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ideo
《群书治要•论语治要》第20集
Video directory
Video text
《群书治要•论语治要》第20集
2013-09-16

尊敬的诸位同学、诸位朋友,大家好!


今天我们继续学习《论语治要》,我们看《八佾》这一句话。林放问礼之本,子曰:“大哉问,礼,与其奢也,宁俭;丧,与其易也,宁戚。”

“林放问礼之本”,这个林放,根据郑康成的注解,他是鲁国人。在程树德先生的《论语集释》中,认为林放是孔子的弟子,他来向孔子问礼的根本。“子曰:大哉问”,孔子认为这个问题问的不错,问得很好,问的非常重要。为什么问得好呢?因为一般人呢只是重视枝叶花果,而林放却问根本,所以用“大哉问”来称赞他。中国的学问呢都重视根本,比如说我们这个酒啊是由水造的,所以在祭祀的时候贡酒,只供白水,因为这个水啊是酒之本。又比如百川归海,这个河是海之本,所以祭海神的时候先祭河神。

那么孔子称赞了林放能够问礼之根本,以“大哉问”来称赞他之后,就列举出礼和丧这两个方面来给林放解答。“礼,与其奢也,宁俭。丧,与其易也,宁戚。”这句话的意思就是说,“礼,与其奢侈,宁愿节俭。丧礼,与其和易,宁愿哀戚。”这个孔子讲礼啊要注重根本,那么前面讲的这个礼与后面的丧是相对称的,就应该理解为是丧礼之外的其他礼。拿奢侈与节俭这两者相比较的话,宁愿取节俭,不要奢侈。为什么不如节俭好呢?因为如果奢侈,就往往变成了务虚、形式化,而那份诚敬心就失掉了。

比如说在奥运会的开幕式上,搞得很奢华、很奢侈、很浪费、很排场,很多人看了,都提出不同的意见,还误以为这都是传统文化的影响,讲排场,讲形式主义。其实我们学了这段之后才知道,这恰恰是孔老夫子所反对的。中国人讲礼,也很重视形式,但是绝对不是讲形式主义。

那么形式和形式主义的区别是什么呢?就是这个形式啊,是来表示根本的,是表示内心的恭敬和仁爱的。如果只是有这个形式而没有内心的诚敬和仁爱,这就是形式主义,就失去了根本。再比如在祭礼中,祭礼啊祭神如神在,全在心诚。如果奢华,便少了诚心。如果有了诚心,才是得到了礼的根本。所以如果心诚的话,即使你用白水、水草祭祀也可以。

学佛的人经常讲一句话,叫“庄严佛净土”。那么用什么来庄严呢?佛并不稀罕好东西,心净则佛土净,心庄严才是真庄严。所以供佛念佛呢,重在诚心。比如说我们看《了凡四训》上讲,这个善有半有满。有一个女子,在年轻的时候很贫穷,她到寺院里去拜佛,心地非常的真诚,那么身上呢只有两文钱,她恭恭敬敬地把全部的财富,这两文钱呢都拿出来供佛。这个主持和尚看了之后啊,这个老和尚一看,就亲自出来为她回向祈福,结果果然这个女子后来入宫富贵。结果当了娘娘之后,结果带着上千斤的黄金,来到寺里来布施。但是因为这里边身份变了,就有了傲慢之心,这个老和尚一看呢,就只让他的徒弟来给她回向而已。这位女子就不理解了,她就问,她说几年之前,我仅仅供养了两文钱,您亲自给我回向,而我现在供养了上千金的这么多的财富,而你只是让你的徒弟来回向,这是什么原因呢?这个老和尚就告诉她呢,他说这个供养布施啊重在诚心。虽然前几年你只有两文钱,但是你布施的心地很真诚,所以我不亲自回向啊不足以报答你这个恩德。但是现在呢,你虽然布施了上千斤的财富,心里有了傲慢,所以让我的徒弟来为你回向就足够了。所以供佛布施,并不是供奉的越多财富越有福,而是看你的心地是不是真诚恭敬。所以这个就是”二文为满,千斤为半“的道理。

