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udio
论语治要-第6集

Professor Liu Yuli

Audio text
论语治要-第6集
2012-12-17

尊敬的诸位同学、诸位朋友,大家好!


       我们今天和大家一起继续和学习《论语治要》,我们看下一句,子曰:“导千乘之国,敬事而信,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首先我们看一看这里边的几个字。第一个导,在通行本中,这个导都写作道路的道,它的音也念dǎo,这个意思是什么呢?马融注解这个导,谓为之政教也。包咸注的就比较简单,导,治也。也就是治理的意思 。千乘之国,这个乘就是兵车的意思,在古代能够出千辆兵车的国家可以说就是大国了。所以这个千乘之国就是一个大国,这一句话也就是告诉我们,治理一个大国的纲领,下面就具体说出五条。


       敬,这个敬事的敬,《说文解字》上的注解就是肃也,严肃的肃。在《释名.释言语》中,这个敬解释为警也,警惕的警,横自肃警也。在包咸的注解中说,为国者,举事必敬慎。这个敬慎,就和这里边的肃警意思是一样的。所以这个敬,我们可以解释为敬慎、谨慎的意思。这个信,我们上次学过了,《说文解字》上解释为诚也,从人从言会意。它是人言为信,是一个会意字,就是诚信的意思。节用而爱人,这个节引申为节俭的意思。在《贾子.道术》上,有一句话解释这个字,费弗过适,谓之节。我们的费用,不超过适合的适宜的范围,这个就叫节。用就是指财用,爱人这个人,其实就是民的意思,它是为了避免和下面的使民以时相重复,所以这里边用的是人字。使民以时,也就是中国古人,运用老百姓的劳力,比如说,要进行公共事务的建设、筑城、防守、防御盗贼、用兵等等,都要在农闲的时间,不要妨害农时。特别是在春秋的时候,“兵争之祸亟,日事征调 ,多违农时,尤治国所宜戒也。”


       在春秋的时候,兵事很多,每一天都征调兵力,有很多都会违背农时,这是治国特别应该警戒的。这五条纲领,可以说是治国的五条基本纲领。虽然说是一个治理大国的纲领,但是治理一个小的国家,治理一个企业单位,治理一个公司行号,乃至于治理一个家庭,它的道理原则都是适用的。所以我们不要说,哦,这个是讲治大国之道,我们学了没有用,其实每一个人学了都有利益。那我们下面就把这几句话,一句话一句话地来看一下。


       导千乘之国,我们刚才说了,治理一个大国是如此,治理一个小国也是如此,这一个道理原则不会改,所以这个是讲的治理大国的五条纲领。敬事,第一条纲领叫敬事。用我们现在的话来说是:尽忠,尽职,负责的意思。这也让我们想起了,在佛教的寺院中,第一个建筑物天王殿。天王殿供的四尊天王,第一尊天王,他的名字就叫持国天王。这个持国天王教导我们的就是,负责、尽职的意思。如果我们主持一个国家,我这人也让我们想起了在,佛教的寺院中啊,第一个建筑物天王殿,天王殿供的四尊天王。第一尊天王,他的名字就叫持国天王,这个持国天王教导我们的就是负责、尽职的意思。这个持就是主持,国就是国家。如果我们主持一个公司就是总经理、董事长,主持一个国家就是总统、总理,那么怎么样才能够把这个国家治好呢?那就是我们每一个人,在这个社会上都有一个责任、有一个工作、有一个本分,如果我们每一个人都负责尽职的,把自己的本分做好,这个社会一定和谐,国家一定能够治理好。所以这个持国天王手里拿着一个琵琶,琵琶是代表法的含义,告诉我们做事,要取中道,无过无不及。就像这个琵琶的弦,如果调的太松,就会弹不出美妙的声音。如果调得太紧就崩裂了。只有调的适中,这个美妙的声音才出现了。所以儒家讲中庸,佛教讲中道,都是教我们做事无过、无不及,才能够负责尽职地把本分做好。这也就告诉我们,佛教的这些塑像,他并不是神明,让你去顶礼膜拜,求升官求发财的,而是起到了教育的含义,它是一种高度艺术化的教学方式。我们很遗憾,看到现在很多的地方,把这个佛教变成了宗教,每一天在寺院里搞经忏佛事,为死人服务,更有甚者,把这个宗教,变成了迷信。有很多的领导带着很多的钱到了五台山各大寺庙去供养布施,回来之后,又是贪污受贿,违法乱纪,最后被抓起来了,还埋怨说这个佛菩萨都不灵,没有保佑我。这并不是佛菩萨不灵,而是我们把宗教、把教育,佛陀的教育,变成了宗教,又甚至变成了迷信。所以没有依教奉行,那这当然,不是佛陀的真正弟子。所以这个佛教是教育,但是我们却把它误解了。那么持国天王代表的就是负责尽职,用我们古人所说的话就是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也就是夙夜在公。


