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网站收藏 【本网站内容版权所有,欢迎下载转发,转发请注明出处。】
视频更多》

本站视频若出现卡顿现象,恭请前往第三方平台观看,给您带来不便见谅!

第23集《至要莫如教子》

刘余莉 教授

  • 路线一
  • 路线二
  • 音频一
视频目录
视频文字
第23集《至要莫如教子》
2017-08-13

尊敬的观众朋友们,大家好:


我们今天讲“至要莫如教子”。上一段,我们讲了夫妻和睦相处,我们现在看一看父慈子孝。这个父母慈爱教导儿女,儿女孝敬父母,才能够把父母和儿女的关系处理好。中国古人特别重视对儿女的教育。你看国有国法,家有家规。但是现在还要用家规教育孩子的人有多少呢?所以孩子教育不好是有原因的,根本的原因就是因为没有重视对儿女的教育。

我们看在《群书治要·汉书》上记载着这样一段话:“夏为天子,十有余世,殷为天子,二十余世,周为天子,三十余世,秦为天子,二世而亡。人性不甚相远也,何三代之君有道之长,而秦无道之暴也,其故可知也。”这句话说得很好,它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它说夏朝的天子传承了十几世,殷朝的天子传承了二十多世,周朝的天子传承了三十多世,但是到了秦朝,天子传承到第二世就灭亡了。人性本来都相差不大,为什么夏商周三代的君主有道而能长久,而秦朝的君主无道却突然灭亡呢?什么缘故呢?那就是教育继承人的方式不一样了,重视程度不一样了。

古人是怎么样教育后继的继承人呢?在上边就描写了一段,它说:“古代的君王,这个太子刚一出生,就要用礼来教育他。在出生之后,更要用礼来引导。它怎么引导的呢?让这个成年男子背着他,由专门负责礼的官员,穿好端服,戴好礼帽,带着太子拜天,行祭天之礼。这目的是培养起他的恭敬之心、畏惧之心。在路过宫门的时候,要把太子从背上放下来,目的是为了表示恭敬。在路过宗庙的时候,这个宗庙都是供奉着祖先的牌位,也是祭祀祖先的地方,也要恭敬地小步快行,这是做孝子的行为规范。所以你看古人为什么有恭敬心呢?这个恭敬心体现在生活的点点滴滴、一言一行、一举一动。所以从婴孩儿开始,对太子的教导就已经开始了。

下面又讲了一个周成王的例子,从前周成王年幼尚在襁褓之中的时候,就请了召公做他的太保,周公做他的太傅,太公,也就是姜太公,做他的太师。这都是全国最有道德、最有学问的人,来担任太子的老师。那什么是“太保”呢?保,保其身体,就是要保护太子的身体,让他饮食起居都符合自然规律,讲究养生之道。这还不算,还要让他行为中规中矩都有威仪。傅,傅之德义,这个太傅的责任就是教导他的德义,培养起他高尚的道德素质。师,导之教训,这个太师就给他以各种各样的训诲和教导。这个是三公的职责。

除了设立三公还要为成王设置“三少”,那就是少师、少傅、少保。这“三少”是干什么的呢?他们日常起居都和太子生活在一起,也就是说,他们负责把太傅、太师、太保所教导的事情表演落实在生活之中,让太子看到、学到。

所以从孩提懂事的时候,三公、三少就要为他讲授孝、仁、礼、义的道理。要用这些引导他把它们落实在日常生活之中,还要让他远离恶人,不能够让他看到丑恶的行为。这还不算,还要挑选天下品行端正的人,比如说孝敬父母的、尊敬师长的、博闻多识的、传道有方的人来辅佐、保护太子,让太子和这样人生活在一起。所以太子一出生下来,他所看的就是正事,所听的就是正言,所走的当然是正道,前后左右也都是正派的人,这样太子平日就习惯了和正派的人在一起生活起居,他的行为不可能不端正。

所以孔子说:“少成若天性,习惯如自然”。少年时所养成的品德就如同是天性一样,养成了习惯就如同自己本来的本性自然而然。从这里,我们体会到中国古代的君主多么重视后继人才的教育和培养。

一般家庭对后代子孙的教育,虽然没有这样重视,但是也非常重视对儿女的教导。而我们现在社会之所以出现富不过三代、富不过两代,甚至富不过当代的现象。原因在哪里呢?原因很简单,因为我们抛弃了传统文化,缺少了良好的家庭教育、伦理道德的引导。所以我们讲父母慈爱儿女,这个“慈”,并不是他想要什么就满足他什么。什么才是真正的爱护呢?就是要把祖宗的德行、他的精神、他的品质以及他们的人生经验、创业的教训都传给子孙,让他们有好的品质、好的德行、好的家风家道,这样家业才能够代代承传。

