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udio
论语治要-第5集

Professor Liu Yuli

Audio text
论语治要-第5集
2012-12-16

尊敬的各位朋友、各位同学,大家好!


       我们今天继续学习《论语治要》,我们继续学习。(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论语治要.学而》)曾子在《史记.仲尼弟子列传》上这样说。曾参,南武城人,字子舆,少孔子四十六岁。也就是说曾子名参字子舆,是南武城人,他比孔子小四十六岁。孔子以为能通孝道,故授之业。作《孝经》。死于鲁。孔子认为,曾子这个人能够通达孝道,所以就传授他学业,为他做了《孝经》。我们知道《孝敬》这本书,是孔老夫子专门传给曾子的。那么曾子后来死在了鲁国。曾子以孝著称,所以孔老夫子才把至德要道传给曾子。曾子之所以能够传授老师的至德要道,也是因为他非常有恭敬之心。在《孝经》上我们看到,孔老夫子要给曾子讲话的时候,问了他一个问题,说“先王有至德要道,以顺天下,民用和睦,上下无怨,汝知之乎?”曾子一听到老师问自己这一个问题,然后就赶紧恭恭敬敬的站起身来,说:“参不敏,何足以知之!”说:我呢不够聪明、不通达,怎么能够知道这样的至德要道呢。所以从这一个避席曰,就能知道,曾子他对老师是非常恭敬,正是因为有这样恭敬的态度,所以才能够传得大道。


       曾子在孔子的弟子中,也是以孝著称,他关于孝有两个很著名的典故。孔子说参也鲁,说明曾子也是很鲁钝的,不是很聪明,从其中的一个典故就可以看出这一点。又一次曾子和父亲在一起匀苗,也就是在锄草,结果应该把这个草给锄掉,他却把苗给锄掉了,结果曾子的父亲看了,就非常的生气。在盛怒之下拿着锄头,就打了曾子一下,结果曾子毫不回避,被父亲一打就昏倒在地,结果他醒来之后,他也怕父亲因为自己一时激怒而下了重手后悔,所以他为了让父亲安心,就援琴而歌。就弹着琴,又唱着歌。意思是说,你看我什么事都没有,又好了,你不用担心。曾子这样的行为被孔子听到了,孔子就很生气,他就说,你们去告诉曾子,他从此以后不是我的学生了,不要再来见我了。曾子虽然知道老师不想见自己了,很生气了,甚至不要自己当学生了。但是他怎么样呢?他依然很恭敬,还是要去向老师请教。说:我这样做,认为已经是尽到了孝道,但是为什么老师还不要自己呢?孔老夫子就说了,他说:如果在盛怒之下你的父亲一不小心把你给打死了,下手太重,那就会让别人都议论他,说这个父亲连自己的儿子都给打死了,真是太没有仁爱之心了。这就会让父亲陷于不义,所以你这样的做法并不是真正的对父亲好,而是会导致陷父于不义之中。因此才告诉曾子,以后如果再遇到类似的事情应该怎么处理呢?应该是大杖则走,小杖则受。如果父亲拿的是小柳条啊,这样的小东西,那你就可以接受。如果拿的是锄头啊,这样很重的东西,那你赶紧就溜走。那么曾子从这里才知道这个孝,并不是一味的顺从父母,而一味的顺从父母还可能会导致陷父母于不义。


