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ideo
第1讲--认识传统文化,坚定文化自信
Video text
第1讲--认识传统文化,坚定文化自信
2021-04-13

同志们好:


今天很高兴和大家一起学习《认识传统文化, 坚定文化自信》。

我们以问题的方式来和大家一起探讨。第一,什么是传统文化,何谓“有知识,没有文化?”第二个问题就是“在现代社会,传统文化是否已经过时了?”第三个问题就是“传统文化是愚民的精神鸦片吗?”

首先,我们看第一个问题,“什么是传统文化?何谓有知识,没有文化?”这个“传”,就是传承、流传的意思。这个“统”,原来是指蚕丝的统绪。从这两个字告诉我们,中国的传统文化它是善道有统、源远流长的文化,而不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所谓的传统文化,就是我国自古以来流传至今的以儒释道为主体,以诸子百家为补充的“志于道”的文化。那我们在这个系列讲座之中,都是以这一个定义来讲传统文化。

那我们看什么是“文”?这个“文”后来的意思就是文章、文字、礼乐、曲调,当然也包括了建筑、雕塑等等。

在这里,我们就提出了一个问题,说四大文明古国,为什么唯有中华文明承传至今?其实是和它的汉字和文言文发明有关系。正是因为汉字古今一致,行文基本不变,所以使得中华文化、中华文明承传至今。

比如说我们现在孩子们上语文课,我们认为这个“语”和“文”是一回事,实际上它是两码事。这个“语”,就是我们的日常用语,这个“文”就是我们写文章的文字。中国古人发现,如果我们的日常用语和我们写文章的文言,如果不加区分的话,会有什么弊端呢?我们的日常用语会随着时代的发展不断地扩展,不断地丰富。比如说我在国外生活了四年半,再回到中国的时候,有很多词就看不懂了。比如说什么叫“粉丝”?什么叫“顶”?什么叫“pk”?这些都是外来语,就直接用在我们的日常用语里,如果一个人不在这生活四五年这些就听不懂。如果我们怎么说就怎么写,那过四五年就有很多的词看不懂,再过十年八年,再过上百年上千年,如果后人再看前人所写的东西,就完全不知所云,就像读天书一样了,那这样就没有办法把我们的智慧承传下去。

中国的古圣先贤正是看到了这一点,所以在写文章传达思想、传达经验、传达智慧的时候,都采取了统一的文言文的格式。那这有什么好处?只要后人也学了文言文,他掌握了这种标准化的书写工具,他就可以回到几千年前和孔子、孟子直接交流,他们的智慧文化就可以承传下去。所以,四大文明古国只有中华文明承传至今确实不是偶然的,有祖先的智慧在其中。这个文字,包括文言文,相对于西方的文字而言,它都能够保持不变,所以才能够把智慧承传。

而这个“化”,就是人受教而变化的意思,本意是“教行”。凡是以道业诲人为“教”,人能够接受这个道业,变化气质、远过迁善,在各个方面都发生了若干变革,这个变革就称为“化”。

“文化”二字合而言之,就是以文字、文章、礼乐、曲调,当然包括雕塑、建筑等形式,变化人的气质,达到转恶为善、转迷为悟、转凡成圣的目的。所以这个“文化”合而言之就是“以文化人”。从这里我们就知道了什么叫“有知识,没有文化。”

比如说我们经常说:“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我们把这首唐诗倒背如流,考试的时候答一百分,默写下来一个字都不错,但是我们在吃饭的时候,还会把米饭、馒头扔得到处都是,不懂得节约、珍惜粮食,这个就叫“有知识,没有文化。”

因为我们学了这首诗,对于我们的行为方式,对于我们的气质没有产生变化。所以我们学习传统文化最要避免的一个倾向,就是不要把它当成知识来学习,而与我们的为人处世、待人接物、生活工作毫不相关。所以我们现在提倡“学儒”,而不是仅仅的“搞儒学”。

那么“学儒”和“儒学”的区别何在?《中庸》上有一句话说:“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后边还有一个“笃行之”。如果没有这个“笃行之”,那就是“搞儒学”,有这个笃行之,能够知行合一,这个就是“学儒”。

我们想象一下,孔老夫子他带徒弟的目的,他教授生徒,并不是希望这些学生能够写出长篇大论,能够去评博士、评教授,而是希望对他们的人生有所启发,这就是“读书志在圣贤”,和我们现在很多人读书的目的就大不一样了,现在很多人读书志在赚钱。

