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udio
论语治要-第24集

Professor Liu Yuli

Audio text
论语治要-第24集
2013-11-17

尊敬的诸位同学,诸位朋友,大家好。


       我们今天继续学习《论语治要》,我们看《述而篇》。“子曰:我三人行,必得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在一般的通行本上,这句话讲的是“三人行,必有我师焉”,那这个《治要》里边讲“我三人行,必得我师焉”,这个我三人就是三个人包括我本人在内,除了我之外,另外还有二人。“行”有的注解解释为言行的行,有的解释为行走的行。“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普通的说法,除我之外还有两个人,一个是善人,一个是不善的人,这两个人都是我的老师。从善人身上我们学他的善,从恶人身上我们避免他的恶,所以无论是善人还是恶人,都是我们可以学习的老师。那么这种讲法呢也很有味道,也就是说我从早到晚会遇到很多人,有的人是善人,有的是恶人,我们如果善学的话呢,无论是好人、坏人、善人、恶人都是我们可以提升的地方,都可以作为我们的老师。所以在我们前边也学到说“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看到贤德的人就向他学习,向他看齐;看到不贤德的人,不是轻视他、瞧不起他、嘲笑他,而是反过来反省自己,看我自己是不是有类似的过失。所以我们看了善财童子五十三参,他去参访很多善知识,其中有的人是贪嗔痴非常严重的人,比如说贪心很重的,还有嗔恚心很重的,这些人都是他的老师,他向他们学习,但是是为了避免他们的恶,不受他们的污染,那么这个才是善学。所以一个善学的人,每天从早到晚所遇到的一切人事物,都是他可以提升的地方。那么第二种说法呢,就是《论语集解》何晏注“言我三人行,本无贤愚。择善从之,不善改之,故无常师”。说我们三个人呢,本来没有贤愚之分,为什么没有贤愚之分呢?因为“人之初,性本善”,每个人的本性都是纯净纯善的,所以没有贤愚之分。这个贤愚是从后天的习性来讲的,因为后天的环境不同,熏染不同,所以有的人就是看起来贤德,有的人显得愚钝,那么这个都是后天所受的熏染不同所导致的。“择善从之,不善改之,故无常师”。刘宝楠先生在《论语正义》上对这句话做了这样一句解释,他说:何注,似以“行”为“言行”之行,三人之行,本无贤愚,其有善有不善者,则随事所见,择善则从知,改之。非谓一人善,一人不善也”。那么这一句解释呢就更加圆融。他把这个行呢,好像解释为言行之行,他认为何晏的注解好像是把这个行不是解释为行走的行,而是解释为言行的行,也就是说三人的言行没有贤愚之分,那么所谓的善和不善都是随事所见,有的时候他作善,有的时候他也作恶,那么这就是一个人的善和不善而言,所以实际没有绝对的善人和恶人,所以每个人都可能有善行,有的时候也有恶念,所以他这个说法就更好了,就是论事不论人。那么我们看到他善的行为就学习他、向他效仿;不善的行为就反省自己,避免这样恶的行为。这就不是就一个人善、一个人恶来讲了,而是说每一个人都是有善和不善的行为,我们都可以从每一个人身上学他的善而避免他的恶,所以没有固定的老师。那么这个讲法是最好的,因为什么呢?因为人不会全好,也不会全不好,“人非圣贤,孰能无过”,人有善行就学他的善、赞叹他的善,人有恶行就要反省自己,避免他的恶。那么最后一种讲法是说在两个人之中,对于善者我们要随着他学,对于不善的人呢我们要去改正人。这种说法不可采取,为什么呢?因为朋友够得上交情才能够去改正,“交浅不可言深”,像《论语》上就说“信而后谏,未信则以为谤己也”,朋友之间要建立的信任的关系,然后看到他的过失才劝告他,如果两个人的信任关系还没有建立,你就去劝谏他,他还认为你是诽谤他,不能够接受,还和他结下了怨仇。所以这个就是告诉我们这个改正人的说法不可取。而且中国人修学,做学问重要的是强调“行有不得,反求诸己”,“若真修道人,不见世间过”。真正的修行人他不是看不到世间的过失、不明白世间的过失,而是即使看到了也不把这些放在心上,污染了自己的清净心。所以真正的修行人是把功力、心思、精力放在改正自己的过失上,所以看到别人过失怎么样呢?马上反省自己我是不是有类似的过失。因为别人的过失是自己过失的一面镜子。特别是现在的人通常都看不到自己的过失,为什么看不到自己的过失呢?就是因为眼睛盯到了别人的过失,口里讲的是别人的过失,哪里还有时间精力反省自己呢?我们人生的精力时间就是那么多,所以总是去看别人的过失、讲别人的过失就没有时间反省自己了。所以凡圣区分就在于会不会学,善不善于学。所以有人说呢,在我们的人生中背着两个包袱,一个包袱上写着他人的过失,另一个包袱上写着自己的过失,但是我们在走人生之路的时候呢,往往把写着他人过失的这个包袱放在了胸前,而把写着自己的过失的这个包袱放在了背后,所以怎么看都看不到自己的过失,可是一低头就很容易看到他人的过失。正确的做法是把这两个包袱掉一个个儿,这样才能更多地看到自己的过失,而不去观察别人的过失。蕅益大师在《论语点睛》上对这句话做了这样一句点睛的解释,“师心之人哪知此意”,什么是师心之人,就是以自心为师的人、自以为是的人、处处都觉得自己是对的人,这种人那是最难教的。所以我们看到很多人呢,他可能懒惰,他可能有这样或者那样的缺点,这些都不是最难教的。最难教的一种是哪种人呢?就是蕅益大师这里所说的“师心之人”,就是自以为是、以自心为师的人,这样的人那就很难教导了。在《尚书》上也说,“满招损,谦受益,是乃天道”。为什么骄满给自己招来损失呢?就是骄满的人他认为自己都是对的,自己做得比别人强,比别人聪明智慧,他就不会再有好学的心。就像这个桌子上有一杯水,但是这杯水已经是满的了,你再想往里面倒东西,是倒不进去的,它就会溢出来了。那么骄满的人在修学上很难成就就是因为这个道理。那么以自心为师的人哪里知道这一章、这一句话所说的意境呢?不知道从每一个人身上都可以学到很多的东西。