       另一个故事也是关于曾子的孝的故事,我们从中也会深深地受到启发。曾子的母亲在家里,曾子出去,红果就母亲一个人在家,恰好有了朋友来找曾子。因为古代的交通不是很便利,这个朋友可能是走了很远的路,才来找曾子有事。这个母亲也是很有仁慈之心,为了让曾子知道家里有人来了,在情急之下,就把自己的一个手指咬破了。曾子他是一个孝子,曾子的心中时时刻刻惦记着母亲,所以母亲这样一咬手指,他的心就痛了一下,他马上就知道,母亲家里有事。所以中国人有一句话说“母子连心”。所以他就赶紧往家赶,结果赶到家里才知道,母亲还安好,只是家里来了客人,母亲想让他知道。那我们现在人听了这样的故事,觉得很难理解,不可思议。那是什么原因呢?是因为我们心目中,并不是常常惦记着父母,而是心里常常惦记着自私自利、名闻利养、五欲六尘的享受。怎么想着吃喝玩乐呀,怎么想着赚更多的钱呢,获得更多的官位呀,所以自己的心不够清净了,就体会不到父母的需要了。所以有人说我们现在的人过着一种“忙、盲、茫”的人生,第一个“忙”字是忙碌的忙,这个忙字呢是一个忄旁加一个亡字,看到这个字就是告诉我们,什么叫忙啊?就是我们的心已经不觉悟了,已经不敏锐了,已经观察不到父母、家人、周围人的需要了,就变成了第二个“盲”,看不见的那个“盲”。第三个“茫”就是“茫然”的“忙”,现在很多人事业很成功,而事业成功的标志就是赚了很多的钱。但是我们中国古人很有智慧,即使创造一个字,他都是教育的符号。所以这个钱在古人那里怎么写的呢?左边是一个金,右边是戈戈,金戈戈叫钱。什么意思呢?如果我们用金不理智,把这个金看得太重的话,那很可能会为了那个金,拿着两把刀,两把枪去互相残杀。所以你看很多人赚了很多钱,但是在赚钱的过程中,忘了父母的恩义、朋友的道义、夫妻的情义,最后就穷得只剩下钱了。事业获得成功,赚了很多钱,但是发现自己的周围没有一个可以信赖的人,最后他就茫然了。他说,我这么样的努力,不都是为了这个家吗,为什么大家都不理解我呢?还落得了一个妻离子散、家破人亡的结果。这个就是因为我们的心,被五欲六尘、自私自利所蒙蔽,而看不到父母、家人,真正的需要,所以虽然很努力,但是努力会有结果,但是不一定会有好结果。越努力,南辕北辙,离我们的目标越来越远了。所以从孝子曾参的身上,我们也应该反省自己,我们父母家人的需要,我们是不是用心地去体会了。


       我们再看一看这一句话,这里边有一些字,还是需要给大家解释一下。吾《说文》上解,我自称也。这个吾就是我的自称。“日,古人说日行一周天为一昼夜,故名一昼夜即名日。”也就是说,这个日是指一昼一夜。《周髀算经注》从旦至旦,为一日也。从早晨到早晨这样算下来是一日。


       三,在《说文解字》上说,三,数名。三是一个数字的名。在阮元“数说”上这样说,古人简策繁重,就是古人这个书都是写在竹简和木板之上,所以显得很繁多,也很笨重,以口耳相传者多。所以传授这些道业,都是以口口相传,老师口讲,学生耳记,以目相传者少。从书本上学习的,就是通过阅读而获得的这样的情况比较少。且以数计言,使百官万民易诵易记。既然是口口相传,以数来记载人的言论,就是使百官和百姓,都容易记诵也容易传达。“《论语》以数记文者,如:一言,三省、三友、三乐,三戒 , 三畏 , 三愆 , 三疾 , 三变 , 四教, 绝四, 四恶, 五美,六言, 六蔽, 九思之类”,古代经常是以数字来记载别人所传达的意思。在《论语》上,这样的情况就很多,像我们刚才所举的这些都是出自《论语》,这都是通过口口传授,便于人们记忆才采取的这种方法,这个就是三。


       省,这个省,郑玄的注解上这样说:思察己之所行也,就是思察己之所行也,就是反思,观察自己的行为,这就叫省。这个注解实际上是出自于《尔雅》,在《说文解字》上对省这样解释,视也。这个意思和郑玄所著的这个意思是相近的。所以这个省与我们现在的话来说,就是省察、反省、反观的意思。


