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网站收藏 【本网站内容版权所有,欢迎下载转发,转发请注明出处。】
视频更多》

本站视频若出现卡顿现象,恭请前往第三方平台观看,给您带来不便见谅!

第50集《摒四患与反四风》

刘余莉 教授

  • 路线一
  • 路线二
  • 音频一
视频目录
视频文字
第50集《摒四患与反四风》
2018-02-19

尊敬的观众朋友们,大家好:


我们今天学习《摒四患与反四风》。在《群书治要·申鉴》中讲:“致治之术,先摒四患。”哪四患呢?“一曰伪,二曰私,三曰放,四曰奢。”这些都是我们要达致国家太平,必须先摒除的四种祸患。中国古人懂得居安思危、防微杜渐。只要看到这四种祸患存在,就知道很难推行德政、善政,很难达到天下太平。所以先要除这四患。

首先我们看“一曰伪”,这个“伪”的正面就是“诚”。真诚才能凝聚人心,而虚伪会失去人心。什么是“诚”?曾国藩先生曾经给“诚”下了一个定义:“一念不生谓之诚。”说诚就是一念都不生的状态。换一句话说就是,我们放下了执着、分别、起心动念的状态。这种状态是无所求、无所恃,众生有感就有应的状态。也就是《老子》上所说的,“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万物作焉而不辞,生而不有,为而不恃,功成而不居。”

释迦牟尼佛,他讲经说法四十九年。他是怎么讲的?他是作而无作,说而无说。就像这个叩钟一样,大叩则大鸣,小叩则小鸣,不叩则不鸣。他没有起一个念头,想着我要怎么怎么样去帮助众生,有这个念头就不诚了。因为有起心动念了。

古人说“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得什么道呢?得的其实就是这种真诚心、至诚心。这个真诚心与道相应,而且这个真诚心,是我和众人共同具备的,是人与人都相通的,是一不是二。你真诚心一发,就能感动人,感动人们不分彼此来共襄盛举。

真诚心是从哪里培养起来的?古人说从不妄语开始。讲每一句话都要发自自己真诚的心,没有任何的虚伪、应付,没有自欺欺人,这样久而久之养成习惯,你慢慢地真诚心就能够显现。

人为什么会虚伪,为什么会伪装?其实在很大程度上,还是因为私欲放不下。明明有私心,还要把话讲得很好听。但是实际上伪装得再好,可能能蒙骗一般的人,他不能蒙骗有道德学问的人、心地清净的人。而且即使蒙骗一般人,也是骗得了一时,骗不了长久,迟早有一天还是会被人看穿。

我们看老师讲课,有的人讲得特别有感染力,这种感染力来自于哪里?讲课能否动人,主要是看自己有没有真诚心,或者说真诚心有几分。我们也去听一些传统文化的老师分享,每一次听,每一次有不同的感受。为什么我们读经典可以百读不厌,因为这些内容都是我们心性自然地流露,它和我们的心性相应,而我们的真心透出一分,我们对经典的体会就会加深一分。中国古人有句话说,“圆人说法,无法不圆。”就看你讲的人自己达到了什么境界。如果讲的人有真诚心,达到了华严境界;那么他讲《弟子规》,也是在讲《华严经》。如果讲的人掺杂着自私自利、名闻利养,即使他讲《华严经》,他讲的也是世间法。

“二曰私”,人以真诚,对待人都是念念为对方着想,没有私心,念念为人好。这一念心提起来,你的办事能力,处事待人接物的能力,就会迅速地提升,不需要有人教你,不需要学很多的方法。只要你有一颗为人着想的心,你就知道该去做什么。很多人经常分享说,讲课前会很紧张。为什么会紧张,因为还有“私”没有放下,还有一个“我”没有放下。

人为什么会有压力,我们仔细观察一下,当人有压力的时候,其实都是在考虑着自己的利益。怕我们这个课讲不好,最后分数不高,被人笑话,这个面子上过不去。归根结底,还是有一个私心没有放下。那么相反你去承担责任,念念为对方着想的时候,责任的承担是成长的开始。特别是你念念为对方服务,看到对方需要的时候,你看你的办事能力、观察能力,全都大幅度地提升。只要我们提起一个心境——那就是“念念为对方好”,这个心就非常地单纯,活得也就会非常地轻松。而当你真正这样去做的时候,结果是什么呢?结果一定是“得道者多助”,一定感来很多的善缘来帮助你。一个人越是不为自己,人们越爱护他、信任他,愿意和他合作。