再比如,古人把修学的地方称为道场。什么叫道场呢?有学道、传道、修道的人,才叫道场。所以这个道场,并不在于外表的富丽堂皇。如果这个地方装饰得雕梁画栋、金碧辉煌,但是没有修道之人,这个不能够称为是道场。当然我们在这个时代,也是随顺这个时代的机缘。看一个道场的庄严与否,主要看这一个道场里是否有修道、学道、传道之人。那么就是要看这里边的人,他的心是否在道上,还是在五欲六尘的享受上,这个是区分这个地方是不是道场的关键因素。所以中国古人有一句话:“素富贵安于富贵,素贫贱安于贫贱。”无论是贫贱还是富贵,只要心在道上,而不是在五欲六尘的享受上,这个才叫道场。

那么在前不久呢,我们到烟台参观了一个念佛堂。这个念佛堂是在一个地方的走廊里,非常的简陋。但是这里边念佛的人个个心地清净、真诚,一绕佛就是好几十个小时。那么这样的地方有修道之人,虽然外边的设备很简陋,但是这是真正的道场。那么我们现在看到有一些修道的人呢,修着修着道,心里就不在道上了,都想着去抓钱了,那么这个就是就本末倒置了。当然兴办一个道场,钱是很重要的,但是并不是说你有了钱,就能够把这个道场建好。我们修行人和世间的人培养教育儿女啊,也有异曲同工之处,这个道理是一样的。

在世间有一句话叫“少年得志大不幸”,说这个孩子年纪轻轻的,就家里很富裕、很奢华、很有权势,结果吃的也好、住的也好、用的也很奢侈,那么他不知道这个钱来之不易,自己的享受呢是没有限制。那么既然没有勤苦的生活,也就不知道这些钱来之不易,就不懂得去珍惜,不懂得去节俭。那么这样大手大脚的习惯一旦养成,想让他过勤俭的生活就不太容易了。所以拿着这个钱,就是去无谓的浪费,最后“成由勤俭败由奢”。所以中国人有一句话叫“藏富教子”,即使家里很富裕,也不能让孩子知道,还要让他有刻苦节俭的精神。那么对于修道人来说呢,也同样是如此。特别是修行人,年纪轻轻的,这个根基都没有扎好,根基没有扎好,结果就有很多的供养,有很多的财富,那么谁看了钱会不动心呢?所以如果这个道场修学的人,根基还没有扎牢,就有很多的人来供奉,那么这个人就很难做到“以苦为师,以戒为师”,可能修着修着呢,心就不在道上了,就去抓钱了。所以我们生活清苦一点,生活节俭一点,对于修道人是一件大好事。不要有太多的供养,也不要去追求太多的财富,生活能够满足,维持我们正当的工作和生活,就可以了。这个就是讲的礼。

“丧,与其易也,宁戚。”这个丧事的话,与其讲易的话,宁愿取其戚。这个“戚”,就是“哀戚”的意思。而这个“易”字,“丧与其易”这个“易”字,有不同的理解。

像俞琬在《书斋夜话》里,看这个文讲不下去了,不通顺了,他就怀疑啊,应该把这个易字改为“具”字,“具”就是具备的具。他还引证说,在《礼记·檀弓篇》上说:“丧具,君子耻具。”丧,就是做丧事的时候。具,就是具备。在丧礼的时候,应该按照哪些礼节做得很完备的,君子以此为耻。这个就叫“君子耻具”。那么丧礼,什么叫“具”呢?古时候父母过世的时候,要举办丧礼,丧礼都有一些具体的规定。比如说入殓时有哪些礼节,出殡时有哪些礼节,祭品有哪些要求,都有一定的规矩。而做孝子的人,把这一切都按照规矩办好,一样也不缺少,甚至连祭文呢写得也很好,念得也很好,丧事一切具备,这个就叫“具”。而君子对这些是什么态度呢?君子耻之。为什么以此为羞耻呢?因为从前的孝子,如果丧失了父母亲,会语无伦次,因为他的心思全在父母身上,若备妥了这些丧具,便去掉了哀伤的心。把一切准备的井井有条,这是注重形式,把实质的意思给忽略了,这就叫“具”,君子耻具。

