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ideo
《群书治要·孝经》第11集
Video text
《群书治要·孝经》第11集
2021-10-20

诸位同学,大家好!


我们今天继续学习《群书治要·孝经》,请看《五刑章第十一》。

早在舜的时期,就任命皋陶为掌管司法刑狱的士,让他明确制定了五种刑罚,也就是“五刑”。在《礼记》中也记载:“罪多而刑五,丧多而服五”,因为丧服有亲疏的不同,罪行也有轻重的不同。因此,以“五刑”作为这一章的章名。在上一章我们讲到:“居上而骄”、“为下而乱”、“在丑而争”,这些罪恶都必定招致刑罚,所以《五刑章》列于其后,阐述不孝的罪恶很大,甚至是导致社会大乱的根源。

下面我们看经文:

“子曰:‘五刑之属三千,而罪莫大于不孝。要君者无上,非圣人者无法,非孝者无亲。此大乱之道也。’”

这段的经文比较简单,我们也一句一句地来学习。

“子曰:五刑之属三千,而罪莫大于不孝。”

“五刑”夾注解释:五刑者,谓墨、劓、膑、宫、大辟也。

五刑的“墨刑”,根据郑玄的注解: “墨,黥也。先刻其面,以墨窒之。”在脸上刺字或者刻上符号,并且涂上墨。这是终身都不能去掉的,也是一种耻辱。

劓,就是割鼻的意思。

膑,去膝盖。邢昺和唐玄宗都注为“剕”,这是根据《尚书•吕刑》篇对五刑的记载。什么是“剕”?释言曰:“剕,刖也。”刖,断足的意思。

说到这个膑,膑刑,让我们想到了在战国时代,庞涓和孙膑,“孙庞斗法”的故事。庞涓和孙膑,本来是师兄弟,他们俩一起学习兵法。但是庞涓看到孙膑学得比自己好,就心生嫉妒,所以他就捏造罪名谋害孙膑。结果孙膑被依法处以膑刑和黥刑,也就是被挖去了两个膝盖,并在脸上刺了字。因为嫉妒心,庞涓让孙膑成了残人,想使他一辈子再也不能在人前露面。后来孙膑设“计”复仇,庞涓兵败自刎。这也是因为庞涓嫉妒之心导致的对立和仇恨,结果自己不得好死。

很多人都是因为有嫉妒之心,所以不能够成人之美。嫉妒他人,其实对别人没有多大的损害,受到损害的是自己。

反之,如果我们看到别人做善事、特别是利益社会大众的事,我们能够帮助他,甚至赞叹他,随喜功德。那么别人所做的事,你也有一份功劳在其中,所以随喜功德,是一件非常好的事。比如说我们讲课,辛辛苦苦要备很长时间的课,我们只是帮助传播、赞叹一下,这个功德就和讲课的人一样大,何乐而不为?但是如果我们嫉妒人家,障碍人家的这种好的教育不能够流通,这个罪过就非常的大。

宫刑:“宫,淫刑也。男子割势,妇人幽闭,次死之刑。”就是男的被阉割,就像古时候做太监似的;女子是幽闭,就像现在坐监牢一样,把她关闭起来,不让出来。

大辟,“辟”,法的意思。犯了大法叫大辟,也就是死刑。

“五刑之属三千,而罪莫大于不孝。”根据《周礼》的记载,五刑中每一类的刑罚都附带有五百条,五种就是2500条。到后来周穆王的时候,命吕侯为司寇,让他依据夏朝的法律,增轻删重,就变成了三千条。周朝的三千条刑罚,是从周穆公开始的。在《尚书•吕刑》篇记载,“墨罚之属千,劓罚之属千,剕罚之属五百,宫罚之属三百,大辟之罚其属二百。五刑之属三千。”在五大类三千条刑罚中,没有比不孝的罪更大的了。在古代,不孝的罪名一旦成立,就是必判死刑。

比如说在清朝,有一个儿子杀了父亲,儿子当然是被处死。县长被撤职查办,巡抚(相当于现在的省长)连降两级,为什么?因为他们身为父母官,应该起到“君亲师”的作用,但是没有把民众教导好,让他们犯下了这样的罪行,这是不称职。不仅如此,皇帝还亲自下令,要把这个县的城墙拆掉一个角,为什么?因为一个县出了这样一个大逆不道的人,这是这个县所有人的耻辱。这样的规定、这样的刑罚一做出来,就让所有的人都起到警戒之心、起到教育的效果。

孔子说,古代的刑罚有五大类,所归属的犯罪条目有三千种之多,其中没有比不孝的罪行更大的了。

下面就讲为什么不孝的罪这么严重?

“要君者无上,非圣人者无法,非孝者无亲,此大乱之道也。”

“要君者无上。”在夾注中注解(夹注采取的是《郑注》):“事君,先事而后食禄,今反要君,此无尊上之道。”意思是说:事奉君主的臣子,应该先尽忠职守,然后才获取俸䘵,现在反而要挟君主,这是丧失了尊敬长上之道。要挟一般人都是犯罪的,更何况要挟的是治理一国的君主,这更是犯上、无上了。

我们看在历史上,秦朝的时候,秦始皇死后,赵高就发动沙丘政变,他与丞相李斯合谋伪造诏书,逼迫秦始皇的长子扶苏自杀,又另立了秦始皇的幼子胡亥为帝,也就是秦二世,并且他自任郎中令。他在任职期间独揽大权、结党营私,征收徭役更加繁重,政治更加苛暴。为了报私仇,他杀害、陷害了很多人。他怕大臣们到朝廷报告政务的时候去揭发他,于是就对秦二世说:“天子之所以尊贵,就是因为群臣只能听到他的声音,而看不到他的面,所以称为“朕”。而且陛下年纪尚轻,未必对一切事情都很熟悉,如果坐在朝堂上听群臣奏事,有赏罚不当之处,就会把短处暴露给大臣,这样就不能向天下人显示您的圣明了。再说,陛下深居宫中,跟我和内侍中熟悉法令者一起等待大臣们奏事,有了事情大家可以共同研究处理的办法。这样大臣们就不敢把是非难辨的事情报告上来,天下就会称您为圣主了。”秦二世采纳了他的建议,从那以后就不再坐朝接见大臣,经常住在宫里。赵高侍奉左右,掌握着大权,一切事情都由他来决定。

