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网站收藏 【本网站内容版权所有,欢迎下载转发,转发请注明出处。】
视频更多》

本站视频若出现卡顿现象,恭请前往第三方平台观看,给您带来不便见谅!

面对挫折时的心理调适(上)-第3集

刘余莉 教授

  • 路线一
  • 路线二
  • 音频一
视频文字
面对挫折时的心理调适(上)-第3集
2017-03-15

尊敬的各位现场的观众朋友们,各位电视机的观众朋友,大家好!


非常高兴再次来到《名家讲坛》,和大家一起来分享健康心态与幸福人生的第三讲,面对挫折时的心理调适。李瑞环同志曾经讲过这样一段话,这一段话为我们指出了人在面对挫折和困难时应有的态度,这句话他是这样讲的,他说“困难和问题,不应该成为悲观失望、无所作为的理由,而应该成为团结一致艰苦奋斗的根据。不应该成为心烦气躁、怨天尤人的借口,而应该成为磨练意志施展才干的机会。

困难和成绩常常是相随相伴的,困难越大,战胜困难之后所取得的成绩也就越大。一部中华民族辉煌史,一切造福人类的伟大业绩,所有成就卓越的杰出人物,都是同不屈不挠,战胜艰难险阻联系在一起的。”这一段话非常深刻,发人深省,为我们指出了面对挫折和困难时,应有的人生态度。挫折是我们生活中每个人都会面临的问题,那么在面对挫折的时候,我们首先要正视挫折,认清挫折的本质,认清挫折有一些具体的原则。

第一个原则,那就是每一个人都会面临挫折。谈到挫折问题,并不是说你是否会遇到挫折,我们每一个人都会遇到挫折,不是遇到大的坎坷,就是会遇到小的麻烦。我们每一个人如此都不喜欢挫折,但是又不能总是避开它,那么既然挫折每一个人都会遇到,那么当我们遇到挫折的时候,就不要对它无端的恐惧或者害怕。

第二个原则,每次挫折都会过去,虽然每个人都会面临挫折,但是挫折不会永存,总会因为时间的推移而被解决。在中国的传统经典《易经》上有一句话叫“一阴一阳之谓道”。什么叫一阴一阳之谓道呢?这个阴阳并不是玄而又玄的东西,其实都可以从我们自然界和人类社会中的现象得到观察。比如说,有日就有夜,有寒就有暑,有春夏就有秋冬,有潮涨就有潮落,从这些自然界的现象来观察,一一都是一盈一虚,一消一长,而我们把这个道理用来观察人世,又何尝不是如此呢?

比如说人世的一治一乱,人心的一忧一喜等等,也都体现了一阴一阳之谓道的道理。所以在中国古代有一句话叫“富不过三代”,实际上讲的就是这个道理。我们看第一代创业的人,往往都是白手起家,艰苦奋斗,兢兢业业,可以说用自己的双手打下了一片天地,创下了基业。到了第二代,虽然生活条件好了,但是他能够耳闻目睹父辈创业的艰难,所以还能够在父辈打下的基业上,克勤克俭,励精图治,使这个事业不断地发展壮大。但是到了第三代,因为他们一出生就过着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生活,更没有体会到,祖辈和父辈创业的艰难,所以不仅不知道励精图治、克勤克俭,反而还学会了铺张浪费、骄奢淫逸,那么这样,久而久之就把祖辈和父辈所打下的基业给败坏光了。

对于这种变换的人世,那些有智慧的人,都能够留心观察得出来,明白这与天道,一阴一阳之谓道的规律,有着必然的联系。所以很多古人,也用这个太极图,来表示天道的规律。这个太极图,半边是阴的,半边是阳的,中间还有个界限,如果过了这个界限,那就意味着阴阳失去了平均,阴阳失去了平均会怎么样呢?那就是会引起变化,这就叫做阴极则阳生,阳极则阴生,也就是我们经常所说的,物极必反,消极必长,盛极必衰。

但是如果我们读历史的人也会说,在我们的历史上,也有很多有学问,有道德的读书人,他们的家业不仅仅承传了两代、三代,而且承传了百代,甚至千代,那么这些人又是怎么做的呢?这些人恰恰是能够洞察一阴一阳之谓道的规律,所以他们教导子孙,要谦卑、退让,要舍财、不贪,要克己利人。