       下面讲“为人谋而不忠乎”,这个为,这个是个助词。谋,在《左传》襄公四年的时候,他这样解释,咨难为谋。就是向别人咨询一个难的事情,很难的事情,是叫做谋。鲁语,咨事为谋。在鲁国有一个通常的用语,就是向别人咨询事情,就叫谋。《毛诗四牡传》咨事之难易为谋。就是向别人咨询这个事情的难易,这个就叫谋。这个忠,为人谋而不忠乎这个忠,《荀子礼论注》忠,诚也。这个诚和实是一样的意思。诚心以为人谋为之忠。就是你诚心诚意地为别人去谋事,这个就叫忠。在五伦关系中,君臣之间,臣事君以忠。所以,臣之于君,有诚心事之,亦谓之忠。是说这个臣子侍奉君主,被领导侍奉领导者,能够诚心诚意的侍奉他,把领导交给自己的事情办好,这就是尽到了忠心。所以,在朱熹的《集注》上对忠解释为尽己之位。就是竭尽全力的把交个自己的任务完成好,这就是尽到了忠心。“与朋友交”,这个朋友,同门曰朋,同志曰友。所谓的同门就是指同处一师门也,就是一个老师的弟子,像同门的师兄弟,这个就叫朋。同志曰友,郑玄注,两人不共学而所志同也。虽然两个人没有共同在一起学习,但是他们志同道合,他们的志向是一致的,这样的人就称为友。这个呢是讲朋友。


       信,《说文解释》上把这个信解释为,诚也。从人从言会意,说这个信就是诚。说话诚实不欺,他从人从言,所以人言为信,是一个会意字。从这个会意字就告诉我们,人所讲的话必须守信用,否则那都不是人所说的话了。这个是讲与朋友讲而不信乎。

下面一句话讲“传不习乎”。这个传是有两重含义,是一个双关语。一重含义就是是老师传个弟子的,传个我的,这个我是不是在生活中去力行了。这个“习”就是练习的习,在这个注解上,它说“习”,鸟数飞也。什么意思呢?也就是鸟在学习飞翔的时候,它要屡次的拍着翅膀飞,那么就是要练习。也就是说,老师传授给我的东西,我是不是在生活中去力行了。这是其中的一层含义。另一种含义,我去传授生徒的时候,我传授学生弟子的时候,我是不是把老师交给我的东西温习了,是不是有所心得,然后才去教授学生。这个就是郭翼雪在《履斋笔记》中说,“曾子三省皆指失于人者言,传亦我传乎人。传而不习,则是以未著躬试之事而误后学,即害尤甚于不忠不信也”。郭翼雪这句话的意思是说,曾子说提出的吾日三省吾身,这三件事都是指对施于人而言。这个传也是指我传给别人、传给弟子,如果我传授弟子,但是自己没有事先温习,事先没有力行,就是以没有自己亲身试过的事情来误导后学,他的害处比不忠不信更加的厉害。在焦循《论语补疏》上也说:己所素习,用以传人,方不妄传,致误学者。所谓“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也”。焦循在《论语补疏》上,也是有这个意思。他说,我自己平时所力行的、所温习的,用来传授给别人,这样才不导致妄传,而贻误后学,这就是所谓的温故而知新。温故而知新的人才可以当别人的老师。所以这个传它是由双重意思。第一就是老师传授给我的,我是不是在说生活中力行了;第二是我传授给学生的,我是不是先有温习,现有心得,然后才去传授生徒。这个就是传不习乎。


