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udio
论语治要-第7集

Professor Liu Yuli

Audio text
论语治要-第7集
2012-12-21

尊敬的诸位长辈、诸位同学、诸位朋友:


       大家好!


       今天是12月21日的冬至日,我们今天一起继续来学习《论语治要》,今天正好学到“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任;行有余力,则以学文。”


       我们看到这一句话都非常地熟悉,因为《弟子规》就是以这六句话为纲,然后分了具体的条目,我们再看一看这个弟子,这个弟子在《论语正义》上说,弟子者,对兄父之称,谓人幼少为弟子时也,也就是说,对父称子,对兄称弟,弟子主要是指人幼少的时候,像做弟子的时候,当然弟子也是就学生而言,在《论语讲要》上啊,李炳老就这样写道,他说“弟子,求学之人,学必有师,故称弟子”,所以这个弟子就是我们现在所说的学生。入则孝,就是说,在家庭必须孝养父母,使父母身心俱安,出则悌,这个弟,也做“竖心旁”加弟弟的“弟”,音“ti”,除外求学或者做其他的事,则行悌道,这个悌在黄侃的注释上说,善兄为悌,善侍兄长就是悌,刑昺给它就是为:悌,顺也。如果一个人在家能够孝顺父母,必然能够敬顺兄长,善侍兄长,因为这个是父母所希望的,那么把这种善侍兄长的敬顺之心,推而广之,到外出求学的时候,做事的时候,把对待自己年长的人,都像对待兄长一样地敬顺,这个就叫做“悌”。谨而信,在《周易》乾文言上有这样一句话“庸言之信,庸行之谨”,这个就是告诉我们,这个言语要讲信,行为要讲谨,所以这个谨是对行为而言,这个信是对言语的要求。“泛爱众”就是博爱众人也,与众人相交往的时候,要注重博爱,这个是培养一个人平等之心,宽容众人的德行,那么只有人广泛的博爱众人,这样的话才能做到“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亲仁”就是择仁者而亲近之。刚才我们讲泛爱众,没有讲要有所选择,但是要从仁者学习,就必须有所选择,看看这个人是不是有仁德的人,“行有余力,则以学文”,行就是实行上面的孝悌谨信、泛爱众、亲任五事,这个就叫行,把这个五种事做好之外,就是余力,弟子求学,当以行此五事为本。


       应该先怎么样学呢?应该先学“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把这个五事作为学习的根本,这个就告诉我们无本之文不可取,没有学好这几件事呢,就专学了一些古代的经典,这是不可取的。这个学文,马融的注解说“文者,古之遗文。”这个文,是指古代遗留下来的经典,刑昺的注疏进一步明确,他说,“注言古之遗文者,则《诗》《书》《礼》《乐》《易》《春秋》六经是也。”他就把这个文,古之遗文具体化为六经,这是这几条基本的含义,我们一句话一句话地来学习一下,弟子入则孝,出则悌,刚才我们讲了,求学之人称为弟子,他所求之学,必须有先有后,孔老夫子以四科来教导学生,四科是什么呢?就是德行、言语、政事、文学,首重德行,说明要先正其心,后为文学,游于艺也。这个教学的次序是不能够颠倒的,我们求学的次序是如此,教育的次序呢,也是如此。


