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網站收藏 【本網站內容版權所有,歡迎下載轉發,轉發請注明出處】
視頻更多》

本站视频若出现卡顿现象,恭请前往第三方平台观看,给您带来不便见谅!

《〈群書治要〉與政德修養》

劉余莉 教授

  • 路線壹
  • 路線二
  • 音頻壹
視頻文字
《〈群書治要〉與政德修養》
2020-05-10

我們一起學習《〈群書治要〉與政德修養》。我們知道《群書治要》這一部書,是唐太宗李世民的時候,派魏、褚亮、蕭德言、虞世南等大臣,把唐朝以前、史、子”之中,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精髓概括出來,這一部書奠定了唐朝貞觀盛世的思想理論基礎。我們知道在十九屆四中全會之後,大家都在談論“中國之治”。“中國之治”到底是什麼樣的境界?實現中國之治需要具備哪些條件?中國之治與政德修養又有什麼樣的關係?在接下來的時間,我們就和大家探討一下這三個問題。

首先我們看第一個問題,從《群書治要》看“中國之治”的境界。從歷史上看,“中國之治”所能夠達到的境界是超越“不敢欺、不能欺之”上的“不忍欺”的境界。這在《群書治要·史記》中有所記載,在鄭國的子產治理鄭國的時候,他設計了嚴苛的法制、監督機制。結果,老百姓不能夠欺騙他,他達到了“不能欺”的境界。西門豹在治理鄴縣的時候,他做鄴縣的地方官,他把法律設計得很嚴苛,就是老百姓一觸犯法律,就給以嚴懲,結果老百姓被嚇得戰戰兢兢,沒有人敢欺騙他。但是孔老夫子的弟子子賤在治理單父的時候,他起到了“君、親、師”的作用,把孔子“仁、義、忠、恕”的理念運用到管理之中,結果達到了“不忍欺”的境界,也就是老百姓不忍心欺騙他。

子賤有一個同學叫巫馬期,很想瞭解子賤治理單父到底有多好,於是他趁著夜色就去微服私訪,看到有一個人在夜色下捕魚,但是奇怪的事是,他把捕上的魚看了一看,又放回到河裡去了。巫馬期覺得奇怪就去問。這個人怎麼回答呢?他說:“我們的長官子賤告訴我們,不要去捕撈那些還在生長中的小魚,而我剛才所捕上來的,恰恰是那些還在生長中的小魚,所以我又把它給放回到河裡了。”巫馬期看了之後非常感慨,回來向孔子稟告,說:“子賤治理單父能夠達到即使在無人監管的情況下,也像有嚴刑峻法就在身邊一樣,不知道他是怎麼達到這種境界的。”孔子說:“子賤曾經說過,一個人對自己身邊的人有至誠恭敬之心,這個影響,自然會影響到遠方。他就是把這種方法運用到管理之中了。所以子賤能夠達到不忍欺的境界。”即使他在與不在,老百姓對他依然是像他在的時候是一樣的,不忍心欺騙他。這就是中國式治理的最高的境界。

唐太宗李世民的時候,他在貞觀六年的時候,命令把390位被判處死刑的犯人,放回家去處理後事。第二年秋天的時候,再回來接受死刑的判決。結果怎麼樣呢?這390位被判處死刑的犯人,居然沒有一個人逃跑,都按時回到朝堂接受死刑的判決。也就是說在唐朝的時候,即使是死刑犯都講誠信。這是怎麼達到的呢?其實很簡單,就是把“君仁臣忠”的理念運用到管理之中。

這就是《孟子》上所說的,他說:“君之視臣如手足,則臣視君如腹心。”“君”就是領導者,“臣”就是被領導者,也包括人民。如果領導者把被領導者,當成是手足一樣加以關愛,你發現被領導者怎麼回饋你的呢?他會對你加倍地回饋,把你視為心腹一樣,更加關愛。相反,“君之視臣如犬馬,則臣視君如國人”,就像有的領導者,把被領導者呼來喚去的,不把他當人來看,對人格也不尊重。下了班,被領導者在超市遇到了領導,都是一低頭、裝沒看見就過去了,把他看成是一般的陌生人,沒有太多的親密。更有甚者,“君之視臣如土芥,則臣視君如寇讎”,如果領導者把被領導者,視為泥土和小草一樣的低賤不值錢,可以隨意地踐踏,被領導者說起領導的時候,就像讎敵一樣加以痛恨。可見,被領導者之所以對領導者有不同的態度,都取決於領導者對被領導者的態度。

