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ideo
《群书治要·礼记》第20集
Video text
《群书治要·礼记》第20集
2020-06-18

诸位同学,大家好!


我们今天继续学习《群书治要·礼记》,请看《缁衣》。子曰:“大臣不可以不敬也,是民之表也;迩臣不可以不慎也,是民之道也。”

孔子说,国君对大臣不可不敬重,因为他们是民众的表率,国君选择近臣不可不审慎,因为他们是民众的导向。“民之道也”,这个“道”就是和“导”是相通的,也就是民众的导向。意思是说国君身边近臣的一言一行都代表了君主的喜好,是民众遵循、依从的榜样,所以要谨慎选择。

早在《尚书》中就记载,周穆王在任用大臣伯冏为太仆正的时候,就对如何为君主选用身边的臣子,包括侍御、仆从进行了一段教诲。这个侍御、仆从实际上就是现在的秘书、司机、保姆等等,而太仆正就是专门用来教导侍御、仆从的职位。周穆王这样说:“伯冏,昔日文王、武王的聪明睿智,合于圣道。所任用的臣子,无论大小,都忠心耿耿,诚实善良。其侍御、仆从,罔匪正人。”也就说,即使挑选一个侍奉左右的侍从、驾车的人,甚至仆役,都是品行端正之人,以这样的人朝夕侍奉、辅助君王,君王的出入起居,没有不恭敬整肃的;发号施令,没有不合于仁义的。百姓恭敬顺服,万国皆称其美。

这里的大臣,其实就是位高权重之人,也就是国家的高级领导干部,必须选择德才兼备之人。那在《孟子》中也说:“是以惟仁者宜在高位,不仁而在高位,是播其恶于众也。”要把那些有仁德之心的人选拔在领导的位置上。如果一个人没有仁德之心,却高高在上,就是等于把他的过恶扩散到民众中去。实践证明:上行则下效;大臣不廉,小臣必污;小臣不廉,风俗必败。

子曰:“大人不亲其所贤而信其所贱,民是以亲失,而教是以烦。”这个“亲失”就是失其所当亲也,也就是失去了他所应当亲近的人。“教烦”,也就是教化紊乱,是由于执政者相信、重用那些品行低劣的人,这个“贱者”就是指没有德行的人。孔子说,执政的人不亲信大众心目中道德高尚的人,而亲信那些为人所不齿的卑鄙小人,人民便会因此失去学习、效法的榜样,于是教育的秩序也便随之紊乱。

总结历史的规律,凡是君主能够亲君子,远小人,事业就会发达。相反,亲小人、远君子,事业就会衰败。如何辨别身边的人是君子还是小人?在《群书治要·韩子》中,有一句话说得特别简单,他说:“凡是奸臣和小人都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特别喜欢顺着君主的意思去说话。君主认为什么是好的,他们一定跟着赞叹什么;君主认为什么是不好的,他们一定跟着诽谤什么。”

为什么喜欢赞叹顺从君主的小人危害巨大呢?在《群书治要·体论》中这样说:“左曰:‘功巍巍矣!’右曰:‘名赫赫矣!’今日闻斯论,明日闻斯论,苟不校之以事类,则人主嚚然自以为名齐于尧舜,而化洽乎泰平矣。”这个“巍巍”就是非常崇高、伟大的意思,君主左边的人说,圣上的功勋真是伟大;“赫赫”就是声威显扬的意思,右边的人说圣上的声名真是显赫。今天听到臣子这么说,明天还是听到臣子这么说,如果不用事实加以考察对照,君主就会愚蠢的、顽固得洋洋得意,自以为可以与尧舜齐名,而且以为自己的教化广播,已经实现了天下太平。

君主为什么喜欢任用谄佞之臣呢?一个重要原因就在于君主过分喜好名声,在《体论》中讲:“苟好之甚,则必伪行要名,而奸臣以伪事应之。”君主如果过分地喜好美名,贪图虚名,就一定会用虚假的行为来求取。那么奸邪的臣子,也会以虚假之事来应和,下面的人也会弄虚作假来附和上面的好名之心。君主如果喜欢虚名,那么自然就会喜欢听恭维的话、赞叹的话、肯定的话,结果同声相应,同气相求,他所感召的臣子也是谄媚、巴结、阿谀奉承之人,也就将听不到臣子批评自己过失的言论,看不到事实的真相。

“一人而受其庆,则举天下应之矣。君以伪化天下,欲贞信敦朴,诚难矣。”如果一个人因为弄虚作假、谄媚领导而受到了褒奖,那么普天之下的人就会起而效法,君主以虚伪来教化天下,还想要人正直、信实、敦厚、质朴,的确是太难了。如果领导者好大喜功,那么下面就会出现浮夸之风,所以领导者任用正直、有德行的人就显得特别重要了。如果领导者不是亲近、信任道德高尚的人,而是亲近、重用道德卑微的小人,那么一般百姓也会善恶不分,失去效法学习的榜样,教化就不能成功,而且会导致教化紊乱。

子曰,“民以君为心,君以民为体。心庄则体舒,心肃则容敬;心好之,身必安之;君好之,民必欲之。心以体全,亦以体伤;君以民存,亦以民亡。”

“民以君为心,君以民为体。”方严陵注曰:“民以君为心者,言好恶从于君也。君以民为体者,言休戚同于民也。”意思是说,民以君为心,讲的是人民的好恶顺从于君主,因此君主的喜好和厌恶不能够不谨慎,因为是民众的表率。君以民为体,讲的是君主和民众犹如一体,休戚相关。因此君主对待民众,应该视民如伤,爱民如子。