       那么我们看,现在的教育之所以出了很多的弊端,其重要的问题就是把教育的次序给搞颠倒了,这个教育的次序一定是在《三字经》上所说的,首孝悌,次见闻,也就是说要先培养起一个人的孝悌之心,从孝顺父母,敬顺长辈,培养起一个人谦恭有礼的处事态度,然后再去学习知识学习技能等等,如果一个人没有孝经父母尊重尊长的这种意识,就让他学了很多知识和见闻,结果就会学的越多越傲慢,所以我们看古代的这个教育,什么叫教育呢?我们很多从事教育的工作者并不知道什么是教育,这个“教”在《礼记》上解释为“长善而救其失者也。”“育”在《说文解字》上解释为“养子使作善也。”这就是告诉我们教育的目的要非常地明确,是使人,特别是孩子,善良的方面不断地增长,使他的过失得以挽救,仅仅把儿子养大,那个不叫“育”,必须呢有良好的人格有高尚的品质,他呢起码有做人的标准,这个才叫“育”。所以我们看,做人的教育品格的教育,都是居于教育体系的核心地位,这个是我们中国古人对教育的理解,所以有一位长者曾经说,你们这一代人很可惜,没有受过教育,我们听了之后就很不理解,说我们都是硕士毕业博士毕业了,我们是受过高等教育的人,为什么还说我们没有受过教育呢?结果我们看了对教育的定义,我们才知道,原来教育的目的是要使人善良增长,过失挽救,那么我们想一想,我们从小到大,随着受教育的时间越长,我们的善良是增长了呢,过失得以挽救了呢?还是我们的良心越来越少,傲慢心越来越重,结果很多的过失也越来越多,这说明教育没有起到长善救失的作用,只是学了一些知识和技能,这样做的结果是什么呢?结果就是儿女不孝敬父母,对父母不尊重,这样的现象屡见不鲜,比如说,有一个孩子,是个小女孩,学英语学的很好,她的母亲就很骄傲,带着她去见姥姥,见了姥姥之后就夸,说我这个孩子可聪明了,记忆力很好,记了很多的单词,不信你考考她,姥姥听了也很高兴,就问,这个书本怎么说呢?小女孩说“book”,书桌怎么说啊?“desk”,问了她很多,她都对答如流,确实学的不错,结果突然之间,这个孩子就反问姥姥了“姥姥,姥姥,这个伞怎么说呢?”这姥姥从来没有学过英语啊,当然回答不出来,结果没有想到,这个小女孩当着众人的面还不留情地讽刺她的姥姥说,“姥姥,姥姥,你可真是个白痴啊!”这样的孩子对父母长辈没有礼貌的现象,在我们现代社会已经见怪不怪了,什么原因呢?原因很简单,就是我们把孩子送去学奥数学英语,学电脑学钢琴,但是没有送孩子去学习《弟子规》,结果这个孩子学的越多就越傲慢,因为他的父母长辈都没有学习这些,最后就不把父母长辈放在眼里了,所以现在的大学生没有上大学之前还知道孝顺恭敬父母,但是上了大学之后就不把父母放在眼里了,这都是我们教育没有起到长善救失的责任,这个告诉我们教育的次序不能颠倒,所以古代的圣贤人,包括这些皇帝教导百姓,教导学生,一定是依据正确的顺序。


       比如说我们上次也谈到,康熙皇帝,他曾经颁布了《圣谕十六条》用来教导百姓,《圣谕》的第一条就是“敦孝弟,以重人伦。”这里边,在前言中就给我们这样写道:善事父母为孝。善事兄长为悌。盖父母生我。有罔极之恩。兄长先我而生。有同气之谊。能够善待父母,这个就叫孝,能够善待兄长,这个叫悌,为什么要善待父母兄长呢,因为父母生养我们有罔极之恩,在《诗经》上也说,父母的恩德像天一样地高,你想报答他都报答不了,所以有罔极之恩,在佛教的历史上有一本经书叫《父母恩重难报经》,这本经专门给我们讲了父母的恩德,在这个经的开头就记载佛陀带着弟子,他们到外面去出游,结果路上就遇到了一堆白骨,佛陀就派弟子把白骨分成两堆,然后还冲着白骨进行礼拜,弟子们就觉得奇怪了,为什么要冲一堆枯骨礼拜呢?而且还有分成两堆,一堆颜色比较白的,看起来比较重,另一堆颜色比较黑,重量也比较轻,佛陀就说这个比较轻的颜色比较黑的骨头是女子的骨头,而这个颜色比较白的分量比较重的是男人的骨头,弟子们听了就更奇怪了,说人在世的时候,女子穿的服装很艳丽,又涂脂抹粉的,人从外表一看就知道这是一位女子,男子和女人穿着打扮都不一样,从他们的穿着打扮上能判别出是男是女,难道人过世之后还能够知道这个人是男人是女人吗?佛陀就告诉他们,因为女子有哺乳的义务,要哺乳儿女都要把自己身体的营养通过乳汁输送给孩子,因为她长期地哺乳孩子,所以她的骨头就比较轻,颜色是黑的,而男子的骨头就比较重,颜色是白的,所以凭这一点就能判断出这个骨头是男人的还是女人的。