在公元前208年,赵高又设计害死了丞相李斯。李斯死后,二世任命赵高为中丞相,大小事情都是由赵高来决定。有一次赵高向秦二世献上了一只鹿,说它是马。二世就问身边的人说:“这是鹿啊!”结果没想到身边的人都纷纷说:“这是马”。二世非常惊骇,怀疑自己神经错乱,就把太卜招来,叫他给自己卜卦。太卜说:“陛下每年春秋祭祀祖宗鬼神,斋戒不虔诚,所以才导致了这个结果,可以按照圣明君主的做法虔诚地进行一次斋戒。”于是秦二世就到上林苑进行斋戒,每一天在院中游玩打猎。有一个过路人走进了上林苑,秦二世居然亲自射死了他。这个时候,赵高又劝说秦二世要远离皇宫去祈祷消灾。于是秦二世就离开了皇宫,住进了望夷宫。就在秦二世在望夷宫住了三天之后,赵高就趁机胁迫秦二世自杀了。赵高就是一个“要君者无上”的典型例子,他自己的结果如何?

赵高后来又立秦二世哥哥的儿子公子婴为秦王。先让子婴斋戒,然后准备到宗庙参拜祖先,接受君王的印信。斋戒五天之后,子婴装病不去,赵高不得不亲自前往,说:“国家大事,大王为何不去?”在这个时候,子婴就在斋戒宫设计杀了赵高,并且诛灭了赵高的三族。这三族就是父族、母族、和妻族,在咸阳示众。

作为臣子,应该竭忠尽智辅佐君王。古代的忠臣都是竭尽全力地犯言直谏。看到君主有过失,甚至自己冒着生命危险,都要劝他改正过失。但是赵高不仅没有劝谏君王,反而一再地误导君王,加重君王的罪过,这完全是出于一己私利、目无君长、犯上作乱。结果自己不但被杀,还连累了三族的亲属全部被诛杀,这确实是大不孝。一个家族中出现了这样一个犯上作乱的要君者,也是一个家族的不幸。所以这里讲“要君者无上”。

“非圣人者无法”,“非”当动词,就是反对的意思,也有解释为诋毁。“非侮圣人者,不可法”。夹注解释说,反对、侮辱圣人的人不可效法。唐玄宗的注解是这样注的:“圣人制作礼乐,而敢非之,是无法也。”圣人他都通晓天道,他们制礼作乐,把这些自然天道渗透在礼乐之中。用礼乐来引导和教化人们。但是却敢反对或者诋毁圣人,这就是没有法则的意识,我们经常说无法无天。我们看圣人,他都是观察了天地自然的规律,社会人文关系的规律,而给我们设计了一些礼乐,设计了一些礼法。我们按着这个礼法去做自然昌达幸福,违背了这些礼法,自然会衰败灭亡。

在《论语》中记载,当颜渊来问“仁”的时候,孔老夫子怎么回答?他说:“克己复礼为仁”。颜渊说:“请问其目”,子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凡是不符合于礼的,不要去说,不要去听,不要去看,更不要去起心动念,“动”就是起心动念的意思。凡是不符合于礼的,连起心动念都不可以。古圣先贤观察了天地人伦关系的道理,把维持良好的人际关系,必须遵守的人伦大道,概括为五个方面,也被称为五伦大道。人按着五伦大道的规律去做,就会昌达兴盛。如果违背了五伦大道,就会出现种种的矛盾和社会问题。这五伦大道就是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

首先我们看父子关系。父母爱儿女,儿女爱父母,他们之间有一种自然而然的亲情。这种自然的亲情并不是圣人给我们规定下来的,而是本来如此。怎么样顺着这种自然亲情去做?圣人去观察,只有父母慈爱教导儿女,儿女孝敬父母,父子之间的亲情才能够维系一生而不改变。所以父母要做到慈爱子女。“慈”字上面是一个“兹”,下面是一个“心”,告诉我们什么是慈?那就是念兹在兹,自己的心无时无刻不在儿女的身上。我们从这个字上也能够体会到父母对儿女的恩德。当然这个“慈”并不是溺爱。

作为好的父母,也要起到三个责任:就是“君、亲、师”,要领导、要率领,还要关爱,还要教导儿女。否则的话就是“爱之不以道,适足以害之也”。爱儿女并不是像现在很多父母那样,一味地满足儿女的欲望,他要什么就给满足什么。特别是在圣诞节的时候,孩子喜欢吃的、喜欢玩的、喜欢穿的,是应有尽有、一应俱全、毫不吝惜;到度假的时候,儿女想到哪里,父母就带着儿女去哪里去旅游,也不惜花费钱财。久而久之就会习惯成自然,他对父母的付出,就认为是理所当然,而没有感恩之心了。还有很多父母,赚了很多钱,自己还舍不得花,想把它留给儿女。但是中国古人告诉我们:“贤者多财损其志,愚者多财生其过。”儿孙本来很贤德,本来可以靠着自己的能力去创造事业、打拼天下,但是你给他留了很多的房子、很多的财产,他觉得我有这么多的钱,我自己还那么努力奋斗干什么?所以就把他的“志”给折损了。愚者,他本来就很愚钝,没有智慧,你又把很多的钱留给他,他就开始吃喝嫖赌、骄奢淫逸,增长了他的过失。