       那么我们看,魏征大人编辑《群书治要》这本书,就给我们做了一个敬事的榜样。他受到唐太宗的命令,要编辑一部书,来供唐太宗施政做参考。他接受这个命令之后,他们就从一万四千多部的古籍之中精挑细选,选出了65部,又从这65部之中精挑细选,把那些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精髓都概括出来。结果用了短短50万字的篇幅,65卷的书啊,就把50卷的书65种,就把这个唐朝以前经经史子的精华给概括出来了。所以我们说,学习传统文化从哪里开始呢?特别是领导干部,学习传统文化读历史,就要从读群书治要开始,因为它是精华中的精华,用力少而得到的效果却很好。那么这本书呈现给唐太宗之后,唐太宗每一天手不释卷的来阅读,那么他就说,他说使我遇到事情不迷惑,能够考察借鉴古代的经验,这个都是得益于这一部书,使我致治稽古、临事不惑,卿等力也,全都是魏征你们这些人的功劳。所以我们看如果魏征大人接受了这个任务之后,像我们现在的很多学者一样,接受了国家的一个课题,目的就是拿到这一笔奖金,然后稀里糊涂地就完成了一部著作,拿着这个去交差,反正把这个钱领来了,可以花了,但是对于自己的著作,并不是很认真负责的,所写出的东西,不一定是符合道的,也不一定是对治国平天下有帮助的,这就不是一种敬事的态度了。


       敬事后边讲的是信,这个信就是讲与民要诚信。关于信这个字,古人强调的很多,像我们《弟子规》上也说:凡出言,信为先,诈与妄,奚可焉。凡是我们说话,都要认真负责任,不能够故意说欺骗别人的话。当然有的时候人做不到诚信,并不是因为故意的要去说欺骗别人的话,是因为什么呢?事非宜,勿轻诺,苟轻诺,进退错。是因为我们当时那没有认真的思考,这个条件成不成熟,就很轻易的答应了别人。结果答应了别人之后,才发现这件事不像想象的那么简单,或者时间不够,或者精力不足,不能够很好的完成,这样的就很难实现诺言,也就失信于人。特别是现在有很多人很喜欢喝酒,在喝酒的时候,喝到高兴的时候,他就得意忘形一拍桌子,说:这件事就交给我办了,结果就这么轻易地承诺,第二天早晨酒一醒了才发现,原来这件事不是那么好做。如果不做吧,你又答应了人家,如果你要是去做吧,可能又违反了很多国家的法律制度,这就是进退两难。


       那么对于一个国家的领导者来说,讲求信用也是至关重要的。在我们的《群书治要.孙卿子》上,就有一段话,讲了为什么必须讲诚信?我们看一看这一段话是怎么说的,他说:齐桓、晋文、楚庄、吴阖庐、越勾践,是皆僻陋之国也,威动天下,强殆中国,无他故焉,信也。像齐桓公、晋文公,楚庄王、吴王阖庐、越王勾践,他们都是身处僻陋,就是偏僻狭小之地的国君,但是后来能够威震天下,使那些中原诸国都感到受到威胁,这并不是什么别的原因,因为什么强大起来的呢?就是因为他们讲信用。是所谓信立而霸也。这就是所说的,建立了信用,就会称霸于诸侯。