       说完之后,佛陀又给弟子们讲了父母恩重难报的教诲,他说父母有十重恩,有十个重大的恩德:第一怀胎守护恩,母亲在怀孕的时候,儿女和父母都是有很深的缘分才成为母子,怀胎一个月之后,儿女的五脏才生了出来,七七四十九天之后,六窍就分开了,但是这个时候,因为母亲怀孕在身,行动非常的不便,身体重得像山一样,走路也显得非常困难,为了养育儿女,好看的衣服、装扮也顾不上去管了,梳妆镜也都沾上了尘埃。第二重恩:临产受苦恩。十月怀胎就很辛苦了,一朝分娩却不知道,生的是不是很顺利,特别是难产的时候,现在很多的孩子出生的时候都是剖腹产,这个时候,痛苦就更加地严重了,每一天都像得了重病似的昏昏沉沉,这个痛苦只有生过孩子的人,才能够有所体会。我们都听说有的母亲在生孩子的时候就把床上的钢管都拧得像麻花一样,可见生儿女的痛苦,用的力量也非常地大。第三恩:生子忘忧恩。母亲生了儿女之后,五脏张开,气也很憋闷,血流得像屠羊一样非常地多,但是听到这个孩子是健康的,她就忘记了自己的痛苦,非常的欢喜,但是欢喜过后,生儿的痛苦还是痛彻心肠。第四恩:咽苦吐甘恩。父母的恩深重,照顾儿女时,宁愿自己挨饿受冻,也要让孩子温饱得到满足,那我们听说,当过母亲的人经常半夜里醒来,专门看看孩子的被子是不是踢开了,特别是冬天的时候自己经常半夜多次起床照看儿女,如果儿女把褥子给尿湿了,她自己宁愿睡在尿湿的褥子上,把儿子放在干的温暖的褥子上。第五恩,就是我们刚才讲的回干就湿恩,为了让孩子睡的安稳。第六恩,哺乳养育恩。父母养了儿女不论是男孩是女孩,她都会对孩子特别的关爱,每一天都对他照顾啊、爱护啊、叮咛啊、嘱咐啊,没完没了。第七恩,洗濯不净恩。本来这个母亲是天生丽质,非常的美貌,精神也很好,脸色很红润,手指、手也非常的细腻,但是要经常给儿女洗濯尿布,照顾孩子,结果自己这样很好的容貌,也就逐渐的改变了,一天一天地衰老,就是让儿女们能够渐渐成长,儿女能够成才,自己就不惜劳苦,如果我们有时间,跟父母在一起,看看父母的双手,我们就能够感受到长期劳作的人和不怎么干家务的人,那个手是很有区别的。第八恩,远行忆念恩。儿女要远行了,父母的牵挂非常的严重,临行的时候,千叮咛万嘱咐,看儿女已经走了很远了,父母还不愿意回家,在那遥遥地看着。第九恩,深加体恤恩。儿女有了苦,父母的心是什么呢?父母的心就是去代儿女去受苦,特别是儿女有病的时候,父母非常地担心,都希望这个得病的人是自己,而不是儿女,能够代儿女去受苦,父母对儿女的体恤达到了这种程度,这可以说是一种忘我的境界。第十恩,究竟怜悯恩。这个究竟怜悯恩就讲到,母年一百岁,常忧八十儿,欲知恩爱断,命尽始分离。这就是告诉我们父母对儿女的牵挂无时无刻不在,从来都没有停止过,即使已经活到一百岁的高龄了,还经常放心不下,惦记着她那八十岁的儿子,所以,从我们这十重恩,我们就知道父母的恩德确实是无以回报,就是这里边说的,有罔极之恩。


       “兄长先我而生,有同气之谊。”上次我们讲了,法昭禅师的这一句话“同气连枝各自荣,些些言语莫伤情,一回相见一回老,能得几时为弟兄。”所以古人把兄弟姐妹之间的情意看的非常的深重,把它称为骨肉之情手足之情,怎么会因为一点点的财产一点点言语上的不忍让,就起了纷争,吵上了法庭呢?下面他接着说“故事父母兄长者。必内尽其诚。外将其敬。显而饮食奉养之间。微而意念思虑之际。一一深爱曲体。以求得其欢心。”所以侍奉父母兄长的人,就应该从内心竭力地表达出对父母的诚心,所以对父母兄长的恭敬,不是伪装出来的,是说让别人看我们很孝敬,夸赞我们的,而是深深地体会到父母的恩德而从内心发出来的对父母的照顾还有耐心等等。“外将其敬”,这个“将”就是又、切的意思,在外表上容貌、言辞之间都要对父母兄长表示出恭敬,明显之处就是表现在对他们的饮食奉养之中,在隐微之处就是在我们的意念思虑之际,就是在我们的心里要常常牵挂着父母,要善于体会父母的需要。“深爱曲体”就是深深地关爱父母,然后想方设法地能够体会到父母的需要,看到他们对我们真正的希望是什么,以求得其欢心,这个是告诉我们,赡养父母最重要的是养父母之心,这个恭敬之心从外表现在对父母的饮食照顾之上,我们看到这一句话,我们也想到在《礼记》上有一个文王世子给我们讲了周文王在做世子的时候,怎么样对他的父亲照顾的。文王在做世子的时候,他每一天都要三次去到他父亲这里去问安,早晨天刚刚亮,鸡鸣头遍,他就起床了,穿好了衣服,然后去到父母的房门之外,就问侍奉父母的内侍小臣说,父王今天的身体健康吗?他的起居动栖较之平常,果何如?就是他的起居有没有和平常异样的地方,如果这个内侍小臣回答说“安”,就是他的父王一切安好,文王就会很高兴,到了中午的时候,周文王又来了,到了晚上的时候他又到了父亲这里问安,这种仔细的程度就和早晨是一模一样,没有丝毫地倦怠,如果父亲有身体不适的地方,内侍小臣就会如实地告诉文王,文王听了之后,脸上就会显出忧愁的颜色,在走路的时候都行不正履,走路的时候和平时都不一样了,这个就是他忧虑父母非常的深,所以表现出来在走路上都和往常不同,等到他们的父亲王季身体恢复健康了,然后才命令这些小臣再给父亲进食,文王每一天地侍奉父亲,每上一次饮食,他都会亲自看一看,他的寒暖程度是怎么样的,因为这个食物过冷或者过热都会伤及到人的身体,每当吃完饭要撤下去这些食物的时候,他一定要问一问,吃的多还是少,够不够,是不是太饱,等等,还要问一问他喜欢吃的是什么,不喜欢吃的是什么,而且告诉厨房的厨师说,凡是已经吃过的剩饭剩菜就不能够再进奉给父王了,为什么呢?恐过时味变也,恐怕时间长了,味道变了,父亲吃了有损健康,这个善哉,应诺,厨师他们答应了,然后他才退下去,我们看文王做世子的时候,每一天都要三次到父王那里去问安,而且不是走形式,是确实看到父亲到底需要什么,然后对他的饮食也是发自内心地加以关心,像文王这样的人,虽然成为世子,世子就是指当时的国王、诸侯的嫡子,虽然他贵为世子,下面使唤的人有很多很多,他只要吩咐一下,下面的人都会尽心尽力地做好,但是他仍然亲自去侍奉父母,这就就可以看到,古代的这些圣王,他们都是率先垂范,从身体力行之中,给大众做一个孝亲的榜样。