所以无论这个孩子有没有德行、有没有能力,把钱留给他,都是百害而无一利。

我们看这个“溺”字写得很有味道,它是一个“氵”加一个“弱”字,告诉我们什么是溺爱?就是你爱得孩子的能力、还有承受挫折的能力、身体都很差了。就像现在的孩子上学,书包都有保姆来代劳,是肩不能担、手不能提,更不用提体力劳动了。更没有任何承受挫折的能力,遇到一点点挫折,动不动就自杀了、离家出走了。这些都是溺爱的结果。所以“慈爱”更重要的,就是要以正确的圣贤教诲来引导儿女,让他们走上一个光明大道。教育儿女,这是对儿女真正的慈爱。

我们看“子孝”。“孝”我们讲了很多,比如说24孝之首的舜,他的后母、弟弟是三番五次要置他于死地。但是他并没有怀恨在心、想着去打击报复,反而总是反省自己的不足。虽然得了天子之位,还经常到原野去哭泣,为什么?因为他觉得自己的孝道没有尽到、自己的悌道没有尽圆满。后来,他凭着智慧和德行,终于感化了他的后母、感化了他的弟弟、感化了天下的百姓。所以大舜被放在24孝之首,告诉我们,你看即使是连置他于死地的后母都能够感化,更何况是我们的亲生父母,对我们有求必应、对我们非常关爱的亲生父母?我们连他们都还不能够感化,说明什么?那就是“德未修、感未至”,说明我们德行修养还不够、还不能够达到至诚感通。

大舜被列为24孝之首,也告诉我们:传统文化,它一个很重要的核心,就是仁爱之心,“仁者爱人”。既然爱人,就不能与人对立,更不能去恨别人。所以古人又把这个“仁”称为“一体之仁”。我们和父母是一体的、和兄弟是一体的、和他人也是一体的。所以王阳明先生说:“夫大人者,以天地万物为一体者也。”这就是圣人,这就是开悟了的人,了解宇宙、人生真相的人。大舜也告诉我们,可以通过至诚的、真诚的这种德行,感化敌对的一方,可以化敌为友。

在24孝中,还有很多类似的例子,比如说闵子骞。闵子骞,他也是亲生的母亲过世了,他的父亲为他找了一个后母,后母又生了两个孩子。但是后母非常偏心,在寒冬腊月的时候,用很暖和的棉花给自己的两个儿子做棉衣,但是给闵子骞却是用芦花做的棉衣。这种棉衣看起来很厚,实际上并不保暖。

有一次,闵子骞和父亲一起外出,因为冻得瑟瑟发抖,赶马车的时候,没有把车驾好。他的父亲也不明所以,盛怒之下,一鞭子就抽在了闵子骞的身上,把这个棉衣给抽破了,芦花都跑了出来。他父亲才知道,原来在寒冬腊月,儿子身上所穿的是芦花做的棉衣,不是保暖的棉花做的棉衣。他也非常生气,回家之后就要把后母休掉。在这个时候,闵子骞并没有这样想:“你看,终于给我报仇的机会来了,出气就在这个时候”。他反而乞求他的父亲,不要休掉后母,甚至还跪在地上为后母求情。他说了一句话:“母在一子单,母去三子寒。”就劝父亲把后母留下来,意思说:你把母亲给休掉了,我们三个兄弟都要挨冻了。如果母亲在,也只有我一个人挨冻而已。他的德行也感化了他的后母,从此一家人过上了和睦而幸福的生活。

这些例子告诉我们什么?告诉我们:“人之初,性本善”,虽然人的心性被蒙蔽了很久、污染得很严重,但是有机缘受到圣贤教诲,把他的良心给启发出来,人都是可以教得好的。也就是说是可以化解仇怨的。这些人之所以能够化敌为友,靠的绝对不是对立。不是你踢我一脚、我一定打你一拳。这叫冤冤相报、没完没了,彼此都痛苦,怨仇还越来越加深,这是不能够解决问题的。因为你踢了别人一脚,就要防备别人再打你一拳。你会活得战战兢兢、提心吊胆,没有理得心安。

中国人讲“一体之仁”,讲的是化敌为友。所以在中国历史上,几乎从来没有主动侵略过别的国家,都崇尚“以和为贵”、“好战必亡”。这是我们讲的“父子有亲”。

下面讲“君臣有义”,“君”就是领导者,“臣”就是被领导者。

领导者与被领导者应该如何相处?就是“君仁臣忠”,领导者要仁爱、关心下属,下属就会竭尽全力地完成领导者交给自己的任务。

《孟子》中说:“君之视臣如手足,则臣之视君如腹心。”领导者把被领导者像自己的手足一样加以关爱。你发现被领导者对领导者的回馈是对他更加关爱,把领导者当成是自己的心腹一样地重视。

我们在《群书治要·体论》中看到这样一句话,是说怎么样赢得臣子的忠心:“色取仁而实违之者,谓之虚;不以诚待其臣,而望其臣以诚事己,谓之愚。虚愚之君,未有能得人之死力者也。故书称君为元首,臣为股肱。期其一体相须而成也。”