中國式管理就是要求一個好的領導者,同時具備三個職能,那就是“做作之君、做作之親、做作之師”(參考《圖書編輯校對實用手冊》規定:“首字是zuo的動賓詞組,全用‘做’)。既當他的領導,率領他、管理他,又要當他的父母、親人,像關愛兒女一樣去關愛屬下。當然,現在的兒女對父母也不聽話了,什麼原因呢?因為還有一個職能沒有做好,那就是“做作之師”,就是要教導屬下,怎麼樣做好一個屬下,怎麼樣盡到五倫關係。所以領導者與被領導者之間的關係是一體的關係,互相感恩、團結合作、密不可分。而不是像西方人認為的,是互相對立、互相矛盾、互相衝突的關係。

為什麼在歷史上,中國人沒有提出人權的概念呢?很簡單,沒有必要。因為領導者把被領導者的權利已經維護的很好了,他自己想到的,領導者想到了,他自己沒有想到的,領導者也都想到了。他對領導者是感恩戴德都來不及,還需要拿著人權去和領導者討價還價嗎?中國在歷史上雖然沒有提出人權的概念,但是並不意味著它不講人權,恰恰相反,它有更好的理念,已經把人權維護的非常好了。這是我們講的第一個問題。也就是說,中國之治的管理境界,就是“不忍欺”。

第二個問題,從《群書治要》看“中國之治”的實現條件。怎麼樣才能實現不忍欺的治理境界呢?在《群書治要·傅子》中,有這樣一句話,它說:“明君必順善制而後致治,非善制之能獨治也,必須良佐有以行之也。”也就是說,明智的君主一定是順著好的制度,才能達到社會大治的結果。但是並不是說,有了好的制度,就一定能夠達到社會大治的結果。還必須有什麼呢?還必須有“良佐”,就是好的輔佐人才來推行好的制度。這一句話告訴我們,要實現社會大治,必須具備兩個條件:第一,就是好的制度,第二,就是聖賢君子,具有一定美德的領導幹部。這也說明,完善的制度只是實現善治的必要條件,而不是充分條件。

如果我們忽視了道德教育,只是重視制度建設,會有幾個問題是不可解決的。第一,就是難以防患於未然。中國古人說:“禮者禁於將然之前,法者禁於已然之後。”良好的倫理道德教育,禮儀的教化,可以防患於未然,讓人根本就不去觸犯法律。但是法律的制裁,只是在比如說腐敗現象產生之後,把腐敗分子判無期徒刑,但是他對國家所造成的損失,卻是無可彌補的。他只是在腐敗之後給以制裁,但是沒有辦法防患於未然,這也是中醫和西醫的最大區別。

現在我們都在呼籲,要弘揚中醫,中醫的一個特點就是可以防患於未然。在《群書治要》記載,魏文侯有一次把扁鵲請來,向他請教,說:“我聽說,你們家三個兄弟都是醫生。究竟誰的醫術最高明?”扁鵲很誠實,他說:“我的大哥醫術最高明。為什麼呢?因為他給人講養生之道,按照自然節律飲食起居,這個人基本上不得病。但是他的名聲出不了這個病人的家,只有這一家人知道他醫術高超。我的二哥醫術其次,因為他是在一個人有小小的病症,就給以對治,這個人也不會有大的病,但是他的名聲出不了病人所居住的這一條街。”

他說:“我醫術是最差的,但是我的名聲卻最高,傳遍了整個諸侯國。什麼原因呢?因為病人已經病入膏肓,我不得不採取一些大的手段。比如說要鉗開他的血脈,給他做一些手術,再給他吃一些副作用的湯藥,最後三下五除二,把他從死亡線上拽回來了。大家看了都佩服得不得了,說‘扁鵲呀,可以妙手回春、起死復生。’我的醫術最差,但是我的名聲卻最高。因為一般人只是從結果上判斷事情的好壞,對於防患於未然的效果卻看不到。“中國式治理”也是如此,它能夠防患於未然,讓消極、腐敗問題根本就不產生,但是卻往往被人認為它不夠高明。