在《论语》上有四句话特别的重要。它说:“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这一句话可以说是儒家的总纲领,也就是说,我们“学儒”目的是什么?目的是要“求道”,而“求道”的方法和“求学”的方法就有所不同,这个不同何在呢?《老子》上也说了,它说:“为道日损,为学日益。”学习道的方法、求道的方法,它是要减损,所以学道的过程不是一个逐渐增加的过程,不是学得越多越好、广学多闻;而为学的目的是求得广学多闻,求得知识越多越好。

但是中国的古圣先贤告诉我们,你知道得再多,只要你有知就会有所不知。你看整个世界的知识是“一”,你只要有知的,那一定有不知的。那怎么样做才能够达到无所不知?那就是必须求“无知”,“无知”起作用才是“无所不知”。

用这个镜子来比喻,镜子上面什么都没有,所以“胡来现胡,汉来现汉”,就是外国人来了会现外国人的相,中国人来了会现中国人的相。为什么它能够现所有人的相?因为它本身没有图像,这个就叫无知,而这个无知起作用就是无所不知。所以我们说中国的文化是志于道的文化,它就和志于学的文化、求知的文化是不同的,它是求智慧的文化。而智慧是本自具足,就是《大学》上所说的“明明德”,这个“明德”,就是我们本来有的一种智慧明德。

 “游于艺”,游者,泳也。什么叫“游”?就是要到深层次的去游,这才叫“游”。比如说我们学一个技艺,学到一定的深度的时候,它就可以和道相通。古人讲的琴棋书画,讲的礼乐射御书数,你学到一定深度的时候,都可以达到对道的了知。所以我们看古代的这些词,说“文以载道” 、“以文化人”、“读书志在圣贤”、“读书贵在变化气质” ,还说“三日不读书,面目可憎”。为什么三日不读书就面目可憎了?因为我们三日不读圣贤书,自私自利的习气就产生了。为人处事、待人接物处处以自我为中心,和人交往的时候就处处成障,面目可憎。

很多人说了,我活的很好,为什么要成圣成贤?因为圣贤是我们的本来面目,圣贤就是得道之人,这样的人就是圣人。我们每一个人都可以成为像孔子、孟子这样的圣贤人,因为我们本来就是圣贤,只不过我们现在迷惑颠倒了,从圣人变成了凡夫。

所以我们学习传统文化,首先要有知耻之心。我们看这个“耻”字。正体字的“耻”字是一个“耳”加上一个“心”,从心而生,它的意思是“辱”的意思。你看到这个字就知道什么叫“耻”了。每当我们闻听别人说自己的过失而心生惭愧,表现在外面就是面红耳赤。孟子特别强调“耻”字。他说:“耻之于人大矣”。一个人有羞耻心,这个太重要太重要了。为什么重要——“以其得之则圣贤,失之则禽兽耳。”如果有了羞耻心,你就能够改过自新,“知耻近乎勇”,最后成为圣人,成为贤人。而一个人把羞耻心给丢掉了,那就会堕落得离禽兽不远了。

在明朝,袁了凡先生的四篇家训之中,他对这个话进行了发挥。他说:“思古之圣贤,与我同为丈夫。”让我们想一想,古代的孔老夫子、孟老夫子他们和我同样是人。“彼何以百世可师,我何以一身瓦裂?”他们为什么可以成为百世的师表,到今天不分种族、不分国籍的人还愿意向他们学习,一提起他们还非常的尊敬?而我自己,却是一身瓦裂。 这个“瓦裂”就是指陶制的器皿,但是这个陶制的器皿却破碎了,结果怎么样?那就是一文不值。“耽染尘情,私行不义,谓人不知,傲然无愧,将日沦于禽兽而不自知也。”过分地沉溺于感官的享受、欲望的满足,偷偷地做着一些不仁不义的事情,还以为别人都不知道。这样不以为耻、反以为荣,一天一天地堕落为禽兽而不知不觉,反而还妄自尊大,自以为是。所以圣贤人和一般人之间的区别,并不是圣贤人一个错误都不犯,而是他知过能够改过。“人非圣贤,孰能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没有什么比改过更大的善了。

在《礼记》上,也有一句话说:“鹦鹉能言,不离飞鸟。猩猩能言,不离禽兽。今人而无礼,虽能言,不亦禽兽之心乎?”你看这个鹦鹉能够学人讲话,鹦鹉学舌,但是它不过是一只飞鸟而已。猩猩有的时候智力很高,也会学人讲话。虽然如此,它也不离禽兽之身。现在的人不懂用礼来节度自己不合适的欲望和行为,他虽然能够讲话,不也堕落成为会讲话的衣冠禽兽了吗?所以学习传统文化,首先要生起知耻之心。学习经典,就要对照经典来改过自新。

