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网站收藏 【本网站内容版权所有,欢迎下载转发,转发请注明出处。】
视频更多》

本站视频若出现卡顿现象,恭请前往第三方平台观看,给您带来不便见谅!

第35集《移风易俗莫善于乐》

刘余莉 教授

  • 路线一
  • 路线二
  • 音频一
视频目录
视频文字
第35集《移风易俗莫善于乐》
2017-11-06

尊敬的观众朋友们,大家好:


我们今天学习《移风易俗,莫善于乐》。这句话也是出自于《群书治要·孝经》,我们今天到底应该流行怎样的音乐?我们看《群书治要·吕氏春秋》上,对音乐的一段描述,会给我们很大的启发。它说:“乱世之乐,为木革之声则若雷,为金石之声则若霆,为丝竹歌舞之声则若噪。”这句话的意思就是说:乱世的音乐,如果演奏木质革质的乐器,声音就像打雷;演奏铜质、石质的乐器,声音就像霹雳;演奏丝竹歌舞之乐,声音就像大嚷大叫。“以此骇心气,动耳目,摇荡性,则可矣。”以这样的音乐来惊骇人的心气,摇动人的耳目,动荡人的性情,是可以办得到的。“以此为乐,则不乐。”如果想以此作为音乐来演奏,那绝对不可能给人们带来真正的快乐。“故乐愈侈,而民愈郁,国愈乱,主愈卑,则亦失乐之情矣。”这个音乐,越是奢华,人民越是抑郁、国家越是混乱、君主的地位越是卑微,这也就失去了音乐教化的本质了。《吕氏春秋》这一段话,对于我们今天的人来说,有非常大的警醒作用。它提醒我们:移风易俗莫善于乐。要重视乐教,要挑好的音乐来流行。

孔老夫子到了一个地方,他还没有问这个地方的政事办得如何,首先听一听流行怎样的音乐,大家喜好听什么音乐,就知道这个地方的民风如何了。

在《论语》上,孔子也说:恶郑声之乱雅乐也。什么是郑声?就是当时郑国的音乐,它是属于“淫声之哀者”,这个“雅”就是“正”的意思。我们知道宫商角征羽五声,什么时候用什么乐,都是有一定的规矩的。而这个雅乐,就是先王的雅正之乐。它中正平和,能够调和性情,与人的本性是相应的。但是郑声它是哀以思。郑国的音乐淫哀,很容易感动人,使人心妄动,但是不得性情之正。

当时有很多人都喜欢听郑声,而不知雅乐,结果就是以淫声乱雅乐。在《礼记》中强调,先王制礼作乐的目的是什么?它说:“先王之制礼乐,非以极口腹耳之目之欲,将以教民平好恶,而反人道之正。”告诉我们古代先王,制礼作乐的目的,并不是为了满足人们口腹耳目等感官的欲望,而是教导人们,培养出正确的好恶之心,返回到做人的正道中来。

这个音乐的作用在于“和”,一方面是使人培养出“和”的性情,另一方面也是使社会有一种和谐的气氛。所以才能够移风易俗。

如果国家平时就重视提倡礼乐的教化,那根本就不用警察来维持秩序了。儒家特别重视音乐对人心的影响。主张音乐应该有益于人的教化。认为以“德”为主导的音乐,有益于人心性的提升。以满足感官刺激,作为主导的音乐,则将导向社会的混乱。在《礼记·乐记》中说:“君子乐得其道,小人乐得其欲,以道制欲,则乐而不乱。以欲忘道,则惑而不乐。”这就说在中国古人看来,音和乐是有所不同的。低层次的音,它违背天道中庸的原则,对人性的宣泄毫无节制。那会怎么样?会引导人走向颓废,甚至暴戾的极端,最终毁灭人性,这也被称为亡国之音;而高层次的乐,它是天道的体现。使人在享受音乐的同时,受到道德的熏陶,涵养心性,是入德之门。换一句话说,只有符合于道的音,才称为乐。

《乐记》上也说:“知音而不知乐者,众庶是也。唯君子为能知乐。”唯有有道的君子,才懂得真正的乐。只懂得音,而不懂得乐的,就是一般的众庶,一般的庶民百姓。只有受过音乐教育的雅致的君子,他才懂得乐的道理。

孔老夫子在《论语》中也提出:“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认为这个音乐,对于平衡人的内在情感和外在行为,以至达到社会的和谐,都至关重要。

在《礼记》中,就记载了一段魏文侯和子夏的对话,我们从这一段对话中,可以看到音和乐区别。有一天魏文侯问子夏说:我穿着端冕,这个“端”就是端服,正式的朝服。“冕”就是礼帽。也就是说我正襟危坐,穿着端服,戴着礼帽来听古乐,结果怎么样?却昏昏欲睡,唯恐要睡着;但是当我听郑卫之音的时候,却不知疲倦,请问为什么听古乐,会出现这样的情况,而听新乐却令人不知疲倦?