在《屍子》中有這樣一個比喻:假設一家著火了,鄰居家有人過來幫他把火撲滅,他一定會對這些人感恩戴德。但是事實上,上了年紀、有經驗的人,早就提醒他:要把牆的縫隙塗好,把煙囪做的彎曲一些,讓他終身都沒有失火之患。但是他卻當成了耳旁風,不知道感恩戴德。同樣的道理,假設一個人現在被關進了監獄,如果有人能進入監獄,或者像我們現在,他找關係走後門,有人把他從監獄裡撈出來,免於牢獄之災,他們家三族的人、全家族的人,都會對這個人感恩戴德。問題是什麼呢?那些教導人們“仁義慈悌”道理的人,告訴你:“仁者愛人”、“君子愛財,取之有道”,你要廉潔奉公、遵紀守法。你聽了這樣的教誨,保證你終身不會被關進監獄,但是卻沒有人對這些人感恩戴德。這就是倫理道德的教化,能夠起到的防患於未然的效果。

第二,如果我們只是重視法治監督機制的健全,而忽視了道德教育,就會出現孔子所說的“民免而無恥”的現象。孔子說,如果我們用政治、法律來引導人們,人們觸犯了法律,就給以制裁、刑罰的處罰,結果是什麼呢?人們因為怕處罰,免於去做壞事,但是沒有羞恥心。甚至有人會因為自己免於法律的制裁而沾沾自喜,自以為聰明智慧。不以為恥,反以為榮。

比如說我們看現代西方社會,有很多的“反社會行為”,他們稱為“antisocial behavior”。就是青少年,他也沒有觸犯法律,但是鄰里糾紛、以強淩弱,還有吸毒、酗酒,包括青少年賣淫等等,比比皆是。這些事情雖然沒有觸犯法律,但是已經對社會造成了很大的危害,對於社會不和諧也產生了影響。這些問題怎麼辦呢?還有,嚴格的法律可以把人抓進監獄,但是現在的犯人不以為恥、反以為榮。比如說犯人之間都在這樣交流,說:“你這是第幾次進監獄了?”這個人很不好意思說:“我是第一次。”結果沒想到,對方一拍胸脯:“你才是第一次呀!我已經是第三次了,三進宮了!”他不以進監獄為恥,反以進監獄次數多為榮,而且是屢犯不止,怎麼辦呢?

《鹽鐵論》上有句話說:“法能刑人,而不能使人廉;能殺人,而不能使人仁。”在《淮南子》上,它講得更具體,它說法律確實可以把不孝的人給殺掉。在古代,一個人打罵父母,是會被殺頭的,一個人能不孝父母,說明他這個人沒有感恩心、沒有仁慈心。古人一看到這個地方,有多少位兒女殺害父母的現象,打罵父母的現象,不是殺害父母,就是打罵父母,都已經認為是滔天大罪了,都是覺得這個地方的社會風氣非常的不好,更談不上殺害父母了。所以法律能夠把不孝父母的人給殺掉,但是不能使人培養出像孔子、曾子那樣高尚的行為;法律能夠把偷盜人給以刑罰的處罰,但是培養不出像伯夷、叔齊那樣廉潔的節操。

孔老夫子培養的徒弟有三千多人,每一個人在家孝敬父母,出門尊敬長輩,一言一行、一舉一動,都是社會大眾的表率。是什麼原因呢?是因為接受了孔子的教育所導致的。所以人是可以教得好的,就看你用什麼教。比如說孩子從小就生活在小偷的團隊裡,他長大自然就是小偷;從小他生活在恐怖分子的團隊裡,長大他自然是恐怖分子。相反,一個人從小和聖賢君子在一起,讀聖賢書,他當然就是一個聖賢君子。為什麼讀聖賢書如此的重要呢?其實就是向聖賢人學習,成為聖賢人。

第三個問題,如果我們忽視了倫理道德教育,只是重視法律監督機制,那就是“法令滋彰,盜賊多有”。在幾年前,我們去參加一個國際會議,有一位西方的女士,她站起身來,用非常諷刺的口吻說:“你們中國人,千萬千萬不要盲目向我們西方學習。為什麼呢?因為我們的西方國家,並不像你們想像的那麼美好,恰恰相反,出現了你們幾千年前,老子所說的現象。”很難得,一個西方的學者,她就引用了老子的這句話“法令滋彰,盜賊多有”。就是法律條款一天比一天更嚴密、更具體、更細緻,滲透到社會生活的方方面面,但是社會因此安定和諧了嗎?恰恰相反,違法亂紀的人,鑽法律空子的人卻越來越多。所以西方國家也出現了“監獄以人滿為患,政府以警察短缺為憂”的現狀。這些問題不是靠嚴格的法律就能夠解決的。

在《袁子正書》上這樣說:“不能止民惡心”,你不能制止人民作奸犯科的心;“而欲以刀鋸禁其外”,而僅僅是以刑罰禁止人外在的行為;“雖日刑人於市,不能制也。”你每一天在外面執行死刑,執行判決、刑罰,都不能制止作奸犯科的事情發生。為什麼呢?因為人們作惡的心並沒有制止。