       那我们再看下一句,“子曰: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这句话也很有味道。“仁远乎哉?”,仁,不在远,你想着学仁,仁就来了,就这么近,也就这么快。《论语集释》发明焦竑《焦氏笔乘》云,“此孔氏顿门也,欲即是仁,非欲外更有仁;欲即是智,非欲外更有智。当体而空,处事成觉,非顿门而合”。在明朝有一位文学家,也是大学问家叫焦竑,他写了一份笔记叫《焦氏笔乘》,在这里对这一句话做了一个注解,说这句话讲的是孔氏顿门,说明这个焦竑也是一个对佛教很通达的人,因为佛法讲顿渐,他认为在儒家之中也讲顿渐。这句话讲的就是儒家的顿门。学道有顿修、有渐修,聪明顿悟的人一下子就学到,渐悟就是一步步地修。像《中庸》上所说的“人一能知,己百之;人十能知,己千知”,这就是讲的渐;而一下子就学会这叫顿。像颜渊听了孔夫子的话,“不违如愚”。孔老夫子说过的话呀,颜回都能够通达,都能够体悟,一句话都不违背,像一个很愚钝的人,大家看他也不说话,也不发表议论,不知道他到底有没有明白孔夫子的意思。他是“不违如愚”,对孔老夫子的每一句话都不违背,像一个很愚钝的人那样地去力行。但是“退而省其私,亦足以发,回也不愚”,但是下来之后呢,他往往能够发明孔老夫子的教诲,都是落实在生活之中。说明什么呢?说明颜回根本就不是愚钝的人。为什么他没有提问、没有问题呢?因为他对孔老夫子所讲的话,一讲就明白,一讲就通达,没有必要再提出多余的问题了。所以子贡是闻一知二,而颜回是闻一知十。可见一般人都是渐修,而这个顿是指悟道而言,渐是指修道而言,顿悟之后必须渐修,也就是我们经常所说的“悟后起修”。顿悟如眼,这个眼睛一张开了就能看到远处;渐修如足,要一步一步地走到。所以要先悟,这个悟之后才不会走错误,才不会走错路。“欲即是仁,欲即是智”,欲呢就是来了,你欲仁,这个仁就来了。你懂得了这个道理,当体就是空,这就是“处世成觉”。这个欲就是欲望的欲,人人都懂,但是你学这个欲,学到可以成功。欲字,古时写作一个古字和一个欠字,《说文解字》上说“贪也,从欠谷生”。看到这个字就是山谷缺欠。缺欠什么呢?所缺欠的东西太多太多了,填不平,所以中国古人讲“欲壑难填”。有饭吃又嫌衣服不好,甚至还想当官,当了官之后还想当大官……每一天都是为这些事而寻思。必须是有道的君子才知道这个欲要适可而止,不能够贪而无厌。所以这个欲,就是贪欲,欲是贪的源头。这个字啊坏透了。后来这个欲也写作欲望的欲下面加一个心字。贪欲由何而生呢,是由心发生,所以在《集韵》上说,“欲,情所好也”,有情才有所贪,才有所好,这个情就是我们所说的喜怒哀乐爱恶惧等等的七情;而这个爱是七情的根本。爱就是乐,爱就是喜,爱到手便快乐,有人来分就恐惧,失去了就哀,若夺去你所得的便发怒,不爱就厌恶。所以这个爱是七情的根本。而《大学》上说,心里有这些就不得其正了。《大学》上说,身有所忿懥,则不得其正;有所恐惧,则不得其正;有所好乐,则不得其正;有所忧患,则不得其正。”如果你心里头有发怒的、愤愤不平的念头,你这个心就不正了;有所恐惧的事情,产生了恐惧之心,这个心也就不得其正了;有喜欢的、有不喜欢的、有厌恶的,这个心也就不得其正;有担忧的事情,这个心也就不得其正了。像我们经常所说的“情人眼里出西施”,为什么情人眼里出西施呢?因为他太喜欢这个人了,看他做什么什么好,甚至把那个坏的也都看成好的了,丑的也变成美的了。这说明什么呢?说明你的心有好乐、有喜欢、有厌恶,就失去了忠贞。看事就看得不是很分明了,所以《大学》上就说人对自己所亲爱的人往往会产生偏爱,对自己所厌恶的人往往会产生偏恶,对自己所敬畏的人往往会产生偏敬,对自己所同情的人往往会产生偏护,对自己所轻视的人往往会产生偏轻。因此你喜欢一个人而知道他的缺点,讨厌一个人而了解他的长处,这是天下所有少有的。所以谚语上说“人莫知其子之恶,莫知其苗之硕”。为什么一般人都看不到自己的儿子的过恶呢?就是因为太喜爱自己的儿子了,每一天和他相处在一起,还有一些在大家看来显而易见的毛病,这个父母也看不见了。那么这就是告诉我们其实人都是戴着有色眼镜来看人的,只要你的心没有达到中正的程度,有这些好乐、恐惧、忿懥、忧患,那就是等于带上了各种各样有色眼镜,你在看别人时就失去了公正,看得偏了。比如说你戴了一个黄色的镜片,你看每一个景色都是黄色的,你看你戴了一个绿色的墨镜,你看谁都是绿色的。所以在这个世间,为什么做善事这么难呢?就是因为做善事的人他无私无求地去付出了,但是别人看起来他都是有利可图,别有用心,所以往往以自己的心去怀疑、去揣度,不相信有人能够这样无私无求地为社会大众做好事,这就叫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所以现在社会有信任危机,对人充满了怀疑和不信任。那么这个信任危机的根源何在呢?你看中国人说“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这一句话就把怀疑、不信任的根源找出来了,就是因为我们对自己丧失了信心,我们不能相信自己能做出这种高尚的、无私无求的行为,所以你看别人做了也会充满怀疑。那么这个就是告诉我们,这个心有喜怒哀乐爱恶惧就不得其正了。佛教也讲十二因缘,一下生开头就是爱,种恶因,后来因为爱就有了取、有,因此就有了因果报应,有了生老病死,永久不断。