这句话是说:表面上做出仁义,而实际却相违背,这叫虚伪。对待臣属不真诚,却希望臣属真诚地事奉自己,这叫愚昧。虚伪愚昧的君主不可能得到愿为他舍生忘死效力的臣属。

《尚书》中说,君主就像是人的头,而臣属就像人的胳膊和大腿,希望君臣能够成为一个整体,相互配合,使国家大治。

这是古圣先贤教给我们的“得臣子之心”的方法,就是君主必须以真诚来对待属下,而不能够以虚伪来对待臣属,这样才能够换得臣属的以诚相待。

在《说苑》中记载,齐桓公为了称霸天下,想让管仲来辅佐他。管仲说,“身份低贱的人不能够统治身份高贵的人。”于是桓公就拜他为上卿,但是国家仍然没有治理好,桓公就问他原因。管仲又说,“贫穷的人不能指使富裕的人。”于是桓公就把齐国市场上一年的租税都赐给了管仲,但是国家仍然没有治理好,齐桓公又问他原因。管仲说,“关系疏远的人不能管理关系亲密的人。”桓公听了之后,就把管仲立为“仲父”,就是以侍奉父亲的礼节来礼敬管仲。最后齐国终于得到了治理,并且使齐桓公成为春秋五霸之首。

孔子听说了这件事,评论说,“即使是管仲这样的贤德之才,没有得到这三种权利。也不能够使他的君主南面而称霸。”

桓公之所以能够得到管仲尽心尽力地付出,就是因为他真诚地信任管仲。管仲才能够真心付出,并对他直言不讳,帮助他弥补自身的不足,使他得到天下的尊重和认可。

在《群书治要·中论》也说,“故明主之得贤也,得其心也,非谓得其躯也。”明智的君主得到贤才是得到他的心,而不仅仅是得到他的身。怎么样得到贤才的心?关键是要用真诚心来感动。即使有贤德之士在身边,如果得不到重用,他也不能够竭尽全力地发挥自己的才能。这就叫“君仁”。

“臣忠”:“忠”字,朱熹解释为:“尽己之谓也”。也就是属下竭尽全力地完成领导交给自己的工作任务。这就是尽到了忠心。

在《荀子·臣道》中这样讲到:“不恤君之荣辱,不恤国之臧否,偷合苟容以持禄养交而已耳,谓之国贼。”也就是说,作为臣子,既不体恤国君的荣辱,也不顾及国家的安危,一味迎合、结交权贵,以苟且容身、保持官位和俸禄的人,这样的人被称为“国贼”。如果为官者尸位素餐,避事、躲事、无所作为,也一定为社会大众所不齿和谴责。

在纪晓岚的《阅微草堂笔记》中记载了这样一个故事:北村有一位叫郑苏仙的人,做梦来到了地府,看到阎王正在审查新到的人。这时,有一位身着官服的人颇有气势地走进了大殿。他自称为官所到之处只喝百姓的一杯水,一生无愧于天地鬼神。阎王听了笑着说,“设立官制是为了治理国家、造福百姓。要说不收百姓钱财的就是好官,那么立在公堂上的一个木偶,它连水都不喝一口,不是比你还廉洁吗?”这个人听了之后仍然辩解:“我虽然没有什么功劳,但也无过。”阎王说:“你一生所求,不外乎保全自己。审判案件时,你为了避嫌,没敢说话,岂非有负于民?办理百姓之事,你怕麻烦,没有上报朝廷,岂非有负于国?对于官员的政绩应该怎么看?无功便是过。”这个官员听了之后,似有所悟,锋芒顿减。

这个故事所揭示的就是为官者“无功便是过”的道理。所以作为臣子,必须有所担当,有所作为,这才是为人臣的基本素养。

古代的臣子竭忠尽智到什么程度?

我们看在历史上有一个“史鱼尸谏”的故事。讲的是卫国有一位贤德的人叫蘧伯玉,他德才兼备,但是卫灵公却不任用他。弥子瑕无德无才,反而受到重用。这个时候史鱼极力劝谏,但是卫灵公却没有采纳。在史鱼去世的时候,特意嘱咐他的儿子。“我在朝廷为官,未能使蘧伯玉入朝为官,也未能罢免弥子瑕。作为大臣,我没有尽到匡正君主的责任。我活着的时候不能匡正国君,死后就不能以正常的礼仪安葬。我死之后,你将我的尸体置在窗户之下,对我而言就已经足够了。”他的儿子就依言照办。当卫灵公来吊唁的时候,看到了这一幕,就问他儿子什么原因。这个时候他的儿子就将史鱼的话告诉了卫灵公。卫灵公听了之后愕然失色,他说:“这是寡人的过错!”于是他下令按照宾客的礼仪安葬了史鱼,并且听取了他生前的建议,提拔重用了贤人蘧伯玉,罢免了佞人弥子瑕,而且疏远了他。

孔子听到这件事评论说:“古代极力进谏的人,到死也就结束了,没有像史鱼这样死了之后还要借着尸体来进谏的。他的行为感化了国君,怎能不称他为正直?”像史鱼这样的为官者,即使在生命的尽头,仍然不忘尽忠职守。这种忠义,这种担当的精神,正是那些为官者受人爱戴的重要原因。

孟子说:“何必曰利?亦有仁义而已矣。”很多人听了这句话,觉得你儒家讲的这个义利观,认为人人都讲仁义,不用讲利益只讲仁义,这恐怕只有少数的圣贤人才能做到,这样的义利观并不能够广泛地适用于广大的民众。

但是实际上,我们要知道所谓的圣贤,无非是按照自然而然的天道而行事。也是按照自然而然的天道来教导人,因为“顺天者昌,逆天者亡”,“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为官者,如果不以个人私利为出发点,讲求仁义、负责担当,结果往往是实现了个人利益和国家长远利益的双赢。相反,如果为官者就是为了追求个人的私利而不择手段。结果不仅损害了国家和人民的利益,也不能够实现个人的长远利益。所以圣贤人所讲的那一定是光明大道,这样教导人一定是对我们的长远幸福、成功有帮助。

