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网站收藏 【本网站内容版权所有,欢迎下载转发,转发请注明出处。】
视频更多》

本站视频若出现卡顿现象,恭请前往第三方平台观看,给您带来不便见谅!

《心态改变命运》第3集

刘余莉 教授

  • 路线一
  • 路线二
  • 音频一
视频文字
《心态改变命运》第3集
2017-08-06

很多人不贪财、不贪色,就是喜欢出名。特别是我们知识分子,可能对财色看得比较淡,但是就喜欢出名。在明朝有一个读书人叫了凡先生,他写了四篇家训,简称《了凡四训》。日本天皇,以“一书一训”来教导子孙。其中“一书”就是《曾国藩家书》,这“一训”就是《了凡四训》。现在中纪委和监察部的网站也提倡各级领导干部要学习《了凡四训》。在《了凡四训》上,说了这样一句话,“名者,造物所忌。世之享盛名而实不副者,多有奇祸。”在世间享有很盛大的名声,妇孺皆知、家喻户晓的人,但是名不副实、德不配位,这会怎么样呢?会多有意想不到的突如其来的灾祸。现在的歌星、影星成了妇孺皆知、家喻户晓的人。因为我们没有把那些道德模范经常每一天地放在荧幕上让大家学习了解,而是把这些影星、歌星都搬上了屏幕,所以大家对他们很了解。那么结果怎么样呢?换一句话说,这些歌星、影星没有用自己好的名声去做有利于社会的引导,结果怎么样呢?结果我们经常看新闻,突然有一个报道说某某歌星自杀身亡,某某影星突然出了车祸,还有很多的得了绝症、还有夫妻不和的、家庭出了纷争的,那就太多太多了。那么这些是什么原因呢?原因就是德不配位、名不副实。所以我们每一天所做的工作是在积功累德,还是在给自己积下灾祸,也都取决于我们的一念之间。所以《易经》上说“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我们不为自己考虑,还要为子孙后代打算打算。所以我们传播什么,我们让社会大众接受什么,这个是非常重要的。特别是现在我们家家户户都有电视机,我们买了一个电视机在家里,就等于给我们的孩子请了一个家庭教师。那诸位朋友,我们在给他们播什么,他们就在接受什么样的教育。孔老夫子说“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我们都不希望自己的孩子受到这样的教育和影响,那我们应该传递给他们什么样的教育,什么样的信息,什么样的内容呢?

最后一个就是贪利,这个利就是凡是有利于你的条件、环境,那都要去贪取,它不仅仅是金钱。中国人有一句话说“见利思义,见得思义”。我们知道中国历史上的读书人,他都把这些故事这些道理演绎在生活之中,我们知道有一个“糟糠之妻不下堂”的典故。这个典故讲的就是汉代的宋弘,我们看一看宋弘他是怎么做的呢。

东汉时有个叫宋弘的人,是开国皇帝刘秀的大臣。宋弘这个人对妻子有情、对朋友有义,是个地地道道的君子。正巧刘秀的姐姐湖阳公主刚死了丈夫。她对宋弘很有好感,便想让她这个做皇上的弟弟去试探。于是刘秀便召宋弘进宫,让湖阳公主坐在屏风后面听他们的谈话。刘秀试探宋弘,谚云:人尊贵后应换友,富有后应换妻,乃人之常情乎?宋弘答:臣闻贫贱之故知不可忘,食糟糠共患难之妻不可弃。刘秀听后便对公主说事难办矣。意思是说这个人有情有义,富贵、权利是不可能打动他的。这时让我们对比《铡美案》的主角陈世美,一个是忘恩负义,一个是有情有义,真是天地之别啊。