在《漢書》上說,如果我們總是在法律上做文章,法律越來越嚴苛,但是人心沒有改變,會出現什麼問題呢?那就是“法出而奸生,令下而詐起”,法律一出臺,奸詐的行為就產生;命令一下達,欺詐的行為就生起。“如以湯止沸,抱薪救火,愈甚之亡益也。”(參考《漢書·董仲舒传》修改)就像揚湯止沸,以薪救火一樣。對這個事情只是能夠往後延遲症狀的發生,其實沒有從根本上解決問題。根本上解決問題,就是從人心上解決問題。

“人心正,則國治;人心邪,則國亂”,各種各樣邪惡的行為,都是他邪惡的心的反映,也是在這個邪惡的心的指導下所進行的。你要改變人心,就必須重視道德教育。習總書記在一次重要講話中也說:“我在中央紀委全會上講,要把權力關進制度的籠子裡,這項工作要繼續堅持,去搞好完善、建設。同時,在我們國家有一句話叫‘面壁成佛’,就是自我境界的提升。”這句話其實就是講了兩層意思,要實現“善治”,就必須首先有好的制度,還要有德行的修養。這是不可或缺的兩個方面。

第三個問題,我們講一講“中國之治”與政德修養的關係。就是說我們怎麼樣在制度的安排上,在倫理道德的教育上,來提升人的道德修養?政德修養對於實現“中國之治”,究竟起到什麼樣的作用?

第一,“建國君民,教學為先。”建立一個國家,領導一國的老百姓,教育是最重要的。什麼是教?在《禮記》上這樣解釋,說:“教也者,長善而救其失者也。”告訴我們教育的目的有兩個。第一就是使人的善良不斷地增長,第二就是使人的過失得以挽救。所以道德的教育、做人的教育是教育的基礎與核心,而中國古代的道德教育之所以能夠奏效,是因為它是一個由家庭教育、學校教育、社會教育所構成的一個完整體系。

教育是始於家庭,家庭教育是教育的開始,而且是始從胎教到慎終追遠,貫穿了一個人一生的過程。早在周文王的母親太任在懷孕的時候,就特別的重視胎教。她做到了“目不視惡色,耳不聽淫聲,口不出傲言”,不好看的景色都不去看,淫詞歌舞不去觀聽,口裡講的話很溫柔,連傲慢的言語都沒有,更何況粗魯罵人的話呢?正因為文王的母親是一位聖人,所以她教出的孩子文王也是一位聖人。

今天正好是西方的母親節,我們看看,母親的作用到底有多大?現在社會上缺少聖人,原因是什麼呢?原因就是缺少聖賢的母親。古人把夫人尊稱為“太太”,“太太”是怎麼來的呢?就是來自於周朝的三位女聖人。文王的祖母是太姜,夫人是太娰,母親是太任,這三位都是聖賢的母親,教導出聖賢的兒孫。把夫人尊稱為太太,就是期許對方也成為聖母,培養出聖賢的兒孫。

孩子一出生,眼睛一睜開還不會說話,不意味著他沒有在學習。父母的一言一行、一舉一動,都是他學習效法的榜樣。但是現在很多母親不明白這一點了,一邊抱著孩子餵奶,就一邊生氣、說謊、罵人,這些都被孩子學會了。現在的孩子為什麼這麼容易說謊呢?他的母親接到一個電話,對方問她丈夫在不在家,想找他出去應酬,她不希望丈夫出去喝酒,明明丈夫就在茶几面前喝茶。他說,你丈夫在不在家呀?她說,不在家,他去幹什麼幹什麼去了。結果恰恰不巧,這一幕被孩子看到了,孩子就學會了說謊,認為說謊是可以給自己帶來利益和好處方便的。

身教勝於言教,為什麼這麼重視女德呢?因為孩子和母親在一起的時間是最長的,受到母親潛移默化的影響是最大的,所以母親對於兒女的教育,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這是強調女德的重要原因。古人強調女德,並不是對女子的歧視,恰恰是對女子的重視。如果她的德行無所謂,好也沒關係,壞也沒關係,也沒有必要那麼重視對她的德行教育了。

到終的時候,是“慎終追遠,民德歸厚矣。”謹慎地辦理喪事,追奠亡故的先人,民風自然淳厚。為什麼呢?因為一個人連他的祖宗都念念不忘,想著定時去祭祀,對於眼前的父母哪有不照顧的道理呢?他不可能一邊去祭祀祖先,一邊還打爹罵娘,這個於情於理都是說不過去的。所以祭祀祖宗,培養了一個人深厚的知恩報恩、飲水思源的意識。

