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網站收藏 【本網站內容版權所有,歡迎下載轉發,轉發請注明出處】
視頻更多》

本站视频若出现卡顿现象,恭请前往第三方平台观看,给您带来不便见谅!

從《群書治要》看祭祖的文化内涵

劉余莉 教授

  • 路線壹
  • 路線二
  • 音頻壹
視頻文字
從《群書治要》看祭祖的文化内涵
2020-05-24

尊敬的各位長輩、各位領導、各位朋友、各位兄弟姐妹們,大家上午好!


今天非常高興來到四平,來參加這個傳統文化的公益活動,和大家分享《從〈群書治要〉看祭祖的文化內涵》。

我們都知道,清明節快到了,清明和冬至祭祖,是中華的傳統文化。那麼為什麼要在這個時候祭祀祖先呢?祭祀祖先有什麼文化的內涵呢?在講這個問題之前,我們首先要看一看什麼是文化。我們經常說,有很多有知識但是沒有文化的人。什麼叫有知識沒有文化呢?比如說我們學了《弟子規》,學了很多的聖賢經典,可以把這個經典倒背如流,但是與自己的生活毫不相干,這個就叫有知識沒有文化。所以,我們看“文”,文它就是文章、文字、禮樂和曲調的意思。中國人有一句話說,“移風易俗,莫善於樂。”那麼什麼樣的音樂才是值得提倡的呢?

在《呂氏春秋》中,它也有這樣一句記載。他說亂世的音樂演奏銅質、石質的樂器,聲音就像霹靂;演奏石質的音樂,它就像打雷;演奏絲竹歌舞之樂,聲音就像大嚷大叫。以這樣的音樂來動盪人的心性,搖盪人的耳目是可以辦得到的,但是要想給人帶來快樂是絕對做不到的。所以,孔老夫子到了一個地方,還沒有看這個地方的民風如何,先聽一聽流行什麼音樂,他就知道這一個地方的民風是怎麼樣的了。所以,什麼樣的人可以制禮作樂呀?只有聖人才可以制禮作樂,所以不是聖人,想制禮作樂,都需要小心謹慎的。

我們現在打開電視媒體、打開這些網路平臺,我們看到的這些音樂歌舞,很難讓人生起恭敬之心,也很難讓人心情平和,這樣的音樂,我們還是要小心謹慎地來傳播。

為什麼呢?因為《中庸》上有這樣一句話說,“喜怒哀樂之未發,謂之中;發而皆中節,謂之和。”

說喜怒哀樂愛惡欲這七情,沒有發出來的狀態,這個狀態稱為什麼狀態?稱為“中”的狀態。但是這個狀態,很少有人能夠體會到,那麼也不為難大家,就退而求其次。求那個和的狀態,那什麼是和的狀態呢?“發而皆中節謂之和”。也就是喜怒哀樂愛惡欲這七情都發出來了,但是都沒有過分,這個狀態就稱為和的狀態。

那麼“禮之用和為貴”,這個禮的作用是什麼呢?它實際上就是促進和諧,讓人首先自己心態要平和,然後怎麼樣呢?人與人之間相處要平和,家庭和睦、社會和諧、天下和平。

所以我們說這個“化”,就是人受教而變化,它的本意是教行的意思。比如說人聽了這首歌曲、看了這個文章、看了這個電影、電視劇,結果使自己的感恩心、恭敬心生起來了,這樣就是變化氣質。

所以文化兩個字合而言之,就是以文章、文字、禮樂、曲調,甚至建築等等的形式變化人的氣質,使人轉惡為善、轉迷為悟、轉凡成聖,這個才叫文化。這說明什麼呢?說明我們經常用文來承載道,用文來變化人的氣質。所以我們經常說讀書志在聖賢,讀書貴在變化氣質。

讀書的目的是為了什麼呢?讀書的目的是為了成聖成賢,而不是為了志在賺錢。現在我們很多人朝九晚五忙忙碌碌,非常地辛苦,辛苦來辛苦去,目的是為什麼呢?“天下熙熙皆為利來,天下攘攘皆為利往。”這個就錯了,所以中國古人說,“君子喻于義,小人喻於利。”君子人呢,他做事首先考慮的,這件事我該不該做,所以他凡事都是以義作為出發點。而小人卻與此不同,他做事情考慮的是給我帶來什麼利益,這件事能讓我出名啊,還是能讓我獲得利益啊、獲得錢財呀,沒有利益的話就不去做了,這就是君子和小人的區別。

所以我們想問一問自己是君子還是小人呢?首先考慮一下我做這件事,是出於道義去做,還是出於名利去做,這個是關鍵點。

中國古人又說“三日不讀書面目可憎。”三日不讀書為什麼就面目可憎了呢?因為古代的人所讀的書是聖賢書。所以三日不讀聖賢書,自己自私自利的心就生起來了,做事的出發點呢,也就有違初衷。

中國人有一句話叫“不忘初心”,習總書記也是提醒我們要“不忘初心”,那我們想一想我們到今天,學習傳統文化已經有十多年了,我們的恭敬心、感恩心是更加增強了呢?還是更加落後了?我們參加這個論壇,目的是提升自己的道德修養來了?還是為了來看熱鬧來了?還是為了來認識更多的人來了?還是為了其它的目的而來?