我们看宋弘这个人呢,他本来可以和皇帝攀上亲戚,成为皇帝的姐夫,这是多少人求之不得的一件事。但是一个读书人他见利思义,觉得这件事不符合于情义、道义、恩义,所以怎么样呢?即使能和皇帝攀上亲戚都婉言谢绝了。这个就是给我们演绎了一个见利思义的榜样。中国古人告诉我们“立名于一世,失之仅顷刻”。你看你从小学到初中到高中到大学,再走上工作岗位领导职务,这一路走来辛辛苦苦,付出了很多鲜为人知的努力。但是在一个错误面前失足了,在一个诱惑面前把持不好自己,所有的前功尽弃就是在一刻之间。所以“失之仅顷刻”。古人告诉我们,面对财色名利的诱惑应该是什么样的态度呢?应该是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如履薄冰。当别人拿着金钱美色来诱惑我们的时候,我们不要很得意,觉得自己是领导,他们都在巴结我,给我送礼。其实别人是拿着诱饵来诱惑你,你一时把持不好自己跳下了这个悬崖,你还想后悔,还想翻过身来,还可不可能呢?那就是不可能的了。“一失足而成千古恨”后悔后悔,那都是到后面才悔之晚矣。

我们讲一讲幸福是什么。现在很多人都在追求幸福,但是因为追求的方法、手段是错误的却适得其反。有一位老师,他也到珠海去讲《弟子规》。他说夫妻相处,只要守住一个箴言就可以白头偕老。那就是只看对方的优点,不看对方的缺点。结果没想到他话音刚落,下面有一位女士非常踊跃地举手发言,她站起身来对老师说,她说可惜的是,老师,我的丈夫他没有优点。这个老师他反应很快,他马上走到这位女士的身边对她说,他说这位女士我真的很佩服你,为什么呢?因为你这样的勇敢,你的丈夫连一个优点都没有,你居然还敢嫁给他。所以人其实都是很健忘的。从我能为对方做些什么,变成了什么呀?结果变成了对方应该为我做些什么。这个心态一变,一下子就从天堂落到了地狱。其实幸福就在一念之间,这一念除了只看对方的优点不看对方的缺点之外。还要记住一个原则,那就是行有不得反求诸己。什么意思呢?也就是任何一件事情不如意了,没有达到预期的目的出了差错,不要去责怪别人,马上反过头来反省自己。这件事我错在哪里,我有什么样的责任。为什么呢?因为各自责“天清地宁;各相责“天翻地覆”。在一个楼梯里住着两户人家,他们两家住对门。结果一家是大吵三六九,小吵天天有。但是他们对门这一家夫妻相处了二十多年,感情越陈越香,像陈年老酒一样。那么看的久了,这经常吵架的夫妻就很羡慕,于是他们登门求教:说你们家为什么相处这么多年依然和乐,还像当初一样,还像热恋之中。但是我们却大吵三六九,小吵天天有呢?对门的女主人就说了,我给你举一个例子就明白了。比如说有一天丈夫要去上班,我这个做妻子很体贴他,端了一杯茶放在了桌子上。结果丈夫在穿衣服的时候一不小心就把茶水给碰翻了。这个茶水被碰翻了,这件事情是好事还是坏事呢?很多人说是坏事。很多人不做声。中国人看问题是这样的方式,说“境缘无好丑,好丑在于心”。这个“境”就是物质环境,这个“缘”就是人际关系。它本身没有绝对的好与坏之分,好坏之分在哪呢?在于我们的内心在于我们的态度。结果这件事发生了,这个女士马上赶上来说,你看都是我不会做事,我把这个茶杯放的太靠边了,所以才让你不小心把它碰洒了,都是我的错。说着说着又拿来抹布收拾残局。丈夫看到妻子这样的抱歉,他觉得很过意不去。他说明明就是我的错,我不小心把它碰洒的,怎么能怨得着你呢?还是由我来收拾吧。于是这个丈夫就开始和妻子争夺抹布,一个说我来,另一个说还是我来吧。结果你看两个人在一争一夺之中,那种互相体谅互相恩爱互相承担就表露无遗。所以两个人没有因为这件事吵起来,反而感情越来越好。