“祖宗雖遠,祭祀不可不誠。”家家戶戶都有祠堂,供奉祖先的牌位,每到春秋祭祀的時候,把全家族的人召集在祠堂之中,宣講祖先的德行。說你們家哪朝哪代,有哪一位有德行的人,對國家民族有什麼貢獻,我們應該怎麼樣承傳他的精神、效法他的德行。這種精神道德就鼓舞著後人,讓他們也有責任感、使命感,也不能夠因為自己的行為給祖先抹黑。反腐倡廉的教育工作,其實在家庭教育已經開始了。

教育是始從家庭,學校教育就是道德教育的延續,而學校教育的首要內容就是孝敬父母。孝敬父母,它的內容很廣泛,不僅僅要養父母之身,還要養父母之心,養父母之志。很多人認為贍養父母就是盡到了孝道,孔老夫子說:現在的所謂孝子,認為能夠贍養父母,就是盡到了孝道,但是對於狗啊馬呀,也能以它們的體力奉養主人。如果僅僅是贍養而不尊敬的話,怎麼能夠把贍養父母,和犬馬對主人的這種奉養區別開來呢?所以贍養父母最重要的,是從內心表達出對父母的恭敬和感恩之心。

養父母之心的第二個方面,就是要做到“父母唯其疾之憂”,就是你的父母僅僅為你的疾病而擔憂,完全沒有必要為你任何其他事情而擔憂了,這才是一個“孝子”。比如說孩子功課不好,父母會擔憂,這就是不孝;到了工作崗位,不能和同事相處,對工作不負責任,讓父母擔憂,這還是不孝;當了領導,貪污受賄、違法亂紀,讓父母戰戰兢兢,不知道哪一天鋃鐺入獄了,這仍然是不孝。總之“身有傷,貽親憂;德有傷,貽親羞”,在我們身體上有疾病的時候,父母會擔憂,我們德行上有不足、有欠缺,讓父母跟著蒙羞,這也是大不孝。

除了養父母之心之外,還要養父母之志。也就是父母辛辛苦苦培養了我們一次,並不是希望我們能夠在他面前端茶倒水就好了,希望我們做一個對國家民族有貢獻的人。“立身行道,揚名於後世,以顯父母,孝之終也”,也就是你修身有成,而且你所作所為都走在“道”上,後世的人一提到你,都非常地尊敬,願意學習你、效法你,讓你的父母很顯榮,這才是盡孝的圓滿。所以古人說“求忠臣於孝子之門”,為什麼呢?一個孝子,他一言一行、一舉一動,都要想著不能讓父母蒙羞,不能夠對不起父母,他就會小心謹慎,他就是一個完美的人了。

學校教育從孝道開始,進而講五倫大道,“父子有親、君臣有義、夫婦有別、長幼有序、朋友有信”,還有有經典的教學。比如說《大學》上有一句話,對領導幹部就至關重要。很多人就是因為沒有學習這一句話,本來可以平步青雲,卻鋃鐺入獄了。這一句話就是“貨悖而入者,亦悖而出”,告訴你,你的財貨是以不正當的方式獲得的,也一定會以不好的方式敗散掉,這是必然的規律。當然古人也知道後人會半信半疑,所以非常用心,把不好的敗散錢財的方式概括了一下,總結為五個方面。財富不是賺到你手就是你的了,它為五家所共有。

首先就是官府,比如說我們這個錢是貪污受賄而來,最後東窗事發,自己鋃鐺入獄,不義之財被沒收、被充公,雖然賺到你手了,還沒等你享用,又曇花一現給收了回去。現在很多人沒有學習傳統文化,他做事就抓不到根本,比如說有的人用不法的手段,賺了很多錢、貪了很多錢,覺得放在國內不安全,就想方設法地把它送到國外去,以為轉移到國外就安全了,實際上他不知道,不義之財你放到哪里都不會安全。如果你是正當的勤勞致富獲得的收入,古人把它稱為“吉財”,吉祥的財,你放在哪里都會很安全。這就是“人不學,不知道;人不學,不知義”。

第二就是水災,第三就是火災,這些不義之財也會被大水給漂奪走,大火焚燒掉;還有盜賊,像黑社會的,盜亦有道,專門偷盜、敲詐勒索為富不仁者;最後一點,防不勝防,就是不肖子孫,敗家子、啃老族,也會把不義之財敗散掉。當然古人這也是拋磚引玉,引導我們要學會去觀察,告訴我們不義之財絕對不能去獲取。所以“理得”才能夠“心安”,不明理就不會心安理得。