再看下一伦:“夫妇有别”。这个“别”字并不是身份和地位上的差别,而是在职责上有分工。那就是男主外女主内。

特别是在古代,是农业社会。创造经济收入主要是由男子来承担的。但是一个家庭除了要有经济收入,使家人衣食无忧之外,还有一个重要的职责,那就是要教育儿女。有一句话说“不孝有三,无后为大”。“无后为大”并不是仅仅指没有儿女,而是说一家生了七八个儿女,但是没有把他们教导好,甚至成了败家子、啃老族,这样的儿子与其有还不如不有,这才是真正的无后为大。教育儿女这件责任无比的重大,就不能够推给别人,必须由他的母亲亲自来担当。这就要求做母亲的要有良好的德行,这样才能够言传身教,把儿女教导好,并且起到相夫教子的作用。

根据夫妻职责上的分工,要求做丈夫的要有恩义、有道义,有情义。不能自己在外面工作,机会很多,就随意地见异思迁、寻花问柳,这就是不符合道义的。做妻子的就要有良好的德行,这就是夫义妇德。

我们讲到夫义,一定能够想到“糟糠之妻不下堂”的典故。这个典故讲的是东汉的时候,汉光武帝的宰相宋弘的故事。当时光武帝的姐姐湖阳公主守寡,光武帝为了给他的姐姐说媒,就特意问她说:“你看朝廷之中你喜欢谁,我去给你说。”湖阳公主说得很委婉,她说:“我看宋弘这个人又有道德,又有学问。”光武帝就知道了,他的姐姐看中了宋弘。

为了给姐姐说媒,光武帝特意请宋弘来吃饭。在君臣畅饮之间,光武帝就说:“我听说一个人有了财富之后就要换朋友;一个人有了地位之后,就要换家室。我有一个姐姐,年轻貌美又温柔贤惠。”听到这,宋弘就明白皇帝的意思了,他这个饭也吃不下去了,他起身向皇帝敬礼,他说:“皇帝,我听说的道理和您听说的有所不同。我听说贫贱之知不可忘。”而这皇帝从小也是读圣贤之书,他说:“对,这贫贱之交确实不能够轻易地遗忘。”这一句话就把皇帝的正气给提起来了。宋弘接着说:“糟糠之妻不下堂。”和我们同甘共苦过的妻子,她又没有什么过失,也不能随意地把她给遗弃,这也不符合道义。光武帝看了之后,他也明白宋弘的心意了,所以就没有再勉强。

而这一句话传了出来,就正了当时朝野夫妻之间的亲情。不仅如此,这句话一直传承到现在,仍然成为很多人立身处世、待人接物的原则。所以一个人立身行道,不仅影响了自己的一家人,而且影响了世世代代。这都是真正的读书人,能够见利思义,见德思义。

在宋代的时候,也有一个读书人叫刘庭式,他和邻居家的一个女子口头上订了婚,还没有举办婚礼,他就去读太学了。五年之后中了进士,衣锦还乡。但是和他订婚的邻居家的女子却双目失明,成了盲人。这家人也是一个很通情达理的人,他就主动提出说:“你看你现在考中了进士,而我们家的这个孩子却成了盲人,家道也衰落了,不如这一件婚事就算了吧。这也门不当户不对的。”但是刘庭式却非常守信用,他坚持要娶这个女子过门。结果怎么样?这个女子过门之后,她非常的感恩,对刘庭式照顾得很好,给他生了两个儿子,很用心地教育这两个儿子,结果这两个儿子也都考中了进士。后来刘庭式到高密去做通守,就是太守的副手。当时的太守是谁?当时的太守就是苏轼。在做通守的过程中,他的妻子不幸得病过世了。刘庭式思念自己的妻子,经常想起妻子平时对自己点点滴滴的付出,哭得很伤心。苏轼一看,为了劝他,就说:“我听说一个人是因为美色才生起情爱,因为情爱才会有伤痛的感受,但是你的妻子,她又不是一个美人,还是一个双目失明的盲人,有什么哀伤可言?”刘庭式一听,就止住了哭泣,他说:“我所哀伤的是我失去了一个曾经和我同甘共苦、筚路蓝缕的妻子,我并没有想到她的双目是失明的。如果真的如你所说,一个人是因为美色才生起情爱,因为情爱才有伤痛的感受。你看每一天在大街小巷上那些挥着袖子、挥着手绢勾引你、诱惑你、挑逗你的那些红尘女子。她们每一个人都长得很美,那么你愿意娶他们做妻子吗?是不是他们每一个人都可以做你的妻子?”苏轼听到这里就感到非常的惭愧,也更加感佩刘庭式的德行。

从这两个故事中,我们就体会到了:能够让两个人天长地久的并不是欲望,也不是美色。而是那一份在生活中点点滴滴的付出,是长期相互陪伴中积累起来的恩义、情义和道义,一想起来就让人感觉到非常的感动。这就叫“以道交者,天荒而地老”。正是这种恩义、情义、道义,才让彼此之间相互珍惜。执子之手,与子偕老,能够天长地久。

你看这些古代的读书人,他们读圣贤书是真正地读懂了,他们一生做人问心无愧。如果我们贪图的是彼此的美色或者是欲望,往往是什么?就是幸福三分钟,痛苦一辈子。而且欲望重的人总是为了满足自己的欲望,忽视身边人的感受,这种信义、恩义和情谊也必然会淡漠,看不到周围人的需要,感受不到周围人的伤痛,这样的人,人生也会越走越空虚。为什么?因为一路走来,为了欲望,为了美色,伤害了那些对我们有恩的人,为我们付出的人,走到最后可能就剩下自己一个人了。这就是茫然了。这是我们讲的“夫义”。