       下面他接着说,不务张其义,济其信。唯立之求,内则不惮诈其民而求小利焉,外则不惮诈其与而求大利焉,内不修正其所以有,然常欲人之有。这里面有几个字,不务张其义,就是不致力于伸张他的道义,济其信,济就是成的意思,成就他的诚信,唯立之求就是唯利是图,在内不恐惧欺诈人民,追逐小利,就是不顾一切的、不顾后果的来欺诈人民,追求小利。对外呢不顾一切地,欺诈和他结盟的国家,追求大利。这个与,就是与他结交的国家。内不修正其所以有,然常欲人之有。在内不好好的治理自己已经拥有的,而常常的想侵占别人所有的,如是,则臣下百姓莫不以诈心得其上矣。上诈其下,下诈其上,则是上下析也。这个就是说,如果这样做的话,他的臣子和百姓就没有不以欺骗之心,来对待君主的。君主欺骗臣民,臣民也欺骗君主,这是上下分崩离析。如是,则敌国轻之,与国疑之,权谋日行,而国不免危亡。这样一来,敌国就会轻视他,和他结交的国家也会怀疑他,权术阴谋日渐猖獗,以致国家不可避免地,出现危机以至灭亡。导致这个结果的原因,就是他们不遵行礼、义、诚、信,而是专门靠玩弄权术阴谋来治国。这个话就告诉我们,对于领导者来说,统治一个国家的人,他们能够与民诚信,是最重要的,这个信字呢,中国古人也是非常的强调,所以说信立而霸也。

那么下面,我们重点讲一讲节用。这个节用,我们中国有很多的名言,成由勤俭败由奢,富不过三代,为什么富不过三代呢?这是第一代创业的人,往往都是白手起家,兢兢业业,艰苦奋斗,用自己的双手创下了事业,奠定了基础。到了第二代条件好了,但是他还能够耳闻目睹父辈创业的艰难,还知道克勤克俭,使事业发展壮大,但是到了第三代一出生,就过上了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生活,不仅没有体会到祖辈父辈创业的艰难,不知道克勤克俭,还学会了铺张浪费,骄奢淫逸,这样久而久之,就把祖辈父辈辛辛苦苦所打下的基业,给败坏光了。所以我们观察历史,凡是能够承传三代以上的家族,那都是要有严格的家规、家教、家训。像在曾国藩的家书中,就这样教导子弟,说:家败离不开一个奢字,人败离不开一个逸字,讨人厌离不开一个骄字。一个国家、一个家族、政党、企业、单位它的破败,都是因为这里边的每一个人,过上了过分奢侈,过分浪费的生活,以至于入不敷出了。


       在汉书上,在《群书治要.汉书》上就记载,他说:自成康以来,几且千岁,欲为治者甚众,然而太平不复兴者,何也?自周成王、周康王的盛世以来,成康盛世刑措四十年而不用,这个刑罚搁置了四十年,都没有用,囹圄空虚,监狱里都没有犯人,他达到了这样的治理。从那个时候到当时的汉代,将近有一千年了,想使国家得到治理的人很多很多,哪一个当领导的不希望使国家得到治理,社会和谐呢?但是这个太平盛世,却没有再出现,这是什么原因呢?下面给我们回答了。以其舍法度,而任私意,奢侈行而仁义废也。就是因为我们,废弃了治国的常理、常法,这个法度就是,古人所讲的理法,而且是恒常不变的理法。就是我们所说的,五伦,五常,四维八德,不再讲仁义礼智信了。不在讲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了。也不再讲礼义廉耻了,也不再叫忠孝仁爱,信义和平了,把这些都给舍弃了。而凭着自己的私心,自己的喜好来治理国家。奢侈盛行,而仁义被废弃了。因为人的私欲生起来了呢,为了满足自己不断膨胀的欲望,必然会过上奢侈浪费的生活。而一般一个人奢侈浪费了,他就不惜盘剥人民的血汗,他也不可能对百姓有仁爱之心。所以奢侈行而仁义废,这就是国家不能够在回复到太平盛世的重要原因。