《尚書》有這樣一句話,說:“天作孽,猶可違;自作孽,不可逭。”自然災害我們可以通過人力把它扭轉,人心的變化可以把自然災害扭轉,但是人自己作孽,不知道回頭,懲罰、災禍就不可避免。《孔子家語》上也說:“存亡禍福,皆在己而已,天災地妖,弗能加也。”也就是告訴我們,一個人是生存還是滅亡,是禍還是福,都取決在自己的行為善惡。天災地妖不能給你增加一點,也不能給你減少一點。

魯哀公有一次向孔子請教。他說:“我聽說向東擴展房屋是不吉祥的,這件事到底可信還是不可信呢?”孔子怎麼回答?他說:“我聽說天下有五種不吉祥的事,但是向東擴展房屋並不包括在其中。”哪五種不吉祥?

首先,“損人而自益,身之不祥也。”也就是損害別人的利益,增加自己的利益,損人利己,就給自身招致了不吉祥。因為你損害了別人,下次人家有機會一定會打擊報復你,你無形中給自己埋下了禍根。幫助別人才是幫助自己。

“棄老而取幼,家之不祥也。”就像我們現在很多人,不孝順父母、關愛父母,把所有的關愛放在了孩子的身上,結果孩子被養成了小公主小皇帝,自我為中心,家教、家風就不能承傳,這個家庭就不吉祥了。很多人用一個大樹比喻父母兒女之間的關係,樹的果實是孩子,樹的樹幹是孩子的父母,樹的樹根是孩子的祖父母。意思是說,你希望孩子長得枝繁葉茂,應該把養分澆在根上,去孝敬自己的父母。而我們現在很多家長,把養分直接放在了果實上,果實吸收不了,反而都腐爛了,這就是兒女教育出現問題的癥結所在。

“釋賢而任不肖,國之不祥也。”把賢德的人放任了,任用的都是不賢德的人,這是一個國家的不吉祥。

“老者不教,幼者不學,俗之不祥也。”有經驗的老年人不願意教了,年輕人沒有虛心好學的心了,這是社會風氣的不吉祥。

最後,“聖人伏匿,愚者擅權,天下不祥也。”聖賢人、有智慧的人都隱居起來,把持領導位置的都是愚鈍的、自私自利的人,這是天下的不吉祥。所以孔子說,我聽說天下有五種不吉祥的事,而向東擴展房屋並不包括在其中。

這告訴我們什麼?告訴我們看風水,並沒有對自己的吉凶禍福有幫助。古人說“福人居福地,福地福人居”,什麼意思呢?你自己是一個有福德的人,你所在之處一片吉祥;如果你自己的德行不夠,雖然把一塊風水寶地據為己有,但是過了一段時間,你也把這好的風水給破壞了。所以根本還是要從自己的心來入手,這些都在《群書治要》中有講到。

為什麼唐朝“貞觀之治”,是歷史上唯一一個沒有貪污腐敗的王朝呢?就是因為唐太宗手不釋卷地來閱讀《群書治要》,經常用這裡面的道理教導身邊的臣子。他說:“很多人不懂得愛財的道理,作為一個官員,俸祿也不少,地位也很尊榮。但是拿著自己的官位不珍惜,去貪污受賄、違法亂紀,就如同是拿著珍珠做的子彈去打麻雀,分不清哪一個重,哪一個輕。”這就是一個非常好的比喻,也都是值得領導幹部引以為戒。

社會教育,就是詩詞、歌舞、戲劇、小說,包括我們現在的電影、電視劇、微視頻,各種各樣的傳播手段、媒體。都應該秉持一個孔老夫子的理念,那就是“思無邪”,不要引起人民邪曲不正的思想和行為。在《禮記》上就說:古聖先王制禮作樂,並不是為了滿足人們口腹耳目的欲望,不是娛樂至上。“將以教民平好惡而反人道之正”,目的是教導人們養成正確的好惡之心,而返回到做人的正道上來,要能夠明白”仁、義、禮、智、信“的道理。