那么在《群经评议》上,对这一句话还有一种不同的理解,它认为这个“戚”应该读做“蹙”,就是上面是一个戚,下面是一个足字。蹙,就是蹙迫的意思。那么这句话的意思就是说,“居丧,或失之和易,或失之迫蹙。”那么这个易呢,包咸的注解解释为“和易也”。这个是出自《礼记·郊特牲》,示易以敬也。什么叫示呢?示就是表示,易就是和易。比如说有客人来,奏乐,和和顺顺,有礼而又恭敬。那么根据这个意思,这句话的整个意思就是“丧与其礼乐和顺,不如哀而有余”。

那么在李炳南老师的《暗语》之中,他这样说到,他说《书斋夜话》及《群经评议》,这两种说法意思可以从顺,就是说可以按照他的意思讲,可以把这句话讲得通顺,但是可惜“失于已改”。改了经文是不可以的,你认为经文这样讲不通顺,就把这个经文的文字给改了,这个不可取。为什么呢?因为你可以改的话,其他注解的人,其他讲解的人看到这一句话讲不通,他也把这个字一改,一改再改的话,改到最后,这个经文就不称其为经文了。所以古人做学问很严谨,绝对不可以改经。你有怀疑的话,可以在旁边标一个小注。凡是有所疑问,解释不通的地方,可以存疑。这是因为文献不足,参考资料不够,等到后来有文献,有参考资料,找到依据了再作研究。

那么包贤注解的这个易,解释为“和易已境”,这个意思是比较恰当的。所谓的“和易”,就是一个孝子啊,遇到父母之丧的时候,他如果还是那样的和易,什么是和呢?在《中庸》上讲啊:“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就是喜怒哀乐发出来了,还有一定的节制,这个时候就叫和。那么一个孝子在丧失父母亲的时候呢,他的喜怒哀乐不能够节制,这个就不能算是和。而这个讲到的“丧,与其易也”,与其是和易,就是告诉我们古时候的丧,孝子啊,父母之丧的时候,他哀痛到自己不能节制。所以在《礼记》里面就有规定,就是因为孝子在父母之丧的时候,哀痛到不能节制了,甚至于好几天都不吃饭了,所以《礼记》里面就限制,三日之后要吃粥,然后再吃饭,三日之前呢你要喝喝水,有这样的规定。但是到后来啊,现代人讲,他说古人的治礼,叫孝子不要吃饭,只喝喝水了,那么这个就是把问题给误解了,没有看明白。这是我们不能够体会古时孝子丧亲的时候那种哀痛之情,是古时候的孝子自己哀痛得不能吃饭不能喝水。所以圣人治礼,他就勉强他,说你再不吃饭啊,你这个身体就坏了,坏了就不是尽孝的本意了,所以规定你非吃不可。现代人把它反过来了,这是曲解经意。一个孝子在父母之丧的时候,有客来就奏乐,和和顺顺,待客有礼又恭敬,那么他的哀痛也不至于过分,这个叫“和”。像这种“和”的时候,孔子讲这个不能“尽其哀”。你这样和易,还不能够尽其哀,那么对于孝子来说,宁戚。戚啊,就是哀戚的意思。那么这里是比较,你那样和易,还不如哀戚,那是尽到孝子对于父母的哀伤的本意了。所以在李炳南老先生的《暗语》里边,认为这个易采取“和易”,这样的理解比较好。“哀戚”对着“和易”,就显得出这一句话的意思。意思是说,丧与其礼和庄严,不如哀而有余。

那么在藕益大师的《论语点睛》中就注解说:“俭非礼之本,而近于本。故就此指点,庶可悟本。”这个林放来问孔老夫子“礼之本”,结果孔老夫子没有直接回答他礼之本是什么,而是回答他说啊:“礼,与其奢也,宁俭。丧,与其易也,宁戚。”那为什么他不直接回答他,而是以这样的方式来回答呢?这个就是孔老夫子注重弟子的悟门。如果你直接回答他说礼的根本是仁,因为孔老夫子曾经说“人而不仁如礼何”,这不就直接告诉我们礼的根本是仁了吗?但是他没有直接回答他,而是通过比较,让林放自己去体悟。因为如果你直接告诉他了,那就是“学而不思则罔”,他学到了一个概念,学到了一个知识,离自己体悟还很远,就把他的悟门给堵住了。那么这也是圣人他教学的善巧方便,注重学生悟入。这个也是我们值得学习的地方。