       这三句话的意思就是曾子他每天以三事来省察自身。第一就是省查自己为人办事是否尽心尽力;第二是省察自己与朋友相交往是否言而有信;第三件事就是受老师的传授是不是在生活中力行了,自己传授生徒是不是先自己温习了,做到了忠信传习,这三事都不缺,都能做到不错了,才能够安心就寝,安心去睡觉。所以这三句话,就是讲的曾子为学的功夫。曾子他把是一个很好学的人,虽然他很鲁钝,但是他坚持好学,最后也很有成就。所以在《中庸》上说:人一能之,己百之;人十能之,己千之。果能此道矣,虽愚必明,虽柔必强。曾子可以说是这一句话把他好好的力行在生活中了。虽然很鲁钝,但是还是传了孔子的道业而被成为宗圣。孔子称为至圣先师,这个曾子是被称为宗圣。

第一句话我们看“为人谋而不忠乎”,这个为人谋从广义上说,就是讲做事。也就是说,服务于大众。这个事情天天都要做,很多人说,也没有人找我替他办什么事啊?其实,凡是我们在生活中生活,只要与人相交往,我们就要对别人委托的事尽心尽力。比如说我们在一天当中,无论是从事哪一个职业,都有分内的事。就像我们做老师的,我们是不是尽心尽力的把这个课上好了,把学生给教好了,还是为了拿一点钟点费而稀里糊涂的备了一些课,把学生糊弄一下就得了。那我们是一个公务员,我们每一天朝九晚五的来到办公室,而对于自己应尽的本分,应负责的工作,也是不是尽心尽力的加以完成了。如果我们是一个领导,我们就要想,自己是不是起到了,君、亲、师的责任,既领导、管理下属,又要做他们的亲人关心他们,还要当他们的老师,告诉他们做人的道理。如果我们是一个领导者,同时具备了君、亲、师的责任,那么这一个属下才会对你心悦诚服,做事也会非常的用心。即使我们做一个店员,我们是不是按时上下班,是不是为老板为顾客尽心尽力的服务,让他们对我们的服务态度很满意。纵然自己没有什么工作,就是一个家庭主妇,我们从早到晚家事是不是做的整整齐齐,有条不紊,对于家庭中的每一个人,是不是尽心尽力的照顾到,这呢都是为人谋。只有那些不和人接触的人,才不需要为人谋,不需要尽心尽力。所以只要有两个人以上,共同住在一起,就要我为他谋。也就是说为他服务,为他着想。


       第二句话是讲“与朋友交而不信乎”,这个是讲信用。与朋友相交往更广义的说,就是和我们平辈的、平等的地位的人相交往,我是不是做到了言出必行。像孔老夫子说,他说:一个人如果言而无信,就像这个大车无輗,小车无軏。大车就是牛车,小车就是马车。怎么样能够行驶呢?这个輗和軏,用我们现在的话比喻,就是这个车子的发动机,这个车子最关键的环节。一个人如果言而无信,就像这个车子没有发动机一样,在这个社会上寸步难行。为什么呢?因为我们说的话别人怀疑,我们做的事别人也怀疑,那么确实呢就会在社会上寸步难行了。