       《唯识论》上对这个“欲”字解释得很好。《唯识论》上说,“欲,希望为性”,还没有来的,想着它,想到了又嫌少,永远都嫌少,欲壑难填,无有止境,贪永远没有停止的时候,这就是他的本性。所以他讲“欲,是希望为性”。那欲有什么作用呢?下面讲“情依为业”,依就是依靠,情离不开欲望,特别是我们人在欲界,所爱好的是色声香味触法,色声香味触法等等并没有来找你,而是你主动去找它,找到它就依靠它而离不开;如果你当时就离开了,就可以解脱。所以修行中要在“离”这一个字。五欲就是我们所说的财色名食睡都污染真性,上等人不味著,就是不贪味,而一般的人都贪味,这个好吃,那个不好吃,喜欢这个,不喜欢那个,离不开五欲。而这个财色名食睡五欲,污染真如本性,变成了五欲六尘。然而这个欲就像刀子一样,就像个利器一样,它用在何处取决于使用它的人,所以后面讲“欲极”,“我欲仁,斯仁至矣”,欲就像这个刀子,你会用就有好处,不会用的就会拿来杀人。所以会用的人拿刀子来切菜,来利益人,来砍柴,但是不会用的人却拿着这个刀子去杀人了。那这个欲呢也就如同刀子一样,欲仁则仁至,欲色则色至。色至则无道,仁至则有道。所以我们欲仁是可以的,就看你欲的是什么?而欲仁的人、有仁爱心的人有一个特点,就是他凡事都不妨害人,做什么事情都能够为对方着想,一举一动都不妨害人,这个欲就变成了仁。《华严经》上说,“心、佛、众生三无差别”,心是你的本性,佛也是如这个本性,也是这个心,众生也是这个心。但是众生的心却染着五欲六尘,这个灵性就堕落了。所以欲学圣人,必须去尽情欲、贪欲,所遇的事可以选择,完全由自己做主,不必由乎人。观察自己平时所欲的是什么,勤依的是什么,就知道自己的未来在哪里。你愿为众生就欲众生的事,愿成圣人就成圣人,全在欲上。所以我们观察一个人平时所欲的是什么,我们就知道他以后会走到哪里。现在的一般人,不仅不是欲望做人的事,做人呢还要讲仁义礼智信,这个五常不失才能够成为一个合格的人。那么现在很多社会大众不仅不是欲望人的事,而是欲望的都是畜生的事。为什么呢?被自己的欲望所牵引,贪财,贪色,争名,夺利而无有止境。结果怎么样了呢?欲望畜生的事,就会成为畜生,这个灵性就堕落了,所以这个堕落不是形容,是真正的堕落。所以我们想知道我们的未来在哪里?其实就看我们平日所欲的是什么?这个不用问别人,自己最清楚。