那我们再看下一句:“祭如在,祭神如神在。”这个孔安国注:“祭如在,言事死如事生也。祭神,谓祭百神也。”那么在古代的祭祀有两种,一个是祭鬼,一个是祭神。这个鬼就是自己的父母死了,被称为鬼。父母还有父母,也就是祖父母,祖父母还有父母,曾祖父母,历代的祖宗不在人世了,但是他们的精神还在,这在中国古书上说“人死为鬼”。那么除了自己家族里过世的,还有外面的,比如说一个人在世的时候,他很公正贤明,对百姓做了很多有利益的事,他死了之后,人们说他是神。比如说在福建台湾那一带都祭妈祖,妈祖就是她在世的时候,在海上救了很多人,那么她过世之后,人们为了纪念她的功德,所以有妈祖庙。中国历代啊,也有很多在世间替人类社会办福利、建功立业的人,死后人们都把他尊称为神。比如说我们看到有岳王庙、有关公庙,那都是纪念岳飞、纪念关公的。所以这个庙和寺严格来说是有区分的,这个庙就是祭祀神明的地方,而这个寺它是教育的机关。这个教育的机构称为寺,就像我们现在的学校、学院一样。  

那么在一般祭祀的时候,照例人只祭自己的祖先,这是不忘本。我这个人身体是怎么来的,是从父母来的,那么父母又是从哪里来的呢,是从祖父母来的。人都有根本,你祭祀家里死去的人,那叫先人,这就是不忘本。就因为不忘本这个道德,就要追本。对于人自己的根源,从自己的父母追到祖父母、曾祖父母,最后一直往上追上去,追到了三皇五帝,其实都是炎黄子孙。所以这个追本呢,追到越后,代表你这个人越有道德,德行越深厚,你这个人人格很健全。为什么健全呢?因为你从家谱上往上推,推到最后,都是三皇五帝的子孙,一想到自己的祖先是三皇五帝,都是圣人,那我们也要效仿圣贤。而且古代的礼上说不娶同姓,那么你按照家谱去推,往上一推,这个父母是两个姓,父亲的父母是两个姓,母亲的父母是两个姓,再往上一推,这个百家姓啊全都是一家人。所以我们说炎黄子孙,炎黄子孙这个不是形容,确实我和他人,甚至和众生,和万物都是一体的。那么你有这样的一个观念,你就不会自私自利了,把我和他给区别开来了。所以我们修道,就是要明了宇宙人生的真相。用苏格拉底的话来说,就是认识你自己。那么这个身体不是我,那么我是谁呢?你溯本追源,追到最原始的,哦,突然恍然大悟,原来我和众生、和万物都是一不是二,你就见到自己的真我了。所以我们一般人迷惑颠倒,就像一个大海的水泡,我是我,你是你,我还和他起了对立。而当你真正明了事实真相的时候,这个水泡就回归大海了,才知道整个大海才是真正的自己。

所以禅宗说,要寻找父母未生前的本来面目,你把本来面目找到了,就把自己的真心给发现出来了。我与他人,与万物是一体的。所以为什么菩萨能够做到无缘大慈、同体大悲呢?他帮助众生是无私无求的,就是因为他明了这个真相,因为众生的苦就是我的苦,众生的乐才是我的乐,那个才叫真乐。所以中国的学问,妙就妙在这里,你无论从孔子所讲的哪一句话来研究,都能够用到修道这一个方面。

所以祭鬼呢,是祭自己的祖宗,这个是根本。那么祭神呢,就是祭祀生前在社会上有功于人的,这个也是报答他们的恩德,这也是报恩、报本。所以祭祀是教育,教导人知恩报恩、饮水思源。但是在五四运动、十年文革的时候,很多人不明了祠堂的教育意义,误以为他是迷信给毁掉了。实际上,这个祠堂被毁掉了,人的责任感也就不见了。因为在春秋祭祀的时候,除了举办这些礼仪,祭祀祖先之后啊,更重要的是宣讲祖先的德行。因为在祠堂之中供奉的是祖先的牌位,说你们家历代祖先有哪一位人,对国家做了哪些有利的事,那么你作为他的后代子孙,言行举止都非常地小心谨慎,生怕因为自己的言行给祖先抹黑。结果这个祠堂被捣毁了,现在的年轻人做事啊,不仅不会想到祖宗,能够想到父母就已经不错了。很可能两个人都要结婚了,才把对方领过来给家长看一看,说我们要结婚了,你要给我们准备房子、准备钱,所以不负责任就体现在这里了。