“心庄则体舒,心肃则容敬。”“心庄则体舒”,就是内心端庄,身体就会舒泰。内心端庄就是没有贪、嗔、痴、慢、疑,没有邪思邪念,表现在外面就是行动舒缓、泰然自若,不紧张。就如《了凡四训》中说:“有人见君子而赧然消沮。”为什么?这是业障深重的一种表现,为什么?比如说一个人常有邪思、邪念,或者总是做见不得人的事情,那么他见到道德高尚的君子就会感觉羞愧,不好意思,这是一种不知不觉、自自然然的反应。从这里我们就知道为什么《中庸》教导人要“慎独”,就是为了培养人光明磊落的心性。古人说:“独行不愧影,独寝不愧衿。”,也就是说:“自己独自行走的时候也不能做坏事,不能够愧对自己的身影,自己一个人睡觉的时候也不能够有邪思、邪念,不能够愧对自己所盖的这一条被子。”那么这样的人无论见到谁都会坦坦荡荡,不会拘谨紧张。

“心肃则容敬”,“肃”就是严肃,内心严肃表现在容貌上就会恭敬,所谓“肃然起敬”就是这个道理。

“心好之,身必安之;君好之,民必欲之。”

内心喜欢什么,身体也一定会安于追求什么。比如说心里喜欢仁义道德,那么身体也一定去干仁义道德之事,表现出来的行为就是仁义道德;内有贪财之心,外在才会有贪污、受贿的行为。所以外在的行为只是自己内心意念、思想境界的一种反应。所以要杜绝贪腐的行为,就既需要从外在的法治监督机制来进行约束,也需要道德教育,就是从内心筑起不想腐、不愿腐的堤坝。 

“君好之,民必欲之。”这个“欲”,犹“好”也,在古时候这个“欲”和“好”是一个同义词,君主喜好什么,民众一定跟着喜好什么?君主喜好仁义道德,民众也会随之追求仁义道德。君主骄奢淫逸,民众也会随之以骄奢淫逸为荣。

“心以体全,亦以体伤;君以民存,亦以民亡。”心是因为身体完好而健全,也会因为身体损伤而受伤。君王会因为百姓的爱戴、归顺而存在,也会因为百姓的怨恨、背弃而灭亡。这个就是对前面“民以君为心,君以民为体”的进一步展开,强调君民是荣辱一体,休戚与共的关系。

在《孔子家语》中也有一句类似的话,唐太宗也经常引用,引以为戒。那就是:“夫君者舟也,民者水也。水所以载舟,亦所以覆舟。”君民之间是同体相系、安危共存的一体关系。从历史上来看,若君民之间遵循一体之道,团结一心,结果就是天下太平;若君民之间偏离一体之道,分化、对立,就会导致乱世。在《群书治要·魏志》中就记载说:夏、商、周每一个朝代都延续了几十世的兴盛,但是到了秦朝只经历了二世就灭亡了。什么原因呢?就是因为夏、商、周三代的君主视民如腹心,能与天下百姓共用幸福,共担忧患,而秦朝的统治者却视民如草芥,独裁专制、残暴无道,所以一旦国家倾危就无法挽救了,这就是“君以民存,亦以民亡”的道理。为政者明白了这一个道理,自自然然地就能够做到“爱民如子,视民如伤。”在治国理政中,也会采取礼主刑辅的治国方略。

在《典语》中说,君主的德行要合于天道。什么叫合于天道?就是要像天地覆佑万物一样,无私地爱护群生,才能受到万民的敬仰,登上王位。如果君主不能代表人民的根本利益,那就会德不配位,必然会衰亡。在《尚书》中记载,大禹也指出“德惟善政,政在养民。”这就是说明君主之德惟在善政;善政之要,惟在养民。而养民的关键就在于为政者要正己之德、利民之用、厚民之生。正己之德,就是要正己化人;利民之用,就是要兴利除弊;厚民之生,就是要能使人民丰衣足食。这三件事做好了,就是所谓的“善政”。进一步说,民生是人民幸福之基,社会和谐之本。所以治国理政,要实现民心归附,国家强盛,那为政者就要有一体之仁。以百姓之心为心,为人民谋福祉。具体表现在:从经济上要富民、利民,让人民解决温饱、脱贫致富、安居乐业;在政治上要爱民、重民,倾听人民的呼声,关心人民的疾苦,维护人民的利益;在文化上要教民安民,让人民身心安乐,伦理关系和谐,还要提升灵性,厚德载物。这种“以民为本”的思想,仍然是我们当今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的传统文化基础。这个是我们讲的《緇衣》。

下面我们看《大学》。

根据郑玄的目录,“名曰大学者,以其记博学,可以为政也。此于别录属通论。”根据汉儒郑康成对这个解释,《大学》这一部书,记载的是很广博的学问。学了这个学问之后,可以从事政治。在古人看来,从事政治,不仅仅要解决人的温饱问题,更要教导人民伦理道德,提升精神境界,成就君子圣贤。所以《大学》开篇就说“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宋朝的朱熹解释说:“大学者,大人之学也。”什么是“大人之学”呢?比如说在位的天子、诸侯等等,这些为政者都要学习这一部《大学》。除此之外,一般的读书人也要学《大学》。为什么?因为“大人”他是有一些要求的。在《易经》上有一句话说:“夫大人者与天地合其德。”大人他办理政治要效法上天覆盖、保护万物、大地承载万物的那种公平、平等、没有偏私的精神。“天无私覆,地无私载,日月无私照。”这个解释其实是和郑玄的解释“可以为政也”是一致的。

在《群书治要》中所选的《大学》内容,集中于王政最重要的方面,可谓儒家仁道之要义:“尧、舜率天下以仁,而民从之;桀、纣率天下以暴,而民从之。其所令反其所好,而民不从。是故君子有诸己,而后求诸人;无诸己,而后非诸人。所藏乎身不恕,而能喻诸人者,未之有也。”