在这些方面古人也给我们总结出了很多教子的格言,比如说孝悌为传家之本、勤俭为持家之本、谨慎为保家之本、和顺为齐家之本、诗书为起家之本。我们现在的很多人如果多读一读圣贤书,在教子方面也会少走很多的弯路。

首先我们看“孝悌为传家之本”。为什么现在的孩子被惯成了小公主、小皇帝了呢?就是因为我们做家长的是“爱之不以道,适足以害之也。”试问哪一个家长不爱自己的儿女呢?但是爱没有用正确的方法去引导他、教导他,反而是一味地满足他的欲望,结果恰恰是把孩子给害了。所以慈爱和溺爱是有区别的。我们看这个“溺爱”的“溺”,它是写作一个三点水加一个弱字。什么意思呢?就是你看,你把这个孩子爱得已经能力、身体都很差了,肩不能担,手不能提,上学一个书包还有保姆来代理。

我们看古人是怎么样来对待这个事情的呢,我们学过《孟子》,《孟子》上有一句话,说:“天将降大任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增益其所不能”。要让他得到各种各样的锻炼,要让他的身体得到锻炼,心智得到磨练,面对什么样的境况都能够坦然处之。而现在的孩子被父母娇惯、溺爱的结果,就是他的身体很弱,能力也很弱,这就叫“爱之不以道,适足以害之也”。

“勤俭为持家之本”,从小就要养成孩子勤俭的习惯。因为我们讲了家败离不开一个“奢”字,“成由勤俭败由奢”家资万贯也需要有好的儿孙来能够保持,如果他有奢侈浪费的习惯,万贯家资也会很快地被败散掉。

“谨慎为保家之本”,虽然家里很富裕,地位很高贵,但是为人处事还是要很恭敬、很谨慎,这样才能够长久地保持富贵而不丧失。所以《孝经》上说:“在上不骄,高而不危,制节谨度,满而不溢。高而不危,所以长守贵也。满而不溢,所以长守富也。”虽然自己身居高位,但是没有骄慢的表现,即使身居高位,也没有被颠覆的危险。虽然自己很富裕,但是还遵守法度很节俭,不会背离礼法,这样的话虽然很富有,也不会有败落的危险。这样才能够长守富贵,才能够使富贵长久地保持不失。

我们看了这句话,再想一想现在的富二代、官二代,教育出现了问题。为什么出现了问题呢?因为没有在学习圣贤经典。中国人说“家和万事兴,和顺为齐家之本”。你看看这个家族能不能兴旺发达,就看他们家庭成员能不能够团结一致、和睦相处。我们看一个单位能不能够兴盛,有没有发展前途,我们看什么呢?就是看这个单位里边每一个人是不是能够助人为乐、团结互助。

“诗书为起家之本”中国人有一句话说:“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这句话在古代说没有问题,现在说有了一些问题,一些流弊。为什么呢?因为古人所读之书全是圣贤之书,所以是三日不读书,面目可憎。因为圣贤书教导我们天道、人道的规律。那你读了圣贤书有什么好处呢?贵在明理。所以为什么读书人特别受尊重呢?因为读书明理,理得心安。但是现在的人所读之书不再是圣贤之书了,结果学了很多的知识、技能,学得越多越傲慢,学得越多还越瞧不起父母、老师,这就偏离了正道。

我们从这里看到了古人他的很多教诲,对于我们现代人如何教育儿女也是非常非常重要的启发。

古人说“惯子如杀子”。什么意思呢?你看养了儿子但是不教育他,结果他长大了,这个驴脾气不好,经常顶撞父母,不尊敬父母。“养子不教如养驴,养女不教如养猪”。这个女儿只会吃喝玩乐享受,不知道自己的本分,到了婆婆家里不知道孝敬公婆,不知道助夫成德,也不知道教育儿女。所以我们看现在的儿女教育出现问题,特别是儿女都自我为中心,自我意识很浓重,成个小公主、小皇帝,不知道孝敬、感恩父母,根本原因在哪里呢?其实就是失去了良好的家教。

我们看《德育古鉴》它分析了不孝父母的主要原因,就是习以成性,习惯成自然,它分析了七个具体的原因。第一就是娇宠。因为儿女受到父母的怜爱太多了,所以经常父母是顺着孩子的性子,事事让儿女占先,做事首先考虑到儿女的需要,首先想到儿女的心,所以久而久之培养了孩子很任性的习惯。

