成為慣例,即使不是每天都有燒羊肉吃,也會時常都有燒羊肉吃。這個先例一開,就不知道有多少羊會被宰殺,我怎麼能夠不忍受這一晚上的饑餓,而去開啟日後無窮無盡的殺戮?”

宋仁宗的節儉不止於此,他平時在私下休閒的時候,常常是穿的洗了又洗的衣服。他的帷帳和被子也都沒有華麗的裝飾,都是用特別普通的布料製成的。他之所以能夠仁愛百姓,甚至仁愛動物,就是因為他知曉天道好生而惡殺的道理,又知道“天無私覆、地無私載”這個道理,所以平等地關愛萬物。他能夠節儉也是符合“天道損有餘而補不足”的規律。

觀察歷史興衰存亡的規律,就如荀子所說的“順天者昌,逆天者亡。”所以是否按照天道自然的規律來治國理政,就顯得至關重要,這也是為什麼我們必須學習《群書治要》的原因。目的就是認識“道”、掌握“道”、踐行“道”,以此來避免災禍,趨吉避凶。

古人之所以看一個人的所作所為就能推斷出他未來的前程。就是因為看他的行為是否走在“道”上,是否符合“道”而行事。所以荀子說:“道者,古今之正權也,離道而內自擇,則不知禍福之所托。”

下面一句,“民歸於德,德則民戴;否德民讎。茲允效於前,斯不遠。商紂弗改夏桀之虐,肆我有周有家。”“否德”:“否”通“鄙”,鄙陋之德。“讎”,和“仇”是相通的,就是仇怨、仇恨的意思。“允”是信的意思,就是確實。“肆”就是遂,因此的意思。

“百姓總是歸附於有德之人,有德則百姓擁戴,無德則百姓仇恨,這確實在前代已有所效驗,距今並不遠,商紂王不改夏桀王的殘虐,因此我們周王室才能擁有天下。”這就是列舉夏桀行惡而夏朝滅亡,商紂也是不改夏桀的惡行,結果也因為這個滅亡了。

就像夏桀王,整天荒淫無度、喝酒作樂、不務朝政。他的臣子關龍逄(也有叫關龍逢)來覲見,站在他的身邊不走。結果夏桀王很生氣,把關龍逄關了起來,很快就把他處死了。因為他所任用的全是奸佞之臣,而不任用這種犯顏直諫的臣子,結果夏朝很快就滅亡了。

商紂王也是如此,在《史記》中記載,商紂王整天喝酒享樂,沉迷於靡靡之音,喜歡和女子飲酒取樂。他的手下也有一些忠臣,所任用的人才也並不少。比如說他任用的“三公”是鄂侯、九侯、和西伯昌(也就是後來的周文王)。九侯有一個女兒長得很美麗,九侯把她進獻給商紂王。但是九侯的女兒不喜歡過度淫欲,結果商紂王很生氣,就把她殺死了。不僅如此,把九侯也殺死了,並且做成了肉醬。

鄂侯看到了,覺得太過分,就去勸諫商紂王,用非常嚴厲的話語指正他。商紂王很生氣,把鄂侯也殺死了,還把他做成了肉幹。西伯昌,也就是後來的周文王,聽到了這件事兒,不免暗暗嘆氣。結果紂王知道了,就把他關到了羑里。後來西伯昌的幾個臣子為紂王進獻了一些美女、寶馬、金銀珠寶,才把西伯昌救了出來。

紂王的身邊還有三個賢臣,那就是微子、比幹和箕子。微子是三番五次地進諫紂王,結果紂王聽不進去,於是微子就逃走了。比幹犯言直諫,商紂王很生氣,他說:“我聽說聖人的心有三竅,我要看一看比幹的心是不是和凡人的不一樣?”於是他殺了比幹,而且剖視其心。箕子看到紂王這樣荒淫無道,非常害怕,知道自己去進諫也不會有效果,於是裝瘋賣傻,淪為奴隸。但是商紂王還是不放過他,把他關了起來,結果沒有人再敢去進諫,所以商朝也很快滅亡了。後來周武王弔民伐罪,商紂王穿著珠寶、玉石裝飾的衣服,投入火中,自殺身亡。這些經驗教訓都不遠,所以芮伯就是用這些歷史的案例來勸諫。

“嗚呼!惟爾天子,嗣文武之業。惟爾執政小子同先王之臣,昏行內顧,道王不若。專利作威,佐亂進禍,民將弗龕。治亂信於其行,惟王曁爾執政小子攸聞。古人求多聞以鑒戒,弗聞是惟弗知。爾聞爾知,弗改厥度,亦惟艱哉。夫後除民害,不惟民害,害民乃非後,惟其讎。民至億兆,後一而已,寡弗敵眾,後其殆哉!”