我們在2005、2006、2007年左右的時候,我們首先在青島參加了幾屆的傳統文化的公益論壇。那一批老師,現在很多老師都不出來講課了,為什麼不出來講課了呢?因為感受到經不起誘惑。為什麼經不起誘惑呢?你看我們參加論壇的時候,又給你鞠躬、又是鮮花、又是掌聲、又給你送禮物。這個恭敬心確實對老師很具足,但是我們做老師的,有沒有能力經得起這種種的誘惑。別人讚歎我們幾句,我們就興高采烈,坐都坐不住了;別人批評我們幾句,誹謗我們幾句,我們心裡也有一些不高興了;別人稍微怠慢我們一下,我們心裡也有煩惱了。你看,八風吹不動,八風啊,稱、譏、毀、譽、利、樂、興、衰,無論是我們上升時期還是下降時期,遇到挫折的時候;無論是我們受到讚歎、還是受到誹謗,我們都應該如如不動、波瀾不興,我們的心水都是應該平的,不能夠被這些外物環境動搖了,你有這個功夫,我們才可以出來給人家分享。

所以我為什麼不太喜歡出來講課,不是不願意跟大家分享自己的學習心得,而是感覺自己的功夫實在是欠缺太多,還有待深入地紮根,所以還是請求大家能夠理解和原諒,謝謝大家。

這一次來到四平也是有一個特殊的緣分,因為在大年初一的時候,非常受我尊重的趙老,特意給我打了一個電話。這麼大年紀的老人家,他給我打這個電話,我覺得,又是大年初一,也沒有辦法拒絕老人家,所以我也就答應了和大家分享這一個課程。

古人說讀書是志在聖賢,不是志在賺錢。首先,就要把我們讀書的目的明確了,而且要讓我們不忘初心,時時保持自己的初發心,不能夠越學離我們的本心、我們的初心越來越遙遠。

所以我們說,文化告訴我們,無論是文章、文字,還是禮樂、歌舞等等的文藝形式,都是用來教化人的方式。這些藝術化的教學,可以起到潤物細無聲的作用,能夠潛移默化地變化人的氣質,使人不知不覺變得文質彬彬。所以文化,它的靈魂是什麼呢?文化的靈魂是道德。所以無論是文字、文章、音樂、禮儀,它都是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道德教育的功能,這才叫文化。所以什麼叫有知識沒有文化呢?比如說我們學了“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這一句話我們能夠倒背如流,但是我們吃飯的時候,把白花花的饅頭、米飯扔得到處都是,杯盤狼籍,這個就叫有知識沒有文化。因為我們讀了這句古詩,對我們變化氣質,改變自己的行為方式沒有作用。

我們要學習傳統文化,應該做一個有文化的人,那就是要學一句,落實一句。文化它有什麼重要的意義呢?為什麼要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

2013年的時候,習總書記到曲阜去考察,發表一個重要的講話。他說:“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的強盛,總是以文化興盛為支撐的,中華民族偉大復興,需要以中華文化發展繁榮為條件。”這告訴我們,中華文化的偉大復興是實現中國夢的前提,也是它的條件。

我們看一看祭祖,它在教化人心方面有哪些意義,第二個問題我們就看一看祭祖的文化內涵。

我們中國的文化,用四個字概括,叫“禮樂文化”。“禮”有五經,在《禮記·祭統》上說:“凡治人之道,莫急於禮;禮有五經,莫重於祭。”在治理人心、治理社會的禮,總結出來有五個方面,那就是“吉、凶、軍、賓、嘉”五禮。而祭禮屬於吉禮,而在五禮之中首重祭禮。也就是說祭禮是所有的禮之中最受重視的,為什麼這麼受重視呢?因為祭禮它是教育之本,是文化之根,可以為解決當今世風日下、人心不古的問題,提供方法和出路。

我們現在都感歎社會世風日下,人心不古。世風日下,人心不古的一個重要表現,就是人不再知恩報恩了,而是忘恩負義、見利忘義。那麼怎麼樣才能夠把見利忘義、忘恩負義的心轉變過來?轉成飲水思源、知恩報恩的心呢?那就是要通過祭禮,提起一個人對祖先的感念之情。

像在《大戴禮記》上說人要不忘本。不忘本,首先呢,就不忘天地,因為“天地者,生之本也”。天地,是萬物生長的根本,我們人的衣食住行,所有的資源,都是來自于天地自然。所以中國人呢,有祭天之禮。為什麼要有祭天之禮呀?祭天之禮就是通過祭天,表達出對天地自然萬物的感恩之心。

“先祖者,類之本也”。

沒有先祖、沒有祖先,哪有我們後代子孫呢?所以我們要祭祀祖先,這是人類的根本。

“君師者,治之本也”。

沒有領導者,包括最高領導者和各級領導者,辛勤地治理,沒有老師辛勤地教導,哪有我們安定和諧的社會環境呢?所以,對於國家領導人,特別是最高領導人日理萬機,更應該生起恭敬和感恩之心。