有些人学了《弟子规》之后,看到上面有一句话说:“或饮食,或坐走,长者先,幼者后”。结果回到家里,他就开始力行,改变了以前的饮食习惯,在家里吃饭的时候,在夹起菜来的时候,没有再首先夹给孩子,而是首先夹给了谁呢?夹给了自己的父母。结果第一次的时候,这个小孩看了之后,第一个反应是什么呢?可能大家都想象不到,这个小孩儿就急得跳了起来,非常生气的说:“为什么我是最后一个?”你看他以前已经习惯于大家都照顾他了,都让他先吃,结果现在他是最后一个了,他就忍受不了。所以这个是不能够孝顺父母的第一个原因。

第二个原因就是习惯,如果一个人语言粗疏,对父母不礼貌已经习惯了,他就敢说一些违逆父母的话。如果一个人对父母的照顾已经习惯了,他就敢做一些放肆的事。父母对待儿女都是习惯于把好东西先留给儿女吃,久而久之,儿女就习以为常了,儿女就不再能够体会到父母吃的是什么,吃得是不是习惯了。父母经常拖着重病去做家务事,结果久而久之,儿女也习以为常,就不再关心父母的痛痒了。

第三个原因是因为乐纵。有的人对朋友特别地讲义气,他为朋友两肋插刀,和朋友去吃吃喝喝了,而且还非常的慷慨大方。但是对于父母呢?“双老而味薄”厚薄的薄,对父母,出去请一顿饭都觉得囊中羞涩,不愿意花那么多的钱,觉得浪费。对待自己喜欢的人,他(她)很幽默,想方设法的说一些话讨他(她)们的欢心。但是对父母的时候,却默默无言呆若木鸡无话可说。还有一些人学了传统文化之后,认为父母兄弟都是俗人,自己学了传统文化境界高了,也不愿意再和父母兄弟去相处了。

第四点就是忘恩记仇。这个恩义情义如果时间长了的话,人就容易忘记。别人对我们有恩,古人说“受人滴水之恩,常思涌泉相报。”但是人之常情就是人们对我们有恩,但是时间一长就淡忘了。但是人与人之间的冤仇积累得多了,每想起一遍就把自己气一遍,累积起来,这个怨仇越结越深久久不能释怀。

有一个故事讲得很好,说有一个小姑娘在家里和父母吵了一顿架,结果她一任性,很生气就离家出走了,身上也没有带多少钱,肚子越来越饿,还是大冷天。她走到了一个包子铺面前,但是又没有钱。就在这个时候老板娘看到了,她说:“你过来,我给你煮一碗面,不需要你付钱,免费的”。结果这个孩子吃了这碗面,顿时觉得暖呵呵的,也不那么饿了,对这个老板娘非常地感恩。这个老板娘非常的慈悲,也非常地有智慧。她就提醒这个女孩说:“我也是为人父母的人,你想一想,从小到大,不知道你的父母亲为你端过多少碗饭,为你洗过多少次衣服,做过多少事儿,那你知不知道对她感恩戴德呢?而我仅仅给你端过一碗饭,你就这样地感恩,这样做是不是分不清哪一个轻哪一个重呢?”这个女孩一听,她非常地惭愧,赶紧就往回跑。结果她跑到她家巷子的时候,看到她的母亲在焦急地四处张望,逢人就打听,有没有看到我的孩子呀?看到了这样的情景,她忍不住掉下了眼泪。

所以你看,对于一饭之德我们都经常能够记在心上感恩戴德。但是我们的父母,每一天给我们做饭洗衣服打扫卫生,做得久了,我们还嫌她做得太多了,给得太少了,味道太咸了,口味太轻了等等。所以你看一时感恩人家救济你一次,帮助你一次,你对他感恩戴德。如果人常常地帮助你呢?你反而就忘记了感恩戴德,反而认为这是正常的,还经常挑剔人家帮助得不周到,那更何况是对父母兄长呢!