我们看送礼,古人送礼为的是表达自己的情义。所送的人没有有求的心,没有私心。送礼的人很幸福,很轻松。而接受的人想到自己的朋友,千里迢迢还没有忘了自己,接受的人也感觉到很温暖,而现在的人无论是送礼的,还是接受礼物的都很有压力,为什么有压力呢?因为都有私心,有企图,有目的。结果送的人很辛苦,在挖空心思地想着:对方到底喜欢什么、需要什么,还要投其所好,生怕自己送的礼不符合人家的心意;而接受的人也很有压力,因为我今天接受了你这个礼,改天他就来向你提要求,请你办事了。所以无论是送的人、还是接受的人都很辛苦。为什么呢?就是因为有一个私字在里面。

“三曰放”,就是放纵欲望。一旦一个人放纵欲望,沉溺于感官的满足,他的孝心、恭敬心全都抛之脑后了,他就没有恩义、情义、道义可言了。对于国君而言,如果放纵欲望,他的心思根本就不在治国理政之上。他有欲望,有嗜好,也很容易被佞臣所挟制。

在《淮南子》上记载,说齐威王的王后死了,齐威王想立一个新的王后,但是不确定到底立谁好。于是他就命令群臣商定此事,薛公田婴他想要迎合齐威王的心意,他怎么做的?他就给齐威王献上了十只玉耳环,齐威王特别赞美其中的一个,第二天田婴便问,那只被赞美的玉耳饰在谁那里,他就知道劝威王立谁为王后。齐威王一听果然非常高兴,从此之后对田婴格外器重。君主的意图嗜欲一旦显现于外,就会为臣子所了解,拿这个来挟制君主。所以做领导的要懂得节制,甚至还要放下自己的嗜欲,不能够放纵欲望。

“四曰奢”,奢就是奢侈。这个我们前面讲了很多,从俭入奢易,从奢返俭难。一个人即使荣华富贵,生活条件好了,也要保持俭约的生活方式,因为这样的生活简单容易满足,心地清净。所以古人说“人到无求品自高。”

范仲淹小的时候求学,他的家境非常地贫寒。每天只能煮一锅的稀饭,隔夜这一锅的稀饭就凝成了块,他把这一锅的稀饭划成四个格子,每顿只能吃着咸菜,吃其中两格子的稀饭。就这样艰苦求学,他有一位同学是留守的儿子,就把这件事告诉了他的父亲,他的父亲就很同情范仲淹。所以特意馈赠了他很多的美味佳肴。但是范仲淹却把这些美食放在了一边,没有食用。过了一段时间,这些美食也都腐烂了。这个留守的儿子看了之后,很惊讶地说:我的父亲是听说你生活清苦,所以特意赠给你这些好的食物,你为什么不吃呢?

范仲淹说:我并不是不感恩您父亲的美意。但是我吃粥吃咸菜,已经很久了,已经习惯了。现在突然吃起这些美味佳肴,我怕以后不再能够回到习惯吃粥的生活。你看范仲淹,他难得就难得在这里,他保持了一种俭约的生活方式,不奢侈浪费,这样生活容易满足,也可以做到万事不求人。这样就可以把心思用在求学求道,还有治国理政上面。

上面我们讲的这四个字,伪、私、放、奢,针对的是整个国家的治理,实际上治国和治家道理是相通的。如果一个家庭夫妻都不讲真话了,都虚伪,同床异梦,我们想一想这一个家庭幸福能有保证吗?如果这家里的每一个人,都想着自己的私利,这个家能够和睦吗?如果这个家没有家规,从上到下都放纵奢侈,那也肯定会败亡。

《群书治要》里面的智慧是小大圆融。小到修身齐家,大到治国平天下统统用得上。我们看一个家族,或者看一个团队、单位、企业、国家能否兴盛,怎么看?就从这四点来看。如果一个家族、一个团队、一个企业、一个国家,彼此真诚相待,不是虚情假意,只做面子上的功夫,没有私心。处处设身处地地为对方着想,又有严格的规矩,不放纵自己的欲望,严格要求自己,生活节俭不奢侈。那么这一个家族、单位、团队、企业、国家,肯定会兴盛。

在十八大之后,习总书记提出了反对“四风”的号召,就是要反对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其实这“四风”就是我们用现代的语言诠释了这四个字。