比如说在南宋时期,有一位著名的宰相叫范仲淹,他曾经写过千古名句“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范仲淹他在小的时候,家境就非常的贫寒,他自己家很穷,于是就来到一所寺院读书。在冬天天气寒冷的时候,他只能煮一锅的稀饭,而这一锅的稀饭呢,也结成了冰。他把这一锅的稀饭就划成四个格子,每一顿饭只能吃其中两格子的稀饭,就过着这样非常艰难的生活。中国古人说“十年寒窗无人问,一举成名天下知”,就是凭着他这样刻苦努力的学习,他后来考取了功名,并且做了大官,甚至做到了宰相,可以说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但是范仲淹并没有因此就过上一种骄奢淫逸的生活,他有了钱就想到还有很多贫穷的人上不了学,吃不饱饭,于是他就把自己的俸禄,自己的工资拿出来,照顾了三百多家的人口。

那我们想一想,一个人的工资,一个人的俸禄,能够养活三百多家的人口,那就可想而知,他自己还有自己的家人过着怎样清寒的生活。如果他自己过得很富裕很奢华,就不可能拿出这么多的钱,来供养三百多家贫寒的人口了。在他的晚年的时候啊,他的儿子们就劝他,说你现在年纪大了,也快退休了,不如在京里选一个好的地方,建造一所花园宅地,这样你到年老也可以在那里享用啊,但是范仲淹却这样说,他说“京中各大官家的园林已经很多了,而园主人又不能自己去经常地游园,那么谁还会不准我游呢?为什么非得有自己的花园,才能享乐呢?”所以范仲淹一生,出将入相几十年,家境都非常地节俭。

那么很多人就觉得他这样做不是太傻了吗,太不替子孙后代着想了。其实并非如此,这才是替子孙后代着想的最好办法。因为不仅仅是他的四个儿子都做了宰相、公卿和侍郎,而且个个都是道德崇高,能够守住他父亲的遗志,舍财救济众人。所以我们看到范家的曾孙辈也都非常的发达,到清朝的时候他们家出了七十多位做到部长以上的官员。那有的人听到这里又不免提出这样的问题,说你讲这个故事固然很好,但是这也不过是历史上的一个偶然事件,代表不了普遍的规律啊。实际上如果我们去读历史,读史使人明智,那么在唐朝有一位著名的诗人,他叫李商隐,他写了一个咏史的诗篇,在这里他就写道“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败由奢”。也就是通过他学习历史,考察历史得出了一个结论,也就是一个家族,一个国家,成就成功在这个国家勤俭,而奢是导致这个国家,这个家族破败的原因。

那么在清朝的时候,实际上也有一个类似的故事,那就是我们所熟知的曾国藩曾文正公。现在很多的书,都把曾国藩描写成一个很会耍奸诈权谋的小人,实际上如果我们去读曾国藩的家书,就看到他对自己和自己儿女的教育非常地严格。曾国藩他是在满清政府中,做到的地位最高,权位最重的一个人,但是他在位二十多年,除了自己家乡间的老屋以外,从来没有在省里建造过一所房屋,也没有买过田地一亩。他曾经亲手创立了两淮盐票,这种盐票它的面值很便宜,只有两百两银子,但是利息却非常高,每一年的利息就是三四千两银子的样子。所以后来他这个盐票,就从两百两涨到了两万两,所以当时家里只要有一两张这样的盐票,就可以被称为是富裕的家庭了。

然而正因为如此,曾国藩才特别谕令给曾氏一家人说,不准承领,所以他去世多年以后,他们家也没有一张这样的盐票。而凭着他当时的权势和地位,要取巧营私领上一两百张这样的盐票,其实都是极其容易的事,而且从表面上看也并不违法,是照章领票。然而凭借着自己的权势和地位,来取巧营私却是曾文正公所不愿为的。他曾经对自己的僚属宣誓,说,不取军中一钱寄回家中,就是军费的一文钱他都不会挪自私用,而且是说到做到,数十年如一日,所以当时他手下的将领和僚属大部分都很清廉。所以躬行廉洁实际上也是暗中为民造福。如果自己要钱,自己手下的将领僚属人人都想发财,那么人民就在无形中受害不小了。