那么祭啊也有祭的道理,祭什么,行什么礼,也都是有一定的规矩的。而且祭的时候,必须全神贯注。所以孔老夫子说他呢“祭,一定得福。吾祭则得福,吾战则克。”无论是祭鬼祭神要恭敬,这是报恩,也是本分中应做的事。祭要得福,参加祭礼要想得降百福,必须斋戒。什么叫斋戒呢?并不是你吃素叫斋戒,斋戒是斋心的意思。也就是说你心中,唯有这一件事,没有其他的念头。祭时如在,这个如在啊,就是观想。不论在哪,祭祀观想,祭时鬼神如在目前。比如说如果你去拜关公、祭关公,关公像在这里,就如同你面对关公。如果祭家里的先人,比如说祭父母或者祖父母,那么先人就在眼前。如果没有这个心理,祭不如在,还在想啊,那个祖宗死了好久了,祭他不过是有这么一个礼教,我不得不祭。怀着这样的心理去祭,一点用处也没有。所以祭如在,祭神如神在,这个“如”很重要。

孔子在祭祀的时候,他就做到了祭神如神在。无论他是祭祖宗,还是祭神明,都是身临其境,如同鬼神就在面前。他如果不在,由别人代祭的话,就没有这样的身临其境,没有这样的心理,就不能够得到感应。要得到感应,靠的是什么呢?靠的是至诚感通。像学佛的人烧香,就如同是打电报给佛菩萨,拜佛就如同佛在面前,用真诚恭敬的心来礼拜,才能够得感应。不要觉得我们面对的是一个佛像,那如果你这样去拜的话呢,那个感应啊就难了。那我们从这里也可以看到,孔子的境界非同一般,可以说是真正的大菩萨。那么我们在今日啊,有很多学佛的人,说孔老夫子讲的是世间法,他们学佛学的是佛法,学的是出世间法。但是我们要明白啊,虽然说讲出世间法,我们的境界还是凡夫,我们不仅比不上孔老夫子,连孔老夫子的那些大弟子境界都比不上。所以我们明白自己的境界到底在哪,不能够好高骛远,要有这样一个正确的认识。不能够学得越多,连圣人都不放在眼里了,看孔老夫子还说,孔老夫子还不吃素呢,这个就不是学道了。所以我们学的越多应该越谦虚,学的越多应该越恭敬。不能说我们读了几本经,连孔老夫子、连圣人都不放在眼里了,这个是不可以的。那么这个是我们讲的这一句话。

定公问:“君使臣,臣事君,如之何?”孔子对曰:“君使臣以礼,臣事君以忠。”

定公问:“君使臣,臣事君,如之何?”据《史记·鲁世家》说,定公姓姬名宋,是鲁襄公之子,昭公之弟。这个定是他的谥号。定公问:“君使臣,臣事君,如之何?”鲁定公问孔子,君主应该怎么样来使臣,就是怎么样来用臣子、领导臣子。臣事君,臣子应该怎么样来替国君办事?如之何,就是怎么样做呢?定公他问这一个问题,必定是有原因的才问,什么原因呢?孔安国注:“时臣失礼,定公患之,故问之。”当时鲁国的三家专权,也就是孟孙、叔孙和季孙,这三家专权,国君没有权力,处处都被三家挟制,心里很不痛快。当时的国君是鲁定公,他的哥哥是昭公。鲁昭公即位之后,三家专权,有一次闹了很大的冲突。鲁昭公也被迫离开鲁国,流亡到齐国,在齐国呆了七年,后来就死在了齐国。三家就把昭公的弟弟定公立为国君,当然呢这个鲁定公就更加没有实权了。而鲁国三家大夫啊,权力更加扩张,更加肆无忌惮了,所以鲁定公有点忍受不了了。当时孔子在鲁国做官,他就拿这个问题来问孔子:“君主对待臣子,臣子对待君主,有一个规矩吧?”在这个意思当中,就是希望怎么样把这种状态给改过来。如果当时一切按照孔子所教导的这么做,当然是没有问题的。可惜到了后来,齐国用计,送给鲁国的国君一些女乐,就是相当于现在的歌舞团,结果这个鲁君就接受了,从此不理朝政了。孔子一看,在鲁国做事情做不下去了,所以他就辞了官位周游列国去了。

