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网站收藏 【本网站内容版权所有,欢迎下载转发,转发请注明出处。】
视频更多》

本站视频若出现卡顿现象,恭请前往第三方平台观看,给您带来不便见谅!

第51集《仁者无敌,协和万邦》

刘余莉 教授

  • 路线一
  • 路线二
  • 音频一
视频目录
视频文字
第51集《仁者无敌,协和万邦》
2018-02-26

尊敬的观众朋友们,大家好:


我们今天学习《仁者无敌,协和万邦》。我们知道中国传统文化,不仅仅能够治国,而且能够平天下。也就是使天下太平,构建和谐世界。习总书记在2014年3月27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的演讲中这样提到:在教科文组织总部的大楼前的石碑上,用多种语言镌刻着这样一句话“战争起源于人之思想,故务需于人之思想中,筑起保卫和平之屏障,只要世界人民在心灵中,坚定了和平理念;扬起了和平风帆,就能形成防止和反对战争的强大力量。”我们看一看中华传统文化,是怎样在人的心灵中,革除战争的思想观念,而筑起了保卫和平的屏障的呢?

我们知道中华传统文化的根,就是一个“孝”字,中国自汉代一直到清代,都是以孝来治天下的。我们看一看这个“孝”字,上面是“老”字的上半部,下面是一个“子”字。这个字就告诉我们,上一代和下一代是一体的,而不是两个。如果你有两个这个观念,孝也就不存在了。而上一代还有上一代,下一代还有下一代,这上一代和下一代,自始至终都是一体的。

儒家从竖的方面,讲对父母孝悌。而又把这一个孝推而广之,要祭祀祖先,和祖先是一体的。从横的方面,讲兄弟之间的友悌,又把这个友悌之心推而广之——讲“四海之内皆兄弟也。”所以把孝的教育做好了,这个竖的方面,人伦关系就和谐了;你把悌的教育做好了,整个横的伦理关系,也就处理好了。

这个“孝”传达给我们是一种什么样的观念呢?这个“孝”传达给我们的是一种“一体”的观念。这种一体的观念树立起来了,真正认识到,其实我们和万事万物都是一体的。才能够真正做到平等对待,和睦相处。

《孟子》上也说:“尧舜之道,孝悌而已矣。”孟子还提到,其实治国平天下非常容易,但是人人都愿意去远方去求。“道在迩而求诸远”,道本来就在近处,人人都能够孝顺父母、友爱兄弟。把这种孝悌之心推而广之,天下自然太平了。为什么呢?因为这个孝悌之心,培养起来的是一个人的仁爱之心。把这个孝悌之心推而广之,其实就是“竖穷三际,横遍十方”。也就是庄子所说的“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为一”。

我们想一想,那一个“竖穷三际,横遍十方”的东西是什么呢?这个东西其实就是人的真正的自性。很多人都认为这个身是“我”,其实这个身并不是“我”。为什么呢?因为如果这个身是我的话,那我想让我这个身青春永驻,年年十八,不要衰老,但是我都控制不了,这是我控制不了的。那么既然身是我,为什么我又控制不了它呢?这只能说明这个身体是“我的”身体,并不是真正的我。

西方人也很聪明,比如说笛卡儿,他提出了一个命题,说“我思故我在。”他不认为这个身体是我,但是认为什么是我呢?那一个可以思维的是我,所以说“我思故我在。”但是中国人认为,这个能够思考的东西,仍然不是真正的我。真正的我是什么样的呢?那就是“竖穷三际,横遍十方”的东西。其实就是整个宇宙万物,那才是真正的自我。所以,当你了解了这个事实真相的时候,你不仅仅和他人是一体的;和动物植物是一体的;和山河大地是一体的。你怎么还可能去和别人对立呢?

有这种认识的人,我们把他称为圣人,就像尧舜禹汤一样,他们达到“仁者无敌”的境界。什么叫“仁者无敌”呢?“仁者无敌”并不是说,仁德之人打遍天下无敌手,而是说真正有仁德心的人,他体会到了宇宙人生的真相,明白了“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为一。”他在内心里,不和任何一个人起对立,这个叫无敌。既然是一体的,我们怎么还会和人家对立呢?比如说我们的牙齿,不小心咬到了舌头,这个舌头还会跟牙齿过不去,跟他斤斤计较,没完没了,再去报复它吗?

