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祭祀之前,就要进行斋戒,对内要调摄内心,使内心清净,把心从外物上收回来;像《乡党篇》说“斋必变食”。
斋戒的时候不单不吃肉,就是好粮食也不吃,怕自己的心里贪着滋味。对外要隔绝一切交际娱乐、房事等活动;斋戒时把心思要集中于思念死者生前的起居住所、音容笑貌、饮食习惯、志趣爱好。这样专心斋戒三天,就能将要祭祀的先人活现在心中。
所以古人看一个人斋戒的时候那种恭敬的程度,就知道这个人思念亲人的程度如何了。斋戒必须谨慎,所以孔子说:我祭则得福。
进入宗庙之后,仿佛会从牌位上看到亲人;在牌位前礼拜之后,行步周旋、敬奉贡品;走出门来心中肃然,亲人的音容笑貌好像就在眼前;出门之后,侧耳倾听,仿佛能够听到亲人深深的叹息声。
所以说到先王对亲人的孝敬之情,是亲人的面容不曾离开过眼前,亲人的声音不曾离开过耳边,亲人的心志爱好不曾离开过心间。
也就是说他所思、所想、所听、所看的,都是先人的音容笑貌、爱好情趣、饮食习惯等等。这样又怎能有丝毫的不恭敬呢?
所以君子对父母在世的时候,是恭敬地赡养,去世之后虔敬地祭祀。
下载PPT阅览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