有一个母亲带着一个儿子在看电视,他们看的是一个古装片,都是受传统文化熏陶下的家庭生活。丈夫回来了,这个妻子非常地体贴,也学过女德。她马上迎上前来,帮着丈夫把衣服脱下来挂好,把他的帽子摘下来放好。然后又端了一杯茶给丈夫,很体贴地说相公请喝茶。结果看到这儿的时候,这个儿子终于忍受不了了。他说妈妈,他们两个人不是夫妻,不像夫妻。这个母亲觉得奇怪了,说他们明明就是夫妻啊,为什么你觉得他们不像夫妻呢?就在这个时候突然电话铃响了,他的母亲拿起电话说了几句就放下了。这个儿子一看就说:“妈妈妈妈,那一个电话一定是我爸爸打过来的。”这个母亲又觉得奇怪了,你也没有听到声音,怎么知道是你爸爸打过来的呢?但是这两件事接二连三的发生,突然这个母亲有点开悟了,她怎么开悟的呢?她想为什么他看到家庭和睦夫妻相处的那种感受,觉得他们不像夫妻呢?原因很简单,因为我们在生活中表演的夫妻不是那样恩爱的。那为什么他一听到我接电话的声音就知道打电话的人是他的父亲呢?因为如果这个打电话的人是她的男领导、男同事、男同学、男朋友,她拿起电话会怎么样,声音很甜美,东南西北地聊了一圈,最后要放下电话的时候还有点恋恋不舍,说:跟你聊天真开心,下一次我请你去喝咖啡,拜拜。把电话放下了脸上还露着笑容,意犹未尽。但是这个电话如果是她的丈夫打过来的,那个待遇就完全不同了。大家感觉很熟悉了,拿起电话很不客气很不耐烦地说,就这么一个简单的事,我跟你说几遍了,你还不懂还问,真笨。啪,就把电话给撂了。所以你看她儿子一看她说话的口气,就知道打电话的人是他那可怜的爸爸。经过这两件事之后,这个母亲很反省。她说你看我们都没有表现出夫妻相处给孩子看。他们以后走上婚姻,怎么知道夫妻和睦相处呢。这样的情况一定要改变了,正在她暗下决心的时候,突然电话铃又响了。她看了一看这个显示,是她丈夫的电话号码。心想机会终于来了,于是怎么样呢?深深地吸了一口气,做了一个深呼吸。然后又把声调调地特别的柔和,还有点客气。缓缓地拿起电话来说:“喂,您好啊,请问您找谁?”结果她的丈夫一听,啪的一下就把电话就撂了,说对不起我打错了。结果她的丈夫又把电话打进来,她仍然非常地温柔。她的丈夫在那边怎么说?——“难道真的是你吗?”诸位朋友,我们要视思明,听思聪,听要听出弦外之音,把这个丈夫的话翻译过来是什么意思呢?难道从此以后我的好日子终于来到了吗?当然我们从这一句话中也体会到,我们现在大多数家庭所熟悉的情况不是互相恩爱、互相反省,而且互相指责,结果因为一点小事,把以前的陈芝麻烂谷子不愉快的事又翻了一遍,最后吵的都要去离婚了。到了那里人家问她:说你们最初是因为什么事吵起来的呢,他们都忘了最初吵架的原因了。这就叫“失之毫厘,谬以千里”。就是因为最初各自责还是各相责的态度不同,导致了婚姻的幸福与否。这是夫妻相处之道。


刘余莉,中国人民大学哲学系学士、硕士毕业。现为中共中央党校哲学部教授、伦理学专业博士生导师、中山大学新华学院客座教授。著述丰硕。曾获英国赫尔大学哲学博士、新加坡国立大学博士后,并应邀到英、意、美、加、澳、日、新加坡、印尼、中国香港等地进行演讲和研讨。2015、2016年,先后两次应邀到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法国巴黎总部,围绕“从《群书治要》看圣贤教育的重要性及如何加强道德教育”做主题演讲,对中国传统文化“东学西渐”起到了有力的推动作用。

《群书治要》学习网

网址:www.qszys.com.cn 备案号:京ICP备18013041号-1

网站建设多维网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