這裏邊有一些詞,如果明白它的意思,就比較容易理解了。我們一句一句地來看。“嗚呼!惟爾天子,嗣文武之業。惟爾執政小子同先王之臣,昏行內顧,道王不若。專利作威,佐亂進禍,民將弗龕。”“嗣”就是繼承、積蓄的意思。“同先王之臣”,“同”是指地位與先王之臣相同。“昏行內顧”,“昏”就是昏暗的意思,指教導君王不順道而行。“內”,王念蓀認為“內”當做“罔”,就是無的意思。“道”通引導的“導”。“若”,有順的意思。“龕”通“不堪”的“堪”,忍受的意思。

這句話的意思是說,“您是天子,繼承了文王和武王創立的基業。而那些執政臣子(雖然)地位等同於先王的大臣,卻德行昏暗,不顧(先王基業的興衰),引導大王不順應德政、獨佔利益、濫用威權、助長動亂、加重禍害,百姓將不能忍受。”

芮良夫接著說,您是天子,繼承了文王和武王創立的基業。作為天子應該怎麼做呢?《史書》中記載,芮良夫勸諫時說:“作為君王,應該獎勵生產、開發地利,公平地分配給上上下下的人,使天地自然、人和萬事萬物都各得其分。即使如此,還要每天警惕,怕招來怨恨。現在君王卻要獨佔財利,這怎麼能夠行得通呢?普通人獨佔財利,還被稱為“強盜”。君王如果幹這樣的事情,歸附君王的人就少了。榮夷公若被重用,周朝必定會衰敗。”

可惜的是,周厲王並沒有聽從勸諫,還是任用榮夷公為卿士,讓他主管國事。結果他專謀私利,濫用威權,助長了動亂,加重了禍患。一個人獨佔財利,一個最重要的原因就是貪欲過重。古人告訴我們“欲不可縱”。因為欲望一旦引發出來。“欲”是深淵是沒有止境的,而且是越放縱越滿足不了,最後自己就成為欲望的奴隸,所以古人都提倡要“節欲”。

在《群書治要·新語》中有這樣一段論述:“夫懷璧玉,要環佩,服名寶,藏珍怪,玉鬥酌酒,金罍刻鏤,所以誇小人之目者也。”懷裏揣著璧玉;腰間系著環佩;穿戴名貴的衣服,上面還有珠寶地裝飾;收藏珍奇怪異的物品;用玉鬥斟酒,在金杯上刻鏤花紋,這些都是可以在小人面前誇耀的東西。“高臺百仞,金城文畫,所以疲百姓之力者也。”修築百丈的高臺,在堅固的城牆上繪畫,這些都是導致老百姓筋疲力盡的因素。

故“聖人卑宮室而高道德,惡衣服而勤仁義。不損其行以好其容,不虧其德以飾其身”。所以聖人住著低矮的宮室卻高揚道德;穿著極差的衣服卻勤行仁義。他們不因為裝扮容貌而損傷操行;不因為裝飾外表而虧缺品德。“國不興不事之功,家不藏不用之器,所以稀力役而省貢獻也。”國家不興辦無益的功業;家中也不收藏不實用的器物,籍此減少民眾的勞役,節省他們的賦稅。

如果君主不喜歡璧玉珠璣,那麼玩好之類的東西就會被百姓所拋棄;君主不收藏雕琢刻畫,那麼淫巧之類的物品也會被民眾棄絕。放棄農業、蠶桑等重要事務,上山下海、採集珠璣、捕獵禽獸,消耗民眾的勞力,浪費國家的資財,只是為了滿足耳目一時的愉悅,滿足驕奢淫逸的欲望,這難道不是荒謬透頂了嗎?古人所說的荒謬透頂的事,現在很多人還樂此不疲,還以此為榮。所以人不學不知道,人不學不知義。

“治亂信於其行,惟王曁爾執政小子攸聞。古人求多聞以鑒戒,弗聞是惟弗知。爾聞爾知,弗改厥度,亦惟艱哉。”“鑒戒”就是引為教訓,使人警惕的意思。

“國家的治亂取決於治理者的行為,這是大王您和您的執政臣子所聽過的。”也就是說,推行善政,天下就會安治;推行暴政,天下就會動亂,這是人們都聽說過的。古人治理國家總是力求多聽,因為兼聽則明,以作為借鑒和警示。不聽,就有不知道的。所以古人因為擔心沒有聽到,而有不知道的事兒。“而您已經聽到,也知道了,卻不改正自己的做法,要想守住先王的基業也是很艱難的。”知道了卻不改正,就讓人不知如何是好,所以說難。

周厲王施行暴虐的統治,驕奢淫逸,國都的民眾都開始紛紛議論他的過失。這時候召公(也就是召穆公)又來勸諫他說:“民眾都忍受不了君王的政令了。”結果厲王很惱怒,於是就找了一個衛國的巫師,派他去監視那些指責自己的人。只要這個巫師來報告有誰誹謗自己,就立刻把他殺掉。於是議論朝政的人越來越少了,諸侯也不來朝見了。

厲王更加嚴厲,國都的民眾都沒有人敢講話了。在路上相遇的時候,也只能是互相遞一個眼色示意一下。這下周厲王高興了。他得意地對召公說:“你看,寡人能夠消除非議了,民眾都不敢亂講話了。”

召公說了一段話,這段話也成了一個歷史的名言。他說“是障之也。防民之口,甚於防水。水壅而潰,傷人必多,民亦如之。是故為水者,決之使導;為民者,宣之使言。”他說:“您這不過是塞住民口罷了。堵住人民的嘴巴比堵住河流的後果還要嚴重。河水堵塞蓄積,一旦決口,受到傷害的人一定很多。堵住民眾的口也是如此。所以善於治水的人要疏通河道,使水流通暢。治理民眾的人要讓民眾發洩,讓他們講話。”民眾有嘴巴,正像大地有山河一樣自然而然。人類的財富用度都是從這裏產出。又好像大地有高低幹濕等各種類型的土地,人類的衣食也都是從這裏產出。放手讓民眾講話,政事的好壞得失都可以從這裏反映出來。民眾想在心裏,說在嘴上,成熟的意見便可予以推行。若是堵住他們的嘴巴,不讓他們發表意見,那麼支持君王的能有幾個人呢?