在春秋的时候,有了古乐和新乐之分。所谓的古乐,就是指自黄帝、尧、舜以来,圣贤相传的雅乐。比如说舜的“韶”、禹的《夏》等等。这些乐节奏缓慢庄重,富有寓意。而新乐则是指当时人们所做的淫声乐曲。比如说郑卫之音,恣意放荡。子夏怎么回答的?子夏就说:这个古乐,齐退齐进,整齐划一,乐生和谐,平正宽广,弦、匏、笙、簧等等乐器,都应之以节。以鼓表示开始,以金铙来结束。君子通过乐舞,可以相互交流心得,谈古论今。述说的无非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道理,这正是演奏古乐的意义。而新乐,这个乐舞进退,都弯腰曲体,参差不齐,奸邪之声泛滥,使人沉溺而不能自拔。并且不时的有倡优侏儒侧身其间,男女混杂,尊卑不分,犹如一群猕猴相聚。乐终之后,大家也没有什么获益,更不能联系历史事实,给人以启发。这就是演奏新乐的后果。现在您所问的是乐,而您所爱好听的却是音。乐和音虽然相近,其实不相同。

魏文侯就又问:请问音和乐到底有什么不同?子夏回答说:古时候天地和顺,四季有常,人民有道德,五谷丰登,疾病不生,所以没有凶兆。所有这一切也都是恰到好处。这被称为什么?这叫“大当”。用我们现在的话来说就是太平盛世。然后圣人出现了,他确定了父子君臣的名分纲纪,也就是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等等。这个纲纪一确立,天下才真正安定了。天下安定之后,端正六律,调和五声,用乐器为歌曲伴奏,用诗歌来表示颂扬。这就是德音。德音才能称为乐。而现在您所喜好的,是滥无节制的溺音。比如说郑国的音乐,它的音调泛滥而没有节制,使人的心志放荡;而宋国的音乐过于安逸,使人的心志沉溺;魏国的音乐急促快速,让人心志烦乱。齐国的音乐狂傲邪僻,使人心志骄逸。这四种音乐,都是淫于色而害于德。都是过分地让你放纵情欲,有害于人培养美德。所以不能称之为乐。正是因为他们有这些特点,在祭祀的时候,这种非常庄重正式的场合,不能够用它们,为什么不能用?因为它们破坏了中正之气。最后这个子夏还提醒魏文侯说:作为一国之君,一定要谨慎选择自己的好恶,因为国君喜好什么,臣下就会做什么。上层干什么,百姓就会跟着干什么。

《诗经》中说:诱民孔易。这个“孔”就是“很”、“非常”的意思。意思是说引导诱导老百姓很容易很容易。怎么个容易法?其实就是上行下效。上层的人喜欢做什么,就会带动整个社会的风气。从这里我们看到:这个乐之所以具有平衡人的内在情感,促进社会和谐的功能,是因为这个“乐”,源于天地自然的和谐与秩序。

真正伟大的音乐,能够成功地模仿自然的和谐。也只有这样的音乐,才是有意义的、可取的。在《乐记》中说:乐者,天地之和也。音乐的普遍流行,可以在人民中间建立起一种平和的气氛。“是故乐在宗庙之中,君臣上下同听之,则莫不合敬。在族长乡里之中,长幼同听之,则莫不和顺。在闺门之内,夫子兄弟同听之,则莫不和亲。故乐者,所以合和父子君臣,附亲万民,是先王立乐之方也。”这段话就是告诉我们,这个音乐如果在宗庙中演奏,君臣上下一同听这样的音乐,就无不和谐恭敬;在宗族乡党中演奏,长幼一同听这个音乐,就无不和谐依顺;在家门之内演奏,父子兄弟一同听这个音乐,就无不和睦亲密。所以说,音乐是为了和谐父子君臣之间的关系,而使万民归附亲顺的。这才是古代圣王立乐的宗旨。所以说这个音乐的目的,就是为了达到“和”。