       我们再看,在这个群书治要上有一段,讲的是魏文侯,当时请教李克,这个李克也称为李悝,请教他什么呢?就问他刑罚的根源是什么?刑罚是怎么产生的?那么这个李克怎么回答的呢?他说刑法的根源是产生于人们邪曲不正的,还有放纵奢侈的行为。为什么这么说呢?他说凡是奸邪之心,都是因为人们饥寒交迫,才产生的。而过分放纵安逸的人,都是把心思耗费在文饰之上,耗费在追求奢侈品之上,饥寒并至,而能不为奸邪者,未之有也。有的老百姓饥寒交迫,吃不饱饭穿不暖衣服,在这个时候还能不作奸犯科,不做邪曲不正的事情,这是很少有的。而另一方面呢,男女饰美以相矜,而能无淫佚者,未尝有也。这个男女啊,都装饰得很精致,并且以此来互相攀比,看谁的用度更奢华、更浪费,如果这样的话,人们不骄奢淫逸的,这也是很难办到的。所以,如果上面的人,领导者不禁止奇技淫巧,什么是奇技淫巧呢?像我们现在的话来说,这个iPhone5,这些东西都是奇技淫巧。人们为了追求这个奢侈品,结果越来越多。你越是追求的就越有人生产,满足你的欲望,最后导致的结果是什么呢?是国贫民侈,国家越来越贫穷,而人民却越来越奢侈。国贫民侈,则贫穷者为奸邪,而富足者为淫佚,则驱民而为邪也。你看,如果这个国家贫穷,但是人民又奢侈浪费,那贫穷的人为了也过上好的生活,就一定会去做奸邪之事;而富裕的人也一定会放纵自己的欲望,骄奢淫逸,这不就等于驱使人民去做邪曲不正的事吗? 当人们被驱使,上了邪路,再用法律来惩罚他们,这就是等于给人民设置陷阱。所以,刑罚的兴起是有根源的,如果君主不从根本上来堵塞,而只是在枝节小事上进行督促,这是伤国之道。


       我们从这一段话中,就可以看到这个李悝他在魏国变法,他还是一个法家的代表人物,但是他在阐述刑罚产生的根源的时候,他给我们深刻地指出,实际上是在于人们邪曲不正的,还有放荡奢侈的行为,这才是刑罚产生的根源,所以如果我们过着很奢侈的生活,也还促使人们追求奢侈的生活的话,就等于驱赶着人走上邪路。他走上邪路了,欲望打开了,自己都控制不了了,然后我们再拿法律来制裁他,这不就是给人们设置陷阱吗?明智的君主要知道这个刑罚产生的根本,不是从枝节上去治理。我们看在康熙皇帝的时候呢,颁布了《圣谕十六条》,来教导百姓,那么其中有一条就是和我们讲的节用有关系。第一条的题目就是尚节俭以惜财用,盖开其源尤当节其流。所以我们不仅要知道去生产,聚集财富,还要知道节省、节俭,这样的话财才不可生用也,这个财富才用也用不完。


       在《礼记》上有这样一句话,国奢则示之以俭,国俭则示之以礼。孔子谓:礼,与其奢也,宁俭。这个礼记上有一句话说,如果这个国家奢侈之风盛行,就要给他怎么样呢?就要教导人们崇尚节俭,示之以俭。如果这个国家太简朴了,就要怎么样呢?就要示之以礼,要让他懂得礼仪。也就说也不要过分的节俭,要符合礼的要求,特别是当客人外宾来访的时候,我们平时自己可以很节俭,但是,招待客人的时候,还是要符合礼的规定,这才不失礼。孔子说,这个礼与其奢也,宁俭。这个礼与其搞得太奢华浪费,宁愿节俭。这些都告诉我们什么呢?这个节俭是礼的根本。