那么鲁定公提了这个问题,孔子怎么回答的呢?孔子对曰:“君使臣以礼,臣事君以忠。”孔子对以君礼臣忠。这个君臣是相对待的。君主要臣子来办事,首先要以礼来对待他。国君在上,应该以礼使臣,凡事应该按着国家所规定的规矩办,不能够乱指挥。比如说在年岁好的时候,用百姓一年可以用三日;不好的时候,一年只用二日;年头再不好的时候,就只能用一日。再比如对待老年人,要对待年轻人一样,甚至还要更加超过,要尊重老人,用人的时候,老人不能做粗工,这个是处处要替百姓着想。君主对于朝廷的臣子,《中庸》里面讲:“敬大臣。”对大臣要尊敬。因为朝廷里的这些大小官员,都是来替国君办事的,他来替你办事,你用他就要尊敬他,那么君使臣以礼,更重要的,就是要听从大臣的意见。那么这个是君使臣。

那么臣事君以忠,这个是就臣子一方面来讲。臣应当以忠来事君,这个忠呢,古人解释为尽己之位,就是竭尽全力地来完成君主交给你的责任,要尽其应尽的职责。那么你既然是到朝廷来替国家办事,规定办什么事,你就要把这个事办得彻底,这就叫忠。以忠待君主之道,不是指这个君个人,君主他只是这个国家的一个头、一个代表。君主办事也是替百姓办事,那么你替君主尽忠办的事情,也是替老百姓办事,也是对老百姓尽忠。像我们现在很多人当公务员,迟到早退,喝着茶水看报纸,开着电灯领薪水,这就不能是尽忠了。

“君使臣,臣事君。”这个是讲两方面,若君使臣不以礼,臣必不会真心办事;若是臣不能尽忠,则如何对得起自己的国君。君臣相遇是一种缘分,应该各尽其道。那么黄侃对这一句的注释,注疏说啊。“言臣之从君如草之从风”,他认为这一句话,孔子讲的意思是说,臣顺从君主,就如同那个草顺从风一样,这个风从哪边吹,草就顺着风向哪边倒下去,这就叫风行草偃。“故君能使臣得礼”,所以这个君主能使臣得礼,就是君完全以礼来对待臣子。“则臣事君必忠也”,那么这个臣子事君必然要尽忠。那么反过来说,“君若无礼”,这个君失了礼了,“则臣亦必不忠也”。他认为孔子讲的是这个意思。但是有人讲啊,“故君能使臣得礼,则臣事君必忠也”,加上了这个则字,好像这是有条件的。“君若无礼,则臣亦不忠也”,这个也是有条件的。换句话说,这个臣子是看你君主怎么样对待我,你怎么样对待我,我才怎么样对待你,这个是有条件的。有人批注不赞同这种讲法。为什么呢?因为孔子没有加这个则字。孔子所说的就是“君使臣以礼,臣事君以忠。”圣人所讲的话,是没有条件的。就像儿子对父亲孝,不以父亲对儿子慈为前提,只是讲做儿子的应该尽到的就是孝,那么做臣子的应该做到就是忠。没有条件就是说,他不袒护任何一方,不偏重君主,也不偏重臣子。君主既然用臣子,就得以礼来待臣;臣子既然是臣子,侍奉国君就要尽到忠。所以你不能说,假使你国君没有礼待我,我就不尽忠啊。那么这个就是不是孔老夫子的本意了。