可以說,善於治民的人,一定要想方設法地讓民眾的心聲得以上達。還要想方設法地設置好的制度措施,使他們的心聲能夠充分表達。所以這裏講,“古人求多聞以鑒戒,弗聞是惟弗知。”你聽不到,你也就不知道自己有什麼過失。在《左傳·襄公三十一年》記載著一個子產不毀鄉校的故事。這個鄉校,就是古代鄉間的公共場所。既是學校又是鄉人聚會議事的地方。鄭國人都到鄉校休閒聚會,並且經常議論執政者施政措施的好壞。鄭國大夫然明對子產說:“把鄉校毀了怎麼樣?”子產怎麼說呢?子產說:“為什麼要毀掉?人們早晚幹完活回來到這裏聚一下,議論一下施政措施的好壞。他們喜歡的,我們就推行。他們討厭的,我們就改正,這是我們的老師。我聽說過盡力做好事,以減少怨恨。沒有聽說過依權仗勢來防止怨恨的。很快制止這些議論不是很容易的嗎?那樣做就像堵塞河流一樣。河水大決口造成的損害,傷害的人一定會很多,我是挽救不了的。不如開個小口導流。我們聽取這些議論,把它當做治病的良藥。”

所以,開明的領導者都是想方設法地瞭解百姓的心聲。讓百姓把他們的建議傳達出來,而不是一味地把他們的嘴巴堵住,不讓他們說話發表建議。中國人講“民本”,民本思想的一個重要體現,就是注重讓民眾反映心聲,汲取民眾的建議。在《群書治要》中記載,歷史上很多開明的領導者設計了很多制度,目的就是使民眾能夠直接批評時政的得失,而且要選拔任用那些敢於犯顏直諫的臣子,聽取他們對自己的批評和建議。

人要想改過,必須首先知道自己的過失。所以有一句話說:“能夠認識到自己的過失是開悟,把自己的過失改正過來,這就叫修行。”修行其實沒有什麼神秘的。就是修正自己的行為,把自己不正當的言語、行為、念頭都改正過來。

《漢書》中記載:“古者聖王之制,史在前書過失,工誦箴諫……,庶人謗於道,商旅議於市,然後君得聞其過失也。聞其過失而改之,見義而從之,所以永有天下也。”你看這個古代聖王的制度,有史官在面前記載君主的過失,像《漢書·藝文志》中就記載:“左史記言,右史記事。”左右史官負責把君主的言論還有行為都一一記載下來。特別要注意記載君主所犯的過失。其實這就是相當於一種獨特的監督機制。讓君主的一言一行、一舉一動都要小心謹慎。

“工誦箴諫”,樂工要讀誦規勸的諫言,使聽者提起正念和警覺。平民百姓在道路上可以批評時政的得失。做生意的人在市場上也可以議論朝政。要讓民眾有合適的渠道充分表達自己的意願,使民情上達。從民眾表達的意願之中,為政者才能夠看到施政的得失。國君也才能夠聽到他自己的過失。聽到過失之後,重要的是能夠改過。見到正義的、符合道義的,就聽從,順著去做,才能夠永久的擁有天下。所以這裏說“聞其過失而改之,見義而從之,所以永有天下也。”在《管子》中記載,齊桓公有一次向管仲請教,他說:“我想擁有天下而不失去天下,得到權利而不喪失權利,怎麼樣才能做到這一點呢?”管仲怎麼回答的呢?管仲說:“你要認真地考察百姓所厭惡的,從而引以為戒。”“黃帝立明臺之議……,堯有衢室之問……,舜有告善之旌,……,禹立諫鼓於朝,……,湯有總街之庭。”黃帝的時候,他設立明臺,讓群臣在這裏議論國事;堯設立衢室,為的是讓下情上達,主動去問百姓有什麼意見;舜在朝門外設立了進諫的旌旗;禹在朝門外設立了進諫的鼓;湯王設立了一個能夠使街頭巷尾的議論、意見都能匯總的庭堂。這些制度是幹什麼的呢?“以觀民誹也”,就是用來聽百姓的批評建議的。“此古聖帝明王,所以有而勿失,得而勿忘者也。”這就是古代英明的聖王之所以能夠擁有天下而不喪失天下,得到權利而不喪失權利的原因。在這裏,管子就勸諫齊桓公要效法古聖先賢,主動聽取民眾的批評建議,這樣才能夠清楚自己的得失,不會失去天下。對於高高在上的君王而言,知道自己的過失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兒。因為手握權力,自然有很多人為了爭寵,爭權奪利,紛紛來諂媚巴結。很多人也是有求於你,所以每天都聽到阿諛奉承的話,讚歎肯定的話。而人聽這些話聽得太多的時候,就會洋洋得意,自以為聖明。再有人來指出他的不足和過失的時候,就很難接受了。聖明的君主要明白這一點,不僅要讓百姓說話,表達他們的意願,而且還要主動地去求取諫言,瞭解民情,通過這些方式充分認識到自己施政的得失。這樣才能夠使下情上達,上面的決策才能夠體現民心,得到人民的擁護。“夫後除民害,不惟民害。害民乃非後,惟其讎。民至億兆,後一而已,寡弗敵眾,後其殆哉。”這個“後”是君主的意思,在《尚書》中,講到“後”的時候,也是指君主、君王。