       我们看到,我们现在的国家奢侈之风盛行,人们竞相比着穿名牌,坐高档轿车,住豪华别墅,吃的是山珍海味,穿的是绫罗绸缎,坐的是宝马香车,在这种风气盛行之下,习书记当了总书记之后,就提出了政治局常委要遵循的八条规则,这就是示之以俭的表率,这就是从自己身体力行给大家做出一个节俭的榜样,来引导社会,不要去尽情地攀比。那么在这里面的他还说到,他说暴殄天物,则必招天谴,耗蠹民财。则必招民怨。纵欲败度,殃祸立至。如果对于这个自然界所生产的这些物品不是很节俭,而是过分的耗费,结果会怎么样呢?一定会有灾祸,殃祸立至。我们在明代的时候,就看到了这样一个例子。在明代的时候,有一个人叫张牧之。张牧之这个人,他们家世世代代都是对国家有功勋的人的亲戚,拥有的资产不计其数,他过着豪华骄纵的生活,就是连王侯都比不上。他的婢女也都穿着锦衣绣服,奴仆也都穿着绮罗,妻妾穿着的用度就更加奢华了。拿绫,我们说的这个绫罗绸缎,来干嘛呢?来缠脚。拿帛来做抹布,丝毫都不觉得可惜。他们家里有一个聚景园,春天牡丹花一开,用各种奇异的景观,构成了一个五亩大的棚子,用彩丝做绳,聚集了姬妾一百余人来歌舞引酒,还取名为百花同春会。每唱一曲歌,就赠给绢两匹。有一个客人看了之后就劝告他,他说:过去寇莱公身为宰相,让歌姬陪酒给绫一匹,赏给她绫,绫罗绸缎的这个绫一匹,有识这人就讥讽他奢侈,为他作了一首诗,这首这样说:一曲清歌一束绫,美人犹自意嫌轻。那知织女机窗下,几度投梭始得成。有人唱一首歌,就赠给她一束绫,被赠的这个人还觉得赠的太轻了,谁知道这一匹绫,是那个织女在织窗下,拨动了多少梭子,才把它织成的呢?寇莱公他听了这首诗之后,就很后悔,而明公您爵位还不及寇公,用度不应该太过分了。结果张牧之听了之后就大笑了,他说莱公是个穷酸汉,他哪里能和我比呀。你看他傲慢的根本就不听。结果到了冬天的时候,他就剪彩绸为花,用彩色的绸子剪成花挂在树枝上。旧了之后,就把他换下来换成新的,每年的彩绸费用就不可胜计。怎么样呢?没过几年这个张牧之就死去了,而家里又被清算,妻妾都穿破鞋,向人要一尺一寸的布丝儿,人家都不给他。这个就是,暴殄天物最后得到的灾殃。所以中国古人说,暴殄天物,则必招天谴。耗蠹民财。则必招民怨。纵欲败度,殃祸立至。这个就是活生生的例子,在历史上有很多。


       我再举一个例子,这个蔡京,在执掌国政的时候,他的饮食用度都非常的奢侈,他用人乳喂猪,用芝麻喂鹅鸭,用绿豆喂牛羊,还常用珍珠八宝煎汤做菜,煮沸过几次之后,就把它扔掉,另换新的。每一次宴请客人,一盘菜就值中等人家一家之产。你看多么奢侈,一盘菜,就是中等之家的一家的财产。蔡京还嫌不美味,没有什么可吃的,这样他还不满足。结果上行而下效,他的一个家人叫翟谦,士大夫们都称他为云峰先生,也是浪费无度,与蔡京差不多。有一次他在年底在宴请朝臣,结果这个客人约有五百多人,厨师进上汤来,有一个客人就随便说了一句,他说:鸭舌做汤即鲜美又补养,结果翟谦了看了一下左右,微微示意了一下,结果他的这个下人马上就心领神会了,结果怎么样呢?过了没多久,就端上来每人一碗鸭舌汤,每碗里都有三只鸭舌,客人看了之后我都惊叹不止。有和翟谦关系比较好的,就戏言说,这还不够,能再添一些吗?翟谦回答说:既然有心请客,还怕大肚汉吗?于是就派人快快添上,每人又添了一碗鸭舌汤。这个时候有这个良心的人有善心的人同情心的人,也有这些客人,不忍心吃了就放下了筷子。


       估计翟谦这一次请客,因为客人随便的一句话,杀伤了多少生灵呢?杀伤了3000多条生灵。后来蔡京被贬斥流放,翟谦的家产也被充公,金人骚扰汴京以后,到了贫无立锥之地的地步,沿街乞讨,最后饿死。