那么臣子应该怎么做呢?真正是一个臣子的话,看到君主失礼的时候,他就要谏劝。劝谏三次而不听从的时候,他就不干了。不管这个君主把你的待遇提得多高,对于你怎么样的优厚,只要不拿你当大臣来对待。什么叫不拿大臣来对待呢?自古以来这个做大臣的,不是做太监的。太监是完全侍候君主,君主让他做什么他就做什么,但是大臣并非如此。大臣的着眼点是办政治,他的着眼点是为天下的老百姓来着想,为天下老百姓的利益来着想。如果国君违背这个的时候,自己赶快就走,这个是臣子应尽的本分,也就是君失礼则辞。那如果你要干,你拿了国家给你的俸禄,你还在那里和稀泥,不尽忠,得过且过。那么佛家有一句话叫:“施主一粒米,大如须弥山。今生不了道,披毛戴角还。”那么这一句话,对于拿了国家俸禄的人,也同样地适用,为什么呢?因为你做大臣,拿了国家的俸禄,这个施主是谁呢?施主就是老百姓纳税来的钱,你这个俸禄是这么来的。如果你拿了老百姓纳税的钱自己享受,不替老百姓着想,这个果报依然很严重。那么这一个君臣关系,虽然是孔老夫子针对鲁定公所讲的,但是在我们现在社会,也依然适用。因为在一个学校,在一个企业,在一个单位,仍然有君臣关系,就是领导与被领导者之间的关系。所以员工对于老板要尽忠。什么叫尽忠呢?就是把自己负责的部门,尽心尽力地做好,这就是尽忠了。

我们不管在哪里工作,如果照孔老夫子的教导去做,我们会做得很平稳,后来也不会有很多的麻烦。这样就是修道。所以修道在哪里修呢?不是到深山老林里与世隔绝,就是在自己的工作上面,一举一动都合乎礼。这就是道。不这么做而是随顺世间人,争名夺利,结果有了名也有了利,但是本分没有尽到,不仅没尽到,还结了很多的恶缘,造了很多的恶业。到了寿命终了的时候,那是万般将不去,唯有业随身。这个名利、财富,都是空空的,带也带不走。那么平生所造的损人利己的恶业,是随着自己的业力牵引而堕落了,那么这个就是苦。我们要觉悟到这一点,照这样去做,一个人在有生之年,就平安无事。这个平安就是福报。所以修道在哪里修呢?就是在日常生活工作、待人处事中去修,如果我们待人处事不能尽忠职守,还不能够尽到自己的本分,那么这个道就没有办法去修了。做人都做不好,还怎么能够成佛呢?那么这个是我们讲的这一句话。

子曰:“居上不宽,为礼不敬,临丧不哀,吾何以观之哉。”

根据古人的批注,孔子这几话大概是对孟武伯讲的,不能确定。不管他对谁讲,这一句话对任何人都有用处。“居上不宽”,居上就是居上位的。每一个人在社会上都有一定的位置,在家中、外出在单位,都有上下的差别。现在西方人讲所谓的平等,这个平等不能像我们现在人所理解的平等。现在人所讲的平等是视父如兄,称呼为大哥,父亲称呼儿子为老弟,现在的人以为这是父子平等,这是邪说。日有盈昃,月有圆缺,天然就是如此。居上不必一定是做官,在一家之中、一个团体中,都有分上下。上下这是一个自然现象,只要位居上位、在高位,对下面的人都必须从宽。这个宽呢,郑康成注“度量宽宏”。“居上位者,不宽则不得众。”那么在上位的人如何宽呢?那就是要理解人都有过失,人不是圣贤,谁能无过呢?小过装聋就过去了,大过才要纠正。如果大小过都要管,管得太严那就不胜其多了。

我们看汉朝的刘宽,他一生不生气,脾气特别地好。那么他的夫人就想知道,这个刘宽到底会不会发脾气。结果有一次,这个刘宽身穿朝服,戴好了官帽,端端正正地坐在这里,正准备要去上朝,结果这个夫人就让奴婢给刘宽端上一碗热腾腾的肉羹,而在递给他的时候故意失手,好像把这个汤没注意全都洒在了刘宽的朝服上。那么这件事出现之后,刘宽是怎么做的呢?他的第一反应就是说:“欸,烫到你的手没有?”你看他的第一反应不是很生气,甚至勃然大怒。你怎么这么不小心,弄坏了我的朝服。他反而是很关切地问,烫到你的手没有啊。所以我们看到这一点,都觉得很惭愧。为什么呢?因为我们待人太过严厉,结果怎么样呢?没有这种宽宏大量,大事小事都是很严厉啊,就有失宽宏。