所以,在佛教的戒律裡,都有“不謗國主,不漏國稅,不犯國制”等等這樣的教誡,告訴我們不能夠誹謗國家的各級領導人,不能夠做國家的賣國賊,不能夠偷稅漏稅。那麼這些呢,都是值得我們學習和借鑒的。

我們看中國人供奉“天地君親師”的牌位,這也都有著教化的含義。

這個“天地”,要寫得很開闊,因為什麼呢?提醒我們要效法天地的寬廣胸懷。我們有說,“為天地立心”。天地是什麼心呀?“天無私覆,地無私載,日月無私照”。

所以我們看到天地,就要效法大地,還有上天這種無私無求,惠利萬物的特點。聖人呢,“為而不爭,利而不害”。他總是給萬物帶來利益,沒有帶來損害,而且他有所作為,但是不和任何人去競爭。

《論語》上說,“君子無所爭”。說一個真正的君子人,沒有要和別人競爭的場合。如果你一定說要和別人競爭,那一定是在射箭的時候。在比賽射箭的時候,兩個人揖讓而升,兩個人互相敬禮,然後升上堂上,然後怎麼樣呢?比賽射箭。“下而飲”,比賽結果出來了,那個贏了的人,要給輸了的人敬酒,還表示謙虛,說承讓,承讓。這個實際上不是故作姿態,而是從內心表現出自己,在高手之間的比賽偶然贏了一次,也沒有什麼可驕傲的,那確實也是承讓承讓。

那麼輸了的人呢,“反求諸己而已矣,不怨勝己者”。他只是反省自己,我的技藝學得不夠精湛不如人家。所以,不去埋怨、怪罪、嫉妒這個贏了自己的人。所以你看呢,這個禮無論是對於贏的人,還是對於輸了的人,都是提起了正確的觀念,贏了的人沒有傲慢之心,輸了的人沒有嫉妒之心。所以你看它是不是很好的教化呢?所以,君子人他有所作為,但是他內心中沒有和任何人競爭的想法,他把自己的本分盡到而已。所以我們要效法天地。

君,君不開口,你看寫的這個“君”字下面這個“口”,一定要封上,為什麼這樣寫呀?因為君主說話,“一言九鼎”、“天子無戲言”、“君無戲言”。所以我們說話呢,不能夠亂說話,特別是作為領導,不能夠輕易地承諾。

像《弟子規》上也說,“苟輕諾,進退錯”。有的人喝酒,興致來了,說這件事包在我身上,你就放心吧。結果喝酒醒了之後才發現,這件事不是那麼容易做,我到底是幫他辦呢?還是不幫他辦呢?進退兩難。所以“君無戲言”,這個君的口不能隨便開。

下邊這個“親”,上面有個“目”字,親不閉目。你看這個“目”字呢,卻是開著口的,告訴我們什麼呢?一方面是對父母的健康長壽的祝福,希望父母永遠不閉目,健康長壽;另一方面也是警惕自己,父母祖先都在看著你呢,所以你一言一行、一舉一動都要小心謹慎,不要因為我們的言行給祖先抹黑。所以《中庸》、《大學》上都特別強調“慎獨”,就是一個人獨處暗室的時候,也要小心謹慎。

古人還說“獨行不愧影,獨寢不愧衾”。

就是說獨自行走的時候,我也要小心謹慎,為什麼小心謹慎呢?不能愧對我的身影。獨自睡覺的時候,雖然沒有人看見,也不能愧對我蓋的這個棉被。那麼這種小心謹慎的責任感是因為什麼呢?因為心中有父母,心中有祖先。

那麼這個“師”,“師”上有一個短撇,這個短撇就要省略了,為什麼要省略呢?因為“師不可撇”,老師不能夠撇在一邊,對於老師的教誨時時記在心上,不敢忘記。所以只要你心中有一念,說我的所言所行,不能夠辜負老師對我的教誨,不能夠辜負老師對我的期望。你只要記住這一句話,“不能夠給我的老師丟臉”,你所言所行,你就知道該怎麼做了。

所以,供奉“天地君親師”,寫一個牌位都表現出教育的內涵。這告訴我們什麼呀?告訴我們中國古人,這種道德教育的良苦用心,滲透在生活的方方面面。

像我記得我小的時候,上學的時候,這個教室裡都掛著那些格言警句。前面呢,貼著“好好學習,天天向上”,這個牆的四周也都是來自經典的教誨。古人還有座右銘,還有墓誌銘。商湯他的洗臉的盤子上都刻著一句銘文,說“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提醒我們的德行,每一天都要有進步,能夠改過自新。所以這個“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呢,主要是強調我們的德行,日新又新。不能夠我今天和昨天都一樣,那個就是沒有進步了。那麼這個呢,是講的祭祀天地君親師,它是有經典的來源、經典的依據。所以祭祀的宗旨,歸納起來就是不忘本,所謂“報本反始也”。