       这里边给我们讲了为什么要孝敬父母,告诉我们父母的恩德实际上是无以回报的,我们看有一个母亲一生的八大谎言:1、儿时家里很穷,饭常常不够吃,母亲就把自己碗里的饭分给孩子吃,母亲说;“孩子们,快吃吧,我不饿”!2、孩子们吃鱼的时候,母亲不吃,母亲又用筷子把鱼夹回孩子的碗里。母亲说:“孩子,快吃吧,我不爱吃鱼”!3、有一个冬天,孩子半夜醒来,看到母亲还弓着身子在油灯下糊火柴盒。孩子说:“母亲,睡了吧!明早您还要上班呢”。母亲笑笑,说:“孩子,快睡吧,我不困”!4、高考结束的铃声响了,母亲迎上去递过一杯用罐头瓶泡好的浓茶,叮嘱孩子喝了,望着母亲干裂的嘴唇和满头的汗珠,男孩将手中的罐头瓶返递过去请母亲喝。母亲说:“孩子,快喝吧,我不渴”。5、父亲病逝之后,母亲又当爹又当娘,苦不堪言。然后母亲多年来却始终不嫁,别人再劝,母亲也断然不听,母亲说:“我不爱”。6、身在外地工作的孩子常常寄钱回来补贴母亲,母亲坚决不要,并将钱退了回去。母亲说:“我有钱”。7、孩子长大了,有了一份好工作,孩子想把母亲接来享享清福,却被老人回绝了。母亲说:“我不习惯”。8、晚年,母亲患了重病,住进了医院,孩子千里迢迢赶回来时,术后的母亲已是奄奄一息了。望着被病魔折磨得死去活来的母亲,孩子悲痛欲绝,潸然泪下。母亲却说:“孩子,别哭,我不疼”。我们看了这几个母亲的谎言,非常的感动,因为这些都是经常发生在我们生活中的事。而母亲说这些谎言的时候,还说的特别地像,为什么呢?因为他不愿意让儿女担心,所以我们很粗心,有的时候也体会不到父母对我们的关爱,说了这些话之后,我们还信以为真,甚至还以这些话为借口不去尽为人儿女的孝心。那么父母是这样对我们的,所以我们对待父母尽心尽力地去孝养,那也是应该的。


       现在的孩子不能够很好地孝敬父母,是什么原因呢?在《德育古鉴》上,孝顺的前面也有一段话,他给我们总结了,为什么现在的孩子做不到孝顺父母,我们把这一段话给大家一起学习一下,孝顺的导言开头就说,颜光衷曰,天下哪有不孝的人?颜光衷先生说,天下哪有不孝顺的人呢?因为孝是人的天性,这种天性我们从小孩在摇篮中在襁褓中的时候,我们就能观察到,你看,孩子对父母的微笑、亲爱还有依赖是出自于天然,没有任何的矫揉造作,不是装出来的,所以人天生对父母有一种亲爱,所以,父子有亲这是天性,所以,哪有不孝的人呢?虽有不孝的人,而称之孝则喜,名之不孝则怒且愧,即使有不孝的人,如果你称赞他很孝顺,他就会很高兴很欢喜,如果你称他不孝顺,他也会非常地怒,生气,而且羞愧,充此良知便是大孝根苗,只是习心习气不能自化,所以依旧不孝也,把这个良知良能,本有的这种良心给扩充,这就是大孝的根本,只是人因为习惯了,就不能够改变这个不孝的行为,所以依旧去做不孝的事情,他说,不孝的人之所以习以成性,那是有几个原因的,他总结为7个方面的原因:


