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网站收藏 【本网站内容版权所有,欢迎下载转发,转发请注明出处。】
视频更多》

本站视频若出现卡顿现象,恭请前往第三方平台观看,给您带来不便见谅!

新时代的文化使命--第8集

刘余莉 教授

  • 路线一
  • 路线二
  • 音频一
视频文字
新时代的文化使命--第8集
2018-06-24

主持人:

确实现在我们通过十九大报告当中,在最后的一个篇章,总书记也非常重视年轻人的成长。当前有两个字,一个词,确实在大家心中一直在久久地回荡着,也是大家熟悉的“传承”两个字,因为整个传统文化发展纲要当中的意见,其实传承是离不开的。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当中最后也有提到,“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国家也需要后继有人。一个企业一样,企二代、富二代他们也需要家业的一个传承。如何让中华文化后继有人,如何让中华民族代代有人才出?

刘教授:

这个就是说,就像我们中办和国办发的这个文件一样,就是全社会的人都应该重视中华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青少年他之所以会崇洋媚外,之所以对传统文化不感兴趣,究其原因在于他的家长身上,在于整个社会的宣传。我们整个社会都是崇洋媚外的风气,自然会影响到下一代,他们也会觉得以向西方学习为荣,西方的月亮比中国圆。我们要想让青少年学习、重视传统文化,就也要有一些具体的措施。

比如说,我们说国学教育要贯彻国民教育的始终,也就是说从小学、中学、大学一直上去,都应该重视国学的教育,而不是英语的教育。像我们前几年,大家感触特别的明显,我们各种考试,包括一些考公务员,或者是考硕士博士,甚至一些考资格证书,和英语都用不上的,没有任何关系的东西,都要考英语。这个就是在整个社会提倡一种什么风气呢?不学英语寸步难行。现在我们要改变这种局面,就要从教育入手。比如说我们的幼儿园、小学、中学、大学,包括高考,各级考试都要考古代汉语,都要考汉字文言文。这就在倡导什么呢?只要你读不懂古书,不懂得经典、汉字文言文,你就寸步难行。

为什么要倡导学习汉字文言文呢?我们说四大文明古国只有中华文明承传至今,它蕴藏着很多古圣先贤的智慧在其中,其中有一点就是发明了文言文,这一个标准化的书写工具。中国古人他发现,“语”和“文”如果不加区分的话,这个“语”就是我们的日常用语,这个“文”就是我们写文章的文字。如果怎么说就怎么写,就像我们现在似的,他会有什么弊端呢?我们的日常用语会随着时代的发展不断地扩展。比如说我在英国读了四年半的书,又回到中国的时候,我发现很多流行词、流行语我就看不懂了。比如说什么叫“粉丝”?什么叫“顶”?还有什么叫“PK”,什么叫“after”?现在这些词年轻人中非常的流行。但是当时我回来的时候就不知所云,后来才知道是一些外来语,我们没有翻译,直接音译过来就使用了。如果我们怎么说就怎么写,四到五年有一些东西我们就认不得了、看不懂了。那我们想一想,再过十年、二十年,再过上百年、上千年呢?我们怎么说就怎么写,结果就是后人再看前人所写的东西,完全不知所云,就像读天书一样了。

我们怎么能够把古人的智慧、文化,这些经验代代传承下去呢?中国古圣先贤发现了这个问题,于是他怎么解决这个问题的呢?他就发明了一种标准的书写工具,就是文言文。也就是说你的日常用语可以随着时代的发展不断地拓展,但是只要你一落在书面上,传达思想、传达经验、传达智慧的时候,都采取统一的标准化的文言文的方式。这有什么好处呢?只要我们后人也掌握了这个标准化的书写工具,他就可以回到几千年前和孔老夫子、孟老夫子直接对话,他们的智慧,就可以为后人所承传。所以我们只要掌握了汉字文言文,我们就掌握了开启古圣先贤经典的宝藏的一个金钥匙。这个是我们每一个年轻人,每一个后代子孙都应该掌握的。这样的话我们才能够站在巨人的肩膀上看得更远,这样才能真正把我们的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下去。

我们国家既然已经认识到传统文化的重要性,就应该从各种制度上、政策上来支持、鼓励、激励大家都来学习我们的传统文化,能够读懂自己的经典。我们不能够把英文说得很溜、唱着英文歌曲,但是连自己古圣先贤的经典、自己祖宗发明的文字都看不懂,这是一件非常遗憾的事。而且现在外国人都在学习中文,包括特朗普的外孙女都在学习《三字经》,都在学习唐诗,还有好多金融家的女儿,她们也在学习汉语。当然他们学习的是现代汉语,目的是……很多人是为了想和中国人做生意。但是实际上学习现代汉语这个利益是小利益,学习古代汉语、掌握汉字文言文,这个能够了解中国五千年的文化,这个利益才是真正的大利益。

我们看到现在的孔子学院也是建到了世界各国,这个是我们和世界各国进行文化交流的一个很好的平台,但是美中不足的是,这些孔子学院只是承担了一个教外国人学汉语的,或者是一些浅层的这种文化交流的作用。而真正的传统文化的精髓却没有人能够去讲解,也没有能够让外国人去领略。外国人为什么会有中国威胁论呢?因为他们不懂得什么是真正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所以传统文化的承传迫在眉睫,而且也必须是从娃娃抓起,从年轻人抓起,才能够真正地培养出国学大家。

主持人:刚才教授也谈到了,就是现在全球都面临着空气环境等等一系列的问题。我们看到一个资料,总书记在2015年到云南考察时,他曾经说一句话,他说:“必须让我们留住青山绿水,必须让我们记住乡愁。”中央电台也有一个大型的百集纪录片叫《记住乡愁》,我们大家也会想问一下什么是乡愁?我们如何才能够守住我们的文化根脉呢?