“尧舜率天下以仁,而民从之;桀纣率天下以暴,而民从之。”尧、舜都是以仁来领导天下,百姓也跟着他行仁。夏桀、商纣是以暴力横行天下,那百姓也跟着他们做坏事。孔子最敬佩的就是尧舜的禅让政治。他们能够禅让,就是因为他们的修身圆满了。把天下让给贤德的人,说明自己完全没有自私自利。孟子说,像尧、舜这些圣王,放下天子的位置,就如同放下破掉的鞋子一样,一点儿都不觉得可惜。为什么?因为他们承担这个任务太久了,终于可以卸下来松一口气了。而他担当天子之位是因为没有人做,所以不得不去做。如果能够找到更合适的人选,把这个责任担当得更好,他一定是欢喜退让,让更合适的人来担当,这是圣贤人的存心。像尧帝的儿子丹朱、舜王的儿子商均,都不够贤德,所以尧、舜没有选择他们接替自己的位置,而是选了贤德之人。比如尧推选了舜,舜又予禹,让天下之人得到明君,这都是出于公心做出的举动。

《汉书·公孙弘传》上有这样一句话:“上古尧舜之时,不贵爵赏而民劝善,不重刑罚而民不犯,躬率以正而遇民信也;末世贵爵厚赏而民不劝,深刑重罚而奸不止,其上不正,遇民不信也。”这段话是说,在上古时期尧舜统治的时代,没有尊贵的官爵和丰厚的奖赏,百姓却相互勉励行善,争先恐后地去做善事;不重刑罚,百姓却并不犯法。原因很简单,因为君主为臣民做出了正直的表率,而且对待民众非常守信。

到了后世,有尊贵的官爵和丰厚的赏赐,做善就给予奖赏,有德的人就给予官位。但是百姓还是不能够勉励行善,设立了严酷的刑罚,却不能够禁止作奸犯科的事情发生。为什么?就是君主本身不正,而且对待百姓不守信。可见,君主上位者要想使民众信服,心悦诚服地顺从他的制度、政策、教令,必须首先自己落实自己所倡导的。

现在领导干部都希望自己有权威,受人尊重,这个权威是怎么来的呢?真正的权威是靠德行感召而来。权威分为三种:有道德之威、暴察之威、狂妄之威。唯有道德之威,才能不失天下,使天下信服。若是狂妄之威、暴察之威,那就像夏桀、商纣一样,使百姓处于水深火热之中,却不以为然。就如夏桀王,他底下的人都说:“要推翻你,你要被推翻了。”夏桀怎么说呢?他非常狂妄,他说:“天之有日,犹吾之有民。日有之哉?日亡吾亦亡矣。”意思说这个太阳灭亡了,我才能够灭亡,这真是狂妄到极处了。后来老百姓果然起来造反,推翻了桀的统治。

《淮南子》中在回顾这一段历史的时候这样说:夏桀王不关心朝政,放荡没有节制,汤王起兵,把他关在了焦门这个地方。到了这种时候,夏桀还是不能够反省自己,不认为自己有错,反而后悔自己当初没有在夏台把汤杀掉。商纣王也是如此,他不理朝政,一天到晚饮酒作乐,不关心百姓的疾苦,还制造了炮烙之刑来残害百姓。后来,周武王把他困在了宣室。到了这个时候,他还是没有反省自己的过失,而是后悔自己当初没有在羑里把周武王的父亲文王杀掉。你看这些末代的君主,都走上了绝路了、遇到了灾难了,还是不能够反省自己的过失,还是在怨天尤人。所以古人说,“长民治国之本在身”。一个国家有没有好的治理,一个团队能够不能够带好,在很大程度上都取决于领导者自身。

“其所令反其所好,而民不从。”就是君王所发布的命令、政令,如果和他平时的好恶正好相反,那老百姓是不会听从的。这个话就是强调民风民俗的变化是随着君主自身的身教而变化的,君主爱好财货,却禁止老百姓拼命追求财物利养,那是不能够制止的。

“是故君子有诸己,而后求诸人;无诸己,而后非诸人。”这个君子有两种含义:一种是有德行的人,不仅包括了君子,还包括了贤人、圣人;另一种意思就是在位的人,比如说天子、诸侯等等。用现在的话来讲,就是有德行的领导人。“诸”是“之于”的合音,有之于自己,就是自己有了好的德行、有了善行而后求之于人,才会要求带动别人有善行。“无诸己而后非诸人”,自己没有恶行,然后才禁止别人作恶。所以要先克服掉自身的毛病,然后才去帮助别人改正错误。像在《论语》中记载,季康子问政于孔子,孔子对曰:“政者,正也。子帅以正,孰敢不正?”季康子是鲁国三家大夫之一,他把持朝政,但是又治理不好,所以他问孔子怎么样把政治办好。对于季康子问政,孔子的回答也很有用意,意思说,你季氏三家,对于鲁君不好,你怎么能够让你属下百姓对你好呢?这也是因果。所以孔子说,“政者,正也。”他把这个“政治”的“政”解释为“正”,就是公正无私。办政治就要守住一个“正”字。这一句,足以解答季康子的问题,但是恐怕季康子还不能够完全理解,于是他又加以解释:“子帅以正,孰敢不正?”这个“帅”就是做表率、做样子给人看,意思是说你是鲁国的上卿,下有大夫、有士,只要你自己行得正,处处以身作则,谁敢不正呢?