我们再看一看妇德,这个在历史上的故事也是数不胜数。在《德育故事》中记载,在宋朝的时候,有一个女子叫崔少娣,她嫁到苏家去做媳妇。她的丈夫弟兄一共有五个,前面已经有了四个嫂嫂,而且家里非常不和睦。每天都是吵吵闹闹的事经常发生。崔少娣最初嫁到苏家的时候,人家都替她很担忧,但是崔少娣对待四位嫂嫂非常有礼貌。看到他们有需要使用的东西时,就把自己所有的送给他们;婆婆差遣嫂嫂们去料理家务的时候,崔少娣每每争先去做。她说:“我是最后的媳妇,应该格外效劳”。她在嫂嫂们没有吃饭之前,从来不肯自己先吃饭。有时听到嫂嫂们的怨言,崔少娣总是笑着一句话也不说。有底下的人到她那里来搬弄是非,她用家法伺候;有时候年幼的侄子们把尿尿到她的衣服上,她也没有一点可惜衣服的意思。就这样她做了一年多的媳妇,四位嫂嫂都忏悔了。她们怎么说?她们说:“五婶是个大贤大德的人,我们和她相比,真是不是人了”。结果全家就都和睦了。

我们看在《德育故事》中。这些圣贤人做出了现代人可能觉得很难以做到的行为。甚至有些人看到了这些故事,会觉得他们很傻,他们很吃亏。其实我们看得很真切,看到最后发现“吃亏是福”,“人欠你,天会还你”。所以你看,他们走到最后,人生很充实,感受到的是彼此的深情厚谊,还有家庭幸福。

我们再看一看,现在有很多的红尘女子,中国人有句话说:“自古红颜多薄命”。为什么红颜薄命?就是因为自己长相美貌,但是经不起诱惑,经常有来自四面八方的诱惑。今天跟这个好,明天跟那个好,最后没有一个是真正付出的,都是因为美色被吸引而来,因为欲望吸引而来。色总有一天是会失去的,有一天容貌不在了,“花落而爱渝”,爱也就终止了。这说明人与人之间能够保持长久交往的,一定是建立在恩义、情义和道义的基础之上。

女子的德行还体现在助夫成德之上。在坤卦的《彖辞》中讲到:“至哉坤元,万物资生,乃顺承天”。这句话也是引导做女子的应该怎么做?要“顺承天”。也就是要顺从自己的丈夫,成就自己的丈夫,这也是需要女子有深厚的德行。当然这里说的顺从、听从,并不是什么都听从,前提是什么?前提就是“夫义”,就是做丈夫的是讲道义,如果丈夫不讲道义,做事做错了,女子就不能够一味地听从。

在历史上有一个班婕妤,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班婕妤在成帝的时候,他刚刚继位的时候,就被选入后宫。开始的时候做少使,但是很快得到了成帝的宠爱,就被封为婕妤。有一次汉成帝在后宫游玩,就打算和班婕妤同乘坐一辆车子,结果班婕妤就推辞了,她说:“臣妾观察自古以来的图画,发现圣明的君主身旁坐的都是有名的大臣。只有夏商周三代的亡国之君,身边才有受宠的女子。现在陛下若是与我同乘一辆车,那不就是和那些亡国之君差不多了吗?”成帝觉得她讲得很有道理,于是也就不再勉强她了。太后听了这件事,非常高兴地赞叹说,“古时候楚国有一位樊姬,现在又有了班婕妤”。

班婕妤喜欢诵读的书包括《诗经》、《窈窕》、《德象》、《女师》等等。每一次被成帝召见或者上疏言事的时候,都能够按照古礼行事。鸿嘉三年,赵飞燕诬陷许太后、班婕妤等人不行妇道,曲媚皇帝,并且说她祝告鬼神,使之加祸于后宫,甚至还谩骂皇上。许皇后因此被废。当汉成帝在审问班婕妤的时候,班婕妤怎么回答的?班婕妤说:“臣妾听说‘死生有命,富贵在天。’善良正直尚且还没有能够得到福分,做那些邪僻之事又想得到什么?假如鬼神有知,就不会接受这种丧失为臣之礼的祷告,假如鬼神无知,向他们祷告就不会起任何作用,所以我是根本不会做这种事情的”。汉成帝一听,觉得她说得这样在理,于是更加怜悯她,不仅没有怪罪于她,反而赏赐了她黄金一百斤。所以女子有德行,又饱读诗书,深明大义,就能够化解自己的灾难,也为国家带来了国运的昌盛。这就是讲的“夫义妇德”。

下一伦:“长幼有序”。

一家的兄弟姐妹有一个自然出生的顺序,做兄长的要友爱、关心、帮助弟弟妹妹;做弟弟妹妹的要恭敬兄长。所以“友”,在古代人那里,写作两只手互相搀扶,意思是说,弟弟妹妹有了困难,做兄长的去帮助,这是天经地义的事,不要再讲什么条件了。所以古人讲,兄友弟恭。兄弟姐妹是骨肉一体,谁也离不开谁,所以彼此之间要相互尊重、相互关心、相互友爱。在《弟子规》中有几句话,处理兄弟之间的关系,也特别的合适。比如说“财物轻,怨何生”,兄弟姐妹相处的时候,把财物看得淡一点,把兄弟骨肉之情看得重一点,怨气又怎么可能产生?又怎么能够因为财产分配而吵上法庭?“言语忍,忿自泯”,兄弟姐妹在相处的时候,言语上少说一下,互相忍让一句,愤愤不平的心自然就泯灭了。

在《朱子治家格言》中也说:“居家戒争讼,讼则终凶。”一家兄弟姐妹在一起过日子,最忌讳的就是起了争讼,把彼此送上了法庭。即使这个官司赢了,但是因为你的心量狭窄,连兄弟姐妹都不能够宽容,这个家道也一定会衰落,所以说“讼则终凶”。为什么古人说得如此肯定?看到一家兄弟姐妹打了官司,就会判断出他的家道一定会衰落。因为“量大福大”,一个人的心量越大,他的福报也就越大。“观德于忍,观福于量”,看一个人有没有德行,就看一看他能不能忍让;看他有没有福气,就看看他的心量有多大。一个家庭,对兄弟姐妹都不能够容纳,不能够宽容,说明他的心量狭窄到一定的程度了。这样的心量小,前途也就无望了,有什么福报可言?所以古人看到兄弟姐妹起了争讼,就知道他家道一定会衰落。