什么叫会读书?古人说:如果你读《论语》,没有读《论语》的时候是什么样的人,读了《论语》之后还是什么样的人,这个《论语》就是未曾读。读《论语》是教导人识义礼,不是为了中举人、中进士而设的,是教千万士,做好人,直至于大圣大贤而设的。所以读一句书,便要反之于身——我能如是否?做一件事,便要合之于书——古人是如何?这才是读书。所以中华传统文化的核心就是中华传统美德,所谓的“中国精神”。

习总书记在讲话中也强调:“夯实国内文化建设根基,一个很重要的工作就是从思想道德抓起,从社会风气抓起,从每一个人抓起。引导人们向往和追求‘讲道德、尊道德、守道德’的生活,让十三亿人的每一分子都成为传播中华美德、中华文化的主体”。

第二个问题,我们讲中华传统文化是产生于农业社会的,在市场经济的当代社会是否过时了呢?

这也是很多人对传统文化的质疑。我们可以从《易经》的“易”字,三重含义来理解传统文化变易和不易的辨证法。《易经》被称为群经之首、大道之源。这个“易”字,本身有三重含义。

第一重含义,就是变易、变化的意思。告诉你这个社会的人、事、物都是变化莫测的,变化无穷,所以你要懂得与时俱进。我们现在讲创新是不是所有的发明创造都可以说是创新?什么样的才可以创新,什么样的不应该去创新?

第二重含义,就是不易的意思。也就是说,只有掌握了不易的、不变规律的人,才有资格谈创新。古人有句话说:“天不变,道亦不变。”这个不易,就是那个恒常不变的“道”,掌握了这个“道”的人,他才有资格谈创新。所以谈创新并不是打着创新的旗帜,然后去胡作非为,最后走了很多的弯路,还给自己找借口说:“既然是要创新,就要交一点学费”这都是不负责任的说法。

第三个含义,就是简易、简单的意思。古人他都是把复杂的问题简单化,把这个创新的结果都用非常简单的词来表述出来,这个和西方人做学问的方法也是完全不同。西方人是把简单的问题复杂化,为什么呢?因为我讲的东西很复杂、很难懂,你听不懂,这才显出我的高明,这是为了显示出自己比别人强。但是中国古圣先贤他的存心不一样,他是把复杂的问题简单化,虽然这个问题很复杂、很难懂,但他非要用非常简单的语言给你表述出来,为什么?因为他概括得简单,所以易记易行。

比如,我们中国传统美德就用五个字概括出来了,那就是“仁、义、礼、智、信”。因为它概括简单,每一个规范只有一个字,所以很容易记忆;因为它容易记忆,也很容易在社会上加以推行。所以你看老子,他说起“道”的时候,他有这样一句话,他说:“上士闻道,勤而行之。”上等的人听说这个道,他立刻能体悟,马上就身体力行,在生活中去实行,知行合一。“中士闻道,若存若亡。”中等的人,他听到了这个道,好像有一点明白,但是还是半信半疑,真的是这样吗?好像和我们现实离得比较远。“下士闻道,大笑之。”下等的人听说这个道,就哈哈大笑了,为什么?他觉得离我们现实太远了。后边还有一句话说得更好,“不笑,不足以为道。”如果没有人笑话这个东西,大家都鼓掌欢迎,那就不称为“道”了。从这一段话,我们能够体会到这个“道”,其实不是能够为普通人所理解和体悟的。

所以孔老夫子就采取了一种比较平实的方法。跟你谈“道”,你听不懂,就跟你谈“德”。谈“德”你还是听不懂,他就给你谈“仁”。“仁”还是有点抽象,他就给你讲具体的“孝、悌、忠、信、礼、义、廉、耻”。直到对你的生活有帮助他才放心。所以他是把复杂的问题简单化,目的是利益在场的听众。

所以中国古人就把这些人们所体会到的,比如说“伦常大道”概括为五个方面。这五个方面就是: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这个就是恒常不变的规律。比如说在古代的时候,父母和儿女之间有一种自然的亲情,在古代是如此,在今天也依然是如此。这种恒常不变的规律,这个就叫“道”。

那么什么是“德”?按照这个自然规律去做就叫“德”。所以父母慈爱教导儿女,儿女孝敬父母,才能够使父子之间的亲情维系一生而不改变,才不至于出现我们现代社会所出现的:一个儿子,从日本留学回来了,在机场就把他的母亲捅了很多刀。这就是父子反目成仇,这个就是和道相违背的了。