古人说:“言教者讼,身教者从”,如果我们仅仅用言语去教导他,结果自己不做,那别人就会跟你起争讼,甚至有逆反,说你自己都做不到,有什么资格说我呢?我们现在经常听,有家长说,这个孩子怎么说都说不听,为什么?因为我们把教育变成了说教,而没有把正确的表演出来,所以孩子会有逆反之心。在小的时候,他做错事,你就说他,他不听,你再打他一顿,因为他很弱小,迫于你身体的强大,他只能忍气吞声,把它忍下来。但是随着年龄的增长,他的身体越来越强壮,他看到你没有做对,还说他,他就不服气了,所以就跟你起争执、起争讼,这是逆反心理产生的原因。所以做家长、做老师、做领导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要能够符合《弟子规》的要求,那么你不用要求你的儿女、你的学生、你的属下,他们自然都能够做得很好。这个就是“以身教者从”。

很多人一提起道德教育,就很反感,为什么?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我们把道德教育变成了说教。其实中国古人的道德教育主要是给领导者讲的,“圣人治吏不治民”,也就是当官吏的、当领导的做到了,老百姓自然会跟着做道德之事。这里说:“君子有诸己,而后求诸人。无诸己,而后非诸人。”就是自己做到了,才教别人这样做,如果自己没有过错,才可以说别人的过错。俗话说:“上梁不正下梁歪”,你看季康子身体力行,自己做的正,如果对鲁君能够守住臣子之礼,处处合法合规矩,以身教教导人,那谁敢不正?所以“政者,正也。”这句话虽然是对季康子所说的,但是后世的领导者、为政者都应该把它当成至理名言。当领导者的人都要反求诸己,要责备自己,不要责备别人。

我们现在学习传统文化,有的人觉得传统文化特别好,也希望别人都来学习,所以一有机会,就把传统文化介绍给别人,这是好心。但是如果我们在介绍给别人的时候,有很多教诲,自己都没有去力行,那就很难让人树立起信心,也容易让人引起怀疑。别人会说,传统文化这么好,为什么你自己没有做到啊?好像也好不到哪儿去。这就在无形之中让人对圣贤教诲产生怀疑,甚至还对我们的行为产生反感。所以《大学》上这句,“君子有诸己,而后求诸人”就特别重要。君子总是自己先做到了,然后才去教导别人,自己没有做到之前,绝对不先去要求别人。甚至古人教导我们:“正己而不求于人,则无怨。”也就说我们端正自己,把自己做好了,但是不要去要求别人,就不会导致怨恨。如果处处要求别人,自己却做不到,别人就会不服气,就会有逆反心理。

《大学》上说,“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这个是讲,做学问的次第非常的重要,不要把时间花在介绍给别人的身上,而是先要学一句,就反省自己有没有做到,要先来要求自己,而不是去要求别人。重点一定要放在自己身上,自己做好了自然会感化别人,这就像春风化雨,自自然然的让别人也学习,带动别人一起来力行传统文化。

“无诸己,而后非诸人”,自己没有不好的恶行,然后才禁止别人作恶。如果人们事事都要求对方,自己却有这样的坏习惯,对方也会难以接受。有一句话叫“五十步笑百步”,就是自己没有完全做好,而希望别人做好,这也是不可能的。《中庸》上讲,君子人的修身和弓箭手的射箭有异曲同工之处。这个弓箭手把箭射了出去,但是“失诸正鹄”,就是没有射中靶心,应该是什么样的态度?他立刻反省自己,技艺哪有不够精湛的地方、哪有可待提高的地方。君子人的修身,也是如此,凡是不合己意,那是没有达到理想的境界,也要反过头来反省自己,是否自己的德行、能力和智慧有欠缺。

“所藏乎身不恕,而能喻诸人者,未之有也。”

孔颖达在《礼记正义》中解释说,“言无善行于身,欲晓谕人为善行,不可得也。”意思是说,自身没有善行,却想教导他人为善,是不可能做到的。

在《论语》中记载,季康子患盗,问孔子,孔子对曰:“苟子之不欲,虽赏之不窃。”这个季康子,我们知道他是鲁国的三家大夫之一,分去了鲁君的主权,凡事都有因果,因为他等三家分去了鲁君的主权,所以三家,也受制于家臣。这一章就是季康子家患盗,请教孔子怎么办?

这个“盗”并不是当“小贼大盗”的意思,这个“盗”是什么意思呢?《说文解字》上说,“盗,私利物也。”凡是有私欲、贪利的心,就是盗。这个“盗”,它是一个会意字,从水从欠从皿,也就是说,见到器皿就有了欲求的心,这个已经是有盗心了,这个东西是有主的物,别人也没有给予你,结果你就把它据为己有,甚至有了贪得的心,这就是已经有盗心了。这个三点水加一个欠字,就是一个“㳄”(音闲)字,什么意思?有垂涎欲滴的“欲”字的含义。《说文》解释“欲皿为盗”,这也说明儒家也认为,只要有了贪欲之心,希望得到的心,就是盗。宋儒经常讲“窒欲”,什么意思?就是有了私欲,要杜绝它,不要让它发展下去。当然这一句话也是容易说,但是难以做到,一般人,都把它当成了记问之学,没有把它用来要求自己。

孔子说:“苟子之不欲,虽赏之不窃。”孔子认为:人有了欲求之心,才有盗心,有盗心,才会做盗贼。所以他答复季康子说:假使你自己不贪求,没有贪求之心,“虽赏之不窃”,即使你奖赏别人去偷盗,别人也不会去。凡是争执,包括争执物品,都是源于私心滔滔。如果你没有私欲之心,就没有盗了。反之,自己的私心、贪欲很重,而要求老百姓没有贪欲,大公无私,这也是不可能的。这就是“所藏乎身不恕,而能喻诸人者,未之有也。”自己尚且不能够以仁恕存心,却能够教导别人明白事理的,这种事是从来没有过的。

“故上老老而民兴孝,上长长而民兴悌,上恤孤而民不背。”郑玄注:“老老长长,谓尊老敬长也。”朱子在《四书章句》中解释说:“老老,所谓老吾老也。兴,谓有所感发而兴起也。”这个“悌”,就是“善事兄长”。在中国古人看来啊,兄弟姐妹骨肉一体,就像一个身体一样,谁也离不开谁,相互之间要友爱,做到兄友弟恭,做兄长的要友爱帮助弟弟妹妹,做弟弟妹妹的,对兄长要恭敬、要听从。所以古人把兄弟的友爱之心推而广之,在《礼记》中说:“十年以长,则兄事之”,就是比我们长十岁以上的,十岁左右的,我们要对他,像你对兄长的态度和礼节,和睦相处。

