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网站收藏 【本网站内容版权所有,欢迎下载转发,转发请注明出处。】
视频更多》

本站视频若出现卡顿现象,恭请前往第三方平台观看,给您带来不便见谅!

第16集《境缘无好丑,好丑在于心》

刘余莉 教授

  • 路线一
  • 路线二
  • 音频一
视频目录
视频文字
第16集《境缘无好丑,好丑在于心》
2017-06-23

观众朋友们,大家好:


我们今天继续学习《群书治要》,今天讲境缘无好丑,好丑在于心。在《群书治要·贾子》上记载着这样一个故事,梁国有一个大夫名叫宋就,他担任处在一个边境地区的县令,这个县恰恰和楚国接壤。梁国和楚国两国的边亭都种着瓜。梁国边亭的人勤劳,他们多次灌溉瓜田,这个瓜就长势喜人。而楚国的边亭偷懒,很少浇灌瓜田,这个瓜就长势很差。楚国边防的县令对楚国这边瓜长势太差感到恼火。而楚国人也记恨梁国人比自己出色,种的瓜比自己种的好。于是他们就趁着夜色去偷盗破坏梁国边亭的瓜,使得梁国这边的瓜都枯死了。这件事发生之后,宋就是怎么做的呢?他不仅没有怀恨在心,反而派人偷偷地到了楚国的边亭,趁着夜色仔细地浇灌楚国的瓜,结果楚国的瓜的长势也逐渐变好了。楚国边亭对此感觉到很奇怪,于是他就秘密地观察,到底是怎么回事。结果发现竟然是梁国的人来帮他们浇灌。这件事传到了楚王的耳朵里,于是他就对梁国的私下让步表示高兴,用重金表示感谢,并且请求与梁国彼此交好。所以梁国和楚国,两国的友好往来就是从宋就开始的。

有一句老话说“转败而为功,因祸而得福”,老子也说“以德报怨”,讲的就是这样的事。我们从这个故事中看到,虽然面对别人对自己的不好,他没有做出像我们一般人的对立的、怨恨的、报复的决定,反而总是以德报怨。我们在社会中与人相处,难免会遇到这样或者那样的不痛快、不如意。很多人因为这些不如意,就整天抱怨,过不上一个快乐的生活。如果向大家提出这样一个问题,你究竟是愿意选择快乐,还是愿意选择痛苦与烦恼呢?我想任何一个人都说,我愿意选择快乐,那为什么人人都愿意选择快乐,又有很多人深深地陷在痛苦、烦恼和不安之中呢?实际上很多人认为,虽然我愿意快乐,但是很多痛苦、烦恼的事情不请自到,我也没有办法抵御。的确,我们生活在一定的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之中,确实随时可能遇到来自自然界和社会的不良刺激。但是,是不是像大多数人所认为的那样,我们面对外来的刺激无能为力,而只能任人摆布呢?

我们再看一个法兰克的故事,更有助于我们正确的回答这个问题。法拉克是一个犹太裔的心理学家,因为他是犹太族,所以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时候,他就被关进了纳粹的死亡营。他的遭遇可以说是非常的悲惨,因为他的父母、兄弟、妻子全都死于纳粹的魔掌,唯一剩下的一个亲人,就只有自己的妹妹了。而他每一次在纳粹的死亡营里都要接受严刑拷打,朝不保夕。有一天,法兰克一个人独自处在囚室之中,突然之间产生了一种顿悟的感受。那就是在任何一种特定的环境下,人还有一种最后的自由,这种自由就是选择自己的态度。从外界环境上看,法兰克被关进了纳粹的死亡营,失去了人身自由,而且每一天都要接受严刑拷打,朝不保夕。但是他发现自己的心理意识,自己怎么想,却是纳粹德国人无法干涉的。于是他就凭着想象和记忆,不停地磨练自己的意志,直到心灵的自由终于超脱了纳粹的禁锢。而他的这种超越,也感召了其他的狱友,甚至狱卒。他协助狱友们在苦难中找到生命的价值,寻回生命的尊严。法兰克的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什么道理呢?他告诉我们人对外界刺激和反应的关系,并不是像动物那样,是刺激和反应的关系,而是一种刺激、意识和反应的关系。正是在意识这个中间环节,人可以充分发挥想象力,独立意识、良知的作用。对外部的不良刺激,作出良好的积极的回应。我们把这就称为积极的思维、选择的自由。用小罗斯福总统夫人的话来说,就是“除非你同意,任何人都不能够伤害你”。圣雄甘地也说“若非拱手让人,任何人都无法剥夺我们的自尊”。所以,在生活中,让人受害最深的,并不是那些不良的遭遇,而是我们允许这些不良的遭遇影响到我们的思维,干扰到我们的情绪。所以有人说,虽然我们不能掌控风的方向,但是我们能够调整风帆。什么意思呢?在生活中,我们不知道会遇到来自自然界和社会中的什么样的不良刺激、不良遭遇,这是我们无法预见的,但是我们能够做的是什么呢?在面对这些不良遭遇的时候,可以对外部的不良遭遇、不良刺激作出良好的积极的回应,调整自己的心态。