       与朋友交都能做到言而有信,那么与家人交,与父母相交往,更要做到言而有信。可是我们现在人确实有很多颠倒之处,和外人、和领导、和老板、同事相交往的时候那都能够做到言而有信,很守信用,但是对父母说的话,对兄弟姊妹说的话,都可以不守信用,不负责任,说过去过两天就忘了,好像没有那一回事了,这个都是颠倒。有信,其实就是我们古人所说的:真语者、实语者,如语者,不诳语者,不妄语者,这才是真正做到了言而有信,所以要达到这一个境界,还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为什么呢?因为如果你没有见到诸法实相,没有见到宇宙人生的真相,你把你所见到的虚幻的相,认为是真理,你就去说,那个也很难做到言而有信。所以这句话也是告诉我们,要怎么样呢?要求道,要明心见性。那么你所见到的才是真实的,你所说的也才不会是妄语。第三句话讲“传不习乎”,这是我们刚才所讲的,它是一个双关语。要检点老师教给我的我做没有做到,还有我教给别人的,自己先做到了没有,首先温习了没有。如果我教授别人自己还没有完全做到,我自己没有做到,怎么能够教导别人呢?这三句话实际上就是教导我们三桩事情。第一就是好学近乎智,无论是求学还是求道,都必须好学、喜学、愿意学习,这个才能成就。我们看凡事历史上有成就的人物,全不是老师逼出来的,都是师父领进门,修行在个人。全都是自主自愿的去学习,不用老师逼,他自己还是废寝忘食,非常的用功,这样的人才能成就。所以我们看,曾子他就给我们做出了一个好学近乎智的榜样。曾子在《群书治要》上有一个《曾子治要》,修身篇,它就给我们讲了,什么叫做好学呢?我们看它是怎么说的。他说“君子攻其恶,求其过,强其所不能,去私欲,从事于义,可谓学矣。”就是君子人能够攻其恶,就是责备自己的不良行为,自己的过恶。求其过,求自己的过失,而不是去看别人的过失。强其所不能,就是自己还不会的地方,不能的地方,做得不够好的地方,要怎么样呢,要加强,要勉励去做的尽善尽美。去私欲,还要克除自己的私欲,从事于义。做事情都要依照义的标准来做,这个义的标准古人告诉我们,那就是《弟子规》、《太上感应篇》、《十善业》,这就是义的标准。我们凡事,无论是起心动念,还是言语行为,都能够符合这三个标准,这才叫从事于义。这样做了呢,才可以称得上学。君子爱日以学,及时以行,难者弗避,易者弗从,唯义所在。这一句话就是讲君子要珍惜时日来学习,像古代的人,学习都是非常的珍惜时间,这个废寝忘食、挑灯夜战、头悬梁、锥刺股,这样的发奋读书,才能够有所成就。及时以行,而且要适时地把所学的来付诸于行动,在生活中去落实,难做的不去回避,容易做的也不盲从,只考虑是不是符合道义。“日旦就业,夕而自省思,以没其身,亦可谓守业矣”。就是说他白天每天开始,早晨就攻治学业,到晚上就自我反省、检查,一直到老死,一辈子都这样坚持,这才可谓坚守学业啊。那么这个也是曾子他把自己的学习心得向我们汇报。


       我们看他自己说的,“吾日三省吾身”,他自己确实是这样去做的,否则他也写不出这样好的教诲。后面还有一段话,也是表现出曾子的好学。“君子既学之,患其不博也;既博之,患其不习也;既习之,患其无知也;既知之,患其不能行也;既能行之,患其不能以让也;君子之学,致此五者而已矣”。君子学了之后,还在担心自己学的不够广博,还担心并不真正的理解其中的意思,不明白为什么要去这样做,就是不明白其中的道理。 “既知之,患其不能行也”。这个已经知道、理解了,又担忧自己不能付诸于行动,这个行和上面的习还是有一点区分,这个患其不习也,应该是温习的意思。他的知识已经很广博了,又担心自己不能够时时地温习。下边这个行就是在生活中去实行,既能在生活中实行了,又担心在行动上做不到谦让,患其不能以让也,所以君子之学,只是把这五个方面做到了就可以了。