那麼具體而言呢,這個祭祖的意義,祭祀的含義,文化內涵,可以概括為三個方面。第一就是“慎終追遠,民德歸厚。”謹慎地辦理喪事,追奠亡故的先人,這個民風自然歸於淳厚了。什麼是追遠呢?“追遠者,祭盡其敬”。所謂的追遠,就是在祭祀祖先的時候,能夠有恭敬之心。這個恭敬之心,表現在很多的方面。首先,必須是依禮依時,追念祭祀。而且在祭祀的時候,必誠必敬。

在《禮記·祭統》上,它也告訴我們,說這個祭祀,它並不是出於外在的禮儀需要,並不是外在的表現,它必須是出於一個人的內心。因為他內心有感念祖先、懷念父母的這種需要,把這一種需要表達出來,表現在禮上,所以只有賢者才能夠盡知祭祀的意義。

不是賢者呢,對祭祀的意義,不是那麼清楚。很多人來參加祭祖,可能是來湊熱鬧,也有很多人是來為了求得保佑,求得一個吉祥如意。孔老夫子確實說過,他說“我祭則得福”。為什麼“我祭則得福”呀?因為孔老夫子參加祭祀的時候,他有恭敬心,是“祭如在”。祭祀祖先就像祖先在面前一樣,非常的恭敬,所以他參加祭祀才得福。

在《禮記·祭義》上,對於祭祀的頻率也有明確的記錄,它說“祭不欲數,數則煩,煩則不敬”。

這個祭祀不能夠搞得頻率太多,比如說你每個月都搞一次祭祀,太頻繁了,你要為這些祭祀準備。這樣就會讓人生起煩惱之心。一生起這個煩惱,就沒有了內心的恭敬和耐心。“祭不欲疏,疏則怠,怠則忘。”這個祭祀呢,也不可以搞得太粗疏,頻率太少,如果好幾年才搞一次,那麼人呢,就忘記了祖先父母的恩德。所以這個怠慢之心生起來了,也就忘記了紀念祖宗的恩德。孔老夫子呢,正是因為有這種恭敬之心,所以,他能夠感召這些祖先神明的護佑。在祭祀之前,也有明確的要求。你看我們要參加祭祖,是不是有恭敬心呢?在祭祀之前,就要進行齋戒,對內要調攝內心,使內心清淨,把心從外物上收回來。就像《鄉黨篇》所說的“齋必變食”。

齋戒的時候,不單不吃肉,就是好糧食也不能吃,為什麼呢?怕的是自己心裡貪著滋味。對外要隔絕一切交際、娛樂、房事等等的活動,齋戒的時候要把心思集中于思念死者生前的起居處所、音容笑貌、飲食習慣、志趣愛好。這樣專心齋戒三天,就能將要祭祀的先人,活現在心中。所以古人看一個人齋戒的時候,那種恭敬的程度,就知道這個人思念親人的程度如何了。齋戒必須謹慎,所以孔子說“我祭則得福”。孔子祭祀能夠得福是因為他有恭敬心、他有感恩心。所以,我們今天來參加傳統文化的學習,來參加這個祭禮,我們有沒有承傳祖先德行的這種責任感?有沒有把這麼好的傳統文化從我們的身上發揚光大的使命感?為往聖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靠誰呀?靠我們在座的每一位。今天我們大家來到這個會場,相信一定不是偶然,都是祖宗有德,庇蔭你們來學習。所以,我們一定要把傳統文化從自己身上學好表現出來,進而發揚光大。我們不要認為一個人的力量是微不足道的。實際上呢每一個人都是一個種子,這個種子生根發芽,長成參天大樹,它又能夠結出很多的果實對不對呀?所以,你願不願意做一個傳播、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種子?我們今天來到這個會場,如果我們能夠把這個使命感、責任感提起來,那真的是祖宗有德,庇蔭了我們。

那麼進入宗廟之後呢,仿佛會從牌位上看到親人。在牌位前禮拜之後,行步周旋敬奉供品。走出門來,心中肅然,親人的音容笑貌好像就在眼前。出門之後,側耳傾聽,仿佛能夠聽到親人深深的歎息聲。所以,說到先王對親人的孝敬之情,是親人的面容,不曾離開過眼前;親人的聲音,不曾離開過耳邊;親人的心智愛好,不曾離開過心間。

也就是說,在祭祀的時候,他所思所想、所聽所看的,都是先人的音容笑貌、愛好情趣、飲食習慣等等。這樣又怎麼能有絲毫的不恭敬呢?所以,君子對父母在世的時候是恭敬的贍養,去世之後是虔敬的祭祀。這也是出於人之常情。因為人情呢,就是對於自己恩德最大的父母,他的這種恩德呀,總是念念不忘,都是希望通過一定的儀式來表達。所以,祭禮就應運而生了。

所以這個禮,不是古聖先賢把它制定下來要求我們後代子孫的,而是我們後代子孫應該有這種心,我們正好通過這個祭禮,來表達對父母祖先的感恩之心。

像我們學習《群書治要》,我們就有一個深深的感觸,魏征大人,他們真是用心良苦。把這麼多的浩如煙海的典籍,最精粹的東西,一一地挑選出來,彙聚了50萬字、50卷,這50萬字是給當時的皇帝唐太宗看的,我們知道皇帝,都是日理萬機,他要處理的事情很多,所以,那個挑選出來的經句呢,都是精挑細選,一句頂一萬句。

