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udio
群书治要360-第07集

Professor Liu Yuli

Audio text
群书治要360-第07集
2015-01-20

尊敬的諸位朋友,大家好。

       我們今天繼續學習《群書治要360》,上次我們學到第五條「甘酒嗜音」,「嗜音」我們還沒有講完。上一堂課我們主要講了古希臘的思想家畢達哥拉斯和柏拉圖對於音樂教育的認識。

       今天我們看一看,儒家也非常重視音樂對人心的影響,主張音樂應該有益於人的教化。認為以道為主導的音樂,有益於人心性的提升;而以滿足感官刺激作為主導的音樂,則將導向社會混亂。所以《樂記》上說:「君子樂得其道,小人樂得其欲。以道制欲,則樂而不亂;以欲忘道,則惑而不樂。」在中國古人看來,音和樂是有所不同的。低層次的音,它是悖逆天道中庸的原則,對人性的宣洩毫無節制,會引導人走向頹廢或者暴戾的極端,最終毀滅人性,這也被稱為亡國之音。而高層次的樂是天道的體現,使人在享受音樂的同時,受到道德的薰陶,涵養心性,是入德之門。換句話說,只有符合於道的音才稱為樂。所以《樂記》上也說:「知音而不知樂者,眾庶是也。唯君子為能知樂。」唯有有道的君子才懂得真正的樂。懂得音而不懂得樂的,是一般的眾庶。只有那個受過音樂教育的雅緻的君子,他才懂得樂的道理。孔老夫子在《論語》中也提出:「興於詩,立於禮,成於樂。」認為樂對於平衡人的內在情感和外在行為,達到社會的和諧都至關重要。

       本句中所講的甘酒嗜音,這個音不是指樂,而是指靡靡之音。在《禮記》上就記載了魏文侯與子夏的一段對話,這段對話給我們說明了音和樂的區別。魏文侯問子夏說,他說我身著端冕,這個「端」就是正式的朝服,「冕」就是禮帽。也就是說,我正襟危坐,穿著端服、戴著禮帽來聽古樂,結果怎麼樣?卻唯恐要睡著,昏昏欲睡。但是當我聽鄭衛之音的時候就不知疲倦。請問為什麼聽古樂會出現這樣的情況?而聽新樂卻令人不知疲倦?在春秋的時候,就有了古樂和新樂之分。所謂的古樂,就是指自黃帝、堯舜以來,聖賢相傳的雅樂,譬如說舜的《韶》、禹的《夏》等等。它的節奏緩慢莊重,富有寓意。而新樂則是指當時人所作的淫聲樂曲,如鄭衛之音,恣意放蕩。

       子夏回答說:「這個古樂,齊退齊進,整齊劃一,樂聲和諧,平正寬廣,弦匏笙簧等樂器應之以節,以鼓表示開始,以金鐃來結束。君子通過樂舞可以互相交流心得,談古論今,述說的無非是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道理,這正是演奏古樂的意義。而新樂這個樂舞進退都彎腰曲體,參差不齊,奸邪之聲氾濫,使人沉溺而不能自拔。並且不時的有倡優侏儒側身其間,男女混雜,尊卑不分,猶如一群彌猴相聚。樂終之後也沒有什麼獲益,更不能聯繫歷史事實給人以啟發,這就是演奏新樂的後果。現在您所問的是樂,而所喜好的卻是音。樂和音雖然相近,其實不相同。」

       那魏文侯就問了:「請問音和樂到底有什麼不同?」子夏回答說:「古時候天地和順,四季有常,民有道德,五穀豐盛,疾病不生,又沒有凶兆,全都是恰到好處,這稱為『大當』」。用我們現在話來說就是太平盛世。「然後聖人出現了,確定了父子君臣的名分綱紀;這個綱紀一確立,天下才真正安定了;天下安定之後,端正六律,調和五聲,用樂器為歌曲伴奏,用詩歌來表示頌揚,這就是德音,德音才能稱為樂。而現在您所喜好的是濫無節制的溺音。譬如說鄭國的音樂,音調濫無節制,使人心志放蕩;宋國的音樂過於安逸,使人心志沉溺;衛國的音樂急促快速,使人心志煩亂;齊國的音樂狂傲邪僻,使人心志驕逸。這四種音樂是『淫於色而害於德』,都是過分地放縱情欲,有害於人培養美德,所以不能稱之為樂。所以,祭祀的時候也不能用它們。」為什麼不能用?因為這些樂敗壞了中正之氣。

       最後,子夏還提醒魏文侯,說:作為國君,一定要謹慎選擇自己的好惡。因為國君喜好什麼,臣下就會做什麼;上層幹什麼,百姓就會跟著幹什麼。《詩經》說:「誘民孔易」。這個「孔」就是很、非常地意思,意思是說誘導老百姓很容易。怎麼容易法?其實就是上行下效,自己喜歡什麼,就會帶動整個社會來興起這個風氣。

       從這裡我們看到了,樂之所以具有平衡人的內在情感、促進社會和諧的功能,是因為樂源於天地自然的和諧與秩序。所以真正偉大的音樂能夠成功地類比自然的和諧,只有這樣的音樂才是有意義的、可取的。所以在《樂記》中說:「樂者,天地之和也。」音樂的普遍流行,可以在人民中間建立起一種平和的氣氛。「是故樂在宗廟之中,君臣上下同聽之,則莫不和敬;在族長鄉里之中,長幼同聽之,則莫不和順;在閨門之內,父子兄弟同聽之,則莫不和親。故樂者,所以合和父子君臣,附親萬民,是先王立樂之方也。」這段話就是告訴我們,音樂在宗廟中演奏,君臣上下一同聽這樣的音樂,就無不和諧恭敬;在宗族鄉黨中演奏,長幼一同聽這個音樂,就無不和諧依順;在家門之內演奏,父子兄弟一同聽這個音樂,就無不和睦親密。所以說音樂是為了和諧父子君臣之間的關係,而使萬民歸附親順的,這才是古代聖王立樂的宗旨所在。總之,音樂的目的就是為了達到和。

