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网站收藏 【本网站内容版权所有,欢迎下载转发,转发请注明出处。】
视频更多》

本站视频若出现卡顿现象,恭请前往第三方平台观看,给您带来不便见谅!

新时代的文化使命--第4集

刘余莉 教授

  • 路线一
  • 路线二
  • 音频一
视频文字
新时代的文化使命--第4集
2018-05-19

主持人:

观众朋友们,大家好!很荣幸邀请到中央党校刘余莉教授做客我们今天的《一脉相承》。

主持人:

在现代有一本书,也在国内外引起非常大的反响,这个是我们总书记一系列讲话汇集起来的一本书,今年也出版了第二册,名字叫《习近平谈治国理政》。在这本书当中也有很多的关于践行文化,包括一些治国理政的一些概念,讲述得也非常的详细。其实在今年两办文件,还有十九大报告当中,习总书记也都有提出,中国共产党人从成立之日起,就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忠实继承者和弘扬者,如何更好地发挥领导干部学习、弘扬《群书治要》,学习中华传统文化,如何才能够让“两办文件”落地生根,让“两学一做”如何落实。我们也请教授为我们谈一谈。

刘教授:

这个“两学一做”,它是说要“学党规党章,学系列讲话,做合格党员。”但是做一个合格党员的前提就是你要做一个好人,而共产党员的宗旨就是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但是如果一个人要做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这就像我们建造一个道德大厦,它是第五层、第六层,这是我们所讲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境界。这个道德大厦是有根基的,根基何在呢?那就是我们中国古人讲的“孝亲尊师”。如果一个人对他的父母都不能够全心全意地去服务、去感恩,怎么可能对他的陌生人,对人民无私无求地付出呢?所以中国古人他讲的道德教育是有次第的,也是有规律的,“百善孝为先”。我们现在看到雷锋精神,三月来四月就走了。雷锋精神代表的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什么雷锋精神三月来四月走了呢?当我们社会出现问题的时候,我们一定要回到经典中找到答案。

我们翻开《论语》,《论语》上就记载,说“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他说,君子重视根本,根本树立起来了,“道”自然就产生。我们现在追求的仁爱之心,仁爱之心就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仁爱之心的根本在哪里呢?那就是对父母的孝和对兄弟的友悌之心,这是仁爱之心的根本。爱人民,爱祖国,从哪里爱起呢?从爱父母、尊敬老师、尊敬长辈来做起,这个才是符合人的情感发展的规律。我们中国人他有五千年教育的经验,他把这些规律总结出来,都记在经典之中。只要你回到经典中,你就一定能够找到解决问题的答案。

我们看到为什么“两学一做”在很多地方变成了形式,没有深入人心,根本的原因就在于,没有结合传统文化这种道德教育的规律来教导人。教人从哪里教起呢?做一个合格的共产党员,先从“做一个好人”来做起。如果连一个好人都不是,怎么可能是一个合格的共产党员呢?所以“爱民如子,视民如伤”,自古以来都是中国人对领导干部的要求。为什么古人他真的做到“爱民如子,视民如伤”了呢?就是因为他对父母,他对老师、对长辈,对兄弟姐妹有这种发自内心的感恩和关爱!如果我们连对养育自己十几年、二十几年的父母都漠不关心,他们处于病苦状态都麻木不仁,又怎么可能对人民去全心全意的服务呢?这个是不符合自然规律的。所以我们说,我们要把这些理念让它落实,也都需要从经典中、从传统文化中找到结合点、找到根本。

主持人:

我们今天为什么要弘扬《群书治要》,对于我们现代人来讲,如何才能够学懂、学会《群书治要》呢?

刘教授:

《群书治要》是唐太宗李世民的时候派魏征、褚亮、萧德言、虞世南等等的大臣,把唐朝以前经、史、子之中,“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精髓都概括出来了,这一部书奠定了唐朝“贞观盛世”的思想理论基础。也就是说为什么有“贞观盛世”的局面呢?贞观盛世的时候,很少有人贪污受贿、违法乱纪。比如说在贞观六年的时候,全国被判处死刑的犯人只有290个人,而且唐太宗还命令他们回家去过年,处理后事,第二年秋天再回来受刑。结果怎么样呢?这些被判处死刑的犯人到第二年秋天的时候,无一例外地回来接受死刑的处罚。这说明什么呢?说明在那个时代,即使是死刑犯,他都有道德的良知,他都有羞耻心,他都能够做到“不忍欺”。这种盛世的局面是怎么样达到的?我们现在都在讲传统文化是糟粕的、封建的,是落后的。我们想一想,我们能够把社会治理到这种程度吗?他既然能够把社会治理到这样的效果,应该去了解这样的效果是怎么出现的,实际上就是靠这一本《群书治要》。

从唐太宗到太子,到这些王公大臣都在学习这一本书。所以,全国上下思想观念高度的一致。大家读书的好处是什么呢?“读书明理,理得心安。”《贞观政要》上就记载着唐太宗对身边的臣子说,说那些贪财的人、受贿的人,他实际上是不懂得怎么样才是对自己真正有利益的,就如同是拿着珍珠的子弹去射鸟雀。珍珠的子弹是很昂贵的,但是他不懂得珍惜,拿着它去干嘛呢?去射麻雀,取得那一点微不足道的利益。比如说你在做官的时候,你的俸禄很高,足够养活你全家人,衣食无忧,而且你走到哪里受人尊重。你的家人走到哪里,大家一说是谁谁谁的家属,大家都会肃然起敬。你看你又有俸禄可以养家,又有受人尊重的地位。但是你对这些都不珍惜,拿着这个去贪污受贿、违法乱纪、以权谋私,最后锒铛入狱了,结果怎么样呢?这个位置没有了,俸禄没有了,妻离子散、家破人亡,而且自己的家人都跟着受牵连,说你看这是谁谁谁的家属,他们家的那一位还在职务犯罪被关进监狱。所以确实是得不偿失、因小失大。