“民害”就是人民的禍害。誰是人民的禍害呢?就是“專利之臣”。那些獨佔利益的臣子是人民的禍害。“億兆”這個是人民的數目,萬萬為億,萬億為兆,這個就是言人數眾多。君王除去“專利之臣”,就是為民除害,就不是人民的禍害。如果繼續害民,就不再是民眾的君王,而是民眾的仇敵。百姓人數多達億兆,而君王卻只有一個,寡不敵眾,君王非常危險。這是說君王和百姓之間缺少恩義,共相怨恨,那麼人少的一方就危險了。所以中國古人,特別強調以民為本。像《尚書》中就提出“民惟邦本,本固邦寧。”人民才是國家的根本,這個根本牢固了,國家才會安寧。

那麼什麼叫“民本”呢?整個的社會結構,就像一個金字塔,人民百姓處在最基礎、最根本的位置上。越向上,官位是越來越高,但是人民是基礎、是根本。所以強調以民為本是一點兒都沒有錯的。《孟子》中還有一句話“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民為貴”,雖然人民處於最基礎的地位,但是人民是根本。根本不牢,地動山搖,所以應該把人民看得最貴重。“社稷次之”,這個“社”就是土地神。這個“稷”就是指穀神。古代要祭祀穀神和地神,所以經常用社稷來代表國家。“君為輕”,強調君主是最輕的。君主高高在上,只要下面的基礎牢固,就可以穩坐江山。這些都是古代貴民思想的代表。在賈誼所寫的政論書《賈子》中也說:“於政也,民無不為本也。國以為本,君以為本,吏以為本。”對於辦理政事而言,人民是一切政事的根本。國家以人民為根本,君主以人民為根本,官吏也是以人民為根本。既然人民是根本,那麼應該怎樣對待人民呢?在《管子》中指出:“人主能安其民,則民事其主,如事其父母。”如果人主、君主能夠讓人生活安定,過上安居樂業的生活,那麼人民事奉他們的君主就如同侍奉自己的父母一樣。“故主有憂則憂之,有難則死之。”如果君主有了憂困,人民就會為他感覺到憂傷。國君有了困難、有了危難,人民願意為他拼命效力。

反之,“主視民如土,則民不為用,主有憂則不憂,有難則不死。”如果人君把人民視為泥土、草芥一樣的低賤、不值錢,甚至可以隨意地踐踏、欺淩,人民反過來就不會被君主所使用。君主有什麼憂困的,人民也不為他憂困,不會為他分憂,更不會為他感到擔心;國君有難,人民也不會為他去赴湯蹈火。

故曰:“莫樂之,則莫哀之;莫生之,則莫死之。”如果國君不能夠使人民安居樂業,人民也不會為國君感到悲哀。國君有了困難的時候,人民也不會為國君分憂。如果國君不能使人民安居樂業,人民也不會拼命地為國君效力。這說明要想治理好一個國家,深得老百姓的擁護,君主必須能夠“安其民”,就是讓人民過上安定的生活,做到“愛民如子,視民如傷”,把人民和自己視為是一體的。如果國君能夠把人民視為與自己是一體的。那么國君自己有了困難、有了問題,人民怎麼會不為國君去效力、不為國君去分憂呢?

齊桓公在位的時候,有一天管仲和隰朋來求見。他們站了一會,就看到兩只鴻雁從天邊飛過。齊桓公很感慨地說:“你看那只鴻鵠,時而南飛,時而北飛,不管四方有多遠,他想飛到哪就能飛到哪。現在有仲父來輔佐我,就像鴻鵠有了羽翼,就像渡大河有了舟楫。仲父不教導寡人一句話,給我一句適時的教誨嗎?”管仲回答說:“我想君王您一定是想稱霸天下,幹一番大的事業?既然如此,就應該從根本做起。”桓公就問了:“何為根本?”管仲說:“齊國百姓,公之本也。”“齊國的老百姓就是您的根本”。這些賢德之人之所以能夠把國家治理好,就是因為掌握了治國的規律,認識到治國的根本,所以能夠視民如傷,愛民如子,戰戰兢兢,小心謹慎。

《孔子家語》中有一句話,唐太宗也經常引以為鑒,就是“夫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所以載舟,亦所以覆舟”。唐太宗不僅經常學習這樣的教誨,並且身體力行,還經常用這樣的話來教導太子。在《貞觀政要》中記載,唐太宗說:“我聽說古人自古以來就重視胎教,我卻沒有時間顧及這些,但是我總是不失時機地教導太子。自從他被立為太子之後,我總是在生活中給予他適時地引導。”