还有比如说五常:“仁、义、礼、智、信”;四维:“礼、义、廉、耻”。八德:“忠、孝、仁、爱、信、义、和、平”。那么这些都是恒常不变的道德,在古代适用,在今天也依然适用。

在《春秋左氏传》有这样一句话:“人弃常,则妖兴。”什么意思?也就说人把这些做人的常理常法、五伦、五常、四维、八德给抛弃了,那么怎么样?这个“妖”就是怪异的现象,反常的现象就生起了。比如说“父子有亲”是正常的,那么父子反目成仇就是“妖”;兄弟应该是“兄友弟恭”是正常的,那么如果兄弟因为财产吵上法庭,这个就称为“妖”了。

我们看看在十年文革的时候,儒家被打倒了,批林批孔批周公,没有人再讲五伦大道了,甚至还出现了儿女揪斗父母、学生揪斗老师的现象。那么在这种情况下,结果连最亲近的人都不能够相信,人活在地狱之中。文革的影响,一直到今天。比如说经过文革的人,他们连自己最亲近的人,包括自己的儿女都不能够完全信任。这是什么原因?这就是“人弃常,则妖兴。”所以这些道是恒常不变的,它的表现形式是可以随着时代的变化而变化的,与时俱进。

第三个问题:传统文化是愚民的精神鸦片吗?

很多人认为儒家文化是统治阶级用来愚昧被统治阶级的精神武器、精神鸦片。实际上我们读四书五经,我们发现没有哪几句话是对被统治阶级说的,基本上都是对统治者的要求。特别是在《大学》上说:“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首先是谁修身?首先要求的是天子修身,这样才能够上行下效,能够带动整个国家社会风气的良善。

在《礼记》上也说:“下之事上也,不从其所令,而从其所行。”下级事奉上级并不是服从他的命令,不是说你讲得多好听,他就去服从你,而是服从他的行为。“上好是物,下必有甚矣。”上级领导有喜欢某一个东西,下级属下就一定有比他更加喜欢的。“故上之所好恶,不可不慎也,是民之表也。”因此,上级领导所喜好和厌恶的东西就不能够不谨慎了,为什么?因为他是人民的表率。

那么在《贾子》中也有一句话:“夫民者,至贱而不可简也,至愚而不可欺也。故自古而至于今,与民为仇者,有迟有速,而民必胜之矣。”虽然这个老百姓,平民百姓他的地位非常的低贱,但是你不可以对他简慢;虽然他很愚钝,但是你不能够对他欺骗。你观察历史,从古至今和人民为仇的人,有早有晚,人民一定会战胜他。所以你怎么可以愚民呢?愚民都愚弄不了很长时间,总是会被人识破的,被人识破就一文不值。

在《群书治要•六韬》中,姜太公被问到怎么样治理国家的时候,他说:“善为国者,遇民如父母之爱子,如兄之慈弟。见之饥寒,则为之哀;见之劳苦,则为之悲。”善于治理国家的人,对待百姓,就像父母慈爱儿女一样,就像兄长关爱弟弟一样,是怎么做的呢?见他们饥寒交迫,就发自内心地为他们感觉到哀愁;看到老百姓劳苦奔波,也发自内心地为他们感觉到悲伤,想方设法地解决他们的困难,这才是一个领导者应该有的态度,那就是“爱民如子、视民如伤”。

正是因为领导者有这样的态度,所以被领导者——老百姓是什么态度呢?我们看历史有很多的记载:一个地方官要离别卸任的时候,老百姓都扶老携幼,送出好几里地,不希望他走,恋恋不舍。

在《春秋左氏传》上也说:“国之兴也,视民如伤,是其福也;其亡也,以民为土芥,是其祸也。”这个国家之所以兴盛,就是把人民视为自己的伤病那么样地加以体恤、加以关爱,这才是一个国家的福祉所在。而一个国家之所以灭亡,就是因为把人民视为泥土和小草一样的低贱不值钱,可以随意地践踏,这也是一个国家取祸的原因。所以从这里我们就知道了,这些传统文化都是对领导者、统治者的要求,上行而下效才是行之有效的教育方法。从这里我们也知道为什么中国历史上没有出现“人权”的概念。为什么呢?我们在下一讲再接着讲。

第二讲我们讲传统文化与中国式管理。

《群书治要》学习网

Website:www.qszys.cn Record number:京ICP备18013041号-1

Website construction多维网讯 Telephone:010-62670798