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網站收藏 【本網站內容版權所有,歡迎下載轉發,轉發請注明出處】
文章
以《群书治要》教学探索推进“不想腐”的新路径——《群书治要》传承委员会应邀赴金水区宣讲
2024-09-10

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进一步巩固深化党纪学习教育成果,多措并举助力人大代表履职尽责。2024年9月7日至8日,河南郑州金水区组织开展十四届人大代表履职能力提升暨清廉金水大讲堂的干部培训活动。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刘余莉教授及群书治要传承委员会副主任聂菲璘博士、罗嘉羽博士、徐佳佳博士受邀作专题辅导。

1(1).jpg

刘余莉教授作《群书治要》与政德修养的主题报告,深入结合中国式现代化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的时代要求,以《群书治要》的修身齐家治国智慧为讲解主线,系统阐释必须重视领导干部政德修养的原因、内容方法。通过总结国家民族兴衰成败的历史得失经验、对比衰世之主和盛世之主的表现,可以鲜明看到领导干部政德修养关乎国家盛衰、社会风气善恶以及官员自身成败,正所谓“国无德不兴,人无德不立”,强国必先强教,物质富足后,更需“教之”,首先要强化干部政德修养,引导领导干部廉洁自律、为政以德,否则“大臣不廉,小臣必污,小臣不廉,风俗必败”。她系统讲解了政德修养中修身、爱民、用人的主要内容和方法。修身需戒贪、惩忿、改过;爱民是干部在为人民服务中的应有之义,“善为国者,御民如父母之爱子,如兄之慈弟”,要起到“君”“亲”“师”的作用,具体方法要先从“孝”入手,从处理好五伦关系开始;用人包含亲君子,远小人、尊贤使能、慎用人才三个方面。通过引用“杨震不受四知财”、曾国藩治家理念等历史典故强调干部要会算人生账,切勿因贪污受贿而“立名于一世,失之仅顷刻”。

2(1).jpg

罗嘉羽老师作《传统文化与心理调适》专题分享,结合当代领导干部群体存在的焦虑迷茫、身心不安现状,从心理调适的意义入手,分析了心理失衡的原因在于不了解宇宙人生真相,“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对人生的意义和价值产生了错误认知,背离了古人“志在圣贤”的人生追求,在追求功利主义、个人主义的道路上越走越远。她分享了心理调适的方法,“读书明理,理得心安”,领导干部应当深入学习和研读以《群书治要》为代表的优秀经典,其中蕴含着调节身心健康、转变挫折痛苦、格物致知、诚意正心的智慧理念,唯有淡化自我、积善成德,才能在明明德的基础上,亲民、止于至善,最终成就圆满的人生。

3.jpg

聂菲璘老师以《历史中廉政建设的智慧与经验》为题,结合《群书治要》中的传统廉政文化、古代官德教育、廉政故事,分析腐败的根源在于制度和人性。并提纲挈领地阐述了任人唯贤的选拔方式是以连带责任制保障;高薪养廉必须注重少吏尽力;以廉为本的全方位考核有利于杜绝不作为、乱作为;爵非德不受的奖励原则可以引导向善好德的社会风尚;以明德慎罚作为司法惩戒的重要原则。她指出加强廉政建设必须政德教育和制度建设两手抓,伦理道德教育使官员耻于作恶,德福一致教育使官员敬畏因果,志在圣贤的教育使官员主动廉洁,一体推进了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从而形成良好的政治风气。

4(1).jpg

徐佳佳老师作《深学细悟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主题宣讲,结合党的二十大以来党和国家事业取得的重大现实成就,以历次三中全会的召开为切口,深入阐述二十届三中全会的重大历史意义,集中宣讲了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意义、内容和方法,以及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全面深化改革的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重点讲解了全会精神在贯彻落实层面延展了兴文化、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协调发展的要求,并以《群书治要》为例推介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学习路径。

5.jpg

金水区人大常委会党组书记、主任景雪萍作总结讲话。她指出两天的培训会紧密联系当前干部廉政建设实际,课程安排合理、内容丰富、史料翔实、理论深刻,既是一堂精彩的廉政讲座,又是一堂生动的传统文化教育课,更是一堂理想信念教育课,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实效性,老师们运用通俗语言、历史典故、党史故事,深入浅出把中华优秀廉政文化讲精彩、党中央精神讲透彻,与会同志收获颇丰,进一步提升了人大代表的政德修养,强化新时代廉洁文化建设,全体代表要把学习成果转化为廉洁履职、为民服务的强大动力。

“一时劝人以口,百世劝人以书”,景雪萍主任向全体人大代表推介了《群书治要》这部汇集中国古代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精华的资政巨著,她认为这部经典具有“古镜今鉴”的重要价值,特别是对领导干部修养政德具有很好的启发和借鉴作用。

6(1)(1).jpg

全区领导、人大代表、区直单位等领导干部430人参会。活动由金水区委常委、纪委书记、监委主任胡光程,《群书治要》传承委员会崔欣主持。

《群書治要》學習網

網址:www.qszys.cn 備案號:京ICP備16022554号-1

網站建設:多維網訊 聯系電話:010-626707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