       所以中国古人知道,奢侈是既对自身不好,给自己招来灾祸,也对国家不好,所以怎么样呢?凡是那些英明的领导者,皇帝,都是率先垂范,来力行节俭。


       我们来看一看,有一个宋仁宗的故事。宋仁宗有一次对自己的身边近臣说:昨夜因为夜不能寐,睡不着觉,突然感到肚子饥肠辘辘,非常想吃烧羊肉。这个近臣就说:皇帝您既然想吃,为什么不传旨,要一个烧羊肉呢?你看,这个皇帝贵为天子,富有四海,要一只烧羊肉算得了什么呢?为什么还要强忍着不吃,不要呢?那么宋仁宗怎么回答的呢?他说:我怕我一但传旨索要这个烧羊肉,恐怕从此以后就会成为惯例,即使不是每天都有烧羊肉吃,那时常也会有烧羊肉吃,此例一开,就不知道有多少羊被宰杀。所以他说:岂可不忍此一夕之饥,而启日后无穷之杀哉。我怎么能够不忍受这一晚上的饥饿,而开启日后无穷无尽的杀戮啊。所以这个皇帝,他贵为天子,他要一只烧羊肉,他要几只都很容易,但是他已经怕这个先例一开,很多人会投其所好,那就不知道要宰杀多少只羊了。宋仁宗平时在私下休闲的时候,常常是穿着那种洗了又洗的衣服,他的帷帐、被子,都没有加纹绣,没有特别的装饰,精致的绣花等等,只是用那种一般的布帛。


       还有一次有人呈献了宋仁宗蛤蜊28枚,那种非常稀有的海产品,壳类的海产品,结果这个东西确实很贵,每一枚价值一千。这个皇上怎么说的,他说我这一下筷子,就要花费28千钱,我怎么能够忍受,我不堪忍受啊,这不是我能够所忍受的呀!所以你看这个宋仁宗他被称为仁宗,确实是名副其实。他的仁爱之心不仅仅推及到万民,甚至推及到动物身上了。这就是古人说的,万物和我是一体的。


       君子远庖厨,所以全吾恻隐之心也。孟子说,君子人都远离厨房,为什么呢?因为厨房里经常杀鸡、宰羊,经常看到这些血淋淋的情景,人经常看到这样杀动物的情景,自己同情心、恻隐之心,就会慢慢地淡了,就会习以为常了。所以要远离这些杀戮的场合,为了是保全自己的恻隐之心。宋仁宗虽然看不到,也没有下厨房,也没有看到这些动物被杀戮的情景,但是他都能够想到,能够仁爱动物。这确实是古人所说的,以万物为一体。把这种仁爱之心,推及到百姓身上,百姓怎么会不被感化呢?所以我们看一看,这个古代的皇帝,确实是自己身体力行。为了不开启奢侈浪费之风,就自己忍着不去吃这些美味。我们从这里也看到了宋仁宗做事这种敬慎的态度。为什么呢?你看,自己是皇帝,一个动作,一个旨意,那就不知道会产生怎样的后果。所以他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是非常地敬慎。


       我们在历史上,看到了有很多这种节俭的故事。比如说司马光,司马光在说他先父的时候,他就这样说,他的先父曾经做郡幕的判官,凡是家里有宾客来的时候,也会设酒款待,但是他的酒都是有节制的,或者是三巡,或者是五巡,最多最多也不超过七巡,而这个酒全都不是自己家酿造的,都是从市场上买来的,家里的果子,水果,也就是梨子、栗子、枣子、柿子,这些很平常的东西。所吃的食品、食物,也就是干肉、肉酱,菜羹,就是蔬菜,这些非常简单的食物,所用的器皿也都是用瓷器和漆器做成的。因为当时的士大夫都崇尚节俭,所以他父亲这种简朴的作风,也没有人非议。但是到了司马光的时代,奢侈之风就盛行了,所以他就非常的感叹,他说现在的士大夫就不是这样了,喝酒一定是特别的方法酿制的酒,这个果品都是从远方来的珍贵奇味,吃的食物也都是各种各样的,特别的丰富,器皿都是很精致,摆满了案头,不这样做就不敢去请客。常常是在请客前的几天,就要为此准备,然后才敢去发邀请函。这样的话,如果不是这样做的话,不是准备得这么丰盛,就怕旁人会诽谤、会嘲笑,以为这家人都有吝啬了、太穷了。所以,到了司马光的时代,不随着当时的风气,奢靡浪费的人就很少了。但是司马光先生,他就受到他父亲的感化,他甚至做得比他父亲更加地节俭。