在北京这样大的都市,经常会遇到交通拥堵的现象,当有的出租车司机遇到堵车的情况,会怎么样呢?就会不停地抱怨,嘴里甚至还不干不净地骂着:“真倒霉,刚出门就遇到了堵车”。我们想一想这种抱怨的情绪,能否改变交通拥堵的事实呢?不仅改变不了,反而使自己的心情越来越焦急,越来越烦躁。而且中国人还有一句话,叫“心想事成”。意思是说你总是有某一种想法,你想的那件事很可能就出现在你的人生中。所以你越是抱怨交通拥堵,交通拥堵的情况就越来越严重。另一个人他恰恰相反,他想反正已经交通拥堵了,而我已经忙了大半天,正好趁着这个机会放松一下紧张的神经。所以他还拿出一个舒缓的古典音乐来播上一曲,再和乘客聊聊天,开几个玩笑,这样就调节了气氛,让时间也觉得过得很快。面对同样交通拥堵的境缘,他们选择了不同的态度,交通拥堵的情况对他们的情绪影响也就不同。

所以在日常生活中我们面对同样的困难、问题、挫折,但是不同的人因为采取了不同的视角,结果呢?这个问题对他们的影响就不一样。我们很多人在生活中有压力,往往都是因为没有选择正确的视角所导致的。所谓的视角,就是把现在或者即将发生的问题,放在一个更大的参照系来观察的能力。

有一个小和尚,他去向一个老和尚学习。但是这个小和尚,经常因为芝麻大的小事就怨天尤人,抱怨个不停。为了教导这个小和尚,老和尚就想出了一个办法。有一天,老和尚给小和尚端了一杯水,放上两勺盐搅拌一下,他说:“你喝一口,尝一尝什么滋味。”小和尚舀了一勺喝到嘴里,哇,很苦!他一下就吐了出来。老和尚又带着小和尚来到了一个湖边,湖边有清澈的泉水。他就把这两勺盐又倒进了湖水里,然后又请小和尚说:“你舀起一勺尝一尝什么味道。”小和尚舀了一口尝在嘴里,非常的甘甜,非常的好喝。老和尚说:“你看同样是两勺盐,把它放在不同的容器里,你喝这个水感受就是不一样的”。这告诉我们什么道理呢?当这个容器很小的时候,两勺盐就让你受不了。但是当这个容器很大的时候,两勺盐让你没有感受。当我们一个人的心量变得大的时候,很多事就不再是事了。所以下一次,当你遇到那个小小的问题,就感觉到困扰的时候,就感觉到有压力的时候,请记住那一个更大的参照系。你发现,这个事情并不像你想象的那么困难。所以当我们换一个角度来看问题的时候,我们真的发现“境缘无好丑,好丑在于心”。

有一个老人家他有两个女儿。一个女儿,她是卖雨伞的工作,另一个女儿是在染坊经常要晾衣服。晴天,这个老人家也担忧,阴天她也担忧。因为晴天的时候,担心她大女儿的雨伞卖不出去。阴天的时候,又担忧她二女儿染坊的衣服晾不干。“忧”能使人老,很快她就衰老下来了。过了不久,她遇到一个老朋友,看到她这么快速的衰老,就问她是什么原因。她就把自己的苦恼告诉了这个朋友,这个朋友就笑了,他说:“这有什么好担心的呢?你应该是晴天也高兴,阴天也高兴才对。为什么呢?因为晴天的时候,你二女儿染坊的衣服好晾干。阴天的时候,你大女儿的雨伞好卖”。这个老妇人一听也对呀,从此以后,无论是晴天还是阴天,她都很开心,过上了快乐的生活。所以幸福其实就在一念之间,这个“一念”,还是取决于我们自己怎么想。

有一个故事,讲的是一个投河的少妇人的故事。这个少妇人刚刚结婚两年多,结果她的丈夫就被别人拐走了,而她刚刚满周岁的儿子,本来活泼可爱、聪明伶俐,但是也得了重病过世了。看着自己最爱的人一个一个的离自己而去,她觉得生活没有意义了。所以她一时想不开就去跳河自杀,幸好被河中央的一个老艄公给救了起来。老艄公就问她:“我看你年纪轻轻,家境也不错,为什么这么想不开,非要走上绝路呢”?这个少妇人说:“老人家你不知道,我的生活有多么的悲惨”。于是,她就把自己的经历给老艄公诉说了一遍。老艄公听了之后,低着头沉吟片刻,然后抬头就问她:“两年之前,你的生活是什么样子的呢”?这个少妇人一想,她说:“两年之前我还没有结婚,既没有丈夫也没有儿子,我过得自由自在、无忧无虑、无牵无挂”。老艄公就说了:“这不过是命运之船又把你送回到两年前去了,你现在又没了丈夫没了儿子,你仍然可以过得自由自在、无忧无虑、无牵无挂呀,请上岸去吧”!这个少妇人一听觉得有道理,所以她走上了岸,再也没有想到去自杀。因为她换了一个角度看问题,感受到自由自在、无忧无虑、无牵无挂的力度。