       那我们下面看《泰伯》,“子曰:恭而无礼则劳,慎而无礼则葸,勇而无礼则乱,直而无礼则绞。君子笃于亲,则民兴于仁,故旧不遗,则民不偷”。“子曰:恭而无礼则劳”,恭敬而不懂礼,就会劳苦而又贻笑大方,而且被人所讨厌。比如说聚餐的时候,不劝酒不行,但是劝得太频繁也不行;又如对长辈行礼,长辈说抑礼,就必须抑礼而止,而你非要拜三拜,这个就是有违长辈的命令,行礼反致失礼,就是劳而无功。所以真正的尊敬就是听从长者的命令,所以这个“恭而无礼则劳”。“慎而无礼则葸 ”,这个葸就是畏惧不前的意思,小心谨慎,但是若不懂礼,便会畏惧。就像韩愈在《送李愿归盘谷序》中所写的,“足将进而自趑趄,口将言而嗫嚅”。这个脚想往前走,但是又好像不敢往前走,这个口想说话又欲言又止,这个就是葸的意思,畏惧不前。想去拜访一个很重要的人,比如说是你的领导,你很尊敬的人,到了门口想进门又不敢进,想说话又不敢说,这个就是葸的意思。“勇而无礼则乱”,这个勇敢也要有一定的限度,勇敢而无礼,凡事做的太过分,过犹不及,也会扰乱社会上下左右的秩序。“直而无礼则绞”,这个绞,马融注:绞,刺也。刘宝楠在《论语正义》上说,“绞者,两绳相交之名”,故引申为乖刺之义。郑注云“绞,急也”,与马义不异。就是刘宝楠在《论语正义》上把这个郑玄的注解和马融的注解综合在一起,认为他们两个的意思相似。这个“直”呢,直率不装模作样,有什么做什么,不虚伪,很好。但是直率而无礼,就像绞绳一样,越绞越紧终必绞断。不知礼数只以直爽待人,往往责人急切,令人不堪忍受。所以办事太缓不对,太急也不对,犹如两条绳子搅在一起。比如说有人口渴了,想饮用我桌上的酒,这种行为固然没有虚伪,但是却是失礼的。所以恭敬,谨慎,勇敢,直率,都是很好的行为,但若违背礼节那就有弊端。这是孔子说明礼的重要性,虽然做好事也要以礼来节制,才没有流弊。