       在史书上就记载,司马光在乡下的时候,聚集学生讲生讲学,师生聚会的时候,饭菜很简单,都不饮酒,甚至比他父亲还做的更加好,他的父亲有饮酒有节制,他这个时候都不饮酒了。司马光按学生的学习成绩排出先后,然后给他们讲解孝悌忠信的道理,娓娓不倦,学生没有不感化的。有几个老乡,献上了普通的饭菜,也来请求司马光讲学,司马光不以饭菜的好坏为异,就为他们讲解《大学》中的章节,听讲的人都很高兴。司马光每次出门,老百姓总是旁立,敬如神明。后来司马光奉诏到朝廷去做官,卫士见了司马光,都举手加额以表示恭敬,老百姓拦都拦在道上欢呼说,司马公做宰相,我们才能过好日子。天子任命司马光做了宰相,经过青州的地方,村民数千围群,踊跃庆贺。当时的辽国听了司马光做了宰相,就纷纷地告诫说,中国以司马光为宰相,不可于此时侵犯宋朝边界。那在司马光过世的时候,皇帝为他减膳、撤乐,辍朝三日以示纪念,三天没有上朝,为了纪念他,哀悼他,京城的民众都罢事哭泣,祭奠他,就像祭奠父母一样。四面八方来了几万人参加葬礼,把这个纸箔、香箔、纸钱都买光了,这种情况还从来不曾有过。一个人他有德行,爱民,节俭,老百姓对他的回报也是非常地丰厚。


       现在,我们知道,现在搞市场经济,有很多人先富起来,但是先富起来没有学礼,不知道用这个钱去救济百姓,这样的话呢就把这个钱呢用在奢侈浪费,买豪华的奢侈品上。特别是中国人一到国外,lv的箱包,都是不止一个两个的买。所以看了这个节用,我们确实也觉得,现在的人,应该好好学如何节俭。士大夫呢、当领导的人、在上的人,如果能够节俭,那么也能够上行下效,起到立竿见影的教育效果。所以,虽然奢侈之风很盛行,但是只要领导者带头力行节俭,这个风气仍然是可以改过来的。在历史上杨绾做了中书侍郎同平章事,杨绾这个人为官清廉,自己能非常的节俭,结果他被封为中书侍郎同平章事,帝王的命令下达之日,郭子仪呢正要宴客,听到了这件事,马上把他座钟的声乐就剪减了五分之四。京兆尹黎干,他的随从本来很多,当天那他就减少了。中丞崔宽,他的房屋建造的非常豪华奢侈,结果他怎么样呢?马上就把它给拆毁了。所以你看,这个感应之速,是影之随形,响之应生一样。所以想去除奢侈之风,也并不是积重难返之事,只要上面的领导者能够坚持节俭。这是我们讲的节用。


       下面呢我们讲一讲爱人,刚才我说的这个爱人,那其实就是爱民。古代的经典之中,对于爱民这件事都特别的强调,像我们以前专门讲一堂课,讲《群书治要》中的民本思想,其实那就是讲古代这些领导,怎么样爱民如子、视民如伤的。比如说在左传上,就有这样一句话:国之兴也,视民如伤,是其福也;其亡也,以民为土芥,是其祸也。这个国家之所以能够兴盛,就是因为他把人民视为受伤的病人,加以体恤,加以关爱。很多人说这个视民如伤,就是把人民视为自己的病痛,那就更进了一层,就是把人民视为自己是一体的了。这样的去关爱百姓,这是一个国家的福祉所在。他之所以灭亡呢,就是因为把人民视为泥土和小草一样的低贱、不值钱,这也是一个国家灾祸所产生的原因。在《六韬》上,也给我们讲道,他说:故善为国者,御民如父母之爱子,如兄之慈弟。见之饥寒,则为之哀;见之劳苦,则为之悲。能够善于治理国家的人,对待百姓,就像父母对待儿女一样,就像兄长慈爱弟弟一样。见到他们饥寒交迫,就为他感到哀伤;见到他们劳苦奔波,也为他们感觉到忧愁。他是这样一种心态来对待百姓的。古人没有提出人权的概念,什么原因呢?就是因为我们有这样的民本思想。领导者,统治者都能做到爱民如子,视民如伤,并且起到君亲师的作用。在这种情况下,人民百姓就不需要拿着人权,去和统治者讨价还价了。所以没有提出人权,并不是因为我们落后,而是因为我们有更好的方法,把这个人权保护的很好。所以中国古代的政治,称为圣贤政治。这个制度就是把人教育成圣贤君子,再使圣贤君子居于领导的位置上,这个叫圣贤教育。我们现在为什么没有圣贤人了呢,原因就是没有人教了,缺少教育。不像古圣先贤那样重视经典,重视伦理道德的教育了,这才是我们现在人权问题显得很突出的重要原因。