我們《群書治要》中,有《易經》、有《尚書》、有《詩經》、有《春秋》、有《禮記》等等的經典,這些經典本身都是精華的,都是四書五經裡面的經典。但是怎麼樣呢?還要把裡邊最精粹的東西給挑出來,所以沒有一句是廢話的。你看一句就有一句的啟發,看一句就有一句的受用。

所以這麼好的書,只要我們能夠以謙恭的心把它打開,就會把古聖先賢的智慧,學到自己的手裡,能夠運用在我們的日常生活,為人處事待人接物之中。你看我們有這種感恩心的話,我們再去讀這個經典,我們的感受還一不一樣呢?我們的深入程度還一不一樣呢?那一定就不一樣了。

古代的這些皇帝,他都知道祭祀對於社會風氣的影響,所以從自己做起,率先垂範,恭敬地祭祀。

比如說明仁宗,他在做太子的時候就非常的恭敬去參加祭祀。有一次,明成祖從外地到了南京,就把當時的東宮官楊士奇招過來了。他說:“你呀,侍奉太子已經很久了,對他的品行也非常地瞭解,太子的為人到底怎麼樣呢?”這個楊士奇就說:“太子的仁孝之心無人可比。”明成祖說:“那有沒有什麼具體的例子,能夠表現出太子的仁孝之心呢?”楊士奇就說:“每一次祭祀的時候,他都要親自檢查祭器,然後恭敬地參加祭祀。比如說在去年的時候,在祭祀之前,突然呢,這個太子呀,就得了痛風病。但是他還是親自把這個祭器一一檢查才放心。醫生告訴他,說必須要吃藥發汗才可以,但是他說,‘如果吃藥發汗,我怎麼能夠親自去參加祭祀呢?’太子這麼一說之後,侍奉在左右的人就比較心疼。他說‘這可以讓人代你去參加祭祀不就行了嗎!’太子就說,‘皇帝把祭祀這麼重要的事委託給我,而我又讓別人去代辦,這不是違背君主的旨意嗎?’所以,他還是帶著病親自參加了祭祀。結果參加祭祀之後,出了一身的汗,這個病就不藥而愈。”

“再比如,太子每一次要給您進奉禮物,還有其他禮品的時候,他必定是親自檢查。放心之後,再親手把這個封口封上,然後才讓他們啟程。”明成祖聽了之後就說:“這不過是為人臣、為人子應盡的本分。”楊士奇怎麼回答的呢?他說:“歷來的大聖大賢都是把自己應該做的本分做到了極致而已。”

所以你看,行行出狀元,每一個人都把自己的本分做到極致,精益求精,你就從這一個行業脫穎而出。所以,大聖大賢呢,並不是非常聰明的人,而是非常用心的人,用心才能夠把事情做好,什麼事不用心,馬馬虎虎的,什麼事都做不好。所以這個恭敬心,就體現在方方面面。《禮記·祭統》上也說,“是故,君子之教也,外則教之以尊其君長,內則教之以孝於其親。”君子的教誨,教導這個人,對外要尊敬他的領導,對內教導他要孝敬父母。那麼怎麼教呢?我們看“教”這個字寫得很有味道,左邊是一個“孝”字,告訴我們教育特別是道德教育,要從孝道開始入手。

像在3月18日,習總書記主持召開了全國思政課的教師會議,告訴我們,思政課是落實立德樹人的一個重要課程。那麼我們現在的思政課為什麼沒有起到立德樹人的作用呢?為什麼思政課很多不能夠深入人心呀?一個重要的原因就是我們沒有從幾千年的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中汲取道德教育的經驗。你看從“教”這個字就告訴我們了,道德教育要從哪裡入手?從孝道入手,“百善孝為先”。這個“孝”,就像道德大廈的根基。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雷鋒精神,那是道德大廈的第五層、第六層,結果道德的根基,孝親尊師都沒有奠定好,就希望要那個第五層、第六層,結果道德教育建設的是空中樓閣,培養了很多偽君子。

所以北大有一位教授,他說:“我們現在的高等教育培養起來的都是精緻的利己主義者。不僅僅是利己主義者,還是很精明的、精緻的利己主義者。”你說糟糕不糟糕?利己,還要給自己披上一個虛偽的外紗,那麼這些人都從政都當官,你說我們的社會風氣能好得了嗎?

所以“教”,他必須從孝道開始,你能夠全心全意為父母服務,你才能夠進而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而怎麼教呢?這個“孝”字寫得很有味道,左邊是一個叉叉,下面是個一模一樣的“叉叉”,再下面是個孩子的“子”。告訴我們,孝道要從身教入手,身教重於言教。

像我們現在的孩子,小公主、小皇帝的脾氣很厲害,自我為中心很嚴重。父母叫他的名字,說:“小明啊。”都是待搭不理,聽如未聽,聞如未聞。大不了,漫不經心地回答一句:“幹嘛了,你沒看到我忙著了嗎?”有沒有“父母呼應勿緩”呢?有沒有“父母命行勿懶;父母教須敬聽;父母責須順承”呢?