古人把兄弟称为“手足之情,骨肉之情”,所以有很多“悌”的故事感人至深。在《德育古鉴》中,有一个“诚感让田”的故事,讲的是施佐和施佑兄弟俩,做官之后回到家乡,但是因为田产的问题起了纷争、互不相让,结果还结了怨仇,亲友们过来劝解,也没有起到效果。在他们同乡之中,有一个叫严凤的人,以孝敬父母、友爱兄弟而著称。

有一天,施佑见到了严凤,就把自己和哥哥争田产的事情告诉了他。严凤一听之后,皱着眉长叹了一声,他说:“可惜,我的兄长身体太弱了,如果他能像你的哥哥那样强壮有力,可以尽把我的田产夺去,我还有什么可焦虑的?”严凤说到这里,想起自己的哥哥,不禁哭出声来。施佑被他深深地感动,于是他就请严凤一起,到他哥哥那里,向哥哥道歉。他一边向哥哥礼拜,一边泣不成声,非常后悔,不该和哥哥争田产。他的哥哥也非常地感动,所以兄弟二人都愿意把田产让给对方。从此以后,终身都是互敬互爱。

严凤就是因为自己身行孝道、悌道,正是因为他那种发自内心的对手足、兄长的友爱之情感动了乡人,感动了施佐、施佑两个兄弟,不再为田产而纷争。

古人特别强调兄弟姐妹之间的深情厚谊。法昭禅师曾经写了一首诗,从这里我们也能够体会到兄弟之间的手足之情、骨肉之情。这首诗是这样写的:“同气连枝各自荣,些些言语莫伤情。”一家的兄弟姐妹,就像一个大树从同一个树根长出的不同的枝杈,这叫“同气连枝”;等他们长大之后,各自都有发展,“各自荣”。“些些言语莫伤情”,兄弟姐妹在相处的时候,千千万万不要因为言语的不忍让,伤害了彼此的手足之情、骨肉之情。

“一回相见一回老,能得几回为弟兄。”像上了年纪的人都有这样的感受,每逢逢年过节的时候,兄弟姐妹相处在一起,突然发现哥哥姐姐的头上多了几根白头发,脸上多了几个皱纹,确实是“一回相见一回老”,我们还有多长时间能够守护在一起,相互关心、相互照顾、相互呵护?

“弟兄同居忍便安,莫因毫末起争端。”弟兄姐妹相处,只要守住一个“忍”字,便相安无事,千万不要因为芝麻大一点的小事,就起了争端,甚至吵上了法庭。

“眼前生子又兄弟,留与儿孙做样看。”现在我们都长大成人了,成家立业,各自有了自己的儿女,他们也成为兄弟姐妹。如果上一代做到兄友弟恭,也为下一代做出了一个好的典范,让他们从我们身上,学到兄弟如何相处。

这首诗,我们能够感受到兄弟姐妹之间的深情厚谊。所以虽然传统文化已经有三四代人没有讲了,但是我们还可以从我们的父辈、祖辈的身上,看到这种兄友弟恭的榜样。看看我们的父母、甚至爷爷奶奶他们那些人是怎么样对待兄弟姐妹的,我们就知道这个兄友弟恭还体现在他们的身上。

最后一伦:“朋友有信”。

“同门曰朋,同志曰友”,也就是我们在社会上和平等的人相交往的时候,必须守住一个“信”字。“信”是一个 “亻”,加一个“言”,“人言为信”。所以人所讲的话必须守信用,否则那都不是人所说的话了。

在《后汉书·范式列传》中记载,范式在年轻的时候,与张劭同在洛阳太学读书,两个人志趣相投,感情很好,结为朋友。学成之后,他们准备回家,分别的时候,彼此依依不舍。范式对张劭说:“兄弟,两年后的今日,我一定去你家拜望老人,并且与你聚会。” 两年的时间很快过去了,两个人的约期眼看就到了,张劭就让母亲准备酒菜,打算好好地招待范式,但是张劭的母亲劝他说,“范式他的老家山阳郡,离咱们家有一千多里地,而且又过了这么久,已经快两年了,他不一定会来的。”但是张劭却非常肯定地对母亲说:“范式是一个极为守信的人,他一定会来的。”张劭的母亲看儿子如此的肯定,对范式如此的信任,于是就去准备酒菜了。等到了两个人约定的那一天,范式果然如期而至,没有忘记当年许下的诺言。两个人一起登上大厅,拜见,喝酒,尽情欢饮,然后分别了。

后来张劭去世了,临终之前,他嘱咐他的太太:“我死之后,我的朋友范式会照顾你们,他是我的知心朋友,很值得依托。”张劭说完之后就去世了。但是在拉棺木要去埋葬的时候,棺材怎么也抬不动。他的母亲非常了解张劭,就问:“难道是因为范卿没有来,你觉得心事还没了吗?”而范式,他做梦就梦到张劭对他说:“他已经要离开这个世间了。”范式梦醒之后就以最快的速度赶过来,要送他的知心朋友最后一程。张劭的母亲话音刚落,就听到有急匆匆的马车声音传来,看到有一个人穿着素衣,穿着丧服,骑着马赶过来了。他母亲一看就说:“莫非就是范卿到了?”范式到了现场安慰张劭,他说:“你放心走就好了,我一定会照顾好你的家人。讲完了,你也就该启程了。”说完了这些话,棺木就可以抬动了。这就是古人朋友之间的信义,虽然远隔千里,但是要快马加鞭去送朋友最后一程。还要问候他的母亲,“省其亲”;保护他的家亲眷属,“护其眷”;“葬其身”,把他的朋友安葬好,办理好后事,然后才离开。这就是朋友有信。