       第一,就是娇宠,因为这个儿女收到父母的怜爱太多了,所以常顺着孩子的性子,事事让他占先,做事都要考虑到儿女的需要,首先想到儿女的心,所以一任他安乐,突然之间,你做了不顺他意思的事,就是我们现在说的,十件事有九件事你都满足了,一件事没有满足他,他就不能够忍受,就要一哭二闹三上吊,这是什么原因呢?就是因为平日娇宠太惯了。我们学了《弟子规》我们都知道,在《弟子规》上有一句话,“或饮食,或坐走,长者先,幼者后”,结果有一家的小孩,父母学了《弟子规》了,他说,从此以后要改变吃饭的先后顺序了,结果他回到家里吃饭的时候就没有再首先夹给孩子,而是首先夹给了父母,结果这个小孩的第一反应是什么呢?他就跳起来了,非常不满地说:“为什么是我最后一个?”你看他以前都习惯于大家都照顾他,他是第一个,结果现在让他最后一个,他就忍受不了。因为一个人在家里处处以自我为中心已经习惯了,娇宠已经习以为常,但是到别人那去的时候,人家不买他的帐,那怎么办呢?所以这个娇宠只能是在父母身上来实现,这个就是娇宠的原因。


       第二个原因就是习惯,如果一个人语言粗率惯了,他就敢对父母说一些违逆的话,如果一个人对父母的照顾、行为兼慢惯了,他就敢做一些放肆的事,父母对待儿女都习惯于把好东西先留给儿女吃,自己不吃甚至少吃,久而久之习以为常,儿女就不再体会父母吃得是不是习惯了,父母经常拖着重病去做家务事,结果久而久之,儿女也就习以为常不关心父母的痛痒了,这是因为习惯。

 

       第三呢,是因为乐纵,有的人对朋友特别地讲义气,被人说你今天有没有时间啊,陪我们去喝个酒吧,招待一个客人,他一下为朋友两肋插刀,然后和朋友去吃吃喝喝了,又非常地慷慨大方,但是对待父母,对双老而味薄,但是对父母出去请一顿饭都觉得囊中羞涩,都不愿意花这么多的钱觉得浪费,你看,对待朋友不嫌浪费,照顾父母一下就觉得浪费,对待自己的妻子、喜欢的人,他很幽默,也想方设法地说一些话,讨她的欢心,但是对待父母的时候,却默默无言,呆若木鸡,无话可说,更有甚者,认为父母兄弟都是俗人,自己学了传统文化,境界很高了,不愿意和他们去相处,我看到这一句话的时候,我自己觉得很惭愧,为什么呢?因为我们学历很高,又到国外去留学,结果长了很多的浮华之气,对父母,还有哥哥姐姐就不是发自内心的恭敬了,所以经常和学习传统文化的人一起分享,说的眉飞色舞,讲的特别投机,但是面对父母家人的时候,就经常说话不顾忌他们是兄长是姐姐,而经常之责他们,还给他们挑毛病呢,所以这样的话就很难让家人很服气,这就是很久也不能够让他们走上学传统文化的路的一个重要的原因。