那什么是“孤”呢?在《礼记王制》中解释:“少而无父者谓之孤”,少年又没有父亲的人,这个叫“孤”。我们经常说孤儿。“老而无子者谓之独”,年老了没有儿子的叫“独”,“老而无妻者谓之鳏”,老了没有妻子的叫“鳏夫”,“老而无夫者谓之寡”,老了没有丈夫的叫做“寡妇”。“此四者,夫民之穷而无告者也”,这四者,都是非常困穷,无所告诉的人。

孔颖达疏:“孤弱之子,人所遗弃,在上君长,若能忧恤孤弱不遗,则下民学之,不相弃倍也。”像这些孤弱之子都是为人所遗弃的,孤苦无依。如果在上的为官者、为政者能够体恤他们,不遗弃他们,下面的民众也会向他学习、效法,也不会背弃这些孤弱之人。在上位的人能够尊敬老年人,百姓的孝敬之风就能兴起;在上位的人能敬侍长者,百姓的友悌之风就能兴起;在上位的人能体恤孤苦无依的人,百姓之间就不会相互背弃。

我们知道历史上有著名的“文景之治”,而汉文帝能够使天下太平,重要的原因就是他自己也是一个孝子,他生母薄太后生病三年,汉文帝在旁边照顾,目不交睫、衣不解带,因为他时时要侍奉在母亲的身旁,结果困了的时候只能打一个盹儿,甚至衣服都没有解开就去睡觉。每次给母亲进奉汤药的时候,当然我们要知道古代的时候都是中药,他一定要先尝一尝这个温度适不适合,然后才敢给母亲去进奉。

文帝是贵为天子,富有四海,下面的奴仆一定很多,只要他说一声,哪一个不会尽心尽力地去侍奉他的母亲?但是文帝作为一个孝子,能够从内心表达出对母亲的那种关爱,事必躬亲,结果上行而下效,整个社会也兴起了孝悌之风,实现了天下大治。这是一个孝的例子。

我们再看悌的例子。在中国历史上,兄弟姐妹之间互相关爱的事也非常之多。像我们知道在唐朝,唐英公李勣虽然贵为仆射,仆射就是唐朝的宰相了,他在姐姐病重的时候亲自为她烧火煮粥,结果不小心烧到了自己的胡须,姐姐看到了就劝他,说:“你贵为仆射,下面有很多的奴仆、婢妾等等,都可以供你使唤,何必要亲自动手为我煮粥?”他听了之后是怎么回答的?他听了之后回答说:“我亲自为您煮粥,并不是因为没有手下人可以供我使唤,而是想到姐姐年纪已经很大了,而我自己的年纪也已经很大了,渐渐衰老,我们的时日都是有限的,虽然想长久地为您煮粥,来尽我的一点心意,又能有多少次呢?”你看李勣虽然贵为仆射,还亲自为姐姐煮粥,都烧到自己的胡须。

古人评论说:“古称孝子爱日,若英公之奉姊亦可为爱日者矣。”什么叫“爱日”?就是古代的孝子都珍惜时日,知道父母年老日衰,在世间不会太长久了,所以特别珍惜和父母在一起的时间,想方设法地去侍奉双亲,像唐英公李勣这样侍奉姐姐,也可以称得上是爱惜时日,因为他们年纪都大了,年老日衰。

古人的这些行谊都是提醒我们,行善不能等、行孝不能等、行悌也不能够等。要趁着父母兄弟都还健在的时候,还有机会的时候,多给予关爱,这就是古人讲的“悌”很重要。

《孝经》上说:“事兄悌,故顺可移于长。”侍奉兄弟能够友悌,随顺之心就可移于对待长辈。这个“顺”就是随顺的意思。古人接着评论:能尽孝道的,其心和,能修悌道的,其心顺。能孝敬父母的人,培养起一种亲和的品质,能友爱兄弟的人培养出一种随顺的品质。所以“和顺”这两个字,就把孝悌的精神给我们讲出来了。这也是为什么中国古人这么样重视对于孝悌的教育,为什么是以孝治天下。

如今仁爱不兴,或者说五伦关系都紊乱了。讲仁慈博爱也都没有效果,什么原因?就像我们讲“雷锋精神”三月学雷锋,四月就不学雷锋了。还有一些人给大学生一些救助、资助,但是这些大学生也没有感激的话,也没有感恩的信,连一个表示都没有。这又是什么原因?像在国外,对于鳏、寡、孤、独、废疾者,就是老弱病残幼弱势群体,政府给予特别的优惠待遇,有很多福利,但是这些人不仅没有感恩之心,甚至还会做出一些假证据,为的是获得政府更多的资助。这些现象原因出在哪里?原因就是《论语》中的一句话,把原因讲出来了——那就是“孝悌也者,其为仁之本与。”仁爱不兴,就是因为不孝不悌。现在孝悌不讲求了,不修学了,所以世界才会大乱。要挽救世界从哪里做起?一定要从提倡孝道、提倡悌道来做起,这样才能够消灾免难。

修福、修慧最好的办法就是自己要行孝道,行悌道,然后又要给人讲孝道,讲悌道。在《孝经》上说,“先王有至德要道以顺天下,民用和睦,上下无怨。”古圣先王有至高的德行,至简要的道理,能够使上下都能够和睦相处,人与人之间没有怨言,这个很重要啊。怎么样才能够和睦相处,而不是对立相处呢?这个“至德要道”是什么呢?这个就是孝,就是悌。