《呂氏春秋》還說:“亂世之樂”,亂世的時候,演奏的音樂,如果演奏木質、革質的聲音,就像打雷;演奏銅質、石質的聲音,就像霹靂;演奏絲竹歌舞之聲,就像大嚷大叫;以這樣的聲音來驚駭人的心氣,動盪人的耳目,搖盪人的性情是可以辦到的。但是以此作為音樂來演奏,絕對不會讓人產生快樂。音樂越是奢侈放縱,人民越是抑鬱,國家越是混亂,君主的地位越是卑微,也就失去了音樂本來的性質了。這就是告訴我們“移風易俗,莫善於樂”,我們流行什麼樣的歌曲,也是非常要謹慎的。

什麼是素質教育?為什麼我們要聽好的歌曲,看世界名畫?其實它不是讓人多學幾個技藝而已,而是通過這些音樂,還有藝術的薰陶,培養起人對自然的、和諧的,美的、善的事物的一種自然而然的愛,這種東西就像我們的第六感一樣,因為你看得多了,你看真善美的多了,你對假惡醜自然能辨別,這才是素質教育的最終目的。古人把教育從家庭、學校、社會,制定了一個完整的體系,貫穿了人一生的過程。

第二個方面,就是制度建設要導人向善,剛才我們講了“百善孝為先”,我們要從教育制度上導人向善。比如說《漢書》上記載:“古之王者,莫不以教化為大務。立大學以教於國,設庠序以化於邑,漸民以仁,摩民以義,節民以禮。”古代的聖王沒有不把教化作為是最重要的事務的,在國都設立大學來教導,在鄉鎮,城邑,設立鄉間的學校來教導。教導什麼呢?就是“仁義禮智、孝悌忠信、禮義廉恥”的道理。結果是他的刑罰很輕,但是沒有人作奸犯科,這都是因為教化盛行,而社會習俗非常淳厚的結果。中國古人並不是不重視法治建設,但是因為有了好的倫理道德的教育,可以達到“刑措而不用”的效果,就是刑罰都擱置不用。就像周成王和周康王時期,“成康盛世”,監獄四十多年都沒有犯人,確實是“囹圄空虛,刑措不用”。

在選拔制度上,我們說“孝”很重要,我們選官的時候就要“舉孝廉”。地方官把這個地方具有孝廉品質的孩子舉薦出來,由國家培養作為官吏的候補。因為一個孩子“孝”,就會對國家“忠”,一個人廉潔,就沒有貪心。為了使地方官把真正具有孝廉的孩子舉薦出來,而不是把我的親屬、我認識的人,給我送禮的人舉薦出來了,還有一個制度加以保證,就是“進賢受上賞,蔽賢蒙顯戮”。你給國家推薦了德才兼備的人才,這樣的人受到國家最高的獎賞。而有人才,你埋沒他、蒙蔽他,這樣的人被發現,受到國家最高的懲罰。評價一個地方官的政績,不是看他經濟發展的程度、GDP的增長,那只是一個很小的參考。看他什麼呢?為國家推薦了多少德才兼備的人才,使“賢者在位,能者在職”,德才兼備的人都出現在領導位置上,這個國家還能治理不好嗎?所以中國人都是從根本上解決問題。

再看考試制度。我們知道隋唐以後實行“科舉制”,科舉考試都是以經書的內容為主。所以他從小就受到了儒家“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思想的影響,他有一種浩然正氣。

還有法律制度,《孝經》上說:“五刑之屬三千,而罪莫大於不孝。”就是處罰最重的“五刑”,這種刑罰有三千多種,而沒有比不孝的罪更重的罪了。因為你說“百善孝為先”,所以不孝,當然罪也是最重的。

再看激勵制度。中國人非常尊重領導者,像孟子說:“爵一、齒一、德一。”為什麼這麼尊敬領導者呢?很多人很不屑,說:“這不是官本位嗎?”實際上,它有它的道理。因為中國人在選官的時候,他就秉持了一個前提,那就是“爵非德不授”,你的爵位,沒有德行的人就不授予;“祿非功不與”,就是你的俸祿、工資獎金,你沒有對國家建功立業,就不給與。這樣一個前提一設立,我們就知道,他的官位越高,意味著德行越高;他拿的工資越多、俸祿越多,說明他對國家的貢獻越大。這是人們尊重領導者的一個重要原因。