       第四点,就是忘恩记怨。这个恩义情义,时间长了的话,别人就容易忘了,别人对我们有恩,古人说“受人滴水之恩,常思涌泉相报”,但是人之常情呢,是人们对我们有恩,时间长了就淡忘了,但是人与人之间的冤仇,积累多了,每每地想起来把自己气一遍,然后就积累起来越借越深,久久地不能忘,因此,别人给你做了一顿饭,你会对他感恩戴德。像我们有一个故事说,一个女孩在家里和父母吵了架,她一生气就任性地离家出走,结果身上也没有带多少钱,又是大冷的天,到了一个卖包子的铺子面前,看着热腾腾的包子,弟子里就越来越感到饥饿,所以就看着看着,这个老板娘看了之后,就知道她很饿了,就过来说,你过来吧,我给你煮一碗面,不要你付钱,结果这个孩子吃了这碗面,顿时觉得暖呵呵的了,也不像刚才那么饥饿了,对这个老板娘非常地感恩戴德,老板娘就问她,你为什么要离家出走呢?她就说,你看看,我的父母待我特别地不好,然后说了几句让我生气的话,所以我一生气就离家出走了,可是您却待我这么好,在我无依无靠的时候,还给我一碗饭都不收我的钱,这个时候老板娘就很有智慧了,她也是为人父母的人,所以她就这样说,你从小到大,不知道你的母亲为你端过多少碗饭,帮你洗过多少次衣服,做过多少事,你知不知道对她感恩戴德呀?而我仅仅是给你端了一次饭,你就这样的感恩了,你这样是分不出哪一个重,哪个轻啊,这个女孩吃了这碗饭,对这老板娘心怀感恩,所以对她的话呢,觉得你看一个陌生人,人家这样说也别无所图,还是为了我好,越想越有理,她就很惭愧,就赶紧往回跑,结果跑到她们家的巷子里,就看到她的母亲在焦急地东张西望,逢人就问,你看没看到我的孩子呀?她看到这样的情景,忍不住也掉下了眼泪,所以你看,对一饭之德,我们都经常能够记在心上感恩戴德,但是母亲每一天给我们做饭,吃的久了,我们还嫌她给的太多了,给的太少了,味道咸了,味道轻了等等,一时感恩,人家救济你一次,帮助你一次,你对他感恩戴德,如果人常常地帮助你,你却忘记了感恩戴德,还嫌人家帮助得少了,是不是足够了,比上次是不是不多呀等等,所以这都是人之常情,一次见面,陌生人之间见面,朋友说,这是某某某,一迎面,一见面,就觉得很亲近,对他很礼貌很热情,但是如果长年累月地生活在一起,彼此之间就有了猜疑,更何况父母兄长,他从小就和我们生活在一起,慢慢地也就习惯了,以亲爱为故常,认为父母这样亲爱我照顾我处处体会我的需要,这是应该的了,所以有的时候,父母为我们担心,我们还嫌他们多事,违背了我们的意愿,常常教诲我们,我们还对他们的用词挑来拣去,甚至在鼓励我们夸奖我们的时候,还招致我们的讨厌,有的时候,他们辛辛苦苦地庇护儿女,做儿女的不知道报恩,也都习以为常,所以对父母勉强自己的事,有的时候还怒目而视,对父母发脾气,对于父母眼前的大恩大德,都认识不到,更何况能够想到父母的胎养之劳,襁哺之苦,那对十月怀胎之苦,还有三年不免于父母之怀的哺育之恩,又怎么能够想象得到呢?这就是忘恩记怨所导致的。


       第五个原因就是私财。就是把财产看得太重了,财到了自己的手里,就认为是自己所有的了,而在父母的手里,还认为应该是给儿女才对,财钱俱足的时候就忘了父母,财钱匮乏的时候,就希望从父母那里得到钱财,求钱财求不到的时候就怨恨父母,父母亲不能够赡养自己,而需要儿女赡养的时候,就更加地厌弃父母,所以甚至都有一个父亲孤苦伶仃地把这个独生子养大了,但是父子为了钱财而形同陌路,吵上了法庭,这个就应该想一想,我这个身是谁生养的,谁哺育的,既然这个身都是父母给的,父母给哺育的,这个财又是谁的财呢?所以不要因为财产和父母起了纷争。


       第六,就是因为恋妻、子。这个妻、子在古人那里指妻子和儿女的意思,自己挣了钱,买了好吃的,就用来干什么呢?用来让妻子高兴,让儿子享受,有了空闲的时间,有能够去休假的日期,就带着儿女出去度假,但是这样一来,和父母亲相处的时间就越来越少了,更没有想着去讨父母的欢心,这一句话说的很好,“不思子为我子,而我为谁子”,不考虑考虑儿子是我的儿子,可是我自己又是谁的儿子呢?自己是父母的儿子,应该也去孝养父母才对。“亲子我,而我不顾,则我亦何赖有子哉?”父母亲把我当作儿子,这样地倍加关爱,但是我却不照顾父母,赡养父母,那我又怎么能够依赖儿女来赡养照顾回报我呢?有一个故事讲的很好,有一个父母亲年纪大了,结果儿子非常地不孝,经常打骂父母,这个父亲就非常地不理解,儿子骂他,他也回骂儿子,儿子打他,他也回手打他,结果父子之间经常打仗,这样时间久了之后,这个父亲很痛苦,听说一位老人很有智慧,他就去向他请教,把这件事就如实地跟这位长者汇报了,这位长者就说,那我问你一件事,你必须如实回答我,我才能帮助你,否则的话,我帮不上你的忙,这个父亲就同意了,他说好,我如实回答你,这个长者就问,请问您年轻的时候,是怎么对待你的父母的呢?长者这一问,这位父亲就非常地惭愧,低下了头,他说,当时我对待我父母的时候,就像我现在的儿女对待我一模一样,这个长者听了之后,他就说,正是因为你不孝敬父母,所以你所感召的儿子也不可能孝敬你,这是你不孝敬父母所感来的果报,你以后不要再去和儿女对骂对打了,你要心甘情愿地去承受这一个结果,如是因如是果,丝毫不爽。这个父亲听了老者的话就回去了,从那以后,儿子再打他再骂他,他是打不还手、骂不还口,而且脸上还露出了羞愧的颜色,这个儿子打了一次两次,再打就打不下去了,他就问,他说,很奇怪呀,以前我打你,你就跟我对打,我骂你,你就跟我对骂,但是为什么现在,我打你,你也不还手,骂你,你也不还口,还觉得很不好意思呢?这个父亲就说,因为不久之前我遇到了一位长者,他告诉我,我之所以有忤逆的儿子,就是因为我以前忤逆父母所导致的,我应该承受这样的结果,所以我再不好意思和你对骂对打了。这个儿子也很有悟性,听了这话,马上就跪在了父亲的面前,向父亲忏悔道歉,从此以后,也能够很好地对待父母了。所以,孔老夫子说“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为什么“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呢?因为你这样施于人,以后就有人这样施于你,这样来回报于你,所以我们希望自己的儿女怎么样对我们,很简单,我们就怎样地去对待父母,所以,这就是告诉我们,对待妻子对待孩子,当然是应该好好地照顾,但是怎么样呢?但是也不能够因为对待儿女妻子过分地关心,而忘了养育自己成人的父母,这就是讲,父母看着儿子成人,娶妻生子,这是他非常喜欢的事,这也是父母所盼望的事,如果这个儿子还没有成家,父母整天为儿女忧心忡忡,儿子一旦成家了,结果怎么样呢?有了妻子,对妻子倍加地关爱,结果让母亲反而没有了儿子,所以有的人就说,不成家很好,成了家之后,这个儿子给人家养了,这就是因为儿子、儿媳妇不懂得去照顾老人所致的,这是第六个原因,