比如當太子去乘船的時候,唐太宗就問:“你懂得船的道理嗎?太子就搖了搖頭,說:“不知道。”太宗說:“君主好比是船,人民就像水。水可以承載船,也可以把船顛覆。你以後要當皇帝了,對於這個道理不能夠不小心警戒。”

從這裏我們看到,中國古人之所以沒有提出人權的觀念,是因為古人有這樣的“以民為本”的思想。領導者、統治者都能夠做到愛民如子,視民如傷。從政治上利民,從經濟上富民,從文化上教民,起到了“君、親、師”的作用。

既領導、管理人民,又像父母關愛兒女一樣去關愛人民,除此之外還身體力行,教導百姓做人、做事的正確原理、原則。在這種情況下,老百姓對君主、對領導者感恩戴德都來不及,還需要拿著人權去和君主討價還價嗎?

凡是有必要提出人權概念的地方,一個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因為老百姓的權利被踐踏,沒有得到良好的保護,所以才有必要提出人權的概念。而且人權的概念之所以會被提出,就是因為把君民之間的關係看成是一種對立的關係,而不是一體的關係,所以才會提出人權來保護自己。而中國古代的這種民本思想,是建立在君民一體的關係之上的,所以領導者、統治者發自內心地去關愛百姓,傾聽百姓的呼聲,切實解決他們的困難,想方設法地解決民眾的疾苦。而且最重要的,“建國君民,教學為先”,還要教化百姓,當然這個教,不是說教,而是自己首先身體力行,為百姓做出良好的示範,讓百姓效法學習,這樣老百姓才會受教,而心服口服。

很多人都誤解儒家文化是愚昧統治階級的精神鴉片,實際上是沒有深入經典所導致的。比如說《四書》中的《大學》就講“自天子以至於庶人,壹是皆以修身為本”。首先講到誰要修身呢?就是天子要修身。在《孝經》中講孝道的時候,首先講的是天子、諸侯的孝道,後面才是卿大夫、士人及庶人,就是一般百姓的孝道,所以領導者、統治者首先需要修身。我們翻開四書五經,其中很少的內容是對老百姓的道德要求,基本上都是對為政者、領導者、統治者的要求,告訴他們怎麼樣做才能是一個合格的、有威信的領導者;怎麼樣做才能夠把國家治理好。教育者和領導者先受教育,這才是符合教育的規律,沒有把道德教育變成說教,所以儒家文化不是愚昧老百姓的精神鴉片。愚昧老百姓怎麼能愚昧兩千多年?誰是那麼好愚弄的?我們現代人都是以現代的眼光,以現代人的觀點去解讀古人的意思,把古人的思想都給批判錯了,而且現代人是貢高我慢、自以為是,瞧不起古人,認為古人都不如自己,實際上是妄自尊大,不知道古人智慧是很高很高的。這是不讀聖賢書,不肯虛心向古人學習所導致的。

中國在歷史上沒有提出人權的概念,不是因為不夠進步,而是因為實在沒有必要,沒有必要提出人權的概念。因為老百姓都安居樂業,都心悅誠服,他們過的日子很順心、很幸福。現在有一些企業開始學習傳統文化,學習《弟子規》,用傳統文化的理念來治理。結果有一個企業的董事長率先學了《弟子規》,不僅僅關心員工的收入,提高他們的工資,而且還讓他們在上班的時候去學習“幸福人生講座”,學習傳統文化,關心他們的兒女教育、夫妻相處等等的問題,幫助他們孝敬老人、養老育幼。這些員工對老闆感恩戴德都來不及,還需要拿著人權去討價還價嗎?

在北京有一個企業,學了《弟子規》,幾年之後出現了這樣的現象:就是到年終發年終獎的時候,有一個中層管理人員拿到獎金之後,就找到他們的董事長,說:“老闆,今年你給我的獎金,大大超出了我的意料,給我的實在太多了,能不能把更多的錢用於企業的擴大再生產,用於弘揚傳統文化。”所以他們企業員工不滿的,不是嫌老闆給自己的工資少,而是嫌老闆給自己的獎金太多。我們想一想,在這種情況下,還需要拿出人權和老闆去討價還價嗎?

從這裏我們可以看到,中國現在之所以會出現了一些人權問題,甚至還被西方人指責為不講人權,不是因為傳統文化落後,沒有提出人權的概念,而是因為有的人不再力行、學習傳統文化的聖賢教誨,當了領導之後就怎麼樣呢?沒有經過格物、致知、誠意、正心、修身的過程,當了領導之後,就作威作福,想方設法地盤剝百姓,更沒有起到“君、親、師”的作用,所以做不到愛民如子,視民如傷,甚至還把人民放在了自己對立面上,這些才是導致我們現在被人指責的根源所在。

所以看問題要看得深入,不要人云亦云,不要因為西方人指責我們不講人權,我們也會認為自己的文化落後,從來沒有提出人權的概念。沒有提出人權的概念,不意味著中國人沒有把人權問題保護得很好,正是因為他把人權問題保護得很好,所以根本不必要提出人權的概念。