沒有吧,什麼原因呢?原因很簡單,想一想我們自己對父母待搭不理,漫不經心的態度我們就知道了。所以這個“教”,一定是“身教重於言教”,我們希望兒女怎麼對我們,我們現在就應該怎麼樣來對待父母。所以,你就知道孩子的問題出在自己的身上。

右邊是一隻手拿著一個小柳條,告訴我們教育是需要耐心,需要父母、老師、領導時時拿著柳條,耳提面命。所以,這個孩子教不好、屬下教不好,還有學生教不好,我們從這兩方面去找原因就好了。第一個是自己的身教如何?第二,有沒有耐心?因為一個人的習氣養成,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要改過這些習氣,也是不是一朝一夕的事。

想想我們自己,從九幾年開始,就在講《領導幹部的心理調適》。講要握住自己快樂的鑰匙。因為我們說發怒,是拿別人的錯誤懲罰自己,沒有一個人能夠走進你的內心,所以,那一個讓你生氣的人是誰呀?是我們自己,是我們自己的修養不夠好,沒有握住自己快樂的鑰匙。你看我們講了20多年了,但是到今天也不能夠握住自己快樂的鑰匙,還經常著急上火。所以你看一個習氣要改正過來,那都要十年二十年的功夫不止。那麼孩子的習氣養成,也不是一朝一夕的,所以我們要對孩子、對下屬、對學生也要有耐心。所以,這兩個你做好了,一定能夠把這個孩子教好。

假設這個父母過世了,我們怎麼樣身教啊?那就是要靠祭祀。所以祭禮,我們通過對祭禮表達出對父母祖先的恭敬之心,孩子看到了,他也會生起對父母、祖先的恭敬之心。所以,《禮記·祭統》上說,“是故君子之教也,必由其本。”君子的教育,一定要抓住根本,不要總是在枝葉上做文章,而我們現在的道德教育,往往都是在枝葉上做文章。

比如說有一個高校,一個星期出現了兩則學生跳樓的事情。結果學生、老師、校長都很緊張,就有專家呼籲,要加強孩子的心理健康、心理素質。好像說得很有道理,我們也不能說,說得沒有道理。

但是這個方法是尋枝摘葉,這個枝葉花果很多,出現了一個問題,就去對治一個問題。中國人不是這樣的,中國人是找到問題的根本,這個問題的根本在哪裡呀?在於人心缺乏教育,缺乏孝道的教育,為什麼這麼說?為什麼什麼都和孝有關係啊?

你看我們學了《孝經》,上面有一句話,“身體髮膚,受之父母,不敢毀傷,孝之始也。”如果一個孩子有孝心,他知道父母培養自己不容易,他時時刻刻都能夠想到父母,他怎麼就會輕易地輕生呢?他想到父母的痛苦怎麼會輕易地就去自殺呢?所以,百善孝為先。這個孝是根本,而這個祭祀,就是提起一個人的孝心。“順之至也,祭其是與?”而把這個孝順之心表達到極致的就是祭禮。我們想一想一個人,連他的祖先都念念不忘,想著定時去祭祀,對於眼前的父母,哪有不照顧的道理呢?他不可能一邊去祭祀祖先,一邊還打爹罵娘,這個于情於理都是不合適的。故曰:“祭者,教之本也已。”因此說,祭祀是教育的根本。

這個就是告訴我們要重視祭祀,重視祭禮。既然祭祀是為了表達對父母、祖先的感念之心,所以必須要有誠敬之心。所以說“祭而不敬,何以為也。”如果去參加祭祀,但是沒有恭敬之心,那你為什麼要去參加祭祀呢?不要去走一個形式。那麼這個呢,是我們講的第一個方面。第二個作用,就是“昭述祖德,傳承家風。”祭祀的時候,它是一個機會教育的場合。最重要的就是把歷代祖先的德行、風範給講解出來。我們古代家家戶戶都有祠堂,祠堂裡供奉的是祖先的牌位,那麼祭祀祖先的時候,告訴你哪朝哪代有哪一位有德行的人,他對國家、對人民有什麼貢獻,我作為他的後代子孫,不能因為自己的言行給祖先抹黑。

比如說我們在座的,應該有很多姓楊的人吧,楊家的祖先有一位叫楊震,他在赴任東萊太守的路上,路過了昌邑縣,這個縣令王密,是他曾經舉薦出來的,王密知道自己的恩人路過,就趁著夜色帶了十斤黃金要送給楊震,結果楊震,拒不接受。這個王密就說:“深更半夜的,這件事沒有人知道,你就放心地接受吧。”楊震就說:“這一件事有天知、有神知、有你知、有我知,這叫“四知財”,怎麼說沒有人知道呢?”所以他拒不接受這“四知財”,後代的子孫,為了紀念他的德行,就把楊家的堂號取名為“四知堂”。