       第七个原因就是争妒。父母生的孩子有很多,父母对于儿女的照顾和爱护,其实都是平等的,父母对于儿子没有私爱,但是儿女对于父母,却有顺有逆,所以父母对儿女,他的爱也是不一样的,顺着父母的,父母就爱他多一些,违逆父母的,父母对他的爱就少一些,这也是非常正常的事,一个人如果失爱于父母,不为父母所宠爱,应该怎么样呢?不要怨恨父母,而应该平心静气想一想父母为什么对哥哥姐姐或者弟弟妹妹更好,而对我不是那么好,像我们一般的人都认为父母都有重男轻女的意识,像我母亲经常当着我们朋友的面,说我这个儿子怎么怎么孝敬,说起我呢,好像就不是那么样地满意,我当时也觉得很不理解,觉得母亲非常地重男轻女,但是我们仔细思量,确实哥哥对母亲的照顾确实能做到养父母之心,我哥哥他特别地细心,他能够看到母亲的需要在哪里,如果母亲想吃什么东西,他可能冒着寒冷不远很长的路,都要去让母亲吃到,但是我就觉得,吃不吃这个东西都无所谓,为什么非要吃这个东西呀?就没有这样的孝心,所以父母对儿子非常偏爱,说起来就眉飞色舞的,非常地满意,那也是有原因的,还是因为我们自己做得不好,如果见到兄弟被父母宠爱就咬牙切齿,生起了怨气,如果父母知道了就会更加地嗔怒,所以因为这个和兄弟姐妹的争妒而不孝父母这也是有的。


        以上这几种情况是为人儿女的应该时时警醒,事事检点,念念克制的,你每时每刻,每一件小事,甚至每一个起心动念,都要从心底去克除,“勿以亲心之慈,我可自恕”不要因为父母亲心地很仁慈,不和我们计较,我们就可以自己宽恕自己,“勿以世道之薄,我犹胜人”不要因为现在世风日下,很多儿女都不赡养父母了,我还能够赡养父母就认为我比别人做得还不错,特别是在我们现代这个世间,电视、媒体起了一种很不好的消极的影响,比如说我们经常把那些儿女不孝敬父母的,兄弟因为财产争讼,这样的事情搬上荧幕,结果久而久之让听众、观众就会觉得,你看,天下的人都已经不赡养父母了,都把父母送到养老院去了,我还能够赡养父母,比那些人做得不知强多少倍了,其实我们一看,看一看古人这些侍奉父母这样的故事,我们觉得自己非常地惭愧,所以我们应该怎么样呢?古代人说,宣传应该隐恶扬善,应该把那个善的、好的、孝亲尊师地、友爱兄弟的这样的故事多给大家讲解出来,而把那些不孝养父母的事,不要讲,这样才能够提起人的孝敬之心,这是我们要注意的。