中國古人自古以來就是一種一體的價值觀:父母與兒女、兄弟之間、夫妻之間、鄰里鄉黨之間是一體的;君臣之間、君民之間也是一體的;朋友之間還是一體的;師生之間、醫患之間還是一體的關係。不僅如此,人與動植物,乃至天地萬物都是一體的關係。而西方人是二元對立的思維方式。所以父子之間,夫妻之間、兄弟之間、領導者與被領導者之間都是一種對立的關係。以他們對立的眼光、二元對立的思維方式來看中國人的價值觀,結果發生什麼樣的情況?把中國人講的孝道認為是愚孝,是對兒女人權的踐踏;把中國人講女德認為是對女子權利的踐踏,批評中國人不講人權,對人民沒有維護好利益。這根源都在於他們沒有一體的觀念。他不明白兒子盡孝最幸福的是兒子,因為他的人生很踏實,他從盡孝中看到自己人生的價值,不再活在“忙、盲、茫”的人生道路之中,他看到自己的所作所為能夠讓父母幸福,所以他覺得自己的人生很充實。

凡是覺得累的人都不是因為盡孝而累,是因為追名逐利而辛苦。女子深愛一個人,她心裏不能再接受另外一個人,是她自己心甘情願去守節,不是因為別人去逼迫,只是國家對這樣重情重義的行為給予褒獎。

而中國歷史上最高的治理境界就是能夠達到“不忍欺”的層次。是因為領導者能夠克己奉公,愛民如子,視民如傷,起到“君、親、師”的責任,老百姓不忍心欺騙他,更不需要拿著人權去和他討價還價,這才是中國古人沒有提出人權的根本原因。

因為他的思維方式不是對立的,而是一體的,這是西方文化對中國文化產生的誤解。我們作為中國人要深入自己的文化傳統,不能夠跟著西方人也批評自己的文化,這個就非常可悲了。

下面講“烏虖!野禽馴服於人,家畜見人而奔,非禽畜之性,實惟人民亦如之。”“烏虖”是一個歎詞。“擾”,馴服的意思,“擾服”就是順服。

“野禽也能被馴服得順服於人,家畜見到生人也會奔逃,可見順服和奔逃並不是野禽和家畜的本性,實際上人民也是如此。”意思是即使是野禽,人飼養它,對它好,它也會馴服於人;雖然是家畜,人不去餵養它,它也會畏懼人。治理百姓的道理也是如此。這就是“愛出者愛返,福往者福來”的道理。“愛人者,人恒愛之;敬人者,人恒敬之。”你用什麼樣的態度去對待百姓,百姓回饋你的也是什麼樣的態度。

“今爾執政小子,惟以貪諛事王,不勤德以備難。”“貪”,這裏解釋專利為貪,就是獨佔財利。面諛:面從為“諛”。“諛”就是表面順從。“現在您那些執政臣子,只用獨佔財利和阿諛逢迎來事奉大王,卻不勤於德政以防備災難。”

貪婪,就會盤剝百姓,從而招致民憤、民怨,使百姓離心離德;阿諛奉承就不能使君主看到自己的過失,也就無從改過、提升,他所頒佈的政策也很難得到民心,所以難以得到人民的支持。

“下民胥怨,財單力竭,手足靡措,弗龕戴上,不其亂而?”“胥”就是全、都的意思。“財單力竭”,“單”和“竭”都是“盡”的意思。“措”,置的意思。“小民全都怨恨執政者,財物枯竭,氣力用盡,手足無措,不堪奉事君王,這樣怎麼能夠沒有動亂呢?”

“惟禍發於人之攸忽,咎起於人攸輕。心不存焉,變之攸伏”。“攸”就是所的意思。“災禍發生於人所疏忽的地方,過咎產生於人所輕視的地方。人不用心之處,便是變故所潛伏的地方。”這就是說人所輕視疏忽的地方,災禍就會由此產生。古人強調謹小慎微,在小的地方不謹慎,往往容易導致大的災禍。

“爾執政小子,弗圖大艱,偷生苟安,爵以賄成。賢智拑口,小人鼓舌,逃害要利,並得其求,惟曰哀哉。”“拑口”:“拑”就同“鉗”,閉口不言的意思。“鼓舌”指花言巧語、調弄口舌。“要”發音是“邀”,就是求的意思。

“您那些執政臣子,不圖謀防備大的災難,苟且偷生,沒有遠慮;爵位的獲得都是憑藉賄賂來實現。”這個“苟安”就是沒有遠慮的意思,“賄成”說明他不任用有德行之人。“如今賢智之人都閉口不敢言,讒佞小人鼓動口舌,諂媚奉承。賢者不敢進諫以躲避禍患,小人諂媚奉承以謀求私利,他們都得到自己所求,只能說太悲哀了。”

古人說,親君子遠小人,國家才能夠興旺發達;親小人遠君子,國家就會衰敗甚至滅亡。如今賢智的君子為了逃避遠離災禍而閉口不言,阿諛奉承的小人因順從逢迎而得寵,君子和小人都是各得其所,君主聽不到真話,反而還洋洋自得,國家處於危難而不自知,所以君子人看到了感到很悲哀。