读过《曾国藩家书》的人,都能够深刻的体会到,他对中国传统一阴一阳之谓道中的道理,体会得非常深刻。比如说,他说看一家的子弟以后能不能有发展,有没有前途,就看这家子弟的三件事情就好了。第一件事,就是看这家的子弟早晨几点钟起床。第二件事情呢,就是看这家的子弟,他是不是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这两件事情在我们现代人看来可能是微不足道,然而就是从这微不足道的小事上,曾国藩说可以看出这家的子弟是克勤克俭,艰苦奋斗,还是骄奢淫逸,铺张浪费。所以他也曾经写道,说“家败离不开一个奢字,人败离不开一个逸字,而讨人厌离不开一个骄字”。就说一个家庭,一个家族的破败,就破败在这个家庭的用度过分的奢华,以至于入不敷出;一个人之所以由盛转衰,一个人之所以会败落,就是因为他玩物丧志,不思进取,过着过分安逸的生活;而一个人要讨人厌呢,就是因为他过分地骄傲自大,自以为是。

那么第三件事呢,他就说看这家的子弟能不能有发展,就看这家的子弟是不是读圣贤书,为什么呢?因为中国古代的圣贤经典都是中国古人经验和智慧的承传,都记载着对天道的理解和认识,所以一个人他经常读诵这些经典,自然就可以站在巨人的肩膀上看得更远。如果我们能够体会到中国老祖宗,那些关心后人的存心,我们就会更加珍惜他们留给我们的宝贵经验。

我们知道中国老祖宗非常地有智慧,而且对后人的关心也可以说是无微不至。他发现在我们日常生活中,如果我们的日常生活用语和我们写文章的文字不加区分的话,那么我们的日常用语过一段时间就会有所变化。比如我在国外生活了四年多,再回到中国,再看网络上的一些文字啊就看不懂了,比如说什么叫“顶”,什么叫“PK”,什么叫“粉丝”,一开始我看到“顶”,我还以为是非常反对的意思,后来和同学在交流的过程中弄出了笑话,然后人家告诉我那是非常赞同的意思。

那么这就说明,这个语言它会经过四五年就会有一个小的变化,那么经过十年、二十年、上百年、上千年呢?如果我们写文章的文字和我们口头的用语不加以区分的话,那么后来的人,他在看前人的文章就可能完全看不懂,不知所云了。那么中国的老祖宗他就是看到了这一点,那为了把自己的智慧承传给后人,他怎么办呢,他就发明了文言文这个工具。也就是说当我们说话的时候,我们的口头用语可以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发展,但是当我们在写文章要传达智慧的时候,一定要用这个统一的文言文的格式。那么这样的话,只要我们掌握了文言文这个工具,我们就可以回到两千多年前和孔老夫子、孟老夫子他们直接交流,那么他们的人生经验就对于我们来说,有着直接的借鉴和启示。

所以我们说现在国内很多的人也在提倡儿童诵经工程,那么很多的这个专家学者也提出了疑议,其实这是没有看到经典诵读对于文化传承的重要意义。一个孩子啊,我们知道孩子的记忆力是最好的,一般大人的记忆力和他们是没有办法相提并论的,那么在他记忆力最好的时候,我们充分发挥他记忆力的潜能,让他多多的读诵圣贤经典,虽然他可能不知道这个意思是什么,但是他读上几遍他自然就会记在胸里了。当他背诵上50篇的文言文,他就可以看得懂文言文,而当他背上100篇的文言文,他就可以写文言文,而这对孩子来说是一件轻而易举的事情。

所以我们看历史,在汉代的时候出现了很多的神童、圣童,为什么称为神童、圣童呢?就是因为他们在十几岁的时候,已经把十三经都了然在胸,出口成章,很多人认为他们很了不起,把他们称为神童、圣童。实际上每一个孩子都有这个能力,只要我们按照这个孩子成长的规律去教育他们,开发他们就好了。所以圣贤经典传承了古人的智慧,也值得我们每一个人去汲取、去发扬。

那么这是曾国藩所讲的三件事。而从另一件事情呢,我们也可以看到曾国藩对于圣贤这个一阴一阳之谓道的规律,体会地深刻,那就是他把自己的书房取名为“求阙斋”,什么叫求阙斋呢?那就是要求一点缺失,而不能过分地完美。天道,它是一件很简单的事情,那就是过分的要受到制裁,而不足的要受到补益。中国传统的圣哲,无论是儒家、道家,他们反复的叮咛,都是为了说明这一个道理。比如说儒家的创始人孔老夫子,他一生所奉行的就是温、良、恭、俭、让的德行,那就是做到了温和、善良、恭敬、俭朴和礼让。而道家的创始人老子,更是把对天道的认识运用到人际关系的处理上,而提出了处柔守慈的处事原则。