关于音乐对心灵潜移默化的教育意义,古今中外的很多思想家,都有所认识。比如说古希腊的著名思想家毕达哥拉斯,他就提出教育的目的。教育的目的是什么?就是灌输一种对和谐的爱。怎么样灌输这种对和谐的爱?我们可以通过欣赏音乐的美,而成为和谐的人。所以音乐不仅仅是娱乐,在教育中,音乐是被用来传授道德的。因为它可以控制品格中欲望的、赋予侵略性的部分。毕达哥拉斯还通过音乐教育,来塑造弟子们的品格。他相信,人实际追求什么,是通过反复对感官的灌输而形成的。也就是说我们在生活中,追求什么,通常是因为我们经常接触什么。比如说我们的耳朵经常听什么,眼睛经常看什么,耳濡目染,就会习惯成自然。最后这就会成为我们的追求。

在这一点上,中国古人也有所记载,比如说周文王的母亲太妊在怀孕的时候,目不视恶色,耳不听淫声,口不出傲言。说明什么?说明中国古人很早也对此有相同的认识和理解。

通过使人看到美好的形式、形态,和听到美好的韵律曲调,就可以实现人对美的追求。一个孩童如果从小就受到好的教育,节奏于和谐在他的心灵深处,就牢牢地生了根。那会怎么样?他自然会变得温文尔雅。如果受到了坏的音乐教育,结果就会适得其反,柏拉图也说:一个真正受过音乐教育的人,在他的心里会有一种内在的精神状态的美,表现在有形的体态举止上,也会有一种与之相应的调和的美。

在社会交往中,由于心灵的统一作用,他必然对于同道会气味相投、一见如故。什么意思呢?《周易》上说:“同声相应,同气相求。”他在与人交往的过程中,他会有一种自然而然的感觉,感觉这个人不对劲。对于浑身不和谐的人,他避之唯恐不及。而正确的爱,就是对于美的、有秩序的事物的,一种有节制的、和谐的爱。这与纵情任性截然不同。而音乐教育的最后目的,就是要达到对这种美的爱。通过音乐教育,可以使人的心灵成长得既美且善。所以好的音乐,确实可以在人的内心,培养起一种和敬的态度。这才是音乐教化的根本。而这种和敬的态度一旦养成,他的行为自然表现出仁、义、礼、智、信,对那些不和谐的人事物,他也会特别地敏感,从而敬而远之。

中国古人是以什么样的标准,来确立音乐的好坏?他是不是出于个人的喜好?中国古人他确立事物的好坏,都是以人性为依据,或者说以天道为依据。比如说《中庸》上说:“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人的本性是什么样的呢?中国古人认为人性都是平和的。所以好的音乐一定是与本性相符。它对于明明德有帮助。

《礼记·乐记》中讲:它说人性本来是平和安静的,但是由于受到外部世界的刺激和影响,就起了种种的贪欲之心。当这种欲望没有得到很好的控制、以及人的觉悟的心,被物质世界所扰乱的时候,就丧失了自我,被欲望所淹没。从这里滋生了叛乱、违抗、狡黠、欺骗以及普遍的不道德。这才会出现以强凌弱,以众欺寡,弱肉强食,鳏寡孤独、老弱病残无所养的局面,这就是乱世的表现。

由于音乐它是源于心灵的内在运动,因此它也能够渗透到心灵的最深处。好的音乐,就是那种能够引发人,进行心灵内在反省的音乐,让人心平气和的音乐。当我们人心很烦躁的时候,你拿出一个舒缓的古典音乐,听上一段,你发现什么呢,你这个浮躁的心很快就平和下来了。

《乐记》上说:“乐也者,圣人之所乐也,而可以善民心,其感人深,其移风易俗,故先王著其教焉。”音乐是圣人所乐的,不是一般人为了寻求感官的刺激所乐的。它可以使民心向善,感人至深,起到移风易俗的作用。

古圣先王特别重视音乐的教化。我们看到孔老夫子以《六经》教导学生,其中《乐经》是重要的一本。但是可惜的是,后来这个《乐经》就失传了。中国文化也被称为礼乐文化,说明音乐教育对于培养和改变人的道德素质,维护社会的和谐,是最有效的途径。

