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的文化情怀
开播啦!央视今日起将陆续播出刘余莉教授主讲的《孔子智慧》系列节目!
《群书治要》传承工作委员会五周年回顾片
2023嵩山中华孝贤文化节在登封市举行
品味经典,传承文明
第五届“相约《论语》文化中国 ”
《中国式现代化的文化底蕴及思想理念研究》项目开题会
访孝贤座谈会
溯源习近平总书记的文化情怀,家庭教育的熏陶...
央视陆续播出刘余莉教授主讲的《孔子智慧》...
《群书治要》实为一部 【用之当今,足以鉴览前古;传之来叶,可以贻厥孙谋】的治世宝典,果能深解落实,天下太平,个人幸福,自然可得。
浏览次数:163
浏览次数:216
浏览次数:120
坚持“两个结合”,特别是“第二个结合”,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才能深刻认识习近平文化思想的深厚历史渊源...[详情]
《群书治要·孙卿子》提出:法制,是治理国家的始端、凭依,而君子是法制的本源。...[详情]
“改进调查研究”既是党员干部密切联系群众、切实了解人民需求的政治体现,也是破“四风”、提升国家治理能力...[详情]
在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反对“四风”不断深入的背景下,认真阅读国学经典,从中汲取智慧,发挥古镜今鉴作用,对于...[详情]
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快建设文化强国作出的重要部署,坚持“两个结合”,2025年4月19日至20日,中国传统...[详情]
2025年4月19日至20日,中国传统文化促进会《群书治要》传承工作委员会在北京中和艺术空间举办了本年度首场《...[详情]
《群书治要·尸子》蕴含着丰富的治国理政智慧,提出“无私论”与“尚贤观”是治理天下的重要法则,推动了战国时...[详情]
2024年12月28日,中国传统文化促进会《群书治要》传承工作委员会成功举办了以“学会感恩 福田心耕”为题的第3...[详情]
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在中国浩如烟海的典籍中,字里行间流露着“家国”二字。范仲淹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详情]
自知者明,知人者智。领导者知人善任并非易事。古人在如何慎重选任近臣方面累积了五千年的经验和智慧,总结了一...[详情]
中国古代自汉朝以来实行以孝治国。《群书治要》作为唐太宗治国理政思想的重要资料来源,蕴含着丰富的孝治思想...[详情]
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结合中华民族兴衰史深入党史学习,总结治世兴盛和乱世衰亡的规律,可以达到学史明理、学史...[详情]
制定纪律就是要执行的。“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讲的就是这个道理。党的规矩,党组织...[详情]
坚持原则、敢于担当是党的干部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为官避事平生耻。”担当大小,体现着干部的胸怀、勇气、...[详情]
从近年来查处的腐败案件看,家风败坏往往是领导干部走向严重违纪违法的重要原因。不少领导干部不仅在前台大搞...[详情]
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 不日新者必日退。...[详情]
浏览次数:6965
浏览次数:6235
浏览次数:11303
简介: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的重要讲话中强调,“在五千多年中华文明深厚基础上开辟和发展中...
简介:习近平文化思想,为推进文化强国建设提供了全面指引,标志着我们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规律的...
简介:中共中央政治局11月26日下午就中国历史上的吏治举行第十次集体学习。习近平在主持学习时发表了讲...
简介:荆有善相人者,所言无遗策。庄王见而问焉,对曰:“臣非能相人也,能观人之友也。布衣也,其友皆孝悌,纯谨畏...
简介:一、为什么必须重视政德修养? 二、政德修养的主要内容。...
简介:取非义之财者,譬如漏脯救饥,鸩酒止渴,非不暂饱,死亦及之--《太上感应篇》...
刘余莉,女,1973年生,内蒙古赤峰人,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哲学部教授、伦理学专业博士生导师、中国传统文化促进会《群书治要》传承委员会主任、中国伦理学会理事、《人民网》理论频道文化教育专家,主要从事中国传统伦理思想的研究,特别是《群书治要》的研究与弘扬。
《群书治要》大讲堂直播间
扫描查看直播
刘余莉教授
扫描关注微信公众号
刘余莉学馆
《群书治要》学习平台
《群书治要》学习网
您觉得本站对您有帮助吗?欢迎您将本站分享给您的朋友。
网址:www.qszys.com.cn 备案号:京ICP备18013041号-1
网站建设:多维网讯 联系电话:010-626707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