有一位哲人说:“我们的痛苦并不是问题本身带来的,而是我们对这些问题的看法而产生的”。这就是我们今天要讲的主题——境缘无好丑,好丑在于心。这个“境”就是物质环境,这个“缘”就是人际关系。物质环境和人际关系它本身没有绝对的好与坏之分,就看你怎么样来处理它,怎么样来对待它,你的心态如何?

有一个故事,题目是《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讲的是有一个国王,他特别喜欢打猎,经常与宰相微服私访。这个宰相最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就是:“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有一天,这个国王到森林里打猎,一箭就射倒了一只花豹,国王下马去看这个花豹。可是没有想到这个花豹使出最后的力气扑向了国王,将国王的小指咬掉了一截。国王就叫宰相来饮酒解愁,谁知道这个宰相却微笑着说:“大王啊,想开一点,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国王听了很愤怒,说:“如果寡人把你关进监狱,这也是最好的安排吗?”宰相依然微笑说:“如果真是这样,我也深信这是最好的安排。”国王大怒,马上派人将宰相押入监狱。一个月之后,国王养好了伤独自出游,来到一处偏远的山林。突然从山上冲下一队土著人,把他五花大绑地带回了部落。山上的土著居民有一个习惯,有一个习俗,就是每逢月圆之日,都会到山下去寻找祭祀满月女神的牺牲品。土著人找到了这个国王,就准备将国王烧死,来祭祀女神。正当国王绝望之时,祭司忽然大惊失色,为什么呢?因为他发现国王的小指头少了小半截,不是一个完美的祭品,收到这样的祭品,满月女神会不高兴的。于是,万不得已土著人就把国王给放了。国王大喜若狂,回到宫中就叫人把宰相给释放了,并且摆酒宴请他,国王向宰相敬酒说:“你说的真是一点也不假,果然,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如果不是那天被花豹咬了一口,今天我连命都保不住了。”国王忽然想到了什么,他就问宰相:“可是你无缘无故的在监狱里蹲了一个月,这又怎么说呢?”宰相慢条斯理地喝了一口酒说:“如果我不是被关在监狱里,那您想一想,陪着您去微服私访的人一定是我。当土著人发现国王您不适合祭祀,那岂不是轮到我了吗?”国王听后忍不住哈哈大笑,他说:“是啊,果然没错!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一个道理,当我们遇到不如意的事,这一切肯定也是一种最好的安排。所以不用懊恼也不用沮丧,更不要只把眼光看在一时。如果我们能够把眼光放远,把人生的视野放大,不要怨天尤人,永远保持一种乐观向上的态度,相信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这个故事给我们从一个角度证明了“境缘无好丑,好丑在于心”的道理。

在我们生活中如果充满着感恩心,我们发现,我们往往能够改变在一般人看起来是不好的,或者是挫折的事情。有一个故事,讲的是一头掉在井里的驴。当我们沮丧的时候,当我们有抑郁的情绪的时候,我们想一想这个故事,它就会给我们很多的启发。有一头驴掉到了一个很深很深的废弃的陷阱里。主人权衡一下,觉得救上这头驴很不划算,于是他就走了,只留下这头孤零零的驴。这头驴看到主人不救它,而且自己呆在这个井里,每一天还有人往里面倒垃圾。这个驴就很生气:“哎,自己可真倒霉啊,掉到了陷阱里,主人不要它了,但是就连死也不让它死的舒服一点,每天还有那么多的垃圾扔在它的身上”。可是有一天,这头驴的思维突然发生了转变,它决定改变它的态度。于是它每一天都把上面倒下来的垃圾踩到自己的脚下,而不是被垃圾所淹没。并从垃圾中找到那些残羹剩饭来维持自己的体能。终于有一天,垃圾成为了它的垫脚石,使它重新回到了地面上。

所以不要抱怨你的不如意,不要抱怨你的家庭环境不好,你的工作很差、工资很少,不要抱怨你空怀一身绝技却没有人赏识。现实生活中,每一个人都有太多的不如意,中国古人说:“人生不如意事十之八九”。就算生活给你的是垃圾,你同样可以把垃圾踩在脚底下登上世界之巅。这个世界,只在乎你是否到达了一定的高度,而不在乎你是踩在巨人的肩膀上上去的,还是踩在垃圾上上去的。而事实上,踩在垃圾上去的人,更值得尊重。