       那么下面一句,“君子笃于亲,则民兴于仁,故旧不遗,则民不偷”。在古代的注解上通常把这四句和前四句合为一章,但是也有人提出了不同的看法,比如说宋代的吴棫,在《论语续解》中就认为,这一段的是曾子之言,应当独立的一章。后来呢也有不少的注者,比如说陈天祥的《四书辨疑》认为“君子笃于亲”这四句话,无论是文式和事理,都与前面的四句不相连贯,不属于一类。吴棫的说法很恰当,因为他认为应该独立为一章。但是他认为是曾子的话,却不可从。这个《治要》仍然是把它和上一句并列为一章。“君子笃于亲”,这里的君子专是指居在上位的人;笃是厚,亲是亲属,主要是指父母兄弟。在位的君子以身作则,便能感化国民,所以君子厚待他的父母兄弟,国民就会兴起为仁。《论语》这部书是古代自天子至庶人都要学习的,所以举例先从高位来说。为什么呢?这是上行下效,做样子给世人看,否则上梁不正下梁歪,怎么能够学好呢?孔老夫子为什么特别赞叹尧舜禹汤文武周公呢?他们为什么能够把国家治理好呢?就是他们因为认为“万方有罪,罪在朕躬”,如果是自己领导不好,自己有罪,不要怪罪万方,与大家没有关系,都是能够“行有不得,反求诸己”。所以这里面讲,在位的君子对父母兄弟非常的厚待,那么整个国家社会的风俗自然也会兴起淳厚之风。孔子的道是以仁为核心,而仁爱的根本就是孝悌,所以君子笃于亲,民众就会行仁。在上的人要想让百姓学仁,也就是都有仁慈博爱的心,就要从自己身上做,对自己的父母仁。“所谓孝悌也者,其为仁之本与”,如果我们国家的领导人在家孝敬父母,把他孝敬父母的照片广为传播,在电视网络、广播电台都给大家放出来,那么大家看了之后自然会起而效仿,百姓也会做仁德的事。所以在上位的人要以身作则,先在自己身上做,不必劝人,特别是在我们这个时代,受西方文化的影响很深,很多人对传统文化已经丧失了信心,他并不认为这些经典上的这些境界是实实在在可以达到的,所以只是讲传统文化并不能让人真正生起信心,所以必须自己能够切实地做到,所以能够做到、能够力行传统文化的人,这个才是圣贤再来,才对这个世间真正有帮助,才能够让人从你身上看到信心,这叫“人能弘道,非道弘人”。所以我们不仅仅要满足于当国师,还要进一步向国宝迈进。什么是国师呢?古人说,你能讲不能行,你讲的都是圣贤的道理,确实没有讲错,这个叫国之师也。但是在这个时代的国师都已经不可挽救传统文化了,你只是把传统文化讲出来,但是做不到,并不能让人树立起信心。所以这个时代想树立传统文化的信心,必须有国宝出现。这个国宝是什么呢?能说又能行,那么这个才是重要的。“故旧不遗,则民不偷”,故旧就是老朋友;偷就是刻薄。君子不遗弃他的老朋友,则国民风俗就不会淡薄,若要人都能厚道,就应该故旧不遗,也就是对你的亲戚朋友你不能忘。比如在《礼记·檀弓》上记载,元攘原来是孔子的老朋友,他是学另一派的人,元攘的母亲死了,孔子就送了他一具棺椁,结果元攘却跳到椁上唱歌赞叹。丧母唱歌这是严重的违礼的行为,孔子的弟子们就劝孔子和他绝交,不要再和他做朋友了。但是孔子说,“亲其不失其为亲,故者不失其为故”,这两句话呢第一句是说元攘和他母亲的关系,元攘虽然讲的是世间法以外的学问,但却不是大逆不道,他仍然对他的母亲有孝心。只是他表达的方式有所不同。他如此唱歌是表示他对母亲的死有另外的用意,并没有断除对父母的孝心。第二句,“故者不失其为故”,就是说孔子与元攘的关系。他既然没有断除孝心,所以我也不能割断与他的故旧友谊,仍与元攘全交,老朋友依旧是老朋友。学者,特别是学习圣贤之道的人,必须学圣人那样不遗故旧,才能转移社会风气变得醇厚。特别是当领袖的能够对故旧不忘,百姓就渐渐地厚道。比如说在今年二月份刚当任总书记不久的习近平同志到美国去访问,特意访问了二十七年前,他在去访问艾奥瓦州马茨卡坪小镇时接待他的老朋友,和他们茶叙。结果这次访问被称为最富人情味的亮点,也是习总书记访美人文交流的点睛之笔。作为国家的领导人总书记,在百忙之中、日理万机之中还不忘二十七年之前曾经接待过他的美国老友,一般的平民,那么这样的话,给大家做出了一个榜样,不忘故旧,就是对故旧念念不忘,这样百姓也会渐渐厚道。所以我们学着孝敬父母对朋友加厚,大家就会跟着改变。当然也有一些人是不变的,那是不屑教诲的人,这个是我们讲的这一段。