孟子也说,“亲亲而仁民,仁民而爱物。”也就是说一个人的仁爱之心从哪里培养起来的呢?就是从“亲亲”,亲爱你的父母做起,把这种亲爱之心推而广之来关爱百姓,关爱人民,又把这种关爱人民的爱心推而广之。扩大到万事万物之上,这就是“亲亲而仁民,仁民而爱物”。所以“为人必先自孝悌始也”,这个就是告诉我们要宣扬仁慈博爱,让大家都有爱心,必须找到爱的原点,这个爱的原点就是孝悌。也就是说我们为什么对人没有爱心?因为我们不爱父母、不爱兄弟,就像我们现在要搞道德建设,要建设一个道德大厦,这个道德大厦的第五层、第六层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这就是雷锋精神,是仁慈博爱,但是我们的基础都没有打牢,对父母没有孝敬、对兄弟没有友爱,这个第五层、第六层就成了空中楼阁。这一句话实际上也指出了我们现在道德教育不得力的一个重要原因,那就是没有从孝悌这个基础做起。

一谈到孝悌,人们还把它和愚忠、愚孝联系起来。《孝经》上说,“不爱其亲而爱他人者谓之悖德,不敬其亲而敬他人者谓之悖礼。”为什么一个人不爱父母亲,去爱别的人是和德行相违背的?一个人不尊敬父母亲,去尊敬别的人,也是和礼的本质相背离的呢?因为我们人生在世,对我们最大恩德的无过于父母的养育之恩,但是我们对父母这么大的养育之恩都不能够记在心上,想着去报答,那么还有谁的恩德值得我们念念不忘想着去报答呢?一个人没有孝敬父母,就没有培养起恩义、情义、道义的处事原则,这种处事原则没有培养起来,他不会什么原则都没有,取而代之的就是一种以利害或者功利为取舍的为人处世、待人接物的方式。也就是说这件事对我有利,这个人对我有好处,我就会全力以赴,但是这个人从利变成害的时候,那对不起,我就会做出忘恩负义的事情来。从这里我们知道了为什么孝是仁爱之心的原点,仁爱之心的根本。因为他培养起了一个人恩义、情义、道义的处事原则,所以古人才说求忠臣于孝子之门。

一个人不以孝悌之心和人相处,以功利之心与人交往,结果就是什么?结果就是诸事不顺因不孝。很多人觉得奇怪,说中国人就是不讲逻辑,说我为什么我做事顺不顺利,和我孝不孝敬父母都有关系?你说有没有关系?关系就在这里,就是因为我们不孝父母,我们是以利害之心、功利原则与人相处,结果——“以利交者,利尽而交疏。”我们彼此是以利益来交往,我们有生意可做的时候,大家吃吃喝喝是好朋友,但是利益没有了,交情就疏远了。“以势交者,势倾而交绝。”今天我是领导,你要找我办事,我要给你签字,所以你必须给我送礼。但是有一天我从领导位置下来了,就“门前冷落鞍马稀”,没有人来看我了。还有“以色交者,花落而爱渝”,男的喜欢女的美色,女的喜欢男的英俊。这个是以色相相交往,有一天我年老了,脸上有皱纹了,结果就是花落而爱渝,这个爱也就终止了。怎么办?“以道交者,天荒而地老”。我们彼此是以道义、情义、恩义来交往,这个交往才经得起考验,天长地久。

现在很多人都感叹,交不到真心的朋友,为什么?因为是以利害之心与人交往,所以怎么样?“行有不得,反求诸己。”这个也是“同声相应,同气相求”的结果。“方以类聚,物以群分”。

一个人不孝父母,做事不顺利,“诸事不顺因不孝”,首先不顺利就是自己的儿女也教育不好,因为你自己不孝父母,儿女也跟着你学习,自己长大之后也不会孝敬父母。所以这个孩子成为了小公主、小皇帝,自我为中心很严重,不会想到父母。还有就是一个人能够孝敬父母,他心中做任何事的时候都会想到会不会为父母蒙羞,所以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会小心谨慎。

现在很多高官落马,很多人说你们讲孝有什么用啊?这个人也是一个孝子,不照样贪污、受贿、违法乱纪了吗?其实他不懂得什么是孝。在《弟子规》上说:“身有伤,贻亲忧。德有伤,贻亲羞。”我们身体上有了病,父母会为我们感到忧愁,当我们德行上有不足,让父母跟着我们蒙羞,这更是大不孝。这个孝它包含着养父母之身、养父母之心、养父母之志多个方面。你已经贪污、受贿、违法乱纪、锒铛入狱了,让父母、家人跟着蒙羞,这怎么能说是一个孝子呢?

《礼记》上说:“居处不庄,非孝也;事君不忠,非孝也;莅官不敬,非孝也;朋友不信,非孝也;战阵无勇,非孝也。五者不遂,灾及于亲,敢不敬乎?”如果你的生活起居不庄重,人家会说你没有教养。像我们这一代人,最怕别人说的就是别人说我们没有教养,为什么呢?因为这句话不仅是说到了自己,还说到了我们的父母,说我们父母没有把我们教育好,让我们父母蒙羞。所以“居处不庄”就不是孝道了。“事君不忠,非孝也”,侍奉君主,不尽心尽力,这也是不孝敬。如果不忠心侍奉君主,还做了违法乱纪的事,最后东窗事发,锒铛入狱,让父母蒙羞,确实也是殃及父母。“莅官不敬,非孝也”,做官没有恭敬心,对自己的事业不恭敬,不尽心尽力,这也是不孝。“朋友无信,非孝也”,朋友之间不讲信义,人家也会骂你,也会伤害到父母。“战阵无勇,非孝也”。这五者做不好都会给父母蒙羞,甚至给父母带来灾难。所以这个是说明一个孝子确实是面面俱到,几乎就是一个完人了。