在德育课本中,《德育古鉴》中有很多孝悌忠信、礼义廉耻、五伦八德的故事。我们看到,人只有顺着五伦大道去做,才会昌达兴旺;如果违逆了五伦大道,就会衰败灭亡。你反对圣人,也就是反对圣人所体悟的自然法则和自然规律,所以说是“无法也”。无法的结果是什么?就是五伦关系的紊乱,逆伦的现象都出现了,社会乱象频出。

我们每一个人都希望自己的人生幸福美满,成功快乐,但是没有学习圣贤教诲,甚至把圣贤教诲批评得体无完肤。结果怎么样?按照自己的想法、做法去为人处世、待人接物,还自以为聪明,结果是聪明反被聪明误。孩子教育不好,夫妻关系处理不好,领导与被领导之间也不和谐了。你看现在上访的人有多少?企业员工对老板不满的,要去投诉的又有多少?兄弟之间因为财产纷争的有多少?各种问题层出不穷,甚至现在还出现了儿女把父母给杀了,甚至父母不教育儿女的现象。这就是古人所说的“人弃常则妖兴”,就是把五常、五伦大道都废弃了,五伦关系没有人讲了,“妖”就是不正常的、怪异的现象,妖魔鬼怪全都出现了。如果没有圣贤人,把五伦大道、五常八德解释出来,表演出来,结果是什么?人就不像人了,社会的乱象层出不穷,社会和谐也难以达到。所以圣贤人应该受到特别地尊重,圣贤教诲应该大力提倡。

“非孝者无亲”,夹注曰:“己不自孝,又非他人为孝,不可亲。”这句话的意思是说,自己不孝父母,又反对他人孝顺父母,这种人不可亲近。为什么?因为“近朱者赤,近墨者黑”,与这样的人交往,往往潜移默化,不知不觉地也受到他的影响,成为一个不忠不孝的人。而且,这样的人连父母都不能够孝敬、感恩、报答,那么他就必然是以利害之心为人处世、待人接物,结果就是“以利交者,利尽而交疏。”中国人有句话说,“诸事不顺因不孝”,你很多事情都不顺利,归根结底,原因在哪里?就是因为不孝父母。

唐玄宗的注解说:“善事父母为孝,而敢非之,是无亲也。”善于事奉父母是孝,然而却有人敢于反对,这是心目中没有父母亲,这也是通常使用的一种解释。

讲到了“非孝者无亲”,让我们想到“管仲论相”这个故事。管仲有病了,桓公去探望:“仲父的病变重了,如果万一发生不幸,你有什么话要告诉我吗?”管仲就说:“臣希望您能够疏远易牙、竖刁、堂巫、公子开方。为什么要疏远他们?易牙以烹饪来侍奉您,您说:‘唯有婴儿的肉没有尝到过’,结果易牙就把他的长子蒸了呈献给您。就人情而言,人没有不爱自己儿子的,易牙对自己的儿子都不爱,怎么会爱您?您喜爱女色,但是这些女色之间互相嫉妒,竖刁就自施宫刑来替您管理内宫。就人之常情而言,人没有不爱自己身体的,但是竖刁对自己的身体都不爱,怎么会爱您?公子开方侍奉了您十五年,未曾回家探望父母,他连父母都不爱,怎么会爱您?”桓公听他讲的很有道理,于是说:“好。”

管仲去世之后,桓公憎恶这四个人,罢免了他们的官职。但是驱逐了堂巫,桓公就生起病来,没有人医治;驱逐了易牙,很多美味就吃不到了;驱逐了竖刁,内宫就变得秩序混乱;驱逐了公子开方,朝政就得不到治理。桓公说:“原来圣人也有弄错的时候啊!”于是他就恢复了四个人的官职,结果怎么样?过了一年,四人作乱,把桓公囚禁在一间屋子里,十天都不能与外界沟通。这个时候桓公后悔了,他说:“唉!死后没有知觉也就罢了,如果有知,我有什么面目到地下去见仲父?”于是就拿着白布包头而死。死后十一天,尸虫都爬出户外,人们才知道桓公死了,于是用木板掩盖了他的尸体,给他草草地下葬。

易牙可以杀子奉君王;竖刁可以自残以求荣;公子开方可以绝亲以干䘵。这些人都是忘恩负义,见利忘义之人。特别是开方,和父母亲诀别,十五年都没有去回去看望父母,为的是求得俸禄,求得荣宠。这样的人就绝对不可亲近,这样的人心目中没有父母,也没有恩义、道义、情义。

最后一句话说“此大乱之道也。”也就是说“事君不忠,侮圣人言,非孝者”是大乱之道。事奉君主不忠诚,侮慢圣人之言,反对孝敬父母亲,是导致社会大乱的根源。

唐玄宗注解说:“言人有上三恶,岂唯不孝,乃是大乱之道。”如果人有以上三种罪恶,不忠于君,不法于圣,不爱于亲,哪里只是不孝?而是导致社会大乱的根源,罪大恶极啊!这句话就是说“要挟君主的人,是心目中没有君主的存在;反对圣人的人是心中没有法则的存在;反对孝道的人是心目中没有父母亲,这三种恶行是造成天下大乱的根源。”

好,我们今天就先学习到这里,不足之处欢迎大家批评指正,我们下次再见!

《群书治要》学习网

Website:www.qszys.cn Record number:京ICP备18013041号-1

Website construction多维网讯 Telephone:010-626707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