在《群書治要·劉廙政論》中,還講到了“高薪養廉”的問題,它說:“我們都希望人很清廉,但是給人的俸祿卻很微薄。這種微薄的俸祿不能夠使人清廉,不足以讓人保持清廉。”它說:“故知清而不知所以重其祿者,則欺而濁”,你只是想讓人為官清廉,但是不知道給這些官員很高的俸祿,那麼官員就會欺詐,而且道德也是污濁;“知重其祿而不知所以少其吏者,則竭而不足”,你知道提高這些官員的俸祿,但是不知道減少官員的數目,稅收就不足了。假如官員的人數很多,都人浮於事,你還再提高他的俸祿,那麼老百姓不滿,而且他交的稅收也不足以供奉這麼多的官員;“知少其吏而不知所以盡其力者,則事繁而職缺”,你知道減少官吏的數目,但是不知道教育他們要竭盡全力,就會使事情繁多而顯得職務缺少,實際上並不缺少,只是他們沒有盡力。所以它講,必須高薪養廉,但是養廉的前提是什麼呢?減少官員的數目,使人當於事,這樣你再提高他的俸祿,才不至於竭而不足,讓老百姓竭盡全力,還感覺到供應不足。而且還要使官員竭盡全力地承擔他的責任,這樣高薪養廉是可取的。

最後一點,就是領導者要重視提升政德的自我修養。要教育百姓,你必須首先自己受教育。像《說文解字》上說:“教,上所施,下所效。”良好有效的道德教育,就是上面怎麼做,下面跟著怎麼效法。就像孔子也說:“君子之德風,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風必偃。”在位者的德行像風一樣,一般百姓的德行像草一樣,風向哪邊吹,草就向哪邊倒。《禮記》上也說:“下級侍奉上級,並不是服從他的命令,而是服從他的行為。”上級領導喜歡某一個東西,下邊屬下一定有比他更加喜歡的,所以上級領導所喜好和厭惡的事情,就不能夠不謹慎,因為他是人民的表率。

實踐證明,“上行則下效。大臣不廉,小臣必汙,小臣不廉,風俗必敗。”所以領導者,當然也包括教育者,先受教育,這是一個自然而然的規律,這也是“中國之治”要達到預期的目的的一個關鍵所在。為什麼有的地方學習傳統文化,結果能夠治理得好,有的地方同樣學習傳統文化,但是收效甚微。一個重要的原因,就是“一把手”的態度,如果“一把手”他真正身體力行傳統文化的教誨,從自己做起,效果就非常好。如果他是希望拿著傳統文化,去教育員工、教育屬下,大家就覺得這是愚民政策,就不會跟著去學習。習總書記他也強調說:“領導幹部要講政德。政德是整個社會道德建設的風向標。”所以領導幹部的道德狀況,也決定了整個社會的道德風氣,也是“中國之治”能否實現的關鍵所在。

領導幹部要加強學習,特別是要學習《群書治要》,為什麼呢?《尚書》上這樣說,你看一個人有沒有前途,可以看六件事。哪六件事呢?都說的很具體,我們可以一一對號。如果一個人對內興起了迷戀女色之風,對外喜歡什麼呢?過去的遊戲就是狩獵,打獵沒有節制;還喜歡飲酒、沉溺於靡靡之音;住的房屋又高又大,牆上還雕刻著花紋,雕樑畫棟。以上說了六種情況,如果有一種情況出現在你的生活中,那都沒有不滅亡的。“未或弗亡”,古人說話非常謹慎,用詞非常的準確,但是他在說這句話的時候,他說的很肯定,說:“沒有不滅亡的。”所以你看了這些話,就要引以為戒,是不是自己有這些問題,如果有這些問題,趕緊怎麼樣啊?“懸崖勒馬,亡羊補牢,未為遲也。”你對照現在落馬的高官,再對照經典,你就知道經典有多麼可貴了,它確實可以防患於未然,確實可以讓一個人少走彎路。

很多人特別喜歡學《易經》,《易經》上有兩句話,我們記住了,終身受用無窮。第一句話就是,“積善之家必有餘慶,積不善之家必有餘殃。”另一句話,“善不積不足以成名,惡不積不足以滅身。”省部級以上的高官突然鋃鐺入獄了,大家都在議論紛紛,說什麼原因啊?什麼原因啊?是不是他站錯隊了?這些話不在經典之中,經典上怎麼說呀?它說:“惡不積,不足以滅身。”如果他的“惡”沒有積累到一定的程度,不足以讓他身敗名裂,所以還是“行有不得,反求諸己。”讀聖賢書、讀經典,好處就是可以站在巨人的肩膀上看得更遠,讓我們的人生少走很多的彎路,特別是要重視加強自己的政德修養,對自己的前途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我們今天就先和大家分享到這裡。不足之處也歡迎大家批評指正,謝謝大家。

《群书治要》学习网

网址:www.qszys.com.cn 备案号:京ICP备18013041号-1

网站建设多维网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