这就是古人所说的“以亲爱为故常”,认为父母这样亲爱我,照顾我,处处体会我的需要,为我付出,给我拿钱花,这都是应该的。所以有的时候父母为我们担心,为我们考虑得周到,我们还嫌他多事,违背了我们的意愿。父母教诲我们,我们还对他的用词挑来挑去。有的时候,父母辛辛苦苦地保护儿女,但是做儿女的还不知道报恩,也都习以为常。所以对父母勉强自己的事,有的时候因为不理解,还对父母怒目相向,对父母发脾气。对于父母的大恩大德,在眼前的我们尚且不认识,更何况能够想到父母的胎养之劳,哺乳之苦,十月怀胎,三年不免于父母之怀的哺育之恩呢!我们怎么可能想得到呢,所以这就是忘恩记怨所导致的。

第五个原因就是私财,也就是我们把财产看得太重了。财到了自己的手里,就认为是自己所有的了,而在父母的手里还认为应该给儿女才对。在财钱具足的时候就忘记了回家探望父母,只有在财钱匮乏的时候,才希望从父母那里得到钱财,而求钱财求不到的时候就怨恨父母。父母亲不能够赡养自己,需要儿女赡养的时候,我们就更加地厌恶父母。所以我们看在现代社会有很多这样的故事,说一个父亲孤苦伶仃地把这个独生子养大了,但是这个父子却为了钱财吵上了法庭,形同陌路。在这个时候我们就应该想一想,我们这个身到底是谁生养的?谁哺育的?既然这个身都是父母给的,父母哺育的,那么这个财又是谁的财呢?所以不能够因为财产再和父母起纷争。

第六个原因就是因为恋妻子,这个“妻子”在古人那里是讲妻子和儿女的意思。自己挣了钱买了好吃的,用来让妻子儿女高兴。有了空闲的时间能够去休假的时候,就带着儿女出去度假。但是这样一来,和父母亲相处的时间就越来越少了,更没有想着去讨父母的欢心。所以古人有一句话说得很有味道,“不思子为我子,而我为谁子”。不想一想,这个儿子是我的儿子,可我又是谁的儿子呢?自己也是父母所生养的儿子,也应该去孝养父母才对。“亲子我,而我不顾,则我亦何赖有子哉?”父母亲把我当成儿子,这样地对我倍加关爱,但是我却不能够照顾父母、赡养父母,那我又怎么能够依赖儿女来赡养我、照顾我、回报我呢?对待妻子、儿女,当然,要应该给他们很好地照顾,但是不能够因为照顾儿女、妻子,就忘记了去孝敬父母。

第七个原因就是争妒。父母生的孩子有很多,父母对于儿女的关爱和照顾,其实都是平等的。父母对于儿子其实没有私爱,但是儿女对于父母却有顺有逆,所以父母对儿女,他们所表现的爱也是不一样的。那些顺着父母的,父母对他们的爱就多一些,违逆父母的,父母对他们的爱就少一些,这也是正常的事。一个人如果失爱于父母,不为父母所宠爱,在这个时候,不要一味地去怨恨父母,而应该心平气和地想一想,为什么父母对其他的兄弟姐妹更好?而对我就没有那么好。其实“行有不得,反求诸己”之后,你就发现还是因为我们自己做得不够好。如果看到兄弟姐妹被父母宠爱,就恨得咬牙切齿,生起了怒气,让父母知道了就会更加地生气。这是因为嫉妒兄弟姐妹被父母所偏爱,所以才不能够孝敬父母。

以上这几种情况是为人儿女的应该时时警醒、事事检点、念念克制的。古人提醒我们“勿以亲心之慈,我可自恕”,这句话说得很好。不要因为父母亲心地仁慈,不和我们计较,我们就可以自己宽恕自己。“勿以世道之薄,我犹胜人”,不要因为现在世风日下,人心不古,很多儿女都不赡养父母了,不和父母住在一起了,而我还能赡养父母,照顾父母,和父母住在一起,就认为我做得比别人更好了。其实,我们做得还远远不够,特别是我们看一看古人这些孝道的故事,我们才知道什么是孝。

我们现在说你这个年轻人真是不孝敬。他不知道惭愧,他不知道他还跟你辩论,他说:“你怎么知道我不孝呢?我很孝敬。”他认为自己是个孝子。为什么呢?原因很简单,因为“人不学不知道,人不学不知义”,他都是按照自己的标准来评判自己是不是孝的。所以我们下一次课还会讲父母的恩德,还要讲怎么样教育儿女,我们现在就讲到这里,谢谢大家。


刘余莉,中国人民大学哲学系学士、硕士毕业。现为中共中央党校哲学部教授、伦理学专业博士生导师、中山大学新华学院客座教授。著述丰硕。曾获英国赫尔大学哲学博士、新加坡国立大学博士后,并应邀到英、意、美、加、澳、日、新加坡、印尼、中国香港等地进行演讲和研讨。2015、2016年,先后两次应邀到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法国巴黎总部,围绕“从《群书治要》看圣贤教育的重要性及如何加强道德教育”做主题演讲,对中国传统文化“东学西渐”起到了有力的推动作用。

《群书治要》学习网

网址:www.qszys.com.cn 备案号:京ICP备18013041号-1

网站建设多维网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