圣人和普通人、凡人之间的区别是什么呢?我们看一看大舜就知道了。我们知道大舜被列为二十四孝之首,他的后母、弟弟三番五次要置他于死地,但是大舜没有怀恨在心,而总是反省自己做得不够好,没有让父母和弟弟满意。虽然得了天子之位,还经常到原野去哭泣。最后他的德行,终于感化了他的后母,感化了弟弟,也感化了天下的百姓。尧帝也把位置让给他,这样的人就是圣人。为什么把他称为圣人呢?就是因为他明了了宇宙人生的真相,知道我和天地万物是一体的,所以他不会去记恨别人,不会去与人对立。

中国人有一句话说:化敌为友。怎么样做才能化敌为友呢?靠的就是真诚之心的感化。《中庸》中也说,“唯天下至诚为能化。”至诚之心可以化育万物,何况是人心呢?如果别人打我一拳,那我就踢他一脚;别人再狠狠地打我一拳,我再狠狠地踢他一脚,这叫什么呢?这就叫“冤冤相报,没完没了。”冲突会越来越升级。彼此受到的伤害越来越严重,问题永远解决不了。

中华传统文化的神奇之处,就是要达到人与人之间的和谐。中国古人之所以能够协和万邦,使万国来朝,靠的是什么呢?靠的不仅仅是武力的强大,逼迫着人家来臣服,来朝贡。而是首先把自己的国家治理好,把自己的国家治理得井井有条,人与人之间相处和睦,谦恭礼让彬彬有礼。最后外国人到中国来参观考察,一看,非常地佩服,愿意向你学习,这个就叫“王天下”。给天下人、天下的国家,做出一个良好的榜样。

中国在历史上,非常强盛的时期,它绝不不仅仅是经济的强盛。更重要的是文化的兴盛,是靠这种文化,才把国家治理好的。中国过去被誉为“礼仪之邦”;中国的皇帝被邻国尊称为“天可汗”。什么意思呢?就是天底下公认的领导者。而这个天底下公认的领导者,不是说中国的皇帝,凭着武力的强大,四处充当国际警察,干涉别国内政,最后让人家给自己一个封号,而是这些国家到中国来了之后,心悦诚服地接受你的领导,愿意学你的文化。所以就形成了“万国来朝”的局面,这种局面就是“王天下”。就是自己把自己的国家治理好,做出一个好榜样。让大家都来学习、都来效仿。

一个真正明了了宇宙人生真相的人,就是我们说的圣人、贤人、真人,或者说是佛菩萨。他们有一个特点,就是确实能够做到——“在这个世界上没有我恨的人,没有我不能原谅的人”,“甚至没有我不爱的人”。这是一个真正明了宇宙事实、明了人生真相的人,必然达到的境界。我们看中国传统的文化,传统的价值观,他是以孝悌为基础,对父母能够孝顺,对兄弟就能够友悌互助。你把这一个心向上提升,那就是互爱。也就是《论语》上所说的“四海之内皆兄弟也”。

我们不仅对别人要有关爱的情感,当别人有需要的时候,我们还要发自内心地给予同情、给予救助。互爱向上提升那就是互助。也就是《孟子》上所说的:“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而互爱互助之心再向上提升,就是“大同世界”,也就是我们现在所说的和谐社会、和谐世界。这个大同世界,是怎么样的呢?

在《礼记·大同》篇中,有这样一段描述,说“天下为公”,这个天下不是一家的天下,是全天下人的天下。“选贤举能”:我们把那个贤德的人,有能力的人选拔出来,担任国家领导者。“讲信修睦”:人与人之间相处讲求信用,睦邻友好。“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这样做的结果呢,人们不仅仅赡养恭敬自己的父母,不仅仅养育关爱自己的孩子,也同时关爱其他的父母,还有其他的孩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鳏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使老年人得到养老送终,壮年人能够为社会所用,幼年人能够得到良好的教育,健康成长;鳏寡孤独这些弱势群体,都能得到良好的照顾和赡养。我们听了这一段描述,是不是觉得这个世界,不正是我们今天所追求的“中国梦”吗?