       下面一句“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曾子以为做士人不可以不弘毅,因为士人的责任重大,而且所行之道遥远。如何重大呢?他以行仁为自己的重任。如何遥远呢?这种大责任要一直负下去,到死为止。那我们先看这个“士”。士不是普通的人民,在古时候把人分为四类,就是士农工商。农工商都是生产者和盈利者,而这个士呢,则不生产,不盈利。那他干什么呢?他是尽全力来学道,士专求学、专讲道、讲做人的道理。而这个人道要讲好,你必须得懂天道。古人说“天道敏时,地道敏树,人道敏政”。但是天道,一般的人都很难体悟,所以从哪里学起呢?士专门要学“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当然这句话呢,士农工商都要学,但是士必须通达,其余的农工商不需要通达,但是也需要学。就像子由到武城去做地方官,孔子听到弦歌之声就说“割鸡焉用牛刀”,子由回答说,从前我听说夫子说过这样的话,“君子学道则爱人,小人学道则易使”,无道的人不能够下命令,又不能听命,只有学了道,君子学了道,在位的人学了道,他有仁爱之心对待百姓,那么被领导的百姓学得了道,他也会听命于在位的君子。而不学道的人,他既不能下命令,也不能够听命令。所以这个士,就是全神贯注地、专一地学道、悟道、体道、讲道、行道,纯粹分利不生利,商人纯生利,他们各有专责。那么这个道有体有用,这个用就是仁。士也有通达的时候,也有困穷的时候;通达的时候古人讲“进则兼济天下”,就是需要用仁来治国平天下;困穷的时候“退则独善其身”,也要把自身修养好,尽力地宣扬仁道。你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按着这个仁道去做,这本身就是在影响别人,本身就是在弘扬仁道。这个宣扬仁道,是“一日不死,一日不休”,所以必须弘毅。这个弘是广大,也就是说他的见识学问,一切都要广大。像我们读书必须能够举一反三,为什么呢?孔老夫子说,“诵诗三百,授之以政,不达;使于四方,不能专对。虽多,亦奚以为?”你把诗经三百首都背诵得滚瓜烂熟,但是让你去办理政治,你不够通达,不知道如何处理,不能够把所学的学以致用,你背了那么多又有什么用处呢?所以这个弘就是需要广大,学需要广大,见识也必须广大。那么现在有很多的硕士博士对国家的政策没有见识,这个不能是士。古人说“一事不知,儒者所耻”。“毅”,弘毅的这个毅字,根据包贤的注解是:强,而能决断。这个强,不是暴的意思。强的意思就是如《易经》上所说的“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我们应该效法天这种自强不息的精神,比如说每天太阳升起,然后又从西方落下,寒来暑往,每一天没有休息。所以一个人要求进步、修学,也要像天那样没有休息的时候,这才叫强。这个毅呢,是强而能决断,所以它还有决断的意思,而这个决断必须要有智慧,所以这个毅呢就是有智慧决断。“任重而道远”,如何才算弘毅呢?前面那句是讲的纲,接下来是请问其目,以下讲的是条目。“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这个身上的责任很重大,担任什么大责任呢?任重,就人的位置来说,我们今天的地球很乱,能平天下便是你的责任,小能治国,再小到齐家,能修身吗?那么这些都是我们的责任,很多人志向很远大,要想成就大事。成就大事从哪里做起呢?在《大学》上说,“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所以要担当大任,必须从修身开始做起,能够自己做到自强不息,做到厚德载物,然后你才谈的上去齐家治国平天下,所以修身是担当大任的基础。“道远”就是担任起大道来,不可须臾离,到临死还是如此。“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把仁加在自己的身上,这个仁是一时都不能去除的,须臾不可离开的;“不亦重乎”,这才是任重。“死而后已,不亦远乎”,至死而后停止,就像曾子一生力行孝道,临终的时候还把弟子叫过来,打开他的被子看一看他的手足、身体都保持完好,才说自此以后可以免去没有尽到孝道的担忧了。因为什么呢?“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所以到临死的时候才说,“而今而后,吾之免乎”。又如曾子在生死关头仍然不忘更换床席,叫曾子易箦,这个在《礼记·檀弓》上记载着。孔子的得意的门生曾子,有一次鲁国的大夫季孙子为了表达对曾子的敬意,特意送了一个大夫专门用的竹席给曾子,后来曾子得了重病,卧床不起,他的学生乐正子春前去探望老师时,听见他的侍童指着曾子的睡席,好奇地问,这是大夫用的席子吧?多么光泽华美啊!子春赶紧示意让侍童不要再说了,怕他的老师听到。曾子听完后非常地吃惊,就说这是季孙子赐予我的,我现在坐不起来,无力换去这张席子,于是他就让他的儿子把这张席子给换下去。但是他的儿子却说,您病情这样重,身子又不便移动,还是等天亮之后再换吧。结果曾子对儿子说,你爱我还不如侍童啊。为什么呢?下面这一句话说得很有味道,说君子爱人是用德,小人爱人只顾眼前的舒服,我还要这块席子干什么呢?我能守礼而终也就足够了。听了他的话,他的儿子只好扶起父亲换去床席,可是没有等身子躺稳,曾子就去世了。所以死而后已,曾子做到了,所以他说这句话也能够感动后人,流传千古。这说明什么呢?说明大贤人的言论都是出自于他们真正力行的功夫,曾子自己就是任重而道远,所以他才能讲出这样的话。