那我們想一想,凡是楊家的子孫,從這個匾額下走過的時候,那是什麼感受啊?我們家的祖先不收“四知財”,那我作為他的後代子孫,如果我貪污受賄,違法亂紀,我是給祖先抹黑。

所以,中國的反腐倡廉教育,在家庭之中,已經開始了。那麼不僅僅是楊家,他有這樣的有德行的祖先。我們在座的各位歷代祖先之中,都有像楊震這樣廉潔有守的人物。那麼我們在祭祀的時候,要把他們的德行、風範講解出來,讓我們的後代子孫把這種良好的家風代代相承。

所以你看,《周易》上說,“積善之家,必有餘慶;積不善之家,必有餘殃。善不積不足以成名,惡不積不足以滅身。”凡事,現在能夠做得非常好的,這些後代子孫,都是因為祖宗有德的原因。比如說我們看,在習家,《習仲勳傳》 最後一章,就講了習家的家風、家教。

習仲勳,他讓孩子吃飯的時候,要吃乾淨,不能夠浪費,吃完之後,還要用饅頭把剩下的這些飯,給它蘸一蘸,擦乾淨。而且他出去的時候,看到地上有煙頭,他都會俯身撿起來。讓孩子穿衣服的時候,都是接遞地穿。大的穿完,讓小的穿,小的穿完再讓小的穿。而且他們家的這個客廳的廳堂的燈很少開著,只要是沒人,一定是隨手關燈。而且他洗澡的時候,都是用浴盆來洗澡,為什麼用浴盆洗澡呢?洗澡完之後這個水,還可以接著用。那麼這種無聲的教育,這種勤儉的作風,無形之中,就影響了習家的後人,所以一直保持著這種勤儉的作風。

所以我們說,“成由勤儉破由奢”。我們想一想,這一句話,大家也都耳熟能詳,也都能夠倒背如流,但是我們真的認為“成由勤儉破由奢”了嗎?我們真的是用這種勤儉的作風、艱苦奮鬥的作風來教育我們的子女了嗎?所以,習家出現像習總書記這樣的領袖人物,而且一當總書記之後,就宣導在全國反對奢靡之風,那是有原因的。所以我們對習總書記,要深具信心。為什麼深具信心呀?因為在全世界的領導人之中,沒有哪一個領導人是受到習總書記這麼好的家教。他的這種家教,正是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教育結果。

反之,我們再看,在歷史上有很多有道德學問的讀書人,他們看到一個人目前的所作所為,就知道他以後的結局。為什麼呢?因為他們都熟讀聖賢書。

比如說《尚書》上有這樣一句話,說“一個人對內興起了迷戀女色之風;對外喜歡狩獵,就是喜歡打獵,沒有節制;還喜歡飲酒;沉溺於靡靡之音;住的房屋又高又大;牆上還刻著花紋兒。以上這六種情況,只要有一種出現在你的生活中,那怎麼樣呢?就沒有不滅亡的。”

更何況現在很多領導幹部,這六種情況全都做了,那還有不滅亡的道理嗎?所以,我們看到一個省部級以上的官員,突然鋃鐺入獄的時候,大家都在議論紛紛,說什麼原因啊?什麼原因呀?結果,大家都莫衷一是,其實原因很簡單,那就是“惡不積不足以滅身”所導致的,惡貫滿盈,自作自受的結果,咎由自取。

在《孔子家語》上,也記載著魯國的國君,向孔老夫子來請教,說“向東擴展房屋,是不是一件不吉祥的事呢?”孔老夫子怎麼回答的呀?他說,“我聽說天下有五種不吉祥的事,但是向東擴展房屋並不包括在其中。”就像很多人特別喜歡看風水,說我這個辦公桌應該往哪兒擺?我這個辦公室的門兒應該朝哪開?我這個櫃子應該放在哪?這些,都是枝末。中國人有一句話說,“福人居福地,福地福人居”。看風水、算卦,這些都是枝末。你是一個有福德的人,你所居住的地方,自自然然是風水寶地;如果你德行不夠,把一個風水寶地據為己有,再過幾年,這個風水寶地,因為你的德行不夠,也都給破壞了。所以,最根本的還是要從自己的德行入手。

那麼孔老夫子呢,他就這樣去引導魯國的國君,他說:“損人而自益,身之不祥也。”也就是我們所說的“損人利己”。其實損人根本利益不到自己,你損害了別人的利益,別人就懷恨在心,下一次他就會給你設置障礙,你看,兩個人結了怨仇,怎麼能夠損人給自己帶來利益呢?給自己招致不吉祥。

“棄老而取幼,家之不祥也”。

把老年人放棄了不去贍養、不去照顧,把所有的關愛放在了孩子的身上,這個家庭就不吉祥了。因為小孩子呢,都成了小公主、小皇帝,自我為中心,你這個家風不能夠代代承傳。中國人有一句話說,“不孝有三,無後為大。”這個“無後為大”不僅僅是沒有兒子,如果你的兒子七八個,但是個個都是敗家子、啃老族,不能把你良好的家教、家風承傳下去,這樣的兒子與其有,還不如不有,這才是真正的“無後為大”。