       在孔子那里也说,他说“十室之邑,必有忠信如丘者焉,不如丘之好学也。”说他们的附近一定有忠信的人,但是他们都没有我好学。所以孔子成为圣人,他是怎么成为圣人的呢,是靠好学而成就的。这个好学近乎智呢,我们讲的是近乎智,它和智是接近了。因为什么呢?因为这个智是我们本性中所自有的,通过学习可以达到接近这个智。那我们在生活中学习,不能是靠别人逼迫的,必须是自己知道学的意义,学要学圣贤书,要学作圣人。所以我们学什么最重要呢?学不是我们学一些知识,学一些技能,重要的是能够学圣贤教诲。也就是说,读四书五经。所以我们看中国古代的皇帝,他要学习的时候,我们现在人也很好学,但是学的内容跟古人不一样了。这个皇帝要学习的时候,一定是请一个对经典很通达的人,包括儒释道的经典,然后给他讲解一段,他带着群臣和他一起来学习。像清朝在康乾盛世的时候,皇帝都会请儒释道三家的大德,把儒家、道家、佛家的教诲讲给自己,他带着文武百官来一起学习,所以全国上下思想高度的一致,自私自利的心也就没有生起。但是慈禧太后她当政的时候,她每一天也去听讲课,但是好像儒释道三家的大德每一天都是在讲她,最后她就把宫廷讲经的传统给废弃了。结果这一废弃不要紧,三日不读书,面目可憎。三日不读圣贤书,都面目全非了。人不学圣贤书,自私自利的习气和欲望就升起来了,结果才导致了清朝政府的腐败,最后才为外族所侵。这个并不是因为讲诵传统文化的原因,而恰恰是废弃传统文化,不讲所导致的原因,所以我们看凡是在历史上稍有成就的皇帝,他们都是尊重历史,也熟读圣贤书,以史为鉴。所以我们学才能够近乎智,才能学成圣贤。


       那么很多人,他学习有障碍。成就不了圣贤,那么这个障碍是什么呢?在《大学》上有一句话,君子有大道,必忠信以得之,骄泰以失之。大道必须以忠信的心,诚敬的心来学习,才能够获得。如果自己很傲慢,还看老师有这样或者那样的缺点,还不如我呢!这个骄慢之心一生起来就学不到东西了。所以古人说,一个学生如果观老师的过失,这个人一定不会学有成就。为什么呢?因为有一句话说,你的眼里全都是菩萨,说明你也是菩萨;你的眼里全是圣贤,说明你也是圣贤;如果你的眼里全都是凡夫俗子,说明什么呢?说明你自己也是一个凡夫俗子。这就叫境缘无好丑,好丑在于心。所以,古人说一分诚敬得一分利益,十分诚敬得十分利益,那么千分诚敬就得千分的利益。那我们没有诚敬,我们就获得不了任何的利益,即使这个人,他是一个凡人,你把它当成圣贤来看待,你从他身上所得到的,就是从圣贤那里得到的利益。如果这个人是圣贤人,你把他当成凡夫俗子来看待,即使是孔老夫子在你面前,对你也没有帮助。所以为什么我们同在一个学校学习,同在一个地方修学,有的人修学提升很快,而有的人却没有提高,什么原因呢?就在于我们的心不同。我们的忠信还是教态的态度不一样。所以我们学这句话,曾子说,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这个重点是什么呢?这个重点就是忠信。忠信是学习的要点,也是传授生徒的要点。比如说我们在《大学》上说呢,《大学》上的这句话,我们刚才讲了,忠信以得之。在《论语》上也说。主忠信,无友不如己者,在《论语》的《疏而篇》上也说,子以四教:文、行、忠、信,这都是讲忠信的态度,对于我们求学是至关重要的。所以这个就是告诉我们为什么有的人能够学成,有的人却学无所成。主要是这个态度不一样。


       第二就是,力行近乎仁。这里边就是告诉我们,学不仅是学知识,学道理,还要在生活中去落实、去身体力行。所以在《论语》的开篇就说: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如果我们仅是学了知识,学了道理,但是在生活中没有去力行,就不会体会到这种学习的喜悦。像我们看《论语》,这个颜回被孔子称为好学的,那么好学的结果是什么呢?说:“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这个颜回的物质条件很简单,吃饭没有饭碗,喝水没有杯子,住在简陋的巷子里,别人都觉他太艰苦了,都忍受不了,但是颜回却乐在其中。颜回乐在何处呢?我们一般人都体会不到颜回乐在何处,还对他妄加批判。因为我们自己从来没有达到过那个境界,就像圣贤人,他是站在二十层楼,我们是站在两层楼,我们体会不到,看不到圣贤的境界,我们还要把他从二十层楼拉回到两层楼。说:你所看到的就是我看到的境界。颜回乐在道中,他学道能够把老夫子的教诲,在生活中力行,所以怎么样呢?感觉到非常地喜悦。所以这个悦和乐是不一样的,这个悦是从内心里像泉水一样源源不断的涌出的一种喜悦。古人也说,禅悦为食,坐禅的人有这种体会,他能够体会到那种发自内心的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喜悦,而这种喜悦,不是靠外在的条件获得的。我们现在的人说“乐”,这个乐都是靠外在的刺激所获得的一时的感官上的享受。比如说我们去打一个高尔夫球,和朋友聚一次餐,去卡拉ok一下,还有打打牌什么的,在世间人看来这非常的乐,但是一旦这个外在的条件没有啦,你就会觉得很空虚,乐完之后还是空虚的感受。所以那个乐视靠刺激得来的,一旦这个刺激的条件没有了,这个乐就失去了。 