我们要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它不仅仅是使中国的经济强大,更重要的是把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带给世界,为世界解决诸多的难题提供启示。

中国古人所倡导的就是“王天下”,而不是“霸天下”的理念。这个“王天下”就是《大学》中所说的,“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自己的身修好了,百姓的身修好了,全国人相处彬彬有礼,和谐和睦。别的国家来访问,看到之后自然非常羡慕,愿意向我们学习,这就叫“王天下”。

在历史上,“汤以七十里之地王天下。文王以百里之壤而臣诸侯”。我们看商汤,古代的王国它的范围其实很小,商汤的地盘方圆七十里。但是他却成为天下诸侯国效仿的榜样,叫“王天下”。周文王所统治的地区,也不过是百里之地,但是他却使所有的诸侯国都臣服。为什么呢?都是因为文王有德行。比如说在周文王还是在做诸侯的时候,就有虞芮两国的国君,因为田畔产生了争执,他们就决定到周,来向周文王,也就是当时的西伯昌请求裁决。结果他们一进入周文王治理的国境。看到全国上下无不谦让,结果怎么样呢?他们很惭愧,不好意思再争执了,他们就回去了,各以田畔相让。天下的人听说这件事之后,归附周的有四十多个诸侯国。这些诸侯国,之所以臣服于周的原因,就是因为他们为周文王的治理所折服,因而愿意主动向周学习以德义为核心的文化。

我们从中国的历史上看,中华文化之所以能够对邻邦乃至世界各国产生深远影响,最重要的原因就在于,当外国人到中国来参观考察之后,看到五伦关系和谐稳定、社会安定、国家治理得井井有条,于是怎么样呢?非常地羡慕。所以把中国誉为“华夏之族,礼义之邦。”这样的话,他们才心甘情愿地来学习,接受中国人的文化,接受中国人的领导。这种“王天下”的传统,和当代西方列强所奉行的“霸天下”的传统完全不同。

我们看美国,它就是这样的结果。它四处干涉别国内政,充当国际警察,结果导致的是“恐怖主义”的打击报复。而中国人自童蒙教育时期就明白,“势服人,心不然;理服人,方无言。”你用自己的强势去服人,别人还给你报复,甚至以死来攻击,让你活在战战兢兢之中。你从礼义道德上让人服气,那是衷心悦而诚服。中国即使是在强盛的时候,也没有像美国那样搞霸权主义。

比如说明朝的时候,郑和下西洋。他带领了世界上最强大的舰队,每到一个地方,带给那里国家和人民的是茶叶、是丝绸、是瓷器、是先进的造船术和造纸术,没有侵占别的国家一寸一尺的土地。直到今天,郑和仍然受到东南亚人们,乃至世界人们的崇敬和纪念。像在马来西亚有很多的郑和庙,纪念这一位三宝太监给他们带去的文化和智慧。

英国著名的历史哲学家汤恩比先生,在《未来属于中国》这一本书中,认为未来的世界要统一,必须依靠中华文化。因为中国在历史上有长期统一的历史,也有长期统一的经验、方法还有制度。这个统一不是靠武力的统一,而是靠文化的统一。中国文化为什么能够给世界带来和平、和谐呢?它有一个重要的理念,就是“和而不同”。什么叫“和而不同”呢?就像我们一个大花园,有五彩缤纷,各种各样的花,这些花凑在一起,让大家觉得五彩缤纷,美不胜收。如果这个花园只剩了一种花,一个颜色。大家就觉得很单调,很乏味,这个就叫“和而不同”。再比如我们奏乐的时候,这个乐队有不同的乐器,但是他们合奏出来都是同一个乐曲,让人听了之后很和谐。当然有一个乐曲或者一个音符,你就觉得很单调了。只有一种乐器,当然也可以欣赏,但是那种“和”就体现不出来了。