我们看什么是形式主义,形式主义就是虚伪,不真诚。所以伪才会搞形式。官僚主义就是自私自利的集中体现,升官为了发财、摆阔、耀武扬威,不是为了服务人民,而是让人民服务于我,这才有官僚主义。而享乐主义就是放纵自己的欲望,享乐人生。而奢靡之风就是奢侈浪费。可以说完全和这四个字对应。我们现在社会所出现的问题,古人那里早已经出现了。

下面就接着说了“伪乱俗”,虚伪就会扰乱社会风气。你看我们现在社会风气,普遍地都是应付别人。商场的一些礼仪小姐的微笑,也是皮笑肉不笑。还有一些大会服务的礼仪小姐,看似彬彬有礼,举止文雅,但是中看不中用,因为一问三不知。孔老夫子说“巧言令色,鲜矣仁”,她尽是给你讲好听的话,目的是什么呢?她不是想真正给你做一个好的服务,而是想从你的口袋里赚到钱。所以社会的风气就变得见利忘义,乃至于假冒伪劣充斥,人与人之间缺乏信任感,对好人好事都缺乏信心。这都是虚伪的引导,不是尽本分。

“私坏法”,自私就会破坏法令纲常。这个“法”必须公正,古人讲“天子犯法与庶民同罪”,这样才能贯彻法律的精神。如果有私心,与我关系好的人,统统不用守规矩了,那么这个社会的正义、法令就乱了。以一个团队而言,团队也有团队的规矩,而且这个规矩是领导者要先守。领导者不守规矩,整个团队的规矩就会被破坏。一个团队的规矩会被破坏掉,往往是领导者自己没有率先遵守。我们说“行有不得,反求诸己”,遇到问题谁应该首先承担责任呢?那就是领导者自己。如果领导者遇到问题都是推卸责任,那么整个团队也会是“各相责,天翻地覆”。遇到问题互相指责,互相挑剔,互相抱怨。

在《史记·循吏列传》上,记载着这样一个故事。在春秋时期,李离他是晋文公手下的法官。他因为误听证词而杀了人,他就把自己拘禁起来,以死谢罪。晋文公说“官有贵贱,罚有轻重”,下面的办事人员有过失,这不是你的罪过。但是李离怎么说,他说:我的官位很高,并没有让位于下属,我接受的俸禄很多,也没有与下属分利。现在我误听了证词而杀了人,却要怪罪下属,我没有听说过这样的道理。于是他就推辞了晋文公的赦免令,以剑自刎而死。我们从这个故事中,看到要秉公执法的人,他首先要以法律约束自己。尤其是职位愈高,所负的责任愈大,就更应该率先垂范,承担责任。李离的这种做法,确实是大公无私到了极处。

下面讲“放越轨”,放纵就会助长越轨的行为,人放纵自己的欲望就会逾越礼教。逾越礼教虽然不是犯法,但是礼教一旦破坏,整个社会就会怎么样呢?就会物欲横流,人欲泛滥。古人把这个“礼”比作洪水的堤坝。认为这个洪水的堤坝没有用就把它废弃,必然会导致洪水泛滥,伤害的人一定会很多。那同样认为旧的礼没有用而把它废弃。也一定会导致人欲横流。古人制礼作乐都是防患于未然,因为他们知道人的欲望一旦打开,就像洪水一样,自己都控制不了自己。我们看到现在一些男女关系混乱,放纵欲望,甚至吸毒酗酒,过着颓废的生活。怎么扭转?可以说是很难扭转。而礼教可以防微杜渐,保护人的清净心不受污染。

“奢败制”,奢侈就会败坏礼法制度。我们知道在中国古代,什么级别的官员应该穿什么样的衣服,坐什么样的车子。这有什么好处呢?老百姓看了之后就知道他的级别,就知道给他行什么礼,就懂得对他尊敬。为什么尊敬呢?因为他对国家有贡献。古人说“爵一齿一德一”,让我们尊重有爵位的领导者,换一句话说领导干部、尊敬上了年纪的人、尊敬有德行的人,这是倡导一种尊贤、敬老、尊敬有德者的风气。

我们现在社会,人只要有钱,只要你觉得好都可以买。这样通过钱就可以提升他的社会地位。这是引导什么样的风气?引导一切向钱看,唯利是图,甚至是笑贫不笑娼的社会风气。中国古人治理社会,他考虑得很深远,所有的制度设计,都是引导向善的社会风气。