 “釋賢而任不肖,國之不祥也。”把那個賢德的人放任了,不去任用,任用的都是不賢德的人,這是一個國家的不吉祥。

“老者不教,幼者不學,俗之不祥也。”老人不願意去教了,年輕人沒有謙虛好學的心了,這是社會風氣的不吉祥。

最後呢,“聖人伏匿,愚者擅權,天下不祥也。”聖人都隱居起來了,那些愚鈍的人,自私自利的人,不懂得如何治理國家的人,把持了領導的位置,這是天下的不吉祥。所以,孔老夫子說,世上有五種不吉祥的事,但是向東擴展房屋並不包括在其中。這個就是提醒我們,我們要學傳統文化,不要學到迷信的路上,要抓住根本,這個根本是什麼呢?《大學》上說,“德者本也,財者末也。”德行是根本。孔老夫子之所以他去參加祭祀能夠得福,是因為他有恭敬心,福田靠心耕,而回報最豐厚的福田有三種。

第一種就是恩田,我們看一個人有沒有發展前途,首先看他是不是知恩報恩、飲水思源。所以,中國人認為百善孝為先,就是因為父母對我們的恩德最大,但是我們對父母的恩德不能夠感念,那麼還有誰的恩德值得我們念念不忘、想著定時去回報呢?

所以,一個人不孝敬父母,他一生沒有培養起恩義、情義、道義的處事原則。這種處事原則沒有樹立,取而代之的就是一種以利害為取捨的處事方式,這樣的人往往做出忘恩負義、見利忘義的事情來。

我們看一個幻燈片,題目是《路過》,我們看一看現在的人是怎麼對待父母的。

這個幻燈片提醒我們,父母對兒女的關愛,就在生活的點點滴滴,但是我們做兒女的呢,往往粗心大意,往往忽視了、忽略了,甚至糟蹋了父母的關愛。

所以,祭祀呢,它提起了一個人知恩報恩、飲水思源的意識。他連祖先都念念不忘,對眼前的父母更不會不去照顧、不去孝順。

而第二個田呢,就是敬田。我們看一個人有沒有發展,就看他有沒有恭敬心。凡事是應付了事還是恭恭敬敬?我們參加祭祀,生起對祖先的恭敬和感恩,你看我們是不是有福了呢。

第三個田就是悲田,就是說,看別人處於痛苦的境地,生起慈悲心,想去幫助他、救渡他。我們看現在社會問題很多,無論是貧富貴賤都是身心不安,人們生活都很悲苦。是什麼原因呢?一個重要的原因就是我們把自己的傳統文化給忽視了。所以,我們能夠學習、承傳傳統文化,把祖先優秀的文化讓它代代相傳,來幫助人們解決這些苦難問題,你看我們的悲心也提起來了。所以,這個祭祀,三種心都具足了,能不得福嗎?所以,相信大家今天參加完祭祀之後,自己的人生命運都能夠加以改變。當然,我們必須要生起這三種心。

第三呢,我們提倡紀念萬姓先祖。為什麼呢?提倡紀念萬姓先祖,弘揚中國精神。中國精神是什麼呢?中國精神用一個字來概括,那就是“孝”。這個“孝”傳達我們的是什麼呢?是一種一體的意識。

我們知道中國的禮,有一個規定,就是同姓不婚,同姓的人不能夠結婚。所以父母兩個人是兩個姓,父母再上去祖父母就是四個姓,再上去就是八個姓,再上去十六個姓,再往上推三十二個姓,代代往上推,最後我們發現什麼呀?原來,中華民族是一家人,我們都是炎黃子孫,都是華夏民族。既然是一家人,我們就生起了一種一體的觀念,既然是一家人,你還對他過意不去?你還看他不順眼?你還和他有衝突、有對立嗎?

所以“孝”,聖人都是以孝道來教育百姓。所以孟子也說,“堯舜之道,孝悌而已矣”。堯舜也只不過是把這個孝悌之道,推而廣之,發揚光大。所以“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把對父母兄弟的這種關愛之心推而廣之,關愛來到我們身邊的一切人,這就是仁愛之心。所以中國人有一句話說,“仁者無敵”。

一個真正有仁愛之心的人,他在內心裡不和任何一個人起對立。所以他能夠做到,在這個世界上,沒有我恨的人、沒有我不能原諒的人、沒有我不愛的人,這就是一個仁者之心。所以孟子說“仁者無敵”什麼意思呀?就是一個有真正仁愛心的人,他在心底不和任何一個人起對立,這就叫仁者無敵。

我們上午就簡單地把祭祖的意義給大家介紹出來,希望大家通過祭祖能夠生起一體的觀念,形成中華民族萬眾一體的一種心願,如果我們把這種心願推而廣之,人類命運共同體的目標就可以實現,就並不遙遠。

我們上午的課先講到這裡,謝謝大家!

《群书治要》学习网

网址:www.qszys.com.cn 备案号:京ICP备18013041号-1

网站建设多维网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