在我们传统文化的论坛上,有一位老师专门讲了一堂课,这一堂课的题目叫《移风易俗》。这是一堂音乐课,她在这个音乐课中,给我们唱了一些德音雅乐,比如说《妻子你辛苦了》、《丈夫你辛苦了》、《儿行千里》、《跪羊图》、《推动摇篮的手》、《感恩的心》等等。有的企业,还在他们工人做工的过程中,专门放这些孝亲感恩的歌曲,让人心平气和的歌曲。结果我们发现整个厂房的气氛,那都完全不同,都非常地和谐。这就是告诉我们,这个音乐对于一种平和气氛的产生,起到了很好的促进作用。

但是遗憾的是,我们现在社会所流行的音乐,就是古人所谓的靡靡之音。为什么这么说?比如说我们看,现在有一些孩子,特别喜欢唱这首歌,“对面的女孩看过来,看过来,看过来。”我们想一想现在的孩子,都是在读书求学之间,结果没有把这个心思,放在学业之上,而是走在路上,都想着对面的女孩看过来,而且还是上看下看,左看右看,看个没完没了。这就让人特别注重外在的修饰,而忘记了内心品德的修养,内在心性的提升。

还有一些孩子,小小的年纪,就唱那个歌:《给我一杯忘情水》,唱得两眼迷离,好像真的是很投入。其实他的心智还未开,他还不应该接受这样的音乐。

还有一些孩子,特别喜欢摇滚乐,结果这个骨骼,身体还没有发育完全,就随着这个很激烈的音乐,在那扭动。这个对身体,对心性的影响都是潜移默化的。但是很多的家长却没有这种敏感度,甚至还喜欢看孩子去学习这些音乐。

很多的领导者,特别喜欢靡靡之音。经常去KTV包间唱一些让人心志萎靡不振的,意志消沉的歌曲。我们想一想,一个领导者经常喜欢唱这样的歌曲,沉溺于靡靡之音,他的心思怎么会在他的工作之上?他怎么能够想着把人民教导好,把自己的政事处理好,让社会安定和谐?上行而下效。最重要的是我们的领导者要倡导、要提倡德音雅乐。

我们看到在十八大之后,我们习总书记特别倡导学习传统文化,而且带头听京剧。京剧和现在的流行歌曲相比,有哪些不同?我们知道京剧里边,他的内容都是孝悌忠信,礼义廉耻,仁爱和平。一个孩子经常唱京剧,他的正气就自然地培养出来了。他对于陶冶人的性情,培养人的浩然正气,特别地有帮助。我们仔细观察一下,那些喜欢看京剧,喜欢唱京剧的小孩,他和那些喜欢唱流行歌曲的小孩相比,有很大的不同。这些小孩的最大特点,就是非常地稳重,落落大方。而且非常有感恩之心,有一种道义在其中。而喜欢唱流行歌曲,特别是喜欢唱摇滚乐的孩子,蹦蹦跳跳,没有什么稳重。这个就是长期的乐教,给人潜移默化的影响。

我们也看到中国古代的妇女,她没有读过多少圣贤书,但是她为人知道如何去孝敬公婆,知道如何对丈夫,有恩义,有道义,有情义。她还有贞操的观念。这是什么原因?这都是因为这些民间的戏剧,还有民间的音乐,艺术形式给以潜移默化的影响。

移风易俗,莫善于乐。我们倡导好的德音雅乐,对于社会和谐,确实是至关重要。这也是为什么中华文化被称为“礼乐文化”的原因。

我们今天就学习到这里,不足之处欢迎大家批评指正。谢谢大家!


刘余莉,中国人民大学哲学系学士、硕士毕业。现为中共中央党校哲学部教授、伦理学专业博士生导师、中山大学新华学院客座教授。著述丰硕。曾获英国赫尔大学哲学博士、新加坡国立大学博士后,并应邀到英、意、美、加、澳、日、新加坡、印尼、中国香港等地进行演讲和研讨。2015、2016年,先后两次应邀到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法国巴黎总部,围绕“从《群书治要》看圣贤教育的重要性及如何加强道德教育”做主题演讲,对中国传统文化“东学西渐”起到了有力的推动作用。

《群书治要》学习网

网址:www.qszys.com.cn 备案号:京ICP备18013041号-1

网站建设多维网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