“我聞曰:‘以言取人,人飾其言;以行取人,人竭其行。飾言無庸,竭行有成。’惟爾小子,飾言事王,實蕃有徒。”“飾言無庸,竭行有成”,“飾”是致飾於外而無實。“竭”,竭盡於內而無偽。“成”是成功的意思。“實蕃有徒”,“蕃”也寫作繁多的“繁”,也作“實繁有徒”,“徒”是“眾”的意思,不是一個、兩個,是很多。意謂確實有不少這樣的人,一般是用作貶義。

“我聽說:以言辭取用人,人就會修飾自己的言辭;以行為取用人,人就會竭盡自己的行為。花言巧語並不會帶來治民的功績,竭盡全力去實行德政才會有所成就。您的那些執政臣子用花言巧語事奉大王,這樣的人確實不少。”

在《群書治要•傅子》中講:“聞言為審,而以定善惡,則是非有錯,而飾辯巧言之流起矣。”“飾辯”是指粉飾巧言、浮華不實的言語。就是動聽而不實在的話。領導者聽取言論而沒有審慎地判斷,就輕易地斷定善惡,容易顛倒是非,於是賣弄言語、巧辯的風氣就會興起。

如果領導者聽了他人的言論,沒有謹慎地審查言論是否真實,就輕易地下結論,以此來確定善惡,就很可能判斷錯誤、是非顛倒,由此還會導致巧言令色的風氣越來越濃。比如說某某人到領導面前說另一個同事的壞話,領導沒有去調查研究,就信以為真,對那個同事產生懷疑,甚至產生偏頗的看法。如果領導者常常是以這樣的方式來處理問題,那結果是什麼樣?那就會導致經常有人到他的面前來講別人的壞話,甚至故意進獻讒言,身邊講不實言論的人就會越來越多。

所以“聽言不如觀事,觀事不如觀行。”我們聽一個人的言論,不如觀察他所做的事情;觀察他所做的事情,不如觀察他具體的行為。這還不夠,“聽言必審其本”,聽一個人的言論,還要審慎地考察他這樣說的原因,用心何在。“觀事必校其實”,觀察他所做的事情,還要核查是不是符合事實,是否真實可信。比如說他是否做事一貫如此?這是他做事的一貫風格,還是在搞面子工程、政績工程。“觀行必考其跡”,觀察一個人的行為,還要考察他如此行為的原因,將這三者綜合起來,對一個人進行全面考察,才能減少僅僅依據一個人的言語就判斷是非、善惡所導致的失誤,這個就是“三參”,把言語、他所做的事情和行為合起來考察。

中國人有一句話說,“謠言止於智者”,當然讒言也應該止於智者。作為領導者一個最重要的素質,就是要能夠明辨是非善惡,所謂“來說是非者,便是是非人”。

來說是非者,他有三種情況:第一種來說是非的人,他別有用心、無中生有,故意進獻讒言、謠言。作為領導者,如果聽到讒言,不分青紅皂白就信以為真,往往會使好人蒙受不白之冤。因為好人他不願意,當然也不知道別人在後邊誹謗他,即使他知道有人誹謗他,也不會想著去辯駁。因此只是聽信了一個人的言語就做出判斷,往往會導致好人被冤枉。所以當下屬說別人是非之時,不要輕易相信,也許這個人說別人的過失是出於嫉妒同事的成就;或者是因為他對一個位子很感興趣,而恰恰這位同事是他的競爭對手,所以才來進獻讒言、惡意誹謗,因此不能不明辨事實真相,就輕易信以為真,那就等於鼓勵人來進獻讒言。

第二,是別人確實有過失,有人來講給你聽。這個時候要分幾種情況,特別是要看一看這個人的存心:是為了幫助同事糾正錯誤,讓領導者兼聽則明,全面地掌握事實真相,還是故意揚人之惡,敗壞人的名聲,或者挑撥人際關係。

《弟子規》中說,“揚人惡,即是惡”。人心厚道的人都是隱惡揚善,即使別人確實有過失,也不會到處去張揚。因為我們知道“金無足赤,人無完人”。你想找到個一點錯誤都不犯的聖人確實很難。每一個人都有這樣或者那樣的習氣,或者做得不完美的地方。如果你想故意挑剔一個人,總有可挑剔的地方。所以有的人故意把別人的過惡到處宣揚,這本身也是德行淺薄的表現。

《格言別錄》中說“德盛者,其心和平,見人皆可取,故口中所許可者多。”德行厚道的人,都是看到每個人有可取之處,有我值得學習的地方、肯定的地方、讚歎的地方。所以他口裏所認可的人就有很多很多。相反,“德薄者,其心刻傲,見人皆可憎,故目中所鄙棄者眾。”德行淺薄的人,心地刻薄傲慢,見到每一個人都有可挑剔的地方,不如我的地方,所以他眼睛中所鄙視的人就有很多很多。所以我們觀察一個人,要看他的言語。是他經常讚歎人肯定人,還是經常批評人、挑剔人。由此就可以知道這個人德行的高低。