古人设计的制度都是培养人的德行,让人们去愿意做一个有德行的人,是有德行的人受到尊重,而不是把财放在第一位。

我们看现代社会,之所以出现了食品安全问题、出现了贪污腐败问题,其实就是因为人们为了财富而不择手段。归根结底就是没有设计一套制度,来引导和鼓励人们向善向德的心,使有德行的人受到尊重、受到提拔、受到重用。这才是我们制度最应该考虑的地方。而古人的这个制度一设计,它对社会风气的好转,起到了推动的作用。

在《韩诗外传》上说,“故其民虽有余财侈物,而物礼义功德,则无所用其余财物。”这样做的结果就是,一个人他即使有多余的钱财,但是他不讲礼义,或者对国家没有建功立业,没有德行。他这些多余的钱财都花不出去。因为你不能够逾越礼制地去享受。“贱财利则不争,不争则强不凌弱,众不暴寡。”人们把财利看得很轻,而把仁义看得很重,就不会去争夺财物;不争夺财物,就不会出现以强凌弱,以众欺寡的事情。

后面讲“四者不除,则政无由行矣”,这四者都除不掉,德政是没有办法施行的。为什么呢?因为整个民心都在堕落,必须赶紧推行伦理道德、因果、圣贤教育。这样才能够亡羊补牢,力挽狂澜,扭转乾坤。风俗混乱,道德就沦丧。《老子》中说:“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天地有什么特点呢?“天无私覆,地无私载,日月无私照。天地无私,容载万物。”它很有平等心。人如果接触自然,亲近自然,就能够体会到自然的这种心胸;就能够升起感恩心,他自己的心胸也自然会开阔。

我们现在都住在都市丛林之中,晚上出来,看到林立的高楼大厦,里边露出的点点的灯光。就像住在鸽子笼里一样,住在这么小的空间里,还想着争名夺利。心胸越来越狭隘,迷失了善良的本性。结果“欲令智迷,利令智昏”,这个心就没有办法和天地万物化育交感,不能够感受到天地的这种无私的胸怀,要扭转过来又谈何容易!

“法坏则世倾,虽人主不得守其度矣。”这个礼法制度被破坏了,整个社会处于无序的状态,即使是君王,也很难坚守这些法度。因为什么?因为积弊已久,要再扭转很不容易。“轨越则礼亡,虽圣人不得全其行矣。”常规的礼都超越了,礼仪教化也会消亡,纵使圣人来了,也很难维护正道。

当然,我们现在看到,在十八大之后,这些网络电视高科技,如果我们充分利用这些高科技手段,天天宣讲伦理道德的教育。相信不过三、五年的时间,社会还是可以恢复正常。重要的就是看我们对传统文化,是不是有信心,是不是采取了有力的措施,来推行传统文化。

“制败则欲肆,虽四表不能充其求矣。”没有了礼法的约束,他的欲望就会横行,而没有任何的顾忌。虽然国家土地辽阔,也没有办法满足人们的欲望和消费。

谈到这里,又让我们想到了美国。美国人过着很奢侈的生活,很会花钱,很会消费。它的国土很大,土地很辽阔,但是现在是全世界负债最多的国家。而且他们的钱已经花到了第二代、第三代的子孙,透支了。

老祖宗这些教诲,都是在提醒我们要反对这四种风气,摒除这四种祸患。这也说明我们今天所遇到的问题,其实古人早已遇到了,不仅遇到了,还分析了它的祸患,指出了解决的方法。不仅仅中国人,西方人,特别是美国人,都需要《群书治要》,来了解这些治国安邦的道理。

我们今天就学习到这里,谢谢大家!


刘余莉,中国人民大学哲学系学士、硕士毕业。现为中共中央党校哲学部教授、伦理学专业博士生导师、中山大学新华学院客座教授。著述丰硕。曾获英国赫尔大学哲学博士、新加坡国立大学博士后,并应邀到英、意、美、加、澳、日、新加坡、印尼、中国香港等地进行演讲和研讨。2015、2016年,先后两次应邀到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法国巴黎总部,围绕“从《群书治要》看圣贤教育的重要性及如何加强道德教育”做主题演讲,对中国传统文化“东学西渐”起到了有力的推动作用。

《群书治要》学习网

网址:www.qszys.com.cn 备案号:京ICP备18013041号-1

网站建设多维网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