       下面一句“子曰:如有周公之才之美,使骄且吝,其余不足观也已”。这一章虽然只有三句话,但是对他的议论注疏却有很多。比如说才与美应该如何理解,骄和吝要如何讲,这两句是什么关系等等。“子曰:如有周公之才之美”,如有,就是假如有一个人;周公就是孔子特别景仰的圣人,他制礼作乐;才,是才艺;美,是办事完美。才与美是两回事,这个是雪公的《论语讲要》上特意提醒我们的,其他的注解都不是这样说的。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如果有人像周公那样的才艺与办事完美,假使他因此又骄傲又吝啬,其余虽有小善也就不值得一观了。“使骄且吝”,假若他骄傲,而且吝,吝就是一毛不拔,这个骄和吝也是两回事。像近代的石崇与王凯竞争比富,他骄傲过分,但是并不吝啬,这就属于骄而不吝。又如王戎,他属于竹林七贤之一,家里也有好的李树,但是害怕别人得了李子的核,种,结果他就把李子的核钻洞然后再卖出去,但是他见人也都说好话。还有一位和峤,他有钱癖,一毛不拔,但是他见人也是恭敬赞叹,这都属于吝而不骄。所以普通人大概都是骄而不吝,或者是吝而不骄。这一章则说骄且吝兼而有之,兼而有之,其余不足观也已。其余,指的是什么呢?程子注解说是周公之德,这个注解是有错误的。因为这一章是指“之才之美”,不是说德。周公的德行非常高,孔子不拿德做比喻,因为如果有周公之德的人,便不会骄而且吝。有了这个骄就损了美,办事就不完美了。孔子的学问是教人学道德仁义,道德为首。这一章并没有说周公之德,骄吝而又才就会成为坏才,像曹操王莽都是坏才。因为有骄,那美就不完美了,何况且吝呢!骄且吝的人不能进德修业,虽有小善不足观也已,也抵不住大恶。在蕅益大师的《论语点睛》上,对这句话进行了一个点睛的注解,他说“无周公之才美,而骄吝者,岂不愧死?”如果没有像周公这样的才艺和办事完美的人,反而还又骄傲又吝啬,那不是让人惭愧得无地自容吗?那么这个也是告诉我们,提醒我们要克服骄慢之心,即使有周公那样的才艺、办事完美的人,即使又骄傲又吝啬,其余的小善都不足观也已,更何况没有那样的才艺、没有那样的学识和办事完美的人呢?那么这个是讲的这一句。