这个故事也是告诉我们,只要我们换一个角度来看问题,怀着感恩的心来看问题,生活少了很多的抱怨,环境也因此有所改变。

有一位老人家,在《生活在感恩的世界里》这样写到:“感激伤害你的人”。为什么要感激伤害你的人呢,很多人对伤害过自己的人,都是恨不得他有什么不如意的事发生才好,恨得咬牙切齿。但是这位老人家却提醒我们要感激伤害你的人。因为没有人曾经伤害过我们,我们就像温室里的花,经不起任何的风吹雨打。正是有人把我们伤害了,我们又重新生活,恢复正常的时候,我们的心智就得到了提升,得到了磨练。“感激欺骗你的人,因为他增进了你的见识”,我们很善良,但是有的人就觉得“人善被人欺”,其实这一句话有待商榷,这句话只说了一半,这句话后边还有半句话“人善人欺天不欺,人恶人怕天不怕”。所以我们好像被人欺骗了,但是我们还是心怀感恩。为什么呢?增进了我们的见识。

我们知道天下有好人也有恶人,还有这样骗术高超的人。但是重点在哪里呢?重点在于不要因为别人欺骗了我们,我们就丧失了信任别人的能力。也不能够因为别人欺骗了我们,我们转而又去欺骗别人。有一句话说的很好,别人做得对不对并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谁一定要做对呢?最重要的是自己要做对。而且孔老夫子教导我们“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我们不希望被别人欺骗,我们转而也不能够欺骗别人。所以要感激欺骗你的人,因为他增进了我们的见识。

“感激遗弃你的人,因为他教你学会了自立”。正是有人把我们遗弃了,所以我们从小学会了自尊、自爱、自强、自立的意识,要靠自己的双手去打拼天下。很多的成功人士,当他们回首童年的时候,都有一段鲜为人知的磨砺,他们对这一段磨砺给予了很高的评价。相反,我们看到很多生活在优裕环境中的孩子,家庭很富裕,衣来伸手饭来张口,没有体会到生活的不容易赚钱的辛苦。过着游手好闲、吃喝玩乐、骄奢淫逸的生活,甚至发展为纨绔子弟,成为啃老族、败家子。究竟哪一个环境好,那真的很难说,就看我们如何运用这个环境来成就自己还有孩子的人生。

“感激绊倒你的人,因为他强化了你的能力”。正是因为有人把我们绊倒了,当我们重新站立起来的时候,我们的能力就得到了加强得到了提升。

“感激斥责你的人,因为他助长了你的定慧”。很多人说你看我修养多好啊,对谁都是满面笑容一团和气。其实这是什么原因呢?因为我们的身边都是恭维我们、赞叹我们甚至谄媚巴结我们的人,所以我们觉得自己修养好、心态好从来不发火,那也是很正常的。

当有一天一个不认识你的人也不知道你是领导的人,走到你的面前指着鼻子骂你,对你无理取闹的时候,你还能对他表示耐心、表示微笑,这才体现了一个人真正的修养。所以要感激所有让你坚定成就的人,用大文豪巴尔扎克的话就是说:“世界上的事情永远都不是绝对的,结果完全因人而异,苦难对于天才是一块垫脚石,对于能干的人是一笔财富,但是对于弱者,却是一个万丈深渊。”同样面对挫折和困难,有的人从中汲取教训,把困难作为成功的垫脚石。但是有的人在困难和挫折面前,却是一落千丈,不知道如何去应对。最后也给自己带上了不归之路,所以境缘无好丑,好丑在于心。当你真正明白这个道理的时候你发现,其实“事事是好事,人人是好人,日日是好日,时时是好时”。任何一件事情来到我们面前的时候,我们都不要认为它是一个绝对的坏事。我们把一般人看起来不好的事情,转变成好的事情,这才是我们需要努力的方向,这也需要真实的智慧。

我们今天就学习到这里,不足之处,欢迎大家批评指正,谢谢大家!


刘余莉,中国人民大学哲学系学士、硕士毕业。现为中共中央党校哲学部教授、伦理学专业博士生导师、中山大学新华学院客座教授。著述丰硕。曾获英国赫尔大学哲学博士、新加坡国立大学博士后,并应邀到英、意、美、加、澳、日、新加坡、印尼、中国香港等地进行演讲和研讨。2015、2016年,先后两次应邀到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法国巴黎总部,围绕“从《群书治要》看圣贤教育的重要性及如何加强道德教育”做主题演讲,对中国传统文化“东学西渐”起到了有力的推动作用。

《群书治要》学习网

网址:www.qszys.com.cn 备案号:京ICP备18013041号-1

网站建设多维网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