“孝悌也者,其为仁之本與。”这一句话在《四书蕅益解》上也有一段注解,这一段注解也讲得非常好,他说:“为仁,正是为人;不仁,便不可为人矣。作乱之本,由于好犯上;犯上之本,由于不孝弟。”“为仁”这个“为”是动词,就是“求”的意思,君子求仁,君子行仁,而学仁、求仁也都是为了学做人,所以“不仁,便不可为人矣。”也就是说,一个人如果没有仁德之心,便不能称之为人。这个“仁”在《说文解字》上解释为:“从人、从二”。是一个会意字——“言己与人相亲爱也”。这个就是“仁”的含义。这个“仁”就是天地同根、万物一体,能够这样去对待他人,把他人和我视为一体的,没有了我和他人的区分,这才是真正的“为仁”,能够达到这种境界的人,在儒家就称为“圣人”。

“作乱之本,由于好犯上;犯上之本,由于不孝弟,不孝弟,由于甘心为禽兽。”孝悌是教育的根本,人与禽兽之所以不同,就是人要接受教育,如果不接受教育,就和禽兽没有区别了。孟子也说:“饱食煖衣,逸居而无教,则近于禽兽。”不懂得做人的道理,不能够行孝悌,那么人跟禽兽就没有两样了。“若不肯做衣冠禽兽,必孝悌以为人。”如果不想做禽兽,那就要学习做人。而学习做人,就要从孝悌开始学起。

为人则仁、义、礼、智自皆具足。故孝悌是仁义礼智之本。仁义礼智是什么?就是人道。做不到仁义礼智,做人的资格就没有了。儒家把仁、义、礼、智、信称为五常,在《左传》中也说:“人弃常,则妖兴”,意思是说人把五常大道都不讲了,不仁、不义、无礼、无智、无信,结果就会出现五伦关系的紊乱,社会上各种道德败坏的现象都出现了。

“盖孝弟,是良知良能,良知良能,是万事万物之本源也。”“孝悌”是人自性本有的性德,也称为良知良能,王阳明讲的“致良知”就是这个意思。良知用俗话来说就是良心,比如说人做了坏事,做了恶事,他会感觉到身心不安,感觉到良心的谴责,这说明这个人还有救。如果这个人做了恶事、坏事,心安理得,没有觉得良心不安,这个人就是麻木不仁,就堕落得离禽兽不远了。所以说“良知、良能是万事万物之本源也。”人有良知,人有良心,才是人之为人的根本。

“论性则仁为孝弟之本,论修则孝弟为仁之本。天下大乱之原,自不孝不弟始。孝弟则仁慈兴而乱机息矣。”这个是从性、修两个方面讲,从性德上来说,仁爱之心是万事万物的本源。它在和父母兄弟的关系上表现为孝和悌;对领导与被领导的关系上就表现为仁和忠;对朋友的关系上就表现为信,对夫妻的关系上就表现为夫义、妇德。所以从性上来说,仁是孝悌之本;而从修德上来说,“论修则孝弟为为仁之本。”要培养一个人的仁爱之心,修养一个人的仁爱之心,必须从培养人的孝悌之心开始。所以孝悌之心是仁爱之心的根本、原点。

“天下大乱之原,自不孝不弟始。孝弟则仁慈兴而乱机息矣。”也就是说我们真想实现社会和谐、人心安定,一定要提倡孝道,提倡仁、义、礼、智、信。从哪里做起呢?不要要求别人,要从我们自己做起。很多人说别人都是怎么怎么样的,别人不讲信用,别人不讲仁爱,我们这样做是不是吃亏呢?别人不讲信用、别人贪得无厌,那是别人甘心堕落。如果我们向他们学习,我们也是随之堕落。所以他们是他们,我们要学做人,做到了仁、义、礼、智、信,做人才合格,才有资格。所以我们要问一问自己想不想有好的结果,我们将来想到哪里去?如果我们想自己有好的结果,那就要从自身修起,别人做不做与我们自己无关,而且我们自己身体力行了,也得到了好的结果,就会让别人看到,对仁、义、礼、智、信生起信心。人家一看你做仁、义、礼、智、信的事,生活得很好,事业很顺利,事事顺心如意,身心安宁。“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那么为什么自己不这样去做呢?所以这也是为社会大众做一个好的榜样。

“然则兴孝弟之道奈何?曰‘上老老而民兴孝,上长长而民兴弟,上恤孤而民不悖。’不孝不弟之人而居上位,天下大乱所由生也;孝弟之人而居上位,天下大治所由生也。’”这就告诉我们,怎样才能兴起孝悌之道呢?那就是在位的领导者能够力行孝悌之道,进而弘扬孝悌之道,这个社会才能兴起和谐之风。孝悌之人居于领导的位置,这个天下的大治才会有希望。

我们再往下看:“所恶于上,无以使下;所恶于下,毋以事上;所恶于前,毋以先后;所恶于后,毋以从前;所恶于右,毋以交左;所恶于左,毋以交于右。”厌恶上司对自己的一些做法,就不要这样去对待下属。比如说厌恶上司,颐指气使,不尊重自己、不体谅自己,那么也要避免这样去对待下属;厌恶下属的一些行为表现,自己就不要以同样的方式来对待上级。比如说厌恶属下办事不认真负责,应付差事、不主动汇报请示,那也要避免以此对待上级;不满意前人做过的事儿,自己就不要接着去做,以免遗患后人。比如说你接手前任的工作,前任给你留下了一个烂摊子,不明不白,你要避免用这样的方式对待后面接手自己工作的人。再比如我们到了旅游景点,厌恶前面的人,不讲卫生,不爱护环境,把垃圾随手乱丢、在文物上随意刻画,写上自己的名字,你很厌恶,自己要避免这样的行为,以免招致后面来的人厌恶。再比如婆媳之间相处,不满意婆婆对自己苛刻,管制、干涉太多,那么自己当了婆婆的时候呢,也要避免这样对待自己的儿媳;不愿意后面的人怎样对待自己,自己就不要这样去对待前面的人,比如说作为父母,不希望儿女对自己不耐烦,没有孝心,说话没有礼貌、厉声戾气,不恭敬自己,那么自己也不能够这样对待父母;不喜欢左边儿人的行为,就不要用这种行为与右边的人交往;同样不喜欢右边人的行为,就不要以此与左边的人交往。这里的交是平辈人,身份、地位平等的人之间的交往。比如说作为朋友,不希望朋友对自己不讲诚信,那么自己作为他人的朋友也不能不讲诚信。这就是对上下、前后、左右的人,都要讲恕道,这就是《弟子规》中所说的“将加人,先问己;己不欲,即速已。”你看《弟子规》上这一句话很简单,但是如果你时时处处、每时每刻都用这一句话来要求自己,你就知道什么事情该做,什么事情不该做。