正是因为有这一种理念,中国历史上把不同的民族,不同的文化背景,甚至不同的宗教信仰的人,完美地团结在一起,成为一个大家庭。大家在一起像兄弟姐妹一样,相处友好。我们想一想,世界上可能没有哪一个国家,它的历史文化背景,民族宗教的信仰,如此的复杂。但是为什么中国人能把他处理好呢?靠的就是这种“和而不同”的文化。我们也相信,如果中华文化,果真被世界各国所接受,那么它带给世界各国的一定是和谐、和平与和合。而不是灾难、战争还有侵略。

许多西方国家,近百年来所奉行的文化,都是霸权文化。其实早在一九二四年,孙中山先生就对比了西方的霸道文化和东方的王道文化。在《大亚洲主义》这个演讲中这样讲到,就最近几百年的文化讲,欧洲的物质文明极发达,我们东方的这种文明不进步,从表面的观瞻比较起来,欧洲自然好于亚洲。但是从根本上解剖起来,欧洲近几年是什么文化呢?是注重功利的文化。这种文化应用到人类社会,只见物质文明,只有飞机炸弹,只有洋枪大炮。这是一种武力的文化。这种专用武力压迫人的文化,用我们中国的古话来说,就是“行霸道”。所以欧洲的文化,是霸道的文化。但是我们东方,向来轻视霸道的文化。还有一种文化,好过霸道的文化。这种文化的本质,是仁义道德。用这种仁义道德的文化,是感化人,不是压迫人;是要人怀德,而不是要人畏威。这种要人怀德的文化,我们中国的古话,就是“行王道”。

亚洲的文化,就是王道的文化。但是实际上有很多人,却认识得没有孙中山先生深刻。在《群书治要·淮南子》中这样说,就是它在说当时那个状况,说“今谓强者胜,则度地计众。富者利,则量栗称金。如此,则千乘之君无不霸王,万乘之国无破亡者矣。国之亡也,大不足恃。道之行也,小不可轻。由此观之,存在得道,而不在于大。亡在失道,而不在于小也”。现在有人认为,只要强大就可以致胜。于是便怎么样呢?丈量本国的地域,计算本国的人口。认为富有,国事就顺利。所以热衷于计量储存的粮食,称量金银。如果真的是这样的话,那么有千辆马车的君主,无不可以称霸诸侯,有万辆马车的大国,更是永远不会灭亡。国要灭亡,即使是幅员辽阔的大国,也是不可依靠的;而施行王道政治,即使是小小的国家,也不可轻视。由此看来,国家得以存在,是因为有道。而国家之所以灭亡,在于失道,而不在于国家的大小。

东方的文化讲王道,西方的文化是霸道;讲王道就是主张仁义道德,讲霸道就是主张功利强权;讲仁义道德,是用正义公理来感化人。而讲功利强权,是用洋枪大炮来压迫人。

孙中山先生,在演讲中也指出:现在世界文化的潮流,就是在英国、美国,也有少数人提倡仁义道德。至于在其他各邦,也是有这种提倡。由此可见,西方之功利强权的文化,便要服从东方之仁义道德的文化。这便是霸道要服从王道,这便是世界的文化,日趋于光明。

当前世界,危机四伏,战争频仍。为什么呢?就是西方的价值观在世界上普遍流行所导致的。汤恩比等有识之士都认为,要拯救今天的灾难,唯有从中华文化中寻找答案。这一个结论是完全正确的。简单地说,就是要放弃霸道的文化,施行王道的文化。而《群书治要》,就是一部以“王道治国”的纲领。

不仅仅中国人需要学习,西方国家更需要学习。这样的话,世界的和平,才能够有所保证。我们今天就学习到这里,谢谢大家!


刘余莉,中国人民大学哲学系学士、硕士毕业。现为中共中央党校哲学部教授、伦理学专业博士生导师、中山大学新华学院客座教授。著述丰硕。曾获英国赫尔大学哲学博士、新加坡国立大学博士后,并应邀到英、意、美、加、澳、日、新加坡、印尼、中国香港等地进行演讲和研讨。2015、2016年,先后两次应邀到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法国巴黎总部,围绕“从《群书治要》看圣贤教育的重要性及如何加强道德教育”做主题演讲,对中国传统文化“东学西渐”起到了有力的推动作用。

《群书治要》学习网

网址:www.qszys.com.cn 备案号:京ICP备18013041号-1

网站建设多维网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