       而学道人,坐禅的人得的这种喜悦,他不需要外在的条件,是从内心源源涌出来的。一个人学道能够体会到这种喜悦,他几乎就不会再往后退了。因为什么呢?因为世间的快乐和这种喜悦难以相提并论。这个就是告诉我们学要去力行,你才能够有喜悦。所以我们要提倡学儒,而不是搞儒学。学儒和儒学是怎么区分的呢?在《中庸》上有一段话,他说:“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这些全都具备,这个就叫学儒。如果把笃行之给去掉了,有博学、审问、慎思、明辨,但是没有在生活中去身体力行,把儒家的学问拿来作为写文章的资料,作为评职称的基本,就作为讲课的素材。为了怎么样呢?为了去获得世间的名誉。比如说,我们现在有的博士生,包括我自己以前,也是写儒家方面的论文,拿这个论文可以获得博士学位,可以评上教授,评上博导,但是和我们自己的生活毫不相关,没有在生活中去力行孔老夫子的教诲,结果怎么样呢?结果就导致我们没有从中受益,连弟子规最起码的要求都不能做到。连和人如何相处,如何交往,都不知道怎么样做,不知道起码的礼,所以走到哪里处处受到障碍。所以孔老夫子说,四海之内皆兄弟也。我们不仅没有体会到四海之内皆兄弟,我们走到哪里,就和哪里的人产生了矛盾,产生了冲突,产生了对立。甚至坐飞机的时候,和旁边人的人都会起对立的心。生怕别人太胖了,把我们的座子占多了。你看我们哪里有四海之内皆兄弟的感受呢。所以我们所学的和我们生活毫不相关,甚至还有很多学儒的人,还经常处于烦恼和痛苦之中。你看学儒呢,首先要把五伦关系给做好。父子有亲我们做父母的是不是尽到了教育儿女的责任,做儿女的是否尽心尽力地孝敬父母了。君臣有义,做领导的是不是仁爱关心下属了,而作被领导的,是不是竭尽全力地完成了领导交给我们的工作,认真负责,一丝不苟。还有讲夫妇有别,做妻子的、做丈夫的是不是各自尽了自己的本分。做丈夫的有恩义、有道义、有情意,做妻子的能够有好的德行,把儿女教导好,并且起到相夫教子的作用。兄友弟恭,做兄长的是不是友爱、帮助了弟弟妹妹,做弟弟妹妹的是不是对兄长很恭敬。朋友有信,与朋友相交往的时候是不是做到了言出必行、诚实守信。我们从这五伦关系中去反省反省自己,自己学的怎么样呢?这五伦关系,有哪一伦我们处理的很好了,令人满意了呢。如果哪一伦都没有处理好,你说我们学儒是不是白学了呢。所以我们不要把学儒变成儒学。我们知道在历史上有一个典故,白居易在做杭州太守的时候,他去向鸟窠禅师请教,佛教最重要的道理是什么,鸟窠禅师就回答了一句话:诸恶莫作,众善奉行。白居易也是饱读诗书,他对儒家的经典也是很通达,他就觉得这一句话太简单了。因此就说了一句,他说三岁小孩都知道,就是你讲的这些道理,就包括我们《论语》上所讲的这些道理,都是非常浅显易懂的道理,三岁小孩甚至都学过,也能说得出来。鸟窠禅师也看出白居易有些傲慢,所以就了回来一句,八十老翁做不得。意思是说,三岁孩童都知道的道理“诸恶莫作,众善奉行。”但是到了八十岁的老翁,还不见得把它落实在生活之中呢。所以儒学也被称为实学,他是实实在在的学问,他不是一味的谈玄说妙。所以力行能够近乎仁,才能够把仁爱之心给引发出来。像我们每一天在讲习,可能别人收获不大,我们自己每一天在劝自己,每一天在学《论语》,我们自己就朝着圣贤的方向去努力,所以我们逐渐的达到了这个仁。都是潜移默化,不知不觉的。所以古人说,读书贵在变化气质。为什么要读圣贤书啊,就是要变化自己的气质,由恶变成善,转恶为善,转迷为悟,转凡成圣。当然这个转变的过程,我们也是日积月累的过程。不是那种上上根,是一闻千悟的。所以曾子在这里边给我们的示现的,也是一个渐学而成贤,这样的一个过程,因为他自己是很鲁钝的。当然,这个鲁钝相对于我们现在人来说,那已经是上根人了。就像神秀大师一样,他也是属于上根人,他说要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就像曾子在这里所用的功夫一样,我们每一天都要反省自己有什么过失啊?有什么过失啊?有了过失就要给他拂拭掉,不要让这个心惹上了尘埃,被污染了。那么这是上跟根人用功的方法。 但是惠能大师是上上根人,他不是这样用功的,他是一闻千悟。他听五祖给他讲《金刚经》,没有听到完他就能够开悟。他是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我们说,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呢?其实就是说,我们这个心,是一个妄心,它是前念灭后念生,速度特别地快。让我们误以为有一颗心,其实本来没有这个东西,那怎么能惹得上这个尘埃呢?但是对一般人讲这个道理,也是不能够契入,所以怎么样呢?我们要像曾子学习,要时时勤拂拭,每一天反省自己的过失。这是我们学的第二个,力行近乎仁。