而且他说,正是因为这个鲁国的宰相,他喜欢吃鱼,他有朋友就投其所好,就送给他一些鱼,他看了一看又送回去了。这个人就觉得奇怪了,他说:“您不是很爱吃鱼吗?我找了一些上好的鱼送给你,你为什么不接受呢?”这个宰相就说,“正是因为我喜欢吃鱼,所以我今天才不能接受您的鱼。为什么呢?因为我喜欢吃鱼,我自己有钱,自己拿去买就好了。但是如果我今天接受了你的鱼,改天因为这个行为被关进监狱,当我被关进监狱的时候,请问还有人再送给我鱼吗?我还能再吃得到鱼吗?正是因为我喜欢吃鱼,所以今天才不能接受您的鱼啊!”唐太宗他经常引用《群书治要》上这些故事,来给身边的大臣来做比喻,引导他们要珍惜自己的官位,不要做这些得不偿失的事。

人经常读《群书治要》有什么好处呢?那就是可以把自己的理智提起,不会利令智昏、情令智迷。所以我们读《群书治要》,我们发现它里边没有太多的具体的制度、方法等等,它都是在治国理念的高度,告诉你应该怎么做。我们看到《群书治要》它虽然是几千年之前的著作了,它里边的思想也是传承了几千年,为什么在今天还管用呢?还需要学习呢?因为经典都是圣人心性的流露。这个东西在古代适用,在今天也依然适用。古人说“天下无二道,圣人无两心”,既然是被称为“道”的东西,就像太阳从“东方升起,西方落下”一样,自古至今都是不变的。你不能认为传统的东西,老的东西、旧的东西就是过时了。太阳它很老,它每一天都是从东方升起,西方落下,你不能说它就是腐朽的、过时的、落后的东西了。唐太宗能够通过运用《群书治要》的理念把国家治理好,我们今天汲取、借鉴其中的一些经验、方法、智慧,也可以把我们的国家治理好,那就是达到古人所说的“国泰民安,天下太平”的境界。

主持人:

今年其实很多的会议上,我们也看到一些外国领导人拿到译著的我们《习近平谈治国理政》这本书,也请我们总书记去签名。其实这本书它谈了些什么?我们如何才能读懂好、落实好这本书,落实好“两学一做”呢?

刘教授:

这本书里提出了很多的新理念、新观点,还有新的方法、新的思想,这些思想如果真正能够认识深刻,也必须结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来学习。比如说习主席提出“空谈误国、实干兴邦”,中国古人就讲“有言者不必有德”,所以要“听其言”,还要“观其行”。评价一个人到底怎么样,不能只看他怎么说,还要看他怎么做。所以“听言不如观事,观事不如观行”,这个也是《群书治要》里边的话。

再比如,习总书记还提出“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这个更是中国传统民本思想的延续。比如说《春秋左氏传》上就说:“国之兴也,视民如伤,是其福也;其亡也,以民为土芥,是其祸也。”说一个国家为什么能够兴盛呢?就是因为它能够把人民视为自己的伤病,加以体恤、加以关爱,这是一个国家兴盛的原因;而一个国家之所以灭亡,就是把人民视为泥土和小草一样的低贱,可以随意地践踏,这是国家衰亡的原因。善于治理国家的人,他把人民就看作是父母慈爱儿女一样去对待,像兄弟慈爱弟弟一样去关心,是“见之劳苦,则为之哀”。看到他们饥寒交迫、劳苦奔波,都发自内心地为他们哀愁,想方设法地解决他们的问题,这是一个贤明的君主对待百姓的态度。我们提出的这些发展理念,坚持以人民为中心,要在经济上富民、利民;在政治上要听民,要广开言路;在文化上要树民、教民。这些其实都是来自于传统文化的熏陶,而且传统文化把这些也讲得非常的深入,非常的具体。

习主席提出“国无德不兴、人无德不立”,国没有德就立不起来,兴盛不起来,人也是一样的。这也是秉持了《礼记·学记》上所说的“建国君民,教学为先”。建立一个国家,领导一国的百姓,什么是最重要的呢?教育是最重要的。而教育的目的是什么呢?“教也者,长善而救其失者也。”教育的目的就是使人的善良不断地增长,过失得以挽救。所以,习总书记也提出,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目标,这个是非常符合传统文化的理念的。

现在我们学校教育都是受西方教育的影响比较大,重视知识技能的培养,重视智力的发展,但是却忽视了德育,忽视了人格的培养。把“立德树人”提出来,作为教育的这种目标、任务,这也是吸取了《礼记·学记》的教育理念。文化要发挥它“以文化人”的作用,也更是《周易》上所提出的,说古代的圣人“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古圣先贤都是在观察天地自然之道的基础上,提出了这些“五伦八德”的学说。我们用这个东西来教育人,来变化人的气质,才能够发挥文化软实力的作用。

像我们所提出的“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这个理念,也是来自于中国传统的“一体”的观念。中国自古以来就讲“天人合一”,就是说人不仅仅和他人,不仅仅和动物,而且是和自然界的万物都是“一体”的关系。

 

 


《群书治要》学习网

网址:www.qszys.com.cn 备案号:京ICP备18013041号-1

网站建设多维网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