       最后一个叫使民以时。这个使民以时的第一层含义就是,中国古人按照自然节律来饮食、起居、生产、生活,这才是符合道的,这才是正确的。中国古代是农业社会,无论是农业、手工业、建筑业,都有它适宜的时节,顺着这个适宜的时节来安排工作,这个就叫使民以时。不要在这些人很忙碌的时候去役使他。比如说去让他们去做建筑一个宫殿,或者去出兵打仗等等。我们对这一句话也要做与现代相适应的理解,农、工、商、民都各有忙时,在他们不忙来使之,这个就叫使民以时,不违农时。这个农在现代社会,不仅仅是农业,工业、商业等等,都要不在他们的忙时,去役使他们。我们再把这一句话扩大范围来讲,现在的老百姓,从小到老这一生的过程,在什么样的年龄,就应该有适应的教导、适合的教导。比如在人小的时候,记忆力最好,就要让他多读诵经典,让他明白伦理道德的教育,让他学习《弟子规》,特别是小孩他记忆力最好,你就要充分发挥他记忆力好的特点,让他多读育圣贤经典,到了十二三岁的时候,《十三经》都倒背如流。什么叫倒背如流呢?就是从《十三经》里任意拿出一句话,他都给你接着背下去,你让他停,他才停。古代的孩子,特别是汉代的时候,我们看历史,出了很神童、圣童,什么意思呢?就是这些孩子十二三岁,就可以把经书倒背如流,我们认为这样的人很聪明。实际上并不是那个时候才出神童,是因为古代的教育符合儿童心理成长的规律。其实我们用心教,每一个孩子都可以成为神童 、圣童。我们现在的教育就违背了儿童心理成长的规律,在他记忆力好的时候,没有抓紧时间让他记诵圣贤经典,而让他去干嘛呢?逼着他去做有很高的理解力的奥数、物理,这对很多孩子来说,都是一件很为难的事。所以现在的孩子,这个背包是越来越沉,但是效果却越来越差。这是什么原因呢?这就是没有在他小的时候,给他以适宜的教育。到壮年的时候,就要让他有一个好的工作,能够让他为国家效力,为人民服务。到了年老的时候,就让他安享晚年,能够生活有保证,得到赡养,过一个健康快乐的老年生活。所以中国人,把养老育幼这教些事都看得很重要,把人民的一生都给安排好,按照他的年龄,给他以适时的引导,这个也叫使民以时。所以这个使民以时,是按照他的生长规律来教导、来引导,也是其中的应有之义。

  

       在蕅益大师的《四书蕅益解》中,他对这样一句话有这样一个注解,以敬事为主。敬事,又从敬止功夫得来。什么叫止呢?这个止就是《大学》里边的知止而后有定,也就是止于至善。我们中国古人经常讲,有定力、有一心,也就说你有专注的能力,这些都是真实的功夫。如果心里没有定,心里就没有主宰,哪里来的敬呢?所以心里有主宰,才谈得上负责尽职。如果我们心里没有目标,不知道做这件事是为什么,心里很乱,还很忧郁,怀疑不定,那么什么都谈不上,什么都做不好。所以静止的功夫是从学问当中来,是从学道、明理当中来。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分享的内容。


       我们今天就学到此地,谢谢大家!


《群书治要》学习网

Website:www.qszys.cn Record number:京ICP备18013041号-1

Website construction多维网讯 Telephone:010-626707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