       我们看到,“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这个“弟子”是学生,谁的学生呢?当然是圣贤人的学生,特别是我学《论语》,我们学孔老夫子,那我们就是孔老夫子的学生,孔老夫子的学生是什么样的呢?我们是不是能够学得像他那样呢?那我们就要看一看在《淮南子》上有一段对孔老夫子的弟子的描述,他说“法能杀不孝者,而不能使人为孔、曾之行;法能刑窃盗者,而不能使人为伯夷之廉。孔子养徒三千人,皆入孝出悌,言为文章,行为仪表,教之所成也。”《淮南子》上就说,法律,现在我们都强调健全法制,监督机制,实际上这个发法制、监督机制,它也是有一定的局限性的,比如说,它能够把不孝的人通过法律杀掉,古代人说“五刑之属三千,罪莫大于不孝”那个不孝父母的打骂父母、打骂祖父母的人,按律都当斩,虽然你能够通过法律把不孝敬父母的人给杀掉,但是不培养不出一个人像伯夷像孔子、曾子那样高尚的行为,法律也能够把窃盗的人偷盗的人给处以刑罚,但是培养不出人像伯夷、叔齐那样廉洁的节操,孔老夫子培养的徒弟有三千多人,每一个人在家孝敬父母出门尊敬长辈,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是社会大众的榜样,这靠的是什么呢?这靠的是教育所成就的,所以我们学《论语》我们就要像孔老夫子学习,成为圣贤人的弟子,那我们看一看孔老夫子的弟子是怎么样孝敬父母的,我们知道孔老夫子有一个弟子叫子路,这个子路好勇,他很有勇气很勇敢,有一次子路就来见孔老夫子,说了这样一段话,他说以前我侍奉父母的时候,自己吃的都是豆叶等等非常简单的食物,而到百里之外为父母背米,因为他孝敬父母不能让父母和自己吃的一样的简单,虽然家里很穷,他自己吃的是豆叶做的粮食,但是要到百里之外去给父母背米,不论严寒还是酷暑都是如此,等他父母过世之后,他到楚国去出游,跟从他的车子有上百辆,随从也有很多,他享受的俸禄也很多,可以说是至粟万钟,吃的是山珍海味,但是怎么样呢,他说,“思欲食藜藿,为亲负米,不可得也”。虽然吃的山珍海味,跟从的人也很多,非常的豪华,但是怎么样呢?他还想像以前那样,到百里之外,为父母去背粮背米,但是怎么样呢?但是已经没有这个机会了,因为父母都已经过世了,孔老夫子听了之后就说“由也事亲,可谓生事尽力,死事尽思者也。”说子路这个人侍奉父母可以做到了生的时候尽心尽力的供养父母,到父母过世之后,还能够思念父母,还有思亲的这种情意,所以中国古人一年两次都有祭祀,为什么呢?“慎终追远,民德归厚”就是你谨慎地办理丧事,追奠亡故的先人,这一个民风就醇厚了,为什么醇厚了呢?我们想一想一个人连他的祖宗都能够念念不忘,每年定时地祭祀,对于眼前的父母,哪有不照顾的道理呢?不是说父母过世了,哎呦,这一下子可解放了,没有负担了,古人还时时惦记着父母的恩德,然后三年,父母过世的三年之中常常思念父母,一想起来还非常地伤心,叫“丧三年,常悲咽”,这个是讲子路的孝,那么孔老夫子的另一个弟子叫闵子骞,闵子骞的生母很早就过世了,结果他的父亲又娶了一个妻子,成为他的后母,这个后母也生了两个儿子,但是这个后母就比较偏心,对闵子骞非常地苛刻,什么样的活都让他去干,而好的享受,好的吃的却轮不到他,把这些好东西都留给了自己的两个儿子,闵子骞穿的衣服都是芦花做的,冬天天气很寒冷,她给自己的两个儿子做的衣服是用棉絮做的,很温暖,但是给闵子骞所做的棉衣却是用芦花絮的,一点也不保温,结果有一次,闵子骞和父亲外出,他在外面驾车子,因为天气太寒冷,一下子就有把车子没有架好,父亲就非常地生气,在盛怒之下拿着鞭子,抽在了闵子骞的身上,结果一抽才知道,闵子骞所穿的不是棉衣,而是芦花所做的衣服,父亲知道了之后,就非常地生气,在盛怒之下,他就回到家里要把这个后母给休掉,闵子骞这个时候没有像我们所想的终于报复的机会来了,他马上就跪下来,给后母求情,说了一句话,说“母在一子单,母去三子寒”,如果母亲在,只是我一个人受寒,如果你把母亲给休了,那么这三个儿子都没有人照顾,都要受冻了,所以你看,他就是用这样的宽宏的心胸,怎么样呢?解除了和后母的这种怨言,和谐了和后母的关系。中国古人说“仁者无敌”,从孝敬父母身上呢,我们就培养出了一种心,就是和任何人都不对立,你能够这样地侍奉父母,不和父母对立,你待人接物,为人处世,才没有违逆之心,所以我们从这里就知道了,学圣贤的教诲,要像圣贤那样地去行为,我们也要从子路、闵子骞的身上学到他们尽心尽力地孝敬父母,而且对父母没有怨言的这一种品质,所以这就是我们所讲的“入则孝,出则悌”,我们这一堂课就先到这里,不足之处,欢迎大家批评指正。


       谢谢大家!

 


《群书治要》学习网

Website:www.qszys.cn Record number:京ICP备18013041号-1

Website construction多维网讯 Telephone:010-626707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