在《孔子家语》中记载,孔子曰:“君子有三恕。”哪三恕?“有君不能事,有臣而求其使,非恕也;有亲弗能孝,有子而求其报,非恕也;有兄弗能敬,有弟而求其顺,非恕也。士能明于三恕之本,则可谓端身矣。”

有君主不能够尽心奉事,却要求部属供他使唤,这就不是恕道了。一个人在社会上有多种角色和职位,可能既是领导者,又是被领导者。作为被领导者,对领导者是怎样的态度,也直接影响了属下对待他的态度。因为什么?因为他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属下都在观察、都在学习。所以如果希望属下能够竭忠尽智,对待自己能够有诚信,言出必行,那我们对待自己的领导也必须是这样的态度。

如果对父母不能够尽到孝道,却要求儿女能够回报自己的恩德,这也不是恕道。就像现在很多父母对儿女的关心无微不至、有求必应,但是对父母却不理不睬,不能够尽心竭力,结果把孩子都溺爱成小公主、小皇帝,还希望他们能够孝敬自己。等到自己老的时候,期望他们能够回报,这就不是恕道了。这个父母每一天的言行举止,其实都是给孩子在身教,所以教导孩子行孝道不是仅靠言语就可以的。父母怎么做,儿女从小都能够观察到,就会成为他以后对待父母的行为方式。所以你看,现在孩子对父母没有耐心,说话不理不睬,没有恭敬心。什么原因?反省一下自己对父母的态度,就知道错在哪里。

“有兄弗能敬,有弟而求其顺,非恕也。”有兄长不能够尊敬,却要求弟弟顺从自己,这也不是恕道。为什么有兄不能敬?因为自己钱多、财大气粗,或者自己的官位高,所以对哥哥姐姐就没有那样尊重了,没有做到兄友弟恭。这些都是没有做到恕道。

我们看下面一句:“诗云:‘乐只君子,民之父母。’民之所好好之,民之所恶恶之,此之谓民之父母。”这句话是出自《诗经・小雅・南山有台》,是赞美周成王的诗篇。“乐只君子”,这个“只”,是“是、此、这”的意思。引用这句诗是说,能够以这样的方式教化民众,从民所欲,则可为民之父母矣。

《诗经》上说:“和乐在上的君子,这才是我们老百姓的父母。老百姓喜欢的事情我们也喜欢,老百姓厌恶的事情我们也厌恶,这就可以算作是老百姓的父母了。”这也就是强调治理百姓的方法,无一例外,无非都是从自己的需求去推知别人的需求,自己应该怎样去做就十分清楚了,就是这么简单。

老百姓都希望什么?老百姓都希望五伦十义,把五种伦理关系能够和睦相处,希望儿女孝敬自己、夫义妇德、朋友有信、君臣有义,这些是人民所希望的。办理政治的人就要教导百姓做到五伦十义,重视伦理道德的教育,“建国君民,教学为先”。

“好人之所恶,恶人之所好,是谓拂人之性,灾必逮夫身。”这个“拂”就是“逆”的意思,就是“违背”的意思;“逮”就是及、到达的意思。这个“好恶”都是指治国者,古代的天子、国君,现在的国家各级领导者。

一般人都喜好仁义道德,“好人之所恶,恶人之所好”。一般人都好什么?都好仁义道德,为什么这么说?比如说即使是不孝之人,你称赞他孝,他也会心生欢喜。讲仁义道德的人,对于任何之人都是以仁爱之心相处,待人诚恳,关心人、爱护人、帮助人、利益人,一切都是以善意待人,而不会谋害人、怨恨人、嫉妒人、障碍人。用仁义道德教导人,让人学习圣贤教诲,比如说仁者爱人,君子爱财,取之有道,要孝敬父母、友爱兄弟、尊老爱幼、尊师重道,这都是人之所好,应该大力宣传支持。但是治国者如果反过来并不支持,反而教导那些杀人偷盗、暴力色情、违法犯罪的、为人所憎恶的事情,这就是“好人之所恶”,就是悖逆人性,不符合人的理性。这样,灾难一定会降临到他的身上。

为政者要教人伦理道德,教人成为君子、成为圣贤,而不仅仅只是教导人知识,把高等教育变成高等知识和技能的传习所,而忽视了做人的教育,那就是教育的悲哀了。

为政者要认真学习《大学》,明白什么是“大人之学。”掌握“大人之学”,就是要“明明德,亲民,止于至善”。不仅要开发自己的明德,彰显自己的明德,还要教导百姓彰显他们的明德。把这两者都做到至善圆满的境界,这个叫“止于至善”,这样才能够当好领导、办好政治。否则,治国者喜好人所憎恶之事,而憎恶人所喜好之事,这个就叫悖逆人性,那么灾祸也一定会降临到他的身上。

这个就是我们所学的《群书治要》中的《大学》。我们今天先学习到这里,不足之处欢迎大家批评指正。

《群书治要》学习网

Website:www.qszys.cn Record number:京ICP备18013041号-1

Website construction多维网讯 Telephone:010-626707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