在《易经》这本说明天道的书中,一共有六十四卦,每一卦的爻辞都有凶有吉,但是在六十四卦之中,只有一卦是六爻皆吉的,而这一卦就是谦卦,那就是谦虚的谦。而对谦德的解说呢,就是不居功自傲,不过分地显露自己的才华。那么这些可以说都是从一阴一阳之谓道的道理推论出来的。所以在我们中国古代的《尚书》上也有这样的话,说“满招损,谦受益,时乃天道”,就是自然而然的道理,又说“为天福善祸淫”,就是天道的规律都是给那些善良的人带来福分,而给那些过分的人带来灾祸。这个淫就是骄奢淫逸的淫,在中国古代,它有对一切事情的过分与放纵的意思。从这里我们也可以看到,儒家对于人正常的合理欲望并不否认,但是它也同时看到任何对自然欲望的过分追求,都会导向危险的境地,所以儒家特别强调的就是礼节,什么叫礼节呢?礼节、礼节就是以礼来节度自己不合适的欲望和行为的意思。

所以我们说,从这个一阴一阳之谓道这一个规律中,我们就明白了,当我们事事都很顺利,处在事业的高峰的时候,我们不要自以为是,妄自尊大。那么当我们遇到挫折的时候,我们也不要失去信心,因为冬天已经到了,春天还会远吗?这是我们讲的第二点。这个每次挫折都会过去。

第三个原则,每次挫折都有转折点。在维多利亚女王时期,英国著名的政治家,本杰明•狄斯雷利在第一次议会发言的时候,就有很多人发嘘声,就是起哄,迫使他停了下来,他当时这样说,“虽然我现在停了下来,但是总有一天你们会听到我成名的消息”。他这句话一出口,在当时就引起了一片哄堂大笑。但是若干年以后,正如本杰明•狄斯雷利自己所言,他的名字的确响彻了世界政坛。这个例子就是告诉我们,挫折给人以打击,带来痛苦和失望,但是它也同时促人奋起,让人从中得到锻炼,并且逐渐地走向成熟。

当我们能够这样来看待生命中的挫折的时候,我们就会通常改变一些对一般的人事物的看法,这正如有一位大德在《生活在感恩的世界》里所讲到的:“感激伤害你的人,因为他磨炼了你的心志;感激欺骗你的人,因为他增进了你的见识;感激遗弃你的人,因为他教导了你应自立;感激绊倒你的人,因为他强化了你的能力;感激斥责你的人,因为他助长了你的定慧。”

那么这几句话,实际上非常值得我们深思,一般我们对伤害过自己的人,都是恨地咬牙切齿,甚至希望,他有什么不如意的事发生,但是这位大德却说,我们要感激伤害你的人,为什么要感激他呢?因为如果没有人曾经伤害过我们,那我们可能就像温室里的花经不起任何的风吹雨打,正是因为有人曾经伤害过我们,我们又从这个伤害中恢复过来的时候,我们的心志也就大大地增强了。感激斥责你的人,因为他助长了你的定慧,一般人都觉得,我自己的这个修养很好啊,你看我从来都不发脾气,那是因为什么呢?

那是因为你的周围,很多人都是在赞叹你,在恭维你,净说一些漂亮的话给你,那当有一天有一个人突然来到你面前,指着鼻子来骂你的时候,你还能够保持那种修养,那种微笑,还有那种耐心,这才表现了一个人真正的定慧。所以我们应该感激所有对我们有帮助的人。这也正如大文豪巴尔扎克所说的,说“世界上的事情永远不是绝对的,结果完全因人而异,苦难对于天才是一块垫脚石,对于能干的人是一笔财富,对弱者是一个万丈深渊。”

第四个原则,每次挫折都会对人产生影响。是产生积极的影响还是产生消极的影响,那取决于你对待挫折的态度。有的人在挫折袭来的时候,就认为自己是天下最倒霉的人,实际上事情并非如此,和那些更不幸的人相比,其实你还是一个十分幸运的人。

总之,面对挫折的时候,我们一不要怕;二不要逃避;三不要颓废;四不要绝望;五不要不能自拔。挫折只是暂时的失败,只要你不服输,这个挫折就永远不是定局。

那么我们这一次的讲座呢,就先讲到这里,谢谢大家!

《群书治要》学习网

网址:www.qszys.com.cn 备案号:京ICP备18013041号-1

网站建设多维网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