       第三个道理就是知耻近乎勇。为什么要反省呢?反省就是能够知道自己的过失。知道自己过失,进而能够改正自己的过失,这就叫知耻近乎勇。这个勇就是要勇于改过。所以人非圣贤,孰能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我们都不是生而知之,都不是生来是圣贤人,那哪个人会不犯错误呢?既然犯了错误,那已经是过去式了,也没有必要在这上边纠缠。怎么样呢?只要后面能够改过就可以了,不要在一个地方跌倒两次,不二过,这就是成圣成贤的道路了。所以,一个人能够知道自己有过失,并进而改正自己的过失,没有什么善是比这个善更大的了,所以说是善莫大焉。特别是那些以前做了恶的人,而现在能够改过,大家一看都生起信心了。说:你看这个人以前是黑社会的老大,那个人以前都是骄奢淫逸,一提起他来,就知道他习气特别重,坏毛病特别多,结果他都能够学习传统文化,力行《弟子规》改过自新。那我们呢?我们也能够改。因为人之初,性本善,人皆可以为尧舜,所以不要自己自卑,也不要没有自信,不自爱。人皆可以为尧舜那为什么我不能呢?所以《孟子》上说:舜何人也,予何人也,有为者亦若是。既然舜能够做到,那么我们通过学习,通过努力也能够做到。这就是《弟子规》上所说的勿自暴,勿自弃,圣与贤,可驯致。这就是我们学习这一段,所得到的一些体会。谢谢大家!



 


《群书治要》学习网

Website:www.qszys.cn Record number:京ICP备18013041号-1

Website construction多维网讯 Telephone:010-626707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