刘教授:

用习总书记的话来说,乡愁就是我们离开那里就会思念那里。我们思念那里的什么呢?就是思念那里的一山一水、一草一木,思念那里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包括它的传统文化。所以说要记住乡愁,就是要保护好我们的绿水青山,保护好我们的这种传统文化的村落,包括那些祠堂、这些寺庙等等,它们都是非物质文化的财产、遗产。在一个数据中告诉我们,在这近15年来,有92万的传统村落在丢失,而且还在以每天1.5个村落在消亡的这种速度在增长,这个数字实际上是非常惊人的。告诉我们在现代化的过程中,在城镇化的过程中,如果我们忽视了传统村落的保护,再过一些年,我们确实很难再找到儿时的这些记忆了,也很难再找到这些传统文化的这种历史的建筑了,一些历史的见证了。

我们到国外,我们发现这些发达国家有一个最重要的特点,就是越是古老的,越是受尊重、受重视的,而且越是值钱的。所以在文物保护方面,在古村落的保护方面,我们全社会都应该有非常非常强的观念,不能够因为一时的急功近利而破坏了这些传统文化的传承。在城市建设的过程中,一定要把文化的根脉给留住,像这个传统的这些建筑物也都起到了传统文化传承和教育的意义。

在中国传统社会,具有教育意义的建筑物有三种,第一就是祠堂,祠堂里供奉的是历代祖先的牌位,每到春秋祭祀的时候,把全家族的人都召集在一起,干什么呢?宣讲祖先的德行。告诉你这一家,历史上有哪一个人,他有什么德行,他对国家有什么功业,我们要向他学习、向他效仿。我作为他们的后代子孙,我自己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就要小心谨慎,不能够因为自己的言行给祖先抹黑。比如说历史上著名的“四知堂”,这个就是杨家的堂号。我们想一想,凡是杨家的子孙从这个堂号走过的时候,就会想起他们的祖先不收“四知财”,他的这种廉耻之心就会树立,生怕自己的言行给祖先抹黑。我们每一家历代祖先之中,都有像杨震这样廉洁有守的人物,所以祠堂就是讲述祖先的德行,而且让人知恩报恩、饮水思源,提起自己的责任感和使命感。让我们知道我们自己的行为不仅仅关系到我们自身,而且还是关系到祖宗的荣耀,不能够因为自己的言行给父母和祖宗抹黑。所以祠堂就是良好的机会教育的场所。

第二个建筑物就是城隍庙。在中国古代我们都有逛庙会的传统,庙会上有很多好吃的、好玩的,所以孩子特别喜欢去。但是去吃了、玩了之后,父母一定要带他到城隍庙里去看一看,看什么呢?看一看城隍庙里供奉的四殿阎罗,告诉你,你做坏事会受到什么样的惩罚?比如说你不诚信,会有什么样的结果?你作恶会有什么样的处罚?孩子在这个城隍庙里一看,他的印象非常深刻,从此以后再也不敢作恶了。所以城隍庙它起到了“因果教育”的作用,有人说这一个县有一个城隍庙,能顶得上十万个警察,这个并不是夸张。因为它有一种“善有善报,恶有恶报;不是不报,报时未到;时候一到,一切都报”的因果教育的意识。他有这种意识,他就不敢去作恶了。

第三个建筑物,最重要的建筑就是孔庙。我们知道至圣先师孔子他是称为“万世师表”。说“先孔子之前而圣,非孔子无以名”。如果在孔子之前的这些圣人,不是孔子,可能后代人都不知道他们的名字,不知道他们有什么行为和德行。“后孔子而生者,非孔子无以法而圣者”,就是在孔子以后的这些圣人,如果没有孔老夫子,就没有效法的榜样。所以孔老夫子被称为“至圣先师”。历代的皇帝都有非常隆重的祭孔这种仪式。这教导我们什么呢?教导我们要尊师重道。尊敬老师,看到老师的塑像,就想起老师的教诲,而且要想到,要见贤思齐。

这些建筑物,还有这些传统,都起到了文化传承的作用,都起到了良好的教育的意义。所以我们说这些雕塑、建筑,这些音乐美术绘画等等,它都是良好的教育的方式。我们在城镇化的过程中,现代化的过程中,对这些文物,对这些村落,对这些建筑,都应该给以特别的尊重和保护。

像在九九年的时候,我到剑桥大学去访问,当时来到“三一学院”的时候,他们的教授指着它们的教堂、学校的这些建筑就说:“你看我们这些建筑已经有七八百年的历史了,历史非常的悠久。”他提起来非常的自豪,他可能这样介绍已经习惯了,历史悠久。但是突然间他就意识到了,是在向中国人讲历史悠久,忽然就感觉很不好意思,他就补充了一句,说:“当然了,我们在中国人面前用‘历史悠久’这个词还是要小心谨慎。”说明什么呢?说明他们知道中国有五千年的文明历史,历史源远流长,他们七八百年的历史实在算不了什么。比如说我们到四大名山佛教名山,这个千百年的寺院,那是到处都是。但是我们想一想,我们对我们的这种寺院、这种建筑的自豪感和西方人相比就差了很多,文物保护的意识也是差了很多,西方人在这方面确实有我们值得学习的地方。

 


《群书治要》学习网

网址:www.qszys.com.cn 备案号:京ICP备18013041号-1

网站建设多维网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