下面讲“为礼不敬”,这个为礼就是指在下位的人,在下的人对于在上的人,讲敬礼不能恭敬。那么这个就也有失礼的根本了。《曲礼》开头就说“毋不敬”,告诉我们一切恭敬。所以这个礼啊,它的根本就是在于尊敬人,没有恭敬心,还算行礼吗?现在很多人的鞠躬啊,这个李炳南老居士说,大都是鞠项,只鞠脖子,怎么才算恭敬啊?那么在一个机关里面当公务员,要怎么样做才叫恭敬呢?并不是每一天上班的时候,对于机关的首长,跟他鞠一躬,或者说些恭维他的话。在单位里边,你担任什么职务,把你的职务不折不扣地、尽心尽力地办好,把事情做得很完美,这就是恭敬。对人、对自己担任的事情,实实在在地办,一点都不敷衍,这就是恭敬。所以讲礼而没有敬,这个礼就没有讲到实处。那么对人恭敬,对事也要敬,而且对人的恭敬是发自于内心的。向人家敬礼,或者是对一切人,都要谦虚一点,尊重人家,这是对人敬。对事情,事情要办的很妥当,一点也不马虎,没有百分之百做到的话,做到一半,或者做的差不多了就放弃了,那就是对事不敬,办事情没有办彻底。讲到礼而没有敬,表面上很恭维人家,但是心里没有恭敬之心,这没有用,不算恭敬。对事,没有把事办好、敷衍、专门讲外表,都是不敬,这样的态度不能够办事情。

“临丧不哀”,这个《礼记》上说:“临丧则必有哀色。”这是讲孝子在父母死的时候,最重要的是哀痛。没有这个哀痛之心,就是临丧不哀。不单是父母过世的时候,就是一般人看见别人家有丧事,邻居朋友有丧事的话,不会到丧家有说有笑的,那就是失了礼。别人有丧事,要有同情哀痛之心,更何况是自己的父母死了呢,那更是大事,要哀痛。所以临丧要哀。

孔子讲:“居上要是不宽的话,为礼要是不敬的话,临丧要是不哀的话,吾何以观之哉。”圣人讲话都很温和,这三条是应该办的事,他却办不到,那么那些不应该办的事,他也必定不会办好。所以孔子说,我不愿意再看其他的了。孔子作为圣人他讲话很含蓄,不看就是不足以观,讲到这种程度就算了。如果讲到实际的话,居上不宽,为礼不敬,临丧不哀,这就不足以为人。做人做到这种程度的话,做一个人的儿子,父母死了之后,他一点哀痛的心理都没有,这还能算是一个人吗?礼表现出一片虚情假意的话,表面上对人毕恭毕敬的,内心根本就是藐视对方,瞧不起对方,这就不敬,这还能成为人吗?居在上面,对于下面的人不宽恕,这个都是不足以为人。中国固有的学问,都是对自己要求严格,责备自己,对人要宽恕。人有什么不对的话,总是要找出很多的理由来,他为什么没有做对呢?他肯定有他的原因,都要饶恕人家,这个就叫宽。不能遇到人家有什么不对,就尽量说这个人不好,他对不起我,这个宽恕体现在哪里呢?普通人只是关系处不好。居在上位的人,你用这样的态度来待人,那么以后人家就没有一个人给你办事,要求得太严了。那么这个就是居上位要宽。 

那么孔子讲这个话,意思是说凡是在上位的人,都要宽恕待人。天子以宽恕待天下,国君以宽恕待一国的人,卿大夫对他这一家也要宽恕,普通的平民在机关对下属,在家对家人,都要宽恕。这个宽恕是没有限制的。要了解到,人没有到圣人的地位,都有过失。那么人可能有意无意之中都会犯过,有了过失,对于公家没有什么大影响的,就可以饶恕,对于国家有影响的话,那就要秉公处理。秉公办的时候,还要给他教导、教化,上对下要教导,免得他再犯这些过失,这就是宽。

这个就是我们今天要学的这几句教诲,希望我们都能够落实在生活和工作之中。谢谢大家!

《群书治要》学习网

Website:www.qszys.cn Record number:京ICP备18013041号-1

Website construction多维网讯 Telephone:010-626707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