第三,有人說別人的過失,很可能是因為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就是他誤以為別人有過失,往往是指善為惡。為什麼會出現這種情況?因為我們每一個人都是以自己的眼光去看別人,就像我們都戴了一個有色眼鏡去觀察別人,所以很難做到客觀公正。我們戴了一個黃色的眼鏡,看到誰都是黃色的;我們戴上一個黑色的眼鏡,看誰都是黑色的。什麼原因?是因為我們的眼光,或者我們自己的德行是有問題的。人都是依照自己為人處世、待人接物的原則去看別人,所以往往會誤解他人的善行。為什麼會有“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這句話?這是每一個人常常犯的過失。因為我們都沒有達到聖人的境界,所以在這個世間做善事比較難。為什麼做善事難?因為人做事普遍都是不為名就是為利,不是貪財,就是貪名利。你說有一個人做事不為名、不為利,他怎麼可能相信?這和他的經驗、他的經歷、他的認知是不相符合的,所以他會誤解你,這也是很正常的。現在做善事比較難,因為人自私自利的風氣比較普遍。甚至你自私自利的行為比較能夠得到接受,但是你不自私自利,要純粹地做善事,沒有企圖的時候,往往會被那些有私心的人誤以為有目的。古人說“善人常得謗,善事常易敗。”“流俗眾,仁者希。”就是這個道理。我們判斷別人,是不是判斷得公允、判斷得客觀,純粹在於我們自己的心,是清淨還是不清淨,是刻薄還是平和。所以善人經常被誤解,做善事也經常不能順利推行,原因很簡單,就是社會似乎形成了一個思維定勢,那就是“人不為(wèi)己,天誅地滅。”當然這個說法是被我們現代人誤讀的。這句話是“人不為(wéi)己,天誅地滅”。這個人,不修為自己,人活著不是為了提升自己的境界,才會遭到天誅地滅。我們現在人都誤解為人不自私自利就會天誅地滅。哪有這樣的事?你看孔老夫子一生不為自己,雖然在當世的時候不為人所知、不為人所用。但是他培養的弟子三千多個,七十二個賢人。在他的影響下,中華民族代代都有賢人出現,對中華民族、中華文化都做出了巨大的貢獻。孔老夫子的後人一直承傳到今天,也是代代都有賢人出現。

中國歷史上出現過很多的皇帝,但是我們不是能夠記住每一個人的名字,沒有一個人不知道孔老夫子的。當然這樣說也有絕對的,現在人文化水平不像過去那樣了,過去家家戶戶,無論是讀書的、不讀書的都要知道孔子,知道至聖先師。但是現在有人不知道孔子也是可能的了。現在人之所以不能夠做到坦坦蕩蕩。無論貧富貴賤,都是身心不安。就是因為社會上流行的一些錯誤的價值觀,但是這些價值觀還很普遍。所以怎麼樣呢?人都是想著自己的利害得失,結果就是“小人長戚戚”。小人為什麼長戚戚?小人最大的特點就是這件事對我有什麼好處,我應該從中得到什麼利益,我有什麼損失,念念想的都是自我的利益。一個人為了自己利益的滿足,往往就會和別人競爭,競爭再向上提升就是變成了鬥爭,結果,爾虞我詐、勾心鬥角的現象就出現了。競爭還不能滿足自己的欲望利益,那就變成了戰爭。所以英國著名的歷史哲學家湯恩比先生在系統地考察了各個國家的文明歷史的基礎上提出,能夠真正解決二十一世紀社會問題的,只有中國的傳統文化,他是從文化學的角度提出的,這是值得我們重視的。

現在有一些專家也特別提倡學習湯恩比先生的幾本書。比如《在未來中生存》、《未來屬於中國》、《湯恩比的中國觀》等等。這些書對我們樹立文化自信、傳承和發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都具有重要的借鑒意義。古人說“讀萬卷書不如行萬里路,行萬里路不如觀人無數,觀人無數不如名師指路,名師指路不如自己開悟。”如果自己的心還沒有達到水平如鏡,波瀾不興的程度,我們還是用自己的知見、心態、道德境界來觀察萬物,往往會出現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的這種過失。把人、事、物給看錯了。所以要看人看得准,根本的原因還要修自己的清淨心,要修自己的心地清淨。

“爾自謂有餘,予謂爾不足,敬思以明德,備乃禍難。難至而悔,悔將安及。”“有餘”是寬裕之貌,“不足”是講不足於道義,就是缺乏道義,“以”就是“用”;“乃”就是“你”。“您自認為自己德行寬裕,我卻認為您缺乏道義。您應當恭敬反思,以彰明美德,以防備您的禍患和災難。待到災難到來才後悔,後悔又怎能來得及呢?”芮良夫的這一篇勸諫確實出於忠心一片,但是厲王並沒有聽進忠臣的勸諫,結果百姓不堪忍受他的虐政。三年之後,民眾聯合起來反叛,襲擊周厲王。結果,周厲王逃到了“彘”這個地方。這個就是《周書》的內容。

我們今天把《群書治要•周書》講圓滿了。不足之處,歡迎大家批評指正,謝謝大家!

《群书治要》学习网

网址:www.qszys.com.cn 备案号:京ICP备18013041号-1

网站建设多维网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