       我們看到在十八大之後,習總書記當了國家領導人之後,特別倡導學習傳統文化,而且帶頭聽京劇。京劇和現在的流行歌曲相比有什麼不同?它對於陶冶人的性情,培養人的浩然正氣特別地有幫助。所以你看這些學京劇的小孩非常地穩重、落落大方,不像那些喜歡唱流行歌曲的,特別是喜歡搖滾樂的那個孩子蹦蹦跳跳。而且京劇裡邊的內容都是宣講五倫八德的道理,倡導父子有親、君臣有義、夫婦有別、長幼有序、朋友有信。所以古代的婦女沒有讀多少聖賢書,但是她做人懂得忠孝節義,懂得孝敬公婆,懂得對丈夫有恩義、有道義、有情義,她有貞操觀念。這是什麼原因?都是因為受了這些民間戲劇、這些民間藝術的影響。所以「移風易俗,莫善於樂」,對於社會風氣的倡導,音樂確實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

       那麼古人是以什麼樣的標準來確立音樂的好壞?是不是出於個人的喜好?我們知道,中國古人他認為人性都是平和的。好的音樂一定是與本性相符,對於明明德有幫助。所以《禮記.樂記》中講道,它說:人性原本是平和安靜的,但是由於受到外部世界的影響,就起了種種的貪欲之心,當這些欲望沒有得到很好的控制,以及人的覺心(覺悟的心)被物質世界所擾亂的時候,就喪失了自我,被欲望所淹沒,從這裡就滋生了叛亂、違抗、狡黠、欺騙以及普遍的不道德。因此才出現了以強凌弱、以眾欺寡,弱肉強食,鰥寡孤獨、老弱病殘無所養的局面,這就是亂世的表現。

       由於音樂它是源於心靈的內在運動,因此也能夠滲透到心靈的最深處。好的音樂就是那種能夠引發人進行心靈內在反省的音樂,讓人心平氣和的音樂。所以《樂記》上說:「樂也者,聖人之所樂也。而可以善民心,其感人深,其移風易俗,故先王著其教焉。」音樂是聖人所樂的,不是一般的人為了尋求感官刺激所樂的。它可以使民心向善、感人至深,起到移風易俗的作用。所以古聖先王特別重視音樂的教化。這就是告訴我們,音樂教育是培養和改變人的道德品質、維護社會和諧最有效的途徑。

       在我們傳統文化的論壇上,有一位靳雅佳老師專門講了一堂課,題目叫「移風易俗,莫善於樂」。相信聽過這一堂音樂課的人,都能夠確實感受到音樂的教化力量。有的企業都把這些德音雅樂放在企業之中。像我們到青島參觀一個企業,廠房裡工人在勞作的時候,都放著《推動搖籃的手》《跪羊圖》,那就使得這些員工在工作的時候也知道要感恩父母,自己的工作是為了讓父母放心。這樣的話,一種平和的氣氛就能夠產生。

       但是,現在社會普遍流行的卻是古人所謂的靡靡之音,所以我們為什麼聽了靳老師的課非常地受感動?因為這些音樂在平時電視台很少聽見,所以我們聽了之後感觸特別地深。像我們現在流行的歌曲都是「對面的女孩看過來、看過來、看過來,上看、下看、左看、右看」,你看這個孩子把心思都放在異性有沒有注意到自己,他的心思怎麼可以放在學業上呢?完全被打擾了。而我們也看到一些小小年紀的孩子,就唱那些「給我一杯忘情水」。你看還有一些孩子喜歡搖滾樂,骨骼、身體都沒有發育完全,但是隨著這個音樂身體扭動,對身體健康、對於心性的培養都造成了嚴重的損害。但是做家長的,很多人就沒有這種敏感度。

       作為領導者,如果喜歡聽這種靡靡之音,就會使人意志消沉,萎靡不振,沉溺於享樂,而不務正業。自己的正業是如何把人民教導好,如何把政事處理好,使社會安定和諧,不要有那麼多上訪的人。但是因為自己喜歡這些靡靡之音,經常去KTV等等去娛樂,最後怎麼樣?沒有時間精力放在政事之上,最後導致的是怨聲載道而自取滅亡。

       所以《曾國藩家書》寫了幾句話教導子孫,說「家敗離不開一個奢字,人敗離不開一個逸字,討人厭離不開一個驕字」。我們看有的領導者以前都是在走上坡路的,突然開始走下坡路了。那麼這個轉折點何在?轉折點就是什麼時候覺得自己的奮鬥差不多了,可該享受一下人生了,過上了驕奢淫逸、不思進取的生活,什麼時候他人生的轉折點就出現了。所以人敗離不開一個「逸」字。對於這些靡靡之音,也要懂得要避免。

       下面一句講「峻宇雕牆」。這個就是說房屋又高又大,很莊嚴,牆上還雕飾著各種各樣的圖案,說明什麼?說明裝飾得非常奢華。

       我們看到現在的社會,政府的辦公樓愈蓋愈高,結果是怎麼樣?上訪的百姓愈來愈多。政府大樓愈來愈氣派,愈來愈奢華,請問錢從哪裡來?那全都是盤剝百姓所來的收入。所以百姓的負擔愈來愈重,貧富差距愈來愈大,引起了人民的不滿。



《群书治要》学习网

Website:www.qszys.cn Record number:京ICP备18013041号-1

Website construction多维网讯 Telephone:010-626707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