       下面一句“不在其位,不谋其政”。不在这个地位就不要管这个地位上的事情,免得侵犯他人的职权。比如说公安局不能管法院的事,反过来说也是如此。虽然公安局、法院都管老百姓犯法的事,但是性质不一样,这是大的例子。小的例子,比如说在一个机关办事,一个人办财政,一个人办司法,如果办财政的到办司法的办公处,两眼不可以看他的公事,以免日后公务外泄招致嫌疑。假使他人来请教,只能在理论上提出意见供他参考,不能说详实的办法。比如说鲁哀公问“何为则民服”,孔子只回答说“举直错诸枉,则民服。举枉错诸直,则民不服。”他只是给哀公讲了为政的原则,并没有在政治实务上替他出主意。俗话说,亲戚远来香,邻居高搭强。他人的事不来找我们,不可多管闲事。例如别人家吵架,你不要找上去,所以邻里乡党来找呢,只为他说原则。因为什么呢?因为办好了没有功德,办坏了却是你的事,这是人情世故。那么《论语集解》孔安国注“欲各专一于其职”,那么程子的注,发议论的地方就和经文不相合了。集注上说“若君大夫问而告者,则有矣”,这不是注解的惯例,因为这章经文没有说君,也没有说大夫,这是解经而不是发挥讲义了。张兰轩说,“若有从无谋者,则亦有时而可以告之矣。”这也与经文不相合。《易经》上说“君子思不出其位”,何况是谋政呢?那么这个就说明,宋儒他又是注经又是改经,那么这种做学问的态度不可取。我们学这一章,主要学习不要妄加替人出主意,人家来问只说原则;答应人的事就要为人办好;如果是注疏,不要妄加翻译经、改变经。要知道注经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不可轻率从事。


       那么那今天的课就讲到这里。不足之处,欢迎大家批评指正。谢谢大家。


《群书治要》学习网

Website:www.qszys.cn Record number:京ICP备18013041号-1

Website construction多维网讯 Telephone:010-626707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